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半坡人的喜歡選擇什麼樣的地理環境做埋葬區

半坡人的喜歡選擇什麼樣的地理環境做埋葬區

發布時間:2022-03-08 17:18:00

⑴ 半坡遺址觀後感

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征程中,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時代——新石器時代,陝西半坡遺址就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典型。有幸參觀了半坡遺址博物館,它既給了我不少驚奇,也讓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凝視著那枚精緻的骨針和那隻精美的魚鉤,我不禁驚詫於古代人類的智慧。骨針,有尖端、針眼,可以穿上植物纖維縫衣服或連接物品。穿過這枚骨針,時光一下子倒流了,我似乎看到了半坡人正在磨製它,他們正在利用可利用的一切來創造出他們所需的物品。



歷史沿革

半坡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年代為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遺留下的村落遺址,已有6000-6700多年歷史。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 。

1954年-1957年,石興邦先生主持,先後對半坡遺址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的發掘,先後參加發掘工作的有將近200人,總計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

⑵ 半坡人和姆渡人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怎樣

一、半坡人:

半坡居民用骨器、角器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從事農業生產,主要種植粟。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米,黃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半坡原始居民用弓箭、長矛、石球等捕獵斑鹿、獐、兔;用魚叉、魚鉤、漁網捕獵。

生活用具陶器,在製作好的陶坯上用礦物顏料繪上圖案,再入窯燒製成帶色彩的陶器。這種陶器被稱為「彩陶」。彩陶以紅底黑色紋飾為主,紋飾多是幾何圖案,還有動植物紋飾,其中以魚紋、鹿紋為主,圖案栩栩如生。

二、河姆渡人

河姆渡居民住房為干欄式房屋,干欄式建築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適合那些居住於雨水多比較潮濕地方的人。干欄式建築可以防震。

河姆渡水井遺跡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水井遺跡,說明河姆渡的遠古居民已經知道在低窪的地方開挖水井。在河姆渡遺址所有的發現中,當以人工栽培的稻穀的發現最為重要。

河姆渡人使用農具為骨耜,骨耜是用偶蹄類動物的肩腫骨製成的。這種器物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農具。用它挖土,既可以減輕勞動強度,又能提高勞動效率。

(2)半坡人的喜歡選擇什麼樣的地理環境做埋葬區擴展閱讀:

河姆渡人與半坡人在生活上的區別:

1、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同:河姆渡居民位於長江流域,半坡居民位於黃河流域。

2、河姆渡居民種植水稻,半坡居民種植粟。

3、兩者的建築方式不同:河姆渡居民干欄式;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兩處的製作陶器的藝術風格不同。

4、種植的主要植物不同:一個是水稻,一個是粟。


⑶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實現定居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因為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穩定,他們選擇了定居生活。

①地理環境不同;②建築房屋的特點不同;③農作物不同;④陶器製作的風格不同。因此,我們常認為半坡聚落反映了北方半乾旱地區農耕文明的特點,是黃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河姆渡聚落反映了南方濕潤地區農耕文明的特點,是長江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

⑷ 半坡人的資料是什麼

半坡人的資料: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則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它們同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因而對於這兩種文化,尤其是居址選擇作一對比研究,對於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規律是頗有裨益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指出:「由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看來,當時人們所選擇的居住地址就已顯示出他們對於地理環境的適應和善於利用的情況。時代雖然已先後不同了,但是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方的時候,依然要注意到飲水的來源。……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1](P6)史先生得出的結論,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可以說是一條普遍規律,當然也適用於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河姆渡文化共分四期,即河姆渡遺址的第四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一期(絕對年代距今6 500-6 9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三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二期(絕對年代距今5 900-6 2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二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期(絕對年代距今5 600-5 8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一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四期(絕對年代距今4 700±90年,未經樹輪校正)。[2]在「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發現了一口木構淺水井,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水井遺跡。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水井遺跡的周圍都是黑色淤土層,井旁一角放置幾塊平整的大石塊,推測這淺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3](P148)
對於人類來說,井的發明無疑是一件大事!「自從發明了打井,人類就可以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居住,不僅大大地開擴了活動范圍,而且改善了人類的飲食衛生條件。」[4](P216)對於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人來說,他們雖然發明了井,但他們的井不僅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而且這低窪處「原先可能是一個天然的或人工開挖的鍋底形水坑,人們取用坑中的水。當坑內水枯竭時,就在坑內挖一豎井。」[4](P217)由於河姆渡人的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且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這口井的深度顯然不能和發現於河北邯鄲澗溝的兩口龍山文化時期的水井相比,因為那兩口水井的深度已達7米之多),這說明井所在的地下水位是很高的,井應在近地表水源的河流或湖、沼附近。如果說井的位置是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那麼井所在的地下水位就不會太高,而井只有 1.35米深就能見到水是不可想像的。
由於河姆渡人的水井只有1.35米深,所以考古學家把這種井稱為木構淺井可謂名符其實。即使是淺井,河姆渡人在近地表水源的地方也沒有推廣開挖,至於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那更無從談起了。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河姆渡文化遺址有20多處,其中包括餘姚龍山鄉朱山、下庄歷山茅湖,鄞縣辰蛟,寧波市八字橋、妙山,舟山的白泉,慈溪縣龍南童家喬等[5](P201)。河姆渡文化遺址雖發現有20多處,但遺址內發現有水井遺跡的卻只有一處,那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木構淺水井遺跡,僅此而已!這樣說來,河姆渡人雖然發明了木構淺水井,但由於他們的水井是在地表近水源的地方,而且也沒有推廣開挖,所以他們的居住地也應在地表近水源的地方。事實也正是如此,「姚江從遺址的西部和南部流過,順姚江向東二十五公里即寧波市,往西二十五公里是餘姚縣城,南為四明山,和河姆渡村隔江相望。遺址面積約四萬平方米。遺址所處的地勢很低,平均海拔三至四米,附近農田在耕地以下有大面積的泥炭層,古代這里可能是一片低窪的沼澤地。根據這些情況來判斷,當時人們就在這樣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6]考古學家作出的「當時人們就在這樣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的推斷,不能說沒有道理。

與河姆渡人一樣,半坡人的居地也是處於近地表水源的地方。具體地說,6000多年以前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的先民,是生活在西安市東郊十餘里的chǎn@①河東岸一個背倚白鹿原、前臨chǎn@①河的二級階地上。[7] (P10-11)現在的半坡遺址距離chǎn@①河常水位已有800米的距離,但在6 000多年前的半坡時期卻近在chǎn@①河岸邊。這其中的道理,史念海先生分析得至為透徹,他說:「到了半坡新石器時期,少陵鴻固、鳳棲諸原之北那條由西南流向東北的河流,已經向北移徙。正是由於河流的移徙,才能使半坡周圍的二級階地為當時人所利用。一級階地那時尚未形成,因而半坡時期的遺址就近在chǎn@①河岸邊,不似現在距離chǎn@①河常水位已有八百米的距離。」[8](P438)
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還很有限,他們剛剛從舊石器時代的完全依靠自然逐步向新石器時代的利用自然乃至改造自然過渡,因而不論是河姆渡人還是半坡人,他們不謀而合地選擇河流(或湖、沼)的附近居住,這對於他們的生活是頗為便利的。
一、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人和牲畜的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離不開水,人類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還很有限,他們更多的是依靠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因而,作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選擇居址時,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都聚在河流或湖、沼的附近,無非是為了人和牲畜飲水的方便,這是合情合理的。
二、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發展原始的農業
……
我的回答怎樣?

⑸ 河姆渡人 半坡人

區別如下:

1、地理環境不同:半坡位於黃河流域,河姆渡位於長江流域。

2、種植糧食作物不同:半坡居民種植粟,河姆渡居民種植水稻。

3、房屋類型不同:半坡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建造干欄式房屋。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

仰韶文化首先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發現。仰韶村遺址位於澠池縣仰韶鄉境內,距縣城1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呈緩坡狀,遺址東西兩側各有深溝,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水。

⑹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時期,經濟形態,房屋,工具,陶器,地理環境,代表作物

一個在黃河流域,另一個在長江流域 。河姆渡聚落製作黑陶,過著定居生活,房屋呈干欄式,河姆渡居民已經會挖掘和使用水井,他們種植水稻,那裡的居民還飼養豬和狗等家畜。河姆渡聚落是長江流域聚落的典型代表,他們生活在新石器時代,他們還使用骨耜。半坡居民也過著定居生活,他們種植粟白菜或薺菜等農作物,,他們在居住區內建起圈欄,飼養家畜。他們還經常去打獵捕魚,以補充食物。半坡聚落製作彩陶,是黃河流域的代表。

⑺ 河姆渡人、半坡人過上什麼生活,為這種生活提供前提和條件的是什麼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則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它們同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因而對於這兩種文化,尤其是居址選擇作一對比研究,對於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規律是頗有裨益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指出:「由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看來,當時人們所選擇的居住地址就已顯示出他們對於地理環境的適應和善於利用的情況。時代雖然已先後不同了,但是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方的時候,依然要注意到飲水的來源。……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1](P6)史先生得出的結論,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可以說是一條普遍規律,當然也適用於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河姆渡文化共分四期,即河姆渡遺址的第四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一期(絕對年代距今6 500-6 9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三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二期(絕對年代距今5 900-6 2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二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期(絕對年代距今5 600-5 8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一文化層為河姆渡文化的第四期(絕對年代距今4 700±90年,未經樹輪校正)。[2]在「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發現了一口木構淺水井,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水井遺跡。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水井遺跡的周圍都是黑色淤土層,井旁一角放置幾塊平整的大石塊,推測這淺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3](P148)
對於人類來說,井的發明無疑是一件大事!「自從發明了打井,人類就可以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居住,不僅大大地開擴了活動范圍,而且改善了人類的飲食衛生條件。」[4](P216)對於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人來說,他們雖然發明了井,但他們的井不僅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而且這低窪處「原先可能是一個天然的或人工開挖的鍋底形水坑,人們取用坑中的水。當坑內水枯竭時,就在坑內挖一豎井。」[4](P217)由於河姆渡人的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且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這口井的深度顯然不能和發現於河北邯鄲澗溝的兩口龍山文化時期的水井相比,因為那兩口水井的深度已達7米之多),這說明井所在的地下水位是很高的,井應在近地表水源的河流或湖、沼附近。如果說井的位置是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那麼井所在的地下水位就不會太高,而井只有1.35米深就能見到水是不可想像的。
由於河姆渡人的水井只有1.35米深,所以考古學家把這種井稱為木構淺井可謂名符其實。即使是淺井,河姆渡人在近地表水源的地方也沒有推廣開挖,至於在遠離地表水源的地方,那更無從談起了。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河姆渡文化遺址有20多處,其中包括餘姚龍山鄉朱山、下庄歷山茅湖,鄞縣辰蛟,寧波市八字橋、妙山,舟山的白泉,慈溪縣龍南童家喬等[5](P201)。河姆渡文化遺址雖發現有20多處,但遺址內發現有水井遺跡的卻只有一處,那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木構淺水井遺跡,僅此而已!這樣說來,河姆渡人雖然發明了木構淺水井,但由於他們的水井是在地表近水源的地方,而且也沒有推廣開挖,所以他們的居住地也應在地表近水源的地方。事實也正是如此,「姚江從遺址的西部和南部流過,順姚江向東二十五公里即寧波市,往西二十五公里是餘姚縣城,南為四明山,和河姆渡村隔江相望。遺址面積約四萬平方米。遺址所處的地勢很低,平均海拔三至四米,附近農田在耕地以下有大面積的泥炭層,古代這里可能是一片低窪的沼澤地。根據這些情況來判斷,當時人們就在這樣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6]考古學家作出的「當時人們就在這樣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的推斷,不能說沒有道理。

與河姆渡人一樣,半坡人的居地也是處於近地表水源的地方。具體地說,6000多年以前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的先民,是生活在西安市東郊十餘里的chǎn@①河東岸一個背倚白鹿原、前臨chǎn@①河的二級階地上。[7](P10-11)現在的半坡遺址距離chǎn@①河常水位已有800米的距離,但在6 000多年前的半坡時期卻近在chǎn@①河岸邊。這其中的道理,史念海先生分析得至為透徹,他說:「到了半坡新石器時期,少陵鴻固、鳳棲諸原之北那條由西南流向東北的河流,已經向北移徙。正是由於河流的移徙,才能使半坡周圍的二級階地為當時人所利用。一級階地那時尚未形成,因而半坡時期的遺址就近在chǎn@①河岸邊,不似現在距離chǎn@①河常水位已有八百米的距離。」[8](P438)
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還很有限,他們剛剛從舊石器時代的完全依靠自然逐步向新石器時代的利用自然乃至改造自然過渡,因而不論是河姆渡人還是半坡人,他們不謀而合地選擇河流(或湖、沼)的附近居住,這對於他們的生活是頗為便利的。
一、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人和牲畜的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離不開水,人類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還很有限,他們更多的是依靠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因而,作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選擇居址時,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都聚在河流或湖、沼的附近,無非是為了人和牲畜飲水的方便,這是合情合理的。
二、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發展原始的農業
史念海先生指出:「古代的人們所以喜歡居住於河流的近旁也並不僅是為了飲水的方便。河谷中林木暢茂,禽獸繁多,可以進行狩獵,對於他們的生活有很多便利的地方。尤其是河谷中的土壤多是沖積層土壤,肥沃疏鬆,當古代的人們已經知道經營農業之後,他們可以利用原始的農具在這些肥沃疏鬆的土壤上從事耕作,就是粗放的種植也可以有所收獲。就這一點說來,古代人們選擇河谷附近為他們居住的處所,正是善於利用自然環境的又一例證。這種情形在古代顯然是相當普遍的。」[1](P10-11)居住於河流附近,那裡的土壤比較肥沃,灌溉也比較方便,這對於發展原始農業顯然有利。不過,氣候問題也是我們不應忽視的一個問題。
前已述及,河姆渡文化共分四期,其中一期的絕對年代距今6 500-6 900年間,二期的絕對年代距今5 900-6 200年間;而半坡人生活的時期,「離開現在大約有6 700-6 100年了」。[9]這樣說來,半坡人生活的時期,相當於河姆渡文化的一至二期。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時期,正是全新世中期的一段時間。全新世中期曾出現過世界性的氣候回暖現象,在國外通常叫做「氣候最適宜時期」。在中國,由於這個時期在年代上與仰韶文化有些聯系,所以也稱為「仰韶溫暖時期」(大約距今8 000-3 000年間)。竺可楨先生認為,從仰韶文化時期到殷墟時期,我國境內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冬季一月份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5℃。龔高法先生更具體地描述了距今8 000-3 000年間的氣候狀況,當時各地氣溫普遍比現在高,但升溫幅度各不相同。在東部地區,隨著緯度的升高,古今溫差增大。東北地區當時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3℃以上,華北地區比現在高2℃-3℃,長江中下游地區比現在高2℃左右,嶺南和台灣比現在高不足2℃。在中國西部地區,溫暖時期升溫幅度隨緯度升高而減少。這一時期我國氣溫帶也相應比現在偏北,亞熱帶北界向北曾到達華北平原的北部。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時期,因正值仰韶溫暖時期,氣候溫暖濕潤,加之他們居住於河流或湖、沼附近的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因而粗放式的原始農業是容易發展起來的。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時期雖正值仰韶溫暖時期,但河姆渡人是生活於南方長江下游地區,半坡人是生活於北方黃河流域的渭水支流——chǎn@①河東岸,由於地形和季風的影響,南北的氣候還是有差別的。嚴文明先生指出:「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好像三級巨大的階梯:最高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四五千米,這里也是世界屋脊;中級階梯有蒙新高原、黃土高原和去貴高原等,海拔約1 000-1 500米左右;低級階梯是廣大的東部平原和丘陵地帶,除少數山脈外,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這三級階梯好像一把巨大的躺椅,背對歐亞大陸腹地,面對遼闊的太平洋。由於地形和季風的影響,低級階梯濕潤多雨,中級階梯多屬乾旱或半乾旱氣候,高級階梯則嚴寒而乾燥。因此,在整個史前時代,人類的活動地區主要是在低級階梯和低級與中級階梯相交接的地區。這個地區跨越的緯度極大,自然地理條件也不一致。北部寒冷,南部炎熱而多瘴癘,人類的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只有四季分明的中緯度地區,即大致包括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及左近區域,才是最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後來更成為農業起源的溫床。」[9](P2)從嚴文明先生的話中,我們可以推知,不論是河姆渡人還是半坡人,他們生活的地區都是「最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只是由於河姆渡人生活的東部平原或丘陵地區為低級階梯,濕潤多雨,而半坡人生活的黃土高原地區為中級階梯,屬乾旱或半乾旱氣候,因而導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農業經濟,即河姆渡人發展了以稻為主的水田農業,而半坡人則發展了以粟為主的半旱作農業。
對於半坡人來說,他們的生產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是比較耐旱的粟,因為在半坡遺址多處發現有粟的遺存。另外,半坡人還種植芥菜或白菜,因為在半坡遺址的一件小陶罐里儲存有炭化菜籽,經鑒定是芥菜或白菜一類的種子。至於半坡人的生產工具,《西安半坡》一書中記有:「主要為石、骨、陶三類,這三類工具的比數是:石制的佔17%,骨制的佔18.5%,陶制的佔63.2%。陶制工具數量所佔比例很大,是半坡工具的一大特點。半坡的石斧用於刀耕火種、砍伐樹木和翻地,而主要用於製作耒耜和其它生產、生活用具。這樣利用有限的石材是更為經濟的。半坡出土的收割工具較多,其中陶刀150件,石刀67件,絕大多數兩側帶有缺口,為拴繩索之用。使用時把繩索套於大姆指上,以免刀從手中脫落。此外,大量陶質和石質的刮削器中,有部分也用於收割。收割工具之多,反映了農產量之豐和原始農業的發達。半坡的石磨盤和磨棒數量少,製作粗劣,遠遜於磁山和裴李崗,說明半坡農業離開原始農業的早期已較遠。」[10]半坡遺址中出土了14件石杵,其「數量差不多為石磨棒的三倍」。[11](P131)這說明半坡的糧食加工已主要使用杵臼而不是石磨盤、石磨棒之類的石質碾磨器。另外,從民族學的資料看,石質碾磨器和杵臼的起源雖都很早,但在發展過程中,杵臼卻逐漸取代了石碾磨器的地位。半坡人從收割穀物到加工穀物,都各有專門的工具,當然他們也有專門儲藏糧食的場所,這就是各種形狀的窖穴。
對於河姆渡人來說,他們經營的是以稻為主的水田農業,因為在「河姆渡第4層較大面積范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0.2-0.5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12](P189)既然河姆渡人經營的是水田農業,那麼砍伐林木並不是經常性的工作,而開挖排灌渠道和翻土整地才是主要的農活,因此河姆渡人的典型農具是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製成的骨耜,兩次發掘共出土骨耜170多件,主要出土於第三和第四文化層。骨耜因長期使用而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使用殘缺而變成雙叉形。這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工具,主要用於翻土和挖溝。此外,河姆渡人還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工具。
三、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發展原始的漁獵經濟
1.半坡人的漁獵經濟。史念海先生指出:「半坡遺址的發現,顯示出仰韶時期關中已經有了農業,但森林依然茂盛。」[3](P65-66)史先生的話表明,半坡人雖然已經發展了原始的農業,但他們生活的附近依然森林茂盛。那麼森林裡都有哪些植物呢?根據半坡遺址的孢粉分析,計有冷杉、松、雲杉、鐵杉、柳、胡桃、樺、鵝耳櫪、櫟、榆、柿等以及禾本科、藜科、十字花科、@②形科、lǜ@③草、蒿、石松和一些其他的蕨類。除此之外還有榛、栗、朴等樹。森林是動物的樂園。森林的存在,為動物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天然環境。正是由於半坡人生活的地方森林依然茂盛,所以森林中生存著許許多多的動物,除獐和竹鼠外,絕大多數屬於華北動物群。[14]
「植被有含蓄水分的作用,特別是森林更是如此。植被覆蓋寬廣,含蓄水分自然就多。降水量多寡時有不同。降水量少時,也許所降的水分完全為植被含蓄,不會立時多有流出,更不會使河流下游的流水猛漲猛落,就如後世諸山皆童處的河流那樣。河流水量受到植被覆蓋率的制約,就不至於猛漲猛落,能比較長期地保持一定的水量。僅從這一點看,當時chǎn@①河的水量就應該比較現在為大。」[8](P447)當時chǎn@①河裡生存著許多種魚,其中就有鯉科的魚類[15]。在半坡遺址中,不僅出土了石網墜和精巧而帶倒鉤的魚叉、魚鉤,而且在當時的彩陶上還繪有魚、魚網以及人面魚紋等精美圖像,這說明半坡人不僅學會了釣魚、叉魚,而且也學會了用網捕魚。捕魚方法的多樣化,說明半坡人除了原始的農業和狩獵業外,捕魚業也是比較發達的。正因為chǎn@①水裡有魚可捕,才使當時的半坡人選擇了這個地方作為居住的地區。[13](P53)
2.河姆渡人的漁獵經濟。生活於北方黃河流域的半坡人,雖然其氣候和環境為半乾旱性氣候,但由於在他們附近的森林裡還生長有獐和竹鼠這兩種動物,而「這兩種動物的存在也說明了溫暖濕潤的氣候能波及到此區」。[14]溫暖濕潤的氣候尚且能波及到半坡人生活的北方地區,那麼生活於南方長江下游地區的河姆渡人,他們那兒的氣候不僅溫暖濕潤,而且更是溫熱濕潤了。正是由於河姆渡人生活的地方溫熱濕潤,所以那兒的植被覆蓋良好,而且應有成片的森林。我們至少可從兩個方面加以說明:一是在河姆渡遺址各文化層,都發現了與干欄式建築遺跡有關的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木構件,共達數千件,僅第4層的一座干欄式長屋,樁木和相緊靠的長圓木就殘存220餘根[12](P190),如果當地沒有成片的森林,真不知道成百上千根木構件是怎麼來的?二是在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發現的一口邊長約2米的木構淺水井(井深僅1.35米)中,除每邊豎靠坑壁向下打進幾十根排樁外,排樁之上平卧的長圓木有16根,水井外圍一圈呈圓形分布的柵欄樁有28根,此外井內尚有呈輻射狀的小圓木構件[3](P148),如果當地沒有成片森林,一口淺井就用這么多的木材,也是難以理解的。
森林是動物的理想棲居地。正是由於河姆渡人生活的附近有成片的森林,所以那裡生活著大量的野生動物,計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動物共44種。其中鹿科動物最多,因為該遺址出土的鹿科動物標本僅鹿角一項就400多件。此外還有亞洲象、犀牛、四不象和紅面猴四種,現在已不見於浙江省境內和毗鄰地區,有的國內尚未發現現生種。[3](P146-147)
大量的野生動物,尤其是鹿科的野生動物是河姆渡人獵取的主要目標。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捕獲的獵物時多時少。在獵物多而吃不完時,他們就把活的獵物暫時圈養起來。這樣,家畜飼養業也就發展起來了。他們「飼養的家畜,種類有狗,豬和水牛。出土的全部豬的標本中,幼年個體佔54%,與半坡遺址情況相似,屬於早期人工飼養的現象,河姆渡還出土一個陶盆,外壁刻有稻穗紋和獵紋,形象地表明了種稻和養豬,是當地居民的兩個互相依存的重要生產項目」。[11](P111)大量的野生動物和家畜,不僅「給當時人們的衣著和食物提供了豐富的來源」[5](P208),而且也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生產工具。據統計「河姆渡遺址的第四文化層出土的生產工具中,以獸骨製造的生產工具達600多件,占生產工具的70%以上」。[5](P208)
河姆渡人是在「一個背靠丘陵、面對沼澤的地方生活」,姚江從它的西部和南部流過,由於當地植被覆蓋良好,因而沼澤和姚江的水量很大,並且生存著豐富的生物,其中包括魚、龜、鱉、鱷、水獺、鯨魚等,而鯨魚更大的可能應是生活於姚江之中。
與半坡人相比,河姆渡人的捕魚方法並不單調。他們除了用魚鏢捕魚外,還用弓箭射魚,因為「考慮到遺址里未見網墜一類漁具而存在大量魚骨,有的骨鏃可能是用來射魚的」。[3](P147)這可能用來射魚的骨鏃,是「一種柳葉形的箭頭,鋒端特別尖細,突出如針狀」。[5](P203)河姆渡遺址雖然未見網墜之類的漁具,但卻出土了木槳,「反映出當時人們除用舟輯作為水上交通工具外,可能還藉助舟楫,撤網捕魚」。[11](P136)
四、居住於河流(或湖、沼)的附近便於原始人的交通往來
史念海先生指出:「實際上當時人們居住於河流的近旁,應當和交通問題有關。一葦之航原比翻山越嶺為容易,就是不便於通行舟楫的河流,循河谷上下的來往,途徑也是較為平坦的,古代的人們不僅注意到要在河流旁邊選擇住地,而且還特意選擇到兩河交會的地方,正是這樣的意思。」[1](P12)由於河姆渡遺址已經發現了木槳,而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寶雞北首嶺遺址也發現了舟型陶壺。因此,不論是半坡人還是河姆渡人,他們除了利用舟楫撒網捕魚外,無疑也把舟楫作為水上交通工具。

⑻ 半坡人體質特徵

陝西西安的半坡村(黃河流域)
作物:小米(世界最早種植粟的),魚,肉,蔬菜
工具:磨製的石器,木製的耒耜(lei si )石刀,箭頭,魚鉤,骨頭製品,捕魚工具
生活:飼養動物,半地穴式房子,彩陶, 會紡線,織布,制衣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則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它們同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因而對於這兩種文化,尤其是居址選擇作一對比研究,對於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規律是頗有裨益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指出:「由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看來,當時人們所選擇的居住地址就已顯示出他們對於地理環境的適應和善於利用的情況。時代雖然已先後不同了,但是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方的時候,依然要注意到飲水的來源。……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1](P6)史先生得出的結論,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可以說是一條普遍規律,當然也適用於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閱讀全文

與半坡人的喜歡選擇什麼樣的地理環境做埋葬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