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平山的地理位置
天平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蘇首尺廳州古城西南,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北者隱緯N31°17′24.58″ 東經E120°29′56.86″。
天平山風景區是太湖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困沒核心景區,有「吳中第一山」、「江南勝境」之美譽,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❷ 蘇州天平山是火山噴發形成的嗎
不是
天平山世襪形成於1.36億年前的造山運動,山體為鉀長岩花岡石組成。當地殼隆起為山時,地層的一部或數部上下錯位或扭曲,天平山的斷層傾斜幅搜旁激度較大,近於垂直。經億萬年風雨凍曝,風化部分剝落,殘存堅硬部分森然聳立,彷彿萬笏朝天。
天平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蘇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濱,是太湖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啟鍵區,有「吳中第一山」、「江南勝境」之美譽,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❸ 蘇州天平山的形成距今有多少年了
天平山形成於1.36億年前的造山運動,山體為鉀長岩花岡石組成。當地殼隆起為山時,地層的一部或數部上下錯位或扭曲,天平山的斷層傾斜幅度較大,近於垂直。經億萬年風雨凍曝,風化部分剝落,殘存堅硬部分森然聳立,彷彿萬笏朝天。
唐寶歷二年,僧永安在山南麓建白雲庵,亦名天平寺。山半有白雲泉,泉水清澈甘冽,陸羽品為「吳中第一水」。白居易為賦《白雲泉》詩,天平山名由此更著。
北宋天聖六年(1028),僧擇梧就寶歷遺址再建庵院。慶歷四年(1044),參知政事范仲淹因祖墳在天平山東麓,於例得置功德寺,於是奏請以白雲庵改功德香火院,仁宗賜寺額及山,天平山因而又名賜山,俗稱范墳山。范仲淹曾、祖、父三世都被追贈國公,故范墳又呼三太師墳。宋紹興年間,因原祀范仲淹的忠烈廟所在地慶州為西夏所佔,改建廟於白雲寺西側。
萬曆年間,范仲淹談轎者第十七世孫、福建布政使司右參議范允臨棄官歸蘇,將從泉州帶回的楓香樹苗380棵植於天平山。四十三年,因天平兩遭戰火,「遂成荒丘,數百載叢帆跡林,掊為瓦礫,……余乙卯之秋,稍葺茆茨,略成位置」(范允臨:《輸寥館集》)。在含薯山南麓建別業天平山莊,引泉為沼,架以石樑,館閣亭榭隨山勢層疊面上,鱗次櫛比,遠望如畫圖中仙山樓閣。有寤言堂,魚樂園、咒缽庵、聽鶯閣、芝房、什景塘、宛轉橋諸勝。堂有聯雲:「門前綠水飛奔下,屋裡青山跳出來」。
❹ 蘇州天平山成因
蘇州天平山的成因是1.36億年前的造山運動。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當地殼隆起為山時,地層的一部或數部在發生上下錯位和扭曲時,天平山的斷層傾斜幅度較大,接近於垂直。經過億萬年風雨凍曝,風化部分剝落後,殘行哪存堅硬部分搭陵依然聳立知帶戚,彷彿萬笏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