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中,.凹坡通視,凸坡不通視,什麼意思
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判斷兩點之間能否通視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看兩點間有無山脊阻擋,無山脊阻擋則可以通視;二是看兩點間是凸坡還是凹坡。若等高線上密下疏,則坡度上陡下緩,為一個凹坡,可以通視。若等高線上疏下密,則坡度上緩下陡,為一個凸坡,不能通視。通視問題既可以通過看等高線的形狀來判斷,也可以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 例1、下圖為某區域圖,從甲點能夠看到乙、丙、丁、戊 四點中的( ) A. 乙點 B.丙點 C.丁點 D.戊點 解析:能看見丙點。甲點和丁點、戊點之間有山脊阻礙視線,故看不見丁點和戊點;甲乙之間為凸坡(從甲到乙先緩後陡),故看不見;而甲丙之間為凹坡(從甲到丙先陡後緩),能看見。答案是B。 例2、遊客被困在下圖所示山區,此時正值雨季,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救護直升機停靠在山頂H處,被困遊客位於甲、乙、丙、丁四點中某一位置,則救護人員能夠直接觀測到的點是( ) A.甲點 B.乙點 C.丙點 D.丁點
❷ 高中地理大題 有哪些答題方法和技巧
高考地理的答題是比較難的,需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有同學問,高考地理有沒有相應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呢?為了幫助同學們對高考地理有更深的了解。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搭配地理大題 有哪些答題方法和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三進入緊張的復習階段,地理有哪些答題技巧呢?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僅供參考。
高考地理大題解題技巧
地理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1.坡度問題:一看等高線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計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3.引水線路:注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盡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地理等溫線專題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與緯線平行即東西走向——緯度因素或太陽輻射;與海岸線平行——海陸性質或海陸分布;與等高線或山脈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彎曲狀況:作水平線法——比較彎曲處與交點的溫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區)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區)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狀況:疏——溫差小——我國7月氣溫、熱帶地區、海洋、山地陡坡、鋒面處;密——溫差大——我國1月氣溫、溫帶地區、陸地、山地緩坡。
地理等潛水位線專題
1.概念:潛水等水位線即潛水面等高線,根據潛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標高繪制而成,一般繪在等高線地形圖上。
2.河流流向判斷:潛水水位隨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關),可根據圖中等潛水位線的數據遞變(遞增或遞減)順序判斷出地勢高低,河流都是由知敏指高處向低處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潛水的流向:垂直於等潛水位線,由高值區流向低值區。
4.潛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潛水面到地表的距離。同一幅圖上的地形等高線與潛水等水位線相交之點的數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為該點的潛水埋藏深度。
一、重視回扣雙基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可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就應考能力而言,三類知識所起的作用不同。陳述性知識是應考能力的依附和能力表達的基本元素;程序性知識是應考能力的養成和提升的基礎,二者構成了所謂的「雙基」。縱觀近年高考文綜試題特點,學科主幹和「雙基」類知識占較大比重。因此,二輪復習期要重視「回扣雙基」。近年,我採用學案導學法,即先將各個專題「雙基」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根據考綱篩選出「雙基」內容製成學案,學案內容包括填充式知識體系和體現基本技能的訓練題組,利用一課時訓練效果明顯。
二、重視整合知識
近年高考文綜地理命題,特徵之一是突出考查綜合意識和綜合能力。因此,專題復習中整合知識、構建體系非常重要。構建知識體系要遵循五個原則:一是重點性,構建專題應以重點知識為核心,如,時間的計算、季節性地理現象等。二是類似性,一個專題必須是由相關或相似地理現象經過提煉綜合而成。三是創新性,構建專題不是課本知識的簡單重新組合,而是要有創新性,要用新的視角來設計專題體系。四是理性認識,章節體系重在基礎知識的表述,尤其對地理概念、地理理論、地理特徵只作一般描述,不作深入分析和闡釋。而專題體系則大不相同,重在從理論上認識分析。如,分析各種因果關系,透過地理現象發現其本質,比較地理事物的異同,闡釋地理概念的含義,分析地理結論的依據等。五是靈活性,專題體系不受課本教材體系的限制,專題體系是靈活多樣的,可以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綜合,也可以是二者的大綜合;可以是專門論述地理事物發生、發展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也可以是專門論述各地理事物的因果關系等。
三、重視拓展知識
地理新課標的頒布和實施,為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式、課程評價提供了指導。課改必然波及考改,因此,高考命題也會順應課程改革需要,體現新課標理念。「提取有效信息拿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推理、歸納、預測,分析說明成因,解決問題」是文綜能力測試的主要方向。如,2009年高考試題中第2、4、6、8題的考查,皆體現出知識和思維的拓展性,尤其是第二題中提取A市位於82.50w經線以東的西五區這一有效信息,體現尤為明顯。因此,新教材中具有前沿性的內容應給學生適當補充、拓展。
四、重視社會熱點
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方針、政策、生活和社會熱點問題。如,2008年高考第7題以北京奧運會和奧運聖火為素材,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這一基本的自然地理問題。通過創設富有感染力和親和力的情境,增加了試題的可讀性和鮮活性。如,近年常涉及的三農問題、五大經濟圈、大型工程、城市化、能源安全與調配、防災減災、環境保護、循環經濟、中部崛起、綠色GDP、極地科考、區域經濟合作等應及時滲透於各專題復習中。
五、重視提升能力
應考能力的培養要注重知識的整合,構建主幹知識的結構,分層突破,查漏補缺,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知識的內在線索和規律,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和條理化,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要加大訓練量,讓學生感悟答題技巧,培養和提高應試能力。在專題的設置上既要突出主幹知識的覆蓋,也要照顧現實熱點問題,要注重專題立意的新穎、創新與教材知識、原理的鞏固、再創造、整合提升。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具備結合實際進行自然、人文、區域特徵的分析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初步適應高考。
六、重視訓練反思
通過定時定量的課堂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原理,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達到練規范、練速度、提高技巧和答題能力,這個環節是二輪復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大量的習題訓練之後,一定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解題反思意識,就是學生在做題之後,要反思這個題目具體考查了哪些知識點,自己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上有沒有漏洞;要反思該題考查了哪些能力,自己在這幾種能力上有沒有欠缺之處;還要明確出題者的意圖是什麼,自己能否對問題答案提出疑問,能否聯想到曾經做過的類似題目,本題的易錯之處是什麼,是否還有其他解法或更好的答案;要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復習效率。
❸ 地理中等壓線·等溫線圖原理及所有題型的列舉及通解法
一、等值線的原理
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
在等值線圖中,相鄰的兩條等值線要麼等值,要麼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
低值凸向高值,凸處的值變低
高值凸向低值,凸處的值變高
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
等值線越稀疏,單位距離的差值越小
等值線越密集,單位距離的差值越大
二、等值線的類型
中學地理主要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氣溫線、等水溫線)、等壓線(水平面等壓線、垂直面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太陽輻射量線、等鹽度線、等PH值線、等太陽高度線、等潛水位線、等承壓水位線等等.
三、主要等值線的應用
1、通過判讀等高線來判斷地形的種類(山地、盆谷、輪廓、山脊線、山谷線、陡崖)坡度的陡與緩,確定山脈的走向,選擇水庫大壩的位置、修築公路線的走向選擇、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計等.
2、通過判讀等深線來判斷海洋地形的種類如大陸架、海溝、海盆、海嶺、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斷地形圖所在的具體海域;確定港口的區位條件.
3、通過判讀大氣等壓線來判斷氣壓中心的名稱:如氣旋、反氣旋、高壓脊、低壓糟、輪廓;判斷不同部位的天氣特點,風向與風力大小.也可以從全球范圍的等壓線圖來判定典型的氣壓中心名稱.
4、通過判讀大氣等溫線來判斷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節與天氣、以及該季節大陸與海洋上的氣壓中心、季風盛行方向(亞洲東部和南部).
5、通過判讀海洋等水溫線判定洋流的性質,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陸東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對環境的影響.
6、通過判讀等降水量線結合具體的地形輪廓判定山地的迎風坡與背風坡,具體離海遠近、山脈走向等.
7、判讀太陽輻射等值線,判斷回答太陽輻射極大值、極小值出現的地區及原因,分布的總體規律及對人類的影響.
8、通過判讀等震線判定地表某點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
9、通過判讀海底岩石年齡等值線判定海嶺、海溝的位置,及海底張裂地帶與碰撞地帶的位置與走向.
10、通過判讀人口密度等值線分析某地區人口分布的規律及其影響的自然、歷史、社會、經濟諸因素.
四、判讀的一般方法
1.讀數值———等值差(每相鄰的兩條線數值差相等或為 0);變化規律(這是做題的基礎)
2.看疏密狀況———了解影響因素
3.看走向和形態———了解影響因素
4.注意等值線的彎曲處———可添加輔助線,變抽象為直觀
(一)、等高線
1、等高線的基本知識
①同線等高.②等高距全圖一致或為0. ③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但互不相交但在懸崖 高線可以重合.④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 ⑤示坡線表示降坡方向.⑥幾條特殊的等高線
0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100米,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為高原地形.
2、判斷地形類型
(1)、大地形類型
平原:海拔500m,內部地勢起伏較小,等高線較稀疏,邊緣地勢陡峻,等高線較密集.
山地:海拔>500m,地勢起伏很大,等高線很密集
丘陵:海拔200-500m,地勢起伏較大,等高線較密集
盆地:海拔無標准,中間低,四周高,內部地勢起伏較小,等高線較稀疏,邊緣地勢陡峻,等高線較密集.
(2)、小地形類型
山頂:中間高,四周低
谷地(或窪地):中間低,四周高
山谷:低處凸向高處的地方
山脊:高處凸向低處的地方
鞍部:兩山頂之間的低地,兩側高,兩側低,成對稱地形—鞍部處地勢十分平緩
陡崖:兩條以上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峽谷:中間低,兩側高,且兩側等高線密集的地方
沙丘: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在風力沉積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線圖上,表現為新月形.根據沙丘形態,坡陡處為背風坡,坡緩處為迎風坡.
(3)、判斷坡度陡緩
同一等高線圖上,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
不同等高線圖上,坡度的陡緩與等高線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高距的大小(成正比)有關系.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坡的類型——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4)、計算有關高度
計算海拔高度 以黃海海平面為基準
計算相對高度 陡崖有關高度的計算----採用圖解法
高差與溫差的轉換計算 海拔每升高1000m,氣溫降低6℃
(5)、作地形剖面圖
A、找出線段與等高線的所有交點(注意區分河流與等高線)
B、判斷出所有交點的高度值及兩端點的高度范圍
C、在地形剖面圖中畫出相應的等高線
D、計算出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的大小
E、在地形剖面圖中標出所有的交點和端點(注意點與點之間的疏密關系)
F、用光滑的曲線把所有的點連接起來即可
(6)、地形類型判讀:第一步看等高線的注記.平直等高線注記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為平原,平直等高線注記500米以上的可能為高原;第二步看等高線的形狀(包括延伸方向、彎曲方向和閉合狀況).等高線平直,則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線閉合,則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等高線注記內低外高的地形為盆地或窪地;閉合等高線注記外低內高,且注記在200——500米之間的地形為丘陵,注記在500米以上的地形為山地).等高線向高處彎曲是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彎曲是山脊.第三步看等高線的疏密程度,確定坡度的大小和類型.在剖面圖中判讀地形類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狀和對應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參照上述方法進行.
3、在實踐中的應用
(1)、與氣候結合
海拔高區位低.垂直遞減率為0.60C/100m.盆地不易散熱,氣溫偏高,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氣的滯留.迎風坡降水量多、背風坡降水量少.平原高原因地形較平坦而風速大,埡口因狹管效應而風速大,山地盆地風速小.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氣壓與沸點成正比,山頂氣壓低,沸點低.
(2)、與植被結合
喜陽植被在陽坡;喜陰植被在陰坡.同一植被的分布海拔在陽坡更高.
(3)、與河流水文結合
山谷可能發育河流(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山脊不可能發育河流常為分水嶺.山地地形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地形形成向心狀水系;平行山地中形成平行水系.等高線密集河流流速快,水能豐富;等高線稀疏河流流速慢,水運便利;流域面積的大小(山脊的連線——集水區)決定流量.山谷中的陡崖處易形成瀑布
(4)、與區位結合
交通線的選擇: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長短,又要考慮路線平穩(間距、坡度等),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減少坡度,只有必要時才可穿過一、兩條等高線;翻山時應選擇緩坡,並通過鞍部;盡可能少地通過河流,少建橋梁等,以減少施工難度和投資;避免通過高寒區、永久凍土區、地下溶洞區、斷崖、沼澤地、沙漠等地段.
引水線的選擇:注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盡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管道的選擇:線路盡量要短,以便節省投入;可以經過河流、大山,但地質條件一定要穩定.
水庫壩址的選擇:要考慮庫址、壩址及修建水庫後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區,「口小」利於建壩,「袋大」腹地寬闊,庫容量大.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②.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③.考慮佔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④還要注意修建水庫時,水源要較充足.
山區村落地址的選擇:一般選擇河谷地帶處,要求地勢平坦開闊,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向陽等.宿營地的選擇與此類同.
城市布局形態與地形:平原適宜集中緊湊式;山區適宜分散疏鬆式
農業類型的選擇: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山地、丘陵地區發展林業、畜牧業.坡度>25°,不宜開辟為梯田,投資大收益小,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災害.
工業區位的確定: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對環境有污染的廠礦,要選擇河流下游,常年主導風向的下方,結合地質地形條件,宜放在地基堅實,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的地方;若是電子、半導體、感光器材廠等需要建在空氣清潔、環境優美的地點,從經濟效益考慮,要盡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資源產地.
港口的建設應考慮選擇在避風深水海灣(等深線密集);避開含沙量大(等深線稀疏——流速緩)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飛機場多位於坡度適當的開闊地.
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鹽場位於平原的沿海灘塗.
(二)等氣溫線
解讀方法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與緯線平行即東西走向——緯度因素或太陽輻射;與海岸線平行——海陸性質或海陸分布;與等高線或山脈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彎曲狀況:作水平線法——比較彎曲處與交點的溫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區)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區)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狀況:疏——溫差小——我國7月氣溫、熱帶地區、海洋、山地陡坡、鋒面處;密——溫差大——我國1月氣溫、溫帶地區、陸地、山地緩坡.
4.分析數值特徵:大小小大中間走;閉合曲線大大或小小;高值區——夏季大陸、冬季海洋、暖流流經、地勢低(山谷、盆地或窪地)、城市;低值區——冬季大陸、夏季海洋、寒流流經、地勢高(山嶺、山脊).
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斷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斷陸地、海洋位置: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冬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低),海洋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高). 夏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表示夏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高),海洋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低).
3、判斷月份(1月或7月):判斷月份時,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節的差異性.
1月: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
7月: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
4、判斷寒、暖流:洋流流向與等溫線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緯度的其它地區水溫低,故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暖流中心比同緯度的其它地區水溫高,故等溫線向高緯彎曲.
5、判斷地形的高、低起伏: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凸出的地方,說明該處地勢升高;等溫線向高緯凸出的地方,說明該處地勢降低.在閉合等溫線圖上,越向中心處,山地等溫線的數值越小;盆地等溫線的數值越大.
6、判斷溫差的大小:一般情況下,不論時空,等溫線密集,溫差較大,反之,溫差較小.從世界和我國氣溫分布特徵可知:①冬季等溫線密,夏季等溫線稀.因為冬季各地溫差較夏季大.②溫帶等溫線密,熱帶地區等溫線稀.因為溫帶地區的氣溫差異大於終年高溫的熱帶地區.③陸地等溫線密,海洋等溫線稀.因為陸地表面形態復雜,海洋的熱容量大,所以陸地的溫差大於海面.④山地的陡坡等溫線密集,山地的緩坡等溫線稀疏.⑤鋒面處的等溫線密集.
分析氣溫的影響因素
氣溫的影響因素主要有:(1)、緯度因素(2)、海陸因素(3)、地形因素(4)、洋流因素等
——若等溫線大體與緯線平行,呈東西走向,則主導因素是緯度因素
——若等溫線在海岸附近彎曲,大體與海岸線平行,成南北走向,則主導因素為海陸因素
——在陸地上,等溫線發生彎曲,通常是地形因素影響的結果.
河谷處氣溫較兩側高:等溫線由高溫凸向低溫.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等.
山脈處氣溫較兩側低:等溫線由低溫凸向高溫.如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等.
山脈背風坡由於焚風效應使氣溫升高:等溫線由高溫凸向低溫
山地(丘陵、土丘)地形:等溫線閉合,中間低四周高
盆地(谷地、窪地)地形:等溫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
——在海洋上,等溫線發生彎曲,通常是洋流因素影響的結果.
寒流流經處氣溫較兩側低:等溫線由低溫凸向高溫.
暖流流經處氣溫較兩側高:等溫線由高溫凸向低溫.(洋流的流向始終與等溫線的凸向一致)
(四)、水平面等壓線
1、判斷氣壓系統
高壓中心: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低壓中心: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壓脊:高壓凸向低壓處
低壓槽:低壓凸向高壓處
鞍形區:兩側氣壓高,兩側氣壓低,對稱分布
2、判斷天氣現象
高壓系統 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氣流 天氣晴朗
低壓系統 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氣流 中心附近天氣陰雨
高壓脊 附近天氣晴朗
低壓槽 附近天氣陰雨
3、判斷風的方向
作出風向:先作水平氣壓梯度力,再作出風向.
判讀風向:風向指風的來向.
(1)、高空面的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2)、近地面的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3)、台風(氣旋系統)的風向——要重點掌握(不僅要靜態掌握,還要動態掌握)
台風北部吹東北風、南部吹西南風、東部吹東南風、西部吹西北風
台風東北部吹東風、東南部吹南風、西南部吹西風、西北部吹北風
(4)、副高(反氣旋系統)的風向
4、判斷風力大小
(1)、同一等壓線圖上,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等壓線越稀疏,風力越小.
(2)、不同等壓線圖上,風力的大小與等壓線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壓距的大小(成正比)有關系.----採用計演算法(與判斷坡度的陡緩方法一樣)
5、判斷季節月份
亞歐大陸或北美大陸高壓強盛,為1月份,北冬南夏
亞歐大陸或北美大陸低壓強盛,為7月份,北夏南冬
(十八)、人口密度等值線
通過判讀人口密度等值線分析某地區人口分布的規律及其影響的自然、歷史、社會、經濟諸因素.
❹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學生解答地理試題的錯誤,往往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或文不對題答非所問,或似事而非模稜兩可。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沒有弄清概念是一個重要因素,誤解概念不僅影響聽課理解,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 高二地理 大題答題技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地理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1.坡度問題:一看等高線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計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文科生如何在高二逆襲?真實案例告訴你!
3.引水線路:注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盡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地理等溫線專題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與緯線平行即東西走向??緯度因素或太陽輻射;與海岸線平行??海陸性質或海陸分布;與等高線或山脈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彎曲狀況:作水平線法??比較彎曲處與交點的溫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區)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區)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狀況:疏??溫差小??我國7月氣溫、熱帶地區、海洋、山地陡坡、鋒面處;密??溫差大??我國1月氣溫、溫帶地區、陸地、山地緩坡。
地理等 潛水 位線專題
1.概念:潛水等水位線即潛水面等高線,根據潛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標高繪制而成,一般繪在等高線地形圖上。
2.河流流向判斷:潛水水位隨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關),可根據圖中等潛水位線的數據遞變(遞增或遞減)順序判斷出地勢高低,河流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潛水的流向:垂直於等潛水位線,由高值區流向低值區。
4.潛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潛水面到地表的距離。同一幅圖上的地形等高線與潛水等水位線相交之點的數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為該點的潛水埋藏深度。
高二地理的 復習 方法(一)整理歸納,構建知識網
高二復習三個階段是一個讓學生們把書由厚讀薄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復習教學如果只是簡單地帶領學生再來學習一遍知識點,那麼不僅浪費時間還不能起到復習的效果,甚至還會得不償失,相反,教師應該重在和學生們一起整理和歸納知識點,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也不能把重點知識落下,這樣的復習才有利於學生們知識網路的構建,從而在考試時迅速抓取題干中的有用信息調出相關知識點,取得高分。
(二)提升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圖像的認知作為高中地理一個重點考察對象,頻頻出現在最近幾年的考題目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學不僅從高一就開始訓練學生們的讀圖析圖能力,而且在高二地理復習中,注重學生們讀圖析圖能力的提升。
(三)回歸教材,熟悉地理文字
新課程課程改革強調要讓學生們回歸教材、熟悉教材,從教材中學到知識點並提升能力,因此,在高二地理復習教學中,尤其是第一輪復習時,應該注重回歸教材,讓學生們熟悉地理文字,避免在高考時出現看不懂地理題目的現象,從而在考試中抓住關鍵詞,答案既全面又准確,進而取得好成績。
高二地理復習三規律第一個層次:直觀理解
初中地理相對比較簡單,主要還是記憶一些地名和地理現象就基本可以過關了。有的同學在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到了高中連長江、淮河和珠江哪個靠南哪個靠北都搞不清楚。也需要從這個層次開始補習。
這個層次的核心是要把地理知識和地圖對照起來,做到直觀理解。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世界地圖這三個地圖應該反復的看,當成課外書來細細品味。我在讀初中的時候我書桌旁邊的牆上,就有一個立體的塑料版的中國地形圖,做題或看書累了,就湊過去看看,還會拿手摸一下,感覺不同的地形地貌。真的覺得很有意思。我一直是覺得淺顯的地理書是可以當課外書來讀的,非常有趣。
在整個地理學習過程中,都要對書上出現的各種地圖徹底理解,做到看到圖就知道它在說什麼。心裡有圖,把地圖和地理知識(地形、氣候、人口分布、經濟發展等等)對照起來,這是學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這一點都還沒有做好的,需要理解回到課本,從頭開始梳理一些課本上的各種地圖。
第二個層次:把握地理規律
到了高年級,自然地理的一些知識就會變得抽象起來。很多人地理學不走,就是這一關過不去。習慣了低年級背地名的 學習方法 之後,到了學習地理規律的時候會非常不適應。比如在學習在學大氣這一單元時,對「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的理解,就不是靠背地名能解決的了。
這個層次,強調的不是背誦,而是理解。我們要把地理當成物理來學習,從最根本的大氣壓力的知識開始,逐步來理解「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我們要相信地理是有規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變遷以及 其它 各種自然現象,都是在物理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的。把握好了這些規律,雜亂無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會變得清晰起來。
在這個層次,《系統學習完全工具》中介紹的系統 思維導圖 就可以發揮威力了。通過畫圖的方式整理知識體系,把握知識之間內在的規律,可以加深理解、梳理出清晰的思路,而且也就讓知識變得很容易記憶。
能否從第一個層次過渡到第二個層次,是高年級同學能否學好地理的關鍵。一定要改變低年級地理靠「背誦」的習慣,轉為「理解」——徹底理解,我們才能真正學好高年級地理。
第三個層次:綜合運用
把自然地理的規律梳理清楚之後,再來結合地圖學習和理解人文地理的相關內容,就會變得舒服很多。有了地圖、有了地理規律,這個時候看什麼地理問題都可以很輕鬆了。
比如:在復習我國南、北方差異時,可從位置、范圍、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資源、農作物、農業基地、工業基地或地帶等方面列表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復習「英國、日本地理」,可從位置、范圍、自然條件、工農業發展狀況,首都和主要城市等方面列表進行綜合比較。這些東西,看起來很復雜,實際上分解開來之後,就是兩點:一是地圖上的空間關系,二是受地理規律影響的經濟社會關系——農作物的種類是由地形、氣候等決定的,首都和城市分布也和地形氣候等因素密切相關。
換句話說:第一個層次是以地圖學習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學習;第二個層次是以規律的理解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像高年級的過渡;第三個層次是把規律和地圖結合起來學習,是對高年級的要求。一次做好這三個層次,我們就一定能學好地理。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相關 文章 :
★ 地理高中萬能答題公式模板
★ 高中地理選擇題和綜合題的答題技巧
★ 高二地理的復習策略
★ 高二提高地理成績的方法
★ 高二地理大題必背知識點
★ 高中的地理區域特徵答題模板
★ 高二地理的學習方法
★ 高二地理的高效學習方法總結
★ 高二地理復習的學習方法
★ 高二地理考試質量分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❺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整理
高中地理答題文字盡量少而精,注意突出關鍵詞,注意「不問不答、多問多答、先問先答」的答題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高二地理 大題答題技巧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高中地理萬能答題模板及解題技巧
(1)高中地理首先要分點作答,答題條理清晰,抓住主次,邏輯性強。從背景資料直接提取的答案放前面。高中地理題目在答案中非常強調抓問題的主要方面,所以對影響地理事物諸多因素中,要抓住最主要的因素,切中要害,實在沒有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盡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給閱卷老師造成主次不分、回答問題不著邊際的不良印象。注意題目分值,高中地理分值高要注意擴展答題要點,擴展中不能與題目矛盾,不能出現錯誤表述。
(2)高中地理答題文字盡量少而精,注意突出關鍵詞,注意「不問不答、多問多答、先問先答」的答題規范。但如果沒把握,怕把知識點漏答,根據目前高中地理綜合題的評分標准,則不如多答。
(3)高中地理答題盡量具體詳細。如果沒有把握的話,可作適度模糊處理。如「舊金山沿岸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可答為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不必具體指出洋 流名稱。
(4)高中地理答題盡量應用地理術語。如大氣環流、河流徑流等語言,是衡量考生答題是否優質的重要標准。答案要先定性描述,然後具體分析。
(5)高中地理答題書寫規范,不寫錯別字。字跡潦草不容易使閱卷教師找得分點。
二.高中地理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1.坡度問題:一看等高線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計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3.引水線路:注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盡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4.交通線路選擇: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長短,又要考慮路線平穩(間距、坡度等),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減少坡度,只有必要時才可穿過一、兩條等高線;盡可能少地通過河流,少建橋梁等,以減少施工難度和投資;避免通過斷崖、沼澤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庫建設:要考慮庫址、壩址及修建水庫後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區,「口小」利於建壩,「袋大」腹地寬闊,庫容量大。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②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③考慮佔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④還要注意修建水庫時,水源要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處向低處流,發育於河谷(等高線凸向高值),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徵: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成為水系分水嶺。
8.水文特徵: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豐富;河流流量除與氣候特別是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大小有關。
9.農業規劃: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山地、丘陵地區發展林業、畜牧業。
10.城市布局形態與地形:平原適宜集中緊湊式;山區適宜分散疏鬆式。
11.地形特徵的描述: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勢及起伏狀況;三主要地形區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圖特徵及地形相關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運用地質作用(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風、海浪、冰川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等)與板塊運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及板塊的碰撞或張裂)來解釋判讀分析與地形有關的地理知識。
②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結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勢,結合迎風坡、背風坡、降水狀況、等高線高差及地貌類型的差異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徵。
④地形類型判讀:第一步看等高線形狀,等高線平直,則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線閉合,則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線的注記,平直等高線注記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為平原,平直等高線注記500米以上的可能為高原;閉合等高線注記內低外高的地形為盆地或窪地;閉合等高線注記外低內高,且注記在200——500米之間的地形為丘陵,注記在500米以上的地形為山地。在剖面圖中判讀地形類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狀和對應的海拔高度, 方法 可參照上述方法進行。
三.如何描述高中地理地形特徵: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主要地形分布(多種地形條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徵(剖面圖中)
四.高中地理影響氣溫的因素及降水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於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整理相關 文章 :
★ 高中地理大題選擇題答題技巧
★ 高二常考的地理大題考點答題公式大全
★ 高中地理答題解題技巧方法
★ 高中地理命題規律與綜合題答題技巧
★ 高中地理主觀題答題技巧及方法
★ 2020高中地理答題技巧匯總
★ 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整理
★ 高中地理解題六大妙招
★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和規律整理
★ 高中地理考試答題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