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經濟意義社會意義是什麼

地理經濟意義社會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13 01:49:29

① 中國海陸兼備的地理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我國海岸線長,海洋面積廣大,有利於發展海洋運輸,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事業等;我國內陸面積大,陸上鄰國多,有利於對外交流和貿易的往來。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② 中國海陸兼備的地理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1:我國海岸線總里程長,對於漁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條件。
2:有利於海河聯運的發展,拉動沿海與沿江地區經濟的聯系與發展。
3:有利於推動沿海產業向內地地區的轉移,實現內地便宜的資源優勢的最大化利用。
4:有利於我國海洋運輸業的發展與壯大。
5:有利於我國對國外的經濟上的聯系的加強,推動我國與國外之間的經濟的發展。
6:促進地區間文化的交流,文化的發展融合。
7:對於我國優秀文化的輸出有著推動輔助的意義。
8:漫長的海岸線奠定了我國海洋強國的基礎,推動我國走向海洋經濟強國。

③ 為什麼要學地理學地理學在社會實踐中應發揮哪些作用

地理學在社會實踐中應發揮的作用:

1、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

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地理學科引導我們去認識環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而也是我們學習生存的科學,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

2、與其他學科相關聯。

地理學科的內涵非常廣泛,它不僅包含上至天文下知地理的科學知識,與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各門學科有著廣泛的聯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問題的地理思維方法還對我們學習其它學科大有幫助,使我們在這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淺。

3、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很強。

宇宙的奧妙,海陸的變遷,氣候的異常,資源的開發,工業的合理布局,農業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長,環境的有效保護等等,都是地理學科研究的內容;航空航天、南極探險、邊貿洽談、中東戰亂、三峽工程、經濟發展、「五一」旅遊、拉閘限電……無一不與地理有關。

(3)地理經濟意義社會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理學促進經濟發展:

1、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幫助國家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時可以提前應對,類似於碳排放權的爭取;

2、對極端天氣的預判,幫助城鄉居民抵禦各類災害,盡可能降低因災損失;

3、對全國及區域交通的時空變化的分析,可以為交通管理及新線路的規劃建設提供支持;

4、在電子商務板塊,為了讓大家能更快拿到自己買到的東西,物流中心的選址及物流分區及線路的設計就很重要,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地方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強烈沖擊的情況下,通過研究地方文化與地理特徵之間的關系,尋求地方文化的發展與延續方法。

④ 經濟地理在社會上的作用

淺談投資環境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投資環境作為一個系統的整體結構,一方面的整體的合力狀態對經濟增長和發展起制約作用;另一方面構成其整體的基本組成部分。即自然資源、地理位置、交通資源、社會人文資源、社會秩序等,各自又因各具特點而對經濟增長和發展有一種相對獨立的作用。那麼,投資環境在經濟增長中到底起著怎麼樣的作用?其作用方式又怎樣?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和揚長避短去利用其作用來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所有這些,我認為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一、整體性促進投資的作用

投資環境作為一個整體對經濟的增長和發展起一種不可分割的作用,它以一個完整的整體形成一種凝聚力和吸引力,促進資金、勞力、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的組合,加速生產和經營企業的發展,從而使自身通過物質或精神的生產條件,藉助各種生產要素並進入生產過程,轉化為社會財富。道理很簡單,就如我們珠江三角,土地資源豐富,地處沿海,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又好,同時又有充足的公安、司法、行政執法等警力的配合,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加上經濟產業又有一定基礎,還有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這種資源的整體作用就容易吸引發展多種項目的巨額投資,從而擴大生產生產力的規模,提高生產力水平,促進珠江三角地區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在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現實經濟產業和社會資源條件的投資環境均比內地省份和廣東的內地、山區好。這就使中國沿海、珠三角,形成一種發展經濟,加速經濟增長的優勢,即優越的投資環境,從而能夠在擴大對外開放中通過內引外聯,吸收大量投資,引進大量先進技術,形成新的生產能力,珠三角的發展就與投資環境的整體性的優勢分不開,也因為這樣的優勢,珠三角經濟也產生前所未有的飛躍。據有關政府工作報告,至2002年底止,珠三角利用外資3000多億美元,登記舉辦外商企業近十萬家,引進各類設備1400萬台和生產線20000多條,對50%以上的工業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由於廣東各地資源的整體性作用不同,珠三角的山區就差別很大,從而使全省實際利用外資70%集中於珠江三角洲。而大范圍再看全國,由於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區先走一步,造成了一種經濟政策和經濟環境的區位差和時間差優勢。小范圍再看我們珠海市,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由於有了很好的地緣優勢,加上市政府歷屆班子都致力於交通、能源建設,今年又成立了我們的行政執法局,有效的維護了社會,經濟秩序,保護公平競爭。廣東,特別是珠三角比其他一些省份具有更好的社會資源條件和能夠更好的發揮投資環境整體中其他優勢,因此,報載廣東實際利用佔全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35%左右,經濟增量也佔全國經濟增量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見,投資環境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極其重要的。

二、投資環境的優劣促進或阻礙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記得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指出:「勞動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他在工藝上的應用程度,生產過程中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這些內容基本上都屬於投資環境的范疇。因此,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投資環境優越,其勞動生產率提高就可能較快,反之,則可能較慢。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生產、資金、技術等各方面生產要素的條件相同,而投資環境的基本條件和結構不同,人們即使花費了等量勞動,也會產生不同的勞動生產率,即投資環境優越的勞動生產率高,反之則低。由此不難看出,投資環境對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但是必須看到,投資環境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作用不是自發的,而是必須經過主體的努力才能實現的。歷史上,經過努力,依靠優越的投資環境,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和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經濟虛度增長和發展,是不泛其例的。例如美國經濟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得以迅速發展,誠然有經濟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但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則是擁有豐富的自然能源。尤其要看到的是其西部地區的開發,使它獲得了大量廣闊而肥沃的土地資源,正是大面積的森林和豐富的礦藏,為美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除此以外,還有20世紀60年代以後的中東石油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基本靠的是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其中石油產業便是支柱產業。

三、為生產中產品實體的形成提供現實的物質基礎和保證

物質產品是社會財富的基本形式,經濟增長和發展,歸根到底是作為產品的社會財富的增加。但是,物質產品是勞動作用於自然資源的結果,是改變自然物質形態和功能的成果。同時,產品的生產又是在現有經濟產業基礎上,在一系列社會條件下,如各種政策、法律、法規的保護下進行的。因此,投資環境中的現實社會資源對產品作為社會財富的增加,則起著重要的社會經濟基礎和調節社會經濟的保護作用。

四、投資環境是基礎條件,制約著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

制約產業結構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投資環境尤其是其中的資源環境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自然資源環境都是一種結構性的狀態,它的這種狀態必然要影響到具體勞動的結構,並進而在不同地方相應的形成各種不同的具體勞動,通俗的說,就是社會分工和產業部門比較完整,各產業比較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體系,就必須相應有種類比較齊全而儲量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否則就無法形成產業部門較齊全較完整的產業結構體系。舉個比較容易看出的例子;日本,因為是一個自然資源特別貧乏的國家,因此自然資源問題一直是其發展經濟的突出問題和嚴重製約因素。在這種狀況下,不僅造成日本90%以上的生產資料依賴外國進口,而且決定了日本的經濟必然是以生產製成品的「加工型」為主的經濟。加上由於石油的貧乏,又迫使日本政府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在生產資料密集型的重型工業向知識密集的輕型產品和高精尖產品。我們珠三角洲也是一個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比較貧乏的地區,因此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過程中的產業結構一度以輕型結構為主。這些都從實踐上證明了投資環境中的自然資源對產業結構的形成和經濟發展起著制約作用。

不僅如此,自然資源對生產力的空間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起決定作用。由於自然資源的分布在地理位置上有一種不平衡性,因此就對生產力的空間布局有一種不平衡性的制約。不顧自然資源的地理分布狀況,主觀的決定生產力的布局,不僅不符合經濟效益原則,反而會給經濟發展帶來不可逆轉的困難。這已經是為許多事實證明了的一條生產布局制約規律,很可能在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個規律的作用會有所減弱,但其存在和繼續發生作用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我們前面提到了投資環境是一個整體系統,其中還包括了社會資源,它對經濟的發展也是不可忽略,其主要包括人的素質,經營管理經驗,資金籌措和市場開發能力,技術能力和社會人文地理,社會治安狀況,民主與法制,經濟法規,各項政策和周邊環境等。所有這些作為一個國家會地區的社會狀況對其經濟增長和發展過程的啟動以及產業結構的形成,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起著重大的作用。尤其是經濟開放二十多年來,沿海各省份,開放城市,尤其是經濟特區的形成及其經濟率先活躍和發展起來,就是社會資源條件特別是各項優惠的經濟政策和先走一步的改革措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種經濟資源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可塑性很大,其作用的形成和發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政府決策層和人民群眾素質和實踐能力。決策層及群眾的素質高,在經濟活動中運用政策和各方面的關系如此比鄰港澳華僑多這種能力強,社會資源的潛力就會發揮得比較充分,其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作用就會比較大,反之,作用就會受到限制。雖然條件很好,但經濟的增長和發展速度仍然快不起來。

提及投資環境對發展經濟而言是基礎條件,自然資源作為投資環境的一個基本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認為不得不談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首先是地理位置,是一個國家會地區在地球表面所處的空間空置

因此,它既是自然的恩惠,又是歷史的恩惠,是包括人在自然過程和歷史過程中實現統一,如陸地和海洋大致三七開,陸地被海洋分割成不同的大陸,而海洋又分四塊,海洋中有江河、湖泊,高山平原。所有這些,都是地球在形成和運動中自發形成的,因此我們說是自然的恩惠,而至於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地區地處,哪一個大陸,或是否瀕臨大江大海,活動的舞台是山地、平原,高原還是盆地,則是與人長期歷史活動有關。但是,至於誰處地理位置有利,誰處於不利的地理位置,這完全是人活動的結界,是每一代人從歷史繼承下來開始自己創造活動的前提條件。處於有利位置,氣候等生態環境比較好,與周邊和世界各地交往通道多,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就可能比較快。反之,則要待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改變自然的能力增強,經濟的增長才會有一個較好的自然條件。好像我們珠海市,地處沿海,比鄰港澳,地理位置較好,因此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較快。地理位置在這里之所以成為一種經濟資源,是因為它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成為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進行經濟技術交流的有利位置。

(二)、談交通條件

作為投資環境中一種自然資源,它整體和固定的,不可能像其它資源那樣可以在不同地方之間流動互補。因此,它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制約作用有不能改變的特點,由於這一特點,往往是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條件這一資源差別大的地區的經濟在發展中起步以及發展的速度和水平差別很大,而且難以短期內改變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懸殊大的狀況。但是,如果選擇得當的產業發展方向,如發展高加工度的體小量輕而附加值又高的產品產業,繞過交通條件和地理位置的劣勢,內陸、山區等條件差的地方的經濟也是可以較快的發展起來的。如日本就是把電子產業的中心部分放在城市,而把零配件的生產放在邊遠山區,從而在一定條件下促進了山區經濟的較快發展。這里一個重要問題,是要揚長避短,在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中消化這種投資環境的消極作用,而強化其他方面的優勢。總而言之,自然交通條件優勢,如水陸交通好,海岸線長,又天然良港以及河道暢通,陸路方面沒有崇山峻嶺,便於築路,公路、鐵路、機場四通八達,這一有利投資環境就會促進經濟更快的增長和發展,實現經濟的起飛。

綜合所述可知,投資環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客觀的,帶有一定的規律性,認識和把握好這些規律,是可以令我們的社會經濟建設走向持續發展之路的。

⑤ 地理題目中問地理意義是回答正反兩個方面嗎

不是!
地理意義都是積極的(或者有利影響),也可理解為作用;一般從三個方面答:
經濟意義、社會意義、生態意義。

⑥ 如何正確認識地理環境的社會意義

地理環境是能量的交錯帶,位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錯帶上,其厚度約10—30千米。它具有三個特點:(1)具有來自地球內部的內能和主要來自太陽的外部能量,並在此相互作用;(2)它具有構成人類活動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條件,即常溫常壓的物理條件、適當的化學條件和繁茂的生物條件;(3)這一環境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人類的飲食、呼吸、衣著、住行。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組成物質和形態不同,水、熱條件不同,地理環境的結構具有明顯的地帶性特點。因此,保護好地理環境,就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國土規劃、區域資源合理配置、結構與功能優化等。生物特別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層。可分為自然環境(或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環境(或經濟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
自然環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氣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根據其所受人類社會的影響程度的差別,自然環境又可分為天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天然環境(原生自然環境)指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的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地方,如極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澤、熱帶雨林、某些自然保護區以及人類活動較少的海域等。人為環境(次生自然環境)指受到人類直接影響和長期作用而使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地方,如農業、工礦、城鎮等利用地。放牧的草場和采育的林地,雖然它們仍能保留草原和森林的外貌,但其原有的條件和狀態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也屬於人為環境。
經濟環境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由人類社會形成的一種地理環境,主要指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經人類開發利用後形成的地域生產綜合體的經濟結構,包括工業、農業、交通和城鄉居民點等各種生產力實體的地域配置條件和結構狀態。
社會文化環境包括人口、社會、國家、民族、語言、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徵和組織結構關系,而且涉及社會各種人群對周圍事物的心理感應和相應的社會行為。社會文化環境是人類社會本身所形成的一種地理環境。
上述3種環境在地域上和結構上又是互相重疊、互相聯系的,從而構成統一的整體地理環境。
發展歷程 人類今天所處的地理環境是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的。
首先是地表液態水的形成和原始海洋的出現。水不僅是地表環境中的活躍因素,
而且為生命所必需。原始海洋是地球上最早的有機化合物的聚集場所,使它們在此演
化成為復雜的高分子有機物,以至演化成為生命。因此,原始海洋不僅是生命的誕生
地,而且由於海洋能阻擋紫外線傷害原始生命,保障了原始生命的生存和發展。也有
人認為生命不起源於海洋,而起源於能防禦紫外線的地殼表層(風化殼)。
其次是生命的出現。地理環境的成分包括生物,只有在生命出現以後,才標志著
地理環境的形成。以前有人認為生命出現於10~20多億年前,但近十幾年,學者們在
前寒武紀的岩石中發現多種正鏈烷氨基酸,因而認為大約在30億年前就有生命存在。
第三是大氣中游離氧的出現。最早的原始生命處於還原環境。植物出現後,卟啉
類化合物已經被合成,其中一種含鎂的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
成碳水化合物,同時放出氧,從而使一個富含二氧化碳、不適於動物生存的環境轉化
成為一個適宜動物生存的氧化環境。由於大自然的放電,太陽輻射和紫外線對氧的作
用,在離地面20~50公里處形成臭氧層,保護了生命特別是動物的生存和發展。
第四是人類的出現,人文地理環境的出現,意味著地理環境發展到了成熟的程
度。

⑦ 中國海陸兼備的地理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我國這種海陸兼備的地理條件,使得我國領土面積廣大,資源豐富;疆界線長,鄰國多,有利於發展對外貿易;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通過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有利於通過陸上交通發展國際貿易。
拓展資料
中國海陸兼備的優勢:1中國疆域遼闊,海陸兼備,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氣候濕潤,有利農業生產;
2沿海多良港,利於發展海洋事業。海上交通便利,便於對外貿易的發展,便於同海外各國友好往來。而海洋資源豐富,魚米蝦鹽較為富足,為內陸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
3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且古有「絲綢之路」,現有橫貫亞歐大陸的鐵路線,更方便了對外交流及貿易往來。
4土遼闊,為民族生存發展提供巨大空間,為社會進步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 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比如制鹽業、捕魚業、石油開采、海洋運輸業等
5、豐富的降水,中國東南瀕臨海洋,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了濕潤的空氣,形成了豐富的降水,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也為中國社會的進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⑧ 地理科學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

對於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的認識,即對於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的判斷,自近代科學技術興起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早在17世紀,英國的哲學家培根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充分肯定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到了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持否定態度,認為科學給社會帶來了罪惡,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同一時期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則反對盧梭的觀點,把科學技術看作是人類支配自然的手段。到19世紀中葉,馬克思通過分析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推動作用,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給以充分的肯定,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革命力量。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期內,由於當代科技革命的興起,科學技術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絕大多數人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仍主要持肯定態度。但自80年代以後,科學技術的應用在帶來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諸如環境污染、生態危機、資源浪費、失業加劇、核競賽以及道德倫理問題等等,從而促使人們對科學的社會價值作重新思考,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觀點。

⑨ 經濟地理位置的重要意義

正確闡明一個地區的經濟地理位置,對認識這個地區在國民經濟總體中的地位和作用,發揮其地區經濟優勢以及解決相關的生產布局問題都有重要意義。
經濟地理學研究任何一個地區,不論其地域范圍的大小,都要考察它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與周圍地區的相互聯系,和在總體中的位置。重點是結合這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來研究它與周圍地區在原材料供應、生產協作、產品市場、金融信貸、客貨運輸、科技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聯系,具體地闡明它在地區經濟聯系中的地位。與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緊密相關的經濟聯系是研究經濟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以外,該地區在政治、軍事、文化生活中所處的地位,及其對經濟地理位置的影響,也是研究經濟地理位置需要考慮的內容。

⑩ 中國海陸兼備的地理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中國海陸兼備的地理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會促進經濟發展。

閱讀全文

與地理經濟意義社會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