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我眼中的地理手抄報寫什麼

我眼中的地理手抄報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29 15:28:16

⑴ 《我認識的地球》手抄報內容

我們的地球手抄報內容:
曾經有人給我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人類第一次蹬上太空,看到地球是一個白藍相間、透明如洗的水晶球;可是,是隔30年,當人類再一次蹬上太空時,所看到的情景卻截然不同。以往晶瑩剃透的地球,如今表面增添了許多灰黑色的氣體,可想而知,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氣污染。聽了這個故事。我心中如海浪洶涌澎湃。總有一些感嘆在我腦海中浮現。俗話說:「地球就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了這個家園、為了這片土地,做出自己應進的義務。可是仍然還有一些人,在不斷的濫用化學物,來破壞我們美麗的家—地球。據統計,在以地球為中心的方遠幾百萬里以內都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所以我們更應該愛護我們的家。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到科技飛速發展的現在,以有了悠久的歷史。人類不斷聲息繁衍,使我們的地球更具有了活力。可是,在人類沖判聲息繁衍的同時地球在逐步面臨資源枯竭納納的危險。有人說:「資源枯竭了還可以再生。」可是在泥土下面,蘊藏的資源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再生的。他們必須經過無數次風雨的洗理和地殼的變遷,才能形成。所以我們人類不能不加截止的開采,應該用自己的愛去呵護每一份資源。
為了地球能更美麗;為了人類更好的聲息繁衍;散茄改為了花更美,草更綠。讓我們共同攜手,用自己的愛,自己的行動,來譜出最美的詩篇吧!

⑵ 地理手抄報內容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五大行星:
軌道半徑: 149,600,000 千米
(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756.3 千米
質量: 5.97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馬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亥亞,大地母親)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
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在空間拍攝的地球照片有很高價值;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而且這些圖片都非常漂亮!
地球由於不同的化學成分與地震性質被分為不同的岩層(深度-千米):
0- 40 地殼 2700-2890 D'' layer - D"層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過渡區域 5150-6378 Inner core - 內核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地殼的厚度不同,海洋處較薄,大洲下較厚。內核與地殼為實體;外核與地幔層為流體。不同的層由不連續斷面分割開,這由地震數據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數地殼與上地幔間的莫霍面-不連續斷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們所居住的只是整體的一個小部分(下列數值×10e24千克):

大氣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內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鐵構成(或鎳/鐵),雖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較輕的物質。地核中心的溫度可能高達7500K,比太陽表面還熱;下地幔可能由硅,鎂,氧和一些鐵,鈣,鋁構成;上地幔大多由橄欖石,輝石(鐵/鎂硅酸鹽),鈣,鋁構成。這些都是通過地震技術獲得的資料(所謂地震技術是指在地表人工製造一個震源,如炸彈之類的,通過接受地下的回波來確知地下結構的方法);我們只能在岩漿中獲得上地幔的采樣,對於其它層則無能為力。地殼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類長石的其他硅酸鹽構成。就整體看,地球的化學元素組成為: 34.6% 鐵 29.5% 氧 15.2% 硅 12.7% 鎂 2.4% 鎳 1.9% 硫 0.05% 鈦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
其他的類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結構與物質組成,當然也有一些區別:月球至少有一個小內核;水星有一個超大內核(相對於它的直徑);火星與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與水星可能沒有由不同化學元素構成的地殼;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顆有內核與外核的類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有關行星內部構造的理論只是適用於地球。
不像其他類地行星,地球的地殼由幾個實體板塊構成,各自在熱地幔上漂浮。理論上稱它為板塊說。它被描繪為具有兩個過程:擴大和縮小。擴大發生在兩個板塊互相遠離,下面湧上來的岩漿形成新地殼時。縮小發生在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其中一個的邊緣部份伸入了另一個的下面,在熾熱的地幔中受熱而被破壞。在板塊分界處有許多斷層(比如加利福尼亞的San Andreas斷層),大洲板塊間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目前有八大板塊:
¤北美洲板塊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蘭島
¤南美洲板塊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 - 南極洲及沿海
¤亞歐板塊 - 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 - 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與澳洲板塊 - 印度,澳大利亞及大部分印度洋
¤納斯卡板塊 - 東太平洋及毗連南美部分地區
¤太平洋板塊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

還有超過廿個小板塊,如阿拉伯,菲律賓板塊。地震經常在這些板塊交界處發生。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輕。在5億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學標准),不斷重復著侵蝕與構造的過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壞,這樣一來,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跡(比如星體撞擊產生的火山口)。這樣一來,地球上早期歷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億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頭只有40億年,連超過30億年的石頭都屈指可數。最早的生物化石則小於39億年。沒有任何確定的記錄表明生命真正開始的時刻。
71%的地球表面為水所覆蓋。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顆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態水(雖然在土衛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態乙烷與甲烷,木衛二的地下有液態水)。我們知道,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海洋的熱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氣溫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液態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蝕及大洲氣候的多樣化,目前這是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過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許也有這種情況)。
地球的大氣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和水組成。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幾乎都被組合成了碳酸鹽岩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給活著的植物消耗了。現在板塊構造與生物活動維持著二氧化碳的循環。大氣中穩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過溫室效應對維持地表氣溫有極其深遠的重要性。溫室效應使平均表面氣溫提高了35攝氏度(從凍人的-21℃升到了適人的14℃);沒有它海洋將會結冰,而生命將不可能存在。
豐富的氧氣的存在從化學觀點看是很值得注意的。氧氣是很活潑的氣體,一般環境下易和其他物質快速結合。地球大氣中的氧的產生和維持由生物活動完成。沒有生命就沒有充足的氧氣。
地球與月球的交互作用使地球的自轉每世紀減緩了2毫秒。當前的調查顯示出大約在9億年前,一年有481天,每天18小時。
地球有一個由內核電流形成的適度的磁場區。由於太陽風的交互作用,地球磁場和地球上層大氣引發了極光現象。這些因素的不定周期也引起了磁極在地表處相對地移動;北磁極現正在北加拿大。
地球的衛星
地球只有一個自然衛星--月球。
未知點
-我們有關地球的知識全部是由極不直接的證據逐步導出的。我們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僅管太陽"常數"的有所增加,地表的平均溫度卻數十億年來非常穩定。最好的解釋這個的理由是:由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數量改變,控制溫室效應來完成。但這到底是怎麼完成的?亥亞假設主張是由生物圈的活動維持了它。更多的有關金星與火星的詳情可能會提供某些線索。
-在形成像金星一樣大氣前我們能將多少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

⑶ 保護地球的手抄報內容怎麼寫

保護地球的手抄報內容如下:

1、地球只有一個,愛護家園從我做起。 清御

2、保護地球媽媽,讓和諧走遍世界!

3、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明天鉛正或的孩子。

4、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

5、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命。

6、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

7、早一天保護環境,多一份生命保證。

8、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

9、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10、美好槐伍的環境來自我們每個人的珍惜和維護。

11、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12、保護自然平衡,拯救綠色環境。

13、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14、保護野生生物,人與自然共存。

15、為了子孫的幸福,請您珍愛環境。

16、能源你我共享,節約你我同行。

17、地球不是天然寶庫,能源更需你我呵護。

18、人人節約一點能源,世界增添綠洲無限。

19、鳥兒渴望潔凈的天空,人類渴望綠色的家園。

20、保護環境,讓藍天白雲永駐,願綠水青山長留。

⑷ 地理手抄報內容

地理手抄報內容

地殼運動之大陸漂移說

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1880~1930)在1912年系統提出的一種大地構造假說。他認為古生代後期全球只有一個龐大的聯合古陸,稱「泛大陸」。中生代由於潮汐摩擦和從兩極向赤道方向的擠壓力,泛大陸開始分裂,較輕的花崗岩質大陸在較重的玄武岩質地幔上漂移,逐漸形成今日的海陸格局。他認為地球上的山脈也是大陸漂移的產物,科迪勒拉山和安第斯山是美洲大陸向西漂移滑動時,受到太平洋玄武質基底的阻擋,被擠壓而形成的褶皺山脈;亞洲東緣的島弧群,是大陸向西漂移過程中留下的殘塊;格陵蘭的南端、佛羅里達、火地島等弧形彎曲,都是向西滑動摩擦脫落的結果;東西向的阿爾卑斯山和喜馬拉雅等各大山脈,是大陸從兩極向赤道擠壓的結果。魏格納根據當時掌握的資料,從地質、地形、古生物、古氣候和大地測量等方面,詳細論證了大陸漂移說。這個假說當時引起了地質學界和地球物理學界的重視。但是對於大陸漂移的機制和規律,則有很多學者表示懷疑。20世紀50年代以來,古地磁學的研究表明,地質歷史時期磁極的移動,只有用大陸漂移說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因此大陸漂移說又獲得了新生。

地殼運動之板塊構造說

1961年和1962年,美國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擴張說」。在此基礎上,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順等人首創「板塊構造學說」,現已成為最流行的地球科學新理論。

板塊構造學說將全球的.岩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除六大板塊外還有些小板塊。大陸內部也可以劃出一些次一級的板塊。板塊之間,分別以海峽或海溝、造山帶為界。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其活動性主要表現為地震、火山、張裂、錯動、岩漿上升、地殼俯沖等。世界上的火山、地震活動,幾乎都分布在板塊的分界線附近。

板塊學說認為地殼是有生有滅的。由於海底擴張,大洋底部不斷更新,大陸則只是隨著海底的擴張而移動。板塊在相對移動的過程中,或向兩邊張裂,或彼此碰撞,從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如3億年前,歐、非兩洲和南、北美洲相連,以後出現大西洋海嶺,新的洋殼不斷形成並以它為中軸向兩邊擴張,才使上述各洲分開。而在近7000萬年以來,由於印度板塊不斷北移,與亞歐板塊相撞,產生喜馬拉雅山脈。東非大裂谷則正處於非洲大陸開始張裂,處於產生新洋殼的雛型期。紅海亞丁灣則是兩側地殼張裂擴張的結果,處於大洋殼的幼年期。我們認識的地中海,則是代表大洋發展的終了期,它是廣闊的古地中海經過長期演化後殘留下來的海洋。

關於板塊的驅動力問題,有人認為是地幔對流,也有人認為是地幔中的「熱點」和「熱柱」把岩石圈拱起,而使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動推擠板塊運動,還有其他的一些主張,尚無統一的認識。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這是人類對地殼運動認識過程不斷深化發展的三部曲。

⑸ 關於地理小知識的手抄報大全(地理手抄報資料)

1.地理手抄報資料
火燒葫蘆峪與氣旋

三國後期,諸葛亮北伐中原、六齣祁山。一次將司馬懿父子及所率魏軍困在葫蘆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將敵方全部燒死。司馬父子自度難逃此劫,抱頭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場大雨澆滅了山火,司馬氏得以死裡逃生。這場雨其實不是什麼「天意」,恰恰是諸葛亮自己製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區的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氣壓降低。低氣壓區形成氣旋,其中心因空氣上升冷卻凝結而降雨。就是說,葫蘆峪里下了一場氣旋雨。諸葛亮雖然通曉天文地理,但畢竟缺乏現代科學知識,不識「氣旋」是怎麼回事,否則,他可能會用另外的戰術來殲滅魏軍。

借東風與季風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軍精心准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機,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周瑜為什麼「欠」東風呢?因為赤壁古戰場在我國東部季風區。當時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風,極少刮東南風。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用火攻反會燒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氣候規律性。而所謂「借」東風,其實是諸葛亮預測到冬至前後短時間天氣反常現象,故弄玄虛而已。由這則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風、氣候、天氣等概念。

古希臘傳說

古希臘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太陽神赫里沃斯有十個兒子。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四個兒子身材瘦小,卻很孝順,時時刻刻隨父親轉個不停,太陽神十分冊橡喜愛。法愛東、木星和土星這三個兄弟身體肥胖,心地善良,愛交朋友,但太陽神對這三個兒子不太滿意。另外三個兒子名叫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這三個兄弟整天不說不笑,表現得陰森森,冷冰冰的。太陽神有些討厭他們,他們也不敢靠近父親,總是離太陽神遠遠的。

有一天,法愛東在朋友的唆使下,駕馭父親的日車出去玩耍,由於不善駕駛,差一點焚毀日車,被宙斯用雷電擊斃。法愛東依戀父親和兄弟,捨不得遠離他們,於是他的血肉、骨骸化成了成千上萬的小碎塊,也就是人們稱做的小行星,夾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時刻繞著太陽神旋轉。

海灣戰爭與自然帶

在侵越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美國都打出了空軍王牌,但結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兩地自然環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處熱帶季雨林帶,在「胡志明小道」沿線,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嶇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難觀察到地面的軍事動態。不利於美軍完成他們的意圖。
2.做地理小報
地理小知識

亞洲---亞細亞洲的簡稱。「亞細亞」在拉丁文中的原義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即「日出處」的意思。

歐洲--歐羅巴洲的簡稱。「歐羅巴」是「太陽下山的地方」即「日沒處」的意思。

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簡稱。「阿非利加」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陽光灼熱」。

美洲---阿美利加洲的簡稱,也是南、北美洲的合稱。1499年--1504年,義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幾次航行到現在的南美洲北部,確證那裡是歐洲人從未知道的「新大陸」。故用他的名字命名為阿美利加洲。

大哪姿遲洋洲---澳大利亞洲,簡稱澳洲。「澳大利亞」原意是「南方大陸」。17世紀,一些歐洲殖民者來到這里,誤以為這里就是傳說中的南方大陸,所以,叫澳大利亞洲。

南極洲---南極點附近的大陸。真正的南方大陸。嚴酷的氣候,使它到十九世紀才被發現。
3.地理小報內容
《趣味地理》二則僅供參考:一、地理考試時, 老師要學生簡略描述下列各地: *** 、新加坡、好望角、羅馬、名古屋、澳門。

其中小明這樣寫:從前有個老公公, 大家叫他 *** ,有一天他出去爬山, 當他爬

到新加坡的時候突然看見一隻頭上長著好望角的羅馬直沖過來,嚇的他拔腿跑進名古

屋, 趕緊關上澳門。

二、遼寧「怪坡」

最早被發現的「怪坡」,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新城子區清水台鎮周家村東北方的寒坡嶺。

1990年5月,一輛麵包車途經此地,司機下車小歇;回來時發現熄火的麵包李李車已自行從坡底「滑行」到了坡頂。

在這條長約90米、寬約15米、坡度為1.85度的「怪坡」上,坡道平坦,兩邊長滿小草,並無任何異常現象。

但就在這「怪坡」上,汽車下坡必須加大油門,而上坡即使熄火也可到達坡頂;騎自行車,下坡要使勁蹬,上坡卻要緊扣車閘;人行坡上,也是上去省力,下來費勁。

◇山東「怪坡」

濟南市東南外環路也有一段「怪坡」,引來人們競相探奇。

當時,有人駕車途經外環路省經濟學院以南約1.5公里處一段下坡路時,駛過下坡的汽車一旦熄火,竟又慢慢地自動爬上了坡。

不少人聞訊趕來,目睹了同一現象:幾輛汽車駛到坡底,車與車相距1.2米,熄火;結果,汽車均「倒行逆駛」,緩慢地爬上坡去。

◇西安「怪坡」

在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東南方,1997年人們又發現了一個「怪坡」。

「怪坡」長約120米,是一段盤山公路的上坡段,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到此,不用加力踩油門,都會自動地慢慢爬上去。

◇台灣「怪坡」

在台東縣東河鄉,有一個名叫「都蘭」的旅遊勝地,其最吸引遊人處,便是「水往高處流」的奇景。「怪坡」旁有一股小山溪,溪水流到山腳下的農田,而靠近山腳旁的另一股溪水,不往下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向山坡上流去,觀者無不稱奇。
4.辦一份關於地理的手抄報
環境問題是全球的熱點問題,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近日,高一地理備課組在進行有關環境保護相關知識教育的同時,組織部分班級製作了「保護環境,保護人類」為主題的手抄報,通過手抄報的製作, 同學們更進一步體會認識了環境問題,並明確應該如何參與環境保護,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環境! 為此師大附中地理組和師大附中高一(2)班還聯合發出倡議,共同保護身邊的環境。 附:倡議書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人類 你可曾看到濃密的黑煙遮住了藍天?您可曾見到那墨黑的廢水污染了碧河?你可曾聽到樹林臨伐前的呼救?您可曾聞到鳥兒在槍口下絕望的哀鳴?您也許會說:是啊,我只看到城市閃爍的霓虹燈,卻尋不到星星的蹤跡;您也許會說:是啊,我兒時的那一方秀水已乾涸,我夢中的青山已荒蕪,我見不到鳥兒成群地飛過天空,只能偶爾聽到它們孤單凄歷的鳴聲。

仔細看看我們的四周吧,環境正發生著可怕的變化,別再亂排廢氣污水了,別再濫伐樹木了,別再捕殺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了……人類在野蠻地破壞大自然!地球,這顆曾經蔚藍美麗的水球,如今卻面臨著被黃沙吞噬的危險,然而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破壞自然的每一秒,便是給我們自己頭上套上一把可怕的枷鎖,毀滅自然的那一天,也就是人類自己的臨行日! 為了我們的生存,為了我們的明天不會上演各種悲劇,我們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分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小事開做起,持之以恆,為此我們倡議如下: 1、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從點滴做起,節約利用資源。

不使用或者少使用一次性飯盒、筷子等消費品,不浪費紙張,不浪費水電,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節約能源,做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綠色消費、環保選擇。

使用環保電池,防止汞、鉻污染,慎用洗滌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認准綠色食品標志,選購環保食品。 3、講究衛生、保護環境。

制止亂貼亂畫、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不隨地吐痰,不製造噪音。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常開窗戶多通風,勤換衣服勤洗手。不亂扔垃圾,正確處理好廢棄物,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4、保護自然、萬物共存。不獵殺、食用珍惜動物和受保護動物,關愛救助野生動物。

植樹造林,愛護身邊的每一份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林。 行動起來吧!加入我們的環保行列,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

「地球只有一個」,讓我們共同珍惜,共同維護。讓我們的家園再呈現昔日的碧水青山,鳥語花香。

那麼,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來美化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人類。
5.怎樣做地理手抄報
1):給手抄報定個好主題 為什麼製作手抄報要先定主題呢?這是因為手抄報只有小小一張紙,能夠容納的文章並不多。

如果把一個話題方方面面的內容都堆上去,那給讀者的感覺可不好。 最好的辦法是,從大主題中選一個小主題,圍繞這個小主題做好文章。

選出這件印象最深的事———這就是你的手抄報的主題了! (2):好報名給人好印象 給手抄報取個好報名,就是製作手抄報的「點睛」之處。 確定了主題,選好了材料,下一步關鍵就是取一個好報名。

「報名」是讀者對報紙的第一印象。報紙的名稱一般來說,可以從四個角度來選取。

第一,表明該報的出版地域和出版周期。如《羊城晚報》、《南方日報》等。

第二,表明該報的讀者對象,如《現代小學生報》、《農民日報》等。 第三,表明該報的辦報方向。

如《計算機報》、《中學語文報》等。 第四,表明該報的辦報方向或該報的主張。

如《新快報》、《希望報》等。 取一個新穎、貼切、有創意的報名是手抄報小主編們最值得思考的。

從手抄報大賽以往的情況來看,一些被評委稱好的「報名」有兩個特點: 一是貼切,有童趣。如1997年關於香港回歸主題的手抄報「報名」,有《羊城小晚報·回歸特刊》、《歸航》、《小小日報·回歸特刊》等;又如2002年手抄報大賽主題「快樂」,好報名就有《流行樂報》、《樂齋》、《歡樂谷》等。

二是寓意深遠,具有象徵性。同是香港回歸主題的手抄報「報名」,有《紫荊》、《不倒翁報》、《蓓蕾》、《虎嘯》等。

又如2000年手抄報主題為「考試」,好報名就有《足跡》、《號角》、《心語》等。 (3):精心編制好欄目 一份報紙的內文由文稿和圖片等構成。

一般情況下,除部分新聞和照片外,許多文稿和圖片都有欄目。 在報紙中,欄目的設置很值得花心思。

學員在參賽時,應精心設置好一些欄目,但不必每篇文章都設。在設置好欄目後,還可以按欄目的意圖,創設一些欄目小標圖,以此活躍欄目,美化版面。

手抄報「長」得夠不夠漂亮,關鍵就看版面製作。文章的標題、內文、欄線、小題圖全靠手寫、手畫,如果運用圖片、照片,可用粘貼方式,當然也可以手繪仿製。

同學們寫字、畫畫,一定要把字寫端正、整潔,圖也要畫得干凈、得體。 手抄報畢竟是一份報紙,而不是一張圖畫,因此編制中一定要注意保證報紙的各種要素。

第一步,大家要根據自己年齡符合的參賽組別,按要求找一張合符規格的白紙。為了保證塗色效果,紙張太厚、吸墨性能差的紙不要採用,最好用舊掛歷紙。

然後,在白紙上畫出版面的「版心」,也就是「大長方形」白紙外邊內1厘米以上的「小長方形」。下面就可以按你的想法,往「版心」里填東西了。

值得一提的是,「手抄報」的紙張底色要求是白色,但在製作手抄報過程中,也可以按版面實際要求為內文、圖片、標題鋪上深淺不同的底色。以往幾年參加《羊城晚報》手抄報的我輯在運用底色方面有許多成功的表現,許多參賽者都因為底色鋪得有美感而獲得好評。

由於手抄報書寫後不便更改的特點,在手抄過程中常會與最初的版面設計有些出入,一般可採用占版面較小的名言警句或小插圖作為「補白」,使版面結構更趨完美。

⑹ 看看我們的地球手抄報內容怎麼寫

看看我們的地球手抄報內容寫法如下:

先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基陸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采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

文章先由地球的氣圈、水圈引出課文的說明對象——石圈,接著介紹石圈的位置、性質及形成;有石圈的形成,引出人們從古到今對石圈的最上層的開發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解決石圈最上層可利用的各種礦物質資源日益減少的問題;由解決的辦法又引出對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

⑺ 地理手抄報可以寫些什麼內容(具體一點)

地理手抄報

可以寫些時下比較熱們的地理或天文內容

……

地理

是研究地球物理學現象的科學

其實

在很多的時候

地理學上的內容

在很大程度上含有天文學內容

地球本身就是太陽天體星系中的一個成分

在研究地球物理時

就會牽涉到太陽和陽光

否則

就不會形成地球物理學的現象

譬如

地理學上的大氣和生物

都是在陽光的主導下生成的

……

為此

在做地理手抄報時

可以討論一下地球的未來

以及地球上的某些問題等

……

譬如

在五十萬年以前

炎黃禹是怎樣勘測和測繪經緯線工程的

在測繪經緯線工程中

都涉及到了哪些技術

如造船技術航海定位技術等

這樣的議題

肯定會引起廣大同學們的興趣

您說呢

⑻ 關於地理的手抄報 關於地理的手抄報內容

1、地理(英: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2、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3、西方:在西方,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這個術語,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記述」,並寫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地理學概論》。

4、東方:在我們祖先留下的文獻中,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公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系辭》,裡面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文句。東漢思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

5、中國古代詞義概念上的「地理」與今「地理」概念完全不同,中國古代的「地理」概念包含了大量的風水學內容,風水學內容的書籍常常使用「地理」的名字。而以現代觀念中的「地理」概念來看,古代較早描述相關內容的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且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和有關地球數據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且這樣的書籍中並不會使用「地理」這一詞彙。

⑼ 有關地理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中國地理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位置和面積


中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5] 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中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英語:Lidi Ansha或Lydi Shoal)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6-7]


中國領土遼闊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中國南北相距5500千米,東西相距5200千米。


疆界和鄰國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中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中國內海。沿海分布有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


海洋


鄰近中國大陸的海洋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渤海位於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渤海海峽,與黃海水域相通,有廟島群島綿亘峽口,面積7.7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70米。


黃海北起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岸向濟州島方向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平均水深44米,最深處140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海床為半封閉型淺海大陸架。


東海北起長江北岸至濟州島方向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線,東至沖繩海槽(以沖繩海槽與日本領海分界),正東至台灣島東岸外12海里一線,面積77萬平方千米。


南海的海底是一個巨大的海盆,海盆的山嶺露出海面就是中國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這些海底山嶺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千米。


豐富的海洋資源


大陸架:又稱「陸棚」或「大陸淺灘」,是大陸向海洋延伸的淺海地帶。大陸架淺海是海洋資源最富饒的部分,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煤、鐵等礦藏,也是海洋生物資源極其豐富的地方。


中國近海漁場很多。東海素有天然魚倉之稱。舟山漁場是中國性的大漁場,北方的渤海海灣漁場以盛產對蝦著稱。


中國的海鹽產量居世界首位。主要鹽場有長蘆鹽場,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


海底石油資源:中國海洋中礦產資源很豐富,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海洋礦產。蘊藏量以東海大陸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中國近海大陸架比較廣闊,渤海和黃海的海底全部、東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屬淺海大陸架。開發海洋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主要是在大陸架上進行的。

有關地理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⑽ 關於中國地理的手抄報資料

1.位置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的經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2.遼闊的疆域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東西跨經度60多度,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南北跨緯度約50度,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3.疆界和鄰國我國陸上疆界兩萬多千米與我國相鄰的國家有14個。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海。沿海分布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六個國家。4.行政區劃我國現在行政區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全國劃分東北區、華北區、華東區、中南區、西南區和西北區6個大區。 (二)人口和民族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約有13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從城鄉分布來看,2004年末全國城鎮人口達到54283萬人,占總人口的41.76%,鄉村人口為75705萬人,佔58.24%。2.華僑與華人我國的有3000多萬華僑和華人分布世界各地。僑胞原籍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這兩省許多地方一向以僑鄉著稱。3.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因此,推行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4.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漢族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總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三)地形1、我國的地形特徵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雲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二階梯以東,海平面以上的陸面為第三級階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為丘陵和平原。2.主要山脈分布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為天山一陰山一燕山;昆侖山一秦嶺;南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為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武夷山;台灣山脈。南北走向的2條:賀蘭山;橫斷山。西北一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四大高原的特點和分布: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國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點是高峻多山,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眾多,草原遼闊,水源充足。內蒙古高原在我國北部,包括內蒙古大部和甘、寧、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其特點:地面開闊平坦,地勢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黃土高原海拔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蓋著疏鬆的黃土層,是世界上黃士分布最廣闊、最深厚的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千溝萬壑。雲貴高原岩溶地形廣布;山嶺起伏;崎嶇不平。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點:四川盆地位於四川東部,因廣布紫色砂頁岩,有『紅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稱,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呈環狀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為戈壁、沙漠,東部多沼澤、鹽湖,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准噶爾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是中國第二大盆地,東西長112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800千米。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點:東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稱,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國第二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長江中下游沿岸,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眾多。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4.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區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閱讀全文

與我眼中的地理手抄報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