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關於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與恩格斯,黑格爾論點的異同。
孟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認為,不同地區的人們由於生活條件和習慣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性格,這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他把這種影響誇大並用之於政治領域,說國家面積大小和政體的性質有內在聯系,小國適於共和政體,中等國家適於君主政體,大國適於專制政體。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利用這個觀點證明在俄實行專制政體的合理性。這樣就把問題問題簡單化了,因為地理環境終究是社會的外部因素。黑格爾的地理或叫自然界,不過是絕對精神這一實體的虛幻的創造物和化身而已,所以從根子上說,地理環境只是絕對精神自我運動自我發展的一個環節。恩格斯認為,地理環境對社會歷史發展有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影響特定製度下的生產方式來影響來促進或延緩社會的發展,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比如,深圳在30年前,只是一個小漁村,而在30年後的今天,卻成了世界性大都市,之所以如此,是經濟體制的變化帶來的社會變化使然,這從純地理環境的角度是說不通的。
❷ 絕對觀念是什麼
分類: 理工學科
解析:
絕對觀念又稱「絕對理念」。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的哲學用語。指絕對精神發展的第一階段即邏輯階段中的最後的和最高的概念。黑格爾認為,在自然界出現之前,絕對觀念就經歷慧旁談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他的《邏輯學》就是對這個過程的描述。絕對觀念從一個最虛空的范疇——「存在」開始,一步步地向前發展,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具體、更深入,因而也就具有更大的真理性。
絕對觀念是觀念自身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和最後階段,是絕對的全部真理,此前的邏輯范疇和發展階段都是絕對觀念這個「全體」的一個環節、一個階段。絕對觀念是哲學的唯一對象和內容。黑格爾認為,絕對觀念既然是最高的范疇,是頂峰,也就絕對地超脫了主觀與客觀的對立,一切矛盾都和解了,再不需要任何發展了;要發展,就要按著辯證法的規律轉化成它的對立物——自然界。黑格爾把認為客觀存在前碰所決定的邏輯概念、范疇看作世界和人類未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的精神實體,並由此外化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這實質上是上帝創世說的中世紀宗教哲學的翻版,曾多次受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批判。
但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又著重指出,黑格爾的巨大功績在於第一次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運動啟鎮、變化、轉變和發展中,並試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黑格爾的絕對觀念對以後的哲學家是有影響的。如杜林的「世界模式」論,主要來自黑格爾的「絕對觀念」。在黑格爾哲學中,絕對觀念有時和「絕對精神」通用。
❸ 德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方面情況
自然:德國全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中歐平原(波德平原),北臨北海、波羅的海,北與丹麥接壤,西鄰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南接瑞士、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東與波蘭、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西俄羅斯)接壤;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北部為北德平原,南部是巴伐利亞高原和阿阿爾卑斯山地,西南部有艾費爾高原,中部是中德山地,東南部是圖林根林山和厄爾士山(克魯什內山);氣候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溫帶海洋氣候的過渡地帶,屬於溫帶海洋氣候但大陸性顯著;河流眾多,主要有西部的萊茵河,南部的多瑙河,北部的易北河和中部的美茵河.
人文:1.人口:德國人口9000萬,是歐洲的第一人口大國,人口主要分布在萊茵河流域和易北河 流 域及北部的沿海地區,主要民族是日爾曼人,通用德語
2.城市:德國的城市化比較早的國家,城市化程度高,主要城市:首都柏林,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南部巴伐利亞地區的慕尼黑,汽車城沃爾夫斯堡和斯圖加特,金融中心法蘭克福等
3.經濟:德國經濟總量世界第四(前三:美、中、日)歐洲第一,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工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主要有以魯爾區為代表的傳統工業區和以南部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區,汽車、鋼鐵、化工、電力、電子、航空等工業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
4.文化:德國文化發達,以哲學最為突出,著名哲學家:康德、黑格爾、尼采、叔本華、萊布尼茨、費爾巴哈、馬克思;另外德國的文學、音樂、美術、自然科學都相當發達,著名文學家歌德,音樂家巴赫、貝多芬等
❹ 德國大思想家黑格爾,從歷史哲學的角度闡述了哪些地理條件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德國大思想家黑格爾,從歷史哲學的角度闡述了地理條件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名著《歷史哲學》一書中明確提出了「歷史的地理基礎」這樣一個概念。他講到了大海和陸地,講到了人:
大海給了我們茫茫無定、浩浩無際和渺渺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的無限的時候,他們就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從事掠奪,但是同時也鼓勵人們追求利潤,從事商業。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類束縛在土地上,把他捲入無窮的依賴性裡面,但是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為的有限的圈子。……這種超越土地限制、渡大海的活動,是亞細茄仿培亞洲各國所沒有的顫唯,就算他們有更多壯麗的政治建築,就他們自己也是以海為界——像中國便是一個例子。在他們看來,海只是陸地的中斷大辯,陸地的天限;他們和海不發生積極的關系。
❺ 黑格爾的簡介
黑格爾
黑格爾(Hegel,1770—1831)是德國哲學中由康德啟始的那個運動的頂峰;雖然他對康德時常有所批評,假使原來沒有康德的學說體系,決不會產生他的體系。黑格爾的影響固然現在漸漸衰退了,但已往一向是很大的,而且不僅限於德國,也不是主要在德國。十九世紀末年,在美國和英國,一流的學院哲學家大多都是黑格爾派。在純哲學范圍以外,有許多新教神學家也採納他的學說,而且他的歷史哲學對政治理論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家都知道,馬克思在青年時代是個黑格爾的信徒,他在自己的完成了的學說體系中保留下來若乾重要的黑格爾派特色。即使(據我個人認為)黑格爾的學說幾乎全部是錯誤的,可是因為他是某種哲學的最好代表人物,這種哲學在旁人就沒有那麼一貫、那麼無所不包,所以他仍然保持著不單是歷史意義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一生沒有多少重大事件。在青年時代,他非常熱中於神秘主義,他後日的見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為是神秘洞察的東西的理智化。他起先在耶拿大學當Privatdozent (無俸講師)——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戰役開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寫成了《精神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Mind)——然後在紐倫堡大學當Privatdozent,後來又在海德堡大學作教授(1816—1818),最後從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學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學都講授哲學。他晚年是一個普魯士愛國者,是國家的忠僕,安享公認的哲學聲望;但是在青年時代他卻藐視普魯士而景仰拿破崙,甚至為法軍在耶拿的勝利而歡欣。
黑格爾的哲學非常艱深,我想在所有大哲學家當中他可說是最難懂的了。在開始詳細討論以前,對他的哲學先作一個一般勾畫,或許有些幫助。
由於他早年對神秘主義的興趣,他保留下來一個信念:分立性是不實在的;依他的見解,世界並不是一些各自完全自立的堅固的單元——不管是原子或靈魂——的集成體。
有限事物外觀上的自立性,在他看來是幻覺;他主張,除全體而外任何東西都不是根本完全實在的。但是他不把全體想像成單純的實體,而想像成一個我們應該稱之為有機體的那類的復合體系,在這點上他與巴門尼德和斯賓諾莎是不宴燃衫同的。看來好像構成為世界的那些貌似分立的東西,並不單純是一種幻覺;它們或多或少各有一定程度的實在性,因為真正看起來便知道各是全體的一個方面,而它的實在性也就在於這個方面。隨著這種看法,當然就不相信時間與空間本身的實在性,因為時間和空間如果認為是完全實在的,必然要有分立性和多重性。所有這一切,最初想必都是在他心裡產生的神秘的「洞察」;他的書中提出來的理智精製品一定是後來才有的。
黑格爾斷言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現實的。但是他講這話時,他的「現實的」一詞並不指經驗主義者所要指的意思。他承認,甚至還強調,凡經驗主義者段則所以為的事實,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實作為全體的樣相來看,從而改變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盡管如此,把現實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舊要造成一些與「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當的」這個信念分不開的自滿情緒。
復雜萬狀的全體,黑格爾稱之為「絕對」。「絕對」是精神的;斯賓諾莎認為全體不僅有思維屬性而且有廣延屬性的見解被擯棄了。
黑格爾同歷來其他曾抱有稍類似的形而上學觀點的人有兩點區別。一點是強調邏輯:黑格爾認為,「實在」的本性從它必須不自相矛盾這個唯一的考慮就能推演出來。另一個(與第一點密切相關的)區別特徵是稱作「辯證法」的三元運動。他的最重要的著作是兩部《邏輯學》(Logic),要想正確理解他對其它問題的見解的依據,這兩部書不可不懂。
邏輯照黑格爾的理解,他明確地說和形而上學是一回事;那是一種跟普通所說的邏輯完全不同的東西。他的看法是:任何平常的謂語,如果把它認作是限定「實在」全體的,結果它就是自相矛盾的。我們不妨舉巴門尼德的學說:唯一實在的「太一」是球狀的,作為一個粗淺的實例。任何東西如晌腔果沒有邊界便不會是球狀的,而除非它外部有什麼(至少有虛空間),它才可能有邊界。因此,假定整個宇宙是球狀的,便自相矛盾。(如果把非歐幾里得幾何抬出來,對這個議論未嘗不可以有異議,但是這議論作為一個說明例子,也算可用了。)
或者,我們來舉另一個更粗淺的實例——過於粗淺了,遠不是黑格爾會使用的。你可以說甲君是一個舅舅,這沒有明顯矛盾;但是假使你要講宇宙是舅舅,你就會陷入難局。所謂舅舅就是一個有外甥的人,而外甥是與舅舅分立的人;因此舅舅不會是「實在」全體。
這個實例或許也可以用來說明辯證法,辯證法是由正題、反題與合題組成的。首先我們說:「實在是舅舅」。這是「正題」。但是存在舅舅就暗含著存在外甥。既然除 「絕對」而外任何東西都不真存在,而我們現在又保證存在外甥,所以我們不得不斷言 「絕對是外甥」。這是「反題」。但是這和「絕對」是舅舅的看法有同樣的缺陷;於是我們被迫採取這個看法:「絕對」是舅舅和外甥構成的全體。這是「合題」。但是這個合題仍舊不圓滿,因為一個人必須有個姊妹作外甥的母親,他才能當舅舅。因此,我們被迫擴大我們的宇宙,把姊妹連姊夫或妹夫都包括進去。據主張,照這種方式,僅憑邏輯力量就能不停地驅使我們從有關「絕對」提出的任何謂語達到辯證法的最後結論,那叫作「絕對理念」。在整個這過程當中,有一個基礎假定,即任何事物若不是關於整體 「實在」的,就不可能實際真確。
這個作為基礎的假定有一個傳統邏輯上的根據,傳統邏輯假定每個命題都有一個主語和一個謂語。按照這種看法,一切事實都是說某物具有某性質。所以可見「關系」不會是實在的,因為關系涉及的不是一件而是•兩•件事物。「舅舅」是一個關系,一個人可以當了舅舅而不知道這回事。在這種場合,從經驗觀點看來,這人沒有由於當了舅舅而受到任何影響;如果我們把「質」字理解為撇開他與其他人和物的關系,為描述他本身而必需的某種東西,那麼這人毫不具有以前所沒有的質。主語、謂語邏輯能夠避免這種困難的唯一方法就是講,這事實不單只是舅舅的性質,也不單只是外甥的性質,而是舅甥所成的全體的性質。因為除「全體」而外一切東西都和外部事物有種種關系,可見關於個別的事物無法談任何完全真的事,事實上唯有「全體」才是實在的。這點從下述事實可以比較直接地推出來:「甲和乙是兩個」不是主語謂語命題,因此基於傳統邏輯來說,不會有這種命題。所以世界上不存在兩個事物,因此唯獨看作統一體的「全體」是實在的。
以上的議論黑格爾並沒有明白敘述,而是隱含在他的體系之中,同樣也隱含在其他許多形而上學家的體系中。
他是用正,反,合三方面來分析事物的。舉幾個黑格爾的辯證方法的實例,也許可以使這方法容易理解一些。他在他的邏輯的議論開頭先假定「絕對是純有」;我們假定它就•是純有,而不加給它任何質。但是不具有任何質的純有是無;於是我們達到反題:「絕對即是無」。從這種正題和反題轉入合題:「有」與「非有」的合一是「變易」,所以說「絕對是變易」。這當然也不行,因為變易必得有什麼東西變易。這樣,我們對「實在」的見解通過不斷改正以前的錯誤而發展,所有這些錯誤都是由於把有限的或有界限的某物當成好像可以是全體,從這種不適當的抽象化產生的。「有限物的界限不單是從外界來的;它自身的本性就是它被揚棄的原因,它借本身的作用轉變成它的對立面。」
照黑格爾講,過程對理解結果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辯證法的每個在後的階段彷彿在溶液里似的包含著在前的所有階段;這些階段沒有一個被•完•全取代,而是作為全體中的一個因素而賦予它適當的位置。所以不歷經辯證法的所有階段,便不可能到達真理。
認識作為整體看,具有三元運動。認識始於感官知覺,感官知覺中只有對客體的意識。然後,通過對感覺的懷疑批判,認識成為純主體的。最後,它達到自認識階段,在此階段主體和客體不再有區別。所以自意識是認識的最高形態。當然,在黑格爾的體系中必得如此,因為最高一種的認識一定要是「絕對」所具有的認識,既然「絕對」是 「全體」,所以在它自身之外再沒有任何東西要它認識了。
依黑格爾的意見,在最好的思維中,思想變得通暢無阻,水乳交融。真和假並不像普通所想的那樣,是判然分明的對立物;沒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假的,而•我•們能夠認識的任何事物也不是完全真的。「我們能夠多少有些錯誤地去認識」;我們將絕對真理歸於某一件孤離知識時便發生這種情況。像「凱撒是哪裡出生的?」這種問題,有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這答案從某個意義上說是真的,但是在哲學的意義上不真。按哲學講, 「真理就是全體」,任何部分事物都不•十•分真。
黑格爾說:「理性即對全部實在這種有意識的確信。」這並不是說分立的人是全部實在;就他的分立性來說,他不是十分實在的,但是他的實在處在於他參與整體的「實在」。隨著我們變得日益理性,這種參與也相應地增大。
《邏輯學》末尾講的「絕對理念」,是一種像亞里士多德的「神」似的東西。絕對理念是思維著自身的思想。很明顯,「絕對」除思維自身而外什麼也不能思維,因為除對我們理解「實在」的偏狹錯誤的方式而言外,不再有任何旁的東西。據他說,「精神」是唯一的實在,它的思想借自意識向自身中映現。定義「絕對理念」的實際原話非常晦澀。瓦勒斯譯之如的理念的統一言,就是理念的概念,這概念以理念的本身作為對象,而且從這一概念看來,客觀世界即是一理念——在這客觀世界裡一切規定均統一起來了。)德文原文更難懂。
不過,問題的實質並不像黑格爾說的那麼復雜似的。絕對理念是思維著純思想的純思想。這就是神古往今來所做的一切——真不愧是一位教授眼中的神。他接著說:「因此這種統一乃是•絕•對和•全•部•的•真•理,自己思想自己的理念。」
現在來談黑格爾哲學的一個奇妙特色,這是他的哲學與柏拉圖或普羅提諾或斯賓諾莎的哲學的區別。雖然終極實在是無時間性的,而且時間無非是由於我們沒能力看到 「全體」而產生的一種幻覺,可是時間過程卻跟純邏輯的辯證法過程有密切關系。事實上,世界歷史一向就是歷經從中國的「純有」(關於中國,黑格爾除知道有它而外毫無所知)到「絕對理念」的各范疇而進展的,絕對理念看來在普魯士國家即便沒有完全實現,也接近實現了。根據黑格爾自己的形而上學,我不能了解世界歷史反復辯證法的各個轉變這一看法有什麼理由,然而這卻是他在《歷史哲學》(Philosophy of HisA tory)中所發揮的論點。這是一個有趣的論點,它使人間事務的種種變革獲得了統一性和意義。這論點也和其它歷史理論一樣,如果要想說來似乎有道理,需要對事實作一些歪曲,而且相當無知。黑格爾同他以後的馬克思和施朋格勒一樣,這兩樣資格都具備。奇怪的是,一種被說成是宇宙性的歷程竟然全部發生在我們這個星球上,而且大部分是在地中海附近。
並且,假若「實在」是無時間性的,也沒有任何理由說這歷程後來的部分要比在前的部分體現較高的范疇——除非人當真要採取這樣一種褻瀆不敬的假定:宇宙漸漸在學習黑格爾的哲學。
據黑格爾說,時間歷程按倫理和邏輯雙方面的意義來講,都是從較不完善到較完善。確實,這兩種意義在他看來並不是真正區別得開的,因為邏輯的完善性就在於是一個密緻的全體,不帶高低不平的邊緣、沒有獨立的部分,而是像人體一樣,或者說更像有理性的精神一樣,結成一個各部分互相依存、都一同趨向單一目標的有機體;這也就構成倫理的完善性。引幾段原文可以說明黑格爾的理論: 「理念正如同靈魂向導默久里神,真正是各民族和世界的領袖;而精神,即這位向導的理性的、必然的意志,是世界歷史的種種事件的指導者,而且一向就是。按精神的這種指導職能來認識精神,便是我們當前的工作的目的。」
「哲學為觀照歷史而帶來的唯一思想即『理性』這一單純概念;即理性是世界的主宰;即世界歷史因而顯示出一種合理的歷程。這種信念和洞察在歷史學本身的范圍內是一個假說。在哲學領域中,它卻不是什麼假說。在哲學里由思辯認識證明:理性——這里不考究宇宙對神的關系,僅只這個名詞就算夠了——既是•無•限•力•量也是•實•體;它自身是一切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無•限•素•材與•無•限•形•式——即推動該內容的東西。理性是宇宙的•實•體。」
「這種『理念』或『理性』,是•真•實、是•永•恆、是絕對•有•力•的存在;它顯現在世界中,而且在這世界中除它和它的榮耀而外,再沒有別的顯現出來——這便是如前面所說,在哲學中已經證明的、在這里看作確證了的論點。」
「知性和自覺意志作用的世界,並沒有委給偶然,而是必定表現為自知的理念的樣子。」
這是「一個恰巧為•我所知的結果,因為我已經詳細考察了全領域。」所有以上引文都摘自《歷史哲學》的緒論。
精神及精神發展的過程,是歷史哲學的實在對象。把精神和它的對立物即物質加以比較,便可以理解精神的本性。物質的實質是重量;精神的實質是自由。物質在自己以外,而精神在自身以內具有中心。「精神是自足的存在。」這話如果不清楚,下面的定義或許比較能說明問題:
「可是精神是什麼呢?它便是「一」,是自身均一的無限,是純粹的同一性,這同一性其次把自己同自己分離開,作為自己的另一個東西,作為和共相對立的『向自有』及『內自有』。」
在精神的歷史發展中,曾經有三個主要階段:東方人、希臘人與羅馬人、和日耳曼人。「世界歷史就是對無約束的天然意志的訓練,使它服從於普遍的原則,並且賦予它主觀自由。
東方過去只知道、到今天也只知道•唯•一•者自由;希臘與羅馬世界知道若干者自由;日耳曼世界知道•所•有•者自由。」大家總會以為,在所有者自由的地方民主制恐怕是適當的政體了,但是不然。民主政治和貴族政治同樣都屬於若干者自由的階段,專制政治屬於唯一者自由的階段,•君•主•制則屬於所有者自由的階段。這和黑格爾所使用的「自由」一詞的極其古怪的意義是分不開的。在他看來,沒有法律就沒有自由(到此為止,我們可以同意);但是他總愛把這話倒轉過來,主張只要有法律便有自由。
因而,在他來講,「自由」所指的可說無非是服從法律的權利。
可以想見,在「精神」在地球上的發展中,他把最高的角色指派給日耳曼人。「日耳曼精神是新世界的精神。新世界的目的是實現絕對真理,作為自由的無限自決——以自己的絕對形式本身作為其旨趣的•那•種自由。」這是一種無上妙品的自由。這種自由不指你可以不進集中營。這種自由不意味著民主,也不意味著出版自由,或任何通常的自由黨口號,這些都是黑格爾所鄙棄的。當精神加給自己法律時,它做這事是自由的。照我們的世俗眼光看來,好像加給人法律的 「精神」由君主體現,而被加上法律的「精神」由他的臣民體現。但是從「絕對」的觀點看來,君主與臣民的區別也像其它一切區別,本是幻覺,就在君主把有自由思想的臣民投到獄里的時候,這仍舊是精神自由地決定自己。黑格爾稱贊盧梭把總意志和全體人的意志區分開。據推測,君主體現總意志,而議會多數不過體現全體人的意志。真是個便當好用的學說。
黑格爾把日耳曼歷史分成三個時期:第一篇,到查理曼止;第二篇,查理受到宗教改革;第三篇,從宗教改革以後。
這三個時期又分別叫做聖父王國、聖子王國和聖靈王國。聖靈王國竟然是從鎮壓農民戰爭中所犯的令人發指的血腥暴行開始的,似乎有點離奇古怪;但是當然,黑格爾並不提這樣的屑細小事,而是正如所料,對馬基雅弗利大發一通稱贊。
黑格爾對羅馬帝國滅亡以來的歷史的解釋,一部分是德國學校里世界史教學的結果,一部分又是它的原因。在義大利和法蘭西,雖然像塔西陀和馬基雅弗利那樣的少數人也曾經有過對日耳曼人的浪漫式的景仰,但是一般說日耳曼人向來被看成是「蠻族」入侵的禍首,被看成是教會的仇敵:先在那些大皇帝之下、後來又作宗教改革的領袖。一直到十九世紀為止,各拉丁民族把日耳曼人看作是在文明上低自己一等的人。德意志的新教徒自然抱另一種看法。他們把晚期羅馬人看成精力衰竭的人,認為日耳曼人征服西羅馬帝國是走向復甦的重要的一步。關於中古時期神聖羅馬帝國與教皇政治的紛爭方面,他們採取皇帝黨的看法;直到今天,德國小學生們都被教導對查理曼和巴巴羅撒無限崇拜。在宗教改革後的時代,德意志在政治上的軟弱和不統一令人慨嘆,普魯士的逐漸興起受到了歡迎,歡迎這使德意志不在奧地利的稍嫌脆弱的舊教領導下、而在新教領導下強盛起來。黑格爾在對歷史作哲學思考時,心裡懷想著狄奧都利克、查理曼、巴巴羅撒、路德和弗里德里希大王之類的人物。解釋黑格爾,得從這些人的勛功著眼,得從當時德意志剛剛受了拿破崙欺辱這件事著眼。
德意志受到了高度頌揚,所以大家也許料想要講德意志就是絕對理念的最後體現,超乎它以外恐怕不可能再有任何發展了。但是黑格爾的見解並不是這樣。他反而說美洲是未來的國土,「在那裡,在將要到來的時代,世界歷史的主題要表現出來——或許〔他用典型的口氣補充說〕以南北美之間的抗爭表現出來。」他好像認為一切重大的事情都採取戰爭形式。假使真有人提醒他,美洲對世界歷史的貢獻或許是發展一個沒有極端貧困的社會,他也不會感興趣。相反,他倒說至今在美洲還沒有真國家,因為真國家需要劃分成貧富兩個階級。
在黑格爾,民族憑著馬克思講的階級所起的作用。他說,歷史發展的本原是民族精神。在每一個時代,都有某一個民族受託擔負起引導世界通過它已到達的辯證法階段的使命。
當然,在現代這個民族就是德意志。但是除民族以外,我們也必須考慮世界歷史性的個人;那就是這種人:他們的目標體現著當代應發生的辯證轉變。這種人是英雄,他可能違犯平常的道德律,違犯也不為過。黑格爾舉亞歷山大、凱撒和拿破崙為實例。我很懷疑,依黑格爾之見,人不作戰爭征服者是否能夠是「英雄」。
黑格爾對民族的強調,連同他的獨特的「自由」概念,說明了他對國家的頌揚——這是他的政治哲學的極重要的一面,現在我們必須把注意力轉向這一面。他的國家哲學在《歷史哲學》和《法哲學》(Philosophy of Law)中都有發揮。
大體上和他的一般形而上學是一致的,但不是這種形而上學的必然結果;不過在某些點上——例如,關於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他對民族國家的贊美達到了和他的重全體、輕部分這個一般精神不相容的程度。
就近代來說,頌揚國家是從宗教改革開始的。在羅馬帝國,皇帝被神化了,國家因此也獲得了神聖性質;但是中世紀的哲學家除少數而外全是教士,所以把教會擺在國家上面。
路德因得到新教邦主們的支持,開始了相反的做法。路德派教會大體上是信奉埃拉司圖斯之說的。霍布士在政治上是個新教徒,發揚了國家至上說,斯賓諾莎跟他所見略同。前面講過,盧梭認為國家不應當容忍其它政治組織。黑格爾是屬於路德派的激烈新教徒;普魯士國家是埃拉司圖斯式的專制君主國。這種種理由本來會使人預料國家要受到黑格爾的高度重視;但是即使如此,他也算走到了可驚的極端。
《歷史哲學》里說「國家是現實存在的實現了的道德生活」,人具有的全部精神現實性,都是通過國家才具有的。
「因為人的精神現實性就在於此:人自己的本質——理性——是客觀地呈現給他的,它對人來說有客觀的直接的存在。因為『真的東西』是普遍的意志和主觀的意志的統一,而『普遍的東西』要在國家中,在國家的法律、國家的普遍的與合理的制度中發現。國家是地上存在的神的理念。」又:「國家是理性自由的體現,這自由在客觀的形式中實現並認識自己。
……國家是人的意志及其自由的外在表現中的精神的理念。」
《法哲學》在論國家的一節里,把這個學說闡述得稍完全一些。「國家是道德理念的現實——即作為顯現可見的、自己明白的實體性意志的道德精神;這道德精神思索自身並知道自身,在它所知的限度內完成它所知的。」國家是自在、向自的理性者。假使國家(像自由黨人所主張的那樣)僅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存在,那麼個人就可以是國家的成員、也可以不是國家的成員了。然而,國家和個人卻有一種與此完全不同的關系。因為國家是客觀的「精神」,而個人僅以他是國家的成員而論才具有客觀性、真實性和倫理性,國家的真意和目的便在於這種結合。倒也承認可能有壞的國家,但是這種國家僅只存在而已,沒有真的實在性,而理性的國家本身就是無限的。
可見黑格爾為國家要求的位置跟聖奧古斯丁及其舊教後繼者們為教會所要求的位置大體是相同的。不過,從兩點上看舊教的要求比黑格爾的要求要合理些。第一,教會並不是偶然造成的地域性社團,而是靠其成員們信以為有無比重要性的一種共同信條結合起來的團體;因而教會在本質上就是黑格爾所謂的「理念」的體現。第二,天主教會只有一個,國家卻有許多。盡管把每個國家在對國民的關繫上做成黑格爾所說的那樣專制,要找出什麼哲學原則來調節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總有困難。實際上,在這一點上黑格爾放棄了他的哲學空談,而拿自然狀態和霍布士講的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作為後盾。
只要「世界國家」還不存在,那麼儼然像只有一個國家似地來談「國家」,這種習慣是要造成誤解的。在黑格爾看來,所謂義務完全是個人對國家的一種關系,所以便沒留下任何藉以使各國的關系道德化的原則。這點黑格爾是承認的。他說,在對外關繫上,國家是一個個體,每個國家對於其它國家是獨立的。「由於在這種獨立性中,現實精神的『向自有』有其存在,所以獨立性是一個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光榮。」他接著
論駁會使各個國家的獨立性受到限制的任何種類的國際聯盟。公民的義務(就他的國家的對外關系來說)完全限於維持本國家的實質的個體性,即獨立與主權。由此可見戰爭不全然是罪惡,不是我們應當盡力廢止的事情。國家的目的不單是維持公民的生命財產,而這件事實便構成戰爭的道德根據,因此不應把戰爭看作是絕對罪惡或偶然的事情,也不應認為戰爭的原因在於某種不該有的事。
黑格爾並不只是說在某種事態下一個民族無法恰當地避免進行戰爭。他的意思遠不止於此。他反對創設將會防止這種事態發生的機構——例如世界政府,因為他認為不時發生戰爭是一件好事情。他說,戰爭是那樣一種狀態,即我們認真理解現世財產物品的空虛無益。(這個見解應當和相反的理論,即一切戰爭都有經濟原因,作一個對比。)
戰爭有一種實際的道德價值:「戰爭還有更崇高的意義,通過戰爭,各國人民的倫理健康就在他們對各種有限規定的固定化的冷淡上保全下來。」和平是僵化;神聖同盟和康德的和平聯盟都錯了,因為由眾國家做成的一個家庭必定創造出一個敵人。國與國的爭端只能由戰爭來解決;因為國家彼此之間處於自然狀態,它們的關系既不是法的關系,也不是道德關系。各國家的權利在它們個別的意志中有其現實性,而每個國家的利益就是它自己的最高法律。道德與政治不成對比,因為國家是不受平常道德律約束的。
這便是黑格爾的國家說——這樣一個學說,如果承認了,那麼凡是可能想像得到的一切國內暴政和一切對外侵略都有了借口。黑格爾的騙見之強顯露在這點上:他的國家理論同他自己的形而上學大有矛盾,而這些矛盾全都是那種偏於給殘酷和國際掠劫行為辯護的。一個人如果迫於邏輯不得不遺憾地推論出他所悲嘆的結論,還可以原諒;但是為了肆意鼓吹犯罪而違反邏輯,是無法寬恕的。黑格爾的邏輯使他相信,全體中的實在性或優越性(這兩樣在他看來是同義的)比部分中的要多,而全體越組織化,它的實在性和優越性也隨之增大。這證明他喜歡國家而不喜歡無政府的個人集群是有道理的,但是這本來應當同樣讓他不喜歡無政府式的國家集群而喜歡世界國家才對。在國家內部,他的一般哲學也應當使他對個人感到更高的敬意,因為他的《邏輯學》所論述的全體並不像巴門尼德的「太一」,甚至不像斯賓諾莎的神,因為他的全體是這樣的全體:其中的個人並不消失,而是通過他與更大的有機體的和諧關系獲得更充分的實在性。個人被忽視的國家不是黑格爾的「絕對」的雛型。
在黑格爾的形而上學中,也沒有任何不強調其它社會組織而獨強調國家的有力理由。在他不重教會重國家這件事情上,我只能看到新教的偏見。此外,假如像黑格爾所認為的那樣,社會盡可能地組織化是好事,那麼除國家和教會而外,還必須有許許多多社會組織。由黑格爾的原理來推論,必須說每一項對社會無害而且能夠因協作而得到振興的事業都應當有適當的組織,每一個這種組織都應當有一份有限獨立性。
也許會有這種反對意見:最後的權力總須歸屬某個地方,除歸屬國家而外不可能歸屬別處。但是即使如此,這個最後的權力在企圖苛酷得超出某個限度時如果不是不可抗拒的,這仍舊是好的。
這就使我們接觸到評判黑格爾的全部哲學時的一個基本問題。全體比部分是不是有較多的實在性?是不是有較多的價值
❻ 黑格爾的歷史
在黑格爾看來,世界歷史是精神在時間中自身發展的過程。
精神是人類共有的單一精神,表現為人用他們的語言、心靈、文化所創造的一切。歷史是精神自我發展的歷程,也是世界走向自我意識的過程。
歷史的目標就是精神的充分發展和充分的自我意識。這個充分的自我意識,也就是自由意識,它是宇宙發展的頂點。
自由不是任意妄為,而是按照理性的標准行動。因此,歷史就是我們的理性潛能逐漸實現為自由的過程,歷史是一個理性自由的故事。
在實證主義者看來,《歷史哲學》的這個主導思想就根本無法在歷史中得到證實。歷史充滿了偶然和非理性的因素,說它是精神自身的發展純屬無稽之談。
然而,黑格爾並非不知道歷史的橫暴和非理性。他從不幻想歷史是一個光明美好的過程。
但他認為歷史外在的非理性不能否定它內在的理性目標。相反,歷史中的非理性對於實現宇宙理性的最終目標是必要的。
世界精神就是狡猾地利用了「世界歷史個人」的非理性動機實現它的理性目標。一切歷史的偶然性最終都可以在理性的必然性中得到解釋。
然而,這種形而上學的目的論的解釋是致命地籠統的。精神如何支配「世界歷史個人」,使他們像他們所做的那樣行動?如何來證明歷史的目標是合理的(理性的),加入歷史的目標還未完全呈現?而如果歷史的目標已經呈現,憑什麼說它是合理的?答案只能是個人行動的結果證明是合理的。
但我們正是憑借假定的合理的理性目的才能判斷哪些結遲運遲果是合理的。這里顯然有一個循環論證的問題。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就像一切形而上學目的論一樣,無法避免這種循環論證。但問題還不純粹是理碼李論的。
在談論歷史的時候,人們很難不聯系自己的歷史經驗,即使黑格爾自己也不免如此。在經歷了上個世紀種種極其悲慘的歷史事件後,人們很難相信黑格爾的理性主義歷史觀,正如愈來愈少的人相信神正論一樣。
人們更難相信人類所遭受的種種苦難和犧牲都是實現自由的必要,也是不可避免的代價。我們的文明在微觀層面上越來越理性化,而在宏觀上看,幾近荒誕和瘋狂的地步,這使得黑格爾的理性主義歷史觀更不可信。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有明顯的末世論的色彩,精神自我發展的目標一旦達到之後,歷史就圓滿了;此後,經驗的歷史還會繼續,但精神的可能性則已窮盡。盡管不久前還有人用這種末世學來解釋最近的歷史,同時也用最近的歷史來證實這種學說,但對於多數人來說,這種末世學仍然十分可疑,因為人們難以相信它能消化原則上是無窮的歷史的變數和不確定性,這就使它不能不分有基督教末世學的命運(它本來就是它的一個變種)。
盡管如此,黑格爾的《歷史哲學》並不因此失去它永久的價值。一部有著明顯錯誤的著作,未必不能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的經典。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就是這樣一部經典。當然,預先帶著某種公式或成見去讀經典,得到的只能是這公式或成見給予的東西,而不是經典所蘊含的無窮智慧。
美國哲學家弗里德利希在給《歷史哲學》英譯本寫的序中指出,《歷史哲學》是黑格爾哲學的核心和中心,是一部有著最深刻影響的著作。黑格爾始終將思想與歷史視為同一個過程,他自己的哲學就是歷史的產物,必須歷史地理解。
離開歷史的語境,黑格爾哲學及其意義就無法得到真正的理解。德國哲學家勒維特說過,黑格爾的整個體系基本上是用歷史術語思考出來的。
在他之前沒有別的哲學這么做。在黑格爾之前,還沒有一個哲學家像黑格爾那樣,試圖全面把握歷史的性質。
正是黑格爾,第一個提出了「世界歷史」的概念。但黑格爾並不是要寫歷史,而是要寫歷史的哲學。
盡管他甚至被人指責為「歷史實證主義」,但他決不是要實證地描述具體的歷史進程,而是要提供一個全面理解人類歷史的構架。但黑格爾從未以此為借口,無視基本的歷史事實,隨心所欲地編織一個歷史哲學,或以體系的教條來曲解和重新悄冊組織歷史事實。
實際上,正像甘斯在為《歷史哲學》第一版所寫的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樣:「事實上這本書的主要優點之一,就是它雖然非常富於思辨的活力,但是還適當地注意於『經驗的事物』和『現象的事物』;它既排除了主觀的『推理』,但又不勉強把一切歷史紀錄裝在一個公式的模型里;既在邏輯的發展上和歷史敘述顯然散漫而無秩序的路線上把握著和表現著那個『觀念』,但又不讓這種步驟侵犯歷史的敘述。因此,那所謂先天的方法(這在事實上就是不用歷史的事實而『著作』歷史)是和本書所表現的方法完全不同的。
本書著者無意以神自居去創造歷史,而只是從一個凡人從事探討那已經創造出來的『歷史』、那孕有理性而且富於觀念的『歷史』。」黑格爾對近代流行的「抽象」思維方式一直持批判的態度,甚至認為法國大革命就是這種「抽象性」的產物。
他始終堅持真理是具體的,盡量讓事實本身來說話,從不把理念強加給事實。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在事實陳述方面最易為人詬病的也許是他關於東方文明的描述了。
其實,黑格爾在准備《歷史哲學》的這部分內容時,還是看了有關的材料,一國接一國地研究了它們的發展,只是閱讀和消化都不夠充分,他那個時代西方對東方的了解總體上說也還。
階級實質:資產階級哲學.黑格爾哲學產生時,德國封建專制勢力強大,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德國資產階級軟弱無力,屈服妥協,使資本主義的發展走上了改良主義的道路.在上述背景下所產生的黑格爾哲學,其階級實質是上升到普魯士國家哲學地位的資產階級哲學,它是革命性和保守性兼而有之的德國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歷史作用:黑格爾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最重應、最直接理論前提,因為黑格爾歷史觀是唯物史觀創立以前資產階級思想家在探索社會歷史問題方面所取得最高成就,是資產階級歷史觀頂峰.青年黑格爾派和老年黑格爾派分化、費爾巴哈哲學出現是黑格爾哲學內在矛盾發展必然產物;整個現代西方哲學(包括胡塞爾、海德格爾等人哲學在內)都是黑格爾哲學後裔而深受其影響;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黑格爾哲學真正繼承者.。
黑格爾自小就跟隨母親學習拉丁文,7歲時進入斯圖加特城的學校接受正規教育。
1788年,黑格爾進人圖賓根神學院,學習了兩年哲學、三年神學,於1793年獲得哲學學士學位。在大學期間,他與另一位哲學家謝林成為摯友,兩人經常去郊外散步,一起討論哲學問題。
大學畢業後,黑格爾先後在瑞士、德國的法蘭克福等地做過家庭教師,業余時間研究希臘文化和康德哲學。1798年,他的第一部著作《倫理學》出版。
1801年,在謝林的推薦下,黑格爾任耶拿大學的哲學講師,1805年升為教授。1806年,他寫完了《精神現象學》一書,論述了自己的哲學觀點。
在書稿寫完的第二天,拿破崙的軍隊攻人了耶拿,黑格爾被迫離開。1808年他得到了紐倫堡專科學校校長的職位,他在那裡兼教哲學、希臘文化和微積分,並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哲學體系。
1811年,他與紐倫堡元老院一個議員的女兒瑪麗結婚,此時的黑格爾已經41歲,而新娘才19歲。 1812〜1816年間,黑格爾完成了《邏輯學》(即《大邏輯》)一書。
1816年秋天,他受聘為海德爾堡大學哲學教授。1818年,他又完成了大作《網路全書》,這本書極大地提高了他的聲譽,他在同年被聘為柏林大學的哲學教授。
黑格爾一生的最後13年是在柏林大學度過的,他在那裡發表了《小邏輯》、《自然哲學》、《精神哲學》、《法哲學原理》等著作,並在1830年就任柏林大學校長。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絕對精神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
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統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 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 恩格斯後來給予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
1831年,黑格爾因病逝世,享年61歲。
西方人對中國的評價有非常高的(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也有非常低的(如黑格爾),不要介意.重要的是首先要理解他們所說的話的意思,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不要用我們自己的臆想去理解.加之語言的障礙,最好是能夠比較系統地掌握了一個大思想家的思想梗概後在做評價會更加准確一些.這一觀點是不是黑格爾說的?我沒有答案.我估計這個要從:《德國哲學家論中國》,三聯出版社,1997和黑格爾著:歷史哲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去找.我初初找了黑格爾《歷史哲學》的中國那一部分,沒有發現完全一樣的語句.。
(1770-1831)1770年8月27日生於德國符騰堡公國首府斯圖加特。
1831年11月14日卒於柏林。1788年10月黑格爾到圖賓根神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
1801年來到了當時德國哲學和文學的中心耶拿,開始了他一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個階段。1805年獲得副教授職。
1816年黑格爾到海德堡任哲學教授,開始享有盛譽。1818年普魯士國王任命黑格爾為柏林大學教授。
1822年,黑格爾被任命為大學評議會委員。1829年10月黑格爾被選為柏林大學校長並兼任 *** 代表。
1831年黑格爾被授予三級紅鷹勛章,同年夏他的《論英國改革法案》一文發表,因普魯士國王下令中止,文章只發表了前半部分。主要著作包括《 精神現象學 》、《邏輯學》、《哲學全書》(其中包括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3部分)、《法哲學原理》、《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講演錄》等等。
倫理思想 黑格爾集以往西方倫理思想之大成,特別是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倫理思想,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理性主義倫理思想體系。黑格爾關於倫理的學說就是他的法哲學,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倫理3個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辯證發展過程。
從哲學上看,黑格爾倫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內容是現實的,方法是辯證的,它的成就對後世倫理思想包括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美學思想 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學講演錄》一書中,這是他整個哲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學體系在美學和藝術領域中的具體表現。
藝術的根本特點,是理念通過感性的形象來顯現自己、認識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成為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黑格爾分別對藝術的性質和特徵、藝術發展的歷史類型和各門藝術的體系,進行既是邏輯的又是歷史的分析。
邏輯方面,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有關藝術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歷史方面,他開創了藝術社會學的研究,展示了宏偉的歷史觀。黑格爾的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史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劃時代的作用,成為古典美學的集大成者。
哲學觀點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
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創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認為:「絕對觀念」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世界的運動變化乃是「絕對觀念」自我發展的結果,認為他自己的哲學就是「絕對觀念」的最高表現,普魯士王國是體現「絕對觀念」的最好國家制度。
所以黑格爾的哲學是為普魯士專制制度辯護的,但是在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中,提出了有價值的辯證法思想,認為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個過程,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而其內部矛盾乃是發展的源泉。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創立了唯物辯證法。
恩格斯後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
(1770-1831)1770年8月27日生於德國符騰堡公國首府斯圖加特。1831年11月14日卒於柏林。1788年10月黑格爾到圖賓根神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1801年來到了當時德國哲學和文學的中心耶拿,開始了他一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個階段。1805年獲得副教授職。1816年黑格爾到海德堡任哲學教授,開始享有盛譽。1818年普魯士國王任命黑格爾為柏林大學教授。1822年,黑格爾被任命為大學評議會委員。1829年10月黑格爾被選為柏林大學校長並兼任 *** 代表。1831年黑格爾被授予三級紅鷹勛章,同年夏他的《論英國改革法案》一文發表,因普魯士國王下令中止,文章只發表了前半部分。主要著作包括《 精神現象學 》、《邏輯學》、《哲學全書》(其中包括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3部分)、《法哲學原理》、《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講演錄》等等。
倫理思想
黑格爾集以往西方倫理思想之大成,特別是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倫理思想,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理性主義倫理思想體系。黑格爾關於倫理的學說就是他的法哲學,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倫理3個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辯證發展過程。從哲學上看,黑格爾倫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內容是現實的,方法是辯證的,它的成就對後世倫理思想包括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美學思想
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學講演錄》一書中,這是他整個哲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學體系在美學和藝術領域中的具體表現。藝術的根本特點,是理念通過感性的形象來顯現自己、認識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成為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黑格爾分別對藝術的性質和特徵、藝術發展的歷史類型和各門藝術的體系,進行既是邏輯的又是歷史的分析。邏輯方面,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有關藝術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歷史方面,他開創了藝術社會學的研究,展示了宏偉的歷史觀。黑格爾的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史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劃時代的作用,成為古典美學的集大成者。
哲學觀點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創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認為:「絕對觀念」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世界的運動變化乃是「絕對觀念」自我發展的結果,認為他自己的哲學就是「絕對觀念」的最高表現,普魯士王國是體現「絕對觀念」的最好國家制度。所以黑格爾的哲學是為普魯士專制制度辯護的,但是在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中,提出了有價值的辯證法思想,認為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個過程,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而其內部矛盾乃是發展的源泉。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創立了唯物辯證法。
恩格斯後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
❼ 地理環境決定論的主要代表人物
地理環境決定論其主要觀點認為人類的身心特徵、民族特性、社會組織、文化發展等人文現象受自然環境直接或間接的深刻影響。此論的代表人物有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法國的孟德斯鳩,德國的黑格爾和拉采爾
❽ 論述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
孟德斯鳩、黑格爾和馬克思的「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區別不在於地理環境是否決定著人類的生活,而在於前者怎樣決定後者。
近代西方地理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鳩認為,地理環境決定人們的氣質性格,人們的氣質性格又決定他們採用何種法律和政治制度。
黑格爾是繼孟德斯鳩之後另一位重要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者。黑格爾視地理環境為「歷史的地理基礎」,他把世界上的地理環境劃分為三種類型:乾燥的高地,廣闊的草原和平原;巨川、大江所經過的平原流域;和海相連的海岸區域。他認為各種不同地理環境中的人們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生活和性格。
黑格爾將某個人類共同體的制度上的特點、人們的性格,與其所從事的活動,特別是物質生產活動聯系在一起。與孟德斯鳩相比,黑格爾對地理環境問題關注的范圍、角度更為廣闊,觀察更為深刻,對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生活關系的描述更符合歷史的實際。
如何認識地理環境因素在經濟關系中的具體作用和其所發揮的影響呢?馬克思、恩格斯將地理環境視為人類物質生產活動的參與者,是勞動過程的要素之一。恩格斯指出,「政治經濟學家說: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其實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馬克思則進一步指明勞動過程所具有的三個要素:「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馬克思、恩格斯這里所說的勞動材料、勞動對象或勞動的自然物質,指的即是地理環境中的土地、森林、河流、礦藏等因素。作為物質生產活動要素的勞動材料或勞動對象的這些地理環境因素,當然會影響到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並對社會經濟關系以至人類文明的其他方面產生影響。
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的影響能達到怎樣的程度呢?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人類文明初期,某一地理環境對成長於其中的那個人類共同體的物質生產活動情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並進而決定那個人類文明的類型及其發展進程。馬克思指出,在人類歷史初期,「不同的共同體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它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實際情況正是如此。人類從事物質生產活動以求得生存和發展,但人們不是隨心所欲地去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特別是在人類文明初期,人們只能因其所生存的地理環境所提供的條件,形成自己的物質生產類型和具體的內容及方式,故有農業民族、游牧民族之別。而生活於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人、腓尼基人,則因其自然條件,在主要型枝從事農業的同時,手工業、商業也比較發達。恩格斯在對古代歐洲大陸與美洲大敗租搭陸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發展情況進行比較時指出,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在可供人類利用的動物、植物資源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歐洲大陸「差不多有著一切適於馴養的動物和除一種以外一切適於種植的穀物」;而在美洲大陸,在適於馴養的哺乳動物中,只有羊駝一種,並且只是在南部某些地方才有,在可種植的穀物中,也只有玉蜀黍。自然條件的這些差異,使這兩個大陸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物質生產活動,「兩個半球上的居民,從此以後,便各自循著自己獨特的道路發展,而表示各個階段的界標在兩個半球也就各不相同了」。
馬克思、恩格斯的以上論述表明,他們認為,在人類文明初期,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是地理環境因素通過作為人類物質生產活動要素之一的勞動對象而實現的。作為勞動對象,地理環境因素決定著物質生產活動的類型、方式等,並通過決定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進而影響到人類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世界各地區不同的地理環境就使不同地區的人類文明產生了許多差異,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形成了不同的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文明,在其具體的、特定的社會內部矛盾運動的推動下,基本上是「各自循著自己獨特的道路發展」,這就不能不帶有其文明初期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具有各自特徵的社會生活所打上的深刻烙印。
如此,馬克思察拿、恩格斯唯物史觀的地理環境學說就與孟德斯鳩等人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形成了重大區別。在孟德斯鳩那裡,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是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人的氣質性格,人的氣質和性格決定法律及政治制度。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關於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則是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決定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
由此可見,二者的區別不在於地理環境是否決定著人類的生活,而在於前者怎樣決定後者。孟德斯鳩等人認識不到物質生產活動對於人類社會生活的極端重要性,而不適當地強調人的氣質性格及心理狀態的作用,使其「地理環境決定論」仍帶有濃厚的唯心主義色彩。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物質生產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從而為正確說明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那麼,地理環境對於人們的心理狀態、氣質性格就沒有任何影響嗎?回答應該是否定的。在人類文明起源時期,某個人類共同體從事於何種物質生產活動,主要是由他們所生存於其中的某種地理環境所提供的自然條件決定的。如生活在高原、草原地帶的人們主要從事畜牧業,生活於大河流域的民族多過著農耕生活。而當人們在從事某種具體的物質生產活動,「作用於他身外的自然並改造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 「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正是在這種由某種特定的地理環境的制約而形成的長期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中,某個民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具有某種特點的氣質性格和心理狀態。此外,一個民族的氣質性格的形成,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的影響。但是,這些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也是建立在這個人類共同體的物質生產活動的基礎之上的,「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人們的某種氣質性格的形成,關鍵在於參加了在某種地理環境中形成的具體的物質生產活動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社會、政治和精神生活,才和自然界發生了聯系,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關系的學說,可以說也是一種「地理環境決定論」,但這是唯物史觀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與以孟德斯鳩為代表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存在著重大區別。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特別強調,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正是在物質生產活動中,在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變換的過程中,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發生了最直接、最主要的聯系。地理環境因素作為生產過程之一的勞動對象,在人類文明初期,對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產生著直接的、決定性的影響,並通過對物質生產活動的影響,進而間接地影響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及整個社會以後的發展進程。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學說是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的,是其唯物史觀在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關系問題上的科學表述,這也為我們解釋為什麼不同地區的人類文明呈現出不同的特色,走著不同的發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