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初中地理課堂中進行環境教育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滲透環境教育
初中地理課本教材從地球宇宙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類在生產與生活中相應形成的人文環境、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等各個部分,都可以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如:可以把最近幾年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相關環境狀態數據讀給學生聽,讓學生了解我國當前大氣環境、海洋環境以及城市環境中存在的問題,了解我國氣候變化、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和土地資源利用的狀況,這些變化和自然災害的發生有什麼聯系,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產生保護環境的強烈使命感。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我國政府針對以上環境問題採取了哪些措施及行動,取得了什麼成果,讓學生知道上至國家下至個人都應該重視環境保護,樹立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思想。又如全球變暖現象,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溫室效應相關資料,思考產生溫室效應的原因,了解溫室效應對我們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最後進行分組討論:人類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過度開采礦藏和地下水、任意排放有害物質等行為,對溫室效應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自己身邊還有哪行行為是能夠引起溫室效應。通過討論,學生深刻意識到溫室效應對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的各種影響,產生從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減輕溫室效應的想法,從而達到了環境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滲透環境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比較抽象或難以想像,如果地理教師單純地進行口頭講述,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也不容易讓學生真正理解,更不容易在學生心中產生震撼了。但是如果使用多媒體教學,就會產生形象、直觀的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學生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起來,學習興趣濃厚,思維高度活躍,能夠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並主動探究保護環境、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如在講「復雜的氣候」時,可播播放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南方冰雪、2010年的西南大旱等錄像,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觀看結束後,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形成這些反常氣候現象的主要原因及造成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作為環境中的一員,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何一次性餐盒,在平時學習中注意節約用紙,對廢紙進行積極回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植樹造林,每年的植樹節,都親自栽幾棵小樹,節約用水,並監督和呼籲身邊的和自己一起做等等。這樣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三、直觀地突出環境問題,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些地理問題比較抽象,不利於學生進行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用繪制地理圖表等方式,使地理問題能夠更直觀地顯示出來,有利於學生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如在學習「地球上的水」時,如果單純從水的儲量、覆蓋面積和水循環來看,學生很容易產生「水是取之不僅,用之不竭的」的錯誤想法,但如果教師將地球上各種不同的水體按其所佔的比例進行分配,體現在扇形統計圖中,學生就可以很直觀地發現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只佔地球水資源中很小一部分,如果人類繼續污染水、浪費水,最終會導致全球水危機,甚至造成地球水枯竭。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了解水資源的分布也是極不平衡的,讓學生計算自己所在地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引發學生的思考,並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討論,分析缺水的人為原因,探討解決的方法。通過討論學生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如洗手時水龍頭盡量開小一點,塗肥皂時要先將水龍頭關上,洗完後要將水龍頭關緊,將洗手用的水沖廁所等。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和討論,進一步認識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加強了環保意識。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特殊日子,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或參加具體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提高學生環境保護行為的自覺性。結語總之,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很多,需要地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和探索。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
㈡ 地理對幼兒教育的意義,誰知道
地理:兒童道德發展的空間線索
──淺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必要性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 李曉菲
新世紀初,我國進入了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特別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更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為此,國家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新的課程標准(實驗稿),各套以新標准為依據所編制的新教材也開始在全國各實驗區試用。新教材的一大特點是打破了原有的教學體系,把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與「社會」整合成新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生們在學做人的同時,還要學習一些地理、歷史的基本常識。這種做法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歡迎,但同時也引起一些學校和部分家長的擔心:孩子們學的東西還不夠多嗎?為什麼要在品德課中加入地理和歷史的內容呢?地理教學真的有必要嗎?
一、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
生活是兒童品德發生的起點和源泉,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是一種經歷和體驗生活的過程。品德絕不是孤立的,我們不能把品德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剝離開來,把它作為一種孤立的現象來對待,而應該用開放的態度吸取學生生活中的各種教育資源,把這些教育資源納入到學生的品德培養中,為品德尋找一條通向生活的生長道路,使學生置身於他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自然的、社會的、文化的因素中,從而在各種環境因素、社會關系、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與發展各種良好的品質。其中,地理就是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之一,它從人類發展的空間角度來看待人類事務,是兒童品德發展的空間線索。
地理是兒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兒童通過地理知識來建立自身的空間感。人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條件和人文背景中的,兒童也不例外。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
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在地理教學中,兒童通過對地理符號的認知、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規律的掌握等,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間。比如說,比例尺的引入讓兒童掌握了讀圖的基本技能,他們可以利用一張小小的地圖迅速算出世界上任意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也可以通過比例尺的運用大體確認校園整體的長寬比例,等等。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進行地理教育,是一種順應生命、連接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種源於生活、面向生活的教育,它能夠引導兒童更好地認識現在、把握現在,從而更好地走向未來、適應未來。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驗稿)》中基本理念的第四點是這樣表述的:「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系中建構課程的意義。」[1]即「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系,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這將有利於他們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2]可見,包括地理在內的真實的生活世界是兒童道德品質發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
近幾十年來,全球生態環境日趨惡化,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地理對於人類的生活更是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需要了解世界,參與國際競爭,地理素質將成為未來人才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時代要求我們從小學好地理、用好地理,特別是與生活相關、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必須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只有從生活中汲取養分,才能煥發應有的生命力。
二、地理教學對於培養兒童熱愛家鄉、熱愛國家的美好情感有著天然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愛家鄉、愛祖國是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衡量一個人情感發展的重要方面。「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3]其中,在「情感與態度」這個維度的分目標中明確提出,兒童要「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4]家鄉和國家,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體系,它包括了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歷史傳統、文化特徵、民族素質、人口狀況、教育現狀、風俗習慣以及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經濟基礎等內容,具有非常豐富的教育因素。正因為如此,學校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由地理、歷史、語文等各學科協助品德課來共同承擔。而在聯系學科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地理學科無疑具有天然的優勢。
地理教育是通過地理這個直觀的窗口讓學生對家鄉、對祖國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進而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
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國情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識家鄉、認識祖國是愛家鄉、愛祖國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對自己的家鄉和祖國了解得越全面,認識得越深刻,他隨後產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便越深厚。在這個階段,地理知識的教育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突出家鄉和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進一步培養起學生深厚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家鄉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喚起他們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實事求是地認清家鄉和祖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激發學生對關注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他們從小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這樣,我們便實現了從單純的地理知識教育到復雜的情感體驗再到態度的正確引導的教育目標。
我國幼兒教育專家盧樂珍教授認為,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感與兒童思維的發展水平、認知規律密切聯系。小學階段是形象思維占優勢、抽象邏輯思維逐漸萌芽的階段,兒童往往只對通過直觀感知掌握的東西才能理解得比較深刻,而對離他們生活經驗較遠的事物或抽象的觀念難以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難以獲得情感上的認同。因此,培養兒童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需要一定的知識教學,需要從兒童可以感知的事物人手,一步步地進行。
兒童認知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直觀的,他們通過充分的感性認識,用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說一說甚至做一做等方式來建立起與世界的情感聯系,進而自覺地生發情感、表達情感。地理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兒童的感性經驗,激發兒童的情感體驗,通過認識、了解家鄉和祖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富饒物產等。激發兒童認同家鄉、認同祖國的內在感受,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潛移默化地培養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積極的、牢固的情感。
三、地理在生態教育和環境教育中的獨特作用
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但同時,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過度掠奪和肆意破壞,環境問題已經日趨凸顯。資源浪費甚至瀕臨枯竭,環境污染遍及全世界,珍稀物種大量滅絕等等,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也嚴重影響到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生存。為此,有識之士紛紛呼籲,人類必須樹立新的生態倫理觀和價值觀。進而調整整個人類的行為模式,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生態共生共存、和諧相處,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重大課題,成為新一代公民必備的重要素質,也成為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新的時代課題為我們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從小著力培養和增強新一代公民的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提高未來公民的整體素質。
眾所周知,環境問題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它涉及到生態學、生物學、地理學、化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各學科,因此,培養生態觀念和環境意識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學科性,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其中,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由於地理學科本身的性質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學品德課中的地理教學是滲透在品德培養中的,也是為品德發展這個主旨服務的。而小學品德課的內容標准中有很多直接與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相聯系的部分。如《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實驗稿)》「內容標准」中的第四部分「我與家鄉(社區)」有一段是這樣表述的:「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5]又如第六部分「走進世界」中的一段:「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6]
地理教學中的地理知識把學生們帶人了無限廣闊的生存空間,學生們陶醉於祖國的大好河山。流連於世界文明古國的歷史遺產;通過一組組鮮活的數字,他們了解了我國目前的水資源狀況,認識了塑料製品等工業文明成果帶給環境的巨大危害。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情境的感染,他們意識到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了如何辯證地看待工業文明,養成了珍惜和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等。地理知識的教學與形成學生相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緊密相連,突出了地理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更呼應了培養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的主題。
由此可見,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對培養新一代具備生態觀念和環境意識的公民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兒童學習動力永不枯竭的源泉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和學習對象的一種認識傾向和情緒狀態,是形成學生個體學習需要的帶有較強主觀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皮亞傑認為:「興趣是一個價值系統,它與行動目標相聯系,能支配內在的心理動力,促使目標的實現。」[7]很多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無法形成比較強烈的學習動機,即使是學習能力比較強、學習習慣比較好的學生也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因此,在小學階段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上進行一定的地理教學,主要目的不在於掌握具體的地理知識,而在於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為今後中學、大學甚至工作打好興趣層面的鋪墊。適當的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增長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熱愛地理、學習地理、探究世界的濃厚興趣,從而為將來的學習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業發展埋下可喜的伏筆。因此,任課教師首先要明確,「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目標不是機械地記住一些地理名詞和地理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進而產生熱愛地理、學習地理的積極動機。
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教材中,編者將地理部分與歷史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精選了大量的信息,試圖從多角度調動兒童的興趣。例如,學生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的第八課《金字塔下留個影》時,對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與雄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都想知道金字塔是誰建造的,用什麼方法建造的,為什麼到現在還那麼堅固等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導下,他們會自己通過書籍、網路等途徑去收集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這種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無拘無束地思考、討論、探究,興趣引領著他們愉快、健康地成長,興趣成為兒童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永不枯竭的源泉。
參考文獻:
[l][2][3][4][5][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7]陳勝慶.鄉土地理教育新論[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2:40.
(摘自《思想理論教育》新德育)
2006-10-18
㈢ 如何在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
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方法:
一、地理學科教學是實現環境科學教育的主渠道
在中學各科中,涉及環境教育的主要有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其中地理學科與環境科學有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首先,兩大學科都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三大科學領域交接帶上的邊緣學科;其次,兩大學科的研究對象都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境;第三,兩大學科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發展為主旨;第四,兩大學科都涉及全球環境問題及其防治。
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課程中有著豐富的環境教育素材,是中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地理新課程教材中,滲透了大量環境教育的題材和內容。因此,在地理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是當前地理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進行環境教育可以從不同方面、各個層次、多個角度展開。多年來,中學地理教學主要依據課本進行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被局限與課本知識中。筆者根據近幾年初中地理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的實踐,初步總結了把地理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的方法。
二、捕捉教材中的環境知識,時刻結合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加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初中地理新課程採用把地理要素單獨列出和與區域地理結合的兩種方式,其中滲透了大量環境教育是內容,尤其在八年級上冊中,環境教育的內容滲透在了地理教學的每一個角落。教材安排的人口分布、地勢地形、水土資源以及經濟發展等板快,都把環境問題作為一個重點。我一方面利用書本提供的素材,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在學生中進行環境教育,如對教材中的一些環境教育的漫畫,我採用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看圖即興談感想等方式,加深環保意識;另一方面,結合當地當時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根據書本知識以及自己所調查搜集到的資料,就對書本上提出達到問題寫一些小論文,學生的這些作品也就作為他們的平時成績記載下來。如結合八年級上冊73頁的《小鳥的悲哀》等一組漫畫,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在發表自己的感想後的基礎上,讓班級沒一個組合作選題寫出一篇相關的小論文,並進行評比。由於貼近生活,又加入了評比競爭機制,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環境意識也得到了加強。
三、加強地理教學和環境教育信息的開放性,體現教學結論的開放性,增強學生的環保觀念。
在環境問題普遍存在的今天,環境問題的發展變化是非常迅速的,詳實生活中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著新的信息。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僅限於地理課本中的環境知識內容是遠遠不夠的,也不利於學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及其動態。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加強教學信息的開放性。一方面,教師應從現實生活中選擇多元化的環境信息,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師也應教會學生如何尋找並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環境信息來學習和探索。
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因素在不同的地區和時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也因時因地而異,解決環境問題的重點和方法有因時因地而異。由此可見,環境教育結論應是開放性的。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教師不應該也不可能強求學生對每個問題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應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獨特的意見,教師再根據一定的科學原理引導學生討論所得結論的合理性,最後得出一個或多個較為合理的結論。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水平、辨證全面分析環境問題的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達到環境教育的真正效果。如在對水污染的環境問題的研究中,就帶領學生著重對無錫市區河道內水體污染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得出了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河道上游水質的日益惡化;二是河道周圍有些工礦企業的污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三是河道周圍的各種餐飲業排放污水;四是河道內各種機動船隻的污染;五是生活污水的污染。同時,組織學生參觀蘆村污水處理廠,了解本市排污現狀以及污水處理的狀況和具體過程。然後就這幾種原因及了解到的污水處理知識組織學生討論應該採取的措施,讓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的環保觀念得到了增強。
四、增強地理環境教育的活動性,提高學生的環境能力。
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都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應該沖破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和活動性。在教學中,應該更多地以活動的思路設計教學,把學生的活動有機地引入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來。這樣可以改變課堂中學生總是「坐著聽」的局面,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使整個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如上課時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社會調查資料;就某個問題讓持不同意見的雙方進行辯論;對某些環境問題的產生進行模擬實驗等等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相對而言,環境科學比地理科學更具有實踐性和社會性,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尤其需要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在課外活動與現實生活中獲取資料、分析問題、提出方案,並在實踐活動中應用和檢驗。在組織環境教育的課外活動時,應突出應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多樣性。比如在對家鄉水資源環境調查中,第一次進行實地調查時就先讓學生對太湖的環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後根據他們各自的觀察和各自的興趣,讓他們就一個很小的側面來具體調查家鄉水資源的情況。如有的同學專門研究市區河道內水質情況,有的同學專門研究污水防治的問題,有的同學專門研究遊客對水環境的看法的問題等等。同時,還特意組織部分學生到野外山區,進行了為期4天的山區野外考察,對水源頭的水質狀況的進行探究調查,讓學生親身體驗水質日益惡化的現狀。然後根據調查匯總成為一篇調查報告。這些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環保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應用能力,使學生在發展智力的同時,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交往。這也正是在新課程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學以致用,加強環保宣傳和環保行動。
在進行一個階段的環境教育或開展了一次比較大的環境教育的活動後,每一個同學要把自己的體會或在活動中的體驗感悟寫下來,再配以大家在活動中的照片,在學校以專題牆報的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還走出校門,到社區中以標語和專欄的形式向社會進行環保宣傳。學生們在進行宣傳的過程中,自己又得到了一次自我的再教育,又一次的強化了環保理念。為了讓大家的環保理念真正落實到每個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學生中開展徵集《每日環保一件事》的活動,每個學生都要求自己提出一條必須做到的環保措施,由學生相互監督,比如有些同學提出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筷、節約用水等等,這樣,也就真正促進了學生的環保行動。
總之,環境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極其重要的內容。地理學科在環境教育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應該在教學中始終貫徹。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後,都應使環境教育滲透到地理學科教學每一個細節。同時,環境教育還應該落實到課外探究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採用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環境意識和環境能力,加強學生的環保行為,使環境教育真正成為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㈣ 地理特徵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淺談地理教學,加強地理環境教育
教師教育的信念有兩條:一個是教育追求有效,讓教師用較少的時間,得到較大的收獲。另一個是教育就是激發,用榜樣和實例激勵,用問題和交流啟發。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地理活動的開展正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地理活動的開展是地理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從課程目標上看,其不是單純從地理知識著眼,而是從學生的素質發展著眼,著力促使學生主動地發展。這個過程是學生通過自主活動、自主思考、自主實踐,獲得地理活動的一些體驗,最終在地理活動中獲得發展。
一、環境「資源有主、資源有價」內容的選擇和配置
有關資源的內容也是中學地理課程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科學資源觀(包括資源倫理觀)的重要載體。當前中學地理課程中「資源」內容的選擇主要集中在資源的分布與特點、資源的開發利用、資源問題三大方面。這三大方面均是資源倫理教育的切入點,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資源有限」,對「資源有價」和「資源有主」內容的關照力度明顯不夠,這對於完整資源倫理觀念的培養是不利的。為了達成中學地理課程的預設目標——樹立科學的資源觀,有必要將體現「資源有主」、「資源有價」觀念的內容納入到現行的中學地理課程中,使學生在明確資源有限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認識到:自然資源是有主的,即它屬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不能隨意佔有和使用;自然資源是有價的,應有償使用。
從對地理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的內容分析看,對於自然價值內容的體現,其著力點還是在自然的經濟價值(或資源山談價值)上。雖然在自然的生態價值上也有所體現,但力度還有待加強,尤其是在自然的內在價值、自然價值多樣性方面更是如此,這樣的內容選擇和配置必然影響學生正確自然價值觀的形成。自然權利方面的內容就更顯不足,亟待充實與完善。基於此,中學地理課程應適當增加有關體現自然價值和自然權利方面的內容,具體內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類使用的工具價值外,還具有自身的內在價值;自然除具有經濟價值外,還具有其他多方面的價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態都有生存的權利,人類應尊重其他生命形態的生存權利。其中,有關自然權利的內容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學地理課程在相關內容的素材選取上力求生活化、具體化,使學生能從中自然領會到其蘊涵的道理。
二、注重討論,培養學生地理批判性思維能力
地理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善於冷靜地考慮地理問題,能有主見地分析評價地理事物,不迷信「權威」意見,不因受暗示而對自己原有正確判斷發生動搖。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往往忽視對這一地理思維品質的培養,殊不知,當今科技發達的社會里,只有具備批判性思維品質的人,才能在眾多前人理論中尋找出突破口,從而脫穎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對過去評價我國基本地理國情特點的「地大物博」一詞進行討論。我國確實地域遼闊,物產豐富。但由於人口眾多,從人均考慮,聯系我國的現實狀況就會發現,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們的「物」再也顯不出「豐」了。學生通過這一思維過程,運用已有地理知識,否定了「地大物博」這一褒義詞在我國國情上的應用,這是認識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講授高中地理時,對一個地區工農業生產發展條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維過程。如通過對「工業的集聚與分散」內容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現代工業考慮專業協作需要,應盡可能把專業部門和企業配置在一起,形成集聚效應。但同時又要考慮作為工業中心的大城市,在工業達到一定的密度和規模後,會出現「飽和狀態」,出現爭地、爭水、臘唯侍爭動力、加劇污染等問題,這時一些工業又不得不向外擴散,有些「輕薄短小」的新興工業就可在新區布局。因此,同一條經濟原理、布局原則,對不同企業、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經濟技術條件、不同時期是有不同應用要求的。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使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地理問題,批判性地接受知識、應用原理。從而增強識別力,提高判斷的准確性。由此可見,加強討論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批判性的好方法。
三、利用地理現象來引導學生對地球環境變化的關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釋有關氣候問題的時候學生很有成就感,因為大家都能比較順利地解決世界上一些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及成因問題。但是大家似乎有意迴避一個地區——副熱帶大陸東岸。這時教師在黑板上把副熱帶大陸圈了出來,並引導同學質疑(此時教師的作用在於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經過討論,對於副熱帶大陸輪吵西岸的氣候類型、成因及特點能做出正確判斷和解釋,但對東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斷,至於為什麼不同還不能正確分析。這時,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忘了剛才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設——地理模型,而我們現在要解決的是實際地球表面的問題,怎麼辦?同學們根據先前研究的經驗,想到了把地理模型還原成實際大陸,即把先前的假設推翻,考慮地表起伏、海陸分布等因素。由於海陸熱力性質不同,所以地球上氣壓帶、風帶並不呈帶狀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接下來很順利地進入了季風環流的研究、學習。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未直接把要學習的地理規律、原理介紹給學生,而通過如上活動探究,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充分交流中學生不但學會了設計探究、歸納問題的方法,還感到自己有創造力,獲得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並形成了嚴謹的科學態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對於環境影響的認識。
(作者單位:湖北省浠水縣理工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