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地理語言描述某國的地理位置
可以從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所處溫度帶等方面描述。
B. 怎樣用地理語言描述一座山體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處在歙縣、黟縣、太平縣、休寧縣之間,地跨黃山市內黟縣、休寧縣和黃山區、徽州區,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徽州地區。黃山山脈東起績溪縣的大嶂山,西接黟縣的羊棧嶺,北起太平湖,南臨徽州山區。東鄰浙江,南連江西,北與宣城、池州兩市接壤。是長江與錢塘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山北青弋江入長江,山南新安江入錢塘江。黃山市因此也成為安徽省唯一位於錢塘江流域的城市,黃山地區也是安徽省唯一成建制的吳語片(徽州方言)地區。具體位於東經118°1′,北緯30°1′ ,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面積約1205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風景區153平方公里。
黃山經歷了漫長的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結構。黃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米,與平曠的光明頂、險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區中心,周圍還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疊翠,有機地組合成一幅有節奏旋律的、波瀾壯闊、氣勢磅橫的立體畫面。
黃山山體主要由燕山期 花崗岩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瑰麗多姿的花崗岩洞穴與孔道,使之重嶺峽谷,關口處處,全山有嶺30處、岩22處、7處、關2處。前山岩體節理稀疏,岩石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後山岩體節理密集,多是垂直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了「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的地貌特徵。
黃山的第四紀冰川遺跡主要分布在前山的東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遙溪為冰川移動創蝕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鯽魚背等處是兩條「V」形谷和刨蝕蝕殘留的刃脊;天都峰頂是三面冰斗刨蝕遺留下來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為冰川穀和冰川支谷相匯成的冰川懸谷;逍遙溪到湯口、烏泥關、黃獅壋等河床階地中,分布著冰川搬運堆積的冰磧石;傳為軒轅黃帝煉丹用的「丹井」、「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接近於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四季平均溫度差僅20℃左右。夏季最高氣溫27℃,冬季最低氣溫-22℃,年均氣溫7.8℃,夏季平均溫度為25℃,冬季平均溫度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數183天,多集中於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為2395mm。西南風、西北風頻率較大,年平均降雪日數49天。
C. 如何地理語言描述江南
江南,是指地理區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新安錢塘之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1]。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鄉、繁榮發達等著稱。
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從古至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終代表著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門類齊全,是中國綜合經濟水平最高的發達地區。
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長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區(摘自央視紀錄片《何處是江南》)。
自古以來,江南漢族地區曾有會稽郡、吳郡、江南道、兩浙路等行政劃分。
D. 試用地理語言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我國的遼闊國土
一個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一些自然區域,如珠三角一些經濟領域,如工業區,一些行政領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中或橋液,可包括多個「身份」。
2,左右的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我們的國家可分為四個地理區域,北部地區,南部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部邊界。
3,中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明顯不同。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的人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有很大的不同。
比較中國的南部和北部地區的差異:
比較項目秦嶺 - 淮河以北地區秦嶺 - 淮河地區南部
1月平均氣溫消碧低於0℃以上(高於0°/ 0°以下)0°
年降水量少
主要地形平原和高原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錯
的植被類型溫衫物帶落葉闊葉雅熱帶常綠闊葉林
小型和大型河流流
農業系統作物一年或兩年三熟一年兩熟或三農作物
耕地類型旱地水田
糧食作物,小麥,大米
傳統的交通運輸艦
傳統體育滑雪,滑冰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盆地。東部草原,沙漠景觀,大面積分布的?盆地西部的沙漠中難得的一片綠洲在盆地邊緣。在乾旱的西北地區,這表明該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徵。
青藏地區由於地勢高,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其次是「高」的另一個顯著的自然特徵是「冷」。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是中國的主要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高山牧場,青海和西藏高山草原。內蒙古三河市三河牛,新疆細毛羊,青海,西藏氂牛,藏羊,寧夏灘羊是著名的畜禽品種。
除在西北地區的畜牧業,人們使用的河流和高山冰雪融水,灌溉農業的發展。
第六章:
1,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席位,中南海,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座。
2,在北京的城市格局「凸」字形,故宮這個城市的模式,我們的歷史,資本的規劃和建築的傑作。
北京有無數的古跡文物,長城,頤和園,天壇,北京人遺址...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包括重點功能區的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外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城市管理,城市環境,建設人與環境的和諧。
5,香港,由三部分組成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澳門及周邊地區的200多個島嶼。香港和澳門是在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中國。我國政府已制定了一項政策,「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和澳門的。
7日,香港市民會少了,「上帝」 - 建設高層建築,「下海」 - 填海造地,擴大城市建設用地在香港的兩個重要方面。
8,第三產業發達的香港和澳門,香港是一個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很長一段時間,香港,澳門與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關系,這是最明顯的是香港。大陸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低,而香港有雄厚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日,轉口貿易購買的商品從一個國家,而不是在當地的銷售和直接銷售給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台灣省包括台灣本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和許多小島嶼,台灣島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它的邊界在東中國海,東太平洋,南中國南海,台灣海峽西部,福建省階段希望。
12日,台灣島是一個富饒的島嶼,被稱為「珍珠之中國南海祖國棟。,超過約半島的土地上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一個在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腦是台灣最有名的樹,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日,在20世紀60年代,台灣經濟以農業為主,農產品主要出口糖,菠蘿,大米,樟腦。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專注於發展出口加工業,形成進口 - 加工 - 出口經濟。
14,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地區是中國最大的省份,新疆山區和盆地帶,形成了「三山夾地形功能的兩個盆地。大華田山山范圍內運行,通過中央新疆,北和南北兩側的交替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
15日,新疆大小數千個綠洲,是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等主要農作物在這里,棉花,甜菜和各種水果和新疆綠洲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在新疆綠洲的居民長期使用。
16日,新疆預測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全國總土地儲備約1/3,以大力發展漸次實施的西部能源戰略的決定,與國家「穩定東部新疆是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石油和天然氣西氣東輸管道工程的實施,將能夠迅速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並能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短缺的問題。
第七章:
1,珠江三角洲,位於東南部的廣東省,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多層次的開放系統,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PRD)。
2,利用這里的有利條件,吸引了大批中國海外投資在珠江三角洲(珠三角,香港和澳門的主要外資來源),並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3,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的位置靠近港澳,最近接受產業的擴散,在香港,澳門,引進了大量的外國投資,以及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管理方法和最新的工商及科技信息,創辦了大量的製造企業,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發展。
4,珠三角製造業產品主要出口到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其他地區的港澳貿易渠道,以賺取大量的外匯。到年底的20世紀,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和消費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
5,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海外貿易窗口優勢,市場營銷和對外銷售的,玩的「店」的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區,使用的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加工,製造和裝配的產品,發揮作用的「工廠」。
6,加工和珠三角地區的製造業發展,並促進對餐飲服務行業的發展,娛樂,交通運輸,這些非農產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當地剩餘勞動力,而且還吸收數以百萬計的外籍勞工。
7,非農業產業的發展,並在遷移過程中,珠三角,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運輸,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業土地和生存相鄰的農地,形成了住宅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的土地利用景觀。
8,西雙版納是除海南外,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熱帶雨林。高大的望天樹的巨大板根和一些景觀,殘酷扼殺工廠,氣勢磅礴的「獨木成林雨林特。
9,西雙版納生活的數以千計的動物,包括亞洲象,綠孔雀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恰當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日,西雙版納是一個地方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不同的民族風情傣族主要西雙版納的魅力。
11,很長一段時間,西雙版納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的相關政策,鼓勵西雙版納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因此迅速崛起,成為旅遊產業的重要支柱的農業生產。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2,土壤侵蝕了肥沃的土壤表面,使作物產量下降,溝壑增加和擴大,深化,導致耕地減少,運輸大量的泥沙在黃河下游,造成了極大的河道整治和防洪的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乾燥,不僅嚴重的土壤侵蝕,以及各種自然災害頻發,乾旱和洪澇災害的主要自然災害的黃土高原地區,所以說在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的。
4,在黃土高原,以使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一方面,採取生物措施,如植樹種草梯田,修擋土壩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和土壤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活動,如陡坡退耕還林,草原,過度放牧,以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
5,一起在長江河地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不僅是位置,但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為我們地區的發展,這方面是該國的重力中心經濟發展區域。
6,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資源豐富的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東部和西部的債券。
7日,沿江帶是重要的農業區和產業基地,現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許多南北的支流和主幹路,這些輻射的北部和南部的經濟和技術優勢,經濟已成為中國南北之一。
8,在長江河帶沿線有很多城市,城鎮密集河區上游地區城市較少,其中包括4個大型的城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是該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的區域經濟發展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分別形成的組中的四個城市中心的基礎上,在四個超大型城市。
9,沿長江,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目前,從東到西已形成四大產業基地。沿河分布,如鋼鐵,石化,汽車,紡織工業基地構成的「工業走廊」我的東西延綿的原型。
10,沿江帶的大規模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水(中間和下游的長江流域,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體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的酸化,造成腐蝕損壞植物,建築物,華中酸雨區是最高的國家酸雨污染范圍,中心強度酸雨污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次嚴重酸雨區,華東酸雨污染強度低於中心,西南酸雨區。
第九章:
1,一個巨大的區域差異是我們的基本國情之一。一個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揚長避短,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條件,同時也加強該地區之間的聯系。
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中國的另一個基本國情。 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中,中國應該積極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以及在全球的發展。
E. 如何提升學生的地理語言表達能力
高中地理教學的語言技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教師又應如何培養地理教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有效的地理教學語言技巧一、
老師在講台上拿著地理課本,照本宣科的讀著今日要講解的知識內容。聲音有氣無力,不帶半點感情色彩。而台下,學生們面對著如此死氣沉沉的「朗讀」加之地,理內容廣泛,記憶性知識點很多,學生們已
睡覺,說經沒有了學這門課的任何興趣。
話,思緒亂飛,這就是一個糟糕老師的課堂表現。盡管老師本人也許認為自己講解的非常認真,但課堂的結果只能說明他缺乏有效的語言技巧。
1.地理教學語言應該規范、雄厚
任何學科都有著其獨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如它主張什麼,宣揚什麼,涉及什麼,通過對它的學習和深入了解,讓學生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思想認識水平,是學科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作為地理教師,教學語
①語言要准確。言首先要規范:如:少數民
族中的傣(dǎi)族、廣東珠江三角洲上的番
②語言要嚴(pān)禺都是易讀錯的字音;
密、科學。如:在地理課上表述方位時,教師
下南、左必須使用標準的方位術語:「上北、
西、右東」而不能用不規范的用語「上邊、,下邊、左邊、右邊」代替。教師要面向學生,立足於地理科學,植根於教材,深刻鑽研教材的編排內容,充分挖掘教材的顯性教育
結合學生的思想實因素與隱性教育因素。
際,多層次、多角度地把思想教育因素融於教學語言之中,讓學生在老師的語言表達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到地理知識,以及
F. 如何規范地理教學語言
地理學科由於涉及面廣,知識跨度大,地理教師更需具備較高的語言素質和修養。因此,如何規范地理教學語言,已成為新一代地理教師必須練就的教學基本功之一。
地理教學語言的規范化,是地理教學科學性的體現,具體體現在語言准確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口語化的要求上。
1.地理教學語言的准確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的准確性要求,首先體現在音準上。對地理教師的音準要求,除了與其他學科一樣,要求用普通話教學,力爭做到讀音準確、標准外,還應十分注意地名讀音的准確。許多字的地名讀音不同於常用讀音,如中朝界河鴨綠(lù)江、安徽茶鄉六(lù)安、大禹治水的會(kuài)稽山、廣東珠江三角洲上的番(pān)禺都是易讀錯音的,地理教師要勤查字典,千萬不能想當然,以至於喪失自己的威信。
地理教學語言的准確性要求,還體現在一詞一字用法的貼切上。例如:講天氣現象中的鋒時,暖鋒是暖氣團「爬升」到冷氣團之上,顯示出暖氣團是主動的一方;冷鋒是暖氣團被「抬升」到冷氣團之上,顯示暖氣團是被動的一方。這種用詞的講究,正是地理學科科學性的體現,尤其地理概念、地理原理需要地理教師用精確的語言進行表述,讓學生獲得准確的信息。
2.地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要有嚴密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地理性上。教師講課中要盡量使用本學科的術語。例如:地理課教學,總離不開講方位,在表述方位時,教師必須用標準的方位術語「上北、下南,左東、右西」,而不能用不規范的生活用語「上邊、下邊、往左、往右」代替。
地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還體現在要求教師能運用地理知識結構教學,即有系統、條理分明的層次,教學語言要有序化。如講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應先分析緯度位置,再分析海陸位置;分析一個區域經濟特徵,先講經濟水平,再講部門結構,最後才講布局。從而教給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思路和趨勢。
3.地理教學語言的針對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所要求的科學性是針對中學地理水平而言的,不能都像大學地理那麼嚴謹,科學性的程度要顧及學生的年齡特徵,也就是因教學對象的程度不同,初中、高中所用語言不能互相替代,要有針對性。新教師常犯的錯誤是「拔高」,用大學語言代替高中語言,用高中語言代替初中語言,自以為科學性強,但實際上脫離學生年齡特徵和中學的教學要求。例如:高初中教學大綱上均有褶皺的概念,針對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徵,應給學生比較明確的定義,「岩層受力而發生彎曲,叫做褶曲,如果發生一系列褶曲就叫褶皺」。而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則只能告訴學生褶皺的中心思想:「岩石受擠壓發生彎曲變形叫褶皺」。雖然初中的說法不如高中嚴密,但鑒於學生年齡特徵,只能這么說,否則揠苗助長,學生反而不能接受。
4.地理教學語言的口語化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是相對於地理書面語言而言的。地理書面語言是視角語言,以教材作為依託,學生可以反復感知,所以,可以使用較長的、較復雜的句型;句子之間的關系也可以錯綜復雜。而地理教學語言則是依*聽覺來感知的,難以重復感知,所以,地理教學語言必須設計得短,必須設計成短小句子,句子之間關系簡單明了,將書面語言表達的大問題化解成口頭語言表達的一個個小問題,逐一解決,盡量不留後患。例如:五帶的形成,教材使用綜合概括的寫法,「在地球自轉過程中,由於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斜交成66.5°夾角,因此,一年之內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帶移動。」轉換成口語教學,就至少應當化解成「地球公轉—軌道面—地軸傾斜—北極星指向不變—兩分兩至太陽直射點所在—兩分兩至之間太陽直射點移動」等一系列小問題逐個講清。但是口語化不等於俗語化,如將熱帶雨林說成「熱雨」,熱帶沙漠說成「熱沙」等都不是正確的口語化,那將既違背了科學性又會遺患無窮。
綜上所述,地理教學語言決不是教材書面語言的搬用,地理教師在備課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教學語言的設計上進行再創造,即以教材為綱領性藍本進行再創作,寫成口語化的教案。新教師尤其必須這樣做,不能怕麻煩。口語化的教案還要求有一定的藝術性,如考慮到節奏、停頓、抑揚頓挫、語氣聲調等等,並逐步做到聲情並茂,甚至富有詼諧幽默。地理教學語言的追求和提煉是永無止境的,只有鑽研地理教學語言的特徵,精於思考,勤於推敲,才能不斷升華,以至達到爐火純青、自成一格的境地。
G. 怎麼能做到地理語言描述
掌握地理專業語言,要針對不同的問題來描述。
H. 如何提升學生的地理語言表達能力
地理綜合題都是以文字、圖表為背景,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創設問題新情境,多角度、多層次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有效信息、運用知識分析、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地理思維能力,這已成為地理學科的顯著特色。本文結合教學體會,從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綜合題的解題能力:
三、解題能力的培養
(1)提高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一是要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規律。二是要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框架。
(2)提高學生的讀圖瞎譽,用圖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用綜合的觀點、地域差異的觀點來分析問題是答題的關鍵。
(4)注重反思、提升能力。不能只注重講解而忽略反思。
四、具體答題技巧
(1)認真審題、獲取關鍵信息
准確地審題是正確解題的第一步,包括審文字材料、各種類型的地理圖表等。要盡可能提取一切對解題有用的信息,用筆標注,這是解題的前提。對於文字材料要留意文字、數字、符號,尤其要注意那些關鍵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對於各種地理數據統計圖表,要首先看圖名、圖例,熟悉圖表的結構特徵,了解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還要研究該地理要素變化的趨勢。
(2)准確將地理知識遷移到試題中
准確審題後,解題的關鍵是要完成知識的順利遷移應用。要能夠靈活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儲備,將所學知識與試題要求成功「對接」來解答試題。實現題干與問題的結合,最好能把知識框架先默在草稿紙上,再進行分析利用。
(3)注重答案文字的錘煉、組織
一是要注意邏輯性就是將已知條件和所問問題,即事物的前因後果組成一條「知識鏈磨沒段」,各知識點環環緊扣;「知識鏈」的起點是情景中的已知條件,終點是指向問題。二是要注意全面性,在確定了答題的方向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思考,確保答案全面、完整。三是要注意准確性,要求語言精練察帶專業,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不說廢話,不離題。四是要注意書寫的規范性,條理清晰,層序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