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島的地理位置
1、位置
全省位於祖國大陸架的東南緣。地處東經124°34"30"(宜蘭縣赤尾嶼東端)至119°11"03"(澎湖縣望安鄉花嶼西端),北緯21°45"25"(屏東縣恆春鎮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蘭縣黃尾嶼北端)之間。北臨東海,東北接琉球群島;東濱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鄰;西隔台灣海峽與大陸福建省相望,最近處僅130公里。全省恰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在戰略上,素有我國「七省藩籬」之稱。
2、面積
台灣是中國一個由島嶼組成的海上省份。全省由全灣全島和周圍屬島以及彭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陸地總面積35989.7573平方公里。其中,台灣本島南北長394公里,東西最寬處144公里,繞島一周的海岸線長1139公里,面積35788.0908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97%以上,是中國第一大島。
3、地形
台灣本島是一個多山的海島,高山和丘陵面積佔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脈和台東山脈(又稱海岸山脈)是島上的五大山脈。這些山脈的走向與祖國大陸沿海地區的山脈走向一致,都是有規律地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
台灣島地形,中間高,兩側低。以縱貫南北的中央山脈為分水嶺,分別漸次地向東、西海岸跌落。但由於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東地區,就形成了東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
a、台東山地
由中央、玉山等5條山脈組成高原狀地區,面積約22914.74平方公里。中央山脈偏於本島東側,縱貫南北,長達320公里,寬80多公里,諸主峰均在3000米以上,成為全島的脊樑和分水嶺。區內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峰有16座。玉山山脈的主峰玉山,高3997米,為台灣第一高峰,也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峰。山頂終年積雪,四周雲霧繚繞,銀裝素裹。阿里山脈山勢則比較平緩,主峰大塔山頂部平坦,是著名風景區。山地之中也有不少盆地和狹窄的平原,較大的有宜蘭平原,面積300平方公里。除了山脈之外,台灣還是一個多火山的島。著名的有大屯山火山群、基隆火山群、澎湖火山群等。
b、台中丘陵
由阿里山脈以西呈帶狀分布的丘陵和盆地組成。東部為丘陵,西部為盆地。本區盆地很多。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日月潭盆地等。台北盆地約245平方公里,台中盆地約400平方公里,均為重要農業區。
c、台西平原
由西部濱海地帶的沖積地所組成,北窄南寬,面積約8000多平方公里,主要有嘉南平原和屏東平原。嘉南平原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長180公里。最大寬度約50公里,面積4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有3250平方公里,佔全省耕地總面積32.5%,為農業最盛、人口最密的地區。屏東平原為高屏溪的沖積平原,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是台灣第二大平原。
4、氣候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北回歸線穿過台灣腰部。全省位置恰跨溫帶與熱帶之間,氣候特點與處於同一緯度的大陸雲南、廣西和廣東等地一樣,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但它四面環海,受海洋性季風調節,終年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樹木蔥籠,百花芬芳,農作物南部一年三熟。
台灣的年平均溫度,除高山外約在22℃左右。一年四季,天氣總是暖融融的。4—11月,是台灣的夏季,最熱的7月份,全省平均氣溫為28℃左右。從12月到翌年3月,為涼爽的「冬季」,與大陸長江下游的秋天相仿。最冷的2月份,全省溫度最低的台北市的平均氣溫也仍在15℃左右;而此時在台灣南端的恆春,平均氣溫還在20℃以上,宛如大陸北方的初夏,無怪乎人們稱它「恆春」,意即「四季長春」。一般地區終年不見霜雪,雪線位於海拔3000米以上地帶。
台灣是我國多雨的濕潤地區之一,年平均降雨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北京是我國少見的冬雨區。基隆平均每年有200多天下雨,素有「雨港」之稱。中部高山地區多暴雨,中央山脈個別地區年降雨量高達6000毫米。西部低平地區的雨水比北京少。大部分地區降雨時間集中在夏季,尤以6~8月為最多,幾乎每天下午都有一場雷陣雨。
台灣是我國受台風影響最多的省份,附近海面為夏季台風的主要通道。每年6~10月是台風季節,其中7~9月台風次數最為頻繁。
2. 台灣地理位置簡介
台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周圍海域從3點鍾方向以順時鍾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台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
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
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台北為核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台灣最大族群。
(2)台北的地理位置怎麼讀擴展閱讀: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
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3. 台灣地理位置是什麼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
台灣省,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瀕東海,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組成。 縱跨溫帶與熱帶。人口約2341萬,超過70%集中在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台北都會區最大。
台灣的地質結構:
台灣因為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台灣有數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應的火山地形。
基隆、大屯和澎湖是台灣省的三個主要火山群,其中規模最大的大屯火山群由10多個圓錐形火山體組成,是中國六大火山群中唯一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的火山群,也是中國除東北吉林長白山和黑龍江五大連池外,另一個火山特徵與地質地貌比較完整突出的地區。不過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外,台灣並無明顯的火山活動。
台灣也因位處斷層地帶而有眾多的溫泉景點,其中北投溫泉、陽明山溫泉、關子嶺溫泉和四重溪溫泉為台灣四大溫泉,吸引著許多中外遊客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