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設問形式怎麼區分

地理設問形式怎麼區分

發布時間:2023-07-13 12:09:59

『壹』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及套路

一、辯證評價類:設問中一般有「評價」「影響」「分析利弊」等關鍵詞

➤評價類試題一般有兩種情況:

1.一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來辯證闡述,針對優勢和不足進行全面論證;二要從多角度分析利弊。影響類的問題可以從對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等的影響加以分析;而區位問題或發展條件評價類問題,可以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2.給出限定條件,如「與××相比,評價其優勢」或「從××方面進行評價」。

二、意義類:要注意兩個方面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要從組成地理環境的五要素來組織答案,對各要素的影響有則回答,沒有則舍棄。

2.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應圍繞經濟、生態、政治和戰略四個方面宏觀把握,並按照試題要求,從四個方面或其中某一個或某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三、對策措施類

設問形式:常見設問詞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議」「發展方向」等

➭ 在解答措施類試題時,要把握兩點:

1.即使題中沒有對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該類試題時也應該先找出造成問題的自然和人為原因,然後針對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題時有兩個注意:

一是自然條件一般不易改變,主要應從改變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方面來尋找措施;

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綜合性的,一般應該包括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點應全面,有針對性、合理性。

● 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的確定

① 發揮區域自然條件及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確定地區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農業結構)

② 防止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可持續發展地區經濟,防止生態問題出現的主要措施。

● 河流的治理原則、措施:

① 治理原則

上游:調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②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庫、植樹造林

中游: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貳』 1,地理綜合題有哪些基本類型

一、特徵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現事物的形態或狀態。高考中特徵描述類試題,設問形式一般有"說明"圖中沙塵暴多發區地表環境"特點","描述"圖示地區年降水量或地形區"分布狀況","簡述"圖中某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從河流的長度、流域面積、水流速度、流量季節變化等方面"歸納"河流的"主要特徵"等。

2、答題模板

解答特徵描述試題的基本思路見下表:

區域空間定位(經緯網定位法和區域特徵定位法相結合
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和圖文信息
特徵分析(區域自然環境特徵包括區域內地形、土壤、氣候、河流、湖泊、自然帶、自然資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徵;區域人類活動的主要特徵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旅遊業等經濟活動的基本特徵及其主要成因等
梳理、組織語言,把握關鍵詞,簡潔、准確描述

3、解答特徵描述類試題應注意以下兩點:

(1).要正確解答特徵描述類試題,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從哪些方面去分析:

①地形特徵:地形類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沖積扇、三角洲),地形起伏狀況,主要地形區名稱及分布。②地勢特徵:地勢起伏狀況(如西北高、東南低),地勢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勢較高)。③地表環境特徵:氣候(濕、熱、冷、干)、植被狀況、土地類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發育程度等。④河流的水文特徵:水量、汛期(長短、次數)、結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蘊藏量等。⑤河流的水系特徵:發源地、流向與注入海洋,長度與流域面積,支流(多少、對稱與否)及河網形狀,上、中、下游的劃分,流經的省區、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區。⑥氣候特徵:氣溫(季節變化、積溫、生長期)
——熱量條件,降水(季節變化、干濕變化)——水分條件,氣溫和降水的組合狀況(如雨熱同期)。⑦農業生產特徵:農業地域類型、主要農作物種類及分布、農業部門及結構、生產水平(商品率、機械化水平、生產經營方式、集約化程度、專業化水平)。⑧工業生產特徵:地域分布、發達程度、主要部門及結構、技術水平。⑨區域特徵: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自然環境特徵(地形、氣候、水文)、社會經濟特徵(農業、工業、貿易、旅遊、交通、城市、人口等)。⑩等值線特徵:等值線數值高低、延伸方向、彎曲趨勢、疏密變化等。

(2).描述語言的組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明確要描述什麼,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將地理問題和地理原理相對接,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②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層次是否完整;③描述的專業性,關鍵詞不能丟而且要准確,盡量使用學科術語而不能口語化等。

二、原因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式

地理事物間的因果聯系能檢測考生的思維過程,因而成為地理非選擇題的常見設問類型。命題形式上,本模塊常以區域圖為信息的載體,就區域內典型地理現象或地理事物進行設問,通常的設問形式有"試分析××地理現象的(自然或社會)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2、答題模板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自然原因一般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地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礦產、洋流、海陸輪廓、板塊運動等方面來分析;人為原因一般從歷史條件、人口、工農業、城市、交通、工程建設、市場、政策、科技、軍事、宗教等方面來分析。

3、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關因子分析

要正確回答原因類試題,同學們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組成因子,並理解"因子"與相關"地理要素"之間"因"與"果"的聯系,下面是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關因子分析。

(1).氣候的成因

①氣溫的高低

②降水的多少

近幾年考法:①在小比例尺(多在選擇題中,大范圍平面圖中)地圖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緯度因素和風帶、氣壓帶、季風因素,②在大比例尺地圖中(多在非選擇題,小范圍平面圖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陸熱力差異因素和人為因素。

(2).地理災害的綜合成因分析:多以"天、地、人"三角度綜合採點分析

例:說明淮河夏季洪澇多發的原因?成因①天(氣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匯水快;下游地勢低平又曾為黃河的洪泛區,河床高懸。③人(社會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資源,破壞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變淺;圍湖圍灘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調蓄能力。

(3).地理事物時空特點成因分析

應鎖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氣運動原理,季節變化原理—太陽高度,晝夜長短,河水補給原理最為重要,應注意進行逆向推理,①氣候的變化、天氣的變化:多從近地面的熱力環流(風壓流原理)進行分析,用"熱(高溫)低(壓)升(氣流上升)雨(成雲致雨);冷(低溫)高(壓)沉(氣流下沉)晴(乾燥晴朗)"進行邏輯分析。②海上什麼時候出行多與風浪有關。其邏輯關系為"溫差大(如冬季)―→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溫差小(如夏季)
―→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海浪小,出行方便",
回答時倒推。如:美英在二戰中沒有在11月而是選擇在6月實施"諾曼底登陸"作戰的原因:6月中高緯間的溫差小,氣壓梯度差異小,風力小,風浪小,可減少渡海作戰的非戰斗傷亡。我國首次三大洋科考選擇在2005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東亞與北太平洋間溫差小,氣壓差異小,季風弱,風浪小,可方便、准確、科學地采樣。③河水的補給。對於教材的知識點應知各個典型地區的主要補給類型,特別是我國各個大區的補給類型。先定地區——南北半球、大氣環流緯度帶、海陸位置。根據材料定補給類型。我國東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補給。
江南是春雨降水適量、夏季雨水大量補給。
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補給。華南是春季鋒面雨、盛夏台風雨補給。地中海氣候則是冬雨補給。

三、比較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成

比較是確定事物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它為客觀全面地認識事物提供了一個重要途徑。高考題中比較類試題的設問方式主要有:比較圖中×和×的差異(不同或異同),分析×和×的共同特點(問題),說明圖示×和×的自然條件和類型的差異等。

2、答題模板

比較類設問一般有兩類:

(1).名詞比較類。其基本思維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詞的含義,包括的主要內容,然後針對內容進行分析、對比。例如,比較兩個海域的海水性質,首先要明確海水性質包括海水溫度和海水鹽度,海水溫度大體上從低緯度海區向高緯度海區遞減,而海水鹽度大體上從副熱帶海區向低緯海區和高緯海區遞減;然後根據兩個海域分布的緯度進行比較即可(如果是同緯度的海域,要考慮寒暖流對海水溫度和海水鹽度的影響)。

(2).區域特徵比較類。其基本思維模式是:先對區域進行綜合分析,然後根據要求對分析內容選擇性地列舉比較。這類試題重在分析,次在比較。所以,區域的綜合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區域的綜合分析主要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方面進行。

3、要正確解答比較類試題同學們應掌握如下秘訣:四步審題、三項聯系、二定要點及格式。

(1).四步審題是關鍵。第一步審比較對象,審准對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題時張冠李戴。第二步審比較要求,即審准題意要求找相同點還是不同點,還是異同點都找,或者要求通過比較進一步找原因。第三步審比較考點,如比較A、B兩地的氣候類型及特徵的異同點,其比較的考點是氣候類型及特徵,此步驟可避免跑題。第四步審比較角度,審准題目從什麼角度、幾個角度去比較,此步驟可避免漏掉答題的要點。

(2).三項聯系是答題依據。首先,聯系題中圖表和材料,它們是解決比較類問題最直接的依據。其次,聯系所學教材知識點,即能迅速地理解題目設置的情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所學知識建立准確的聯系,並從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識點。最後,聯系生活經驗和常識,當學生實在想不起所學教材知識點時,根據題意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常識來答題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二定是指根據分值定要點,根據內容定格式。根據分值
定要點,要求學生養成要點化答題的習慣,看分給點,只有給足正確的要點,才有可能得足分。根據內容定格式是指採取要點縱列化或者採取列表比較,這要根據答題的內容來定。一般來說,比較異同時列表比較更直觀些。

四、評價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式

評價類設問詞一般有"評價""影響""分析利弊"等,常見問題有評價大型工程(如水庫建設、跨流域調水、能源跨區域調配等)帶來的影響,分析區域發展條件的優劣,評價工農業、城市區位等。

2、答題模板

評價類設問一般有兩種情況:

(1).要求直接評價某個地理事物或者現象,包括評價地理事象的影響、區位條件或發展條件等。此類設問一般從兩方面進行分析:①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來辯證闡述,針對優勢和不足進行全面論證;②要從多角度分析利弊。影響類的問題可以從對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等的影響加以分析;而區位問題或發展條件評價類問題,可以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2).給出限定條件,比如"與××相比,評價其優勢或者不足"或"從××方面進行評價"。這類設問分析思路同第一種,但要注意審題,抓住限定詞,是評價利還是弊,是對比分析還是沒有限定,是從哪方面進行評價等,這樣就縮小了答題范圍。"與××相比,評價其優勢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優勢或者不足,然後對比分析要評價事物的優勢或者不足。

3、常見評價類問題的答題思路總結如下:

評價類問題

評價要素

評價參考方向或指標

水利工程(水庫)利弊評價

有利影響

經濟效益:產生防洪、發電、航運、灌溉和旅遊等綜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調節庫區氣候,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攔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質

不利影響

上游地區(庫區):庫區蓄水會淹沒原有生產、生活設施以及文物古跡等;改變庫區原有生態環境,水域內害蟲滋生,可能導致傳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河流攜帶至下游的泥沙大大減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徑流量減少,海浪對海岸的侵蝕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斷縮小;由於海水倒灌、生態破壞和入海營養物質減少,河口的漁業資源銳減

河流航運條件

自然條件

地勢落差大,則航運不便;徑流量大,水位深,則通航能力強;結冰期長的河流航運價值較低

人文條件

河流流經地區的經濟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均可以通過影響河流航運的貨源和客源流量而影響航運的經濟效益;配套設施完善的水運網路有利於提高河流航運的價值

城市化影響

正面影響

利於大量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帶動農村發展;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有助於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城市成為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便於城市文化向鄉村廣泛地擴散和滲透,影響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鄉村的對外開放程度,利於城市與鄉村的交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負面影響

城市環境質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環境污染等;住房緊張、交通擁擠、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等

區域發展條件

優勢

自然條件主要影響農業、旅遊業;社會經濟條件影響三大產業

劣勢

自然災害會影響農業發展;勞動力素質低不適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交通不便不利於旅遊資源的開發等

五、意義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式

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來看,以開放性為特徵的地理意義類試題有增加的趨勢,其命題的基本形式是針對某一地理事物來設問,設問形式一般有:"說明××在××方面的意義""運用××知識(原理),分析××對××的意義"等。

2、答題模板

所謂地理意義,是指某事物所產生的地理方面的影響。意義實質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關系,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可以將意義、積極影響、作用三者劃等號。

(1).地理環境具有顯著的整體性特徵,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時,通常從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產業等)來組織答案,對各要素的影響有則回答,沒有則舍棄。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應該圍繞經濟、生態、政治和戰略四個方面來宏觀把握,並按照試題的具體要求,從四個方面或其中一個或某幾個方面進行微觀深入分析。例如在思考"修建青藏鐵路的地理意義"時,首先應進行宏觀背景分析。西藏自治區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青藏鐵路通車前,進出西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運輸;受交通制約,西藏資源開發受到限制,產品缺乏競爭力、嚴重製約了社會經濟西部大開發戰略,修建青藏鐵路十分必要。青藏鐵路對強化進出藏運輸通道、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加強西藏同北京及內地省市的聯系,增進民族團結,加強國防建設以及調整區內產業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分析青藏鐵路的意義就應該圍繞"經濟、生態、政治和戰略"四個方面來宏觀把握。

3、常見地理事物的意義

我國地勢特徵的地理意義

利於海洋上濕潤空氣深入內地,形成降水;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江河在地勢階梯交界處產生巨大的水能

秦嶺—淮河

的地理意義

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區(北)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的分界線;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的分界線;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半濕潤地區(北)與濕潤地區(南)的分界線;華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黃土高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冬季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小麥主產區(北方旱作農業)與水稻主產區(南方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水循環的

地理意義

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層及陸地、海洋之間物質和能量的流動和交換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解決雲南磷礦和貴州煤炭的外運,促進紅水河水能和廣西平果鋁礦的開發);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利於開發西南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並帶動該地區相關產業乃至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利於加快脫貧步伐,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鞏固民族團結;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

防洪(提高荊江河段防洪標准;減輕洞庭湖泥沙淤積;緩解洪水對武漢市的威脅;大幅度減少分蓄洪造成的損失);發電(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緩解華中、華東地區能源緊張狀況);航運(改善川江航運條件;增加下游枯水期流量,河口淤泥減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供水和灌溉;水產養殖;旅遊;變輸煤為輸電,減輕鐵路運輸的壓力;水電代替火電,減輕大氣污染;調節局部氣候;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就業

『叄』 高中地理 大題中設問的原因 因素 條件 三者的答題要求中有什麼區別

一、原因和因素的區別:比如青藏高原氣溫高的原因是--地勢高,氣溫低;影響因素則是地形因素。
二、條件:跟前兩個差別較大。一般出現在人文地理中,比如西北發展農業生產的影響因素是水源、地形、氣候等,主導因素是水源。條件則是水源充足,地形平坦開闊,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肆』 地理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導語:地理非選擇題答題技巧?解答非選擇題是否高效是決定高考成敗的關鍵,只要同學們按照答題思路進行規范化訓練,平時多研究高考真題,不斷構建個人的答題模板,就一定能順利突破非選擇題答題的瓶頸!

地理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1.科學審題

試題從結構上看一般由題干(情境材料)和試題設問兩部分組成。審題時,首先搜索題目中心詞,必要時可採用標記法(如添加著重號)來提醒自己應圍繞著中心詞和要求答題;其次審條件限定詞,依據條件限定詞的內容性質,進行相關知識的遷移、篩選,確定答題范圍,羅列答案要點;最後結合解答方式詞和內容回答詞,進一步提煉,最終形成符合題意的答案。

(1)做好題干(情境材料)的審查

試題的情境常由文字和各種圖表構成,一般它會對題目時空范圍和情境內涵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規定。由於高考試題考查的內容常常融於一定的情境之中,且提供的信息也表現出很強的綜合性,所以要求考生對每一條信息既要有準確的把握,又要有對信息提煉、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①圖表材料的解讀

地圖考查的內容覆蓋范圍廣泛,圖形設計新穎,主要考查考生對圖的判讀、遷移等能力。在判讀圖表時,考生往往由於各種原因而出現失誤,所以要想對試題進行正確解答,就要遵循判讀思路按部就班地進行:一要認真仔細審題,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明確設問指向;二要看清圖名,明確圖名中包含的地區、時間、圖示要素等關鍵信息;三要仔細研讀圖例和坐標,要注意不同圖例反映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四要判讀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數量特徵(包括整體特徵和變化趨勢等)並思考成因,在分析數值大小時,特別要注意數值的峰值、特徵值隨時空變化規律,並思考其成因,如果是復合圖,要注意判讀不同地理事物或現象間的數量關系、因果關系等;五要根據試題設問要求正確讀數,進行適當的計算,並聯系相關知識,找出地理事物的規律,解釋或分析、描述地理現象,正確作答。

表格中展示的各項地理要素均是緊密相關的,表格中的數據資料均是客觀、真實的。答題時要從表格的數據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如最高數值或最低數值的變化規律,相互之間數據的比較等。從表格中發現問題,用表格外的知識解決問題。

②文字材料的解讀

閱讀文字材料時應注意:從材料介紹(多在材料的開頭)和材料出處(多注在材料末尾)中獲取時間、人物、事件等要素,因為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會給考生某種暗示和引導,有可能隱藏著解題所需的信息;從主體材料(正文)的開頭、結尾和省略號兩邊獲取有效信息。

(2)做好試題設問的審查

最重要的是把握題目設問中的關鍵詞,正確理解題意,把握命題方向,有的放矢。非選擇題題目的設問中會有這樣幾方面的關鍵詞:題目中心詞、條件限定詞、內容回答詞、解答方式詞等。題目中心詞是答案論述的直接對象,條件限定詞一般為地理事物的范圍、時間或答案的性質等,內容回答詞為該題目必須回答的內容,解答方式詞則為回答問題的方式要求。例如“簡要說明圖示區域水能開發的有利因素”,解答方式詞是“簡要說明”,條件限定詞是“圖示區域”,題目中心詞是“水能開發的有利因素”,內容回答詞是“有利因素”。

(3)答題時點要多,但避免重復采點

高考閱卷時,對於多答或者錯答(只要前後不矛盾)的點一般不扣分,因此我們在答題時,除了按通常的思路回答常規的作答點外,應盡可能地發散思維,多補充作答點。但常有考生在同一個得分點上做文章,寫了很多條,卻只有一個分值。如分析某地的工業區位因素,有的考生寫“陸地上鐵路網稠密,公路四通八達,沿海海運便利,是重要的航空港”,其實這都是從“交通”這一得分點上作答,只能得一個分值。

(4)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近幾年高考突出考查考生通過檢索信息、應用信息來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思維過程和能力。非選擇題往往材料篇幅很長,而設問篇幅較短,很多考生在做非選擇題時,對材料匆匆一覽,就迫不及待地回答問題了。殊不知材料是命題者經過精心篩選提供給考生的,其中隱含了很多答題必不可少的信息。許多非選擇題其實就是材料解析題,答題時,應盡量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從材料中找答題點。當從材料中獲取的信息與記憶庫中的信息不完全吻合時,應以所給材料中的信息為依據。

2.調動和運用知識,將地理知識與試題要求“對接”

(1)全面思考,綜合分析解答問題 :①篩選出有助於解題的信息,通過閱讀、分析材料,將長材料分成幾個片段,分別找出每個片段的有用信息;將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義;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話,就找出它的關鍵字詞,如時間、地點、人物、對事件的評價等。這樣層層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②分析出材料與地理知識的連接點。盡管材料解析題具有“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的特點,但它必定與課本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把材料中的重點信息與教材中的重要地理原理、規律等相對照,把材料與課本知識聯系在一起,再深入分析材料,就可以明確解題方向。③找出材料與設問間的連接點。閱讀材料是為了回答設問,回答設問離不開材料,所以讀材料時要處處想著設問,把設問放到材料中去讀或從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信息。然後,通過推測判斷,得出答案。

(2)理清頭緒,進行邏輯推理 :近年高考試題的命題傾向是條件隱蔽,層層設障,並且沒有明顯的導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所以對考生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有很高的要求。

(3)多角度、靈活地進行知識遷移 :地理很多圖像之間都可以相互轉化,使命題形式靈活多樣。如旗桿影子、窗戶光線、樓房間距、太陽能熱水器、地球經緯網、曲線坐標圖等都可以用來考查太陽高度。所以考生應善於進行知識遷移,靈活運用。

(4)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原理解決問題 :把地理原理、規律和當前熱點、焦點問題有機結合,考生要學會運用地理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3.采點得分

高考閱卷採取的是流水作業,老師們要在短時間內閱完數量龐大的試卷,“采點”便成了給分的依據。因此,對於考生來說,要想提高非選擇題的得分率,“采點答題”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1)判斷得分點,確定答題基本思路

每個非選擇題往往包含著若干個得分點,要“采點答題”先要明確試題的得分點有幾個,是關於哪些方面的,然後就可以掌握答題的基本思路。

①根據分值判斷有幾個得分點:很多考生之所以沒有得到高分,常常是因為答題漏點。明智的做法是,先看分值,根據分值基本可以確定得分點應該有幾個。如果分值是3分,大多是3個得分點;如果分值是6分,則有可能是3個得分點,也可能是6個得分點。所以答題時,為了盡可能得滿分,作答點不能少於得分點。

②根據問題判斷得分點的基本方向:對要作答的'問題,一定要仔細分析,明確問的是什麼,以免錯答或答非所問。解題時要根據關鍵詞確定得分點的基本方向。如分析區位因素時,應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方面進行;評價影響時,則既要考慮有利影響,也要考慮不利影響;要求分析自然區位因素,則不能回答社會經濟因素等。

③調用知識儲備判斷可能的得分點:明確要作答的基本方向之後,記憶庫中儲備的知識就派上用場了。檢索記憶庫,根據知識網路確定具體有哪些得分點。如影響農業的自然區位因素主要有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那麼這四個方面就是具體的得分點。

當然,要做好上述幾點,並不是很簡單的事。首先,要在平時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對試題中的關鍵詞不妨經常勾勾圈圈,提高對試題中關鍵詞的敏感度。其次,基礎知識儲備要全面,對於知識網路要非常熟悉。最後,要熟悉常見非選擇題的答題思路,這些可以從典型案例中歸納。如分析傳統工業區可以參照魯爾區的分析思路,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影響可以參照“西氣東輸”的影響,分析生態問題的防治可以參照西北荒漠化的防治等。

(2)關注細節,采點答題

考生在明確了基本的得分點和答題的基本思路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表述的問題了。①抓住關鍵詞,用規范的地理語言表述。書面表達的規范、精準與否,直接影響到得分情況。經常有考生覺得自己各個得分點都答到了,但最後得分卻不高,究其原因,要麼是表達不準確,要麼是不著邊際。老師在閱卷時,最關注的就是關鍵詞,並用來判斷考生答題是否“采點”。這啟示我們,平時就應該用規范的地理語言來記憶。毫無疑問,地理課本中的語言是最規范的地理語言。

②注意條理性和層次性。答題時切忌將得分點混作一團,一定要有清晰的層次,讓閱卷老師一眼就看出你是從哪幾個方面作答,得分點一目瞭然。同時還要分清輕重,將最重要的寫在最前面,次重要的緊跟其後,無關緊要的放在最後或忽略不寫。下面就以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為例,來看看如何條理清晰地答題。

4.科學、邏輯、全面地表述答案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非選擇題規范答題的宗旨。

(1)注意從圖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確、有效的信息,並能夠適當地遷移知識。答案來自於對信息的提取和歸納整合,這叫“論從圖(表、文)出”。

(2)規范用語,回歸教材,運用地理學科術語進行表述。醞釀“語言”時,應“先自然,後社會經濟”“先主要,後次要”“先自身原因,後其他原因”“先主後次、先上後下、先內後外”等。答題時,許多考生明確答題方向,也知道答案,可就是表述不規范,使用非專業術語,造成語言表述不到位。

(3)答題一定要規范化、序號化、段落化。有多少問,分多少點(段)答題,分段分點答題,每個要點盡量序號化。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

(4)書寫整潔,不留空缺,字跡工整。細節決定成敗,同學們還要注意杜絕錯別字,特別是關鍵字不能寫錯,這些良好的習慣應該在平時的復習中逐步養成。

地理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一、選擇題先讀分題干再讀主題乾地理選擇題目 都是一個情境有二三個小問題,這就要求考生在審題時,把主題干(圖或者文字)和分題干都要讀清楚,不要只讀分題干,忽略主題干。

建議考生可以先用最短的時間把分題乾的內容讀下來,再去讀主題干,這樣就能有目的性的從主題干中獲取我們答題的信息,從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在閱讀題乾的過程中,要注重對關鍵詞的尋找,而且建議考生要在試卷中對關鍵詞進行標記。

二、利用圖圖轉換或圖文轉換注重圖圖轉換或圖文轉換。

如在高考中遇到關於地球運動的選擇題,一定要注重圖圖轉換。現在看來,一般關於地球運動的圖都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直接獲取信息和答案,這個時候就要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原圖中給的信息點,對比較抽象的圖進行轉換,從而把圖簡化,利用自己新繪制的圖來獲取問題的答案。對於有些地球運動的題可能只有文字材料,這時學生應該爭取把文字材料轉換成圖示材料,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對題乾的理解,使得答案更加直觀化。

三、非選擇題類型分五類地理非選擇題類型分五類:

特徵描述(或簡述)、成因分析、區位分析、意義羅列、建議羅列。

1.特徵描述題

在答特徵描述題時,首先要明確該題問的是地理事物的形態特徵與狀態特徵,或者是分布特徵及變化特徵描述。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徵的方法,試題設問形式通常為“說明……特點”“描述……狀況”等。在答此類題時,學生首先要明確區域位置和圖文信息,抓住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徵,並運用地理術語表述出來。

2.成因分析類試題

通常的設問形式有:“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答題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明確該地理現象的位置,然後分析形成的原因,最後作答形成這個地理現象的結果。即第一步說明位置,以明確講述的是哪裡。第二步根據要回答的內容解釋原因,第三步得出結果。在回答原因類試題時,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組成因子,並理解“因子”與相關“地理要素”之間“因”與“果”的聯系。

3.區位分析題

區位分析題既要說明某地理事物的位置,又要說明其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系。聯系即是影響因素,包括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三大因素。

答區位分析題要堅持四個原則:

一要點全,如分析影響因素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對比分析既要找出兩者的相同也要找出不同。

二是主導因素突出,避免蜻蜓點水,面面俱到。

三是回答問題要具體,有針對性。

四是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區位因素,注意根據變化的要素,推知變化的方向分析區位因素的思路一般是:首先回答“在何處”,即經緯度位置或相對鄰位置;其次回答“有什麼”,即有哪些地理事物;第三回答“為什麼”,即影響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哪些,主導因素是什麼;最後回答“怎麼樣”,即怎麼變,變化規律是什麼。

4.意義羅列和建議羅列題型

對考生的技巧性要求不強,盡量答得全面、具體。

四、做非選擇題注意答題思路完整在做非選擇題時,要注意答題思路的完整。

建議考生在答題時提取試卷提供的所有有價值的信息,與自己的知識結構、知識能力結合起來,調用自己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去解題,把答案答完整。學生們在答題時,先不要盲目地著急落筆,可以先思考一兩分鍾,確定答題思路。

舉例分析:

【例】影響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

①自然條件——氣候: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水熱充足,但多水旱災害;地形: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河流中下游,水源充足。

②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市場:居民喜食大米;種植歷史:水稻種植歷史悠久。

【例】說明現階段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

該題應從流入地區經濟收入高、就業機會多、生活環境好等方面回答,但有考生答成“因為我國農村人口多,生活貧窮,農民只好進城打工,靠出賣勞動力來養家糊口”。這種嘮嗑式的表述讓閱卷老師哭笑不得,雖沒脫題,但不準確。因此,答題時要有關鍵性術語,確保陳述的科學性。關鍵性術語的定性與定位功能,決定了它的畫龍點睛的作用。它可以使陳述更加准確化、專業化、科學化,少之則空洞乏味,缺少說服力。

『伍』 高考地理答題策略:怎樣答題才能打高分

在考試時,有的考生將試卷寫的密密麻麻,卻不得分;有的寥寥數語,卻總能拿高分。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地理答題技巧,供參考。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

高考中,地理試題類型分五類:特徵描述(或簡述)、成因分析、區位分析、意義羅鏈亮列、建議羅列。

在答特徵描述題時,首先要明確該題問的是地理事升者物的形態特徵與狀態特徵,或者是分布特徵及變化特徵描述。

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徵的方法,試題設問形式通常為「說明……特點」「描述……狀況」「簡述……特徵」等。

在答此類題時,學生首先要明確區域位置和圖文信息,抓住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徵,並運用地理術語表述出來。

我推薦: 高中地理輔導書大全 名校名師鼎力推薦

地理怎麼才能拿高分

對於地理試題的答題脈絡與應試思路,不少同學感到一直都很棘手。地理考試前面的選擇題部分,其所出題目的取材范圍相當之廣,甚至其中不少與課本知識出現較為嚴重的脫節。但萬變不離其宗,經過綜合分析與歷年題目的縱向比較,我們一樣都可以找到其規律所在。而後面的綜合主觀題部分,考生則往往不懂得正確、規范的答題思路、規律、步吵喚薯驟以及應對幾種常見類型的綜合主觀題的應答側重點。

地理是一門整體連貫性、延續性非常強的學科。舉例來說,不能深刻把握熱力環流的根本規律,就很難理解和闡述三圈環流這一重要的自然規律,更不可能全面而准確地解釋地中海地區夏季乾燥而冬季多雨這一相對反常現象的基本原因。

而地理學科的知識點又比較雜亂,沒有系統地梳理,很難做到不遺不漏,甚至會出現知識結構的嚴重斷層,這也是在做佔有大量分值的綜合主觀題目時多數學生難以答全所有得分點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這些技巧性的地理問題,對於絕大多數的高中學生,基本難以依靠自身的有限經驗來准確歸納、總結並形成完整的體系。而經過一定的培訓,並通過多次訓練之後,當學生再次面對這些昔日讓人頭疼欲裂的題目時,就會產生一種有的放矢,按圖索驥的輕松與踏實,而不再是之前的盲人摸象了。由此切實充分地從整體、根本上提高綜合主觀題的得分。

『陸』 地理常見的概念類設問方式有哪些如給出華北一帶的地域圖,西側為太行山,問西側的地貌特徵是什麼我...

要是05年,我能講給你聽聽,現在已經畢業很多年,老了。。太行山以東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千溝萬壑,這個我記得清楚,地理書上很明確。除了地貌,還有植被,氣候,比如說秦嶺淮河以北是降水,溫度。。。。自己看吧

閱讀全文

與地理設問形式怎麼區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