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養對地理的興趣
理想的地理教學應該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的過程。在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展的巨大動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對興趣這個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一、緊密結合當代社會的發展變革現象,激發興趣
在地理教學中,若能將課本的資料與現代社會的發展變化聯系起來,賦予學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現知識的價值,那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就能調動起來。比如:在上緒論課或各章的導言時,可引用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講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有一門新的科學技術大部門,那就是地理科學。」時至今日,地理科學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已成為國土規劃、合理布局工農業生產、政府決策的重要理論依據。《21世紀議程》所強調的協調人口和資源及環境的關系,也離不開地理科學。又如:講交通運輸時,可結合當前「路通、財通」的形勢,來說明在現代經濟建設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國已經建成的京九鐵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所學的知識有用,於是就有興趣去學。
二、通過直觀的教學和科學的記憶方法,增加興趣
直觀的教具和形象的語言,往往可以把復雜紛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遠、由陌生變熟悉、由難於理解變得易於掌握,而科學的記憶方法則可降低難度,增加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講解《九月星空圖》時可這樣描述:晴朗的夜晚,遙望蒼茫的天穹,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暗藍的星空天幕上,銀河閃爍,牛郎、織女隔著銀河互相輝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鮮明的掛圖,伴以形象生動的描述,給予學生的已不再是靜止的畫面,而是動態的擬人化的情景,學生學來有趣,記憶牢固。
三、通過培養思維能力,鞏固興趣
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不能僅憑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斷給自己提出問題,在好學深思中發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注意設疑激思,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培養思維能力。比如:在講授「大陸漂移說」時,可先提問:「為什麼在極其寒冷的南極大陸發現了只有在暖濕環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層?」「為什麼在炎熱乾燥的非洲靠近赤道處,卻發現了古代冰川的遺跡?」學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須認真聽課,積極思考。思維被啟動了,興趣也就得以鞏固。
四、掌握技能,實現知識遷移,發展興趣
我們學習地理知識的根本目的在於運用,而掌握技能,實現知識遷移則是運用的表現之一。在學習中,只有通過運用,才能體會到地理知識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向更高層次發展。比如,在冬天,學生看了中央氣象台的天氣預報後問:「為什麼台北的緯度比廣州高,卻反而比廣州暖呢?」書上沒有現成答案。學生一邊讀圖,一邊回憶過去學過的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很快發現了主要之點:雖然兩城市都瀕臨大海,但是廣州地處大陸,而台灣四面環海,因此對於台北來說,冬季風的影響小了,海洋的影響大了。這樣,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了實際的問題,實現了知識的遷移,嘗到了學習的甜頭,極大地調動起他們追求知識的積極性。
總之,任何學生學習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教學中,應自覺地、積極地、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興趣這個因素,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Ⅱ 高中地理教學中怎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摘 要: 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展的巨大動力。因此,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本文從四個方面提出培養學生興趣的看法。
關鍵詞: 地理教學 學習興趣 審美觀 學習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由於機體需要而產生的穩定內驅力,是構成動機的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入門和獲得成功之間的「牽引力」與「黏合劑」。如果地理教師善於寓教於樂,使教學活潑生動、情趣橫生,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欲罷不能、樂於探索,那麼,不僅大大有益於增強當前地理教學效果,而且學生在有張有弛、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將不再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負擔,理解知識、消化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會不斷提高。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可以調動學生情緒。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地理課堂,新課導入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剛上課時,學生情緒還不穩定,而新穎的導入可以迅速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所以經驗豐富的教師往往以問題形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如教學《海水運動》時,我是這樣導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及其盟軍嚴密封鎖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唯一通道——直布羅陀海峽,然而英國艦艇屢遭德軍潛艇襲擊,致使英軍蒙受極大損失。德軍潛艇為什麼能神秘出入地中海?這節課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還可採用故事、諺語、詩歌等趣味較強的知識創設情境,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比如:講季風氣候前,引用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提出諸葛亮為什麼有先見之明,知道火燒連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呢?懸念一出,學生精神為之一振,好奇心頓發,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另外,優美風趣的語言可使地理課堂妙趣橫生、滿堂生輝。如諺語妙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說明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巧借古詩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講述隨地勢升高氣溫下降,山上氣候比山下氣候遲一個月。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內蒙古高原的美麗富饒。這些趣味性較強的故事、諺語、詩歌等猶如「味精」,使地理課增添了一番風味,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功效。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發展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審美教育,通過美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使他們能用審美眼光發現地理知識蘊含的豐富的美,從而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乃至情感。地理的美在於增強學生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正確認識人與地球的關系,珍愛地球,善待環境,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比如,我曾對學生說:「誰使用冰箱,誰就在危害人類。」很多學生不理解甚至反感,學習「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危害」後,學生認識到由於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冰箱製冷劑是氟氯烴化合物,破壞了臭氧層,致使地球表面的生命物質遭受太陽紫外線的侵害,同時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學生從心底認識到含氟冰箱的潛在危害,產生必須使用無氟冰箱的意識,激發保護環境、善待地球的情感。
三、打破「思維定勢」,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鞏固興趣
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避免出現「滿堂灌」現象,應注重啟發,由淺入深,逐層遞進,特別是逆向思維的培養。逆向思維指和正向思維方向相反又聯系的思維過程,即「倒著想」或「反過來想一想」,是一種創造性求異思維。由果導因,講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在講授「海擴張學說」原理時,先引導學生閱讀「太平洋底層年齡分布圖」,然後讓學生讀圖提出問題:①為什麼海底岩石離海嶺越近,年齡愈年輕,並在海嶺兩側對稱分布?②為什麼大洋地殼岩石年齡都不超過二億年?接著引導閱讀「大洋板塊俯沖示意圖」,讓學生表述大洋地殼的形成、移動、消亡的原理,最後由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得出這一理論:噴出—生成—推移—俯沖—消亡—循環。也可以運用「反證法」證明地理事實和結論的正確性。反證法指首先假設與已知地理事實和結論相反的結果成立,然後推導出一系列和客觀地理事實、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相矛盾的結果,導致否定原來的假設,從而更有力地證明已知地理事實和結論的正確性。比如,講解「地球的公轉」時,不少學生對地球公轉特徵及產生意義感到理解困難,一些空間想像力差的學生更是如此。在講有關內容時,可假設「如果黃赤交角為0°,則地球公轉特徵及意義如何」?在學生思考議論的基礎上,再由教師演示講解,學生的疑難點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講解某些內容比較困難時,反證法不僅能化難為易,有事半功倍之效,還能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開拓逆向思維思路,消除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如近年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區發現了十分發育的喀斯特地貌,試解釋。學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貌發育的兩個基本條件,即首先有范圍廣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須有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而現在青藏高原氣候高寒,不具備上述條件。教師應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從青藏高原的發展歷史中尋求答案,從而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質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積了巨厚的石灰岩,後來地殼上升,在上升初期高度不高,氣候高溫多雨,發育成喀斯特地貌,青藏高原急劇抬升後,喀斯特地形亦隨之上升。
四、營造學習氛圍,鼓動學生的求知慾,增加興趣
為了活躍學習氛圍,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講述陸地環境地域差異時,事先安排幾位到過祖國各地的學生,將他們對不同地區的自然、人文特點說出來。學生講到所到地區時頭頭是道,受到老師表揚,課後這些同學還繪聲繪色地描述他們的親身感受,相互探討,這樣各地區差異就歷歷在目。
同時大力開展地理課外活動,有利於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本市有兩大條河流穿過,京杭運河是本市生活用水水源,而運河附近曾是我市工業集中區,現在仍有部分工業分布,有的廢水直接排放進運河。因此,在講述「可持續發展」時,可讓學生走出校園實地考察運河生態環境問題、產生原因和解決措施,加深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增強求知慾。
綜上所述,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能動、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開發潛能,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地理情感,提高地理學習能力。
Ⅲ 如何調動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積極性
一、 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師除了傳遞知識、信息外,更重要是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而師生感情的建立則是通向教育效果的一座橋梁。教師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動情,心曠神怡地聽課,產生感悟、遐想、歡愉的情感體驗。一般來說,學生對教師有種特殊的依戀心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許,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含有「情感」的因素,即使是一次信任的點頭,在學生眼裡也是一種「愛」,是安慰和鼓勵,如注意採用親切的語調、期待的目光、及時的鼓勵等方法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參與意識;而滿腹心事、陰沉著臉去教學生,將使大多數學生的思維活動進入抑制狀態。教師要經常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交流思想、相互信任、融洽相處、親密友好,直至達到「心心相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二、 教學語言生動,教學進度正常
教師善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就等於打開了他們智慧的大門。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地理課不感興趣,往往與教師教學水平差、語言呆板、缺乏藝術性有關。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豐富性是維持學生注意力的重要藝術,地理教師的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要充分講地理的理,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從表面到本質,語言生動形象,前後連貫呼應,合乎邏輯情理。教師的語言是調控學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師要善於運用語言的效能,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強弱、快慢、高低和停頓具備美學特徵,能使學生為之動情、引起注意。而正常的教學進度,能保持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調動其地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度過快,學生來不及消化、吸收,既造成信息的脫漏和積壓,又使學生感覺疲勞;進度過慢,既浪費時間,又使學生精力渙散,這兩種情況都將會讓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興奮轉入抑制,降低聽課興致和效果,久而久之,地理課對學生而言將變得興趣索然。
三、 以圖增知、以圖啟智、以圖感美、以圖育德、以圖激趣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常常需要將具有時空和地域因素的復雜事物表示出來。地理學習中的地圖知識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實踐能力。地圖的選用和引導學生讀圖在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內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間的分布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直觀化、形象化、起到語言文字難以表述的作用。教材中的很多讀圖,用圖都包含了激發動機,培養興趣及知、能、德育方面的多項要求,要充分利用恰當的、新穎的地圖,精心研究,不要簡單處理為照圖宣講,而是以圖設問。例如,人教版的高中新教材中有關酸雨危害的「雨中垂釣」一圖,布置學生觀察之後,問及大家聯想到了什麼?語音剛落,課堂上立即活躍起來,學生們充分利用所學知識思考、想像,並饒有興趣地踴躍發言:有的從生活、生產中分析產生酸雨的污染源,有的為治理酸雨出謀劃策,有的還聯繫到如何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由於用圖巧妙,一幅看似平常的圖像較好地發揮了多方面的功能,當然要圍繞教學重點並選擇多種教育功能明顯的地圖,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重視鄉土地理教學
鄉土地理教學已成為中小學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教師要認真收集當地有關的地理資料,通過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實現地理知識的遷移。以泉州地區為例,這里是歷史文化名城,在宋元時代已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口岸,被稱為世界東方貿易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著名的僑鄉和東南旅遊勝地。又是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現在已躋身全國十大旅遊熱點城市之一,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通過鄉土地理教學,在學生心田上播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種子,同時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
五、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要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補充課堂教學,還應結合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第二課堂活動。諸如採集地理標本、收集地理數據、野外地理考察、鄉土地理調查、編排地理板報、組織地理競賽等活動的開展,不但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得以有機的結合,提高他們的地理思維能力,而且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突出地理知識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使他們領略到學習地理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習地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信心。
地理教學要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使他們愛學地理、學好地理,教師就必須匠心獨運,充分考慮學生接受地理知識的心理准備狀態,創設情感體驗的各種教學氛圍,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那樣:「如果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地理教學技巧作為一門藝術,沒有固定一成不變的模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將會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常言道「寶劍鋒從磨礪來」,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只有持之以恆,勇於探索和力求創新,才能獲得好的經驗,以求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師生共同的努力,使「地理在各個不同級別的教育中,都可以成為有活力、有興趣和有作用的科目,並有助於我們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
Ⅳ 怎樣提高高中地理學習興趣
一、利用學科特點,引起地理興趣。 充分利用學生迫切探求地理知識的強烈動機,採用多樣化的地理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地理的學科特點,只為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了可能性。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以各種形象生動的直觀教學手段,引起、誘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好,調動學生主動認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二、改進課堂教學,激發地理興趣。 1.確定適當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年教學實踐我認為要根據告態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來確定適當的教學方法。我的具體做法是:難度較大,學生不易理解的教學內容,主要採用講授法;空間概念強,抽象不易懂的教襪廳源學內容,主要採用教具、地圖演示法;難度小,容易理解的教學內容,主要採用自學指導法或提問討論法;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可採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等。 2.充分利手各種地圖、教具和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 地圖展示了地理事物和現象空間分布、聯系的規律,也說明了地理事物和現象的運動、發展和變化。地圖語言的內容最精煉,表達最直接,使學生容易辨別、判斷和理解。利用地圖進行教學活動是地理教學最突出的特點。地理掛圖,自繪板圖、課本中的插圖,是最形象化、最直觀的教學手段,利用豐富多彩的三圖進行教學活動,可以獲得圖以載文的成效,有助於地理興趣的培養和教學內容的闡釋。多樣化的地理教具和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知器官,有助於加深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 3.創設問題情境。問題與興趣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引導發現問題。問題可以激發興趣。教師就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根據每節課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做出正確回答,鼓勵學生提問題。 4.引用有趣的故事,深入淺出地比喻,幽默生動的語言,能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往往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多年來,我在備課時,總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幾個富有趣味的環節,精心琢磨具有一定幽默感的語言,引用有趣的故事,形象生動的比喻,使得一堂課顯得伏李生動活潑,妙趣橫生,高潮迭起。 三、開展課外活動,增強地理興趣。 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地理興趣又一重要途徑。通過各種課外活動,學生增強了地理興趣與愛好,開闊了視野,深化了課堂知識,培養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Ⅳ 如何成為地理天才,怎樣才能提高地理
天才需要有三份天賦+七分勤奮。
首先你需要有良好的記憶力的先天條件。
然後你需要訓練自己有視野開闊、三維空間的思維方法,善於理論聯系實際。
跟著你需要學習各大學科的基礎知識,包括數理化、歷史、生物、文學、美術等基本課程;學習高等數學、統計學、天文、遙感、測繪、地質、水文、植物、氣象、環保、規劃等專業學科,以及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區域地理,地理信息系統等系統知識,並到各地現場實習。
你需要懂得將地圖記在腦海里,懂得地理位置對各種地理事物的影響、掌握地理要素分析法,並靈活運用。
你需要知道: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
Ⅵ 怎樣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好地圖,課本插圖,地理掛圖組織教學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圖又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零星的知識系統化。中學地理課本中的插圖,地理圖片是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圖,照片可以充實和簡化課本有關內容的文字敘述,能達到以圖釋廣,圖文結合目搜或枝的,教學形象直觀還有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記憶,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創設地理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藉助地圖,強化記憶。在地理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的習慣,使用地圖的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對地理知識的記。
2、認真設計地理板圖滲透於課堂教學
在地理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設計地理滲透於教學,有利於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既能抓住特徵突出重點,又能培養學生直接學會畫圖的基本技能。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畫,學生邊聽邊記,學生注意力隨著教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然轉移,做到了視聽結合,頭腦世敏並用,思維集中,印象深刻便於記憶,並且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3、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投影、幻燈、電影、錄像等直觀優勢,增強學生的感知力,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投影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間概念。 如講「黃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時,可先打出繪有黃河未形成「地上河」時的河道橫剖面,接著課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 ,年復一年的的沉積,不斷抽動繪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積帶投影片,說明河床不斷抬高,進而造成水位不斷升高。這時可向上抽動繪有河水橫斷面的水位線投影片,於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漲的水位而不斷加高堤壩,再向上拉動繪有不斷加高的堤壩投影片,這樣,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畫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師的講解,就把「地上河」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4、在地理教學中地穿插地理趣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課本中,有許多地理要領、地名、地理數據、地理規律及其成因,要求學生記住,這些抽象的內容,單純地讓學生去記,是很難記住的,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用與一些教材有緊密關系的,學生愛聽的、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地理趣聞加以驗證,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團判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
5、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語言
教學中對於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表示的內容,利用生動有趣、富於啟發、和諧動聽、節奏明快的語言,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教學中抓住區域地理相互聯系的規律,編成簡潔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訣,學生頗感興趣,記憶較快。適當引用民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並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大陸性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內蒙古高原用: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白雲下面馬兒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溫帶草原的遼闊、壯麗。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運用歌訣記憶地理事物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激發了興趣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躍躍欲試進行地理歌訣創作的熱情。
Ⅶ 如何提高對地理的興趣
第一、一定要學會看地圖。我們的地理無外乎考察的就是同學們的讀圖、析圖、繪圖和歸納總結能力,而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的第二門語言,一幅地圖中蘊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要想學好地理這一學科,必須掌握看圖的技能。
第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培養地理思維,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就如我們商務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下冊學習的都是世界區域地理,在學習這些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時我們首先都應明確其所處的地理位置,那這里所涉及的地理位置一般包含半球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第三、識記重要的知識點。雖然在平時的學習中老師很反對死記硬背,但是對於有些重要的知識點我們還是必須得記牢。
第四、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嘗試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老師個人覺得地理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為什麼這么說呢?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每年寒暑假大家都會出去旅遊,在旅遊途中我們能夠見到許多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其實這些都和地理學科密切相連。
第五、對地理這門學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在生活中,如果把地理、生物、歷史和語數外做比較,可能很多老師、家長和學生都會一致認為語數外重要,所以導致很多人用「主科」形容語數外,而用「小科目」形容地理、生物和歷史等。
Ⅷ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要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我想關鍵是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凡是學習感興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認識它,掌握它。學生好奇心強,對事物容易產生興趣。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改進教法,提高課堂藝術,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呢?下面從六個方面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引導學生產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出人間奇跡。」「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這些名言充分說明,學生只要有了興趣,就會深入研究,產生學習的動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是開發學生的智力,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留問題讓學生去解決,並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使他們有成就感。如在講《地圖概念》這一課時,我先使用多媒體播放了一部分地理照片和地圖,讓學生比較:「地圖與普通的照片有什麼異同?」這時,學生就會積極地發言,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的講解便水到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達到了高潮。
二、「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教學過程並不是一個機械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移植到另一個頭腦中去的過程,而是一個師生間心靈的接觸與交往的過程。融洽的師生情感可以促使師生間縮短空間和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真摯的師生情感,是教學中的一種催化劑,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教學過程的開展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親身體會到,教師良好的情緒,會使學生精神振奮,教師不良的情緒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學生在友好、和悅、輕松、互助合作的課堂氣氛中學習效果就好,在緊張、對抗的課堂氣氛中學習效果就差。這說明師生間情感是相互交融、相互激勵、相互促進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准確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養師生間的真摯情感,縮小師生距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三、輕松一刻
地理教學中恰當引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並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內蒙古時,用「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溫帶草原的遼闊、壯麗。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地理教學中根據講授內容恰當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對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如講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時,學生對「宇宙」的概念是難以理解的,但教師只要把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的故事一講,然後問「孫悟空是不是到了天邊呢?沒有,他翻百個跟頭也不能到達天邊。這樣給學生形成「無限大」的概念。「天」就是「宇宙」,那麼「宇宙」就是無限大的空間,無限長的時間。在講時區日界線時,可用懸念引入:「妹妹年齡一定比姐姐小,但卻有比姐姐大的妹妹,你想知道怎麼回事嗎?」這樣就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起他們的興趣更為重要。特別是老師的語言應盡量講求生動性、藝術性。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思想特別集中,對跨越「日界線」的日期變更情況容易理解,掌握得牢。
四、開發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
開發學習鄉土地理知識,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本地區的自然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實踐能力,增強熱愛家鄉的感情。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課程內容,利用地理知識發展家鄉建設家鄉。例如學習「旅遊業」這部分內容後,學生懂得了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性。結合這一知識,我帶學生走出教室,指導他們仔細觀察了解學校所在地──馬官鎮及周圍的旅遊資源。使學生們知道了我們的周邊有黃果樹瀑布、龍宮、織金打雞洞、普定穿洞、夜郎湖等風景名勝。境內有玉真山、天龍山、鳳霞山、文昌閣、號雲山莊(號稱「三山一閣一庄」)等古樸典雅的山川神韻,神奇秀美的旅遊資源。如何開發這些家鄉的旅遊資源呢?許多學生結合所學習的知識,紛紛大膽發言,效果很好。我及時引導他們認識到許多地理知識就在自己身邊,非常實用。要求他們平時要養成多看、多問、多想的良好學習習慣。
五、尊重個體差異
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發展和全面提高。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和志趣、特長不盡相同,因此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分類提高。根據學生之間生理、心理因素和原有基礎的差異,所造成的地理能力發展不同,要培養學生的個性素質。
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從學生的差異出發,採用非同步教學,既要注意知識的傳授,又要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所以在備課、教案設計、課堂教學中的講解、提問、布置作業等方面都應面向全體學生,特別照顧那些佔大多數的中下層學生,應多啟發,多鼓勵,多讓他們有拋頭露面的機會,使他們聽得懂、懂得學、能運用、有提高。
六、課本知識的擴展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是在我講地理小故事、地理小笑話、地理謎語或是包含地理知識的歌曲、諺語、成語、對聯等等趣味性的內容時。但是由於課時有限,這些趣味性的內容在課上無法過多的闡述,使學生有種「不解渴」的感覺,還有學生對課上教師所提的問題理解不深,不能給以正確的回答,所以我想到應該多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地理主題,把這些主題匯編成趣味地理專題讀本,使全校師生受益。編寫初中趣味地理專題讀本一旦成功,就可能為地理學科的教學帶來新的教學視野,就可成為地理學科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條新途徑。
總之,優化教學過程,營造輕松、和諧、探討、競爭的課堂氣氛,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學習,而且能起到開發學生潛能的作用。美籍華人楊振寧博士曾經說過「成功的秘決在於興趣」,通過教師激發、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習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