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歷史地理考試各有什麼技巧
總體概述
成績的取得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抓書本知識,二抓解題策略即應試能力。
1、是細心審題:
不管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都必須先看清時間、限定詞和求答項,尤其是在關鍵詞上不能犯低級錯誤
2、是規范答題:
格式規范: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錯就可能全盤皆輸,如評論式的問答題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較式問答題要先答比較項再展開具體內容。
語言規范:也就是語言表達要用學科語言,我們應盡可能用書本語言去答題。要點表述規范:一是強調答案不能「猶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點而丟了得分點;二是表述必須條理化,不能雜亂無章,不知所雲。
3、是遷移知識:
這種遷移能力對考生來說至關重要,很多學生看到一個題目往往不聯系書本知識,不知道用書本語言來表達,結果造成不能得分。我們要重視知識的遷移:
(1)、做選擇題時,不少題目在確定選項時很難判斷,但如果結合書本知識的相關內容就很容易判斷;
(2)、做材料題時,有的材料很難理解,只要聯系書本相關知識就會迎刃而解,看到問題中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就必須回歸書本找答案。
(3)、做問答題時,這點更重要,遇到比較靈活的題目也是最容易丟分的地方,做這類題目時,要求學生先必須學會解剖題目,理解題意,不能雲里霧里,然後在腦子中過濾這段時期的有關內容,從中挑出題目需要的內容組合答案,如果能養成習慣的話,解答這樣的問答題就很簡單了。
4、是掌握技巧:
(1)、採用一題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講選擇題時一般至少用兩種解題思路幫助學生開闊思路,訓練發散思維。
(2)、抓住一般規律,切忌滿天撒網。例如,比較改革運動一般都是要從背景、目的、性質、內容、結果、影響等方面去找比較項,同時注意抓住參照項來思考。
(3)、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思維方法:如材料式選擇題,所選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確的反映材料原則。程度式選擇題就要學會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題,方法很多,但至少要養成一個習慣:先看問題,帶著問題抓有效信息,並且將找到的信息予以標注,然後再組織答案。
分例解說
一、關於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一、高考歷史選擇題常見類型簡介
根據近幾年選擇題的命題特點和常考題型,選擇題的題型主要分七類:
1.排列選擇題(組合選擇題)
近幾年排列選擇題的排列一般分三種:(1)按某一類事件的時間順序排列。(2)按歷史地理知識的排列。(3)按因果關系順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認為「公私常以困窮為患者,殆以理財未得其道」,下列變法措施中,與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將兵法 ④市易法 (2004年江蘇高考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因果關系型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考查的角度主要有兩種情況:(1)由結果推斷出原因,其結構形式是題干為果,備選項為因。在考查原因時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內因、外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政治原因、經濟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斷出結果或影響,其結構形式為題干是因,備選項是果。
例如:東晉南朝時期江南農業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商品經濟水平較高,起到推動作用 B.北方人口南遷並帶動先進生產技術
C.江南越人開始從事農耕生產 D.江南的氣候、土壤對農業發展有利
3.程度型選擇題
程度型選擇題中的四個備選項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題干要求的標准,但這些備選擇的內容與題干要求的標准之間,「不同於一般選擇題的正、誤關系」,而是一種「質、量關系,或者說是程度關系」。這種題型的題干往往設置一個程度的副詞或形容詞,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側重於因果關系,考查范圍往往注重於歷史結論。
例如:五四愛國運動後新文化運動陣營發生分化,主要原因在於其成員:(2004年廣東題)
A.對文學革命的理解不同 B.對中國傳統禮教的認識不同
C.對科學與民主觀念的宣傳方式不同 D.對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不同
4.材料型選擇題
材料型選擇題中引用的材料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歷史文獻、考古報告、文學作品等;另一類是圖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種地圖、圖畫、照片、統計圖表等。
例如: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說:「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且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這段話表明:(2004年廣東)
A.英國在歐洲沒有殖民地或自治領 B.各國經濟都依賴對英貿易
C.世界經濟聯系加強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5.否定型選擇題
否定型選擇題有一個很突出的特徵,就是在題干中往往用「不正確」、「錯誤」等否定式的詞語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關於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背景的敘述,不正確的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拉丁美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 B.拉美人民受啟蒙學說影響,民主意識增長
C.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斷衰落
D.美國的獨立鼓舞人民的鬥志
6.比較型選擇題
比較型選擇題考查分析、比較歷史的能力,其特點是在題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或幾個相同點及不同點,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沒有敘述過的新的結論,要求應試者通過比較後選出正確答案。
例如:以下關於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表述,正確的是:(2004江蘇高考題)
A.都是帝國主義戰爭的產物 B.總部都設在美國
C.都曾經受到大國操縱 D.都一貫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
7.填空式選擇題(單純識記題)
填空型選擇題,其特點是題干表述不完整,用選項補充完整,其實是填空題的變形。這類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是否准確。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明州 B.揚州 C.泉州 D.廣州
二、高考歷史選擇題解題方法
1、做好選擇題的關鍵——審題
一選擇題知識覆蓋面廣,要求考生要踏實、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學基礎知識。同時要培養概括、分析、評價等能力,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問題的水平。這是做好選擇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具備這些前提條件之後,再輔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選擇題。
二認真審題,對選擇題尤其關鍵。要根據選擇題的特點,採用立體式的審題方法,仔細閱讀題乾和選項,領會題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正確解讀命題用語;
第二,妙用解題技巧。
三、審題的鑰匙—— 正確解讀「命題用語」
(1)明確題目結構,注意題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細推敲題干,搞清題干中主幹語和條件限定語、答題項,搞清時空范圍。
(2)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
(3)注意題干中敘述的轉義
(4)注意題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確」、「不包括」、「無關」、「都屬於」、「共同點」、「相同之處」等。
(5)注意區別題目中的比較固定的各種用語
近幾年的歷史高考,由於強調了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所以試題中要求學生回答歷史事件的過程、內容即回答「是什麼?」的相對減少,而要求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現象產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條件等),即回答「為什麼?」以及「如何評價?」(含性質、特徵、作用、影響等)的試題則大量增加,這種命題特點不僅體現在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上,還突出表現在選擇題上。
二、關於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方法
1、通讀材料、明確主題
在命制一道材料題時,命題者往往是先確立一個主題,再圍繞這個主題去尋找材料、構思設問,所以,一般來說,每道材料解析題都會有一個主題。在解答材料題時,首先要通過瀏覽材料,盡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題意圖或材料的主題,這樣就能迅速調動所學知識點,從而使解題明確方向,集中思維,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礎。
2、分析問題、細讀材料(很重要的環節)
在明確材料的主題後,接下來應該認真分析命題者提出的問題,通過分析設問句中的關鍵字、詞,明確作者問的是什麼,需要回答什麼。再根據這些問題,仔細地閱讀材料,力爭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題思路。閱讀的過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過材料的任何一個部分,包括題頭、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關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信息,往往是解題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題所提出的問題絕大部分答案應該從材料中得出,因此這時應根據仔細閱讀材料後的思路,再次結合問題到材料中去尋找信息,把與問題相關的信息都提取出來,寫在草稿紙上備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關信息都找出來,取決於答題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後把找到的信息進行篩選,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復的信息,根據所學知識,把這些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列好提綱,准備答題。
4、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在上述步驟進行完畢後,還要最後瀏覽一遍材料及其設問,審查自己列出的提綱是否正確或有無遺漏,最後就可以在試卷上動筆答題了。答題時一定要做到依據提綱,一氣呵成,言簡意賅,擊中要害,不可羅里羅嗦,言之無物,塗塗改改,答非所問。
例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樂二年,禁民下海。時福建瀕海居民,私載海舡,交通外國,因以為寇,郡縣以聞。遂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樂實錄》卷二十七
材料二 順治元年,清政府頒發「遷海令」,將北起山東南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三十四華里,並且將所有沿海船隻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水。凡溪河裝柵,貨物不許越界,時刻瞭望,違者死無赦。
——《台灣外紀》卷十二
材料三 夷貨非衣食所需,可謂中國不缺耶。絕之則內外隔而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據材料概括明清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的相似之處。
②根據以上材料,比較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目的有何區別。
③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上述政策進行客觀的評價。
步驟分析
第一步:瀏覽材料、明確主題。
從材料中的「永樂二年」、「順治元年」等有關時間和內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題所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的海外政策」——這就是本道題的主題。這時,應該馬上從腦海里調出有關這一主題的相關知識,如鄭和下西洋、華僑開發南洋、戚繼光抗擊倭寇、葡萄牙占據澳門、鄭成功收復台灣、抗擊沙俄的斗爭、鴉片走私和禁煙運動等知識點和「閉關鎖國」這一外交政策,從而為進一步閱讀材料打下基礎。
第二步:分析問題、細讀材料。
顯然,本題是要求比較明清兩個時期海外貿易政策的異同點,並歸納出其歷史影響。帶著這個問題,仔細的閱讀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體意思,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灣」就很重要,它隱含著當時清政府制定政策時的心態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勢力的增長,維護滿清的長久統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帶著問題到材料中尋找有效信息,如第①問,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許下水」、「不許越界」,材料三的「內外隔」等;第②問,材料一的「因以為寇」,材料三的「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題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據材料意思和所學知識,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第①問的「相似之處」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問的「不同」,應具體從材料中的意思出發,結合所學,得出「海患」、「固統」這一關鍵區別。第③問,應該從對外貿易的角度去理解其歷史影響。
這樣,已經初步形成本題的答題提綱。
第四步: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根據上述提綱,在試卷上寫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簡潔規范的語言文字進行恰當的概括說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簡單翻譯材料,避免「泛泛而談」,要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
參考答案
①都不允許民間船隻出海,禁止海外貿易。
②明朝是為了防止居民與外敵聯系,形成海患;清朝是為了防止居民與沿海反清勢力聯系,威脅其統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於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是導致中國近代貧窮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解答材料題一定得緊扣材料,上述四個步驟始終沒有離開材料,其中關鍵步驟應該放在第二、三步上,這兩個步驟做好了,動筆書寫答案應該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確的。而考生們恰恰容易忽視這兩個環節,不少考生害怕時間不濟,往往是材料都沒有讀完,意思也沒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筆,結果是離題千里,答非所問,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題(包括問答題),一定要養成「明題意、列提綱」的良好審題習慣。
2、下筆作答時,應該根據材料的語言環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師授課的講述和材料中的原話照搬照抄,同時做到語言精煉、流暢,書寫清晰、規范。
由此可見,解答材料題是有其特殊規律和方法的,考生們如果能很好的落實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四步法」,一定會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三、關於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一、問答題的種類
問答題按照題的性質和要求,可分為敘述、綜合、分析、比較、評述、材料式問答題等不同種類。
1.敘述題: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因(或背景)、經過、意義(或性質、影響、作用、評價)按一定順序直接敘述出來。
2.綜合題:將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系統歸納,貫穿融會,進行表述,並得出適當結論。難度較大。
3.分析題:將復雜的歷史事件、現象或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背景、原因、性質、特點、結果、意義、作用、經驗教訓等,揭示其本質並得出結論。如說明了什麼?有什麼啟示等等。
4.比較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歸納,找出它們之間的可比點加以比較,求同析異,以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的理解。這是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常用方法。
5.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人物的活動,給以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地評述。可先敘後評或邊述邊評,夾敘夾議。
6.材料式問答題:即材料解析題(含圖表、圖片)和問答題的融合,從形式上看它由兩部內容構成:一是材料;二是設問。近幾年高考主觀試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形式。
二、問答題的結構及其作用
1.問答題的結構。任何一道題意明確、表述完整的問題都有四項基本構題成分,即: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
2.問答題結構的作用。
(1)提示項: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題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項:指定解答的已知條件,例如:時間、空間、史實、觀點、引語等。
(3)中心項:規定解答所依據的內容。中心項千變萬化,無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人物、國際關系等各種知識領域。中心項是構題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項都從屬於中心項。
(4)求答項:指定解答的「未知」項目。常見的求答詞語有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特點、意義、影響、相同點、不同點等。還有「哪些」、「如何」、「什麼」、「怎樣」、「為什麼」等,既是求答詞,又是提示詞。這四項結構共存於題目之中,它們出現的次數不一,先後位置多變。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統一,共同發揮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問答題的讀、審、答
1、讀題:對題目要全讀、細讀、多讀,領會材料題意。
2、審題是解答問答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許多考生答題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識和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審明題意和抓住思路,答題亂了套,甚至答非所問,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審好題應注意以下幾點:考生臨試審題是科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綜合、靈活的運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題目要問什麼,要你回答什麼,能不能對試題進行深入地發掘,實際上也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審要求。審題首先明確試題的具體要求,要學會分析試題的結構成分。一道完整的、題意明確的歷史問答題在一般情況下由提示語、限定語、主幹語(也叫中心項)、答項語四種成分構成。分析清楚試題的結構成分,就可完整准確把握題意。
第二,深入發掘題意,突破重點難點。
第三,審題型。審題時還應判定該題屬於何種題型。如前所述,歷史問答題大致分為敘述題、綜合題、分析題、比較題、評述題、材料式問答題五種題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題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定題型對加強答題的針對性是有幫助的。另外,一道試題如有幾問,那就要注意這幾問是否屬於同一題型。因為一道有幾問的試題,不同問屬於不同題型的情況並不鮮見。
第四,審求答重點。試題的問法,提問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題的重點也就不同。確定答題的重點,有利於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科學分配答題時間。
3、答案規范化。
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
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徵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
第四,文字准確,條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語無倫次,詞不達意,不會概括,羅羅嗦嗦寫了一大篇,不得要領,看不懂他究竟說什麼。有些考生採用「多答戰術」,不管與題意有關無關,讓閱卷老師去「揀破爛兒」。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准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
第五、認真檢查,及時更正:對題目和答案要認真而嚴格地檢查一遍。看審題是否偏差,題意是否抓准,要點是否齊全,答案是否完整。通過檢查,應及時更正,做到對題作答,要點分明,書寫規范,亦無錯別字。
地理
做選擇題善用排除法
1.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關系,往往試題要求你以果推因,有時是以因推果;二是採取排除法,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比如讓你選擇正確答案,你可以排除那些有明顯錯誤的,有時這樣解題會更快一點。
2.綜合題的解答要有整體性思維
綜合題一般以區域地理為載體,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從不同側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層面來設問。因此必須用區域研究的方法,有整體性思維,圍繞著「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做什麼?」來思考回答。
地理,讀題一定要仔細,不要遺漏提乾和問題里的每一個信息。地理題應該可以算作是文科中的理科,理解計算的能力要求高一些。如果是自然地理類的,首先就是准確地判斷出地理位置,然後才能根據基本知識點答題,使很容易拿到全分的;如果是人文地理的話就要注意要點一定盡量答全。
參考資料: http://hi..com/simyandfour/blog/category/Study謝謝採納!
2. 初中生物、地理、歷史、政治的中考是否和平時一樣開卷考
初中的生物、地理、政治和歷史在初一初二的時候還是閉卷考試,並且納入考核成績名次中,但是政治歷史是中考的內容並且是開卷的,而生物地理中考不考。
3. 初中的政治和歷史開卷怎麼才能考好
把老師平常教的題弄會就行了政治不要專門去背,主要是理解 怎樣答好「開放性試題」呢?
一要讀懂題目,即審清題、准確理解題意,這是解答好開放性試題的前提和關鍵。
二要回歸教材,找出解答問題的相關「知識要點」。
即善於以題意及問法為「根」向教材求索,找出教材中與試題相關的知識內容來組織答案。
三要多角度多側面思考,要正確運用發散思維,力戒單向思維和定向思維,提倡多角度全方位的發散思維與擇優意識。
但要注意符合題目要求。
四要正確選用多種方法。
開放性試題突出對發展思維能力及相關方法運用能力的考察,在解答時可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說理與題目材料相結合、演繹與推理相結合,並注意言之有理與言之有序相結合等。
2.政治開卷如何使用課本的問題及對策
問題一:「移植書中同類題答案」
開卷考試後,好多學生在平時學習和復習中,出於僥幸心理,把老師上課的例題,或自己在復習中做過的題目和答案抄到課本的空白處。
臨考時,憑著自己的印象在書中找相似的題,然後照搬照抄答案,或者從答案中摘錄自己認為有用的部分。
這樣答題正確率當然很低。
對策:「移值」以求圓滿解答不現實,但並不說明不能參照同類題、相似題的解法。
通過在書中查找同類題、相似題,我們對考題可能涉及的知識點的范圍有個大致的了解,並對知識的內容及其之間的聯系有了明確的認識,然後根據考題設問方向具體作答。
但是,這樣答題針對性不強,答案太死,得分不高。
所以,作答時對書上同類題、相似題作答的模式、知識點的組合方法等形式上的東西可作參考。
問題二:「題題」都翻書
有的學生認為開卷考試無非是考試時翻翻書而已。
但真到考試時,若要題題都翻書,恐怕考試時間就不夠用,結果在應試中每題必翻,導致時間不夠用而意外失分。
但試題的命題筆墨也並非全部「定格」在「純知識點」上,而更多的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利用時事熱點材料做題干,考查教材中的基本觀點。
通過考試後了解,許多學生選擇題都要翻書,結果,本來只需用很少時間即可解決的「容易題」卻浪費了一半的考試時間,嚴重影響了卷二「非選擇題」部分的答題,考試成績就很不理想了。
解決「題題都翻書」的弊端,關鍵是對查書本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做到有的放的矢。
比如在考試中,對客觀性題凡是絕對有把握的,就堅決不查書;
對如知識點的概念、原理等內容,就一定要查閱;
凡是沒有十分把握的答題,有時間就查,無時間就不查,這樣做可避免浪費時間;
對填空、選擇、判斷是非等客觀題,有關的知識應盡量消化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
3.開卷考試「三字經」
解答單項選擇題要:審題干、對題支、連干支、扣中心、善歸納、要點全。
解答辨析題:辨是非、找病症、析病因、亮觀點。
解答分析說明題要:讀材料、切實際、尋找據、得結論。
不管用什麼方法答題都需要同學們在練習中提高。
先熟知書本的大綱, 清楚某個問題,大概在哪一章哪一節有,就可以了,書要先大體掃一遍祝你考試成功。
勤翻書,只要你什麼時候能看到那問題你就知道在書什麼位置就行了(不用知道在拿頁)
4. 中考怎麼樣才能考好歷史和政治.
歷史解題方法:
(一)如何解答單項選擇題
必須要保證選擇題的准確率,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如何提高選擇題的正確率呢?
1、答題時必須抓住重點字句,如時間、年代、人物、事件、區域地點等,明確試題要考查的是歷史的現象、本質、或是因果關系、影響。
2、注意分析題乾和題肢的關系,有的題肢的內容是對的,但是與題干沒有關系,不能選。
對於沒有把握的題目,多讀幾遍,找到關鍵的字句去分析,把明顯的錯誤選項排除掉,選擇與重點字句相關的選項。
3、有的是反向選擇的要注意,即選擇不正確的或者不符合題意的,這要特別注意。
4、不要憑經驗答題,說不準題目跟你做過的題目考察的角度不同。
憑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仔細答題。
5、選擇題選好以後,如果沒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動,相信你的第一感覺。
(二)如何解答材料題?
總的而言可從三步入手:
一讀:解題的基礎
先說一下閱讀的內容
材料題都有兩部分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設問部分
在閱讀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讀全,也就是不能忽視材料的標題、注釋、出處這些內容。
這些說明性文字,它們往往能夠提供材料的時間、國別、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給考生某種暗示和棚塌引導,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應該給予足夠重視,不可漏讀。
再說一下閱讀的順序。
從後往前讀,也就是先讀設問部分,後讀材料部分。
原因有三:一是先讀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別是遇到一些難懂的或生疏材料,易於產生懼怕心理,影響答題。
二是每道材料題都有一個主題,而命題者就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設問的。
所以先讀設問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題,這樣在沒讀材料之前,就已經給材料內容定了位,這樣我們的思維就有了目標。
然後再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題的關鍵
讀的同時,也是想的過程,找的過程,要邊讀邊想邊找,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找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
設問和材料關系密切,設問提出的是有關材料的問題,回答設問離不開材料。
所以,找到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很重要。
先在設問部分找出關鍵詞,然後帶著關鍵詞再去材料中找相應的關鏈春圓鍵詞或句。
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分析,結合相關的知識信息,對號入座,對問思答。
一般情況下,問題就解決了。
2、找材料與教材的相聯點。
隨著開放性試題的增加,材料解析題的材料、問題都越來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與教材中的主幹知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正所謂「材料在書外,森芹答案在書內」。
這就需要我們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與教材的史實、觀點相聯系,確認材料與教材的哪章、哪節的內容相關聯,這樣便將材料與教材聯系在一起了。
只要判斷准確,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確了。
3、找材料與材料之間的聯系。
一般情況下,每一道材料題都有一個主題,而每一個材料都是圍繞這個主題來設計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觀點完全相反,它也是圍繞一個中心而設計的。
找出了中心,然後圍繞這個中心,確認材料涉及的內容或對課本知識進行遷移,便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
三答:解題的落腳點
走完了「讀」和「想」這兩步,答題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後一步組織答案了。
在組織答案時有幾個問題要注意:
1、問什麼答什麼
緊扣題意、論從史出。
做到觀點和材料的統一,對號作答,堅持「問什麼答什麼」,不要脫離材料,隨意發揮,答非所問。
2、注意語言簡明扼要、條理清晰、書寫工整。
材料解析題對回答的要求是貴精不貴多。
注意設問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詳盡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簡潔些。
如果有字數要求更要慎重處理,想好再下筆。
3、要恰當使用歷史中的術語,少說大白話。
政治解題方法:
一、選擇題:選擇題的解題方法有兩類:直選法和排除法。
直選法指根據課本知識直接選出正確答案。
但是,如果遇到難題,最好用排除法。
即先選擇好一個或幾個最容易發現的完全正確或錯誤的序號作為解體的基礎,然後再推出正確答案。
做題時,要找出無關選項和錯誤選項,這樣就能很快地找出正確答案。
二、建議題:這類題要求考生根據材料里的主人公存在的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考察的是考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解答這類題應注意如下幾點:
1、明確要求。
通過認真分析材料,了解題目要求,確定材料里的主人公屬於哪一類問題,根據課本所學知識寫出答案,答案不可離題萬里,泛泛而談,必須能夠解決問題。
2、辨明對象。
通過仔細審題,明確建議的對象是哪些人或什麼部門。
3、答案力求完整。
建議應多層次,多角度,力求完整,不能片面。
4、根據分值答題,分多則多答,分少則少答。
三、材料說明題:這類題要求考生根據所給材料(往往是名言警句)寫出書中的觀點、道理。
做這類題的關鍵是仔細審題,深刻理解所給材料的意思,找出書中與此相似或相同的觀點,寫出答案。
這就要求考生平日學習時要搜集和理解與課本知識相關的名言警句,做到有備無患。
四、材料分析題:這類題是考題中的重要題型,遇到此類題,有些考生要麼是無從下手,要麼是答非所問,往往失分較多。
材料題雖然多種多樣,但還是有共同點的。
要答好這類題,基本都要做到三點:一是分析材料,找出關鍵信息;二是要明確答題的方向,看看是屬於哪一類型、哪一部分內容的題目,與課本的那些基本道理、觀點有關;三是整理答案,分清層次,找出這一類問題有關的知識點。
做這類題的關鍵在於確定答題的方向,方法有三:一是找材料中的關鍵詞,看看與課本的哪些基本道理、觀點有關;二是看材料後面的問題,辨清答題的角度;三是正確理解材料的主旨,看看與課本的哪些知識有關。
一般情況下,利用這三種方法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確定答題的方向。
5. 怎樣有效復習初一史地政生
想要有效復習初一史地政生,建議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具體學科具體分析:
歷史、政治、地理、生物每一個學科都有一定的學習方法,有的或許死記硬背就能搞定,但有的需要查資料、勤思考才是真正的答案,所以要靈活運用,巧妙記憶,特殊問題特別對待。
二、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式和學習方法:
史地生政這些學科的知識看起來似乎都是很直觀的,通過背會就能解決問題的,但是要結合實際去記憶,歷史需要有很強的時間線索,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合起來記憶,地理要多動手,在記憶的時候多畫圖來幫助記憶。只要是為了掌握各種知識點,可以用上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積極主動地應對學科中的各種問題,成績就一定會有所提高的。
三、不同類型的學生復習運用不同的對策:
1、扎實學習型:平時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老師交給的作業,但是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屬於被學校和老師忽視的那一撥人。成績不上不下,就連學生都認為自己就是中等生的料,家長干著急,也沒辦法。
解決方略:扎實學習型學生其實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針對這一類型,在臨考前,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測試,進行學習點排查,找出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重點「攻關」,使之轉化為提分點。臨考復習切忌沒有主次,刻苦「苦」錯了地方。
2、聰明馬虎型: 活潑好動,天掘答資聰慧,理科競賽總是拿獎,但是一到平時考試,卻總是錯題百出,成績差強人意。有勁不知怎麼使,自己也很苦惱。
解決方略:正確的備考辦法是,總結幾個平時容易出錯的知識點,把基本概念弄清楚,同時多找幾遍例題,把常規解題思路理解透徹。另外,為了減少考試的出錯率,臨考前可以適當多做幾套模擬題,同時注意要重視檢查,只有認真對待,做到會的題一定不丟分,才能真正提高准確率。
3、考前突擊型: 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考前為了應付家長總是「臨時抱佛腳」,突擊的效果可想而知。為督促該學生,家長可判喊慧沒少操心,恨不得天天盯著孩子學習。學生也想學,可心就是沉不下去。
解決方略:正確的備考方法是,對於幾個主要的題型進行重點復習,寧可不覆蓋所有知識點,把主要的知識點學透。這樣不僅考試成績會提高,而且會對未來的學習帶來好處。從長遠來看,要逐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自學的積極性滲畢,通過多方的督促,共同創造一個有明確學習目標、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6. 政治、歷史、生物、地理、物理、化學要怎樣才能考好
政治歷史對於初一初二來講就是死背,到初三就是理解為主,死背為輔
生物地理多記一些有用的,生活中可以用的常識以及老師說的重點(所有學科相輔相成,老師畢竟是老師,勾的重點會有用的),反正到最後中考也是不考,至於結業考試也不用太擔心,及格就算過了(但假如你照著我上面說的背了,九十多分沒問題)
物理,做到對於公式信手拈來,看到題目給的條件,腦子中就要閃現出與之相關的幾個公式,多做題,個人推薦買一本五年中考三年模擬,裡面都是中考題和模擬題,題目類型也很普遍。對於理科,題海戰很重要,見多識廣才能有高分
化學,要背,要理解,多做題,一定要注重理解,多思考問題,看到題腦子中有個立體示意圖,才能夠想到各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