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所說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說的什麼 – 手機愛問
中國古代的天文地理和現在的天文學和地理學比較接近,包括天文歷法。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說一個人學識淵博。
【出處】《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漢語的天文地理兩個詞最早都出現於易經。
Ⅱ 天文地理指的是哪些
天文地理的表核扒面意思是指天文學和地理學,但其偏向於天文學,因為天文學是我國的古代最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與之並稱的分別為醫學旅悔,數學和農學.這就說明天文地理拆氏正是一個學術性名詞,所以這個詞常用來泛指知識,學問.從古至今,形容一個學識淵博,知識豐富的人時就常常說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文地理可以說是學識的一個代名詞.
Ⅲ 天文地理的詞語
天文地理 tiānwén-dìlǐ
[knowledge] 用「天文地理」來泛指知識、學問,這種說法由來已久,例如許多舊小說中說到一個人很有學問,就說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古人說天論地 古人觀天 萬物起源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連珠 太陽黑子 石刻紀錄
歷法 歷法成就 治歷方法 節氣 中西比較 《太初歷》《大明歷》《大衍歷》《授時歷》 【名稱】天文地理
【拼音】tiān wén dì lǐ
【解釋】泛指知識、學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某乃是中原一秀士,能知天文地理,善會陰陽,識得六甲風雲,辨別三光氣色,九流三教,無所不通。」
【事例】他懂得很多~知識。
【用法】作主語、定語、賓語;泛指知識
Ⅳ 天文地理的意思是什麼
用「天文地理」來泛指知識、學問。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天文學也是我國古代最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其他包括農學、醫學和數學,天文學方面屢有革新的優良歷法、令人驚羨的發明創造、卓有見識的宇宙觀等,在世界天文學發展史上,無不佔據重要的地位。
(4)天文地理在古代怎麼說擴展閱讀:
中國天文地理的發展:
我國古代天文學從原始社會就開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紀的帝堯時代,就設立了專職的天文官,專門從事"觀象授時"。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就描繪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形象,進而對太陽上的變化也屢有記載,描繪出太陽邊緣有大小如同彈丸、成傾斜形狀的太陽黑子。
公元16世紀前,天文學在歐洲的發展一直很緩慢,在從2世紀到16世紀的1000多年中,更是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在此期間,我國天文學得到了穩步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大體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即:天象觀察、儀器製作和編訂歷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文地理
Ⅳ 天文地理的意思
我國最早出現「天文地理」纖瞎昌一詞的是公元前4世紀的《易經·系辭》,裡面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文句。
東漢思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毀扒入的神仿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謂之理。」
Ⅵ 古人曰 上知天問 下知地理什麼意思
【成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讀音】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釋義】天上的天文學也知道,地下的地理學也通曉。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
【出處】《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學識等。
Ⅶ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起源於哪個朝代 其中的「天文」具體指代什麼「地理」又具體指代什麼
早在《黃帝陰符經》裡面就有「天地」「文理」的說法.原文為:「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古人善於解字,於是有了「天文」,「地理」一說.關於天的知識稱為天文,相應的關於地的知識為地理.《漢書》中已有天文志、地理志的內容.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常用於形容某個人的知識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