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位於北緯39度56分、東經116度20分,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背靠太行山余脈和燕山山脈,面對遼闊的華北平原,東南距渤海約150公里。
市域東西寬約160公里,南北長約176公里,土地面積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北京地勢總體上上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東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組成。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天然河道自西向東有拒馬河、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薊運河五大水系,均屬海河流域。
(1)北京的地理位置怎麼樣擴展閱讀
名稱由來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准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京兆,民國廢順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⑵ 北京在哪個方向 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位於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之間。中心位於北緯39°54′20″,東經116°25′29″,總面積16410平方千米,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下面我帶大家走進北京,了解一下北京在哪個方向。
通過上文對北京地理位置的描述,相信大家對“北京在哪個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北洞晌老京位於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之間,地處中國北納升部、華北平原北部的位置。截至2020年,北京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⑶ 北京地理位置優越性
北京市境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150公里。她的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她的西部山地,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她的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
北京是交通要道,北進蒙古,東進東北 南進華北。要塞分別是 居庸關,山海關,盧溝橋。從軍事上講這是個絕佳的地理位置。 北京自然條件很好,地質結構穩定。最重要的是位於全中國的中央位置。
市域東西寬約160公里,南北長約176公里,土地面積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北京地勢總體上上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東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組成。
(3)北京的地理位置怎麼樣擴展閱讀:
歷史上有金、元、明、清、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等五個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數個政權建政於此,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宗室召公奭於燕國,是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時期人口超過一百萬。
金中都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北京與西安、南京、洛陽並稱中國「四大古都」,擁有7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
在中國過去的8個世紀里,幾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築都擁有著不可磨滅的民族和歷史意義。北京古跡眾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北海公園等。
⑷ 簡要評價北京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北京市位於北緯39度56分,東經116度20分,地處華北大平原的北部。北京市東部與天津市毗鄰,東南距渤海約150千米,其餘均與河北省交界。
土地面積
北京全市土地面積1641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城區面積87.1平方公里。全市共轄16個區、2個縣。
地形地貌
北京地勢西北高聳,東南低緩。西部、北部和東北部是連綿不斷的群山,東南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
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為北京市最高峰。
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山地有煤、鐵等多種礦物和花崗石、大理石等優良建築材料。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貫穿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薊運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
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全市有水庫85座,其中大型水庫有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
氣候特點
北京屬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較長。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10~13攝氏度,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7~-4攝氏度,7月最熱,平均氣溫25~26攝氏度。極端最低-27.4攝氏度,極端最高42攝氏度以上。
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
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山前迎風坡可達700毫米以上。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⑸ 北京的地理位置
分類: 教育/科學 >> 學習幫助
問題描述:
說明北緯和東經
解析:
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市境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150公里。她的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她的西部山地,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她的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
市界的地理坐標為:北緯39」26』至41」03』,東經115」25』至 117」30』。北京市區坐標為:北緯39.9」,東經116. 3」。各郊區、縣的地理坐標為:房山區,北緯 39. 6」,東經115.9」;門頭溝區,北緯39.6o」,東經115.9;大興縣,北緯39.7」,東經116.3」;通縣,北緯39.8」,東經116.6」,順義縣,北緯40.l」,東經116.6」;平谷縣,北緯40 1」,東經117.1」昌平縣,北緯40.2」,東經116.2」;懷柔縣,北緯40.3」,東經116.6」;密雲縣,北緯40.3」,東經116 8」;延慶縣,北緯40.4」,東經115.9」。
⑹ 北京的地理位置特徵
北京位於北緯39°56′,東經116°20′,北京市境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150公里,它的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它的西部山地,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它的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北京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為歷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邊緣,東南距渤海約150千米。面積16410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為1492.7萬人。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山地佔全市面積的62%;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鐵等多種礦物和花崗石、大理石等優良建築材料。
⑺ 北京地理位置
北京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北京的氣候為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⑻ 北京地理位置
北京市位於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華北平原的西北部邊緣,被河北省環抱。
北京市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截至2020年,北京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萬人,北京市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市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省相鄰,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北京的氣候:
北京市的氣候為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全年無霜期180到200天,西部山區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
北京市太陽輻射量全年平均為112到136千卡每厘米,兩個高值區分別分布在延慶盆地及密雲縣西北部至懷柔東部一帶,年輻射量均在135千卡妹厘米以上,低值區位於房山區的霞雲嶺附近,年輻射量為112千卡美厘米。
北京市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00到2800小時之間,最大值在延慶縣和古北口,為2800小時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雲嶺,日照為2063小時,夏季正當雨季,日照時數減少,月日照在230小時左右,秋季日照時數雖沒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到245小時。
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時數最少季節,月日照不足200小時,一般在170到19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