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小學一年級地理課學些什麼
課堂教學:地球圈層(Layers of the Earth) 自我寫了美國小學一年級學些什麼?一文後,有網友指出美國的那套叫作《你的N年級孩子應該知道什麼》的書不是課本,也有網友指出並不是所有的美國小學都會講那麼多。我在一開始就說明了,這是給家長的參考書,老師不一定完全按照它上面的內容講授。但是我發現實際上小東升的學校講的內容甚至比那本書還多呢。我後來專門到他的教室里去把他們教室里貼的材料拍照了,拿來給朋友們看,這些內容講的是地理方面的知識,有岩石的分類和地球的內殼。需要說明,這些內容在美國是歸到科學 (Science) 課程里的,他們一年級的地理課講七大洲、四大洋、赤道、南北半球之類的東西。但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我還是把它們都算到地理課里。從照片上看,岩石包括岩漿岩,又名火成岩 (igneous rocks)、沉積岩,又名水成岩 (sedimentary rocks)和變質岩 (metamorphic rocks)。作業:火山和岩漿 作業:岩石的形成 課堂練習:地球科學 課堂練習:岩石的形成 教學材料:岩石部分 以上只是地理方面的東西。除了《你的一年級孩子應該知道什麼》書中提到的知識,小東升所在學校還有體育、西班牙語、手語和計算機課。那計算機上的許多用法我都不知道。最讓我們父母愛莫能助的是那個西班牙語,我們既無法幫助也無法檢查他的進展。哈哈,如果算上手語的話,我家小東升「會」四種語言了!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另一位網友的留言:「我們的大學生也不見得懂」。恐怕是這樣吧?有人可能會問,一年級的孩子們能記住這些東西嗎?我的回答是,肯定不會全記住。
Ⅱ 在小學階段,我們都上了科學課,你知道科學課中哪些屬於地理知識
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沙漠、城市、農村、交通、等方面的知識屬於地理知識。
Ⅲ 小學地理教些什麼
小學地理的內容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地理常識,如:
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2.中國陸地面積約 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 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南到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對外界事物非常好奇,但是其思維理解能力不強,主要通過感覺感知外界。小學生地理知識要簡單、直觀、易懂。
Ⅳ 小學科學課程課程中的地理知識有哪些
明確知道板塊有幾塊,幾大洲,幾大洋,海洋面積占總面積的70%。宇宙中太陽系幾大行星,分別是什麼。及中國的有名的河流,如長江黃河之類。這是基本的。
Ⅳ 小學生地理常識大全
1. 小學生地理科學常識
小學生地理科學常識 1.地理小常識
1。「華東地區」一般指華東六省一市,包括: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上海市。
2。青藏高原,中國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境內面積24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
3。南極大陸終年氣候極低,冰雪覆蓋,屬於極地氣候。
4。喜馬拉雅山脈,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00米(24,000英尺)。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稱埃佛勒斯峰,薩加·瑪塔峰),高達8844.43米(29,017.16英尺)。這些山的偉岸峰顛聳立在永久雪線之上。
5。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C之間,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乾旱期。主要出現在南美洲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的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
6。長江黃河所流經的省份:(1)長江:流經青海、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11省市。(2)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 9省、自治區。
7。北美洲所跨氣候帶(從北向南依次為):北寒帶、北溫帶、熱帶。
8。地球水體,其中海水佔97.3%,淡水只佔2.7%。淡水資源中冰山、冰冠水佔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佔22.4%,湖泊、沼澤水佔0.35%,河水佔0.1%,大氣中水佔0.04% 。
9。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結再落下的自然現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態的一種形式。雪只會在很冷的溫度及溫帶氣旋的影響下才會出現,因此亞熱帶地區和熱帶地區下雪的機會較微。
10。霜,是水汽(也就是氣態的水)在溫度很低時,一種凝華現象,跟雪很類似。嚴寒的冬天清晨,戶外植物上通常會結霜,這是因為夜間植物散熱的慢、地表的溫度又特別低、水汽散發不快,還聚集在植物表面時就結凍了,因此形成霜。科學上,霜是由冰晶組成,和露的出現過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到達100%時,水分猛段從空氣中析出的現象,它們的差別只在於露點(水汽液化成露的溫度)高於冰點,而霜點(水汽凝華成霜的溫度)低於冰點,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溫度低於攝氏零度時,才會結霜。
11。雪要融化就要吸收周圍的熱量,空氣中的熱量被雪吸收了,人就會覺得冷,而在沒有太陽的下雪天,如果冷就是因為氣溫低!所以在融雪的時候人們感覺會比下雪時更冷 。
12。發射衛星時,距離赤道越近越好,因為距離赤道越近,地球的離心力越大,因此可以節省火箭的燃料。
13。夏季,受暖鋒雨的影響,長江流域降水豐富,達到一年中最大值。長江的徑流量就大,那麼就稀釋了長江入海口的海水,從而使長江口表層海水鹽度就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14。 中國最低的內陸盆地,在新疆 *** 爾自治區東部,是天山山脈東段南坡的山間斷陷盆地。北為博格達山,南為庫魯克山,面積約50,000平方公里。盆地中部低於海平面的約佔4,000平方公里,艾丁湖面-154公尺(即米)。
15。曾母暗沙,位於南沙群島南端(北緯3°58',東經112°17'),它是中國領土的最南點。在澄平礁西南約52海里。根據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號船1985—1986年調查最淺處水深為17.5米,形如紡錘,礁丘脊部呈北北西走向,為水下珊瑚礁,面積2.12平方公里。曾母暗沙未被任何國家占據,我海軍艦艇編隊會不定時對曾母暗沙巡航。
2.地球的科學小知識
1. 地球科學指一切研究地球的科學,主要包括地質學、地理學,以及其它衍生學科。
2. 各學科通常會以物理、地理、地質、氣象、數學、化學、生物的角度研究地球。它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手上所戴的黃金飾品和鑽石,都散脊是來自地球的礦產資源沖知滲;蓋房子所用的砂、石、水泥,其原料也是來自地球;所吃的魚蝦,大都取自海洋;氣溫的變化影響生活甚巨;天體的運行,也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
3. 因此,地球科學是一門很基礎、很重要的學科。
4. 地球科學的范圍很廣,涵蓋地質學、海洋學、氣象學和天文學等領域。地質學在探討地球的歷史與各部分組成,包括其演化和各種礦學、岩石以及礦產的分布;海洋學在研究海水的運動、海水的物理與化學性質及海底地形;氣象學在分析大氣的組成、構造和運動;而有關地球起源、太陽系的形成和天體的運動變化,乃至宇宙的演化,均屬天文學的研究范圍。
5. 以隕石撞擊地球為例:高溫高壓撞擊地球的結果,勢必引起地形與地質的變化;飛揚在大氣中的粉塵微粒會遮蔽陽光,大氣和海水溫度因而降底。因此,看似簡單的天文事件,卻引起地質、氣象和海洋的變化,可見各領域關系密切、環環相扣。
3.求地理小知識資料
6個供參考:
1.牛郎織女與星空圖
民間傳說,織女下凡與牛郎過著男耕女織的自由生活,王母聞訊後強行將織女帶回天宮,牛郎挑選著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釵劃出一道天河(銀河)把他們隔開。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織女星與鄰近兩顆較暗的恆星組成三角形,很象織布的梭子,天鷹座的牛郎星與兩顆暗星組成「一」字狀,象是牛郎用扁擔挑著兩個孩子。銀河的走向與牛郎織女星的連線相垂直,就象把他們分隔在「河」兩岸。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再去觀察星空,就容易辨認出這兩顆恆星和幾個星座。
2.火燒葫蘆峪與氣旋
三國後期,諸葛亮北伐中原、六齣祁山。一次將司馬懿父子及所率魏軍困在葫蘆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將敵方全部燒死。司馬父子自度難逃此劫,抱頭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場大雨澆滅了山火,司馬氏得以死裡逃生。這場雨其實不是什麼「天意」,恰恰是諸葛亮自己製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區的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氣壓降低。低氣壓區形成氣旋,其中心因空氣上升冷卻凝結而降雨。就是說,葫蘆峪里下了一場氣旋雨。諸葛亮雖然通曉天文地理,但畢竟缺乏現代科學知識,不識「氣旋」是怎麼回事,否則,他可能會用另外的戰術來殲滅魏軍。
3.借東風與季風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軍精心准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機,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周瑜為什麼「欠」東風呢?因為赤壁古戰場在我國東部季風區。當時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風,極少刮東南風。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用火攻反會燒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氣候規律性。而所謂「借」東風,其實是諸葛亮預測到冬至前後短時間天氣反常現象,故弄玄虛而已。由這則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風、氣候、天氣等概念。
4.德軍潛艇與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潛艇經常從地中海出入直布羅陀海峽,在大西洋襲擊盟軍。盟軍吃了幾次虧,便派戰艦守住海峽,用聲納監聽,計劃一聽到潛艇的馬達聲便用深水炸彈將其炸毀。監聽多日,毫無聲響,德軍潛艇竟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出海峽,出現在大西洋中。原來,直布羅陀海峽表層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層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軍利用這一點,過直布羅陀海峽時,關閉所有的機器,藉助海流而行,盟軍守株待兔卻讓「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這股海流屬於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課本要學的內容。
5.尋找石獸與流水侵蝕作用
清代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游「跑」呢?原因在於,石獸落水後對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圍水速更快,沖刷能力更強,其下面迎水流一側的泥沙逐漸被水沖走,成為空穴。久之,石獸因重力作用朝著迎水流的方向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動了一截。可見老兵的判斷是正確的,流水的侵蝕和搬運作用,使石獸能「逆水而行」。
6.海灣戰爭與自然帶
在侵越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美國都打出了空軍王牌,但結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兩地自然環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處熱帶季雨林帶,在「胡志明小道」沿線,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嶇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難觀察到地面的軍事動態。美軍用電子監聽等高科技手段來確定轟炸目標,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與科威特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極少,面對多國部隊「地毯式」轟炸,伊軍毫無隱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戰鬥力嚴重損傷,註定了吃敗仗的結局。由此可見,自然帶與地形,對於空襲戰,起了不可小覷的客觀影響。
4.科學小知識大全(30字數)
生活中的科學小常識:
1、冰糕為什麼會冒氣?
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2、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 *** 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3、蟬為什麼會蛻皮?
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4、蜜蜂怎樣釀蜜?
蜂先把采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裡進行調制,然後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後才釀成香甜的蜂蜜
5、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科學小常識
6、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7、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8、冰凍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9、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10、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Ⅵ 小學有地理課嗎
小學沒有地理課。
小學階段設置:
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歷史。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兩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6)小學有地理課講什麼內容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初中開始開設地理課:
1、初中階段設置
以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為主。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 (或、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以及性教育.
2、高中階段設置
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的同時,設置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Ⅶ 地理課程的含義是什麼當前我國地理課程具有哪些類型
地理課程就是地理課業及其進程。通常來說,具體表現為地理課程標准(或地理教學大綱)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書、地圖冊、音像教材等)。
我國的地理課程類型:
我國中學地理學科內部的課程分類是混合型的,既不是純粹的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也不是單純的分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或者核心課程與外圍課程。從發展歷史來看,我國地理課程有向「綜合型」、「活動型」、「自主型」發展的趨勢。具體表現: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結合、部門地理與分區地理的綜合、活動課程的發展。
以上內容引自陳澄主編的《新編地理課程教學論》中的「地理課程論」部分,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