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有效開展初中鄉土地理實踐活動
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過分強調智力教育和應試教育,所以地理教學對教材的依賴性比較強,而對於鄉土地理實踐活動則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即便有的地理教師會根據教學目標設置一定的鄉土地理實踐活動,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組織和設計,地理實踐活動的管理比較粗放,所以並沒有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對此,初中地理教師要增強鄉土地理實踐教學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加強教材內容與鄉土資源的整合,構建更具地域絕段特色的教育內容,進而為初中地理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促進初中生地理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整合鄉土資源優勢,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基於初中地理課程的學科特徵以及並伍譽初中生的學齡特徵,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強對鄉土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意識。順德區是佛山市五個行政轄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由江河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廣佛同城的西南邊界、廣佛肇經濟圈的南部,是橘侍佛山市與廣州市聯系的重要核心區域之一;地勢上西北偏高,自古經濟發達,商業繁榮,文教鼎盛,是「世界美食之都」。
㈡ 地理與生活 論文
【摘 要】:若用脫離社會生活的學習方式獲取知識,會使學生將來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感到「學習無用」。藉助地理科學的特徵,則可實現「學生到生活中學習」這一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學習方式。到生活中學習,並非將學生交與課堂之外即可,我們必須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藉助鄉土地理教學這一理想平台去實施。同時,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拓展也為學生走進生活中學習提供保證。【關鍵詞】:與生活接軌 依據 平台 保證【正 文】:早在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就強調指出:學校的最大浪費是學生在校接受一種脫離生活的教育。這種教育會使學生步入社會後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很難把自己的所學應用到生活實踐中,面對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感到在校是一個「無用的學習」過程。那麼,如果讓在校學生的學習與他們的生活接軌,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接觸社會生活,則是緩解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對於地理科學而言,它除了具有綜合性、區域性外,還具有開放性特徵。認識地理事物,學習地理知識,大到宇宙世界,小到家鄉校園的一河一路等,具有廣闊的空間范圍。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理學科的教學則更容易實現學習與學生生活的接軌。所以,地理學習過程不提倡將學生禁固在教室里,要讓他們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走進社會生活,去探究發現現代社會中各種生活現象的地理原因。並以這種方式來檢驗自己書本上學習的知識,使學生感覺到地理學習是「有用的學習」。而且他們還可在走入生活、關注社會過程中嘗試運用所學地理知識、技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基於此,本文就影響地理學習與學生生活相接軌的因素方面,作簡要分析:一、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地理學習與學生生活接軌提供了理論依據國家教育部制定的《地理課程標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鮮明地提出了本學科的六大基本理念,其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轉變地理學習方式」等,又是六大理念的核心和重點。「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提出,對改變以往地理課程中知識與生活相悖離、課程與實際生活之間缺乏有機聯系的現象,指導構建「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相統一的理論課程,意義重大。同時,也為課程內容編制、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地理學習的組織形式指明了方向。「轉變地理學習方式」是本次課改的顯著特徵。「改變學習方式,主要依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培養地理學習能力,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可見《課程標准》中強調現代學習過程要求不單單呈現給學生書本知識和間接經驗,更要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深入實際,親身感受,獲取直接經驗。而這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中去學習才能真正得以體現和落實。二、鄉土地理教材的開設為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地理搭建了理想平台首先這是由鄉土地理教材編寫的基本理念決定的。1、鄉土地理教材編寫注重了人地協調發展教育。鄉土地理教材要求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注重關注身邊的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的現狀,正確認識發展成就和存在問題,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2、它注重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調整與轉變。鄉土地理教材要求的實施過程,可有效地改變以往的教條化、單一化、靜態化的陳舊教學模式,建立以探究為主導,合作式、體驗式、問題式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3、注重對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生活中的學習資源不是寫在書本上現成的,而是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探索、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並在此過程中提升自己對書本上所學到的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及地理規律的應用能力,用我所學,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其次是由教材編寫的特點決定的。鄉土教材編寫為了體現這些理念,已經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具有了以下特徵:1、將促進學生地理科學能力的發展、正確的地理觀念的形成貫穿了教材編寫的始終。鄉土地理教學中所要培養的學生的能力重點放在了地理實踐能力和地理信息能力。如教材中編寫的測量當地的地理經緯線,繪制校園平面圖等等,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的產生過程。再如根據已有的相關資料或通過對家鄉某類資源的調查研究,分析我國資源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等,不僅培養了學生對地理信息的搜集、整理及分析能力,而且有利於形成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等,建立國情意識。2、將因地制宜思想貫穿了教材編寫的始終。學習地理最重要的是關注家鄉的經濟發展,了解成就及存在問題。而鄉土地理內容編制時則遵循了這樣的線索:區域不同——資源和條件存在差異——發展潛力和存在問題也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環境。另外,教材中還應用了正面案例與反面案例相結合編寫形式,體現了因地制宜思想。正面案例有助於使學生懂得什麼是因地制宜,應當怎樣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條件差異進行生產建設,即怎樣揚長避短。反面案例則讓學生明白不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的危害及後果,增強因地制宜重要性的認識,這正是為其將來投身到經濟建設中時能真正「用我所學」作鋪墊。3、將案例教學貫穿了教材編寫的始終。鄉土地理內容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生活,它把地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以案例形式寫進教材,如:地理與衣食住行,地理與當地工農業生產等。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白地理知識其實就在身邊,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地理與生產生活之間密切的聯系,了解其中的地理背景。三、教師教學能力不斷的提升為學生到生活中學習地理提供有力的保證以揚州市教研員朱雪梅老師主編的鄉土地理教材試用本為藍本,各地鄉土地理教材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廣大一線地理教師在鄉土地理教材實施的過程中自身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已經初步具備了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具體體現在:1、新理念促使教師構建了更加完備的知識結構。鄉土地理教材的實施使地理課程知識的覆蓋面更加寬廣。教師已經意識到原有的知識結構已經成為駕馭地理教學的瓶頸,他們已不再象以前一樣,把自己定位在書本、學科、成績、校園這幾點一線的狹小空間,而是向書外,向其它學科、社會生活擴展,構建了更完備的知識結構,不僅是原有結構的重組,更是吸收了先進的理念、其它學科的知識,包括全新的科技前沿知識,來完善、充實自己,新舊知識相融合,以滿足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的需求。2、調整了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選擇了讓學生走向知識的教學理念,教師們都知道要從內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由內而外地去認識周圍世界,鄉土地理教學實施的這幾年中已完全體現出來。鄉土地理教材中的大部分素材,對於學生來說大都是來源於身邊的生活世界,但答案及原理多是未知的,教師這時則會把自己的位置從居高臨下的權威降到「平等中的首席」,師生之間實現了平等交流、平等對話,彼此間真正形成了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教師更充分允許學生質疑,並不斷地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探究、體驗,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身外的「生活世界」和內心的「地理科學世界」聯系起來,實現了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的目的。3、教師仍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課改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鄉土地理教學的實施,教師除了從常規教學能力的提高外,更加註重了以下能力的提升:首先是地理信息方面的能力,教師不僅具有了獨立獲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而且更是加強了指導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因為鄉土地理的信息並非主要來自書本,而是來源於社會生活。其次是具備了從多種渠道對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管理能力,具有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地理課程資源以獲取知識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在強化自身指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活動的能力。大多地理教師已能通過彼此合作的方式制定活動計劃,選擇合適的實踐活動場所、活動內容及方法,能夠正確指導和組織學生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與動手實踐能力。總之,新課程的改革,實現了從全方位引領學生將學習活動從課堂「主陣地」 延伸到課外、到社會生活,使現代教育與現代社會聯系更為密切,從學校教育過程入手,為學生將來走向生活,更快投入到社會經濟發展建設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㈢ 什麼是鄉土教材
以本地方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狀況等為內容的教材。18世紀,法國思想家J.-J.盧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就曾主張教給兒童以鄉土地理知識。後來一些教育家把鄉土教材逐步擴大到鄉土歷史、鄉土社會、鄉土自然、鄉土文學等等。教給兒童鄉土教材,不僅符合教學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而且有助於兒童認識鄉土和培養熱愛鄉土的觀念有些國家曾在小學設鄉土學科,專門從事鄉土教材的教學。現在多把鄉土研究的內容,分別納入各有關學科去教學。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各地方自然條件差別很大,又有值得講述的革命傳統和文物古跡,編輯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教材供學生學習,有助於激勵兒童繼承革命傳統,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鄉土教材編寫的幾個問題及對策思考 編寫鄉土教材實際上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個主要方面,是科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課程建設部分,其成功的開發直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長期以來,由於某些特殊原因,鄉土教材開發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導致鄉土教材開發中總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鄉土教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初步的分析,以幫助人們尋找編寫鄉土教材的方法。 一、 鄉土教材建設的現實問題 建國以來,國家教育部在學校教材的建設上幾經周折,鄉土教材建設更是異常艱難,盡管近年來國家進行了三級課程的改革,但鄉土教材的建設仍然是舉步維艱,綜合起來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鄉土教材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賞識。盡管許多人強調鄉土教材的重要性,也進行了相當數量的教材建設和編寫,但其質量與所期望的相去甚遠。每當學校使用鄉土教材時,學生和家長就表示出冷淡的態度。家長們普遍認為,鄉土教材與學生學習的科學知識的課本關系不大,如果在學校中使用這種教材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學生對學習材料的選擇大都受到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為瞭望子成龍,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試的科目之上,這樣孩子對鄉土教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興趣。 其二,鄉土教材不能受到學校教師的歡迎。經過我們調查,許多地方也都想過編寫鄉土教材,然而學校多數老師對此都興趣不大。其原因在於,鄉土教材的內容自然多為鄉土文化,對學生學習與掌握學科知識的幫助不大,開設相應的鄉土課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繼而影響教師的工作效果績效。老師們大都希望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價。 其三,鄉土教材與正式教材的關聯性差。鄉土教材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本土文化,這些內容很難和正式的學科教材發生聯系,如果用時間來學習鄉土教材,那麼就會佔用正式教材學習的時間。這樣,無足輕重的鄉土教材自然就在學校沒有"立足之地"了。 二、鄉土教材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只是我們所了解的表面現象,在這些現象後面存在著深層的原因,弄清楚這些原因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我們的調查和研究,我們認為,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何為鄉土?為何要編寫鄉土教材?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開始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也沒有注意這個問題,以為鄉土就是民間的一般風俗習慣,一般的民間工藝和技藝。然而,當我們與當地教師和村民討論此問題時才發現,村民們對學校的期望並非僅僅傳遞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藝,人們望子成龍的心情是迫切的,人們希望自己小孩走出大山,出去見世面的想法遠大於學習本鄉本土的文化內容。同時,村民們又擔心孩子離開家鄉後忘記自己的祖宗,忘記生養自己的土地。所以,我們認真思考了,鄉土教材也是教材,是課程建設的一個方面,必須了解村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哪些文化內容,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東西。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們心目中的文化內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才是我們編寫鄉土教材必須考慮的東西。無論學生走到哪裡,這樣的鄉土教材內容都能深深地影響和幫助學生的未來。 (二)事實上,是否合理地選擇鄉土教材的內容正好反映了我們對當地文化的尊重。如果我們僅僅以自己是專家自居去選擇教材的內容,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定什麼是有用的內容,什麼是無用的東西,那麼這樣的教材內容就沒有尊重別人文化。我們應該將尊重當地文化看作是對人類文化的尊重,當地文化就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縮影或者說是人類文化的一個具體體現。因為文化是人為了生存和幸福生活所創造的一切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摒除自己的小聰明,理解當地人的生活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理解當地人千百年來對大自然的理解與認識,理解當地人做事做人的風格與特點,理解當地人對自己的定位與對生命的理解,正是對他們千百年來的歷史的承認與尊重。 (三)尊重鄉民正是我們對人類文化尊重的具體體現。許多人談起文化資源總是忘掉人。其實,人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人也就沒有了文化,文化是人創造的,本土文化中要突出人;同樣,文化也造就了人,每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再造者。我們的鄉土教材一定要反映對當地人的尊重,並把這種尊重與人類的尊重銜接起來,從地方的文化景觀上升或延伸到國家、人類的文明中去。這樣,才能讓學習者感到自身的人類角色,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 (四)尊重學生是鄉土教材建設必須思考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鄉土教材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學生,是讓學生在學習後能夠感到充實與激動。充實就是要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讓學生感到通過學習後自己有所提高和進步;激動是在充實的基礎之上的心理體念,是在掌握和學到了新的知識後的愉快。這就要求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必須把學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以學生能自信地主動地學習其他學科課程為目標,以學生獲取未來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為目標。 (五)尊重教師是鄉土教材建設必須成功的必須條件。我們知道,學校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中心,鄉村教師大都為當地人所組成,即使有少數教師不是"本鄉人",他們也是"本地人"。教師正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員。他們最了解學生需要什麼,家長與村民們需要什麼。他們也了解地方需要什麼,外地與當地的差距在哪兒,當地的優勢與劣勢。尊重教師便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鄉土教材編寫成功的保證。 (六)尊重人性-人的信念乃鄉土教材建設的精神。在整個編寫過程中我們都貫穿著一種信念,這個信念可謂編寫教材的邏輯中軸,或指導思想。這就是我們編撰人員的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實際上,對人性的尊重反映了我們對人的信念的堅定程度。人的信念就是我們編寫者們自己對人的理解,對人的幸福的理解,對人的生命的理解,對人的生命質量的理解。對人的尊重直接表現為我們要積極地欣賞與敬重鄉土文化、鄉土文化的創造者――鄉土人。他們就是人的組成者,就是人類的存在形式。對人的信念就是對他們中的每一個個體的承認與尊重。以人為本,不是空虛的口號,而是對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承認,以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價值與幸福為本。鄉土教材的理念便在於此。 三、鄉土教材編寫的途徑與方法 根據上面的認識與理解,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主要採取了下列途徑與方法。 (一)確定以每一個學生幸福生活為本的邏輯思路。此思路要求我們在編寫教材時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的需要,當地人民未來生活質量的需要,和國家安定團結的需要。由此我們發現教材內容應該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起點,然後再拓展為區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國家文化與人類共享文化。這樣,學生本人,學生家長、學校教師都給予了積極地支持,解決了不同人群對鄉土教材的理解與認同的問題。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團隊機構。編寫教材絕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事情,而是當地人民通過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我們只不過是幫助他們組織與發現其傳統文化中對現實生活有價值的成果,將現實生活的追求與傳統文化之文明成果聯系起來,以使未來的人獲得立足於本土文化之優勢內容,同時也保護人民獲得自我、自尊、自信。所以,我們鄉土教材的內容選擇與認定的人員主要由當地文化人、地方專家、政府文化機關的專家和當地教師共同組成。我們只是本小組的組織者與服務者,為他們提供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發展學方面的知識信息,解答編寫教材的原因,組織共同討論、認定文明成果、集中搜集資料等工作。當然,我們也發表自己的意見,參與搜集文化資料,但在這方面我們只是學生的角色。 (三)實施平等、互學的工作方式――參與式。鄉土教材的整個編寫工作都是開放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想做什麼,每個人都了解我們在做什麼。所有的人都是參與者,都可以提供自己的思路與方法建議。每個人都在工作中探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村中的老太太也都知道大家在干什麼,自己在此工作中的價值,例如,為編寫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故事,唱詞等,也可以為其他參與人燒茶、送水。工作的過程便是我們每個人的學習過程,村民們在此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教師在工作中學到了許多,甚至讓我們說話的用詞都變得更加文明、更加貼切。 (四)我們對教材內容的篩選與梳理的原則是――尊重。此原則主要體現在:第一,鄉土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具體體現,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創造的文明成果,這種成果的延伸便是國家文化和人類文化。在編寫的過程中要將本土文明成果與其他民族或其他國家的成果進行比較,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形成自尊、自強,走出大山的過程。第二,努力保持鄉土文化的原貌。這些資料都是當地人民的成果,也是當地專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們自己搜集、自己選定的教材內容,盡量保持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體現我們對人類文明的尊重,這個尊重帶來了人們對鄉土教材的重視與喜愛。第三,鄉土教材的使用不僅限於學校,要與當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關工作發生聯系。如,鄉村節日,旅遊開發,民間文藝,民間儀式發生關系,教師也不僅僅是學校的,也包括那些熱愛本土文化,具有文藝、文學、歷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幹部。 (五)對教材的使用採取自願原則。教材編寫結束後,我們將這些教材無償地送給學校,與學校教職工一塊討論如何使用。根據各學科教師對本教材的需求來自行決定其使用,如地理教師、語文教師、數學教師、自然科學課教師,他們都不同程度和不同時期採用了本教材。他們發現,通過鄉土教材最方便找到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原有的認識經驗或知識,這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記憶,學生自動地形成了學習小組,科學小組和藝術小組。 總之,通過對鄉土教材的編寫,我們直接參與了教材建設的實踐,撰寫了有關鄉土教材改革的理論文章,總結概括了從事鄉土教材建設的經驗,論述了課程論和教材論中的各類重要問題,構建了編寫鄉土教材的基本思想體系。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研究和系統總結。我們所有的參與者也更加明確了作為研究者自身的位置與責任,形成了平等的工作作風,寬容與尊重的處事方法,大家感觸多多,收獲多多。
㈣ 參觀中山市名勝古跡去後感50字作文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4月27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校師生游覽了我們的家鄉——溪口,游記作文:家鄉一日游.這天我們欣賞了很多優美動人的自然景觀和
人文景觀:如詩如畫的三隱潭、雄偉壯觀的千丈岩、令人顫巍的妙高台、鳥語花香的杜鵑谷等.但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溪口博物館和武嶺景區.經歷了一上午的長途
跋涉之後,同學們一個個都已疲憊不堪,但疲憊中卻還透露著特有的精神,作文素材《游記作文:家鄉一日游》.這是戎第四次來到溪口博物館,但每次束都有新的
震憾和感觸.我和幾個同行的同學來到了「模擬森林」前,我看見裡面那些栩栩如生的動物蠟像,不禁驚訝於型造這些蠟像盼雕割家.博物館內以蠟像居多,也有老
照片、放映區等,我們在這博物館內四處游覽,目不暇接.但是光陰不等人,我們又該-發到下一個景點了.剛才游覽的那些景點我曾經都有幸去過,可是我卻從來
沒來過這里——小洋房.這里到處是樹蔭,真是景色宜人啊!這里的樓道很小,還有通往下層的路,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和冒險的樂趣.
接著我登上了武嶺
城樓,還是我第一個到的,於是我便君主似地在城樓上眺望我的「國土」和「子民們」.沿著城樓下了樓梯,我來到了武嶺學校的舊址.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QjQrl_Bq4fE9aOMAr5P_Vw
㈤ 哪位朋友教教我《義務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怎麼寫
額.....這個有點難...好吧,你聯系我我偷偷告訴你
我先給你弄個樣板,我這個也是網路出來的哦
一、課題研究的前期工作
十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二等獎。2005年5月,作為活動總結性論文《「走進鄉土——南村人文考察」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與思考》,獲廣州市中學歷史教學2005年論文年會論文評比二等獎。
2、(2005、7—2007)學科課題研究與校本課程開發實驗階段
2005年7月開始,我校英語、歷史、地理分別申報課題——《南村地區人文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研究》」、「《<番禺歷史與社會>(暫名)鄉土讀本的開發》」、《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快速城市化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初探——以番禺區南村鎮為例》四課題成功獲廣州市番禺區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區域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第二批和第三批立項。課題成果取得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的良好成果,標志著我校校本課程研究由學科實踐活動進入學科課題研究與校本課程開發實驗階段,為開展全校性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如英語科課題組以《南村人文讀本》為藍本翻譯開發了《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學科校本教材,課題組把南村本土文化與英語科課堂教學相結合,將統編教材提及的傳統文化例子用本土文化作替換,盡量在英語課堂的相關主題中進行滲透,利用本土資源運用到真實的交際情景,讓學生進行模擬交際。此外,他們嘗試在課堂教學和平時的測試中作為閱讀材料,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提高了整體的英語教學效果;地理科組王小慧、高健儀老師主持申報的《快速城市化地區失地農民生活狀況調查——以番禺區南村鎮為例》課題,緊扣社會實際,以學生周邊的事作為研究對象,設計了《快速城市化地區失地農民生活狀況調查》開展問卷調查,收集了關於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第一手資料。一方面,在該課題進行過程中,學生全程參與了整個調查研究活動,參與問卷調查設計、調查、統計,而且讓其根據調查時自己的感受,撰寫小論文培養了學生調查研究能力,深刻認識到失地農民問題,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課題研究所建立的資源庫與課題組繼續開展的「南村鎮城市發展歷程研究」共同構成我校「城市化研究」校本課程和鄉土地理教材的一部分,該課題的學生成果還獲得番禺區開放性作品一等獎;
歷史科組課題《南村地區人文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研究》的主要成果——《南村人文讀本》全面梳理了南村地區的人文資源並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滲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由南村鎮人民政府出資、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廣州地區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鄉鎮地方歷史教材,免費發放到南村鎮轄區內中學以及部分小學作為鄉土歷史文化讀本,對承傳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義。2007年1月, 《南村人文讀本》獲「區域性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優秀著作二等獎。作為課題成果主要之一的論文《新課程改革視野下的鄉鎮地方課程資源開發——《南村人文讀本》開發背景與編寫體例探析》先後獲廣州市「教育創強與校本科研學術研討會」及教育教學論文評獎活動一等獎、番禺教育學會第19屆年會論文一等獎、「廣東省教育學會2007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徵集和評選二等獎,2007年9月發表於《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歷史科組的另一課題《<番禺歷史與社會>(暫名)鄉土讀本的開發》的結題報告獲「區域性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優秀研究報告二等獎。作為課題成果主要之一的論文《區縣地方課程資源開發的新嘗試——《番禺歷史與社會》(初稿)鄉土歷史讀本的編寫體例與成果特色》獲2007年度廣州市中學歷史論文年會評比一等獎。
2005年11月14日, 我校歷史學科曾代表番禺區歷史科參加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小學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高級研討會(沙灣紅基小學現場會)並作了題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鄉土歷史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思考——番禺區南村鎮鄉土歷史讀本(教材)的開發歷程與探討》的發言,得到了與會的全國教育專家和名校長、教師的廣泛好評及區、市教育主管領導的肯定;2007年3月, 我校歷史學科參加番禺區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所舉辦的「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區域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結題鑒定匯報會,作《<番禺歷史與社會>鄉土歷史讀本開發與利用》的研究成果匯報發言。
3、(2007——今)校本課程的整合與全面鋪開、特色發展階段
到2007學年第二學期,番禺區區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域發展已經步入第三個階段,而剛剛完成結題鑒定的番禺區十五規劃課題「區域性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也將進入課題深化與成果推廣階段,再者,像生物、地理、歷史等學科已開展多年的開放式考試(查)也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07年9月28日,我校申報的番禺區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南村僑聯中學義務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正是在這樣的科研大背景下被批准立項的,與此同時,我校已成為全國「十一五」規劃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成化研究》實驗學校。
所以,我們很幸運有了以上的教研背景,我們將整合轉化、完善、提升我校在學科實踐活動階段所形成的,現有的學科活動和校本研究成果,依靠本校的教師,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優勢和特長,同時依靠校外教育專家的智力支持,以綜合實踐活動為突破口,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園文化在內、能夠提升學生鄉土人文素養,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喜愛並願意為之去實踐探索的校本課程、摸索出一套適合學生實踐、體驗、感悟的校本課程實施的策略。從而逐漸積淀起學校人文精神,最終實現南村僑聯中學特色品牌的發展。
二、為什麼要開展本課題研究
1、是實施新課程的需要
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建立由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組成的三級課程管理體系。校本課程指學校自行規劃、設計、實施的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一項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國家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要著眼於發展學生的興趣需要和特長,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體現師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使其具有鮮明的學校特色。其基本定位是非學術性或者說是興趣性的,強調以學校為主體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滿足學校師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專家,開發的目標指向是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實現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特別是使學生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難以滿足的那部分發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滿足,從而使學校能夠更好地體現辦學特色,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和諧有個性地發展。
2、是學校特色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的內在需要
校本課程的關鍵要把握好「校本」和「發展」兩個方面,即應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形成和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促進學校的發展。南村僑聯中學是一所由鎮政府牽頭,港澳同胞聯合捐資興建的公辦農村初級中學,近年來,隨著南村地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鎮政府加大對我校基礎設施的投入,我校在學生素質,教師專業技術能力,教育教學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學校期末考試和中考多年超過區平均分。但學校教學中偏重知識灌輸,偏重於學科知識的機械記憶、淺層理解和簡單運用層面上,忽視思維發展、能力培養的現象還較多有存在,開展校本課題研究,幫助教師改變學科教學上,重知識傳授和考試分數,輕思維能力、思維方式,尤其輕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傳統教育模式,從而為推動學校的素質教育,創建特色學校,開發有主題的、綜合性的、探索性的、以專題活動為載體的校本課程進行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3、是促進教師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價值還在於促進教師的發展。新課程對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提出了明確要求,教師以往的專業發展主要集中於教學、教育手段和方式等。課程資源的開發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本身構成了課程實施中最有價值的課程資源。
我校教師通過參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過程,促使教師深入思考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引導教師從成功的經驗中尋找生長點,從面臨的問題中尋找突破點,在教育發展趨勢中尋找結合點,在自我完善中尋找跨越點。促進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行為,從「知道做什麼」和「知道怎樣做」向「知道怎樣才能做得更好」的方向提升,為教師專業化成長提供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舞台。
4、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新時期一項重要戰略決策。而素質教育實質是和諧的,人本的教育。構建和諧社會有賴於構建和諧教育,使得社會通過人的素質提高變得更加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有序。構建和諧教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標。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過:「教育的秘訣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首先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情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的教育部門在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方面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片面性,其突出表現就是重視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視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思想品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的提出,就是試圖將學生從原有的應試體制中解放出來,搭建使人的基礎素質和個性特長都得到發展的平台。
所以,以具有校本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為突破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實踐能力並建立長效機制,形成校本教育系列課程,將使學生獲得張揚個性的機會,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從而達成和諧教育的目標。
與此同時,運用新課程所倡導的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整體優化的大教育觀、和諧有序的教育過程觀、能動發展的學生觀、民主融洽的師生觀等理念,在課堂教學這個特定的時空范疇內依據教學的主客觀條件,通過創設和諧的環境,設計教學活動程序,選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等有效策略,促使學生身心素質全面和諧發展,個性愛好主動發展,實現社會需要與自身發展需要的和諧統一。
5、是建設特色校園文化的需要
我校所在番禺區南村鎮,社會經濟發達,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薈萃,2007年底被評為「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但作為教書育人的校園,南村僑聯中學人文環境尚顯單調貧乏,配合新一輪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結合鎮政府對學校的第三期建設,學校運用南村鎮天獨厚的區域人文資源,建設校園文化,創建學校特色和品牌已經是順理成章,營造教書育人的人文氛圍正當其時。我們在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園文化在內、能夠提升學生鄉土人文素養,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喜愛並願意為之去實踐探索的校本課程教材、摸索出一套適合學生實踐、體驗、感悟的校本課程實施的策略的基礎上,逐漸積淀起學校人文精神,最終實現南村僑聯中學特色品牌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1、研究目標
通過分析南村鎮僑聯中學的義務教育教育教學水平、人力資源和校園文化現狀,調研和評估校內外課程資源特色與優勢,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以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以學校校舍全面改建為契機,運用校內的教師專業優勢和學生特長,校外周邊得天獨厚的區域人文資源優勢,開發校本課程,建設校園文化,營造教書育人的人文氛圍。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套提升學生鄉土人文素養,貼近於學生生活的校本課程,摸索出一套適合學生實踐、體驗、感悟的校本課程實施的策略,運用到從學科教學、學校德育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辦學宗旨與方向、學校品牌創建、教師發展等方方面面,最終積淀起校園人文精神,形成和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促進學校特色品牌的發展。
2、研究內容
(1)調研學校內和周邊地區可資校本課程研究利用的人文資源與價值評價。
我校所在的南村地區是廣州南拓番禺的首要地區、「華南板塊」的核心地區,歷史上人傑地靈,物寶天華,是番禺乃至廣州地區歷史文化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為適應急劇都市化的趨勢,發展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前瞻性的社區文化已是大勢所趨。我們將在原來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我校教師的專業優勢,進一步挖掘南村可資校本課程研究利用人文資源並進行價值評價。基於對南村地區人文資源的初步調查和對地方課程開發的普遍價值取向的分析,我們認為,南村地區人文課程資源開發的價值取向應該是:第一;培養學生了解南村、熱愛南村、服務南村的情感與價值取向,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第二,保護和傳承南村地區雅俗共生的文化形態和優秀文化傳統;第三,促使南村地區包括天然和尚、黎遂球、高劍父、鄔慶時、崔蔚林等文化名人的優秀文化和學術傳統,海雲詩書派、植地庄、七星崗抗日事件所體現的優秀地域品格精神,即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員崗飄色、南村刺綉、龍船頭製作等所體現的優秀民俗工藝文化,從余蔭山房、鄔氏光大堂、黎永思堂和大量古民居等所體現的嶺南廣府民系優秀建築藝術等一系列優勢文化與教育部門提倡的主導文化的融合。
(2)建構和開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突破口
2006學年開始的番禺區區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域發展已經步入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模式推動階段,第二階段是課程規范階段,第三階段是特色發展階段。我校將以建構和開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突破口。首先是建構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開發整合的設計模式。課程包括四個基本要素: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課程設計就是對課程的四個要素進行規劃,並遵循一定的開發流程(模式的基本結構);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開發整合的設計模式就是將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按照一定的流程進行設計,本研究主要採用系列專題模式、即活動領域——活動主題——研究課題——探究問題。
其次、是探究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開發整合的課程化體系。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開發整合的課程化體系,第一層是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開發,第二層是課程化的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第三層是課程設計的模式,具體如下:
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
整合
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
———————————————————————————————————————
活動領域,例如:人與社會 課程目標
活動主題,例如:走進傳統文化 課程內容
研究課題,例如:走近南村歷史名人 課程實施
探究問題,例如:南村歷史名人對我的成長產生了什麼影響? 課程評價
第三、形成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開發整合實施的操作體系,按照理論學習——專家指導——課程開發——課程實施——反思提升——形成成果的流程去操作。
(3)校本課程開發
開發校本課程,使之成為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如通的設計與製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展示班級風采,提高學生對班級的認同度,從而建設各具特色、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通過對教室、辦公室和走廊內科學、文化氛圍的營造,創設良好愉悅,人文氣氛濃郁的工作環境,提高師生的文化藝術品位,豐富其精神世界,建設具有生命活力的校園文化烘托出一種濃厚的育人氛圍,為學生發展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為學生打好人生底色做好准備,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一項具有持續性的專業活動。它需要有一種理性、民主、科學決策的過程或步驟:
第一步: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學校教育哲學、調查學生需求、分析學校資源、把握社區發展需要等等。第二步:根據情景分析,建構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模式。包括確定校本課程開發總體目標,制訂開發實施計劃,設計校園文化建設方案等。
第三步:組織和實施,包括選擇安排知識或活動序列、班級規模、時間安排、資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事項。開展校本課程開發與試驗。
第四步:評價與改善,包括涉及教師、學生與課程方案三方面的評價內容與方式、結果處理、改進建議等的小組和全校交流評價。
校本教材開發包括各學科校本教材課系列(包括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美術等人文學科),德育活動系列,綜合實踐系列,學校德育教育校本教材開發,學校品牌創建校本課程開發等。
(4)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開發校園環境課程是體現素質教育和學校特色的新型課程。校園環境課程無所不在,它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從校園文化課程中會學到有益的知識,價值觀念,規范或態度。
其中,物質環境包括學校的校園建設和設施;社會環境包括教師同事關系,師生關系,同學團體,獎懲制度等;文化環境包括學校或班級文化,如校史,校風,儀式或活動,如升旗,班會,學校大型活動等。這是實現環境育人的的重要途徑。
我校將要開發的校園文化成果包括:
物質文化成果:提取南村乃至番禺地區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古跡和歷史人物,如員崗村東漢古墓出土文物、禺南開拓第一人——東晉陳玄德將軍、明末清初天然和尚、海雲寺與「海雲詩書派」、抗清民族英雄、牡丹詩狀元——黎遂球、清末洪兵起義與賁南書院(沙茭團練總局)、嶺南畫壇三傑——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廣游二支隊與植地庄、七星崗抗日等設計成人物群雕或浮雕的形式,形成南村歷史文化名人廣場雕塑(場文化)和南村地區重大歷史事件群雕牆(牆文化),嶺南畫派,海雲詩歌,海雲書法經典作品長廊(廊文化),還有教師辦公室文化;
非物質文化成果:包括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校訓,校徽、校歌,校徽,教風,學風,形成一系列作為新生入學校史教育素材;班級的班徽、班旗等。
2、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查閱和收集大量與本研究工作相關的資料,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幫助研究工作順利展開。
2、調查研究法。調查學生的需求和建議,調查分析教師、社會和學校教育資源狀況,獲取校本課程的設計與編制方面的信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社區調查等。
3、行東研究法。立足於解決校本課程開發中的實際問題,要求學校行政引領,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有關人士共同參與,積極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
4、經驗總結法。對實踐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科學化,最終上升為經驗,以指導後階段研究工作。
3、研究組織
課題主管部門:番禺區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所
領導專家顧問組:
盧炎安(番禺區南村鎮人民政府鎮長)
陳乃權(番禺區南村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吳岳冬(番禺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姜 濤(番禺區教科所,副教授)
馮永廣(南村鎮教育指導中心主任)
陳志禧(番禺區南村鎮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
張志海(番禺區南村鎮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
課題組組長:馮少豪
課題組主要成員:肖東平 卞廣清 朱光文 張鳳雲 高健儀
羅偉豐 姜華 黃嘉斌 曾慶文
4、研究分工
馮少豪:負責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全面策劃、體統,課題研究經費的籌措等;
肖東平:負責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管理、協調各學科與子課題之間的關系等;
卞廣清:負責組織課題理論學習、課題申報與開題報告撰寫、修改,組織課題開展等;
德育美術組:
張鳳雲:負責「兼愛思想德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模式研究」子課題和「嶺南畫派鄉土美術校本課程開發與學生活動」子課題研究;
組員:
歷史組:
朱光文:負責撰寫、修改開題報告、「地方歷史課程資源開發與校本化研究」子課題研究;
組員:譚春媚
英語組:
黃嘉斌:負責「南村鎮鄉土特色英語教育與學生活動」子課題研究;
組員:唐容珍、何燕瓊、劉善靜、崔燕梅
地理組:
高健儀:負責「南村鎮鄉土地理校本課程開發與學生活動」子課題研究;
組員:王小慧
政治組:
曾慶文:負責「南村鎮鄉土人文政治與學生活動」子課題研究;
組員:劉偉民
信息技術組:
羅偉豐:負責「校本課程開發與信息技術資源庫建立」子課題研究;
組員:
語文組:
姜 華:負責「海雲寺詩派語文鄉土詩歌校本課程開發與學生活動」、「中學語文古典詩歌選編」兩子課題研究;
組員:吳道政
5、研究進度
第一階段(2007.9——2008.2):准備醞釀階段。
(1)轉化、完善、提升我校現有的學科活動和校本研究成果;
(2)組織專家講座、課題理論學習、校外學習等;
(3)課題論證與申報;
(4)各子課題組開展校本課程開發的資料搜集、整理
(5)學科根據學校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制定本學科的課程計劃。各子課題和科組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劃和申報,包括各課題行動研究方案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6)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2008.3——2009.2):全面實施階段。
(1)全面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2)匯編教師教學論文(或教學案例)集,校本課程系列成果,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作品集等;
(3)結合學校第三期工程建設開發校園文化:包括場文化、廊文化、牆文化、辦公室文化等物質文化,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校訓,校徽、校歌,教風,學風等非物質文化。
第三階段(2009.3——2009. 9):總結、鑒定、交流階段。
結題報告、專家鑒定階段性交流總結(結題報告、音像資料、成果展示)
6、經費分配
(1)經費的來源: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資助0.5萬元,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政府資助5萬元,學校自籌0.5萬元,總計6萬元。
(2)經費的分配:
專家顧問費:1萬元
科研業務費:2萬元
圖書資料費:1萬元
印刷出版費:2萬元
7、預期成果
(1)課題結題報告;
(2)編成「南村僑聯中學義務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成果系列叢書:
a教師論文(或教學案例)集;
b校本課程分為「四個系列」——學科活動系列、德育活動系列、綜合實踐系列、校園文化課程系列等,四種類型,讀本類、學材類,教材類,專題資源庫類等;
c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作品集;
(3)校園文化開發成果(方案),包括結合學校第三期工程建設開發的校園文化成果,包括物質文化成果:南村歷史文化名人廣場雕塑(場文化)和南村地區重大歷史事件群雕牆(牆文化),嶺南畫派,海雲詩歌,海雲書法經典作品長廊(廊文化),還有教師辦公室文化等;非物質文化成果:包括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校訓,校徽、校歌,教風,學風,形成一系列作為新生入學校史教育素材;班級的班徽、班旗等。
(4)課題成果資源庫或網頁。
㈥ 我國中學地理課程是怎樣設置的
我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
一、我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的演變
我國古代學校中沒有專門設置的地理課程,地理知識的傳授多分散在《四書》《五經》《尚書·禹貢》等書籍的學習之中。19世紀我國沿海城市的一些新式學校中開始有了地理課程,但中小學各年級正式設置地理課程是始於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之後。90多年來,我國中學地理課程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以下幾個主要階段。
(一)清末階段(1904~1912年)
1904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興辦學校,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實行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是我國最早制訂的、在全國范圍中小學普遍施行的含有地理學科的課程方案。當時中學學制5年,一、二年級安排地理概論、亞洲總論、中國地理等內容,三、四年級開設外國地理,五年級開設地文學。教學時數,除了二年級每周3學時外,其餘年級都是每周 2學時,總時數為每周 11學時。1909年後中學分文、實(理)兩科,文科在一、二年級開設中國地理,每周3學時,三、四、五年級開設外國地理,每周2學時,總時數為每周12學時;實科一、二、三年級開設中國地理,四、五年級開設外國地理,每周均為1學時,總時數為每周5學時。
在這一階段,地理課程的內容主要敘述中外各國的疆域、山川、城市、交通、物產等,課本的編寫具有地理志、地方誌的特點。
(二)辛亥革命後至新中國建立前階段(1912~1949年)
在這個階段的前期,地理課程變動較多,開設的課程主要為中國地理和外國地理,也曾在高年級開設過自然及人文地理概論;總時數也有變動,每周有8學時、6學時、9學時不等,並且也不是所有年級都開設地理課程。後期(1932年以後)則是歷史上開設地理課學時較多的時期之一,總時數達12學時,在初中和高中總共6個學年中,全部開設地理課程,每周均為2學時。課程內容,無論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學,基本上都是循環重復,從本國地理到外國地理,區別僅是內容的繁簡。
這一階段地理課本的編寫質量有了提高,打破了過去地方誌式的框框,並吸收了當時地理科學研究的一些成果。但課本中也存在一些錯誤的觀點,如地理環境決定論、優秀種族論等等。
(三)新中國建立以後至「文化大革命」階段(1949~1976年)
這一階段地理課程變動較大,整個學校地理教育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由興旺趨於萎縮的過程。解放初期,地理課程的體系基本上按照解放前的舊體系,但在內容上,刪除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等觀點,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1953年至1957年期間,主要參照蘇聯模式,課程體系由自然地理到經濟地理、由世界地理到中國地理,地理課時數總共達每周12學時,也是歷史上開設地理課學時較多的時期之一,在內容上相對比較系統、完整,但結合我國實際尚不夠。從1958年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地理課程基本上屬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削減的時期。這一時期地理課學時數削減幅度很大,從1957年每周的12學時,削減到1958年的8學時、1959~1962年的5學時,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時間全國大多數中學都停開地理課,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普遍下降。
(四)「文化大革命」以後階段(1976年~現在)
「文化大革命」以後,地理教育處於振興階段,地理課程逐步得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學地理課程設置概況一覽表(括弧內為學時數)到恢復,學時也由少到多,逐步得到增加。不僅在小學,而且在高中一年級(或高中二年級),以及高中三年級的文科班也開設了地理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初中階段開設區域地理(包括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鄉土地理),高中階段基本上講授系統地理。在指導思想上,逐步明確了以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地理教學內容的核心論題。在地理課本的編寫上,由以往「偏重提供事實材料」向「事實與原理相結合」方向轉變,區域地理內容的組織由條述法向特徵法轉變,課本的表述方法也由以往的文字表述為主向圖文並茂方向轉變。
在這一階段,我國各地雖曾編寫過一些不同版本的地理課本(包括各地的鄉土地理課本),但在大部分時期主要還是採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全國通用的統編教材。從1993年秋季開始,我國在全國范圍推廣使用多種不同版本的地理課本,這標志著我國的地理教材已由「一綱一本」(全國一個大綱,一種課本)走向「一綱多本」(一個大綱,多種課本)和「多綱多本」(不同的大綱,多種課本)的改革時期。
二、我國現行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
根據原國家教委(今教育部)1990年頒發的《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和1993年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試用)》,現行中學地理課程設置如下:
初一開設世界地理,每周3課時,課程內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和地圖初步知識,作為學習中、外區域地理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是世界概況,是對全球的總認識;第三部分是各大區地理特徵和一些國家地理知識;第四部分主要講時區、日界線和世界環境保護。
初二開設中國地理,每周2課時。四年制初中比三年制初中每周多一課時。教材按照中國地理總論→中國區域地理→中國在世界中,即總論→分論→總論的編排方式安排順序,最後學習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理和鄉土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每周3課時。高中地理共計十一章,前五章屬自然地理,主要講地球的宇宙環境和人類的自然環境。後六章屬於人文地理,講述當前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
高三地理(選修)每周4~6課時,屬文科選修,教材內容以中外區域地理為主。
1994年開始,原國家教委又組織有關方面人員編制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按照新高中地理課程方案的設計:高中一年級開設的地理為必修課,每周3課時,學習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有關的知識;高中二年級和高中三年級開設的地理為限定性選修課,高二每周1課時,高三每周2課時,主要學習人文地理知識。目前,新高中地理課程正在天津、山西、江西等省、直轄市試點,2000年起在全國推廣。
此外,上海市經國家教委(教育部)批准,在1988年也設計了一套初、高中地理課程設置方案,試點後已於1993年起在上海地區施行。此方案規定,6年級(9年義務教育一貫制)開設自然地理基礎(每周1課時),7年級開設世界地理(每周2課時),8年級開設中國地理(每周2課時),高中二年級開設必修地理課程(每周2課時),高中三年級開設文科班選修的地理課程(每周3課時)。
浙江省也經國家教委(教育部)批准,試行綜合課程方案,將初中階段地理課程的內容分設在自然和社會兩門課程之中。
三、台灣、香港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
(一)台灣地理課程設置
台灣中小學修業年限為12年:其中國民教育(即義務教育)為9年,前6年為國民小學,後3年為國民中學(即初級中學),合稱國民學校;3年普通高中,另稱高級中學。
近年來國民中學單獨設置地理課程。初中三個年級都開設地理課,周課時總量為5課時。第一、二學年每周2課時,第三學年每周1課時。在三年六個學期中,前四個學期主要講中國地理,後兩個學期主要講授外國地理。
高中三個年級也都開設地理課。高中地理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高一、二年級地理為必修課程,每周2課時,第一學年為地理通論,第二學年為外國地理和本國地理。高中地理選修課設在高三年級,分設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和地球科學三門。高三實行文理分科,理科可選地球科學,文科選人文地理或經濟地理。
(二)香港中學地理課程設置
目前香港的學制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稱中四、中五),大學預科一年或二年。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私立中學較多,後因經濟迅速發展,公立學校大大增加,到1985年已有70%的中學生在公立中學就讀。地理課程在香港普通教育中是受到重視的。一般中學從初一到高二年級都開設地理課。這一方面是由於香港在1997年回歸祖國以前的一百多年裡為英國佔領,深受英國的影響,繼承了英國重視地理教育的傳統;另一方面也與香港的環境條件有關。
香港地理課程的設置是:初一為香港本土地理,初二、初三為世界地理。不修讀地理的學生改念社會科。社會科是一門綜合了歷史、地理、經濟和公共事務的科目。地理和社會這兩門學科都是初中階段持續三年的必修課。
高中地理課程開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香港中學習慣把高中分為文、理、商三組,其中修讀地理的學生較多。
㈦ 怎樣編寫鄉土地理教材
一、鄉土地理的重要性 《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對鄉土地理學習有以下幾點要求和 建議:1.鄉土地理是必學內容;2.鄉土地理幫助學生認識學校所在地區的 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增強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