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中華文化的地理特徵是什麼

中華文化的地理特徵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22 04:03:42

Ⅰ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對文化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人類社會初期,它的影響甚至是具有決定性的,中國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是如此。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
⑴地形地貌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高原丘陵約佔全國土地面積65%。海拔500米以下的僅佔全國土地面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卻佔25、9%。全球超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國即有7座。我國地勢的總體走向是自西向東依次遞降,呈現落差顯著的、三級台階式的地形、地貌。中國的西北背靠歐亞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
⑵氣候環境
中國大陸以距海遠近形成了從東南到西北由濕潤、半乾旱到乾旱逐漸遞變的明顯趨勢。中國大陸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為天然分界,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的依次遞變。季風氣候明顯。主要表現為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風的進退,降水量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大陸性氣候強。表現為冬夏兩季平均溫度與同緯度其他地區或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冬季低於同緯度地區,夏季則高於同緯度地區,氣溫年差較大。
⑶中國地理的多樣性特徵:幅員遼闊地形地貌無所不包;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首先是眾多的河流猶如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地區聯系在一起。黃河、長江貫穿三大階梯之中,溝通中國大.陸的東西。而漢水、淮河則把這兩條大河聯系在一起。長江的支流湘江和贛江與屬於珠江水系的灕江、北江同發源於南嶺山,秦朝時開鑿靈渠,把湘江和灕江相溝通。西江則聯系著嶺南和雲貴。中國大陸遂成為一個整體。
其次是地理通道:中國大陸地形復雜,山脈眾多,但無論多麼險峻的地勢,大自然總留給人以交通的便利,實際上也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沒有發生過人群交流的。
二.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⑴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影響
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不同的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的影響。中國境內地理環境的多樣化,客觀上構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種經濟成分互立、多種文化類型並存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地歷來就存在很大差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
⑵歷史地理環境對「多元一體格局」的影響。
中國的地理環境,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相對優越,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耕經濟基礎之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大量漢族(華夏族)人口不斷從黃河流域遷往南方、西北、東北各地,文化上的優勢和數量上的多數是這些移民最終成為遷入地區的主體人口,他們所傳帶的文化自然也成為遷入地的主體文化。當然,傳統文化也吸收牧業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內聚,多文化類型融合的歷史趨勢,從而形成了中華以農耕文化為主體的多元一體格局。
⑶歷史地理環境影響了中國傳統的「倫理政治型文化」的形成。

Ⅱ 論地理環境對中華文化的特性產生了哪些影響

首先中華文化的特質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1. 由於中國的地理位置,有海洋有廣袤的陸地。並且海岸線較長,有寒暖流的影響漁業文明較發達。中國跨緯度較大,在靠近赤道的海域海水蒸發快,加上光照,鹽文化發展起來了。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了很多優良的港口,航海文明等都相當發達。

  2. 再有就是中國跨緯度大,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收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擠壓,是中國的地質結構發生變化,大致形成了西高東低的地勢。有了3個階梯的形成。受海洋洋流與地勢,地理位置的影響,降雨量光照,氣候都截然不同。由於西部地勢較高,深居內陸降水量少有了高原文明,在往東地勢較低,受降水量及大氣環流的影響,氣候乾燥形成了沙漠、戈壁才有了敦煌石窟。然後就是草原文明了,造就了元朝的大統一。然後就是平原,適合發展農業,致使從古至今農業文明較發達,也是建立國都發展政治經濟的首要選擇!

  3. 綜合使中華文化具有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質。形成了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的特徵!

Ⅲ 文明發祥期中國的地理特徵及其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1、華夏文明亦稱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三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華文明是三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2、也有說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

3、也有說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
中國地域廣闊,地形多變,對農業造成了很大影響。民以食為天,當地居民因地制宜,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中國主要有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草原等地形,植被,動物豐富。
1·平原以種植業為主,南方水多,北方路旱,南船北馬,米面等習慣形成。北方冬季多寒冷,糧食得來不易,祭灶神,過冬,除塵等習俗保存了下來,並且北方多以小麥,玉米,高粱等耐寒耐旱植胡激神物為主,飲食多麵食,春節包餃子,湯圓等。
2·南方水稻為主,傣族潑水節,端午賽龍舟,包粽子,依託於南方豐富的水資源,江南魚米之鄉,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過節日都有節褲虧日特色食品。
(下面的寫不下去了,太多了……中鉛戚國傳統文化,無外乎行為舉止,吃穿住行,傳統習俗)

Ⅳ 中國的地理特徵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1、文化與地理環境、
黑格爾認為地理環境對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將世界按地理特徵區分為三大類型:乾燥的同廣闊的草原和平原;巨川大江流過的平原流域;與海洋相連的海岸區域。所以,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形成起著很大的作用。它為活動在它的范圍內的人們提供了有別於其他地域的條件,提出了不同的挑戰,也就提供了不同的世界,因此就會產生不同的文化性格。試想,愚公的精神不就成就於太行王烏二山嗎?

地理環境作為人類生存的自然基礎,當然會對人類文化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初期,可以說有著決定性影響。隨著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不斷提
高,地理環境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小,不再會有挖土搬山的當代愚公。但人作為自然體,決不會脫離自然,也不會完全不要地理環境,因此地理環境和人類始終關系密
切。象我們現在的生態平衡,就是如此。
2、中國的歷史地理環境

中國疆域遼闊,從最東的黑龍江流域與烏蘇里江會合處到最西的帕米耳高原間約有5200公里,從最北的漠河以北的黑龍江江心到南海的曾母暗沙約有5500公里。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呈現出西高東低的地形走勢,以明顯的階梯狀分布;同時又有很多東西走向的山川,把中國疆域自然分割成不同的區域。這些區域在歷史上,也就形成了地域文化,象蜀文化,楚文化,秦文化等。
中國的疆域有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地理環境也發生著變遷。象「中國」一詞,最早就是指中原的諸侯國家,隨後就以中原建立的國家政權向外延伸。在地理上,中原古時多湖泊,上海在宋朝時還未出現。黃河是向東南入東海。

中國的地理位置優越,大部分處於中緯度,氣候溫和,又位於全球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的東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不遠,季風
氣候發達,溫度和水分條件配合良好。為發展農業提供了適宜的條件。象河南古時氣候溫暖,有大象在此生活,所以為「豫」,同樣,蒙古高原上是「風吹草低見牛
羊」。沙塵暴、黃泛區只是以後的事情。
3、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 遼闊的疆域和特殊的地形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向、穩定。

中國地理兩大特點:一、以黃河流域特別是中下游為發祥地的中華文化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北有難以逾越的蒙古戈壁和西伯利亞原始森林,西北萬里黃沙,西南是最高、險、峻的青藏高原,東南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二、疆域內迴旋餘地大,跨緯度長。南北遷移的空間大,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社會動亂,都有著廣闊的緩沖迴旋餘地。這樣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相對封閉的內陸區域使文化有著內向性特徵。中國古人喜歡山,對大海很少了解。哲學家很少有出海的經歷,水的概念僅限於江河。

例如:象老子,孔子都沒出過海。孔子「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還有人寫水「黃河遠上白雲間,孤帆一片日邊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相反,對山崇拜有加,拜五嶽。皇帝祭泰山。絲綢之路多為外國商人,唐宋對外貿易也是如此。所以,以自我為中心,四海為天下的天朝王國、中央帝國就是我們古人的中國形象,蠻夷是不屑與交往的,也就沒必要到外面去。迴旋餘地大,是中國文化相對穩定。

(2) 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強的延續性。

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外部世界很難對中國文化產生重大影響。不僅我們很難出去,外面的也很難進來。絲綢之路之所以偉大就是它是中國古代通向外面的極少數通道,並且從這個通道上來的外人畢竟還是少數。外來民族的征服也是由於自然屏障的作用很難湊效。所以,中國文化沒有遭遇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的厄運。這從客觀上保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連續發展。


中國地域遼闊,跨緯度大,氣候的波動一般隻影響農業區的南北界限,而不會減少它的面積,使中國的農業的到了相對穩定的發展,使中國文化的經濟基礎有了穩定保障,從而使文化發展呈現出穩定延續的特徵。中國至今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問題仍然重中之重。

(3) 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有著相對多樣性。

中國疆域遼闊,地形駁雜,由大江、大山、沙漠、沼澤、森林而形成了內部相對不同的區域。地勢西高東低,山脈河流多東西走向,所以東西行易,南北行難。長江、黃河成為天險。大運河就是因此而鑿。三國鼎立就是劃地而立,分江而治。因此而形成了眾多不同的「小王國」,相對有別的區域文化。也就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多樣起來。秦國有虎狼之喻,荊楚有披發左衽之風,魯宋有禮樂之俗等。因此,長江流域,山東半島,四川盆地嶺南地區都形成了不同特徵的文化,也成為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Ⅳ 中國歷史文化形成的主要地理環境特點是什麼

A對,「文」與「化」並聯使用,較早見之於戰國末年儒生編輯的《易·賁卦·象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B錯,狹義文化在邏輯上從屬於廣義文化,與後者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12、ABC 錢穆和梁啟超都是近代史上影響力巨大的文化名人,對於民族文化深入的研究和同情地理解,使他始終站在維護中國傳統文化的陣營,錢鍾書是中國文學研究家,在文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13、AB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多元化的。傳統中國社會,儒、道、佛等多種派系並存,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匯集百川優勢、兼容八方智慧的顯著特點。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異。 c錯;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時間最長、未曾中斷的文化系統。中華民族自夏代進入文明社會,歷經各朝代,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經久不衰,這都展現了它所具有的頑強生命力和應變能力,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d錯。
10、ABCDE

閱讀全文

與中華文化的地理特徵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