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三地理怎麼整理筆記

高三地理怎麼整理筆記

發布時間:2023-05-28 03:24:29

『壹』 怎樣可以學好地理,高中的地理筆記應該怎樣做

如何學好地理
(自己整理,經供參考哦。可試用一星期先)
地理和天文都一樣的神秘,但地理滲透到生活各領域,例如城市規劃,旅遊管理等。關鍵在於興趣,應為高中的地理術語還是蠻多的,和化學PK了。問我怎麼記,只有兩字—興趣,當然也有方法的。。我就說下吧
1.多看課外書,不用去記只是閱讀。用來打基礎的,可以了解些術語,概念,不然,你想你連題目問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回答呢?照片,解說,案例提供。。。更容易理解和消化。
2.如果高三了,那跳過這步,或者睡覺前看兩分鍾,說不定夢里繼續學習。。。。。。。。堅持三步走:
(1)讀,劃先行。
先通過教材,讀標題想大概考什麼內容,重點劃定義和術語,它的限制條件。不會的標清楚問清楚,然後自己畫出知識結構圖。考你的歸納。堅持描地圖和模式圖而不是看圖。只有你可以快速畫出來,才可以說你明白了原理。先邊描邊記地理位置,輪廓,面積大小,及其相似的區域對比,之後記住經緯和地形,城市。其他的就可以推理出來的了。
(2)填寫結合
找本填充圖冊和練習冊可填充的部分,不要看書,靠自己的回憶來寫,這些空都是要注意的,不會就翻書啦,來檢查第一步驟有沒有遺漏。及時補齊。寫什麼呢?寫的就是總結,做完題和試卷不可能什麼都沒有,或突然想問的問題,記下來,記根本不會的題,易錯題,總錯的題,碰對的題。。這些性質不同的分類好,除記為何對,還記為何錯,因為選擇題換選項的,下次換個選項你可能就不會了。記多了就找到規律了,再把規律補到前寫的結構圖。

(3)練,測並重。
三天不練手生,就要練了,練不是題題都這么看重,主要是練習冊的例題。看明白詳細的思路,再去做題,客觀題要練歸類和組織語言,知道什麼時候泛寫和概括.什麼時候具體分析。。試題就更重要了,發下來就要找到與其對應的知識點。和盡量再把錯的整理出來,認真對待哦。。具體以人的實際情況而定。

注意復習方向:
1.抓概念.
2.抓原理.
3.抓對比.
4.抓聯系
5.抓運算 1.比例尺。2.面積換算. 3.區時. 4.等值線 5.垂直氣溫
6.太陽高度角 7.晝夜長短 8.人口密度 9.百分比….
6抓讀圖
7.抓新知
1.重大事件 2.重大工程 3.自然災害. 4.世界問題
….這樣有助於考試閱讀材料的時間縮短。

『貳』 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筆記

【 #高三# 導語】地理學有很多知識單靠文字去學習、記憶伍帶是不行的,必須看圖,看圖比看文字更重要。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基本工具,這一點不要忘記。以下是 無 整理的《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筆記 篇一


能源的綜合利用

1、問題: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

生態環境問題嚴重(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環境污染,植被破壞,地形破壞)

2、措施:結合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圍繞能源建設,構建煤電鋁、煤鐵鋼、煤焦化三條產業鏈

3、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

(1)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采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

(2)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

(3)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2.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筆記 篇二


農業布局特點

1、耕作農業區: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區;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水稻等。

2、林業和特產區: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鹿茸、人參等珍貴葯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

3、畜牧業區: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

畜種: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三河牛、三河馬;松嫩平原西部:東北紅牛。

3.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筆記 篇三


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是對大氣環流作用的總結

(1)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促進了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與水汽的交換;

調整了全球的水熱分布;

是各地天氣桐橘睜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幾類重要氣候的成因: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冬受西風控制,暖濕;夏受副高控制,乾熱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度之間;全年高溫,雨季受赤道低壓控制,乾季受信風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氣候暖濕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全年濕熱,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三種季風氣候:(見以上分析)

4.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筆記 篇四


世界各大區域沙漠分布:

一、東亞:

中國西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

二、南亞:

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印度沙漠(塔爾沙漠);

三、中亞:

1、土庫曼境內的卡拉庫姆沙漠;

2、烏茲別克境內中部地區;

3、哈薩克西部與俄羅斯交界處和中東部一小部分;

四、西亞:

1、西亞局歲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2、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大部分地區:北部內夫得沙漠、南部魯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

六、大洋洲:

澳大利亞西部維多利亞大沙漠;

5.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筆記 篇五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生物的影響:

①開墾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種;

③過渡放牧導致草場破壞,出現荒漠化;

④施用農葯會使農產品遭到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

2、對土壤的影響:

①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

②長期施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變酸變硬。

3、對氣候的影響: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修建水庫與引水灌溉都改變了下墊面性質,改變了大氣的熱源和水源條件。

4、對水文特徵的影響:

①修建水庫和引水灌溉:改變了河流徑流的流量過程;

②開墾梯田、砍伐森林、植樹造林:影響河流含沙量。

6.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筆記 篇六


季風水田農業(水稻種植業):

(1)分布: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2)區位條件:

①氣候: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利於耕作。

③勞動力:(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

④歷史: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也有飲食習慣的影響。

(3)主要特點及原因:

①小農經營。原因: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規模小。

②單產高,但商品率低。原因:精耕細作;但農村人多,自給為主。

③機械化水平低。原因:經濟水平低,體力勞動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季風氣候,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⑤科技水平低。原因: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叄』 求高中地理筆記整理方法

幫你理
最佳答案1.目前能觀測到的宇宙部分—— 總星系
2. 天體系統層次 :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其他恆星系)—地月系
3.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 ——太陽; 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月球。
4. 太陽的外部結構 :(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 太陽活動 :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陽風(日冕)
6. 太陽活動的標志 :黑子和耀斑。活動周期: 11 年
7. 太陽活動的影響 :干擾無線電、磁暴、極光
8. 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太陽(質量大)
9.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類地行星);木星、土星(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遠日行星)
10.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日地距離適中;地球大小質量適中。
11. 朔望月周期 :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滿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 一朔望月29.53 日
12. 地球自轉方向和周期 自西向東, 23 小時 56 分 4 秒。
13. 地球自轉角速度 除極點外, 15 ° / 小時 每差1°時間相差4分鍾; 地球自轉線速度 除極點外,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
14. 地球物體 水平運動偏向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無地轉偏向力。
15. 地球公轉周期 365 日 5 時 48 分 46 秒。
16. 地球自轉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轉平面 ——黃道平面。
17. 黃赤交角 目前 23 ° 26 ′,與回歸線緯度相同。地軸與赤道夾角 90 °,地軸與黃道的夾角為 66 ° 34 ′,與極圈的緯度相同。
18.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形成了太陽直射點在緯度上的周年變化,並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也作相應的變化。 太陽直射處:正午太陽高度為 90 度。所以: *. 北半球春分日( 3.21 )或秋分日( 9.23 ):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夏至日( 6.22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冬至日( 12.22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自南回歸線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陽高度角自太陽直射處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
19. 北回歸線以北的緯度帶:一年正午太陽高度在 6.22 達到最大, 12.22 達到最小;南回歸線以南的緯度帶:一年正午太陽高度在 12.22 達到最大, 6.22 達到最小。 南 . 北回歸線之間的緯度帶: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陽高度可達到兩次最大值( 90 °),回歸線上只有 1 次直射,回歸線外無直射。
20. 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 赤道全年晝夜平分, 3.21 日及 9.23 日全球晝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 - 秋分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愈高,晝愈長夜愈短,北極圈內有極晝現象。南半球各緯線圈晝短夜長,緯度愈高,晝愈短夜愈長,南極圈內有極夜現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北(極晝),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 - 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及其以北(極夜);南半球反之。
21. 五帶的劃分 :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到極圈為南、北溫帶;極圈以內是南、北寒帶。
22. 地球的六大圈層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地殼、地幔、地核。
23.上地幔上部有軟流層,可能是地球內部岩漿活動與地震的主要發源地。
24. 岩石圈 = 地殼 + 上地幔軟流層以上部分。
25. 岩漿岩 :侵入岩— ( 花崗岩 ) :晶粒較粗;噴出岩— ( 玄武岩 ) :晶粒小,多氣孔
26. 沉積岩 : 層理構造 ,並有 動植物化石 ,主要有:礫岩、砂岩、頁岩、石灰岩。
27. 變質岩 : 片理構造 ,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28. 地震的分類 :一按 成因 主要分構造地震與火山地震兩種。二按 震源深度 可分淺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按 震級 可分為微震和破壞性地震。
29. 地震時先是上下顛簸,然後是左右搖晃 ,因為地震時先的縱波到達震中,然後是橫波傳來。
30. 震級和烈度的關系 :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震中處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31. 世界主要地震帶 是 環太平洋構造帶 和 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 ,環太平洋帶大約集中了全世界 80% 以上的淺源地震、幾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國正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的交接處,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32. 海底擴張學說認為海嶺(大洋中脊)是大洋地殼的誕生處。海溝是大洋地殼的消亡處 。
33. 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塊 ,即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北美洲)、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澳大利亞)、南極洲板塊。
34. 地震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 30 多倍,兩級相差 900 多倍
35. 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 的是——臭氧。
36. 能吸收並放射長波輻射 的是——水汽與二氧化碳,對地面有一定的保溫作用。
37. 大氣的垂直分層 :自下而上依次再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五層。
38. 對流層主要特徵 有:水汽、塵埃雜質含量多;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氣溫降低 0.6 ℃ 。大氣 對流 運動顯著;天氣和氣候變化最為顯著。
39. 平流層主要特徵 : 氣溫隨高度增高而上升 ;大氣以 水平運動 為主;有臭氧層,是最佳航空層。
40. 中間層 :幾乎沒有臭氧, 氣溫又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 熱層 :即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對電訊通訊工程建設有重大意義。
41. 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 ——太陽輻射
42. 風——水平氣壓差異,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 。
43. 盛行東北風的風帶 ——東北信風帶和北半球的極地東風帶; 盛行東南風的風帶 ——東南信風帶和南半球的極地東風帶。
44. 赤道低氣壓帶 —— 多雨 地帶; 極地高氣壓帶 —— 少雨 地帶; 副熱帶高氣壓帶 —— 大陸西岸和大陸內部 ,氣候暖熱乾旱,為 少雨 地帶; 大陸東岸 因受夏季風、熱帶風暴、台風等影響, 降水比較豐富 。 副極地低氣壓帶 —— 多雨 地帶。
45. 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季節變化的南北移動而移動 。 1 月南移, 7 月北移
46. 季風 成因分析: ? 海陸熱力差異 ( 亞洲東部季風 ) ?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 ( 南亞和我國西南 ) 受季風影響,一年有干濕,雨熱同期,易冬旱夏澇
47. 冬夏間亞洲和北太平洋地區氣壓分布 : 冬季:亞洲大陸——亞洲高壓(蒙古高壓);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壓 夏季:亞洲大陸——亞洲低壓(印度低壓);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壓
48. 東亞季風 ——夏季東南風;冬季偏北風。 南亞季風 ——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
49. 高氣壓——反氣旋——下沉氣流——北順南逆——干晴天氣(伏旱:副高、寒潮:蒙古高壓)
50. 低氣壓——氣旋——上升氣流——北逆南順——陰雨天氣(台風)
51. 梅雨——准靜止鋒 6 、 7 月
52. 水圈的主體——海洋水; 淡水的主體——冰川(南極洲)
53. 水循環的動力 ——太陽輻射
54. 水循環的類型: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 最重要的水循環 ——海陸間循環(大循環)。
55. 人類可以影響的水循環的環節 —— 局部地區的地表徑流 施加一定的影響, 如:改變局部地區的水的時間分布 ---- 修建水庫;改變局部地區的水的空間分布,跨流域調水 --- 南水北調、引灤入津 、引黃濟青等;引水灌溉。
56. 洋流的分類 : * 按水溫劃分:暖流:水溫高,一般為 低緯度流向高緯度 。寒流:水溫低,一般為 高緯度流向低緯度 。 * 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直布羅陀海峽)、補償流(秘魯寒流)。
57. 洋流分布的規律 :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除北印度洋外),以 副熱帶海區為中心 的大洋環流, 北順南逆 。大洋環流東部(大陸西岸)為寒流,西部(大陸東岸)為暖流。
58 .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 : 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
59. 四大漁場分布 :三個在暖寒流交匯處;秘魯漁場——秘魯附近海區的涌升流
60. 河水的來源稱為河水補給。
61 . 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數河流最重要的河水補給 , 雨水補給與降水量季節變化一致 。
62. 我國東北山區的河流就有 春汛 ,以降水補給為主, 積雪融水 為輔。 積雪融水補給徑流量季節變化與氣溫的季節變化基本一致 。
63. 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與氣溫的季節變化基本一致 。
64. 氣候資源的種類:光照、熱量、水分、風能
65. 光照資源取決於太陽輻射總量的多少;日照時間的長短 。
66. 熱量資源的衡量標准:氣溫、積溫、無霜期 。熱量是決定農作物分布和復種指數的重要因素。
67. 狹義的水資源—— 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69. 衡量水資源的數量指標 ——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徑流量=降水量-蒸發量
70. 水資源的特點: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利與害的兩重性
71. 我國水資源數量特點—— 總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間分布特點—— 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時間分配特點—— 夏秋多,冬春少,年際變化大。
72. 世界水資源缺乏的自然原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氣候反常。人為原因——用水量的劇增;水質污染。
73. 調節水資源時間上的不均衡—— 建立蓄水工程 ;調節地區間水資源的不平衡——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74. 上海水資源總量充沛,但水體污染嚴重,屬於 水質型缺水城市 ;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科學用水,節約用水。
75. 我國土地資源特點: 絕對數量大,人均數量少 。地區分布很不平衡。
76. 森林資源的環保作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護農田。調節氣候,凈化大氣。 美化環境(城市廣種大樹的原因) ,容納動物。
77. 能源資源 按能否可再生分:又可分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78. 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量已佔世界能源總消費的 70%
79. 西氣東輸工程是將 新疆 塔里木和長慶氣田的天然氣通過管道輸往 上海 的輸氣工程。
80. 產業部門的分類: 第一產業 ——農業;第二產業—— 工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 產業部門結構即三大產業的比重。
81.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
82. 農業生產的特點:①季節性和周期性(不誤農時、因時制宜);②地域性(因地制宜)
83. 光熱條件影響農作物的復種指數
84. 墾殖指數與地形相關,墾殖指數高——地形平坦;墾殖指數低——地形崎嶇。
85. 城市近郊多肉、禽、蛋等副食品基地—— 經濟地理位置
86. 農業主要的兩大部門—— 種植業和畜牧業 。
87. 畜牧業產值居首位的國家——美國;人均牛羊頭數最多的國家——紐西蘭
88. 世界農業生產地域類型: 水田農業、傳統旱作農業、粗放畜牧業、地中海型農業、發達的商品化農牧業、熱帶種植園農業
89. 水田農業和傳統旱作農業我國界線——秦嶺 - 淮河;粗放畜牧業——年降水量少於 250mm 地區,我國四大牧區;熱帶種植園農業——我國海南、廣東雷州半島、雲南南部
90. 商品化程度很高,基本上分布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產地域類型—— 熱帶種植園農業
91. 為國際市場提供糧食的農業生產地域類型—— 發達的商品化農牧業
92. 水田農業——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區——東亞、南亞、東南亞——雨熱同期。
93. 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工業。工業區位條件:能源和礦產資源;環境條件;交通運輸;市場;勞動力;科學技術;集聚;土地價格。
94. 接近原料產地 ——甘蔗、甜菜製糖,水產品和水果等食品罐頭。
95. 接近能源供應地 ——煉鋁
96. 接近消費市場 ——棉紗織布、石油加工等工業;瓶裝飲料等食品工業、傢具製造、印刷工業
97. 有大氣污染的工廠(如化工廠、鋼鐵廠、火電廠)——應布局在盛行風(主導風)的下風向 ;季風盛行地區,應布局在 與季風風向垂直的郊外
98 有水污染的工廠(如化肥廠、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應布局在河流下游
99. 需潔凈水源的工廠(如自來水廠等)——應布局在 河流上游
100. 裝配廠(如電視機裝配廠)——應布局在 勞動力充足的地方
101. 鋼鐵工業布局有 「煤鐵復合體型」和「臨海型」
102. 「煤鐵復合體型」——接近原料地和燃料地——美國的五大湖沿岸、德國的魯爾區、烏克蘭的克里沃伊羅格—頓巴斯,我國的鞍山—本溪。
103. 「臨海型」是遠離原料、燃料地而接近消費市場,如 上海寶山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
104. 工業區按形成條件劃分 ①采礦型——魯爾,加利福尼亞,遼中南;②加工型——日本京濱,滬寧杭;③混合型——京津唐
105. 工業地域體系和類型最大單位—— 工業地帶
106. 世界最大最發達的工業地帶—— 北美工業地帶
107. 工業化最早、經濟第二位的工業地帶—— 西歐工業地帶
108. 資源型的重工業地帶—— 東歐工業地帶
109. 對外依賴率最高的加工貿易型的臨海工業地帶——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
110:商業區位條件:交通、人口、集聚、地價。
111: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
112. 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 自然增長率 = 出生率—死亡率
113. 發達國家的人口問題—— 人口的嚴重老齡化、人口增長極其緩慢,甚至持續衰減 。老齡化問題還帶來勞力不足、青壯年負擔過重以及贍養眾多孤寡病殘老人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114. 發達國家的人口措施: 鼓勵生育、接納外來移民
115. 老齡化: 65 歲以上的人口比重 7% 為 老齡化, 10% 為 嚴重老齡化
116. 老年人口的比重最高的國家——瑞典;老年人口的比重最低的國家——孟加拉國
117.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問題: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長快、人口年齡構成中少年兒童比重大。
118.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措施:實行或贊同 計劃生育 的政策,以期降低過高的人口出生率。 119. 我國的人口問題和人口政策 人口問題: * 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 * 人口年齡構成輕 。 * 人口的經濟結構長期沒有改善。 * 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 人口過多和增長過快,加重了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 人口政策: 堅決貫徹計劃生育 的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努力提高人口質量,逐步改善人口結構,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120. 人口遷移主要形式:勞務遷移;難民遷移;智力遷移。
121. 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標—— 人口密度 (人 / 千米)。影響人口容量的因素:自然資源與環境;科學技術水平 ;地區開放程度;人均消費水平。
122. 四大人口稠密區: 亞洲東部;南亞、歐洲 60 ° N 以南、北美洲東部
123. 人口密度最大的人口稠密區—— 南亞
124. 人口稀疏區:①寒帶(西伯利亞)②熱帶雨林(亞馬孫、剛果)③沙漠(撒哈拉、塔克拉瑪干)和乾旱草原④高原(青藏高原)、高山
125. 中國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線——黑河 - 騰沖線
126:城市基本特徵:人口和經濟活動高度集中;產業活動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教育、科技、文化事業發達。
127. 城市分類:按城市規模:各國的標准不同我國的標准—非農業人口 100 萬以上的為特大型城市; 50~100 萬的為大城市; 20~50 萬的為中等城市; 20 萬以下為小城市
128:城市規模:世界城市(紐約、東京、倫敦)、區域性中心城市(香港)、全國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跨省區的區域中心城市(武漢、重慶、天津、沈陽、大連)、省會城市和省區主要城市、省內區域中心城市、縣級中心城市、縣以下中心鎮。
129. 城市職能:我國的標准—綜合性和專業性。 ①綜合性:全國或一定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各特大型城市和主要的大城市。 ②專業性:工礦城市、農林城市、交通樞紐、旅遊城市、文化名城、政治職能為主的城市。
130. 城市內部的職能分區—— 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
131. 城市化 :是指鄉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大批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
132. 城市化的重要標志——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
133. 城市化的本質 —— 居民由從事第一產業轉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並向城市集中 ,是整個社會生活發生根本變革的過程。
134. 城市化中的問題——環境問題、交通問題、居住問題、社會問題。
135.郊區化: 是中心城區人口向城市郊區遷移的過程。
136. 逆城市化:十大城市人口向周邊中小城市或鄉村地區遷移的過程。
137:影響文化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人口、民族遷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時間因素。
138:世界文化圈:西歐文化圈;東歐文化圈;東亞文化圈;南亞文化圈;東南亞文化圈;伊斯蘭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
139:中國地域文化:東北黑土文化;華北平原文化;黃土高原文化;內蒙古草原文化;新疆荒漠-綠洲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雲貴高原文化;江南水鄉文化;華南媽祖文化。
140:海派文化。
141. RS——遙感 ; GPS ——全球定位系統(至少 3 顆衛星定位);GIS ——地理信息系統

『肆』 高三地理筆記知識點總結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是智慧的源泉,知識可以使人明智,陶冶人們的靈魂。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高三地理 筆記知識點 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地理筆記知識點1

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境第一節 自然資源與人類

一、認識自然資源

1、概念: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它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2、判斷依據:

第一,自然屬性,即「直接從自然界獲得」;

第二,經濟屬性,即「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

結合課本圖4-1-1,判斷棉花、原始森林、清潔汽油、山上的岩石、閃電哪些是自然資源,哪些不是自然資源?為什麼?

台風、地震、閃電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是不是它們註定就不是自然資源呢?——認知能力、科技水平

3.自然資源的分類

(1)可再生資源:可不斷更新、循環使用的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

(2)不可再生資源:形成需要漫長的地質時期,相對人類的歷史來說是不可更新的,如礦產資源。

二、自然資源的共性特徵

你認為我國自然資源在分布上有哪些特點?

北方多煤礦,南方多磷礦;北方平原多、熱量少、水分少,南方山地多、熱量多、水分多;西北乾旱區光照強、風力大,西南濕潤區光照少、生物種類多。

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現:①存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地域差異;

②可再生資源受水熱條件影響,空間分布上呈現出地帶性規律,並且是不平衡的。

③不可再生資源分布的不平衡性由地質條件決定具有地質規律。

有色金屬————大規模岩漿活動的岩漿岩分布地區; 煤和石油——————沉積岩地區

(1)、分布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

(2)、資源間的聯系性————注意資源的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

(3)、數量的有限性:在一定的地區、一定時間內,資源的數量總是有限的——合理規劃 適度開發 循環利用

(4)、利用的發展性: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范圍和利用途徑將進一步拓展,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也不斷提高————發展科技 挖掘潛力 謹慎開發

能源 :常規能源:石油、天然氣、煤、水、生物能等; 新能源:核能、太陽能、潮汐能等

三 、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必要性: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導致某些資源的短缺和環境的惡化。

你知道哪些由於過度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而導致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問題?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是雙向的:

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又不危害後代人滿足自身需要能力的發展

原則:公平性原則;可持續原則;共同性原則

高三地理筆記知識點2

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

分類

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岩石圈); 氣象災害:台風、沙塵暴、洪水、乾旱、寒潮等(大氣圈);生物災害:蟲災、蝗災、鼠災、生物入侵等(生物圈);水文災害:、澇漬、風暴潮等(水圈)

泥石流發生的條件

1、物質來源:流域內有大量易於搬運的固體破碎物質。2、地形地貌:有坡度較大的溝谷。

3、水源:數量大並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匯聚的水。4、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如;濫砍濫發

自然災害的危害

危害:嚴重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一、認識洪水和洪災

1.洪水:河流水位超過河岸出現的溢流現象的統稱。

2.洪災:洪水溢出,對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損害,就是洪災。

如何判斷是洪水還是洪災?

洪水只有給人類帶來危害時,才能稱為洪災

二、洪災的形成原因

流域的匯水速度大於河道的排水速度

流域的匯水速度:土壤含水率;地面坡度;植被覆蓋率

河道的排水速度:河谷順直程度;河谷通暢程度 ;縱向坡度

洪水形成的人為原因:誘發或者加劇了洪災的發生

1、對流域內植被的破壞:導致流域匯水速度加快;加劇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積

2、大規模圍湖造田:減弱湖泊對洪水的調節作用

3、占據河道的建築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洪水致災的影響因素:洪災的受災嚴重程度與區域的人口、經濟有關

人口越密集——致災越大 ; 經濟越發達———— 損失越重

三、洪災的防治 措施

主要的工程措施:1、興建水庫退耕還湖:提高洪水調蓄能力, 2、修建堤壩:防止洪水漫溢, 3、疏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4、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主要的非工程措施

1、加強認識,提高防災意識;2、加強森林管理,減少水土流失;3、建立統一的指揮系統,擬定應急撤離計劃;4、增加資金和科技投入,主動防災、抗災

高三地理筆記知識點3

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一、全球氣候變化

1、影響因素:①、太陽輻射的變化 ②、海陸分布的變化 ③、地形的變化 ④、人類活動

2、不同時期氣候變化特徵

①、地質時期氣候變化(距今22億年以來)——特點:冰期和間冰期交替

②、人類歷史時期氣候變化(最近幾千年來)——特點:溫暖期和寒冷期交替

③、儀器觀測時期氣候變化(百餘年來)——特點:波動上升,當前升溫加速

從地質時期看,氣候總體表現為 冰期和間冰期交替,周期為10萬 年。從圖中可以看出,目前地球氣候正處於溫暖的間冰期。

二、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與未來變化幅度

1.原因:①自然原因:當前氣候正處於間冰期; ②人為原因: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氯烴化合物)

溫室氣體增加的趨勢,與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升高的趨勢是一致的。

全球氣候變暖的人為原因: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

2. 未來全球氣候變暖幅度預測

預計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4 ~5.8 ℃,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0.09 ~0.88米。

主要原因:工業革命以來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導致的溫室效應

三、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1.導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2.可能導致乾旱、暴雨、洪澇等災害事件的增加;3.導致生態系統的調整;4.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1.導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①、海水入侵、淹沒土地、土地鹽鹼化;?②、風暴潮作用加劇、海岸侵蝕加強、洪澇災害增加;③、陸地污水排放受阻、港口和航道功能受影響

2.可能導致乾旱、暴雨、洪澇等災害事件的增加

①、北半球中高緯度大部分降水增加;②、大部分乾旱、半乾旱地區因蒸發加強而變得更加乾燥;③、熱帶氣旋強度和頻率明顯增強

3.導致生態系統的調整

①、改變植被群落的結構、組成和生物量,生物多樣性減少(不可逆轉);②、部分物種易患病,生產率低;脆弱物種滅絕風險增加;③、二氧化碳增加,光合作用增強,植物生產率提高

4.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①、熱帶、亞熱帶地區炎熱天氣出現頻率增加,擾亂人體新陳代謝;②?、改變某些病毒傳染媒介的范圍,改變病菌滋生環境,增加傳染病

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

①減少燃燒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植樹造林,降低CO2濃度;③發展技術,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④開發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⑤加強國際合作,全球共同行動

適應氣候變化的農業主要措施:

①,培養新種;②?調整農業生產結構;③、建設防岸侵蝕工程


高三地理筆記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與復習要點

★ 高三地理學習方法和技巧大全

★ 高中地理如何做課堂筆記

★ 學霸高三文科學習筆記

★ 高三文綜復習方法

★ 關於高三學習經驗總結2019

★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知識點總結

★ 高考文綜必背知識點

★ 高三地理教師年終工作總結範文精選

★ 高中地理復習的四大策略與四大方法

『伍』 如何整理地理筆記and錯題

距2017年高考還有不到120天的時間,不知道各位奮斗在高考一線的高三黨們是不是已經深切感受到時間上的緊張。最近有很多的高三同學不約而同地問到我關於在二輪復**中如何整理和利用錯題筆記的問題。事實上,錯題筆記作為高考備考中的法寶,其作用當然是不容小覷的。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曾經我整理的錯題筆記的方法和竅門,時間有限,利用好了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是數學不好的文科生。並且關於數學不好的這個事實一直伴隨我從小學到高考前。

我最認真也最賣力去整理的是數學錯題筆記。因為基礎知識比較弱,因而上了很多的補**班,也找了很多的一對一老師對我進行輔導。在沒做錯題筆記之前,聽說過整理錯題筆記的神奇,但是當時對整理錯題筆記這個想法並不強烈。後來也是因為看了一些學姐學長們的攻略,決定嘗試一下。

最開始可以准備一個比較大比較厚容易保存的封皮本,然後每天把老師留下的**題自己先認真解答。不管你會還是不會,一定不要抄襲,並且就算是無處下手也要把題讀懂。然後第二天認真聽老師講解,一定不要走神!如果覺得自己全部聽明白了,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把題目抄在錯題本上,自己回憶老師的講解過程,慢慢把這個題解出來。

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老師講的這個過程你一定要聽明白而不是只顧著抄解題過程。當一個題目講完時,一般而言,老師會留下時間讓你根據黑板上的過程去整理的。這個時候,簡單記一下就可以了,可以把正確的結果自己記下來或者是把這個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某一步記下來。從而為自己後來做錯題筆記的時候提供一個參考。

切忌不要把老師的全部解題過程抄在卷子上,然後把題目和解題過程減下來貼到錯題本上。如果非要這樣,我個人認為那就沒有做錯題筆記的必要了。

我是從高二開始整理的,持續到高考。總共整理了4本厚厚的筆記,我的成績從高一的47分提高到了高考的102分,這也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這些筆記被我當成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備考資料,無數個模擬考試前,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做上邊的題,然後再和自己整理的正確過程進行對照。時間長了,自然知道此類題的解法。

還有就是,如果老師講過了還是不會或者是發現自己忘記了當時是如何講的,一定要詢問同學或者是老師,不要拖延。有問題就及時解決,拒絕滾雪球。

我沒覺得苦,也沒覺得累。很多個數不清的夜晚,當自己默默伏在桌前整理錯題筆記的時候反而覺得能被自己感動。那個時候是最清醒的,因為覺得抓住了眼前就可以把握高考。有的時候到凌晨兩點還在亢奮的做題,整理。拉開窗簾發現,對面樓上那些個深夜裡透著光亮的窗戶里發出的光。才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斗。

事到如今,我依然忘不了我爸對我說的話:一分耕耘,不一定會有收獲;倘若是十分耕耘,一定會有收獲。

意識到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陸』 高三地理選修的知識點概括

高三地理 復習是一次對知識的重新學習,所以對於很多在高一、高二沒有學好地理的同學來說,這是一次大好機會,只要按部就班,認真復習,一樣可以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三地理選修的知識點概括1

1、天體的類別:星雲、恆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系統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恆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12、晨昏線與經線: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春 秋分 ;晨昏線與經線交角---- 夏至 、 冬至

1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時差+途中時間

14、時區=經度/15°(若不整除,則四捨五入)區時差=時區差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准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的區時。

16、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17、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18、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②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術力量強;②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③西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19、公轉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帶的形成

20、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2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22、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24、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25、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

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高三地理選修的知識點概括2

太陽高度規律及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極遞減。

離直射點越近,太陽高度越大;越遠越小。

太陽高度規律及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赤道以南)達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赤道以北)達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太陽高度規律及計算:太陽高度的計算 方法 :

H=90°-|α±β|H—正午太陽高度α–太陽直射點的緯度β—所求地點的緯度

當α與β處在同一半球時,兩者相減;當α與β不在同一半球時,兩者相加。

太陽高度規律及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1、桿影的計算

2、熱水器的調節

3、樓高、間距的選擇

高三地理選修的知識點概括3

一、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圖判讀出:地形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勢低平或地形平坦開闊

氣候:由地圖判讀出:是×氣候,(雨熱同期、光熱水組合好,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水源:臨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區),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場:該地區人口稠密或工礦業發達或城市較多,市場廣闊(對商品農業影響大)

交通:臨近河或湖,水陸(海陸)交通便利或河流交匯處,內河航運發達(對商品農業影響大)

政策:國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勵)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發達

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勞動力工資低

工業基礎:工業發達,工業基礎雄厚

3.自然對農業的不利的區位因素

洪澇、乾旱、台風、春季低溫、寒潮等氣象災害;熱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鹼度偏高

二、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臨近某原料產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業

能源:臨近某能源產地(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能源充足──動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開闊,利於建廠

水源:臨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經濟因素

市場: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場廣闊(對市場指向工業更明顯)

交通:臨海或海港、臨河湖或河流交匯處、臨鐵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工業

技術:科教發達或臨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勞動力素質高──技術密集型

農業基礎:臨近商品糧基地或農業產區,農業基礎雄厚或農業發達

3.社會因素

國家政策:國家政策的扶持、鼓勵,國家政策變化(解決就業的工廠設在不盈利的區位;為縮小經濟差距進行的西部大開發)

國防安全:某時期國防需要

個人行為(或偏好):如海外華人、華僑的投資

工業慣性:考慮搬遷費用或政府的影響或出於對當地經濟的考慮等

4.環境因素

風向:嚴重污染大氣的工廠,應該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口地帶,或者在主導風向的垂直兩側選擇廠址,季風區布置在當地最小風頻的風向的上風地帶

水源:有廢水排放的工廠應布局在遠離水源地或遠離河流上游區;自來水廠布局在居民區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區

距離居民區、農田的遠近:佔地面積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用地規模較大、污染較輕的工業可布局在城市的邊緣或近郊地區;嚴重污染難以治理的大型企業,宜布局在遠離市區的遠郊或郊外

生態環境:工業布局應遠離生態環境脆弱地區

三、城市區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出:地形平坦開闊

氣候:由題設得出是什麼氣候, 總結 出:降水適度,氣溫適中

河流:由地圖判讀出臨河:①運輸功能:河流交匯點、過河點、河口、河運的起點或終點,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臨近河流,水源充足或豐富

2.社會經濟因素

自然資源:判讀圖中某地是否有某種自然資源或臨近某種自然資源

交通:由地圖判讀圖中某地是否臨鐵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碼頭、以及多種交通方式的交匯處交通便利

農業基礎:本地農業基礎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軍事中心②是否是旅遊、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線區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質:

①平原:限制少,少佔好地,處理好與農田水利建設、城鎮發展的關系

②山地:盡量沿等高線修築,盡量避開地形地質復雜的地區(隧道避開斷層,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彎曲或開鑿隧道)

水文:避開沼澤地,盡量避免跨越河流,減少橋梁總長度、投資、施工量

氣候:注意暴雨、大風等出現的強度和頻率,凍土、積雪的深度,橋涵孔徑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據當地暴雨強度來設計

2.經濟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運輸,促進沿線經濟發展

⑵鐵路、公路國道線基本方向以直達為主,並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通過城市時應從城市邊緣經過(減輕對市內交通的影響)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則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居民需要為主,可以通過當地的居民點、車站、碼頭等

3.社會因素

①鞏固國防、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或革命老區經濟發展

②促進資源的開發、帶動沿線經濟的發展

③國境鐵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發展邊境貿易)

五、交通運輸網中點的區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區位

1.自然條件

水域條件(航行條件):等深線密──江闊水深,空間大,便於航行和停泊

港灣:避風浪

陸域條件(築港條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適當,地質穩定,拋錨空間大

2.社會經濟條件

經濟腹地:(港口服務的區域)經濟發達,輻射范圍大,客貨集散量大(影響港口的興衰)

城市依託:單一大城市或某個城市群為依託,為港口提供人、財、物的優勢國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貿易港,對外開放港

(二)汽車站的區位

汽車站區位選擇的總原則是能夠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寬,與市內外交通聯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積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區位

1.自然條件

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當,保證排水

地質:有良好的地質條件,地基要穩,堅實

氣候:少雲霧、大風、暴雨天氣日數

2.社會經濟因素

交通:要與市內有便利的交通聯系

經濟:要建在經濟發達的地區

六、水電站的區位分析

水量:與氣候、干濕地區、河流的補給、流域面積或集水區域有關(由河流的位置判讀)

落差:與穿越等高線有關或位於階梯過渡處

具體開發:與地質、地貌(地形圖上一般要為峽谷,為了減少投資和工程量;地基要穩、堅實,少地質災害;與水庫選址相同)有關。

七、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原因:峽谷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盆地、窪地地形建水庫庫容量大

2.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誘發地震、滑坡

3.考慮佔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沒良田和村莊

八、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氣象條件: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便於對衛星跟蹤觀察

初速度:地球自轉的速度──緯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設中海南衛星發射場);緯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緯度,地勢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於降低發射初速度(也與能源有關)

地形:地形開闊,便於對衛星的跟蹤觀察。

能源:向東發射,節約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廣人稀或人煙稀少,不幹擾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國的四個航天基地都便利

國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業基礎較好:如太原

九、衛星著陸基地的區位分析

氣象條件: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高好,便於對航天器的跟蹤觀察。

地形條件:地形平坦、開闊,少河流峽谷,有利於航天器或航天員的安全和便於目標搜尋

人口密度:地廣人稀或人煙稀少,不幹擾居民生活

十、發展海洋水產業的區位分析

1.大陸架寬、淺,水溫適宜,陽光充足,有利於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徑流帶來豐富的有機質和營養鹽類

3.寒、暖流交匯,海水發生攪動或冬季海水上泛,營養鹽類豐富

十一、旅遊業區位分析:

旅遊活動包含三要素(從三要素去分析,有利於增強記憶):

1.旅遊者:主體

相當於市場(臨近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廣闊)

2.旅遊資源:客體

A.旅遊資源的質量、旅遊資源的集群狀況、地域組合狀況。(旅遊資源的質量高、集群狀況好、地域組合好)

B.市場距離:旅遊地的吸引半徑(大或小)(即旅遊資源與旅遊者之間的距離)

C.環境承載量:旅遊活動容納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遊業:媒介

A.地區接待能力:強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達性:直接影響遊客和數量

十二、商業街的區位分析

市場:城市幾何中心,商業活動范圍大──一般以零售為主

交通:市區環路或高速公路邊緣或街角處,交通便利──一般以批發為主

商業小區:便民──建在居民住宅區內,由多種營業點組成

消費人群:多

高三地理選修的知識點概括相關 文章 :

★ 高三地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 高中地理選修的知識點

★ 高三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中地理選修6知識點總結

★ 高三地理主要知識點歸納

★ 高三地理考點整理歸納

★ 高三地理重點知識點歸納

★ 高三地理基礎知識點及總結歸納

★ 高三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三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柒』 地理不好,高三一輪復習怎麼復習

高三地理主要是以復習為主,如何復習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下面是優秀考生分享的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學習方法,供參考!

這個應該算很多考生頭疼的一門科目。又有圖,又有各種頭疼的計算,又有老是漏點的大題,各種頭疼……
地理,其實,確實要學會去找規律。無論是什麼題都是,然後在記概念的時候,也都是有規律的。怎麼去分析一個問題,分析一個區位,都是有規律的。
比如洋流,氣候圖,這些就是規律,編些好記的順口溜,多畫示意圖,方便自己記憶是很必要的。比如在洋流有個地方記不清楚的時候,我用這個方法,因為我知道北海道漁場,這個肯定是寒暖流交匯。
接著洋流說,形成漁場的幾個原因又有什麼呢?這個一共有幾點,很多同學都會漏掉其中的某一點以至於答不對。其實這種題老師當時講課的時候會提到一兩句,要有心記下來。
以下幾點:1,位於大陸架,海水較淺,光照充足,餌料豐富。2,江河的入海口,豐富養料。3,寒暖流交匯處,水溫適宜,海水攪動,養分上升。4,就是那個地區的生物種類豐富。基本的要知道,到時候就套到題目里結合材料就行了。
至於怎麼答題,到底怎樣能不漏點,這就靠你上課全心全意聽老師講課,下課自己好好練題,好好總結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了。這些資料網上有很多,也有實用的,可以看看,我下載的也有,可以拿去看。
關於地圖,我也不想多說。。。真的很重要!
地理在復習的時候,最好配一本專門的地圖冊,推薦《中學地理圖文詳解指導地圖冊》。這種書上一般都有知識點,和圖結合在一起看,效率會更高。
一定要多翻看地圖。一塊塊地圖記好了。不光看,自己一定要多上手畫畫圖,有空白的圖可以填也要珍惜這種機會,來檢驗自己,不要每次都翻書去看,一定要鍛煉這個記憶的過程。
而且,每次在做題中,碰到判斷不出來的,模糊的,都要記下來,之後好好把這個地區的情況都看清楚了。積少成多,最後其實大部分地圖都見過了。
地理選擇題。
這些題往往都是很有含金量的,沒有什麼廢話,就是考察你對地理事物的知識掌握的如何。這種東西就得看基礎了。各位的基礎一定要記牢,在做地理選擇的時候才不會感覺困難。對地圖的熟悉感也要在平時多加訓練。
選擇題的一般方法(此處參考高考資源網課件)
1.仔細審題
第一,明確題目結構。
第二,搞清基本信息。
A.明確試題要求和提示信息。理解題乾的關鍵指導語言,如"最多(少)的是"、"最合適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確的是"、"錯誤的是"等等。
B.明確試題意圖和提取對解題有用的信息。明示條件:題干中附有明確的解題條件;暗示條件:多潛隱在題干提供的材料中;限制性(或特定)條件:在題干中出現的數量詞、方位詞或特定名詞等;轉化條件:用同一事實的不同說法給出解題條件。
C.分析選項本身敘述的正確性。
誤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長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絕對化,如"迎風坡的降水一定多於背風坡";
前後矛盾。如"赤道地區盛行下沉氣流"
以偏概全。如"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夏秋季節"。等等~
2.認真篩選
"排錯項"。排除有知識性錯誤、觀點錯誤的選項。
"排異項"。常針對有多項條件限制的題型,雖然選項觀點或內容本身正確,但與題乾的規定性無關,這種試題選項的干擾性比較大,是否排除的唯一標準是"是否符合題意"。
3.相信直覺,第一選擇!不要空題,怎麼著也蒙一個!
地理大題
基礎知識很重要!
答題模板,對於地理來說尤其管用!很多問題,比如鹽場,比如漁場,比如修建水庫等等的區位因素都可以整理出來一套答題方法。答題模板里就有這些。也在我打包的那個文件里。
總結,分析,反思,一定要做!當然我這么說,到底怎麼做還是看你們的了。訓練方法和歷史大題的訓練方法一致,見上面的,我就不再復制過來了。
有的同學說思路來源。這個思路,必須自己多做題去總結。老師上課的時候肯定會提到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的。這個就得自己用心了,要是上課喜歡走神,不管不顧的,下課想自己悶學,一定會錯過些東西的。
每次考試完了之後,自己錯誤的思路就趕快對照標准答案修改好吧。
其實這些思路,最主要的來源還是教材上的東西,在給出一個概念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分析的語言,引例,這些東西可以多重視一下。
答題示例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釀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長過程中,特別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晝夜溫差與其糖分積累呈正相關。圖5a中甲、乙兩地均為優質葡萄產地。圖5b為乙地典型的葡萄種植園景觀。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優質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產的葡萄釀制而成的。
(2) 簡述乙地氣候類型和特點,並說明氣候條件以及葡萄種植園地表鵝卵石對葡萄生長的影響。(16分)
首先把題目中關鍵詞畫出。這里想提醒各位考生,簡述和說明是兩個概念。簡述意為將要求答的答出即可,不用帶解釋。而說明則是要求詳細的說明。具體區別看下面的答案。另外看清楚題目一共問了幾問,有層次的去答。
首先簡述類型和特點。第一考察識圖能力。從圖中可以看出乙地位於地中海附近,根據地理所學應該是地中海氣候。然後是考察課內知識掌握,應准確說出類型和特點,不能用錯詞。
然後對葡萄的影響。這個可以看看前面的一段材料。由材料可知光照和晝夜溫差是很重要的因素。另外也要考慮到農業的區位條件:氣地水生土。從這些角度去答。抓住光照熱量和晝夜溫差的因素。
答案:乙地(臨地中海)為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火熱乾燥。
葡萄生長季節光照、熱量充足,鵝卵石利於保持土壤水分(利於地表水下滲,防止土壤水分蒸發);鵝卵石(白天受到太陽照射)增溫快,夜間降溫也快,增大氣溫的日較差,利於葡萄的糖分積累。
這題提醒各位同學,我所說的答題模板,在地理中尤為常見。像問葡萄生長的題目,也可以和瓜果生長聯系在一起,有時出題問新疆的水果生長的區位因素,即可對照這題回答。所以說,大家在做完一道題目後,一定要及時反思,並且舉一反三,仔細研究答案並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答題模板。

『捌』 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 #高三# 導語】高三一輪復習從零開始,完整涵蓋高中所有的知識點,第一大脊輪復習是高考復習的關鍵,是基礎復習階段。 無 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筆記》,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一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遲帆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20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範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2.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二


1.晨昏線的概念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晝半球),背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叫晨昏線(圈)。它是由晨線和昏線組成。

2.晨昏線的判讀

在日照圖上,晨線和昏線的判斷方法,一是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由夜半球過渡到晝半球的分界線是晨線。二是根據晝夜半球判斷:位於晝半球西部邊緣與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線,位於晝半球東部邊緣與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昏線。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是晨線,18時是昏線。

3.晨昏線的特點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個正球體,同時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線的散射作用,那麼,地球上晝半球與夜半球的面積應相等,時間管理,即晨昏圈是一個過球心的大圓,且平分地球。

(2)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垂直。晨昏線上的各點太陽高度為0,晝半球上的各點太陽高度大於0,夜半球上的各點太陽高度小於0。

(3)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

(4)晨昏線只有在春、秋分時才與經線圈重合。

(5)晨昏線在夏至、冬至時與極圈相切。(6)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15°/小時,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

4.晨昏線的移動

一般地,如果地軸的傾斜方向不變,晨昏線在如圖1~3范圍內移動。1、碼仿雹2、3分別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時晨昏線的位置。即3月21日與9月23日晨昏線與經線圈重合,導致全球晝夜平分;6月22日擺動幅度,導致北半球晝最長,南半球夜最長;12月22日擺動幅度也,導致南半球晝最長,北半球夜最長。

3.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三


溫室效應

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氣中CO2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強

②濫砍濫伐森林——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③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氣溫升高——全球熱量帶分布發生變化——經濟結構發生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緯受損,高緯受益,使適宜種植業生產地域縮小,糧食減產。)

④極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區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地下水水質變壞。

4.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四


太陽高度規律及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極遞減。

離直射點越近,太陽高度越大;越遠越小。

太陽高度規律及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赤道以南)達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赤道以北)達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太陽高度規律及計算:太陽高度的計算方法:

H=90°-|α±β|H—正午太陽高度α–太陽直射點的緯度β—所求地點的緯度

當α與β處在同一半球時,兩者相減;當α與β不在同一半球時,兩者相加。

5.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五


幾種農業類型的區分

(1)綠洲農業:乾旱荒漠地區有水源灌溉處的農業。一般分布於乾旱荒漠地區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帶與沖積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如我國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農業就為綠洲農業。

(2)灌溉農業:是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因為降水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發展的農業,如我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農業就為灌溉農業。

(3)河谷農業:一般是指在海拔高的河谷地帶出現的農業類型,如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的農業就是河谷農業。

6.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六


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

①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信風移來時為旱季,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②XX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40°大陸的西岸,位置在西風帶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XX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③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溫以0℃以下。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55°大陸東岸(XX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玖』 高三地理筆記重點知識點

也許你會笑我傻笑我笨,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多得是,幹嘛為了一本書而沉醉?而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我愛書,我就是愛書。以至於只要沉醉在書海的世界裡,我就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陷進了這個世界。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高三地理 筆記重點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地理筆記重點知識1

一、農業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自然災害)、水源、土壤;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科技、勞動力、 種植 歷史、工業基礎等。

以我國東北三江平原的商品穀物農業為例:

自然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條件:市場廣闊;交通便利;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政策支持。

注意:一般而言,適宜發展種植業的地方具有地形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或有灌溉水源、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政策扶持等有利條件。但就氣候而言,降水多的低緯地區往往具有水熱條件好的優勢,降水少的地方往往具有光照強、晝夜溫差大的優勢。

區域農業發展的不利條件分析還要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問題以及自然災害等。

我國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

西北: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水資源不足。 華北:土壤鹽鹼化、水資源不足。

黃土高原、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大氣污染、水污染等。

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橫斷山脈:森林銳減。 洞庭湖、三江平原等:濕地減少。

我國不同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

北方:旱澇、寒潮、沙塵暴、大風等; 南方:旱澇、台風、暴雨等;

西南:旱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 乾旱、半乾旱地區水源是發展灌溉農業的決定性條件。如我國西北地區。

● 緯度高,熱量不足,如我國東北地區;海拔高,熱量不足,但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如我國青藏高原;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於作物生長;夏季炎熱乾燥或全年降水少,則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但水源不足。

● 地形影響農業類型:平原發展種植業,山地、高原發展林牧業。平原地區有利:地形平坦,利於耕種;不利:不利於排水,易澇。

● 土壤影響農業產量:平原地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山地地區,地形坡度大,土層薄;我國南方丘陵地區的紅壤呈酸性,適宜茶樹生長。

● 發達國家的科技水平高,發展中國家的科技水平較低。

● 市場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隨著城市的發展,農民改糧食作物為種植花卉、蔬菜、瓜果,發展乳畜業等,主導因素是市場。

● 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

● 提高單產的主要途徑:發展科技,培育良種;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

二、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活動會導致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問題:破壞植被,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水漫灌導致土地鹽鹼化;大量施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大量施用農葯導致土壤污染。

三、區域農業可持續的 措施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推進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科技,提高單產;培育良種;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高三地理筆記重點知識2

第二講 農業地域類型

一、水稻種植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季風氣候區和熱帶雨林氣候區,包括東亞、東南亞和南亞。

2、區位條件:

有利: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勞動力豐富;種植歷史悠久, 經驗 豐富;有喜食稻米的習慣,需求量大。不利:季風氣候,旱澇頻繁(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

3、生產特點:(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水利工程量大、生產規模小、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烏克蘭、我國的東北、西北地區(地廣人稀的地區)。

2、作物:小麥、玉米(旱作作物)

3、區位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廣人稀;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科技發達(發達國家)。

4、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

三、大牧場放牧業

1、分布:乾旱、半乾旱氣候區,草場廣闊;(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2、區位條件: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3、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集約化、專業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給我們的啟示: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開辟水源、培育良種牛。

四、乳畜業

1、分布:西歐、紐西蘭、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地區、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

2、區位條件:氣候溫涼、潮濕,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地形平坦,草場面積廣闊;城市、人口密集,市場廣闊;交通便捷。

3、生產特點: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專業化程度高。

五、混合農業(種植業和畜牧業比重相當)

1、典例: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盆地;

2、生產對象:種植小麥和牧羊;

3、特點: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合理安排農作時間;對市場的適應性性強。

4、我國的混合農業典例是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

高三地理筆記重點知識3

第三講 工業區位選擇

(二)工業區位條件分析

自然條件:土地、水資源、礦產資源和能源。

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政策、科技、勞動力、工農業基礎。

環境條件:考慮風向、河流流向等。

以上海或長三角工業發展條件為例:

有利:臨江靠海,地理位置優越;水資源豐富;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政策扶持;勞動力豐富且素質高;科技水平高;工農業基礎好;協作條件好。

不利:礦產資源和能源不足;環境污染嚴重;用地緊張。

與長三角相比,珠三角還具有產業基礎薄弱,科技水平低,人才缺乏,經濟腹地狹小等劣勢。我國四大工業基地都具有能源供應不足,環境污染嚴重,用地緊張等共性問題。此外華北和西北地區水資源不足,西北地區科技水平低、基礎設施落後,生態環境脆弱等。

高三地理筆記重點知識4

第四講 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

1、工業聯系:生產上的聯系(即投入—產出的聯系,如老工業區);

空間上的聯系(即共用基礎設施,我國許多經濟開發區就是這種情況)

2、工業集聚:

意義:①共用基礎設施 ②加強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③降低運費和能耗 ④最終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

3、工業地域:工業聯系形成工業集聚,工業集聚形成工業地域。

二、工業擴散與產業轉移

1、目的:有利於充分發揮各地的區位優勢(廉價勞動力、廉價土地、資源、市場等),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有利於緩解原工業區的用地緊張,減輕環境污染。

2、擴散規律:發達地區往往將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至欠發達地區,保留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

3、產業轉移

(1)影響因素:勞動力成本、地價、內部交易成本、市場等。

(2)目的:降低成本,擴大市場

(3)影響:(從有利、不利方面分析生態、經濟和社會影響。)

對遷入地: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促進經濟發展;促進相關產業和基礎

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可能會加重環境污染。(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

對遷出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緩解交通擁擠和用地緊張狀況,改善環境質量;有可能導致

失業率上升,影響短時經濟發展。(發展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

● 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主要目的是利用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資源,然後是佔領當地市場和利用其地價便宜的優勢。

● 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投資建廠,則主要考慮發達國家的技術優勢、信息優勢以及避開關稅壁壘等因素。

● 由發達地區流入欠發達地區的生產要素主要有資金、技術、人才、先進的管理經驗等,由欠發達地區流入發達地區的生產要素一般是廉價勞動力、資源等。

● 欠發達地區吸引產業轉入的有利條件:地理位置優越,臨近--;地價低;勞動力廉價;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優美,環境承載力強;現有開發程度低,發展空間大;政策支持。

三、傳統工業區

(一)德國魯爾區

(1) 主要分布在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 發展特點:傳統工業區一般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工業部門有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產業結構單一。

(3)魯爾區發展的條件:煤炭資源豐富;離鐵礦區近;水源充足;水陸交通便利;市場廣闊。

(4)魯爾區衰落的原因:產業結構單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產能過剩);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環境污染嚴重;礦產資源日益枯竭;用地緊張,交通擁擠。

(5)魯爾區的整治措施: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和新興工業;更新設備,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科技,提高資源利用率;治理污染,美化環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打造品牌;拓寬市場。

(三)自然資源分布特徵的描述:

資源的種類、資源的數量(儲量)、資源的分布(分布廣或者分布集中,集中在哪裡?)等。

例:我國南方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為例: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分布廣。

(四)資源開發條件(一般可從三個方面進行,評價時注意區分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1)資源儲量:可從--資源儲量大小、分布范圍大小、種類多少、質量好壞等方面評價。

(2)開采條件:可從礦層厚度、埋藏深淺、地形地質條件、可否進行露天開采等方面評價。

(3)市場條件:可從消費市場是否廣闊、據市場遠近等方面評價。

(3)交通條件:是否有便利的交通條件。

(4)資金、技術條件:可從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科技水平高低等方面分析。

四、新工業區

1、義大利新工業區(輕工業,勞動力導向型)

與傳統工業區相比,義大利新工業區的主要特點有:以中小企業為主;以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工業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2、美國「矽谷」(高新技術工業,技術導向型)

(1)有利的區位條件: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航空和高速公路為主);軍事訂貨(特殊條件)。

● 高新技術產業一般布局條件:靠近高等院校,人才豐富;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高三地理筆記重點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2020高考地理答題規律與方法

★ 高三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

★ 高三地理復習知識點匯總

★ 高三地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 地理高中知識點歸納

★ 高考地理核心知識點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與歸納

★ 高三地理知識點復習精選

★ 高三地理重要知識點復習方法總結介紹

★ 人教版高三地理必備知識點

閱讀全文

與高三地理怎麼整理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