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分別是哪些
(四大地理區域分別為青藏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界線:秦嶺、淮河。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界線:大興安嶺、長城。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
㈡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是什麼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中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中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四大地理區域范圍
北方地區指秦嶺到淮河一線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關中地區、關東地區、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南方地區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漢地九州地區,東臨東海,南臨南海。
西北地區是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包括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
青藏地區,當今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位於我國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區,高原也因此而得名。這里適於耕種的土地很少,但是草場廣布,是我國重要的牧區,主要的城市有拉薩、玉樹等城市。
㈢ 中國四大地區的分界線分別是什麼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是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即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向東南到橫斷山脈。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南方地區: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區: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這一地區國境線漫長,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等國相鄰。本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30%,人口約佔全國的4%,是地廣人稀的地區。西北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之一,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 青藏地區: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不足全國的1%。這里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
㈣ 四大地理區域分界線是什麼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界線(秦嶺、淮河)、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界線(大興安嶺、長城)、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是指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其中, 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 分界線。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四大地理區域分界線的影響因素:
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與400mm等降水量線一致。
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
界線C:主導因素是降水和地勢地形,是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 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㈤ 四大地理區域分界線是什麼
四大地理區域分界線是:
1、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北方地區地勢坦盪,耕地以旱地為主,多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所以人們主食以麵食為主。東北和華北平原是我國北方地區的重要的糧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產區。
2、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南方地區耕地以水田為主,氣候較溫暖,降水豐沛,為發展種植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水稻是本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人們主食以米飯為主。南方還有很多河流、湖泊、魚塘等水域,盛產淡水魚等水產品。因此,南方地區有很多的魚米之鄉。
3、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西北地區的農業發展受水資源的制約,在具有灌溉條件的河流附近和綠洲,可以發展種植業和栽培業而多數地區由於降水少,只能發展牧業。
4、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氣候寒冷。
青藏地區的農業以牧業為主,這里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高寒牧場。主要牲畜是世界上其他地區沒有的氂牛、藏綿羊、藏山羊。在青藏地區的一些谷地,分布著一些種植業。那裡的特色作物為青稞,它是當地居民傳統食品糌粑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