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麼的變化過程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麼的變化過程

發布時間:2023-05-27 20:23:18

⑴ 如何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所謂整體性,就是陸地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它有兩種表現:①陸地環境各要素的關聯性。環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構成一個整體。各個要素都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的。②陸地環境各要素的制約性。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變化,即「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各地區內環境要素之間有一種協調或平衡,如果某個要素的變化超過了其限度,就會導致彼此間的不協調,或不平衡,有時甚至帶來環境災害。
例如人類大面積濫伐森林、濫墾草原,導致土地荒漠化面積日益增加,水土流失嚴重,沙塵暴盛行,水旱災害增多,氣候惡化等。

⑵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交換。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三、自然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四、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要素: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的,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1)大氣的整體性表現:

熱量、水分主要來自地面,地面性質直接影響大氣的水熱狀況及運動特徵。

(2)水的整體性表現:

各種水體之間存在著水分交換,水圈、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間也存在著水分的交換,水文是各地理環境影響因素影響下的綜合表現。

(3)地形的整體性表現:

由內、外力共同塑造,受地殼運動、河流、冰川、波浪、風、地下水等的影響。

(4)植被的整體性表現:

受光、熱、水、土壤、營養物質等因素的制約。

(5)土壤的整體性表現:

處於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帶,是各種自然地理要素及時間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

⑶ 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知識點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1、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通過水循環、大氣循環、生物循環和岩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

2、生物循環: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為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並且釋放出氧,同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又成為動物的食物。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後,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環境中。這種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過程,稱為生物循環。

生物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地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3、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又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創造者。

(1)現今地球大氣組成,是生物生命活動參與的結果。大氣中的氧主要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氣中的氮也有一部分來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風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對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進行加工。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而形成了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1、生產功能:指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生產功能主要依賴於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的能力。(大氣本身不具備減緩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環境中通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卻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1、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時刻在演化(氣候變化、地貌變化)

2、地理環境各要素並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著。一個要素的演化伴隨著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破壞森林與植樹種草引發不同的環境效應)

2、在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類活動比較容易導致生物發生變化。

第二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一、空間尺度劃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異: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

2、 區域性的地域分異: 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

二、自然帶

1、概念:陸地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互不相同,水熱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不同的氣候類型,又對應了與之統一的植被類型和土壤類型。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陸地自然帶。

2、自然帶的劃分(北半球為例)利用氣候圖對照分析自然帶的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南北緯10°之間)

熱帶草原帶(薩瓦納帶)(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中西部)

熱帶荒漠帶(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

熱帶季雨林帶(北緯10°—25°之間的亞洲大陸東部)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部)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部)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35°—50°之間的大陸東部和40°—60°之間的大陸西部)

亞寒帶針葉林帶(北緯50°—70°之間)

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苔原帶、冰原帶

本章重難點

1、如何認識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差異

(1)所謂整體性,就是陸地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它有兩種表現:①陸地環境各要素的關聯性。環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構成一個整體。各個要素都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的。②陸地環境各要素的制約性。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變化,即「牽一發而動全身」。

(2)所謂地域差異,是指不同地區由於環境要素不同,分化成不同的地域單位。

①由於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勻,形成與緯線大體平行的熱量帶。

②受大氣環流和行星風系、海陸分布、地面起伏等因素影響,不同的地域單位分別有一定的熱量和水分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在地球表面形成有一定寬度的、呈條帶狀分布的自然帶,顯示出地理環境的地域特徵。各地的地理環境有相似的,而絕沒有相同的。

2、如何認識自然帶分布的規律


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一自然地理環境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教案

★ 全球氣候變化對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知識點總結

★ 地理高中解題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 高二自然地理知識點與學習方法

★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

★ 2019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知識點

⑷ 自然地理環境有哪些特性

1、氣候多變,季風影響顯著 。

2、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

自然地理環境:自然地理環境由地球表層中無機、有機的、靜態和動態的自然界各種物質和能量所組成,具有地理結構特徵並受自然規律控制的環境整體(系統)。

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互相滲透、互相制約和互相聯系的整體。

自然地理環境作為一個系統還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產功能、平衡功能等。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是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重要表現形式。

(4)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麼的變化過程擴展閱讀: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種最重要的常態地貌類型以外,我國還有類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緣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

其中冰緣地貌,僅青藏高原和大興安嶺北段,類型就有45種以上,比前蘇聯和美國多一倍,成為世界上冰緣地貌類型最多的國家。如此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為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多元化和中華文化的多樣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地處地球的北溫帶,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氣候宜人,眾多的江河湖泊,使廣闊的土地可墾可耕,供人們衣食。

因此,與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華文化產生和延續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同埃及文化囿於尼羅河流域,巴比倫文化囿於兩河流域相異,中華文化滋生地不是依託一個江河流域,而是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大的區段。

⑸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怎麼答大題

地球表面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大氣、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質循環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彼此間發生著密切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就是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表現在組成陸地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陸地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作為整體一部分發展變化著的。在景觀上它們總是力求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徵相統一;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的改變,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地球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不同,分別形成具有一定的熱量和水分組合。不同的氣候,又產生了與之相應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類型,從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的陸地自然環境,如森林、草原和荒漠。這就是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表現為由赤道向兩極的差異、由沿海向內陸的差異、山地的垂直地域差異和地方性差異規律。

⑹ 自然地理環境名詞解釋

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間,是地球氣相、固相和液相三種物質的交界面, 是有機界和無機界相互轉化的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基礎。

生產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生產功能主要依賴於光合作用。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的能力。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種最重要的常態地貌類型以外,我國還有類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緣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緣地貌,僅青藏高原和大興安嶺北段,類型就有45種以上,比前蘇聯和美國多一倍,成為世界上冰緣地貌類型最多的國家。

我國地處地球的北溫帶,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氣候宜人,眾多的江河湖泊,使廣闊的土地可墾可耕,供人們衣食。因此,與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華文化產生和延續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同埃及文化囿於尼羅河流域,巴比倫文化囿於兩河流域相異,中華文化滋生地不是依託一個江河流域,而是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大的區段。

⑺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麼特點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自然界中的地理環境,包括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動物等自然要素。其特點如下:
1. 多樣性: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多樣性,包括不同的地形地貌類型皮茄、氣候類型、植被類型、動物種類等。這種多樣性是由於地球表面的不同區域受到不同的自然因素和過程的影響所導致的。

2. 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和影響,例如地形地貌和氣候之間的相互作燃蔽察用並搜、植被和水文之間的相互作用等。這種相互作用和影響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重要特點。

3. 動態性: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其要素和過程都在不斷地變化和演化。例如,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隨著地殼運動和風化作用不斷變化,氣候和水文也隨著時間和地域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4. 脆弱性: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脆弱的系統,其要素和過程容易受到人類活動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和破壞。例如,過度的開發和污染會破壞自然環境的平衡,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等也會造成自然環境的破壞和變化。

總的來說,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多樣性、相互作用、動態性和脆弱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麼的變化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