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高考哪些

高中地理高考哪些

發布時間:2023-07-22 11:43:53

1.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

高中地理對於很多學習文科的同學來說,是非常的難的,那麼高三的考生應該如何備考呢?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一

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

探究點一:大氣的熱力作用

大氣的熱力作用包括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對地面的溫室效應,它們是一個連貫的能量轉換過程,因此要運用綜合圖表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抓住主幹,化繁為簡。

例1(2011?連雲港調研)2010年6月11日早,連雲港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很低,給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帶來不便。下圖為城區海棠立交在濃霧中若隱若現。回答⑴~⑶題。

⑴濃霧天氣使能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濃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B.濃霧削弱了地面輻射C.濃霧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D.濃霧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

答案:⑴C⑵D⑶A

探究點二:熱力環流的形成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可採用因果聯系法學習。復習時抓住氣溫高低→上升或下沉→密度差異→氣壓高低→大氣水平運動→熱力環流這條線索,分析氣溫、密度和氣壓三者關系,層層推進、由因及果。

注意:①高低壓的理解:所謂高低氣壓是相對於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垂直方向上,由於大氣密度降低,氣壓逐漸降低。②等壓面的凸向與氣壓高低的關系:上凸為高壓,下凹為低壓。

探究點三:常見的熱力環流

要學會解釋生活中相關的問題、現象,並繪制相關的熱力環流圖。如: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的形成和特點,並能根據熱力環流的成因(受熱不均)繪制熱力環流圖。

1.山谷風:由於山谷與其附近空氣之間的熱力差異而引起。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增熱強烈,於是暖空氣沿坡上升,風從山谷吹向山坡,這種風稱「谷風」;到夜晚,因山坡空氣迅速冷卻,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風從山坡吹向山谷稱「山風」。山風和谷風總稱為山谷風。

2.海陸風:因海洋和陸地受熱不均勻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種有日變化的風系。在基本氣流微弱時,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前者稱為海風,後者稱為陸風,合稱為海陸風。(學生自繪示意圖)

3.城市風:由於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量,導致城市氣溫高於郊區,形成「城市熱島」。當大氣環流微弱時,市區中心空氣受熱不斷上升,四周郊區相對較冷的空氣向城區輻合補充,而在城市熱島中心上升的空氣又在一定高度向四周郊區輻散下沉以補償郊區低空的空缺,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局地環流,稱為城市熱島環流,又叫城市風。城市上空氣流上升,在郊區下沉,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城市,所以污染嚴重的企業應布局在城市風下沉距離以外,綠化帶應布局在城市風下沉距離以內。

例2(2008年高考廣東卷文科基礎)下列對風向描述正確的是

①晚上風從海洋吹向陸地②晚上風從陸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轉,近地面,風從兩極直接吹向赤道④如果地球不自轉,近地面,風從赤道直接吹向兩極

A.①③B.①④C.②③C.②④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對熱力環流原理的理解,只有對原理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對本題正確的作答。

解析:晚上陸地由於熱容量小,降溫快,氣溫低,氣壓較高,而海洋降溫慢,氣溫較高,氣壓低,所以風從陸地吹向海洋,②正確;赤道地區終年高溫,氣壓低,極地地區終年寒冷,氣壓高,所以近地面風應由兩極向赤道吹,即使沒有地球白轉也是這樣,故③正確,選C。

答案:C

【變式訓練】(2011屆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山谷風是由於山地熱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比同高度自由大氣增溫強烈,於是暖空氣沿坡上升,成為谷風;夜間由於山坡上輻射冷卻,使鄰近地面的空氣迅速冷卻,密度變大,因而流入谷底,成為山風。據此回答⑴—⑵題。

減弱呼吸作用,有利於植物養分的積累,C正確;白天的谷風使坡面溫度升高,夜晚的山風使坡面溫度降低,故山谷風能擴大坡面溫差,有利於作物的生長,D錯誤。

答案:⑴B⑵D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二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三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內部的結構的研究:由於地球內部的知識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

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岩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縱波(P波)和橫波(S波)之分。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1)由於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經過不同介質的界面時就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科學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質,通過對地震波的精確測量,「_了地球內部的結構。

(2)從地球內部地震波曲線圖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發生突然變化,這種速度發生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面。

(3)地球內部有兩個不連續面。一個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處(指大陸部分),在這個不連續面以下,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這個不連續面是奧地利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首先發現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個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這個不連續面是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所以地球的內部圈層是依據地震波傳播的突然變化的兩個不連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來劃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各外部圈層的概況比較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

【同步練習題】

(2012?萊蕪期中)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就是利用這一原理,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探知地球內部結構的。閱讀上述材料,完成1~2題。

1.根據地震波的探測,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00千米的范圍是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層,稱為岩石圈,其范圍是指()

A.地殼B.地殼和軟流層

C.地殼和上地幔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2.根據地震波波速的變化,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有關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正確敘述是()

A.劃分地殼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溫度、壓力和密度都較小

C.在莫霍面上,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

【解析】第1題,岩石圈由岩石組成,包括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與地殼。第2題,根據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即可回答。

【答案】1.D2.D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四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運輸和通信

2.青藏鐵路的起點和終點

青海省首府西寧經格爾木至拉薩,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原鐵路。沿線經過我國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3.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保護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4.集裝箱運輸的好處是什麼?

節約包裝材料、簡化包裝手續、提高運輸效率、保證貨物完全、降低運輸成本、改善運輸勞動條件等

5.世界比較繁忙的航線哪四條

①北大西洋航線;

②地中海、蘇伊士運河航線;

③北美洲東岸各港口經巴拿馬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線;

④北太平洋航線

6.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業務的任務分別是什麼?受哪些自然因素影響?

郵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運輸網路傳達信函和包裹。受地形障礙、台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電信通信業務主要是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信息。受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影響。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五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球體。依據: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實例。

2、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 萬千米。

二、地球儀

在地球儀上識記以下內容。

南、北極,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三、緯線、緯度

⑴、緯線:在地球儀上,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的圓圈叫緯線。

緯線有三個特點:

①、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②、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最後成一個點);

③、自成一個圓。

⑵、緯度:

①、赤道為0°,赤道以北為北緯(0°—90°N),赤道以南為南緯(0°—90°S)。赤道將地球平分南、北兩個半球。緯度數從赤道向北、向南逐漸增大。緯度值90°。

②、人們規定: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四、經線和經度

1、經線:在地球儀上,連結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

經線有三個特點: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長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圓。

2、經度:

⑴、經度的起點是0°經線,也稱「本初子午線」。0°經線以東為東經(0°—180°E);以西為西經(0°—180°W),所以東西經度數為180°。經度數從0°經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

⑵、180°經線:180°E和180°W重合的經線。

⑶、任何一個經線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國際上規定20°W和160°E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兩個半球的分界線。如:15°W位於東半球;165°E位於西半球。

五、經緯網

1、利用經緯網確定地面上任何一點的位置。

2、讀經緯網圖,能回答有關問題(舉例說明)

⑴、A 點的經緯度:30°W 40°N

B 點的經緯度:10°W 10°N

⑵、從東西半球看:A 點位於西半球 B點位於東半球;

從南北半球看:A 點位於北半球 B點位於北半球。

⑶、從低、中、高緯度來看:A 點在中緯度地區

B 點在低緯度地區。

⑷、從地球五帶來看:A 點在北溫帶 B 點在熱帶。

(A 地區有四季變化,B 地區有陽光直射。)

⑸、A 點位於B 點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陸分布

1、海洋與陸地:海洋佔71%,陸地佔29%。

2、七大洲:

⑴、識記七大洲的名稱和基本輪廓(世界地理P 23 的圖)。

⑵、東半球的大洲:亞、歐、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極洲位於南極圈內,地跨東、西半球。

⑶、面積和最小的大洲:亞洲、大洋洲;海拔和最低的大洲:南極洲、歐洲。赤道穿過的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亞、歐兩洲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亞、非兩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亞、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

3、四大洋:⑴、面積,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積最小,最淺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圖。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相關 文章 :

1.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大全

2. 最新高中地理知識點匯總

3. 最全高中地理知識點匯總

4.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5. 高考地理知識點沖刺復習大全

6.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7.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

8. 高考地理10種必背大題與9大知識點

9.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10.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與歸納

2. 高中地理大題 有哪些答題方法和技巧

高考地理的答題是比較難的,需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有同學問,高考地理有沒有相應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呢?為了幫助同學們對高考地理有更深的了解。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搭配地理大題 有哪些答題方法和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地理大題 有哪些答題方法和技巧

高三進入緊張的復習階段,地理有哪些答題技巧呢?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僅供參考。

高考地理大題解題技巧

地理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1.坡度問題:一看等高線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計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3.引水線路:注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盡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地理等溫線專題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與緯線平行即東西走向——緯度因素或太陽輻射;與海岸線平行——海陸性質或海陸分布;與等高線或山脈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彎曲狀況:作水平線法——比較彎曲處與交點的溫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區)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區)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狀況:疏——溫差小——我國7月氣溫、熱帶地區、海洋、山地陡坡、鋒面處;密——溫差大——我國1月氣溫、溫帶地區、陸地、山地緩坡。

地理等潛水位線專題

1.概念:潛水等水位線即潛水面等高線,根據潛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標高繪制而成,一般繪在等高線地形圖上。

2.河流流向判斷:潛水水位隨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關),可根據圖中等潛水位線的數據遞變(遞增或遞減)順序判斷出地勢高低,河流都是由知敏指高處向低處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潛水的流向:垂直於等潛水位線,由高值區流向低值區。

4.潛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潛水面到地表的距離。同一幅圖上的地形等高線與潛水等水位線相交之點的數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為該點的潛水埋藏深度。

拓展閱讀:高三地理二輪復習的六點建議

一、重視回扣雙基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可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就應考能力而言,三類知識所起的作用不同。陳述性知識是應考能力的依附和能力表達的基本元素;程序性知識是應考能力的養成和提升的基礎,二者構成了所謂的「雙基」。縱觀近年高考文綜試題特點,學科主幹和「雙基」類知識占較大比重。因此,二輪復習期要重視「回扣雙基」。近年,我採用學案導學法,即先將各個專題「雙基」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根據考綱篩選出「雙基」內容製成學案,學案內容包括填充式知識體系和體現基本技能的訓練題組,利用一課時訓練效果明顯。

二、重視整合知識

近年高考文綜地理命題,特徵之一是突出考查綜合意識和綜合能力。因此,專題復習中整合知識、構建體系非常重要。構建知識體系要遵循五個原則:一是重點性,構建專題應以重點知識為核心,如,時間的計算、季節性地理現象等。二是類似性,一個專題必須是由相關或相似地理現象經過提煉綜合而成。三是創新性,構建專題不是課本知識的簡單重新組合,而是要有創新性,要用新的視角來設計專題體系。四是理性認識,章節體系重在基礎知識的表述,尤其對地理概念、地理理論、地理特徵只作一般描述,不作深入分析和闡釋。而專題體系則大不相同,重在從理論上認識分析。如,分析各種因果關系,透過地理現象發現其本質,比較地理事物的異同,闡釋地理概念的含義,分析地理結論的依據等。五是靈活性,專題體系不受課本教材體系的限制,專題體系是靈活多樣的,可以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綜合,也可以是二者的大綜合;可以是專門論述地理事物發生、發展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也可以是專門論述各地理事物的因果關系等。

三、重視拓展知識

地理新課標的頒布和實施,為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式、課程評價提供了指導。課改必然波及考改,因此,高考命題也會順應課程改革需要,體現新課標理念。「提取有效信息拿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推理、歸納、預測,分析說明成因,解決問題」是文綜能力測試的主要方向。如,2009年高考試題中第2、4、6、8題的考查,皆體現出知識和思維的拓展性,尤其是第二題中提取A市位於82.50w經線以東的西五區這一有效信息,體現尤為明顯。因此,新教材中具有前沿性的內容應給學生適當補充、拓展。

四、重視社會熱點

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方針、政策、生活和社會熱點問題。如,2008年高考第7題以北京奧運會和奧運聖火為素材,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這一基本的自然地理問題。通過創設富有感染力和親和力的情境,增加了試題的可讀性和鮮活性。如,近年常涉及的三農問題、五大經濟圈、大型工程、城市化、能源安全與調配、防災減災、環境保護、循環經濟、中部崛起、綠色GDP、極地科考、區域經濟合作等應及時滲透於各專題復習中。

五、重視提升能力

應考能力的培養要注重知識的整合,構建主幹知識的結構,分層突破,查漏補缺,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知識的內在線索和規律,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和條理化,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要加大訓練量,讓學生感悟答題技巧,培養和提高應試能力。在專題的設置上既要突出主幹知識的覆蓋,也要照顧現實熱點問題,要注重專題立意的新穎、創新與教材知識、原理的鞏固、再創造、整合提升。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具備結合實際進行自然、人文、區域特徵的分析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初步適應高考。

六、重視訓練反思

通過定時定量的課堂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原理,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達到練規范、練速度、提高技巧和答題能力,這個環節是二輪復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大量的習題訓練之後,一定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解題反思意識,就是學生在做題之後,要反思這個題目具體考查了哪些知識點,自己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上有沒有漏洞;要反思該題考查了哪些能力,自己在這幾種能力上有沒有欠缺之處;還要明確出題者的意圖是什麼,自己能否對問題答案提出疑問,能否聯想到曾經做過的類似題目,本題的易錯之處是什麼,是否還有其他解法或更好的答案;要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復習效率。

3. 高中高考地理是要考幾本書

高中高考地理是要考8本書。

地理(英: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4.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1、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磁暴」現象。帶電粒子流沖進地球大氣,被地球磁場捕獲,沿磁力線向地球兩磁極運動,與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2、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餘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3、日照圖中圖圖轉換過程中必須注意點。

學習地理技巧:

學習地理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基礎,高中的地理和初中的地理關聯是非常的大的,由於初中是不考的地理的,所以很多的同學不重視地理,都沒有怎麼學習,所以了高中我們必須要從基礎知識開始,重視書本的內容,然後做題加以鞏固。

學習地理背誦地圖是非常的重要的,地理80%的題都是和地圖相關的,我們必須要熟記地圖。我們要做到會看圖、識圖,看到地圖就能知道它要講的是哪些內容,我們從地圖中找出相關的信息。我們在做題的時候涉及到地圖的題一定要經常的翻看地圖冊,這樣我們會把地圖記憶的更加的深刻。

5.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怎樣學好高中地理

高考地理有哪些必背的知識點呢,怎樣學好高中地理呢,下面我為大家提供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高考地理重要的地理界線

⑴ 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 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 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 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 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⑵ 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④ 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

⑤ 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⑥ 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

⑦ 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

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模板

1、辯證評價類:設問中一般有「評價」「影響」「分析利弊」等關鍵詞

評價類試題一般有兩種情況:

1.一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來辯證闡述,針對優勢和不足進行全面論證;二要從多角度分析利弊。影響類的問題可以從對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等的影響加以分析;而區位問題或發展條件評價類問題,可以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2.給出限定條件,如「與××相比,評價其優勢」或「從××方面進行評價」。

2、意義類:要注意兩個方面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要從組成地理環境的五要素來組織答案,對各要素的影響有則回答,沒有則舍棄。

2.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應圍繞經濟、生態、政治和戰略四個方面宏觀把握,並按照試題要求,從四個方面或其中某一個或某幾個方弊察面進行深入分析。

3、對策措施類

設問形式:常見設問詞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議」「發展方向」等

在解答措施類試題時,要把握兩點:

1.即使題中沒有對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該類試題時也應該先找出造成問題的自然和人為原因,然後針對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題時有兩個注意:一是自然條件一般不易改變,主要應從改變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方面來尋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綜合性的,一般應該包括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點應全面,有針對性、合理性。

高考地理的學習方法

其實地理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固定學習的框架,比如學自然地理的時候,你要明白去怎樣的把各個大洲的基本概況疏通了解一邊,一般都會從什麼經緯度,毗鄰什麼大洋,屬於什麼氣候,有什麼重要的山脈河流之類的,主要產物是什麼,植物,農作物,主要礦產資源,洋流性質是什麼以及他會對周圍的氣候會產生什麼影響等,這些都是需要理解掌握的!

個人覺得,學習地理,不應該死記硬背,應該加以理解租數茄的去掌握,把她變成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那樣學畢鋒起來就得心應手多了。

6. 高考地理常考知識點梳理

對於高中的地理,有哪些重要的常考知識點需要積累的呢?如果能找出常考的知識點,對於高考的地理來說非常有幫助了。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

高考地理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原因

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氣候乾旱大風頻繁。

日照時間長,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土質疏鬆,遇水崩解,易於侵蝕。

植被覆蓋率低,生態環境脆弱。

人口增長迅速,加大生態環境壓力。

過度放牧,亂砍亂伐,盲目開墾。

荒漠化的危害

流動沙丘淹沒農田灌渠村社鐵路公路等設施

糧食減產牧草絕收,引發飢荒,增加社會不穩定性。

表土裸露,為沙塵暴提供沙源。

破壞植被與地表形態,使生產力持續下降。

等高線地形圖地理專題:

⑴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 河流峽谷 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

⑶ 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於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氣候與自然帶地理知識專題

⑴ 拉丁美洲氣候濕熱的原因:位於赤道兩側,周圍海洋廣闊.

⑵ 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景觀差異原因: 受安第斯山影響斗液,山地東、西兩側降水差異較大。

⑶ 非洲缺失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非洲同緯度是海洋.

⑷ 南半球缺失苔原帶的原因:南半球同緯度是海洋.

⑸ 同在北回歸線附近,卻出現了非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我國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等氣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熱帶高壓及來自大陸內部的信風影響,全年炎熱乾燥。南亞受熱帶季風影響,我國東南部受亞熱帶季風影響。

歸納: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西岸的氣候差異及成因:--海陸位置與大氣環流形勢不同.

⑹ 我國旱澇災害主要分布於:東部季風區 原因:副高強弱不穩定,夏季風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⑺ 我國降水南多手備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來得早,去的晚,雨季時間長;北方雨季較短。

⑻ 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氣是:伏旱(最佳答案)

(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現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⑼ 為什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熱帶山地環境與北半球其它地區相比,向北推進了5--6個緯度?

①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擋,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濕氣流通道;② 夏半年,強大的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暖濕氣流,深入大峽谷內部,使峽谷底部等溫線與同緯度相比明顯向北推進。

⑽ 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有: 我國緯度跨度大,冬季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我國越往南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晝越長,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陽輻射越多,加之冬季風的頻頻南下,對我國北方的影響大。

⑾ 我國夏季普遍高溫的原因有: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方雖比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小一些,但白晝時間卻比南方長,得到的太陽光熱並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 我國冬季比同緯度其它地區溫度低的原因是:受強大的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影響(或受冬季風的影響)。

⒀ 印度比同緯度我國氣溫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冷氣流)。

⒁ 歐洲海洋性氣候比北美洲面積大的原因為:歐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來自海洋的西風能深入大陸內部。受陸地形狀及洋流勢力的影響歐洲西岸受暖流影響較大。

⒂ 巴西東畢銷毀南沿海、澳大利亞東北、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

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響,在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經過。

⒃ 氣溫的年較差緯度越高越高,原因是: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越大,晝夜長短的年變化越大,因而氣溫的年較差越大;低緯相反。

離海越遠氣溫年較差越 大 ,原因是:陸地比海洋的熱容量小,夏季升溫快,溫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溫快,溫度比海洋低,因而氣溫年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響較大,比內陸年較差小。

⒄ 氣溫的日較差:緯度越高越 小 ,原因是:主要是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小 。 氣溫日較差與天氣的關系為:陰天比晴天日較差小。 氣溫日較差與海陸的關系為:內陸比沿海日較差大 ,

山頂的氣溫日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較差也小。

⒅青藏高原比我國同緯平原、盆地比較: 氣溫年較差小 ,原因:低緯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較涼;冬季因緯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響南下的寒冷氣流影響不到,氣溫不太低;

日較差大 ,原因:海拔高大氣密度小,大氣的保溫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溫快,夜晚降溫快。

⒆ 天山南坡有無林帶 無 ,原因為: 背風坡,降水量少。

⒇ 亞寒帶針葉林在大陸東岸南緣偏南的原因:主要是東岸為寒流,西岸為暖流;其次東岸受來自大陸內部風的影響,西岸相反。

閱讀全文

與高中地理高考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