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人文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要素有哪些

人文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要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30 15:09:29

Ⅰ 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如何影響世界貿易

自然地理對經濟或者貿易的影響是底層的,基礎的,就世界貿易而言,自然地理條件的好壞影響商品原料的多少、質量的高低和跨國貿易的成本(即國家間地理位置距離的遠近),但並不是底層的影響就大,實際上人文地理對國際貿易影響更多。
就字面看世界貿易或者說國際貿易是以國家為單位進行的,國家是政治區劃的劃分,顯然歸為人文地理一類。貿易是經濟行為,是人為的,世界貿易如何進行要看人怎樣操作。一方面從事世界貿易的人來自不同國家,語言的使用、風俗習慣、社會約定俗成都不一樣,這會影響貿易的開展;另一方面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國與國之間的雙邊關系等政治因素更是直接影響世界貿易。當然貿易開展過程中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市場大小等人文因素也與世界貿易息息相關。
此外世界貿易不僅是商品的貿易,還包括勞動力輸入輸出,技術、權利、服務等的提供和轉讓,這些因素作為貿易的直接內容都屬於人文地理范疇。

Ⅱ 加拿大人文地理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題主是否詢問「加拿大人文地理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什麼」?當地的經濟條件及工業生產能力等。人文地理環境對世界貿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當地的經濟條件,工業生產能力,市陸唯場檔缺大小,交通條件,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地理條件的好壞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硬環境條件。國際貿易的根本是物品的買賣,不同自然地理環境下的地區所盛產早蠢培的物品是不同的,而這些物品是否是可以促成國際貿易的商品,形成商品經濟,這便成為了能否進行國際貿易的先決條件。

Ⅲ 人文地理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影響:政治:區域集團化,如歐盟依據地緣在政治方面促成歐元形成
經濟:經濟全球化,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發揮了各國的比較優勢,各國經濟聯系不斷加強,如08年的經濟危機。
文化:各國文化交流加強,現在世博會每天的國家日都在展示文化風采,特別是孔子學院。【個人意見,如有錯誤,也很正常】

Ⅳ 自然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哪些

你可以從兩方面去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自然環境有很多構成要素,例如,地形、水文、氣候等,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新航道的開辟,麥哲倫和哥倫布的環球航行,不但連接了各大洲,還有各洲各個國家之間貿易、文化的交流,當然還有掠奪和殺戮!這是水文,地形方面,全球的貿易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很少,什麼原因呢?因為北半球主要是大陸板塊,是人類主要的聚集地,集中了全球的大半部分人口,人口多的地方,貿易往來必然頻繁,以此類推,山地和和河流區貿易發達程度也不盡相同;氣候方面,會對交通產生影響,交通的便捷與否影響貿易成功的效率好壞!當然,如今的互聯網產生的電子商務就好了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傳統貿易上的不足。其次,人文環境也對國際貿易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每年國際上不都有各個國家的投資環境排名么,除了自然環境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文環境,比如亞洲、美洲、歐洲貿易往來持續加快,而非洲還很落後,非洲的人文環境對於發展國際貿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利的影響。這有時又是一種惡性循環,經濟欠發達,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Ⅳ 影響國際貿易的地理要素有哪些

人文地理環境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如同自然地理環境一樣,也是明 顯而深刻的,是國際貿易的社會地理基礎。
人口民族、科學技術、環境質量、政治因素和生產力狀況等,均屬人文 地理環境范疇,它們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下面分別敘述。

一、人口、民族的影響
人類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即生產者),又是社會生產資料和生活 資料的消耗者(即消費者),兩者是辯證的統一。經貿活動,特別是國際貿 易活動,更是社會生產和國際地域分工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人類則是其 主宰者。人類對於經貿活動的影響,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從世界人口地圖上清楚地看到,人口的分布狀況是與經濟發展及國際貿 易緊密相關的。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區,一般是世界經濟、貿易的發達地區。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世界人口集聚程度有增無減,往往使相鄰近的一些城市集聚, 乃至連接起來,形成規模宏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帶,如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地區 和沿著大西洋岸向南延伸的都市帶,日本沿太平洋岸的城市帶及中國東南部 沿海的城市群等。隨之這些地帶亦成了經濟、貿易、政治和文化等高度集中 的中心地區。
眾所周知,人口較多、密度頗高的國家或地區,對各種原材料、燃料和消費品等的需求量就大,必然導致經貿活動的活躍與繁榮。例如亞洲,地域 廣大,人口較為密集,居住著全世界大約 60%的人口,糧食消費量極其巨大, 雖然本洲生產的糧食是各大洲中最多的,但每年仍然得從其他各洲調進可觀 的糧食,其總量要佔全世界糧食總貿易量的一半左右。同樣,一個國家或地 區生產水平與生活水平的高低,從某種角度看,受制於該國家或地區的人口 數量和商品需要量等諸因素。
除此以外,人口素質高低、年齡結構、以及人口增長的速度等,也將影
響國家或地區乃至國際間的經貿活動。
認真地研究、了解、熟悉各個國家與地區人 民和民族的興趣愛好、風土人情、傳統特點,乃至宗教信仰等,有的放矢地 做好外貿商品的供應以及商標、包裝等的設計與處理工作,對於開拓對外貿
易市場,有效地做好外貿生意等,是很有必要與必需的。

二、科學技術的影響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的 理論,日益為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的實踐所證實,也愈來愈被廣大 公眾所共識。資本主義社會所以能戰勝封建社會,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靠著 科學技術的迅速進步,創造了比過去任何社會發達得多的社會生產力。非常 清楚,不同歷史階段生產力的差異,實際上是人們掌握科學技術多少的差異, 生產力的不發達,就是科學技術的不發達。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前進,科學技術在社會經濟進步、生產力發展和國際經貿活動中的作用將愈趨重 要。科學技術在經貿活動中的作用有日益 增大之勢。
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國內市場 狹小的資本主義國家,只得以搶占國外市場,大力發展國際貿易的辦法尋找 出路。

三、環境質量的影響
人類和其生活的地理環境關系密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經貿活動等會 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反之,人類的一切活動又會深刻地作用於地理 環境,並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
地理環境是由土地、大氣、水份、動植物等組成的統一整體,其任何一 個部分的數量,或者質量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生態系 統、環境質量以及它們間的相互關系,進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和經濟活動。
四、政治因素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各個組成要素會對國際貿易活動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層次地 產生影響,而涉及面更為廣泛、影響程度更加深刻的則數政治因素。局勢是 否穩定,有否全球或局部戰爭,國家(地區)執行什麼樣方針、政策和奉行 何種外交路線,參加政治、經濟聯盟與否,屬於何種社會經濟制度,哪個政 黨、集團執政,誰來掌權等,均會非常明顯地影響社會、經濟和貿易。

Ⅵ 舉例子說明地理環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國際地域分工日益廣泛和深化、國際間的 競爭愈益激烈的今天, 地理環境各因素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比過去任何時候更 加激烈和深刻。積極開展地理環境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及其規律性的探索研 究, 對預測國際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 國際貿易變化和做好對外經貿工作等方面, 均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字:地理環境 關鍵字 人文環境 抑制 促進 國際貿易 一、自然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一個國家和地區所處的緯度位置、地形特徵、氣候條件、 自然資源的豐歉與分布等。這些因素的綜合,對一個國家和地區長期貿易政策的 形成和短期的貿易行為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1、 地理位置的影響 、 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處的空間區域,其對國際貿易的 影響可以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經濟地理位置和鄰國位置等反面 反映出來。 廣大中緯度地區因其位置居中,致使這一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水 適中,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貿易等活動都較適宜,是人們生存、發展和交往等 的理想環境;瀕臨海洋還是深居內陸的位置,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發展和 貿易交往等亦會產生重要影響。沿海地區(尤其是開放地區)與內陸地區(特別 是邊遠偏僻山區)相比,因為環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條件大不一樣,使這些國家 (或地區)之間以及內部,其經貿狀況會形成明顯的差異。一般前者發展較快, 成為發達地區;而後者則發展較慢,往往是比較閉塞和落後的地區。 當然,具體問題要作具體分析。獨聯體雖然為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所 包圍,但是,由於北冰洋長年封凍,成為天然障礙,太平洋岸僅有的港口距西部 經貿重心地區遙遠,交通很是不便,西部出海口被土耳其海峽所扼,北冰洋西部 的摩爾曼斯克港,雖為不凍港,但航線需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控 制的挪威海峽, 因政治原因,進出口甚為不便,所以前蘇聯雖瀕臨三大洋, 但卻酷似內陸國家, 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它的對外貿易的發展。 除上以外,因為臨近或者毗連一些經 濟發達、經貿活動頻繁的國家與地區,也會使一些國家、地區得益,促進經濟貿 易得到一定的發展。 2、 地形條件的影響 地形對於經濟和貿易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以美國為例,美國由於平原 廣布,所佔比例頗高,使發展農牧業有了良好基礎,為美國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 的農業國家創造了條件。因而,美國農牧業生產發達,農產品不僅能滿足本國需 1 要,還可以有 1/3~2/5 的農產品用於出 口。大量農產品的出口,不僅創造了 占該國外匯總收入 20%的外匯,而且在繁榮國際貿易、改善美國的國標收支和 外貿平衡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反之,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嶺,或險惡地形直逼沿海,則必 然對其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嚴重影響,難以展開對外貿易。世界最 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橫亘於非洲偏北部的廣大地區,使這里的阿爾及利亞、 利比亞、蘇丹、埃及等國家,經濟發展和貿易活動深受影響。 可見,地形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農牧業生產的制約作用是很大的, 以致將影響整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開展。 3、 氣候條件的影響。 氣候條件的影響 從赤道向南北兩極延伸,氣候帶排列有序,分別為熱帶、溫帶和寒帶,緯度 地帶性清楚,這又是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氣候的節律性和地帶性,對生產事業, 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著深刻影響,進而制約著經貿活動。北半球的歐洲、亞洲和 北美洲的部分地帶已經伸入寒冷的北極圈范圍內,因此,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 的一些位處高緯度的港口,氣溫太低,秋冬季節洋面封冰,致使不少港口一年中 有半年因航船無法運行而被迫停用,國際貿易近乎癱瘓或停頓。 災害性天氣(如寒潮、霜凍、風暴、乾旱、洪澇、

冰雹等) ,對於生產 活動、 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等產生的破壞性影響更為直接和嚴重。例如,一些外貿船隻 往往因風暴襲擊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氣象資料,冒然遠航, 外貿船舶很可 能會被風浪浸沒,造成慘重的損失。可見氣候異常將直接影響工農業生產和貿易 活動發生重大變化。重視氣象現象和氣候條件的觀測與分析,特別是較大范圍的 氣候異常的觀測研究,了解氣候變化態勢,熟悉氣候條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從 中掌握 世界市場動向,以便主動地採取措施,搞好進出口貿易,已成為世界各 國、各地區政府和經貿界人士的一項基礎工作。 4、 資源條件的影響 、 礦產資源是寶貴的物質財富,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和 活躍貿易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質,且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 發展,其消耗量與日俱增。因此,礦產資源的賦存儲量、規格品種、 組合結構、 品位狀況、地理分布以及新礦產、新礦點的發現等,不僅嚴重影響著一個國家與 地區的經貿活動, 而且強烈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國際分工、 商品交往、 貨物流向、 貿易格局和貿易運輸等。 二 、人文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 人文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 人文地理是指人類長期的社會實踐中自身所創造的全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總和。它包括國家、居民、宗教、語言、法律、風俗習慣。人文地理環境雖 然不是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但卻影響了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准則。 1.國家類型的影響 國家類型的影響 全世界共有 208 個國家,可分為超級大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經濟發達、技術先進、人均 GDP 高,它們的發展需要發展中國家 的原料和市場,因此主張世界經濟、政治多極化。由於它們在政治、經濟、軍事 張佔有絕對優勢,它們仍然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力圖維持舊的國際經濟秩序,謀 2 取單方面的利益。 發展中國家數量和人口眾多,它們具有勞動力眾多、資源豐富、交通地理 位置重要等特點。但是由於經濟落後,雖然取得了主權的獨立,但在政治上仍受 到超級大國和一些發達國家的控制和擠壓,在軍事上受到干涉和威脅,在經濟上 受到掠奪和剝削。 正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利益,將影響它們的對 外貿易政策,從而影響國際貿易。 2、人口、民族、宗教、風俗、語言的影響 人口、民族、宗教、風俗、語言的影響 人口 人口的分布狀況是與經濟發展及國際貿易緊密相關的。世界人口分布稠密 地區,一般是世界經濟、貿易的發達地區。 因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承受 力是受限於其經濟實力的。一般講,經貿發達地區需要較多的經濟人口,亦能供 養較多的人口。地球上,北緯 20°~60°范圍的,據測算大約居住著全世界總人 口的 80%,而且幾乎聚集著世界上 100 萬人口以上的大多數大城市以及世界全 部大港和極大部分中型港口, 這些地帶成了當今世界主要貨流的起迄地點和各 類商品的集散地區。人口較多、密度頗高的國家或地區,對各種原材料、燃料和 消費品等的需求量就大,必然導致經貿活動的活躍與繁榮。 世界上的許多民族,由於長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 之中,各自形成了較為獨特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在生產、 生 活和消費等諸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以致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生產活動 和貿 易活動。我國是世界主要產茶和茶葉出口 國之一,與阿拉伯國家鄰近,與蒙古 人民共和國更是毗連一起,於是成了阿拉伯國家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農副產品、茶 葉製品的重要供應國, 貿易數額可觀。 近些年來, 我國邊境地區的新疆、 內蒙古、 黑龍江等省區開始空運或海 運活羊去那裡,深得當地人民的歡迎。 亞非歐交界處的中東地區是世界伊斯蘭教最集中的地區。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整個國家完全按照伊斯蘭教罕百里派的戒律行事,有著神 奇獨特的風俗。例如,全國上下嚴禁張貼和供奉一切偶像,認為崇拜偶像是違背 教規的行為。因此,該國不進口人物肖像、塑像和人像玩具等。至於豬的皮革制 品、豬的圖形和字樣等,更是絕對禁忌的,即便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甲魚和 螃蟹等,由於 其外形較為奇特與醜陋,也是不食用的。大熊貓是世界稀有珍貴 動物,系我 國國寶,但因外形較為肥胖,有點像豬,在這些國家亦是不受歡迎 的。我國 向該地區一些國家出口商品時,從外形、品種,直至包裝、裝潢等, 除按合同條款嚴格執行外,還要特別注意他們這些國家的風俗習慣,

否則會影響 貿易活動。 3、科學技術的影響 科學技術的影響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在社會經濟進步、生產 力發展和國際經貿活動中的作用將愈趨重要。 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 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 國內市場狹小的資本主義國家, 只得以搶占國外市場, 大力發展國際貿易的辦法尋找出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部分資本主義國家約 有 1/3 的產品要 依賴國際市場; 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的影響和經營范 圍亦有所擴大,競爭能力得到加強,國際貿易發展速度加快。全世界進出口貿易 總額增 長達到驚人程度。 3 5、 環境質量的影響 、 人類和其生活的地理環境關系密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經貿活動等會受到 地理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反之,人類的一切活動又會深刻地作用於地理 環境,並 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往往會出現工業廢渣、廢氣和廢水的 大量排放,大 量農葯、化肥的不科學使用等情況,致使大氣、土壤、水域等受到 污染,地 理環境惡化,環境質量下降或者變壞,個別地區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從 而影 響生產和經貿活動,導致工農業生產萎縮,經貿活動受挫,乃至夭折。 6、 政治因素的影響 、 局勢是 否穩定,有否全球或局部戰爭,國家(地區)執行什麼樣方針、政 策和奉行 何種外交路線,參加政治、經濟聯盟與否,屬於何種社會經濟制度, 哪個政 黨、集團執政,誰來掌權等,均會非常明顯地影響社會、經濟和貿易。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以後,全世界出現 了和平環境,這就為世界各國、各地區 的經濟貿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 迅速,有的甚至超過 10%,成為世 界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國際貿易 也突飛猛進,出現了空前繁榮局 面。 總之,地理環境包括的內容極其豐富,它常常從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和 不同程度同時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尤其是在世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更 顯視了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影響的深刻性和廣泛性。

Ⅶ 大學國際貿易試題:試論述國際貿易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要求兩千字 急求!!!!

2千字,,,有點難度。
人文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人文地理環境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如同自然地理環境一樣,也是明 顯而深刻的,是國際貿易的社會地理基礎。人口民族、科學技術、環境質量、政治因素和生產力狀況等,均屬人鍵褲螞文 地理環稿埋境范疇,它們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下面分別敘述。1、人口、民族的影響人類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即生產者),又是社會生產資料和生活 資料的消耗者(即消費者),兩者是辯證的統一。經貿活動,特別是國際貿 易活動,更是社會生產和國際地域分工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人類則是其 主宰者。人類對於經貿活動的影響,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從世界人口地圖上清楚地看到,人口的分布狀況是與經濟發展及國際貿 易緊密相關的。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區,一般是世界經濟、貿易的發達地區。 因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承受力是受限於其經濟實力的。一般講,經貿 發達地區需要較多的經濟人口,亦能供養較多的人口。地球上,北緯 20°~60°范圍的,據測算大約居住著全世界總人口的 80%,而且幾乎聚集著世界上 100 萬人口以上的大多數大城市以及世界全部大港和極大部分中型港口, 這些地帶成了當今世界主要貨流的起迄地點和各類商品的集散地區。最近一 個時期以來,世界人口集聚程度有增無減,往往使相鄰近的一些城市集聚, 乃至連接起來,形成規模宏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帶,如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地區 和沿著大西洋岸向南延伸的都市帶,日本沿太平洋岸的城市帶及中國東南部 沿海的城市群等。隨之這些地帶亦成了經濟、貿易、政治和文化等高度集中 的中心地區。眾所周知,人口較多、密度頗高的國家或地區,對各種原材料、燃料和消費品等的需求量就大,必然導致經貿活動的活躍與繁榮。例如亞洲,地域 廣大,人口較為密集,居住著全世界大約 60%的人口,糧食消費量極其巨大, 雖然本洲生產的糧食是各大洲中最多的,但每年仍然得從其他各洲調進可觀 的糧食,其總量要佔全世界糧食總貿易量的一半左右。同樣,一個國家或純亮地 區生產水平與生活水平的高低,從某種角度看,受制於該國家或地區的人口 數量和商品需要量等諸因素。除此以外,人口素質高低、年齡結構、以及人口增長的速度等,也將影響國家或地區乃至國際間的經貿活動。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徵的穩定的共 同體」(摘自《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斯大林選集》上卷,人民出版 社,1979 年第一版,第 64 頁。)。很明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為生產力發展 水平和社會經濟制度所制約。反過來,民族的數量、構成、傳統、特性以及 他們間的相互關系等,也會影響社會經濟制度、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力布 局和經濟貿易活動等方面。世界上的許多民族,由於長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 境之中,各自形成了較為獨特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在生產、 生活和消費等諸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以致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生產活動 和貿易活動。譬如,蒙古民族和阿拉伯民族聚居地區,大都屬於荒漠、半荒漠與草原地帶,氣候乾旱,一般適宜畜牧業生產,日常生活以牛羊肉和奶類 為主食,男女老幼均有飲茶習慣,蒙古族喜歡啃茶磚,阿拉伯民族則喜歡喝 綠茶,並加入大量食糖、薄荷和檸檬等。因而,這些民族需要大量的肉類、 奶類、茶葉製品,這方面的貿易活動頻繁。我國是世界主要產茶和茶葉出口 國之一,與阿拉伯國家鄰近,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更是毗連一起,於是成了阿 拉伯國家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農副產品、茶葉製品的重要供應國,貿易數額可 觀。近些年來,我國邊境地區的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省區開始空運或海 運活羊去那裡,深得當地人民的歡迎。亞非歐交界處的中東地區是世界伊斯 蘭教最集中的地區。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整個國家 完全按照伊斯蘭教罕百里派的戒律行事,有著神奇獨特的風俗。例如,全國 上下嚴禁張貼和供奉一切偶像,認為崇拜偶像是違背教規的行為。因此,該 國不進口人物肖像、塑像和人像玩具等。至於豬的皮革製品、豬的圖形和字 樣等,更是絕對禁忌的,即便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甲魚和螃蟹等,由於 其外形較為奇特與醜陋,也是不食用的。大熊貓是世界稀有珍貴動物,系我 國國寶,但因外形較為肥胖,有點像豬,在這些國家亦是不受歡迎的。我國 向該地區一些國家出口商品時,從外形、品種,直至包裝、裝潢等,除按合 同條款嚴格執行外,還要特別注意他們這些國家的風俗習慣,否則會影響貿 易活動。1969 年,我國某外貿公司,向中東地區的客戶出口一批北京凍鴨, 合同規定必須按伊斯蘭教的有關方法宰殺(直接割斷血管),並需出具我國 伊斯蘭教協會的證明,以示守約。結果,我國有關方面採取的是從口內進刀 切斷血管的鉗殺法,他們認為違背合同,招致退貨索賠,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世界各國、各地區因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不相同,民族、 居民有別,因此,他們都有自己的傳統特點和風土人情。例如,荷花在我國 是純潔的象徵,頗受歡迎,而在日本傳統上認為它是不吉祥的標志;菊花, 在中國和日本受到尊重,而義大利和拉美一些國家則認為它是「妖花」;美 國的共和黨把大象作為其黨徽,很受尊重,但在大多數的歐洲人眼裡,大象 則是笨拙的同義詞。對於數字和顏色的理解與喜愛亦因國家、地區和民族不 同,存在差異。埃及、比利時忌藍色,認為是不吉利的象徵,但在荷蘭、瑞 士、挪威和伊拉克等國家,藍色是人們喜愛的顏色。又如黃色,巴西、敘利 亞和巴基斯坦等國的人把它看作是死亡、凶喪或不健康之色,而到南美的委 內瑞拉,黃色又受到尊重和愛戴,且作為醫務的標志。再如,西方聖誕節的 食譜中要有核桃,美國感恩節時,家家要備火雞,義大利狂歡節要求供應大 量色彩鮮艷的奇裝異服,等等。認真地研究、了解、熟悉各個國家與地區人 民和民族的興趣愛好、風土人情、傳統特點,乃至宗教信仰等,有的放矢地 做好外貿商品的供應以及商標、包裝等的設計與處理工作,對於開拓對外貿易市場,有效地做好外貿生意等,是很有必要與必需的。2、科學技術的影響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的 理論,日益為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的實踐所證實,也愈來愈被廣大 公眾所共識。資本主義社會所以能戰勝封建社會,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靠著 科學技術的迅速進步,創造了比過去任何社會發達得多的社會生產力。非常 清楚,不同歷史階段生產力的差異,實際上是人們掌握科學技術多少的差異, 生產力的不發達,就是科學技術的不發達。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前進,科學技術在社會經濟進步、生產力發展和國際經貿活動中的作用將愈趨重 要。例如,上海的總體水平大約相當於國際 70 年代的水平,差距不小。其中 的重要原因在於上海工業企業的技術進步貢獻率小,1976~1989 年的 13 年 間僅為 26.92%,也就是講,工業產值的增長有 73%是靠勞動力和資金的投 入取得的。而發達國家早在 50~70 年代,技術進步貢獻率已達 50%~70%, 最近 10 年又上升到 80%左右。總之,科學技術在經貿活動中的作用有日益 增大之勢。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國內市場 狹小的資本主義國家,只得以搶占國外市場,大力發展國際貿易的辦法尋找 出路。據測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部分資本主義國家約有 1/3 的產品要 依賴國際市場;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的影響和經營范圍亦有所擴 大,競爭能力得到加強,國際貿易發展速度加快。全世界進出口貿易總額增 長達到驚人程度。1952 年,全球國際貿易總值是 600 余億美元,1975 年飛速 增長到 9,000 億美元,激增 13 倍多。1991 年世界國際貿易總額高達 3.5 萬 億美元。不僅如此,國際貿易的商品種類、貨物結構、貿易方式和地域范圍 以及各個國家、地區在世界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作用等都有較大的變化和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不僅使社會經濟進步,國際貿易獲得發展,而且使國際間、各個國家與地區間的國際競爭日趨復雜和激烈,特別是電腦等電子 技術普遍應用與推廣,交通運輸愈趨現代化,致使發達國家的生產成本有所 下降,而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優勢逐步消失,加上新原料、新材料的不 斷開發,促使天然原材料和農副產品的需求量逐漸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國際 市場上的初級產品價格下跌,而工業品等的價格則上揚,使發展中國家處於 甚為不利的競爭地位,不少國際市場逐漸被發達國家搶占。例如香港地區與 我國內地毗連,其市場上的水果、蔬菜等新鮮的物品,歷來由我國廣大內地 供應的,而近些年來,遠隔重洋的美國等國家,則利用其先進的速凍、壓縮、 倉儲和保鮮等新技術,以及快速、發達的通訊和交通優勢,將蔬菜、水果等 食品運送到香港市場進行傾銷,一度擠搶了我國內地對香港的果、蔬市場。 足見,科學技術既是經貿發展的強大動力與後勁,亦是增強國際競爭能力的 至關重要「武器」。1978 年以來,我國一改長期來鎖國閉關之態,奉行改革開放政策,加強 與國際社會的交往,積極吸取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科學技術,有力地促進 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與此同時,通過引進新型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及其對老 企業的設備與工藝等的更新和改造,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產品檔次,新產品也不斷涌現,致使我國對外貿易事業在開拓國際市場、增加出口 商品的品種與數量、提高產品質量和增強創匯能力等方面,展現了新的前景, 貿易范圍和貿易金額更是與日俱增。1980 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是 400 余 億元,1991 年已達 1,300 多億元,增長 3 倍多。我國已與世界上 180 多個國 家、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出口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已由 1985 年的第 16 位 上升到第 14 位,縮短了我國和世界主要國家在國際貿易水平上的差距。

3、環境質量的影響人類和其生活的地理環境關系密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經貿活動等會 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反之,人類的一切活動又會深刻地作用於地理 環境,並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地理環境是由土地、大氣、水份、動植物等組成的統一整體,其任何一 個部分的數量,或者質量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生態系 統、環境質量以及它們間的相互關系,進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和經濟活動。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往往會出現工業廢渣、廢氣和廢水的大量排放,大 量農葯、化肥的不科學使用等情況,致使大氣、土壤、水域等受到污染,地 理環境惡化,環境質量下降或者變壞,個別地區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從而影 響生產和經貿活動,導致工農業生產萎縮,經貿活動受挫,乃至夭折。例如, 對蝦歷來是我國傳統出口的水產品之一,因其生育繁殖的渤海水域遭到遼 寧、天津等省市工業污染,致使水質下降,結果對蝦產量銳減。又如,工業 「三廢」污染,會破壞土地質量,影響農作物、家禽家畜和水產品等的生長 繁殖,乃至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命安全。因此,國際貿易中,對進出口貨物的 種類、品種、質地、規格等的要求日趨嚴格,假如進口商品所含雜質超過規 定標准,就經常會出現要求退貨或索賠的情況。本世紀 80 年代初,我國某食 品進出口公司向加拿大出口一批價值幾十萬美元的豬肉罐頭,談判時,抽樣 檢驗完全合格,但貨物到達加拿大目的地後,經對方查證檢驗,發現食品中的 DDT 和 DDV 含量超標,加方提出了退貨和索賠要求。事後,經檢查發現,問題出在豬飼料上,在飼料生長過程中曾經使用過含有上述成份的農葯。4、政治因素的影響地理環境的各個組成要素會對國際貿易活動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層次地 產生影響,而涉及面更為廣泛、影響程度更加深刻的則數政治因素。局勢是 否穩定,有否全球或局部戰爭,國家(地區)執行什麼樣方針、政策和奉行 何種外交路線,參加政治、經濟聯盟與否,屬於何種社會經濟制度,哪個政黨、集團執政,誰來掌權等,均會非常明顯地影響社會、經濟和貿易。1945 年,德日意法西斯被打垮,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以後,全世界出現 了和平環境,這就為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貿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迅速,有的甚至超過 10%,成為世 界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國際貿易也突飛猛進,出現了空前繁榮局 面。地區經濟一體化是戰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西歐國家為了抗衡美 國和前蘇聯,於 1958 年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加強了相互間的專業化和合 作化建設,協調了其間的內部貿易關系,並實施關稅同盟和共同的農業政策、對外貿易政策,使他們之間的貿易比重直線上升,而對美國的貿易日益減少, 開始擺脫對美國經濟的依賴。20 世紀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世界性經濟危 機襲來,全球經濟形勢嚴峻,為了擺脫困境,歐洲共同體採取了一系列靈活 政策,如擴大陣營(從起始的 6 國,發展到目前的 11 國),不斷擴大與發展 中國家、前蘇聯的貿易往來等,到 80 年代中後期,歐洲共同體的國際貿易額 超過了美國,躍居世界首位,使世界范圍內的國際貿易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 變化。此外,東南亞國家於 1967 年成立了區域性合作組織——東南亞國家聯 盟(簡稱「東盟」),政治上堅持相互協調,經濟上加強聯系協作,使各國 經濟和貿易,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世界許多重要石油生產國家,為了使石油 生產與銷售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確保石油利益,發起成立了石油輸出國 組織——歐佩克,逐步統一石油生產數量、銷售數量和出口價格等,不僅實 現了他們的初衷,而且為穩定世界石油市場起了積極作用。這些都清楚地表 明,地區經濟組織對發展各國、各地區經濟,促進對外貿易,改變進出口貿 易結構等,都有重要影響作用。我國的對外政策亦直接影響經濟貿易活動。1950~1960 年,我國傾向前 蘇聯,前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成為我國主要貿易夥伴。60 年代以後,由於前 蘇聯政府政策的突變,雙方關系全面緊張,兩國間的貿易中斷。總觀 80 年代 以前,我國基本上實行的是「閉國鎖關」政策,對外的經貿活動很少,我國 國際貿易僅佔世界貿易總額的 1%。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 國家實行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 利用外資,努力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經驗,使國計民生和社會經 濟得到很大發展,國際貿易亦出現了蓬勃開展的大好局面,我國很快成為世 界新的國際市場,隨之在世界貿易中的位次也極迅速地上升到第 14 位,令世 界各國刮目相看。無論是地區性的局部戰爭,還是全球范圍的大戰,對於各國乃至世界經濟均會產生嚴重影響。西亞地區的伊朗和伊拉克,爆發了歷時 8 年有餘的「兩 伊戰爭」,由於戰事的嚴重摧殘,兩國經濟都遭到嚴重破壞,不只使兩國間 的貿易活動中止和石油出口劇減,而且導致國力衰敗,資金短缺,進口商品 大減,國際間的貿易,無形中也受到很大沖擊。尤其是伊拉克,海灣戰爭以 來,受到世界大部分國家的禁運與經濟封鎖,油井遭到很大破壞,整個國家 的經濟瀕於崩潰邊緣,石油生產陷於癱瘓,從西亞地區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 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與出口國,一下子變成「無油國」。按樂觀的預測,其 石油經濟起碼要經過數年的努力才能得到恢復。這種狀況,除對伊拉克本身 產生深遠影響外,就是對世界經濟,特別是世界的石油經貿活動,亦將產生很重大影響。

Ⅷ 美國人文地理對國際貿易

一、前言
地理條件的好壞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硬環境條件。國際貿易的根本是物品的買賣,不同自然地理環境下的地區所盛產的物品是不同的,而這些物品是否是可以促成國際貿易的商品,形成商品經濟,這便成為了能否進行國際貿易的先決條件。同時,國際貿易的進行離不開軟環境的開放政策,當然也和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政府政策作為(是否鼓勵本地區國際貿易開展、是否鼓勵對外經濟作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形式、是否有完善和配套的法律法規作保障等)、主體經濟形勢分不開。本文從美國的地理環境為切入點,從多方面分析了美國的地理環境,與其對自己國家貿易的關系進行闡述,並提出了對自己國家貿易方面的影響。
二、關鍵詞
美國 地理環境 國際貿易
三、文獻綜述
一個國家經濟貿易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其地理環境的影響的,地理條件的好壞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條件,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人的行為方式、性格塑造以及思想觀念,人文環境的作用同樣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開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即國際貿易的開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離不開教育培養,一般來說,自然環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經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人的整體素質。 然而,目前為止,目前,國內學術界在美國的地理環境對其國際貿易的影響上上存在爭議,對兩者之間的研究不深入,且不具有系統性。本文試圖在這些方面彌補對該問題研究的不足。對美國地理環境對其貿易的的影響進行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四、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是論文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是指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本文在寫作時,查閱了大量了大量的文獻,也從網路上查閱的相關的期刊文獻,搜集匯總了相關資料,對美國的基本情況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了相關的認識。
調查法也是論文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研究課題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本文在寫作時,調查了相關的數據和資料,並對其進行了整理,從而得出了結論。
五、研究結果與結論
(一)、地理環境
1、自然地理環境
(1) 氣候
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地跨寒、溫、熱三帶,本土處於溫帶),在主要農業地帶少有嚴重的乾旱發生、洪水泛濫也並不常見,並且有著溫和而又能取得足夠降雨量的氣溫。影響美國氣候的主要是北極氣流,每年從太平洋帶來了大規模的低氣壓,這些低氣壓在通過內華達山脈、洛磯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時夾帶了大量水分,當這些氣壓到達中部大平原時便能進行重組,導致主要的氣團相遇而帶來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時這些暴雨可能與其他的低氣壓會合,繼續前往東海岸和大西洋,並會演變為更激烈的東北風暴,在美國東北的中大西洋區域和新英格蘭形成廣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廣闊無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許多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轉變現象。
大臉盆地區和哥倫比亞河高原則是乾旱而極少降雨的地區,最乾旱時平均降雨量少於15英寸。美國西南部是乾旱的沙漠,夏季時最熱的數個禮拜溫度超過華氏100度(攝氏38度)。西南部和大臉盆地區也會受到來自加利福尼亞灣的季風影響,偶爾會帶來少見的大雨。加利福尼亞州大多數區域都屬於地中海氣候,有時會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發強烈暴雨,而其他月份幾乎全無降雨。瀕臨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區則終年豪雨不斷,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脈吸收了充足的濕氣,降雨量和降雪都相當沉重。
(2)水系
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屬冰川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歇根湖屬美國,其餘4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匯入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3) 生物
美國有超過17,000種本土的植物和樹種,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同時,數千種非本土的外來物種有時也會影響到本土的動植物。美國本土有超過400種哺乳類、70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和兩棲類、以及90,000種已經被發現的昆蟲。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在1872年聯邦政府建立了黃石國家公園以保護當地環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
(4)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戰略礦物資源鈦、錳、鈷、鉻等主要靠進口。探明煤儲量35,966億噸。探明原油儲量270億桶。探明天然氣儲量56,03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約44億畝,覆蓋率達33%。
2、人文地理環境
(1)人口
美國有3億多人口, 80%以上是歐洲移民的後裔,華裔約100萬。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猶太教和東正教。美國人一般性情開朗、樂於交際、不拘禮節。
(2)民族
美利堅民族是個年輕、天真、自信、富有生氣的民族。像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人,美國人生性好動,不甘寂寞。像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美國人不停地干這忙那,似乎有永遠也使不完的精力。城市裡的人似乎永遠趕著去什麼地方;鄉村裡的人總是在農田、養雞場、谷倉、奶牛場之間奔跑不停;辦公室里的人有著堆成山似的文字工作(paper work)要做;公司里的秘書手腳不停地接電話、送文件。你在街上走逛,後面的人會大步流星地超趕到你的前面;你去餐館就餐,難得尋覓到能與你說笑寒喧的伴侶。生活的節奏像一根上足了的發條一樣,有條不紊地不停運轉,構成了一幅繁忙、近乎於瘋狂的現代人生活畫面。
(3)生活方式
美國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除了止述美利堅民族好動不好靜的秉性之外,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社會的激烈競爭息息相關。美國是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是它的運轉規律,不進則退,不勝則敗。為了生存和成功,美國人必須拼搏和奮斗,而拼搏與奮斗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與他人搶時間、爭速度,使自己始終處於依靠地位。由此可見,美國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是被他們緊張激烈的社會競爭所「逼迫」出來的。因為這種「逼迫」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美國人對快節奏生活方式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4)宗教
美國人的宗教熱情很高,但這種對上蒼的敬畏並沒有阻礙美國人揭開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之迷的勇氣和努力。從西部邊疆的開發,到外層空間的探索,從海底資源的研究,到大氣資源的探索,美國人似乎並不因上帝的萬能而被震攝住,而是無所顧忌地大膽試驗,勇敢地利用科學知識來解答大自然中的秘密。
(5)政治
在美國,政治像一場頗具觀賞性的游戲,普通老百姓可以藉助報紙、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觀摩政客們互相攻擊、互相嘲弄、互相指責等各方面的精彩表演。大至總統競選、國會聽證會,小至學生會與校董會的沖突,人們無不可以從中窺見政治游戲中的權術運用、利益交換和官官相護等事例。只要美國政客們在玩政治游戲時遵守有關規章制度,他們就能夠得到作為觀眾的選民們的認可一樣。如果政客們違反有關規則,如尼克松的水門事件、里根的伊朗門事件,那麼,他們就要受到有關機構的查詢和調查,乃至曝光出醜。所以說,美國的政治因透明度較高而較少有神秘感,普通百姓對政治機制的運作也因此而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二)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美國遼闊的地理面積為其發展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同時,美國的農業採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高,促進了其農業不斷向著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生產的規模化又為機械化現代化的推進提供了條件,合理科學的種植業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礦物有銅、鉛、鉬、鈾、鋁礬土、金、汞、鎳、碳酸鉀、銀、鎢、鋅、鋁、鉍等。汽車工業和建築業在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為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近年來,在信息、生物等領域科技進步推動下,美國產業轉型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被淘汰或轉移到國外。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對外貿易依賴性最大。美國是世界上進口小汽車、鋼鐵、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美國農業屬「石油農業」,能源消費量大。美國是世界石油產量最大,進口最多的國家。 人口多,高消費,高浪費。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5年盡管受到能源價格上漲、颶風襲擊和利率上升等因素影響,但美國經濟仍保持了3.5%的GDP年增長率。
美國信息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產品更新換代日益加快,利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也取得進取。主要的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農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大豆等均佔世界領先地位。糧食總產量佔世界的1/5。美前五大進口市場為加拿大、中國、墨西哥、日本和德國。

Ⅸ 求關於"地理環境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資料

近年來,發達國家以保護環境為名經常採取單方面的貿易措施,限制外國產品的進口,由此引發的雙邊或多邊貿易摩擦日益增多。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這兩大區域性經濟組織成員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它們的環保水平和環保標准大致接近,個別成員國存在的差距也在趨於協調一致。因此發達國家可以通過區域自由貿易的形式,以低於區域環境標准為由將來自於區域以外的產品,包括中國產品排斥在巨大的區域市場之外。隨著世界經濟區域化和集團化趨勢的不斷加強,中國也會不可避免地與其它發達國家或區域性經濟組織因為環境問題產生雙邊或多邊的貿易摩擦。由於世界經濟的不平衡,發達國家對環保的標准和認識往往超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運用綠色保護來實施其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限制和歧視行為,使發展中國家的產品被排斥在世界市場之外。我國處在發展階段,綠色保護對我國產品出口已經產生很大的影響。

Ⅹ 影響國際貿易的地理因素有那些

地理環境分為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大部分,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質地貌、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等方面,它們是國際貿易的自然地理基礎

閱讀全文

與人文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要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