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和湖南等地居民喜食辣,尤其冬季愛吃火鍋 為什麼用地理知識來解決。
四川人為什麼特別愛吃辣椒,可以說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飲食習慣,愛吃辣椒的飲食習慣形成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地理和氣候因素;
中國素有北咸,東南甜,西辣的說法。氣候乾燥食為咸、氣候濕熱食為甜、氣候潮濕食為辣。貴州地處山區,雨多潮濕寒冷, 以前常聽到這樣兩句話一是「四川的太陽,雲南的風,四川的下雨象過冬。」二是「四川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分銀。」這兩句話里反映出了四川的雨多,而且下雨時特別陰冷,空氣濕度大,生活在四川而又在北方度過冬天的人都會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北方天再冷,風再大,只要是穿好衣服,帶好圍巾就不會感覺到冷了,但是在四川總是會覺得是從身體裡面往外冷,吃辣椒是為了驅寒去濕。這是因為辣椒中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每到吃飯時吃點辣椒,吃了辣椒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張大,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變粗,血液加速,汗腺張開,全身冒汗,身上的寒氣濕氣就被驅趕出體內,全身就會感覺到熱乎乎的。這就是從醫學角度來說的辣椒具有溫中下氣、開胃消食、散寒除濕的作用.
二,歷史因素;
俗話說'除油鹽無貴味',歷史上,四川地處山區,山高路險,道路崎嶇,交通極為不便,缺油少鹽,勞動人民生活極為困苦,飯菜缺油少鹽,難以下咽,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只得用酸與辣來調味,以解決油鹽不足的難題.酸就是酸湯,辣就是辣椒,長此以往,經常食用辣椒,能吃辣椒,愛吃辣椒也就成其為一種特殊的飲食習慣.四川人日常生活中的」油鹽柴米醬醋茶」也就多出了兩樣東西那就是辣椒和酸湯.
三,黔味菜餚烹飪的習慣因素;
黔味菜餚烹飪特別講究」色」 、」香」 、」味」.辣椒既是人們喜愛的蔬菜,又是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一)色:四川人最愛吃的辣椒就是綠色的青辣椒和紅色的辣椒及再製品.
植物的綠色是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是自然的綠,現在人們把無公害食品稱之為綠色食品,食用綠色食品是人們生理的需要,健康的追求,綠色的辣椒是四川人最愛吃的的蔬菜之一,四川人把綠色的辣椒稱為青辣椒或新辣椒,把青辣椒當作蔬菜來食用,而且所選用的青辣椒必須是要有一定辣度的,柿子椒雖說是綠色的,但四川人不愛吃,都說柿子椒一點都不辣,好看不好吃.用色澤鮮綠欲滴的青辣椒單獨烹飪成菜如」泥鰍辣椒」、」燒青椒」、」陰辣椒」等黔味菜餚,以及當作配菜、調味品烹飪的」青椒肉絲」、」青椒土豆絲」、」青椒炒雞蛋」、」青椒炒青岩豆腐」、」青椒童子雞」等黔味名菜餚也就是用青辣椒烹飪製作而成的,就是因為青辣椒特有的鮮辣碧綠脆嫩清香誘人食慾, 令人百吃不厭.
紅色的辣椒在黔菜烹飪中應用就更為廣泛,用新鮮的紅辣椒經腌製成的」紅泡椒」 、」糟辣椒」,烹飪的黔味名菜」泡椒板筋」 、」糟辣脆皮魚」、」糟辣茄盒」.用紅色的干辣椒製作成」糍粑辣椒」 、」油辣椒」 、」紅油」更是運用廣泛.如黔味菜餚」宮保雞」、」辣子雞」、」雞辣椒」等;特色小吃」紅油米豆腐」、」腸旺面」、」紅油素粉」、」羊肉粉」就是用這紅色的干辣椒為主要調料製作而成.四川還有一句話叫做」看菜吃飯」,無一不是因這些美味佳餚中的湯色紅亮和點點紅色讓人人垂涎欲滴,令人興奮,食慾大增,胃口大開.
(二)香:四川人確實愛吃辣椒,但是四川人吃辣椒講究的是辣香,選擇辣椒要求是既要辣還要香,而不是只辣不香,四川是山區本來就盛產辣椒,四川較為出名的品種如:辣而不烈,香味有餘的花溪辣椒、香味足但辣味有餘的遵義辣椒、香辣味均適中的大方辣椒。一般是不用只辣而沒有香味的辣椒品種,比如江西的黃皮辣椒、廣東的白辣椒、雲南的樹椒、四川的朝天椒,這些辣椒確實辣,但是辣味有餘而香味而不足,食用些辣椒好像就是為了一個字,那就是「辣」,用這些辣椒烹飪菜餚,食用起來那辣讓人感到的是痛苦而不是享受.就四川人而言,不但要辣,同時還要香,這樣才能達到黔味菜餚烹飪要求,食用時味覺上的享受。
就烹飪中的辣香來說,愛吃辣椒的人所嗅到的是那誘人的辣香,不常吃辣椒的人就會大打噴嚏,感受到那辣人的嗆.最常見的四川特有辣香調味品糊辣椒,就是把干辣椒燒、烤至微微的焦糊,再舂成辣椒面,那特殊的糊辣香讓人嗅而垂涎,胃口大開,黔菜中的名菜如」涼拌折二根」以及所有涼拌菜離了糊辣椒是絕對不行的.名聲在外的特色小吃」絲娃娃」、」豆腐圓子」、」戀愛豆腐果」、」燒烤」、」烤肉串」以及黔味菜餚中的特色蘸水等無一不是用糊辣椒來調制的.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四川人對」辣香」的喜愛程度.
(三)味:就辣椒來說,辣椒本是一種調味品,居辣味調料」辣椒、姜、蔥、蒜」之首位.經專家研究表明辣椒的」辣」是辣椒鹼引起的,它是刺激了神經末梢產生了疼痛的感覺,因此也可以說」辣」是觸覺痛感而不是產生的味覺,但都習慣把」辣」稱為五味中的一味.四川人愛吃辣,在烹飪的調料品中使用最多的就要數辣椒了,而且還把辣椒當成一種蔬菜食用,已經成為一種飲食習慣.經常食用辣椒,感受辣的刺激,沒有了辣椒的刺激就會覺得吃的東西淡而無味,吃什麼都不香,每當人們因某種原因沒有食慾,吃什麼都沒胃口時,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吃點什麼辣辣的東西.由於經常食用辣椒,四川人對吃辣椒而產生的觸覺痛感逐漸產生了耐受性,也就適應吃辣椒,能吃辣椒,習慣吃辣椒,愛吃辣椒了.這就是為什麼常有人說」四川人怕不辣」的原因.再一點就是四川人愛吃辣椒是因為有癮,在吃辣椒時,辣椒的辣味刺激了舌頭,使神經末梢把這種刺激傳遞到大腦,大腦感受到痛苦,這種痛苦使得全身引起反映,心跳就會加速、唾液或汗液分泌增加、腸胃加倍「工作」,同時釋放出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如果接著吃辣椒,大腦會連續反映,釋放出更多的內啡呔,由於持續不斷釋放出的內啡呔,就會使人感到輕松興奮,產生吃到」辣味」後的一種特殊「快感」。由於吃辣椒有這種快感,人們就想吃辣喜歡吃辣,這就是吃辣椒上癮.再一點就是辣椒中含有辣椒鹼。當味覺感覺細胞接觸到辣椒中的辣椒鹼後,味蕾感覺會更敏感,因此能更好的感覺食物的美味,使人更加愛吃辣.
四,常吃辣椒好處多;
(一)據有關資料;辣椒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每100克辣椒含維生素C198毫克,居多種蔬菜維生素C含量之首;含蛋白質1.6克,比番茄多0.7克;含脂肪0.2克;含碳水化合物4.5克,比番茄多2克;含鈣12毫克;含磷40毫克;含胡蘿卜素 1.65克。這些營養成分都是人體所必須補充的.
(二)醫葯專家認為,辣椒具有緩解胸腹冷痛,制止痢疾,殺抑胃腹內寄生蟲,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 辣椒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的彈性,減低血管硬化的機會,有助預防心血管疾患。辣椒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增強身體抵抗力,延緩衰老。
(三)新的研究表明經常食用辣椒能減肥,減肥的原理就在於辣椒有效地燃燒消耗人體內的脂肪,辣椒能夠燃燒消耗人本內脂肪的物質就是辣椒鹼,辣椒鹼除了刺激了神經末梢產生了疼痛的作用外,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它能刺激體內生熱系統,加快新陳代謝。加速的生熱系統能提升機體工作效率,像快速運轉的機器能消耗大量碳氫燃料而起到燃燒消耗人體內脂肪目的。
(四)吃辣椒能開胃助消化.在四川常聽到有人說:」菜里有辣椒,吃飯就是香」,」要開胃吃辣椒」.就是說,四川人吃飯沒有辣椒飯都吃不下,吃不香。這是因為辣椒中有一種叫辣椒素的東西,吃了辣椒,辣椒素起的作用就是能夠刺激口腔粘膜,加速胃的蠕動,促進唾液分泌,增強食慾,促進消化。
四川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早已認識到經常食用辣椒的種種好處,自然而然的養成了食用辣椒的習慣,久而久之」四川人愛吃辣」名氣就由此而來.
B. 中國地理環境與飲食文化
南甜北咸東辣西酸
中國人口味之雜,堪稱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規律可循。有人說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差異,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口味於地理環境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這一點,從主食結構上也可看出,我國南方氣候濕熱,盛產水稻,因此,以大米為主食;北方氣候相對乾冷,適宜小麥等作物生長,因此,以麵粉為主食。
山西人能吃醋,可謂「西酸」之首。他們吃飯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三調羹醋用以「解饞」。改革開放前,每逢春節,別處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出一個條子:「供應老陳醋,每戶一斤。」有人來給姑娘說親,當媽的先問:「他家有幾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說明家底子厚。另外,福建人、廣西人愛吃酸筍,越酸越能顯出製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愛吃酸,酸筍燉雞可是一道傳統名菜。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愛吃酸?打開中國地圖,可知這些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因而他們的食物中鈣的含量也相應較多。這樣,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淀積,形成結石。這一帶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現多吃酸性食物有利於減少結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漸漸養成了愛吃酸的習慣。
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及東北的朝鮮族等地居民多喜辣,我國流傳有「貴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說。貴州人平生所吃辣椒極多、朝天椒、野山椒均不在話下。在川北,聽說有一種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線吊在灶上,湯做好後,辣椒在湯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因此叫「涮涮辣」,四川的「麻辣燙」更是全國聞名,可以說,沒有不辣的四川名吃,四川名吃不辣,也就談不上「名吃」。如今,人們除了管四川女子叫「川妹子」外,還稱其為「辣妹子」,原因大概也基於此。
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濕的地理環境有關。我國東部地處沿海,東北的朝鮮族當地氣候也濕潤多雨,冬春陰濕寒冷,而四川雖不處於東部,但真地處盆地,更是潮濕多霧,一年四季少見太陽,因而有「蜀犬吠曰」之說。這種氣候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濕度與空氣飽和濕度相當,難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時間久了,還易使人患風濕寒邪、脾胃虛弱等病症。吃辣椒渾身出汗,汗液當然能輕而易舉地排出,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濕,養脾健胃,對健康極為有利(對當地人而言)。另外,東北地區吃辣還與寒冷的氣候有關,吃辣可以驅寒,魯迅留學時為禦寒也有了愛吃辣的習慣。
我國北部是內蒙古高原,過去新鮮蔬菜對北方人是罕見了,魯迅先生說「膠東的白菜運往北京,便用紅頭繩系了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美其名曰『膠菜』」,就是指此。我國北方地處暖溫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和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養成了吃鹹的習慣。
人說蘇州菜甜,其實與無錫的相比,蘇州菜不過是淡。無錫炒鱔糊放很多糖,包子的肉餡里也放很多糖,對北方人講,根本沒法吃。廣東、浙江、雲南等地居民也大多愛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茬。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間的延續,這種咸甜相對的趨勢會減弱的。
當然,「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只是個籠統而又相對的說法,我國地大物博,飲食習慣差異很大,甚至在局部地區也有許多不同之處,這與各地的經濟發展、民族習俗和個人習性也有重要關系。
C. 地理課題:飲食習慣的地理成因
我國飲食習慣的南北差異,是由於我國南北雙方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歷史文化以及政治經濟活動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國南北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顯著差異。南船北馬我國古代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南方以船為主,北方以馬為主。其原因是南方氣候濕潤,降水豐富,地表河網密布,因此為適應「水鄉」的船舶運輸便應運而生。而北方多乾旱、半乾旱氣候,草場廣布,畜牧業發孝肢沒達,馬匹除了提供乳肉產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馴化為代步工具,成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南米北面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愛米飯,巧納北方人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我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飢卜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干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D. 你還知道哪些飲食中的地理知識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同地理環境對區域的發展有著深刻影響,蘭州市是典型的過渡地帶,東部是富饒的關中平原和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農墾區,具有悠久的農耕文化,麵粉可以從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農墾區得到供給;北部和西南部為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是廣闊的畜牧區,牛肉可以從青海、西藏、新疆、內蒙古和甘南牧區得到供給。蘭州市具有過渡性質的地理環境,決定了蘭州的飲食文化兼顧兩區域的特徵,也奠定了蘭州拉麵文化的形成風格和特點
E. 飲食與地理環境的關聯
問我國的嗎?
這一點,從主食結構上也可看出,我國南方氣候濕熱,盛產水稻,因此,以大米為主食;北方氣候相對乾冷,適宜小麥等作物生長,因此,以麵粉為主食。
山西人能吃醋,可謂「西酸」之首。他們吃飯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三調羹醋用以「解饞」。改革開放前,每逢春節,別處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出一個條子:「供應老陳醋,每戶一斤。」有人來給姑娘說親,當媽的先問:「他家有幾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說明家底子厚。另外,福建人、廣西人愛吃酸筍,越酸越能顯出製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愛吃酸,酸筍燉雞可是一套傳統名菜。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愛吃酸?打開中國地圖,可知這些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因而他們的食物中鈣的含量也相應較多。這樣,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淀積,形成結石。這一帶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現多吃酸性食物有利於減少結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漸漸養成了愛吃酸的習慣。
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及東北的朝鮮族等地居民多喜辣,我國流傳有「貴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說。貴州人平生所吃辣椒極多,朝天椒、野山椒均不在話下。在川北,聽說有一種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線吊在灶上,湯做好後,辣椒在湯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因此叫「涮涮辣」,四川的「麻辣燙」要是全國聞名,可以說,沒有不辣的四川名吃,四川名吃不辣,也就談不上「名吃」。如今,人們除了管四川女子叫「川妹子」外,還稱其為「辣妹子」,原因大概也基於此。
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濕的地理環境有關。我國東部地處沿海,東北的朝鮮族當地氣候濕潤多雨,春天多陰濕寒冷,而四川雖不處於東部,但其地處盆地,更是潮濕多霧,一年四季少見太陽,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說。這種氣候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濕度與空氣飽和濕度相當,難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時間久了,還易使人患風濕寒邪、脾胃虛弱等病症。吃辣椒渾身出汗,汗液當然能輕而易舉地排出,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濕,養脾健胃,對健康極為有利(對當地人而言)。另外,東北地區吃辣還與寒冷的氣候有關,吃辣可以驅寒,魯迅留學時為禦寒也有了愛吃辣的習慣。
我國北部是內蒙古高原,過去新鮮蔬菜對北方人是罕見的,魯迅先生說「膠東的白菜運往北京,便用紅頭繩系了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美其各曰『膠菜』」,就是指此。我國北方地處暖濕帶,多季寒冷乾燥,夏季溫和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養成了吃鹹的習慣。
人說蘇州菜甜,其實與無錫的相比,蘇州菜不過是淡。無錫炒鱔糊放很多糖,包子的肉餡里也放很多糖,對北方人講,根本沒法吃。廣東、浙江、雲南等地居民也大多愛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茬。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間的延續,這種咸甜相對的趨勢會減弱的。
當然,「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只是個籠統而又相對的說法,我國地大物博,飲食習慣差異很大,甚至在局部地區也有許多不同之處,這與各地的經濟發展、民族習俗和個人習性也有重要關系。
敘利亞飲食
敘利亞飲食主要是歐式烹調加上東方香料的結合。敘利亞的烹調對其他阿拉伯國家有很大的影響。是阿拉伯飲食的一個重要菜系。
敘利亞傳統菜餚以豆類、肉類、蔬菜、水果為主:再加上大量的薄荷、芹菜、檸檬、蒜、蔥、橄欖油做為配料進行烹燒,調制。肉類烹制別具一格,無論烤肉和燉肉在阿拉伯世界都享有盛譽。在製作餡餅方面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大餅是敘利亞人的主食。美參必不可少。
每餐通常先上冷盤,各式各樣的色拉,用精緻的餐具盛放,並配以酸奶、阿拉伯芹菜,橄欖油、黃瓜、西紅柿。正餐是烤肉和用肉類加米及乾果燉制而成的阿拉伯米飯。飯後是香甜濃郁的紅茶或阿拉伯咖啡,然後還有水果及冰淇淋。飯後的甜桌也多種多樣,主要用乾果和蜂蜜製作的巴卡拉門,有乳酪和冰淇淋加心兒的哈拉瓦特艾勒朱本。
F. 飲食習慣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
飲食文化受地理因素影響,而地理環境分為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 ,它們對一個地域飲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幅員遼闊 ,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大 ,這是形成我國豐富的飲食文化和眾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
1
主食差異
南米北面:我國南方氣候濕熱,盛產水稻,因此,以大米為主食;北方氣候相對乾冷,適宜小麥等作物生長,因此,以麵粉為主食。
2
口味差異
南甜北咸: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茬。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我國北方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和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得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養成了吃鹹的習慣。
東辣西酸:山西人能吃醋,可謂「西酸」之首。他們吃飯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三調羹醋用以「解饞」。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愛吃酸?打開中國地圖,可知這些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因而他們的食物中鈣的含量也相應較多。這樣,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淀積,形成結石。這一帶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現多吃酸性食物有利於減少結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漸漸養成了愛吃酸的習慣。
我國流傳有「貴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說。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濕的地理環境有關。我國東部地處沿海,東北的朝鮮族當地氣候濕潤多雨,春天多陰濕寒冷,而四川雖不處於東部,但其地處盆地,更是潮濕多霧,一年四季少見太陽,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說。這種氣候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濕度與空氣飽和濕度相當,難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時間久了,還易使人患風濕寒邪、脾胃虛弱等病症。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濕,養脾健胃,對健康極為有利。
3
食材差異
晉朝張華在《博物志》中說:「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道出了我國飲食文化因地理環境的影響產生差異的現象。我國東部瀕臨太平洋、受夏季風影響明顯,降水豐沛,水產養殖也發達,人們就地取材;久而久之形成了「東南之人食水產」;而西北內陸地區距海遙遠,降水稀少,畜牧業發達,久而久之形成「西北之人食陸畜".習俗。
4
飲品差異
東北人愛喝酒、南方人愛喝茶、青藏愛喝酥油茶、西北人愛喝磚茶等等這些也是與自然環境分不開的。
G. 各地飲食特點與地理氣候關系非常感謝。。。
從主食結構上看,由於水熱條件的不同,我國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之說,它的形成也與地理環境有關。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來講,就與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有關。我國北方地處暖溫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亂者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所以北方人便將大白菜腌製成酸菜,馬鈴薯製成粉條,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就養成了吃鹹的習慣。南方多雨,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薦。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東北地區地域遼闊,冬季漫長寒冷,有著特定的生態環境和地理環境,這對該地區飲食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使其形成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飲食結構。
北方地區少數民族眾多,有其特定的飲食結構,這與當地的生態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密切相關。該地遼闊的地域,肥美的草原,特別適合農業、畜掘胡牧業的發展。物產豐富,被稱作「北有糧倉,南有漁場,西有牧群,東有果園」,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搖籃。北方地區經濟結構復雜,與南方偏重農業生產方式相比,狩獵、捕撈、採集、畜牧、種植等形式多樣,尤為豐富多彩,這同時也決定了他們更側重與高蛋白高脂肪的事物結構,以增強體質,能很判陪攔好的抵禦嚴寒。由於冬季氣候寒冷漫長,無霜期短,新鮮蔬菜不能常年擁有,為了攝取足夠的維生素,他們一方面在蔬菜生產旺季晾乾菜以備冬春兩季食用;另一方面,又窖藏大量的白菜、蘿卜、馬鈴薯等;此外,他們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製作各種冷凍食品:凍肉、凍魚、凍干糧(餃子、饅頭、豆包、年糕等)、凍水果等不勝枚舉,尤其是凍豆腐,更北方地區的一大特色。影響北方地區少數民族飲食結構的原因很多,使其有著風俗各異的飲食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