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新課標如何融入課堂教學

地理新課標如何融入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23-06-18 13:16:47

㈠ 【淺談新課標下如何營造高中地理高效課堂】 高中地理難嗎

課堂是實施新課改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繫到新課程改革的成敗。為了使地理課堂教學具有鮮明的地理學科特色,保證地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應盡快提高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地理課堂教學高效。這里淺談一下自己的拙見。
一、教師要重新審視教材的功能
傳統的教材觀是一種將教材神聖化、強調教師對其絕對服從的教材觀,它割斷了課程與豐富的社會現實之間的聯系,限制了學校的課堂生活空間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空間,限制了教師的創造性及其教學的個性化,容易導致學生對教師乃至所有書本的盲目崇拜,扼殺了其自主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也使教師無法在教學中找到其生命的價值和工作的樂趣。
新的教材觀已從基礎知識的傳授轉移到運用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來,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封閉性,使課堂教學社會化、開放化,並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二、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自主是培養能力的第一步,應始終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領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課堂上要注意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各個學習小組明確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關任務,從不同的信息源中尋找相關信息,充分發揮每個組員的作用。讓學生根據目標滾坦衡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同學們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識,經歷體驗、感知、探索、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動手活動和思維活動,啟發和誘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思考,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這種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具有最好的學習效果。自主學習過程的基本程序是:設置情境→激發動機→組織教學→應用新知→檢測評價→鞏固練習→拓展與遷移。其基本要求是:學生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的動機是自我驅動的;學習的內容是自我選擇的;學習的策略是自我調節的;學習的時間是自我安排的。此外,學生也能夠主動地營造有利的學習條件,能夠對學習結果作出較為准確大做的自我判斷和評價。
在學校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實施自主學習時教師應做到:①創建積極良好的課堂環境;②使學生認同學習目標;③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包括學習內容選擇權、學習時間支配權;④多種學習方法的靈活運用;⑤學生參與學習結果評價,並優化學習方法;⑥讓學生參與課堂管理。
在地理教學中,合作學習一般是通過學生小組的形式,其基本操作要領是:提出學習課題→形成學習小組→分解學習任務→團結互助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小組學習成果→對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評價。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因此需要教師轉變角色,由「教」變「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因時、因地、因人、因學習內容而異,教師應根據學校和自身的條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和探索小組合作學習。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導學法
首先,自主學習不同於自學。自學是沒有老師指導,自己獨立學習。而自主學習有賴於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需要教師經常組織、啟發、點撥、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只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逐步培養起來。
高中地理中有關地理規律的內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分布規律,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日變化、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規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海水溫度和鹽度分布規律,洋流分布規律,陸地自然帶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地質演變規律,城市演變規律等。如果能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進行空間分布、時間分布或演變方面的規律提煉,則有助於學生歸納能力的提高,也有助於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其次,學生要善於對習題進行歸類分析,細心揣摩答題思路,精心總結解題規律,認真解剖思維障礙,從而能夠得出每一類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從中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超越。
例如,日照圖圖形變化多,情境變化大,知識范圍廣,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其實如果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方法提煉和實際應用,則解讀日照圖也是不難的。因此在課堂中可以通過對能力立意型習題的解答和反思,讓學生思考和討論:自己所用的解題方法是否科學;與信扒其他同學的解法對比,誰的解法更靈活、更有創意,哪種解法更具有簡潔性和技巧性;如果習題的情境和解題條件變了,應該如何進行解答;日照圖的判讀是否有規律可循等。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後歸納出利用日照圖解題時應該抓住的規律。
總之,新課程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標和教學方法上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作為一線教師,應當更新教育觀念,轉變課堂教學模式,並結合自身條件,形成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教學方式,力求在有創意的新課導入,活學活用教材,妙趣橫生的課堂教學以及巧妙的課堂收尾的 教學設計 中,努力營造一個始終充滿生機活力、富有激情的地理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使課堂變得精彩紛呈,同時使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成功感、滿足感及地理學的美感,從而實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地理,人人都獲得必需的地理,不同的人在地理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作者單位:陝西省周至縣第三中學)

㈡ 在新課標下怎麼樣進行八年級地理教學

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的標志性體現。強調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人從事地理教育教學近20年,經歷了幾次的課改,這次的課改,讓我感受很多,下面僅從地理教學方式上進行反思。

一、 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體驗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地理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現在的初中生思維活躍,由於認識水平的局限性及觀念意識,普遍對地理科不重視,在課堂上的情緒不是冷漠呆滯就是惟恐天下不亂。如果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不更新,上課時只是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勢必造成學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興趣。因此,我們教師必須用「心」去施教,熱切地關注學生。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

首先,我們教師的課前准備除了寫教案,更需要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內容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了解學生的需要,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一是積極的旁觀者,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二是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啟迪思維,激勵鬥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是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讓學生學習在「熱鬧」中「有序」的進行。以「34個省級行政區」(《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為例,該片段如果採用傳統教學法中的講述法組織教學則效果不佳。從教學方法創新角度出發,教師嘗試以「快樂教學」中的巧用游戲法,採用多媒體技術製成「 中國政區拼圖」,引導學生開展拼圖競賽活動,寓教於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化了課堂教學。具體操作如下:

[教師啟發] 簡要地介紹拼圖游戲的操作方法及競賽規則。
[學生活動] 學生出於好奇,躍躍欲試地進入競賽活動狀態中:
第一輪:可以看課本(《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七頁「1.7中國政區圖」 ),並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於東北的3個省;二、位於北部邊疆的1個自治區;三、位於黃河中下游的6個省、直轄市;四、位於長江中下游的7個省、直轄市;五、位於南部沿海的7個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六、位於西南的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七、位於西北的5個省、自治區。)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二輪:不可以看課本(同上),並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三輪:正式開始競賽,不可以看課本(同上),並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教師點評] 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肯定。成績居前六名者,可以獲得獎品(註:「中國政區拼圖」競賽游戲,在學生完成拼圖時電腦可以自動記時)。

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死」圖變「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游戲中體驗了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實現了「快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創新精神得到了體現、創造能力得到了提高。不難看出,一堂課的質量與教學法創新性呈正相關。

再次,善於處理偶發事件,一要做到冷靜沉著,不急不燥,善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把偶發事件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和最短的時間內。二要充分認識和挖掘偶發事件所包含積極因素,善於引導,即使進行批評也不能埋沒了閃光點。總之,教師用自己熱切的情感去影響著學生,關注學生,使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其樂融融,興高采烈,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信心是越來越強。

二、 注重雙方交流溝通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本人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重視課本地圖的使用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並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有趣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積極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

地圖是地理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理解鞏固學過的地理知識,獲取新的地理知識,而且有利於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地理新課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圖,如八年級上冊就有120幅左右,而且種類很多,有示意圖、素描圖、景觀圖、統計圖、曲線圖、柱狀圖、餅狀圖等,並且均是彩色圖。面對這些種類繁多的地圖,作為教者,你想過沒有在地理教學中應怎樣充分發揮這些地圖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描圖、繪圖?怎樣將地圖變成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樣培養學生查閱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地理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識,關注學生對知識目標的認知和追求,更要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和人生價值的確定,關注學生個性的張揚,注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主動探究,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針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理論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學生心理動態的發展,是否想探究構建適應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

㈢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如何把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來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如何把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來

一、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

在第2頁的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到「創新培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形成過程的特點,科學設計地理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在自然、社會等真實情境中開展豐富多樣的地理實踐活動」。

新課標下的地理實踐力培養
二、地理課程的核心素養

在第3頁的學科核心素養中提到「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它們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

在第4頁提到「地理實踐力。指人們在考察、實驗和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考察、實驗、調查等是地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課程重要的學習方式。「地理實踐力」素養有助於提升人們的行動意識和行動能力,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和感悟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

新課標下的地理實踐力培養
三、地理課程的結構設計

在第5頁課程結構的設計依據中提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將地理學科核心培養貫穿在地理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中。在地理學科內容方面,要充分體現地理學科的本質和價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獨特視角;……在學生發展方面,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自然和社會的大課堂中學習對其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新課標下的地理實踐力培養
四、地理課程的教學評價

第34頁教學與評價建議中提到「加強地理實踐。地理實踐是支持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學應將實踐活動作為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地理實踐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要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宗旨,與地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相結合,引導學生用地理視角去觀察、行動和思考,並在對真實世界的感受和體驗中進一步提升理性認識,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識之間的關聯 。……地理實踐活動因其特殊性,還會在客觀上強化學生與真實聯系引發其感悟、欣賞、價值判斷等方面的變化。同時,也會出現跨學科的教育機會」。

㈣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中怎樣構建高效課堂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師生雙邊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生在校時間的80%都是在學科課堂教學中度過的,因此,它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主陣地。
如何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密切師生關系,共建和諧課堂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感情是教學的催化劑,我們老師要注重用各種方式與學生聯絡感情。
我認為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初中地理對於十二、三歲的孩子來說是一門比較難的課程,它要求學它的人有敏捷的空間想像能力和嚴密的邏輯分析、表達能力。在地理課上,要耐心的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而這兩種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對其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指導、講解。學生如果一時犯錯,不要激動,給予其犯錯的機會,然後在教師的幫助下慢慢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地理當中慢慢成長。
隨著社會民主進程的加快,學生對平等的渴望遠遠甚於其它群體或組織,老師要從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做學生可以信賴的朋友。作為學生,理解老師,尊重老師,要

虛心的學,取老師之長補己之短。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都處在一種融洽和諧的氣氛中,相信這樣的課堂應該是高效率的。
二、協調學生關系,發展和諧課堂
人們常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而在很多外國人的眼中,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就是一條蟲。這說明什麼,說明中國人單打獨斗能力很強,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這與我們過去課堂中過於強調獨立思考有關。新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學生間的關系應體現:平等、互助、合作、競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這就要求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重點關注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在地理課堂上,我們總能發現部分優生是教師的「寵兒」,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反應靈敏,是教師「導演」下的學習的「主角」,而大部分學生則是學習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課上,天賦高的學生往往比天賦低的學生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假如這種「不和諧」充斥著我們的課堂,將影響大部分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能讓同學積極地互助學習,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使所有學生在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像創造,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興趣貫課堂,讓學生感到有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一活動有濃厚的興趣,那麼活動效率就較高,而且不易產生疲勞或負擔過重的感覺。興趣貫課堂是課堂上教師自始自終憑借課堂動態生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活動等有意義的信息或技能,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怎麼做呢?
(1)靈活的運用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富有啟發性,教師要千方百計創造情境,創造機會,引發學生求知慾,喚醒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以地理課為例,課的預習階段:可用疑問啟思、練習啟疑等方式激趣,使「課伊始,趣味生」;課的展示階段:可用任務分配、討論交流、親身示範、比較對照、舉一反三等方式激趣,使「課正行,趣正濃」;課的反饋階段:可用向他挑戰、質疑問難、討論延伸、系統提高等方式激趣,使「課已盡,趣猶存」。教師呈現信息技能有意義,學生對上課富有親切感,怎能不激起內心的漣漪,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
(2)多樣的教學手段。
地理課程有其特殊性,一堂課大部分時間是在讀圖,我也經常和同學們說:「學會了看圖,你就學會了地理。」抽象的地圖,對於十二、三歲的孩子來說,猶如一道鴻溝,而長時間的讀圖,也會產生審圖疲勞。因此,必須創設條件,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運用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學生上台表演地球的公轉、自轉;用橡皮泥或泥土製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形態示意圖;動手繪制七大洲的輪廓圖並剪下自己動手拼圖;充當天氣預報員,預報天氣;通過辯論,了解人口增長過快或出現負增長帶來的利與弊,從而認識看待事物需看到它的兩面性,這些都遠比讓學生對著那一張張呆板的平面圖來得形象、生動、有趣。
(3)幽默的教學表達
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常給人帶來歡樂,並給人以啟迪,其主要表現在老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適時地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活潑和有效。有時面對學生的差錯,也不必聲色俱厲,幽默地糾錯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
比如,在「地圖上的方向」這一內容的教學時,我發現學生總是把「東、西」說成「右、左」,把「南、北」說成「下、上」。有一次當學生說:「北京在益陽的上面,廣州在益陽的下面」時,我突然走出教室,然後回來跟同學們說:「老師剛才出去看了一下,發現我們這跟其他地方一樣,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全班鬨堂大笑。當下次再有學生說上面和下面時,全班竟然一起說: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這樣一來二去,終於使學生領悟到:上下左右與東西南北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4)學生的主動參與
現在的地理課堂應全方位交給學生。預習時,學生或閱讀,或沉思,或討論,或請教,找重點、析難點;展示時,學生或陳述,或補充,或歸納,或表演,即分工,又合作;反饋時,學生或提問,或反思,或挑戰,或總結,成系統,共提高。學生參與了,被肯定了,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空前高漲,大膽質疑、自主探究,孩子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學習也變得異常的快樂和輕松。
實驗研究表明,課堂教學在高興、愉快的情緒中進行,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比一般情緒下的學習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地理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就必須使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地理課程這三個因素協調相處,使之和諧。和諧,既是一種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一個動態的優化過程,更是我們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境界。

㈤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了較大的轉變,但是仍然存在灌輸式課堂、表演式課堂、放羊式課堂等教學舊模式。高中地理新課程目標是一個科學體系,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構成。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去全面落實三個目標的要求,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學習過程。那麼如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新課標下地理課堂教學重中之重。
一、精準把握教材和領會課標要求,是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
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之前,要認真研讀課程標准與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確定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預設課堂情境,選擇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精選例題練習。因此,認真研究教材、精準把握課標要求是開展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要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可能就必須注意:細心研讀教材,准確提出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如果沒有深入研讀教材和課標,會出現教學目標要求把握不準、課堂教學內容不當,甚至出現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組織混亂。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條件。要認真結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確定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師在課前准備時要做到心中有綱,有的放矢。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條件
1.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系。教師應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信任自己所教的學生群體,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威信、教育教學水平、行為習慣等方面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對你更加尊敬和信任,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2.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要「人人平等,一視同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平等、民主、和諧氣氛,通過學生結對子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互幫活動,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和諧關系的形成。
3.相互評價關系。可以通過找學生談話、學生測評來了解教師在學生中的地位及存在問題,並且能促使教師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而做出改進。同時,教師也要對自己的學生做出合理積極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相互評價對課堂有效教學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也是師生之間信任與尊重的體現。
三、選擇最優的學習方式,是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核心
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中強調學生學習方式與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不是在於教師的教,更重要的學生怎麼學。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有較大的變化,從認知、個性、社會性等方面與初中學生相比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就決定了他們更適合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
1.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要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力得到很好的發揮,並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得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3.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分組來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其本質是將社會心理學中的合作原理納入教學之中,利用人際交往對認識發展的促進功能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合作學習,要培養學生懂得與他人合作、願意與他人合作、善於與他人合作的團結協作精神。
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是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
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給當前地理課堂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多媒體課件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微課、地理教學資源網站、中學學科網、高考資源網、金太陽教育網等現代教育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來廣泛。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容量,集中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另外,教學實踐證明,地理教師若能綜合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點等多方面的因素來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並能靈活地加以組合運用,則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堂地理課的教學通常是採用多種地理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點,都要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發揮效用。因而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突出一兩種主要方法,並輔以多種方法的交替使用,使各種方法相互滲透和相互補充,方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㈥ 地理課教學怎樣把握新課標理念

一、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這就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的確立,師生關系角色的扮演。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講者,教師在講台把知識點說得頭頭是道,學生在課堂聽得津津有味,一動也不動,學生不能有提問或發表見解的機會。在新課標理念下,學生的個性越來越突出,舊的師生關系就越來越不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要求。教師不能以權威自居,要沖破師生之間「管理--服從」的單向關系,變為雙向關系。如學生犯錯誤時,教師是嚴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應該是醫生,為學生開良方;學生碰到挫折而垂頭喪氣時,教師應該是他們的朋友……這種新型師生關系的轉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突出地表現自己的個性特徵。
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由教學的管理者變為指導者
在新課程標准理念的要求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的課堂氣氛,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出來,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高中地理課「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一節課上,我就設計了:①什麼是臨空型工業布局?②臨空型工業布局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它需要哪些條件才能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地區有哪些?我國的高科技園區中關村與臨空型工業布局有什麼關系?③學生自行組成學習小組就上述某個問題收集有關資料並展開討論。④學習小組代表上台發言,分析小組討論的結果。師生共同虛心傾聽,並可與之進行辯論。⑤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得出科學結論。由於這些問題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又貼近現實生活,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既學到了新的知識,又使師生關系在交流中更加融洽,教師的角色也由管理者轉變為指導者了。
三、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地理課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要把握其在社會地理生活中的規律,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親身實踐,體驗生活,用自己的經歷去領略社會生活的內涵。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表現欲,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索,得到發現的樂趣。

㈦ 新課標理念下如何優化地理課堂教學

一、 地理教學設計要有創新性
地理教材內容豐富多樣,這就要求教師要鑽研新課程標准,既要熟悉新教材的內容、體系、特點和優勢,靈活運用教材,又要熟悉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使地理教學設計具有創新意識,能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設計的好壞,關鍵是看能否調動學生的興趣,優秀的課堂教學設計猶如寫劇本,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樣才能刺激學生大腦皮層興奮,智力活動活躍,讓學生感到不積極動腦就跟不上節奏,催促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能使學生越學越有勁。如講述「南美巨人——巴西」時,筆者就運用巴西的國旗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1)、從國旗上白色拱帶引出巴西的地理位置。2)、指導學生根據巴西國旗中的白色拱帶中的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說說巴西的白色人種主要來自於哪個洲?並由此介紹巴西「人種大熔爐」形成的歷史背景,進而引出巴西的人口的內容。3)、根據國旗黃色代表的含義,黃色代表豐富的礦產資源,並由此引出巴西是怎樣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發展經濟的教學。巴西由一個單一經濟的「咖啡王國」,發展成為一個農業生產多樣化、輕重工業都很發達的國家,是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4)、根據巴西國旗上綠色代表森林,並由此引出熱帶雨林的教學。這樣教學設計,使學生很感興趣,他們沒想到一個國家的國旗能反映這么多的地理知識,而且以國旗為主線能把有關的學習內容串聯起來,整節課教學效果很好。又如講述「澳大利亞」時,運用「問題式」教學設計:1)、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2)、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3)、澳大利亞為什麼被稱為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又如學習區域地理《新疆》可以運用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進行設計等等。地理教學設計要有創新性,要因「材」設計,因「人」設計教學內容。
二、地理教學設計要有開放性
新課標提出「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的理念,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跳出學科看教學,跳出教材用教材。首先,在設計中注重教材自身資源的開放性使用,對「教什麼」和「如何教」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要以教材設計者和組織者的積極姿態選擇、開發和重組教學內容,
研究教的內容和創造教的方法, 創新課程呈現和學生學習活動方式, 將學生從教材中解放出來。例如關於六年級地理《地圖的語言》的學習,可為學生設計如下教學內容:
①熟悉校園,為畫學校平面圖做准備; ②回到教室, 畫學校的平面圖;
③討論、匯集在平面圖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④引導學生合作解決出現的問題;⑤研討平面圖製作的基本技能(
例如怎樣測兩點間的距離,如何確定比例尺、方向和如何注圖例和標記等) ; ⑥學生交流製作平面圖的經驗和收獲。這樣處理教材, 開放、靈活,
改變了按教科書講知識點的做法, 大大提高了學習質量, 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其次,在設計中注重地理與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渠道開放。在教學設計中努力探索地理與其他不同學科(如語文、歷史、政治、科學等學科)之間的知識滲透、交叉與綜合,將地理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有機結合,如在設計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內容時,可結合講解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發現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並提出太陽系學說;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把哥白尼學說更推進一步,認為大自然是無限的等知識,豐富講課的內容,營造良好的地理課堂氣氛,引發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促進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因此,在設計中注重地理與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渠道開放,就能因地制宜地設計與其他課程相配合的「跨領域學習」的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在設計中注重現實生活中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要善於和敢於對現有教材適度拓寬、加深,把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時政問題;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和創造發明充實和滲透到教學內容之中。如在六年級地理《地圖》一節的教學中,可適當向學生介紹電子地圖、遙感圖像和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讓學生知道這些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應用,如市場上出售的電子地圖光碟;火車站、飛機場、大型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所設立的電子查詢系統;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中出現的衛星雲圖等等。最大限度地拓展地理學習內容,突破教材的極限,彌補教材缺陷,使課堂教學富於時代氣息和現代氣息。
三、教學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

從生活走向地理,從地理走向社會」, 「
讓學生獲得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它體現了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並認識地理規律,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源於生活,對生活有用。當然,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進行教學,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學生感受到地理有用而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敏感地捕捉學生生活實際與經驗中有教育價值的地理問題或現象,創設生活情境,將抽象的地理知識生活化,將具體的生活經驗地理化。例如,
在學習「中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時,教師可以設計為綜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組活動等教學方式。首先把「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作為一個專題,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查閱資料, 之後, 學生自由選擇扮演「北方人」或「南方人」, 按照「生活在北方好還是南方好」的辯論題,
展開辯論。通過辯論,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南方和北方在自然、人文、經濟等方面有顯著差別的知識,體會到地理與社會生活的關系,體會到地理的真正價值,這樣才是教會了學生終身有用的地理。
四、教學設計要做到結構和內容的自主生成
教學結構是指教學的程序。教學設計是教師課前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設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長和建構,是師生在教學情境的交互作用及師生對話互動中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種意義構建的過程,是師生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它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願望生成和合作發展。因此,首先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根據學情和教材安排特點來靈活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及安排順序可作一定的取捨和調整,以滿足學生的自主探究、願望生成和合作發展。其次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把教學內容定得太窄、太死,要把握設計與生成的內在關系,從生成與建構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教學設計時,突出生成性教學策略,運用有彈性的預設,只設計活動方案,如創設誘人思考的問題情境;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組織辯論賽等,為課堂上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給學生留有自主建構的空間和時間,為課堂生成提供平台。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應把自己定位在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而非教學內容的安排者和發現者,要把自己的智慧融進富有創造性的設計當中。
總之,有效的地理教學設計不但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地理認識能力,建構地理知識,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優化地理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地理教師的科研能力,專業水平和教學理論水平,改進地理課堂教學。使地理新課程在實施中達到學生、教師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㈧ 新課改下的地理教學方法

一、 每一堂課的課前五分鍾讓位給學生。
在給七年級帶了一段時間 課以後,我發現同學們的問題特別多,地球有多大,地球有多重,地球上有多少個國家,別的地方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等等問題,但是往往這樣的問題在課堂上有學生提出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或幾個同學有一個或幾個不同的答案,其中就有個別的答案是正確的。一方面我看到了學生的求知的慾望,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學生課外知識的豐富。於是我利用每一節課的前五分鍾,要求每位同學在每節課上課後的五分鍾里介紹一個國家的一些基本情況,可以是任何國家的任何地理知識。後來在此基礎上,我把每節課的前五分鍾變成了學生介紹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地理新聞的時間。
這樣做無形當中在潛移默化中增長了學生的地理知識,同時學生自己講地理知識的時候前期要去查找資料,設計講解的內容,對學生也是一個提高,甚至有時候老師自己也得到了知識的補給。學生自己講的時候也會有一種滿足感,同時也可以很好的起到激發上課興趣的作用,非常有利於教師進行接下來的地理教學。
二、每堂課前讓學生畫地圖。
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像,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地理課教學的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地圖的教學完成的,培養學生的識圖、讀圖的能力是地理教學中的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呢?在教學中我除了在課堂上講解地圖的判讀規則和規律外,還積極引導學生學會用地圖的方法,使地圖成為學生生活中獲取知識、把握知識的良師益友。
而面對初中的學生,他們的空間想像能力較弱,感性思維多於理
性思維,怎樣幫助學生把現實中存在的地理事物通過地圖表現出來,並且讓學生通過死地圖看到活的地理事物,除了加強平時的練習,我利用課前的時間,讓學生輪流畫版圖。從七年級剛剛開始的簡單地球的形狀圖、經緯線圖、南北半球形態圖、亞洲輪廓圖、歐洲輪廓圖、美國輪廓圖、俄羅斯輪廓圖等;在學習專題地圖的時候練習畫專題地圖,如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天氣簡圖等;到八年級學習中國地理時,鍛煉學生畫中國輪廓圖、各省輪廓圖、氣溫降水分布圖、長江黃河流域圖、交通線路圖、工農業分布圖等等。
通過一系列的版圖練習,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學生的繪圖、識圖、用圖的能力,把空洞的地理事物用地圖表達出來,使得地理的學習更
加有趣,更加的實際化,真實化。
三、地理教學中設立專題課堂。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跨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綜合性、區域性、實踐性是它的顯著特徵,也是一門動態的學科,更是一門時效性的學科。世界上的任何時候的一個熱點問題,大型活動都與地理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何一個事件,無論是政治事件還是軍事事件都發生在地球上,都有可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地理教學不應該也不能只停留在書本的教學上,更應該關注我們生活的地球,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所以每當有一些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就會組織一節關於熱點地區或者熱點事件的專題課堂,這樣的專題課堂可以是學生自己通過調查而設計的也可以是老師自己搜集,調查而設計的課堂。
專題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充教材知識點,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夠放眼世界,了解當今世界的熱點,讓學生積極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專題課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另一個方面來了解地理知識,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待地理,來發掘地理知識綜合性和專業性;專題課堂還可以鍛煉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對任何的一個熱點的來龍去脈都是需要去進行資料的搜集和整理的,學生在准備課堂的時候是需要一個前期的資料整合的,這樣在整理和學習當中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專題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專題課堂往往以區域地理為主線,講解一些區域的軍事地理知識,這樣就會有學生關注我們國家的領土問題和邊界問題,如南海之爭、中印邊界問題、中俄黑瞎子島的變化,這樣的專題課不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還能讓學生有一種民族自豪感。
當然專題課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是學生講解老師補充,也可以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以講解、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專題地理課堂是對地理教材知識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閱讀全文

與地理新課標如何融入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