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空間定位能力需要哪些能力

地理空間定位能力需要哪些能力

發布時間:2022-03-12 07:52:23

『壹』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首先,教師必須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科學規范地進行訓練,切忌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比如:培養學生依據經緯網進行空間定位的能力,就是在學生逐步了解了地球的形狀和方向,經緯線、經緯度的區別和聯系,世界大洲大洋,國家和地區分布的基礎上,才能有條理地展開訓練。缺少其中任一環節都無法正常進行,也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
地理空間思維能力也是生活實踐能力的重要體現。例如: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學校大門的朝向,不知道河流的流向,不知道刮風的風向。剛開始訓練學生的空間感時,就可以從判定學校大門的朝向、河流的流向、刮風的風向、街道的走向等入手。在野外實踐中,可以對當地的盛行風向、河流的流向、早晚太陽在空中的方向等實際入手,真正聯系生活,學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讓學生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空間思維能力。

『貳』 如何訓練地理的空間定位能力

把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經緯度記住,然後聯想。把一張世界地圖兩邊試著接起來,這樣就是一個圓柱狀,你心中要把世界想像成球形,而不是一張平面圖。其實主要是歐洲和美洲分不開,而亞洲我們比較熟悉。所以你要明白美洲和歐洲聯系得很近,並不是我們平時看地圖是一左一右離得很遠。如果你能明白這點,並且世界裝在你的心中,那些經緯度就不用死記了。祝你好運,把地理學好。

『叄』 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哪些特徵

1、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礎。

2、具有採集、管理、分析和輸出多種地理空間信息的能力。

3、系統以分析模型驅動,具有極強的空間綜合分析和動態預測能力,並能產生高層次的地理信息。

4、以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為目的,是一個人機互動式的空間決策支持系統。

(3)地理空間定位能力需要哪些能力擴展閱讀:

地理信息系統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隨著GIS的發展,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科學」,近年來,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服務"。

GIS是一種基於計算機的工具,它可以對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 GIS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資料庫操作集成在一起。

國外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時間較長,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產業,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等有許多地理信息系統的高科技企業。我國地理信息系統產業發展時間比較短,雖然也有一些高科技企業,但規模比較小,許多科研成果有待走出實驗室,所以公眾對其認知度還不高。

『肆』 如何進行空間定位能力

如何進行空間定位能力

1. 利用經緯網定位
地理事物都有精確的經緯度位置,要仔細觀察地圖,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經緯度位置,當具備了較扎實的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基礎,解題時就能通過經緯度數據進行正確判斷。如:北美大陸中部經度約為100°w;我國中部經度約為100°E,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澳大利亞介於10°S~40°S和120°E~150°E之間。
2.依據海陸位置定位
每個地方都有自已的海陸位置,有些位於大陸東部,有些處於大陸西部,有些深居大陸內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圍(如島嶼),利用這一特性可確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通過地理事物的輪廓形狀定位
國家、地區都有自己特殊的輪廓特徵,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狀。如:義大利半島像個長筒高跟靴、伊拉克國家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狀象人頭,湖北則象頂帽子,黃河像個「幾字」形、長江中下游的的形狀則象個字母「W」。要善於發揮想像,把輪廓、形狀特徵作為判斷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鑰匙。
4.根據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時辨認不出,但其周圍事物可以成為判斷、推理的依據,通過對相對位置進行綜合分析往往能夠心明眼亮
5.依據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來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徵及規律。如: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變化的分布規律,河流徑流量變化的分布規律,地貌特徵的分布規律,農作物的分布規律,人口的分布特徵等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再依據試題中的材料(文字、數據或圖表),如:氣候類型數據圖、地貌示意圖、河流徑流量圖、人口結構圖、地球日照圖及文字說明等,就不難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間位置。

9.掌握地理的整體性規律,建立空間聯系
地理學科的原理之一是整體性,即各地理要素之間都不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制約、作用的,因此在地理事物的分布上更表現為緊密的內在聯系,並具有一定的規律,掌握了這些規律,我們在定位時就能由一事物想到其它事物,由此及彼。例如:

10. 綜合定位法
給某一區域定位,有時採用一種方法是不夠的,解題時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協同作戰」,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伍』 地理空間定位能力如何加強

牢記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前北後南左西右東。建立平面地理模型!多看地圖,在腦海里要有地球儀那樣的模型!建立立體的地球模型!

『陸』 地理空間定位能力如何加強

空間定位,主要依據經緯度,海陸輪廓,河流的走勢,等高線分布狀況和特殊的地理事物名稱。

要提高這個能力,只能依靠多看地圖,形成對世界海陸輪廓的整體上的了解,記住典型的定位點,比如北緯30°,東經30°左右是尼羅河三角洲,比如赤道,西經50°是亞馬遜河口,比如北緯30°,西經90°是密西西比河河口等等。建議你去買本地圖冊,選那種附錄了世界主要島嶼,半島,海峽,三角洲,山脈的空白海陸輪廓圖,課余時間翻看,做定位訓練。

『柒』 理解地理學科中培養學生的五大關鍵能力要求分別是什麼

1.地理形象思維。地理形象思維就是藉助地理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者說表象),按照描述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活動.其具體的思維形式是表象、聯想和想像.地理事物的表象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描述的形式獲得,也可以通過地圖和其他地理圖象的形式獲得.但有時單憑表象還不能獲得對地理事物本質的認識,這就需要在表象的基礎上,再通過聯想和想像,來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地理形象思維不僅是生動的文字描述和圖象顯示,也包括了地理空間想像.因此,充分運用地圖和其他地理圖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與空間觀念,是發展地理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
2.地理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一種抽象思維.地理邏輯思維就是藉助地理概念,按照形式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活動.一般來說,它的具體思維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就是藉助地理概念,通過判斷和推理,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質,揭示其內在聯系,從而獲得對地理事物的規律性認識.但有時僅憑簡單的判斷和推理往往是不夠的,甚至還會出現錯誤.因此,在地理邏輯思維過程中,還要運用概念進行因果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綜合得出地理特徵,這就是分析、綜合的思維形式.此外,抽象、概括和比較、歸納,也是地理邏輯思維中常見的形式.
3.地理辯證思維。地理辯證思維就是按照辯證邏輯的規律進行的地理思維活動.由於地理環境組成要素的多元性和地理事物之間關系的復雜性,地理辯證思維就顯得特別重要.在地理教學中,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由觀念到概念的思維規律,在地理事物發展過程中體現出的對立統一規律,由量變到質變的規律;以及在人地關系中體現出的人類生存與發展,資源利用與保護,環境污染與治理等等關系,都是地理辯證思維的具體體現.教師要善於發掘和運用這些規律,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地理辯證思維能力.
三.地理邏輯思維的基本形式。
由於地理知識的不同邏輯屬性,在學習過程中就需要採取不同的思維方式.許多地理事實材料的描述和地理觀念的形成,都需要運用形象思維;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發展與變化的過程,需要運用邏輯思維;闡明地理事物之間和人地之間的聯系與關系,則要運用辯證思維;此外,凡涉及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結構的內容,都要運用空間想像與空間思維的方式.然而在這些思維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地理邏輯思維,所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要以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為主.地理邏輯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分析綜合,它們都離不開比較.
1.抽象概括。抽象概括是形成地理概念的基本方法.抽象就是把地理事物的非本質屬性加以舍棄,而將其本質屬性抽取出來;概括就是在頭腦中把抽象出來的地理事物本質屬性再推廣到具有同類屬性的一切事物中去,從而獲得地理事物的普遍概念.地理概念是對地理感性材料進行分析比較和抽象概括,然後用定義的形式表示出來.此外,在邏輯上減少概念的內涵,擴大其處延,也是一種概括.
2.判斷推理。判斷和推理是地理思維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的高級認識階段.所謂判斷就是運用已有的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去肯定或否定某種地理

『捌』 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一、地理思維能力培養途徑 1.加強學生對基本地理知識、技能的掌握 在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 也關注學生對基本地理知識、技能的掌握。如我國地勢、 地形對我國河流、氣候有什麼影響?學生必須對我國地形、地勢、 氣候等特點有清晰的認識,這有利於學生進行良好的思維活動。 這種探究過程伴隨著思維活動的進行。 探究的過程就是思維活動的過程。 思維活動就必須藉助自身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識來完成。 2.讓學生對觀察對象獲得足夠的認識 初中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有一定局限, 對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空間結構、 空間分布和空間聯系沒有足夠的認識, 因為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去認識它們。我們設置一些問題, 引導學生去觀察,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 為學生順利地進行思維活動提供了思維素材, 並將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形成認識上質的飛躍。 如平原和高原有何不同? 不妨讓學生觀察平原與高原景觀圖片再作比較。 學生發現平原上綠油油的,水好像要滲出來,感到地勢(海拔) 很低;站在高原上伸手可以摘下雲彩,感到地勢(海拔)很高, 因而從直覺上感知了平原和高原的差異。 3.注意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 教師提出的問題新穎、獨特,並具有挑戰性, 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思考。 如我國北方水資源缺乏,教學中教師藉助北方的井越挖越深的漫畫, 請學生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這樣的問題不可能有統一標準的答案, 但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習慣,教師要給以正確地引導。 教師通過語言傳遞的信息盡量是一種程序性知識(為什麼), 減少陳述性知識(是什麼)的描述。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 並有表述自己見解的機會。如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裡, 為什麼?讓學生回答,而不必直接講述地理事實。通過這種途徑, 我們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 適度對教學活動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地理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1.從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相互聯系進行思維 各種地理事物或現象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 弄清了他們的聯系,才能沿著他們聯系的脈絡進行思維。 知道了結果,可追溯原因;知道了原因,可推知結果。 如我國洞庭湖的面積日益萎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們從其與地形、位置、人類活動等的聯系來分析: 洞庭湖位於長江支流湘江與長江幹流交會處, 支流與幹流中上游的植被不斷地被砍伐、破壞,降水較多, 導致水土流失加劇,湖泊不斷地被泥沙淤積;同時,填湖造陸造田, 使洞庭湖面積退縮得很快。那麼洞庭湖的退縮或消亡, 會對這里環境、氣候有什麼影響?我們從湖泊及其環境、 人類生活狀況的變化等聯系來分析, 顯然這對我們生態環境有極大的危害。 2.按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發展規律進行思維 物質的運動和變化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地理事物或現象也是如此,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來認識這種規律。 如有人對我國「北大荒」變為「北大倉」持贊成意見, 有人持反對觀點,我們該做出怎樣正確的判斷呢? 從現實事物發展規律看,五六十年代我國對「北大荒」 的開發使它變成了「北大倉」,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糧食等農產品。 可這里原始濕地﹑林地被破壞了,野生動物失去了理想的棲息場所, 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氣候也不斷惡化,水土流失加劇, 終於在1998年發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災害。 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保護原始生態環境,退耕還林﹑還草、 還濕地。 3.運用邏輯思維方法進行思維 邏輯思維,也就是對地理事物或現象進行比較﹑分析綜合﹑ 歸納演繹等方法。比較法是地理思維教學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可以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事物或現象的橫向比較, 也可以是同一事物或現象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縱向比較。通過比較, 我們獲得了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發展規律。如我們對尼羅河、 亞馬孫河、長江、 密西西比河等世界四大河流的水文特徵及其影響因素的比較, 可以得知影響河流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氣候(降水), 其次是地形。 三、構建地理思維訓練素材庫 1.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維素材 通過挖掘教材中的思維素材,讓學生得到思維的鍛煉和發展, 並掌握一定的探究問題的思維技巧與方法,為今後學習打好基礎。 如在暗室里,將手電筒的光照射在牆上, 垂直照射時光束集中而明亮;傾斜照射時光束分散而暗淡,為什麼( 湘教版地理教材中提供)? 我們可以藉此來說明太陽輻射對氣溫的影響。 2.利用日常生活、生產中事物構建思維素材 只有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才能激發學生探究思維的興趣。 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常是進行獨立創造思維的, 他們有很大的創造思維的潛力,有待於我們挖掘和培養。 如我們這里是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都下雨, 可為什麼書上說降水集中於夏秋季呢?學生通過討論、 觀察教材中降水量柱狀圖,才明白這主要從降水量上來區別。 3.從各種媒體信息中搜集思維素材 社會發展的問題,無非就是我們如何生存得更好的問題, 這種問題人人關心。學生也是如此, 我們應該利用這種問題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 使他們思維能力得到充足的發展。如媒體報道: 2005年9月中下旬,颶風連續三次在美國東南沿海登陸, 給新奧爾良、佛羅里達州等城市造成150億美元以上巨大的損失。 我們可以藉此讓學生探討:怎樣預防颶風帶來的危害並加以利用、 使其為人類造福? 4.注意跨學科思維素材的整合 地理教學中涉及到眾多跨學科知識,如化學的、歷史的等。 我們通過利用跨學科知識的思維方式來探究地理問題, 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科學的結論的習慣。 如學習《非洲》時,教材中提到了「水能資源」, 這里蘊涵了物理學中動能與勢能原理,學生還沒有足夠的、 也不習慣用相關的物理知識來探究、分析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的。 怎麼辦呢?我們不妨做一個實驗讓學生觀察: 把同樣一杯水從不同高度在軟軟的沙地上(教具模型), 結果不一樣,為什麼?經過一翻思維探究,學生便很快做出了答案。 這就幫助學生構造了一種思維模式,啟發他們大膽創新。

『玖』 地理能力主要有哪兩種劃分方法,分別包括哪些能力

(1)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地理知識、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2)地理素養是一個復合性概念,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任何一種尺度的劃分都會破壞地理素養的整體結構。但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筆者依據地理素養的內容,把地理素養分為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實際上,這三個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三個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4)地理素養構成要素論其重要性並不處於同一層面之中,它們在構築地理素養過程中的職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一)地理科學素養

地理學是一門旨在解釋地區特徵以及人類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現、發展和分布情況的科學。[1]它不僅包括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為核心的特有知識體系,也蘊涵有區域比較、區域綜合與分析、觀察、野外實踐等獨特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還包含了地理學家在探索地球表層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因此,地理科學素養是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具備了公眾科學素養的共性特徵,也融合了地理學科的個性特徵。筆者依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未來社會的需求,把地理科學素養的構成劃分為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五個組成部分

1.地理科學知識

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是養成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和地理科學品質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指以人地關系為核心的地理基礎知識,如地理術語、地理概念、地理現象、地理空間分布、地理過程、地理因果關系、地理特徵、地理規律、地理科學史等內容。總體來說,地理科學知識涵蓋了以下幾個問題的內容:「它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為什麼在那裡?它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它產生了什麼作用?怎樣使它有利於人類和自然環境?」

2.地理科學能力

地理科學能力是學生智力、能力與地理學科的有機結合,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地理科學能力既應該包括一般科學能力,也應該包括地理學科特有的科學能力。美國《國家地理標准》將地理能力目標確定為培養五項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問題的技能;(2)收集地理問題的技能;(3)整理地理問題的技能;(4)分析地理問題的技能;(5)回答地理問題的技能。雖然這五項地理技能與地理學家的科學研究過程基本吻合,但應該說突出反映了一般科學能力,並沒有真正體現地理學科特色。盡管地理思維、想像、觀察等能力的培養要求已蘊涵在五項核心技能當中,但仍不利於突出地理科學能力的培養重點。我們試圖依據《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提到的地理學的幾個核心問題,[1]對應給出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相應能力:(1)空間定位能力;(2)區域差異的比較與概括能力;(3)空間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間分布格局的覺察能力;(5)地理過程的簡單預測與合理想像能力。

3.地理科學方法

地理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地理科學對象,以及作用於地理科學對象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途徑和手段,地理科學思想方法是其核心。科學方法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各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支撐。地理科學方法教育是學生學習地理科學知識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學素養養成的重要基礎。地理科學方法中包含了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較、分類、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但在地理科學素養的養成中,更要側重培養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科學方法,如地理觀察、地理實地考察或野外調查、區域綜合分析、區位比較、地理實驗等方法。

4.地理科學品質

地理科學品質包括地理科學精神、地理科學態度以及對地理科學的興趣、情感和動機等。其中地理科學精神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對學生從事地理科學認識活動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力圖讓學生領悟與感受地理學家在科學探索和科學研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學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學研究和交流過程中逐漸地、自然地形成的約束科學家行為的價值規范或准則,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實踐,不固守傳統,不迷信權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敢於堅持真理,謙虛、謹慎,不怕困難和挫折,善於團結合作,樂於思想交流,遵守科學的職業道德等。歸納起來,地理科學精神包括地理科學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地理科學態度是指個體對地理科學現象和本質作出的反應,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為傾向三種成分。

5.地理科學意識

地理科學意識指社會群體或個人對地理科學的思想認識和覺悟程度。它包括正確的地理科學觀、地理科學技術觀以及正確理解和應用地理科學與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等內容。地理科學意識是正確認識地理科學價值、合理運用地理科學技術的關鍵,因此是地理科學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地理科學素養的上述組成之間並不是孤立的、分離的,各種構成彼此互相滲透、互相作用、互相聯系,構成了地理科學素養的主體。其中地理科學知識和地理科學能力屬於智力因素,而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屬於非智力因素。地理科學知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也是地理科學能力發展、地理科學方法運用、地理科學品質養成的載體,地理科學知識的質和量決定著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地理科學能力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也是溝通和聯系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地理科學意識的橋梁和紐帶。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夠為地理科學知識的學習、地理科學技能的培養「解放思想」、導引方向。

(二)地理人文素養

地理人文素養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識和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兩個部分。人文地理知識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經濟、旅遊、人地關系等相關內容。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關「人對自然的基本態度」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識、「尊重自然、人要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人口道德」意識、「資源道德」意識、「環境道德」意識、國家意識、地理美等內容。[3]

圖2 地理人文素養的構成

(三)地理技術素養

地理技術素養是指對地理技術的正確辨別、全面理解與綜合應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術知識、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三個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地理技術素養的專業性很強,對於不同階段的學習者要求的廣度與深度應有所不同。

1.地理技術知識

地理技術知識是地理技術素養的基礎,也是養成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地理學在工程技術領域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拓寬地理學應用領域的同時,也給中學地理素養教育增添了新的內容。地理技術知識主要包括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的防治技術;景觀生態設計;不同區域尺度多維要素的規劃技術;地震、火山、台風、洪澇、乾旱等災害的預測、防治技術;地理多媒體教學技術;等等。

2.地理技術能力

地理技術能力是地理技術素養的核心,是對地理技術知識的深化與應用。圖3地理技術素養的構成地理技術能力主要包括:(1)運用3S技術進行地理信息處理的能力;(2)運用區域規劃知識進行城鄉規劃、旅遊規劃的能力;(3)對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進行防治的能力;(4)對地震、火山、台風、洪澇、乾旱等災害進行預測與防治的能力;(5)利用地理多媒體技術製作地理課件的能力;(6)正確選擇並運用地理技術的能力。

圖3 地理技術素養的構成

3.地理技術觀點

地理技術觀點是地理技術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主要包括:(1)知曉地理技術的正面和負面影響;(2)明晰地理技術與地理科學、社會的關系。
如果認為我回答的好記得給贊哦。
bewmmjotsy60484771662016-12-16 14:54:36

『拾』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缺乏空間想像能力是學習地理的最大障礙,學生往往不能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對地球的宇宙環境缺乏必要的認識,甚至感到地理難學,從而喪失學習地理的信心,這對我們地理教學工作十分不利。
巧用教室創設地理空間意境,師生互動,將學生置於空間之中,使他們有切身的體驗,因陋就簡,形象直觀,不失為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有效辦法之一。
一、 創設經緯網空間意境
對於初學地理的學生來說,經緯網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直接把教室按座位劃分經緯度,如面向講台為北方,縱列為經線,橫排為緯線,橫排的中間一排為赤道,向前為北緯,向後為南緯,縱列正中間一列為本初子午線,向左為西經,向右為東經,很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再據此劃分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高、中、低緯,而且要求每個學生能根據自己所座的位置判斷出所處的經緯度。這種師生互動,方法簡單易懂,對初中學生較為適宜。
構建經緯網要找准切入點,可把教室天花板的中心定為北極,教室的中心軸為地軸,學生座位所在平面為赤道面,最外邊的一周為赤道,規定一個學生的座位(如正對講台中央的學生座位)為本初子午線與赤道的交點,然後向東為東經度,向西為西經度,再講解經度實際上是一個二面角,即某地的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的夾角,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再把教室水平面相平行的圓圈劃為緯線,向上為北緯 。教師用一個圓規在教室里演示,再講緯度實際是一個線面角,即某地的鉛垂線與赤道面的夾角,再劃分高、中、低緯度,東西半球 、南北半球等。這種方法對高中學生較為適宜。
二、創設世界政區和中國政區空間意境
按縱經橫緯的方式對座位進行編排,縱列為經線,中間一列為本初子午線,橫排為緯線,中間一排為赤道,這樣教室便成了一幅世界地圖,每個學生按所對應的經緯度入位,去收集自已位置所對應的地理事物,如所在國家的地形、氣候、河湖、城市、交通、礦產、工農業生產和風景名勝等地理事物的基本概況,然後在研究性學習課上發言交流,讓大家看他們是怎樣去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這樣既突破了空間難點,也改變了學習方法,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同樣道理,可把教室按座位從左到右定為70°E—140°E,從後排往前排定為赤道至60°N,這樣教室便成了一幅中國政區圖。再讓學生對座入位,去收集有關省區的地理事物,如所在省區名稱、簡稱、省會、面積、氣候、河湖、礦產、交通線和風景名勝等地理事物,並推薦典型代表在班上作交流發言。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的區域地理知識豐富了,讀圖識圖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三、 創設天球空間意境
把教室假想為天球,天花板就是星空,學生座位的中心位置為北極,對應的天花板中心為天極,由於地球在自西向東自轉,從而導致地球上的人感覺到天球在自東向西旋轉。從北極往上看,天球上的星是繞北極星作逆時針方向運動的,可用來講解天球旋轉的知識,如為什麼不同緯度看到的星體運動路線不同等。
同樣可以演示月相成因。用一張白紙蒙住半個球面,以示意月球的發光面即月球迎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托著「月球」在教室里自西向東繞一圈,邊走邊講,分別說明朔、上弦月、
望、下弦月的情形,即各種月相的名稱雄、同太陽出沒比較、月出時間、月落時間和夜晚見月情形等,並與課外實際觀察相結合。這樣學生有了切身體會,對月相的空間認識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四、創設大氣環流空間意境
大氣環流講解起來比較抽象。為了突破空間難點,可將教室按縱經橫緯進行編排,把教室最中間的一排看作赤道,因終年受熱,空氣膨脹上升,導致近地面氣壓降低形成赤道低氣壓帶;把教室最前排定為北極和最後排定為南極,因其終年寒冷,空氣收縮下沉,形成極地高氣壓帶;同時分別講解其它的氣壓帶和風帶。可叫高氣壓位置上的同學站起來用手示意風向,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北半球沿前進方嚮往右偏,南半球往左偏。這樣既能寓教於樂,又對知識印象深刻。
五、 創設世界氣候、自然帶空間意境
把教室按縱經橫緯進行劃分,結合所代表的緯度位置、大氣環流和下塹面狀況等,對各緯度的氣溫和降水進行分析,從而世界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氣候特徵和形成原因,運用比較法,由學生分析、教師補充並板書在黑板上,再結合地圖冊進行講解。如最中間一排為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南北緯十度之間,全年高溫多雨,成因是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
自然帶的內容可同理而推。
六、 創設氣旋、反氣旋空間意境
在講解氣旋、反氣旋內容時,在教室的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及中心位置各找一名同學站立示意,四周代表一條閉合等壓線。
講解氣旋時,四周的同學面向中心,雙手平直向前,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並由四周指向中心,然後都把雙手往自己的左邊擺,中心的同學雙手合十並向上舉,表示南半球的氣旋呈順時針輻合並由中心上升;講北半球氣旋時,四周的同學則雙手往右擺,表示呈逆時針輻合並由中心上升。
講解反氣旋時,四周的同學背對中心,雙手平直向前,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並由中心指向四周,然後都把雙手往自己的左邊擺,中心的同學雙手合十並向下壓,表示南半球的反氣旋由中心下沉並呈逆時針輻散;講北半球反氣旋時,四周的同學則雙手往右擺,表示氣流由中心下沉並呈順時針輻散。
再叫每個同學都用左手錶示南半球、右手錶示北半球,都呈半握拳狀,大拇指表示中心氣流,四指表示水平氣流運動方向,氣旋轉拇朝上,反氣旋拇指朝下。經過這樣的動手實做,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必然深刻!
總之,要想盡辦法讓學生共同參與,要置身於形象的空間之中,教室就是一個很好的空間,只要我們不斷思索,教室便是突破地理空間難點的理想場所!

閱讀全文

與地理空間定位能力需要哪些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