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環境最明顯的標志是什麼

地理環境最明顯的標志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02 01:35:05

⑴ 什麼是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地理環境是能量的交錯帶,位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錯帶上,其厚度約10—30千米。它具有三個特點:(1)具有來自地球內部的內能和主要來自太陽的外部能量,並在此相互作用;(2)它具有構成人類活動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條件,即常溫常壓的物理條件、適當的化學條件和繁茂的生物條件;(3)這一環境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人類的飲食、呼吸、衣著、住行。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組成物質和形態不同,水、熱條件不同,地理環境的結構具有明顯的地帶性特點。因此,保護好地理環境,就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國土規劃、區域資源合理配置、結構與功能優化等。生物特別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層。可分為自然環境(或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環境(或經濟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
自然環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氣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根據其所受人類社會的影響程度的差別,自然環境又可分為天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天然環境(原生自然環境)指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的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地方,如極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澤、熱帶雨林、某些自然保護區以及人類活動較少的海域等。人為環境(次生自然環境)指受到人類直接影響和長期作用而使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地方,如農業、工礦、城鎮等利用地。放牧的草場和采育的林地,雖然它們仍能保留草原和森林的外貌,但其原有的條件和狀態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也屬於人為環境。
經濟環境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由人類社會形成的一種地理環境,主要指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經人類開發利用後形成的地域生產綜合體的經濟結構,包括工業、農業、交通和城鄉居民點等各種生產力實體的地域配置條件和結構狀態。
社會文化環境包括人口、社會、國家、民族、語言、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徵和組織結構關系,而且涉及社會各種人群對周圍事物的心理感應和相應的社會行為。社會文化環境是人類社會本身所形成的一種地理環境。
上述3種環境在地域上和結構上又是互相重疊、互相聯系的,從而構成統一的整體地理環境。
發展歷程
人類今天所處的地理環境是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的。
首先是地表液態水的形成和原始海洋的出現。水不僅是地表環境中的活躍因素,
而且為生命所必需。原始海洋是地球上最早的有機化合物的聚集場所,使它們在此演
化成為復雜的高分子有機物,以至演化成為生命。因此,原始海洋不僅是生命的誕生
地,而且由於海洋能阻擋紫外線傷害原始生命,保障了原始生命的生存和發展。也有
人認為生命不起源於海洋,而起源於能防禦紫外線的地殼表層(風化殼)。
其次是生命的出現。地理環境的成分包括生物,只有在生命出現以後,才標志著
地理環境的形成。以前有人認為生命出現於10~20多億年前,但近十幾年,學者們在
前寒武紀的岩石中發現多種正鏈烷氨基酸,因而認為大約在30億年前就有生命存在。
第三是大氣中游離氧的出現。最早的原始生命處於還原環境。植物出現後,卟啉
類化合物已經被合成,其中一種含鎂的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
成碳水化合物,同時放出氧,從而使一個富含二氧化碳、不適於動物生存的環境轉化
成為一個適宜動物生存的氧化環境。由於大自然的放電,太陽輻射和紫外線對氧的作
用,在離地面20~50公里處形成臭氧層,保護了生命特別是動物的生存和發展。
第四是人類的出現,人文地理環境的出現,意味著地理環境發展到了成熟的程
度。
編輯詞條

⑵ 世界地理的環境結構

簡介
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各組成要素和各個組成部分之間處於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之中。譬如,由於氣候轉暖,第四紀冰川退卻,從而引起了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海岸的變化;在陸上引起地麵塑造過程、風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變化以及植物和動物的向北(在北半球)或向南(在南半球)移動等。南美洲西岸荒漠區的變化則提供了地理環境各部分之間緊密聯系的生動實例。在正常情況下,該區無論在氣候、地貌、水文性質、土壤、植被的生活型等方面,均體現乾旱的特性,這主要導因於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東緣的下沉氣流和沿海寒流的影響。但遇西太平洋信風氣流發生反向轉變的年份,一股水面下的暖流沿赤道向東太平洋流動,使南美洲赤道附近西岸海面升高,表層暖水溫度上升和厚度增大,於是經厄瓜多至秘魯一帶沿岸從赤道方面流來巨股表層暖水,使沿岸氣溫和降水量顯著增加,導致水文、植物、動物等也相應發生變化,區域的綜合特性從乾旱向濕潤轉化。這種反常現象,大致每隔二、三年或四、五年左右發生一次。
地球是一個球形,太陽光熱在地表的分布隨緯度而異;其次,地球表層的組成並非均質,地表結構也不同,如海陸的錯綜分布、地面的高低起伏等。因此,地理環境的各組成部分又存在著相互差異性。由於前一個原因,表現為地帶性的差異,從赤道向兩極,各地理要素一般表現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分異格局,從而組合成一系列自然地帶;由於後一個原因,表現為非地帶性差異,地帶性規律因此發生偏差,甚至受到掩蓋。這兩種分異規律相互對立,又相互滲透。全球自然地理環境錯綜復雜的圖景,就是它們對立統一的體現。整個地理環境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差異,在各大洲有著不同程度和不同內容的體現,這是由於各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陸輪廓和面積大小、地形結構、乃至歷史發展過程等方面的差異所引起的綜合反映,從而賦於了各大洲在自然地理上的獨特性。闡明一個洲的獨特性,對認識和探討全球地理環境的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洲區別於其他各洲的獨特性,既體現著該洲的整體性,又反映了整個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以下僅從宏觀對比的角度,概述地理環境各大組成部分(大洲和大洋)的獨特性,旨在揭示全球地理環境結構的分異性。 簡介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居亞歐大陸東部,面臨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跨越從赤道到北極的所有緯度帶。因此,亞洲首先以幾乎齊全的氣候帶、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強烈的大陸性和典型的季風性區別於各大洲。除溫帶西岸海洋性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外,具備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各種氣候類型。廣大內陸和高緯地區,與其他大洲同緯度地區相比較,普遍表現為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降水量高度集中夏季的特點。亞洲以兼具世界最冷、最熱、最干、最濕的地區之一而著稱,氣候要素變異的這種極端性,是氣候大陸性強的另一重要反映。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氣候區,氣溫、降水、風向等的季節變化特點鮮明,分布范圍廣,包括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以及處於過渡地位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在世界上具有獨特意義。北亞的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氣候)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針葉林氣候)橫貫大陸東西,面積廣大;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屬溫帶、亞熱帶、熱帶乾旱氣候,乾旱區面積之廣堪與非洲相比。地形復雜,起伏極端,平均海拔950米,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的3/4。
總的來說,亞洲地跨熱帶.溫帶,東.北.南三面瀕臨大洋,中西部深居亞洲大陸腹地。受緯度.海陸位置和地形的綜合影響,亞洲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和季風氣候顯著的特點。
地形基本格局
①崇山峻嶺多匯集於中南部,與山間高原和盆地緊密結合,構成橫亘東西的巨大高聳地帶,即青藏高原、帕米爾山結、伊朗高原、亞美尼亞山結、安納托利亞高原,以及北側的祁連、昆侖、興都庫什、厄爾布爾士、高加索等山脈,南側的喜馬拉雅、喀喇昆侖、蘇來曼、扎格羅斯、托羅斯等山脈;從帕米爾山結向東北,為夾峙於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的天山、阿爾泰山,再經蒙古高原南北兩側山地,與西伯利亞東部諸山脈相連。
②地勢由中部向四周低降為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往西北展現著低平、坦盪的圖蘭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平原以東為起伏平緩的哈薩克丘陵和深受河流切割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在南部三大半島上,久經侵蝕的古老高原與近代大河沖積平原相間分布,自西向東為阿拉伯台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恆河平原、撣邦高原、湄公河平原等;往東,地勢呈階梯狀下降,最後降為中國東部低山丘陵和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等沖積平原。
③亞洲東緣為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大部分由年輕褶皺山脈盤踞,外側鄰接深邃的海溝。在地形和氣候的綜合影響下,河網布局呈現不勻稱輻射狀特點。受地形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巨川大河多源於高聳的中部,流向四周,除內流河外,分別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河網稠密,多屬夏汛河流,各大河源遠流長,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黑龍江、長江、黃河和湄公河的長度均在4000公里以上,其中長江達6300公里,為世界三大長河之一。它們上游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形成許多幽深峽谷,水流湍急;下游則沖積成廣大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內流區廣大,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0%,絕對面積居各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地處內陸、氣候乾旱、地形比較封閉的中亞和西亞。全洲缺乏大的淡水湖群,但湖泊類型多樣,分布廣泛,並有不少名聞世界,如裏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海跡湖),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含鹽量最高的湖泊和陸地的最低點。作為亞洲地理環境重要標志的植被和土壤,不僅在類型組成上同樣體現了復雜多樣性,它們分布、更替的圖式也反映了全洲地理環境的分異格局。北亞的苔原-冰沼土和針葉林-灰化土是北半球同類型地帶的一部分,東西延伸,南北更替,體現了明顯的地帶性分異規律。自此向南,受地形與距海遠近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干擾,分異為沿海(東亞-東南亞)和內陸(中亞)兩個不同的更替序列,前者順應熱量的變化主要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和黃壤、熱帶季風林-磚紅壤化紅壤和熱帶雨林-磚紅壤;後者順應干濕的變化,主要有溫帶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溫帶草原-黑鈣土和栗鈣土、荒漠草原-棕色草原土、乾旱荒漠-灰鈣土和荒漠土。在高大山脈和高原區,還具有多樣化的垂直地帶性結構。總之,作為全球最大陸地自然綜合體的亞洲,突出表現了各地理要素類型的多樣性和極端性,通過地帶性差異與非地帶性差異的兼收並蓄、錯綜復雜的交叉關系,構成其特有的地理環境結構圖式。 北美洲大陸明顯分為三大地形縱列帶:
①由一系列山脈和山間高原、盆地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縱峙於大陸西部,山系寬廣,高度很大,地形復雜;
②久經侵蝕、中等高度、東北—西南走向的阿巴拉契亞高地列於大陸東部;
③介於上述兩帶之間,展現著起伏平緩的勞倫琴低高原和平衍坦盪的中部平原。縱列的地形結構,對於本大陸氣候、水系以及土壤、植被等的分布具有很大影響。
溫帶大陸性氣候占優勢,廣大地區冬季寒冷,夏季暖熱,氣溫的年較差較大;年降水量適中,多以夏雨為主。但是,北美洲無論在氣溫變化的極端性或是夏雨集中和冬季乾旱的程度等方面,均遜於亞洲。北美洲擁有從寒帶到熱帶和從大陸東岸到西岸的各種氣候類型,在類型的多樣性方面與亞洲不相上下,又具有自己特點。北美洲東部不具備亞洲東部典型的季風氣候而代之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和熱帶海洋性氣候;北美洲擁有亞洲所缺失的極地冰原氣候和西海岸溫帶海洋性氣候,但熱帶氣候類型局限,基本上缺失典型的赤道多雨氣候,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分布也不如亞洲廣泛。從總體來看,北美洲以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分布范圍最廣,合佔全洲總面積一半以上。在地形結構制約和氣候影響下,河網分布以及水系發育規模和程度方面所顯示的地域分異,也具有鮮明的特色。外流區占絕對優勢,與內流區對比懸殊,若不計冰封的格陵蘭島,分別佔全洲面積的96.7%和3.3%。 外流區的大河多數發源於大陸的主要分水嶺落基山,它與東部阿巴拉契亞高地和中北部冰磧區,共同構成略呈H型的分水嶺格局,河流流向「南轅北轍」,「東西揚鑣」,各大流域系統對比明顯。其中中南部墨西哥灣流域系統是北美洲河網稠密的水文區,擁有以全洲第一長河密西西比河為主體的龐大水系,平原廣闊,降水豐富,徑流匯聚,發育歷史較久,大部分地區未受第四紀冰川侵襲,大冰期後又接納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匯入,更加強了整個水系的發展。西部的育空河、 哥倫比亞河、科羅拉多河、格蘭德河(布拉沃河)等較大水系,大部分流經山間乾旱、半乾旱地區,多峽谷和激流,水系發育表現一定的年輕性。北冰洋流域系統擁有全洲第二長河馬更些河。北美洲淡水湖面積居各洲之首,以多大湖群和屬冰川成因著稱,北部呈弧狀排列的大熊湖、大奴湖、溫尼伯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等,構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湖帶和淡水湖群。北美洲植被-土壤類型的組成是氣候類型多樣性的反映,地球上各種植被-土壤類型在本洲幾乎無不具備。從全局來看,又以針葉林-灰化土分布面積最廣,按其所佔全洲面積的比率,則超過世界各洲;其次,冰原和苔原-冰沼土分布之廣也突出於世界各洲,前者僅次於南極洲,後者與亞洲相近;而熱帶類型植被-土壤,無論絕對面積或是佔全洲面積的比率均較小,荒漠型植被-土壤也屬次要。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與氣候類型的結構格局基本一致,體現了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因素的交互作用。北部高緯度地區,地面起伏不大,水熱條件從北向南逐步變異,冰原、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依次更替,它們是北半球相應自然帶的組成部分。向南進入中緯度地區,大致以西經98°為界,東部和西部不僅各有其氣候和植被-土壤類型,而且它們的排列圖式也處於對立的局面。東部地面比較開展,大部為坦盪平原、低緩高原或高地,氣溫和降水向南遞增,依次出現了溫帶針闊混交林-灰棕壤、溫帶落葉闊葉林-棕壤和亞熱帶常綠林-紅壤或黃壤的更替序列。西部居內陸位置,山地南北縱列,大平原適處落基山雨影地帶,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落基山以西廣大山間高原和盆地屬半乾旱或乾旱氣候,所以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排列圖式表現為東西更替、南北延伸的格局,依次是森林草原-淋溶黑土、高草原-黑鈣土、短草原-栗鈣土、半荒漠或荒漠-灰鈣土或漠鈣土。太平洋沿岸地帶,從北向南氣候類型由溫帶海洋性型經地中海型向熱帶乾旱型過渡,植被-土壤類型相應從北向南更替和南北延伸,這是地帶性結構與非地帶性結構的綜合體現。南部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地處信風帶,山脈走向與海岸平行,氣候-植被-土壤類型的分異主要導因於向風與背風之別,分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常綠林-磚紅壤、紅壤和熱帶干濕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紅褐色土。綜上所述,北美洲地理環境各組或要素均以溫帶類型為主,並突出地體現著溫帶大陸性的特點;北部、東部地帶性分異與西部、南部的非地帶性分異,形成對立統一體,構成了北美洲獨特的地理環境結構圖式。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長特別是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理環境利用、改造的范圍和深度在不斷擴大。同時,地理環境也更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活動。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總是在一定的地域上進行的。生產力分布的性質、內容和規模,既受社會經濟規律支配,為生產方式所決定,又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面積、人口、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千差萬別,社會制度、發展水平等也各不相同,因而生產力分布這一社會經濟現象呈現錯綜復雜的圖景。
17世紀後,歐美各國相繼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形態中也萌發了資本主義因素。幾次大的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的大發展,世界人口也迅速增長。1600年世界人口為5.45億,1700年為6.10億,1800年為 9.0億,1900年為16.25億,每100年增長率分別為11.9%、47.5%和80.6%;到1984年,世界人口已達47.63億,84年中又增長了193%。人口分布深受自然條件影響,更取決於社會經濟條件的作用。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間的分布一直很不平衡,絕大部分集中在亞歐大陸南半部和非洲。雖然由於人口的增長和遷移,特別是近二、三個世紀中通過對美洲和大洋洲的大規模移民,人類在地球上的居住范圍比過去廣得多了,但世界人口分布的尖銳不平衡性並未有所緩和。總的特點是北半球人口多於南半球,沿海多於內陸,平原低地多於山地高原。北半球中緯度地帶,陸地所佔比重大,氣候條件較好,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帶,北緯20°~40°和40°~60°分別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0%和30%。另一方面,世界上尚有35~40%的陸地基本無人居住,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不到 2人的地區要佔到總面積的一大半。在各大洲中,亞、歐兩洲分別佔世界總人口58.3%和16.1%,人口密度也最高;非洲佔11.3%,拉丁美洲佔8.3%,北美洲佔5.5%,大洋洲佔0.5%。 其中有四大塊人口稠密區最引人注目,即東亞、南亞、歐洲和北美洲東部,合計僅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7,卻集中了世界總人口的2/3。世界人口分布另一個重要趨勢是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鎮,促使城市化迅速發展。1900年世界城鎮人口比重是13.6%,1984年已上升到41%,而所有城鎮居民點的總面積僅5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還不到0.4%。
世界上的人口分屬於三大種族,即蒙古利亞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蒙古利亞人種又稱黃種人或亞美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西伯利亞和中亞;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也屬黃種人。尼格羅人種也稱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是奴隸貿易時期從非洲販運去的黑奴的後裔;居住在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和亞洲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黑人,也稱棕色人種或馬來-波利尼西亞人種。歐羅巴人種也稱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和南亞,白種人移民的後裔也成為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區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外,各大種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形成許多混血種人。亞洲中西部和非洲東北部是三大種族的接合部,從古代起就產生一系列過渡性人種類型;在近代,接受大批移民的美洲和大洋洲,人種混雜也很明顯,其中拉丁美洲的混血種人約占總人口一半以上。不同地區的人種由於歷史發展、經濟生活、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又形成許多不同的民族。世界上約有20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超過2500萬的大民族有29個,合計約佔世界總人口的2/3;人口不足10萬的少數民族有1400多個,在世界總人口中的比重不到0.1%。 有些國家是單一民族(如蒙古、朝鮮等)或兩大民族並列(如塞普勒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如中國、蘇聯等),也有同一民族分布在許多國家(如阿拉伯民族)。
全世界有200多個政區單位,其中獨立的國家170個左右。按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分,當今世界一般分為三種國家類型,即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它們分別隸屬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包括西歐大部分國家,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它們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佔世界總人口的16.6%,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北方」。經濟實力雄厚,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總額的2/3強(1984),其中約4/5以上又集中在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等7個主要國家;多數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0000美元以上,其他國家也在5000美元以上。物質生產部門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工業產值遠遠高於農業產值;在工業內部結構中,製造業居絕對優勢,而製造業中又以重工業為主,礦業和輕紡工業的比重相對較低;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集約化、商品化,勞動生產率較高,畜牧業產值一般高於種植業。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上,第三產業比重已高達50~60%以上,第一產業多不足10%,第二產業比重約在25~45%,呈現穩定或下降趨勢。這些國家中,僅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經濟的發展建立在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多數國家資源貧乏,或者雖有較豐富資源,但因長期開發和消費量過大,供不應求,日益依賴國外。
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區,它們佔世界陸地面積的49.9%,佔世界總人口的51.1%。這些國家大部分在上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南,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南方」。經濟發展水平一般較低,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總額的1/5左右(1984)。 除部分高收入的石油輸出國以及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以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多低於1000美元,許多國家低於400美元或甚至不足200美元。資源豐富,農礦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要地位,不少國家尚未根本改變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局面;製造業薄弱,且以輕紡工業為主;農業技術落後,勞動生產率較低,畜牧業粗放,一般以種植業占優勢,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所佔比重很大,糧食普遍不能自給。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中,第一產業的比重一般在35~40%以上,高者甚至超過80%,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很低。在對外經濟聯系方面,它們一般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農礦原料和燃料的供應地,工業品的傾銷市場。
世界生產力分布尤其是工業生產的分布,在集中與分散的矛盾對立統一的運動進程中向前發展。生產地域的集中,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結果;生產地域由高度集中轉向擴散,也是以生產力的較高發展水平為基礎、以原有的生產集中地域為依託的。就世界范圍來看,工業主要分布在產業革命較早的西歐(如西德魯爾區、法國巴黎地區、英國東南部)、 北美(美國東北部)、日本(南中部太平洋沿岸)、蘇聯歐洲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些地區進一步發展,達到高度集中階段,廠礦企業生產趨於大型化、聯合化,興起一系列大的經濟中心和相應的現代化大城市。與此同時,世界工業分布開始了迅速向外擴展的進程,南歐、東歐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工業有了較快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如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以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不僅采礦業得到突出發展,製造業也取得長足的進展。就各個國家內部而言,則出現了生產力不斷向後進或欠發達地區擴展的趨勢。如美國經濟向南部和西部「陽光地帶」的轉移,日本對北海道和日本海沿岸地帶的開發,法國把西部沿海地帶和中央高原列為國土整治的重點,西德以慕尼黑和斯圖加特為代表的南部經濟重心正在形成,英國北海油田開發對北部蘇格蘭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蘇聯通過大力開發東部地區而出現的生產力東移,印度南部重工業區的興起,巴西北部亞馬孫河流域的開發,等等。再者,綜觀太平洋周圍的國家和地區,從美國太平洋沿岸各州經濟的迅速發展、日本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蘇聯生產力的東移,到中國的改革浪潮和對外開放所顯示的巨大威力,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連同資源豐富、潛力較大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墨西哥等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這一切預示著環太平洋地區經濟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生產力分布格局的新發展。

⑶ 地理環境差異性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 從總體來看全球范圍的地理環境有什麼特徵?不同的區域又有什麼特徵?

從總體來看,全球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具有整體性。不同的區域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

2、 全球性的地域差異主要是哪兩種?由此產生的地域差異最明顯的標志是什麼?

全球性的地域差異主要是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

由此產生的地域差異最明顯的標志是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具有明顯的規律性。

3、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形成基礎是什麼?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太陽輻射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地表景觀和自然帶由赤道向兩極分異。

形成基礎是熱量。

4、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在分布上有什麼規律?在地球上是如何反映出來的?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沿著緯度方向變化由赤道到兩極的更替。

在低緯的熱帶雨林帶、高緯的苔原帶和針葉林帶橫穿整個大陸地帶,在中緯的一定范圍內的各自然帶形成東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帶

5、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形成基礎是?地球上最典型的地區在哪裡?如何分異?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遞減,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分異。形成基礎是水分變化。

這種變化在中緯謀區表現較為明顯,自然景觀呈現出溫帶森林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的有規律變化。

6、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分異規律與哪些因素有關?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撥差異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遞變,自然帶從山麓到山頂分異。分異的基礎是水熱狀況。

分異規律與緯度、高度等因素有關。緯度越低垂直分異明顯,高度越高垂直分異明顯

⑷ 中國的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還有形成原因。

我國地理環境的特點,最突出的是:

1)季風影響顯著,范圍廣闊。季風環流使東亞大氣運行發生明顯改變,也大大改變了氣候要素的組合形式與分布規律。季風的強弱和影響的范圍,各年不同,各月不同,但季風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對我國自然景觀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東部和西部的差異以及東部季風區自然地帶的南北遞變,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風的控制。我國亞熱帶有著廣闊的面積,從南到北跨緯度12°之多,我國的亞熱帶植物在世界同類植物中所佔面積也最大。廣大亞熱帶地區不像世界同緯度許多地區那樣表現為荒漠或草原,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在高溫季節降水豐沛,氣候溫暖濕潤,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農業發達地區。

2)地形復雜,高原、山地和丘陵佔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國西部,高原上聳立著許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於中尼邊境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國土面積的25%。我國東部有廣闊的平原,其間也散布著許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異中,水平地帶與垂直地帶犬牙交錯。不同水平地帶內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帶結構,從而加深了我國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我國自然地域分異具有世界罕見的獨特性。特別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面積約為國土總面積的1/4。它的存在極大地破壞了通常的水平地帶結構。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與同緯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帶不同,屬於垂直地帶性的高寒類型,又與同緯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顯區別。而類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遠比同緯度的山地為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緯度的山地強烈。

3)獨特的自然發展歷史,土壤、生物資源豐富。在我國,某些從地質時期(主要是新生代)承襲下來的因素,在現代自然界中仍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由於第四紀冰川作用遠沒有歐洲、北美同緯度地區那樣廣泛、強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響較少,所以生物種屬(包括特有種屬)特別繁多,地理成分復雜,分布亦比較混雜。古代紅色風化殼分布范圍很廣,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但甚至在大興安嶺還可見到。在現代土壤中也可能反映古代紅色風化殼的殘留特徵。對歷史過程中遺留下來的許多自然痕跡,必須和現代自然過程比較才能獲得合理的解釋。

4)人類活動使自然界發生深刻的變化。我國歷史悠久,長期的人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緩了自然景觀的演變過程,強烈地改變著自然面貌。

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開墾草原,砍伐森林,疏干沼澤,圩湖築垸,圍海造田,修塘築堰,開河修渠,在祖國大地上開拓了十多億畝耕地,培育了許多作物和牲畜品種,建成了都江堰、大運河等馳名中外的水利工程。解放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展生產,改造山河,使過去經常泛濫成災的黃河、淮河、海河等重要江河得到了治理,修建了許多水庫、分洪、滯洪和水利樞紐工程,發揮了防洪、灌溉、發電、運輸等多方面的綜合水利效益。營建了大面積防風固沙林與海防林,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同時也使祖國的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

但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復雜的,在利用自然的過程中,由於帶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也使生態系統的平衡遭到破壞,從而導致自然環境的惡化。例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生產力低下,固然有其自然因素,但和歷史上砍伐森林、濫墾草原、破壞植被等人為因素也直接關聯。嚴重的水土流失,又引起黃河下游的河流演變與洪水泛濫,造成華北平原的旱、澇、鹽、鹼、風沙的危害。烏蘭布和沙漠、毛烏素沙地和渾善達克、科爾沁等地沙丘的出現,也是人類活動破壞草原使草場退化,風沙漫延的結果。不合理的砍伐,過度的捕獵,使森林資源、野生動物大為減少,甚至絕跡。二三百年前祁連山「野牛出飲,數以千計」的情景,已不復見。大興安嶺的黑貂、麋鹿(又名四不象,Elaphurus dividianus)也已絕跡。我國林木種類豐富,但森林覆被率只有12.98%,和世界許多國家相比,和經濟建設對木材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⑸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有哪些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有植被、生物、資源、災害、土壤、位置、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
水系是自然地理環境中最重要的組成要素之一,是物質與能量輸送者,是生命賴以生存的源泉。與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經濟活動息息相關。水系不僅對反映區域地理特徵具有標志性作用,而且對居民點、交通網的分布和工農業生產布局等均有顯著的影響。從制圖角度考慮,水系是僅次於地圖坐標和控制點的地圖控制骨架。

⑹ 請問目前中國有哪些地理標志

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商標中有地理標志或者與地理標志相同或者近似,而其指定使用商品並非來源於該標志所標示的地區,容易導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的,不得注冊;但是,已經善意取得注冊的繼續有效。
WTO(世貿組織)知識產權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簡稱TRIPS)第二部分第三節規定了成員對地理標志的保護義務。
TRIPS協議對地理標志的定義:「地理標志是指證明某一產品來源於某一成員國或某一地區或該地區內的某一地點的標志。該產品的某些特定品質、聲譽或其他特點在本質上可歸因於該地理來源」。
地理標志是特定產品來源的標志。它可以是國家名稱及不會引起誤認的行政區劃名稱和地區、地域名稱。
地理標識的基本特徵有三點:
(1)標明了商品或服務的真實來源(即原產地的地理位置);
(2)該商品或服務具有獨特品質、聲譽或其他特點;
(3)該品質或特點本質上可歸因於其特殊的地理來源。
由以上定義我們不難看出,TRIPS協議要求各成員國保護的地理標志,實際上屬於較特殊的地理標志,它更接近原產地名稱。
*與商標相似,地理標志的主要功能是區分商品的來源。雖然可以想像地理標志用於服務,但地理標志如此寬泛的適用范圍在目前還未用於由WIPO管理的國際條約或TRIPS協議中。與商標不同,地理標志區分商品是通過對其生產地的標示,而不是通過對其製造來源的標示。對製造或生產的地方的標示是地理標志的本質。地理標志與商標不同,不是主觀隨意選定的,並且地理標志的標示不可替代。
*一般來說,地理標志在一地理標志所指的地方所處的國家被認可。這一國家通常稱為「原屬國」。里斯本協定「原屬國系指其名稱構成原產地名稱而賦予產品以聲譽的國家或者地區或地方所在的國家」。
*原則上允許所有的製造商使用某一地理名稱,只要帶有該地理名稱的商品是原產於所標示的地方,或者符合產品的可適用的一些標准(如果有的話),視情況而定。
*地理標志的合法使用者有權阻止其商品並非來源於該地理標志所標示的地方的任何人使用該地理標志。與商標一樣,地理標志適用「特殊性」原則,即:所受到的保護僅限於其實際使用的產品種類上;還適用「領土」原則,即僅僅在一定領土范圍內受到保護,並受該領土的法律、法規的約束。享有聲譽的地理標志是特殊性原則的一個例外。目前,由WIPO管理的條約和TRIPS均未對地理標志提供這種擴大保護。

⑺ 什麼是地理標志

是鑒別原產於一成員國領土或該領土的一個地區或一地點的產品的標志,該標志產品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確定的特性應主要決定於其原產地。

地理標志主要用於鑒別某一產品的產地,即是該產品的產地標志。地理標志也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地理標志統一專用標志,設計理念遵循權威性、代表性、適配性和可識別性原則。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是官方標志,體現庄嚴、權威的設計特點。

設計選用的是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歷史符號,以長城及山巒剪影為前景,以稻穗象徵豐收,代表著中國地理標志卓越品質與可靠性。

特徵:

1、地域性

知識產權都具有地域性,只有一定范圍內才受到保護,但地理標志的地域性由顯得更為強烈,因為地理標志不僅存在國家對其實施保護的地域限制,而且其所有者同樣受到地域的限制,只有商品來源地的生產者才能使用該地理標志。

2、集團性

地理標志可由商品來源地所有的企業、個人共同使用,只要其生產的商品達到了地理標志所代表的產品的品質,這樣在同一地區使用同一地理標志的人就不止一個,使得地理標志的所有者具有集團性。

3、獨特性

地理標志作為一種標記與一定的地理區域相聯系,其主要的功能就在於使消費者能區分來源於某地區的商品與來源於其它地區的同種商品,從面進行比較、挑選,以找到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的最佳切合點,購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閱讀全文

與地理環境最明顯的標志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