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作業怎麼布置
作為一名地理老師,給學生們布置地理作業,一定要緊扣今天上課的內容或者以前講過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做家庭作業,對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復習。
如果沒有練習冊,作為老師,可以在書店找一些卷子,印給學生們做。
如果有練習冊,可以讓學生們做練習冊相應的章節。
以上是我的建議,僅供參考。
B. 地理寒假作業
1.河源在珠三角,是平原,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常見的自然災害是水災。
2.可以說某年發大水
3.我給你觀點 一,修建水庫 二,保護好上游的森林,如果要保護上游的森林一是要政府立法的支持,比如對上游的農民進行補助 三,成立環保組織
C. 高二年級地理教案
作為一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高二年級地理教案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級地理教案,歡迎大家查閱。
高二年級地理教案篇1
一、地形、地勢區別與聯系
如何描述一個地方的地形地勢
描述地形有三個步驟:
1、簡單描述地勢(如,東高西低)
2、描述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等)
3、描述第二步地形的分布情況(如,沿海有小面積平原分布等)
另:有某些參考資料,還要求描述海拔等
應用:如何描述福建省的地形和地勢特徵?
二、地形概況
1、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三級)
通過表格分析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界線和主要地形區
思考: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分布狀況對氣候、河流和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有利影響
(1)西高東低,有利於東部太平洋濕潤氣流
深入內地
(2)決定了我國許多大河東流入海,既有利於溝通我國的海陸交通,又便於我國東西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
(3)由於地勢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特別是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水能。
不利影響
階梯交界處不利於交通運輸線、工業、農業、城市的建立
2、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思考:我國地仿滾形對氣候、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1)、地形多樣,山區面積廣,利於發展多種經營
(2)、山地的迎風坡,有利於地形雨的形成並富水力但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嚴重
(3)、我國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東西向的山脈對寒冷的偏北風有削弱作用,成為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秦嶺
以北:最冷月低於0°C暖溫帶降水小於800mm
以南:最冷月高於0°C__熱帶降水大於800mm
(4)、許多山區降水少,乾旱面積廣,不利於從事生產、生活活動
讀中國地形圖進行空間定位
要求學生掌握800E、900E、1000E、1100E、1200E、1300E和北回歸線、300N、400N、500N經過的地形單元
三、主要地貌類型
(一)縱橫交錯的山脈(具有界線意義的山脈重點分析)
1.東西走向的山脈
北列: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中列:昆侖山脈----秦嶺
南列: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
西列: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中列: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東列:台灣山脈
3.南北走向的山脈:
橫斷山脈等
4.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
祁連山等
5.孤形走向的山脈:
喜馬拉雅山等
(二)四大高原
確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思考:四大高原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四大高原位置和特徵表格對比(略)
(三)四大盆地
確定四大盆地的位置
思考:四大盆地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四大盆地位置和特徵表格對比(略)
(四)三大平原
確定三大平原的位置
思考:三大平原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三大平原位置和特徵表格對比(略)
四、地質災害
(課堂小結)略(課堂練習)略
(作業布置)區域地理第126至128頁能力提升訓練
高二年級地理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外景區的景觀特徵,學會從地理角度分析其特點與成因。
2.理解景觀與自然和人文環境之間的關系。
3.通過對景觀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學會從外觀結構和形成原因兩方面欣賞旅遊景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各景區的景觀特徵及形成原因
難點:各景區的形成原因
教具准備:風景圖片、自製圖片等
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對比分析法與啟發教學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備漏余黃山風景名勝區
通過黃山景區示意搜做圖介紹黃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及其位置。
1.位置:黃山風景區位於我國安徽省南部。
2.景觀特徵: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集國內眾多名山風光之大成。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正式將黃山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3.黃山自然景觀的成因:黃山由花崗岩構成,其花崗岩體垂直節理發育充分,是我國花崗岩地貌中的傑出代表。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黃山的地質地貌景觀。
(1)奇松
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松和石相互依存而形成絕妙佳境。
探究活動:分析黃山松之奇與哪些生存環境特點有關?
學生通過探究活動,掌握以下知識:
黃山松是黃山特有的樹種,生長在黃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懸崖峭壁上,懸崖峭壁的生存條件和植物向陽的特性,加之黃山山谷風大的影響,促使黃山松枝幹虯生,樹冠扁平。
(2)怪石
怪石成因:首先是黃山由花崗岩構成,花崗岩岩體堅硬,但垂直節理發育,表面易發生球狀風化;其次是旅遊者的觀賞角度和站位的不同,使之步移景異,妙趣橫生。
(3)雲海
黃山雲海的動態美、朦朧美,呈現出一種天地交融、渾然一體、虛無縹緲的景象。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在雲海之中構成了一幅朦朧美的畫卷,美在天邊、美在眼前。
探究活動:分析黃山多雲海的形成原因。
點撥:黃山雲霧多的原因是由特殊的自然條件造成的。黃山屬於__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時間短,濕度大,水汽多,容易成雲致霧。此外,峰頂和谷底、向陽處和背陰處溫差大,水分蒸發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風的影響,黃山的雲霧變幻詭譎。
(4)溫泉
黃山溫泉成因:黃山的花崗岩體龐大,深厚且斷層發育,節理發育使地下熱能沿斷裂處釋放,當地表水下滲受熱,或是地下水與地下熾熱的岩體相接觸,就變成地下熱水或蒸汽。地下熱水沿著斷層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溫泉。
歸納:黃山四絕
現象成因奇松黃山松是黃山特有的樹種,生長在黃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懸崖峭壁上,遍布於山巔峰巒之間。黃山松依山勢而長,形態有立、有卧、有仰,還有異體同干。正所謂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的松樹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與奇異的姿態聞名於天下。黃山松生存於高峰懸崖之上,那裡岩石堅硬,土壤貧瘠。然而,黃山松根部能釋放酸性物質,溶解、侵蝕花崗岩體,使根系穿縫而植。懸崖峭壁的生存條件和植物向陽的特性,加之黃山山谷風大的影響,促使黃山松枝幹虯生,樹冠扁平。怪石古人曾留下這樣一副對聯,極言黃山峰石的奇絕:「人間有石皆奴僕,天下無山可弟兄。」黃山群峰之間怪石星羅棋布,形態各異,名物狀景,惟妙惟肖。前人謂黃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黃山石之怪還在於它往往有「移目換彩」「移步換形」之妙。
黃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礎上,通過外力的風化和侵蝕作用而形成的。雲海「黃山自古雲成海」,黃山雲海縹緲,瑰麗壯觀,氣象萬千。黃山一年之中有250多天有雲霧,有「十日九雲煙」「山色去來雲」之說。黃山雲霧多是由特殊的自然條件造成的。黃山屬於__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時間短,濕度大,水汽多,容易成雲致霧。此外,峰頂和谷底、向陽處和背陰處溫差大,水分蒸發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風的影響,黃山的雲霧變幻詭譎。溫泉與諸多名山相比,黃山因有溫泉而備受遊人青睞,因此有「五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道泉」之說。黃山溫泉終年噴涌,水潔明凈,可飲可浴。溫泉的熱量主要來自地球內部。當地表水下滲受熱,或是地下水與地下熾熱的岩體相接觸,就變成地下熱水或蒸汽。地下熱水沿著斷層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溫泉。
二、澳大利亞大堡礁風景區
1.概況
大堡礁是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島礁的總稱。大堡礁縱向分布在離岸16~240千米的珊瑚海上,斷續綿延2000餘千米。礁區覆蓋著澳大利亞大陸架大約35萬平方千米的面積,是世界上的珊瑚礁。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
⑴位置、分布
①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岸外。
②大堡礁海域處於熱帶的緯度位置,溫暖的淺海環境適合珊瑚蟲繁衍。
⑵成因
形成條件海域環境水溫高達2l℃~38℃,且垂直變化和季節變化較小鹽度平均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較平靜海水淺,陽光充足地質環境地殼緩慢沉積,珊瑚蟲骨骼堆積
總結:大堡礁的成因:
①處於熱帶的緯度位置,溫暖的淺海環境適合珊瑚蟲繁衍。
②隨島嶼下沉逐漸形成。
3.大堡礁豐富的旅遊資源
(1)海底世界
①大堡礁海域是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②從大堡礁形成的水域環境和地質環境可知,大堡礁有的分布在水面以下,有的露出水面,但大多數是分布在水面以下很淺的部位。
③欣賞水下景觀,只有近距離的觀賞才能達到欣賞的目的。
大堡礁海區水下有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其鮮艷靚麗的色彩足以與珊瑚相媲美。
(2)熱帶風光的大陸島嶼和土著部落文化
思考我國海南島附近的南海屬於熱帶海區,海中也有珊瑚礁分布。如果有人想在那裡建立一個珊瑚礁主題公園,你認為可行嗎?
點撥:學生可以認為「可行」或「不可行」,只要學生能夠說出理由就行。
背景材料:海南島的三亞大東海——亞龍灣是海南的海灘之一,這里屬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5.5℃,海水能見度10米以上,海底珊瑚礁保存十分完好,生活著眾多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熱帶魚種,屬珊瑚礁重點保護區。在亞龍灣的西島,建有我國第一個以貝殼為主題的展覽館,展廳中展出了世界四大洋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珍奇貝殼和珊瑚。
三、中國雲南的元陽梯田景區
1.地理位置:
掌握:元陽縣位於我國雲南省南部,與雲南省省會昆明相距290千米。
2.元陽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
通過圖片展示元陽的美麗和梯田的壯觀,雲南的元陽梯田景觀是居住地風景文化的典型例子。這是近千年來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哈尼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結晶,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探究活動:根據圖文資料,說明元陽修建梯田的地理背景。
(提示:元陽修建梯田與生存需要、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條件、水源條件等密切相關。)
說明:首先,地理條件使元陽建梯田成為可能,說明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次,根據地理條件修建梯田,說明在人地關系中,人是具有主觀的一面,需對自然條件進行改造,但改造活動要符合自然規律;第三梯田景觀是人地和諧發展的產物。
3.元陽的梯田景觀——不同的季節,景觀不同。
初春——流水飛濺,恰似一條條從天而降的銀鏈;
三四月——宛如一塊塊綠色的地毯不同的季節,景觀不同要把握觀賞時機
夏末初秋——一片金黃
冬天——如一面光亮的鏡子,映照著藍天白雲
思考雲南元陽梯田四季景色怎樣反映了水稻生產的過程?
點撥:反映了播種、生長、收割的生產過程。
高二年級地理教案篇3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夠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或物質的運動,統稱為能源。
2、分類:
(1)按形成和來源分類:
①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氣、太陽能、生物能、水能、風能等。
②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地熱、核能。
③來自月球、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術狀況分類:
①常規能源:被人類利用多年,現在仍大規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沼氣;或過去利用過,現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風能。
(3)按性質分類: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後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陽能、水能、生物能、風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是經過地質作用在億萬年中形成的,開采以後,短期內無法恢復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等。
二、礦產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存在的問題:濫采、濫用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的浪費甚至枯竭,廢棄物處理不當,使環境受到污
2、解決措施:合理開發和利用,加強勘探,跨區域調配,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開展礦區土地復墾等。
三、世界能源問題
世界能源生產和消費存在地區差異。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羅斯、中國、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為代表。南半球常規能源豐富的國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亞等。從總體上來說,發展中國家能源的生產量大於消費量,而發達國家消費量大於生產量,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以核能為例,美國發電總量,法國能源消費構成中,核能所佔比例。我國核工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核電設計建設和運營水平明顯提高,核電工業基礎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給的國家為數甚少,主要有俄羅斯、加拿大和英國。中東是世界的石油產區和出口區,主要出口到西歐、美國和日本,其中繞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線被西方國家稱為「海上生命線」。由於石油比煤炭更容易運輸,更容易使用,發熱量更高,而且基本是無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目前是以石油為主,將來還是以石油為主。中國現在是以煤炭為主,將來還是以煤炭為主,這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為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廣,儲量大,開采和使用都比較方便。而石油儲量有限,除了可作為燃料,更應作為化工原料。
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目前能源消費構成中都是以常規能源為主。但對於中國來說,除了繼續保持和發揮煤炭的優勢以外,還應大力開發水力資源,因地制宜地開發新能源,以能源結構的多樣化促進經濟的快速、良性發展。
四、關注我國目前的能源問題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20__年我國成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能源問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目前不僅1/3以上的石油消費需要進口,而且由於生產發展對電力的需求過大,導致電力需求出現較大缺口,為彌補電力供給不足,緩解近兩年的電荒,各地紛紛增加了發電機組和發電量,增加了對電煤的需求,從而使煤價不斷上揚。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發能源、保護資源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當務之急。
緩解我國能源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必須立足國內,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一要堅決實行「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二要抓緊制定專項規劃;三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四要加強礦產資源的開發管理;五要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另外,還要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從多渠道拓展我國的能源供應。
高二年級地理教案篇4
【課標要求】
1、結合實例,了解遙感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2、舉例說出全球定位系統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3、運用有關資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數字地球的含義。
【教材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術的大眾化應用已成為趨勢,也給地理學科發展帶來了一次好的機遇,同時也是高考的必考點,因此應該高度重視該節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的原理,以及數字地球的含義。
2、舉例說明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1、運用資料分析問題和圖表對比方法。
2、嘗試小組合作進行資料、圖像查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技術進行探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的原理,以及數字地球的含義。
2、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1、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的原理,以及數字地球的含義。
2、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教學方法】比較法、圖示分析法、圖示法等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新課引入)在區域的研究中不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還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發展的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地理信息技術的知識及其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板書】一、地理信息技術
1.概念: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
2.主要包括: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
3.應用——廣泛應用於區域地理環境研究
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國土資源管理、國土開發規劃
GPS汽車導航、空間信息網站、城市多媒體地理信息系統等。獲取管理分析應用RSGPSGIS區域地理
自然災害防禦檢測國土開發規劃
【板書】二、遙感(RS)
1.概念:在航空器(如飛機、高空氣球)或航天器(如人造衛星)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2.遙感的關鍵裝置——感測器
⑴作用:感測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體反射或輻射的電磁波信息,並以圖像膠片或數據磁帶記錄下來,傳送到地面接收站。
⑵工作原理:地面物體的種類、性質、環境條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輻射的電磁波也各不相同。
3.遙感技術的主要環節和功能
4、特點(優點):
①精度高、質量高、效率高,且節省人力、財力。
(講解)在區域地理研究中,遙感已成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傳統的工作方法經常是從點、線實地觀測入手,逐漸過渡到面上的分析研究。運用遙感技術,則可以首先從面上的區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後有重點地選擇若干點、線進行野外驗證和檢查。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
②遙感信息作為重要的信息源,為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從定性到定量、從靜態到動態、從過程到模式的轉化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講解)區域地理環境研究的前提是獲取地理信息。例如,將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遙感影像圖疊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擴張、海岸的侵蝕、湖泊的消長,等等。
5、應用范圍: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等領域。
(講解)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遙感廣泛應用於資源凋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等領域。遙感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
案例介紹:
1998年洞庭湖及荊江地區飛機、衛星遙感影像對洪水監測
1998年夏秋,長江流域發生了罕見的大洪水,中科院遙感所等科研部門,利用飛機遙感監測和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對洞庭湖及荊江地區洪災情況進行監測,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了較全面的資料,給抗洪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奪取抗洪斗爭立了大功。
區域地理環境研究的前提是獲取地理信息。例如,將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遙感影像圖疊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擴張、海岸的侵蝕、湖泊的消長,等等。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遙感廣泛應用於資源凋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禦監測等領域。
遙感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除了以上介紹的森林火災、洪水監測外,還廣泛應用於農業、地質、海洋研究、環境監測等許多方面。而且我國的遙感技術也已經在世界上具地位。
閱讀遙感在農業方面的應用通過這個材料,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1.遙感在農業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上地資源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病蟲害和農業生態環境調查及監測,以及農作物長勢監測和估產等方面。
2.遙感在土地資源與土壤調查中應用廣泛。
3.作物估產是體現遙感在農業方面綜合應用的例證。
思考
1.從監測的范圍、速度,人力和財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遙感具有哪些特點?點撥:范圍更廣、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財力投入少。
2.有人說:遙感是人的視力的延伸。
高二年級地理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課程標准: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本課包含兩部分內容:
一是介紹產業轉移的概念及分類;
二是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產業轉移的概念、分類。
2、運用實例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產業轉移案例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
3、重點、難點
重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難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工業區位、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相關知識,有了區域聯系及產業結構升級的知識儲備,又對區域分析、區域發展規劃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這都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學生對產業轉移現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讓學生想思考,敢探究,進而使學生學會用地理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和表達。
三、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更好體現「學習有用的地理」理念根據案例教學的特點主要採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參與式探究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會學」達到「學會」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圖片引入(四季沐歌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基地的轉移引入)
(二)新課學習
1、實例分析明確概念
實例分析:
1.日本汽車產業向中國的轉移————技術,市場
2.服裝,製鞋企業的轉移————勞動力
學生結合教材,解釋產業轉移的概念
2、比較分析區分類型
生結合教材分清類型:國際產業轉移和區域產業轉移
3、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主要因素: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
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式變化、原生產地用地緊張、環境污染等
4、課堂活動
(三)課堂小結:
歸納總結,並強調:不同區域由於區位條件、資源狀況、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等情況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在產業轉移中所處的環節、地位、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因而在分析不同的案例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