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地考察的方法有哪些
實地考察是深入實地對要了解的對象進行各種形式的調查,以取得第一手資料的行為。
實地考察有多種方法。
第一種是走訪。就是到處走走看看,深入實地去了解情況。
第二種是問卷。通過現場發放問卷,或者對考察地的考察對象進行問詢。
2. 怎樣考察地理 要帶什麼工具
地質包,主要裝:地質錘、地質用10倍放大鏡、紙筆、地址羅盤。再帶一些野外常用葯品,如蛇毒清、創口貼。也可以帶一根繩子、匕首。
3. 到野外開展實地地理考察,我們需准備哪些必備物品
與旅行和探險活動不同,野外考察的目的是紀錄被考察地的自然地理和生態環境,而不是走。所以考察人員要攜帶一定數量的標本採集和固定工具,而且沿途還可能收集到大量標本,因而裝備上要精簡有效。一些重要裝備或是儀器放進包里之前應該用防水密封塑料袋封好,既防止進水進沙,又便於查找。個人裝備主要有以下內容:
搬運用具,背包、密封袋、布巾、繩等;炊事器具,飯盒、筷子等;服裝,必需的內衣、襪子(幾雙,材質根據考察行程選擇)、步行鞋(登山鞋、雪鞋)等,另外要根據氣候和環境情況准備如橡膠雨靴(降雨豐富水系縱橫的地區)、防水套裝、絨衣、防寒服(需要時)等;寢具、睡袋、防潮墊等;日用品,皂類、毛巾、牙具、衛生紙以及消毒片(水)等個人衛生用品、唇膏、防曬霜、墨鏡、筆、記錄本等文具;生理用品、自用葯品、針線包等;其他必備的如應急手電筒、地圖、野外考察計劃書、身份證、保單、刀具、救生盒等。
關於服裝、睡袋、帳篷等裝備的挑選方法媒體和網路上會有很多最新信息。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多的高新科技會滲入野外用品的設計製造中。比如今天看似先進高檔的Gore-Tex材料可能很快會被更新的技術所取代。結實、耐用、舒適、輕便是這些裝備所應具備的共同特徵,在選擇時必須考慮到野外的環境和氣候條件,以及自己的健康狀況、行程的安排等等。因此在准備裝備時和出行前,最好向有經驗的野外工作者或是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請教一下。
與野外生存關系最大的是一些小的隨身用品,如地圖、刀具和救生盒,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遺失其中的任何一樣。並且,還應該經常檢查.保證救生盒裡的每一樣物品新鮮有效,刀具鋒利結實,地圖完整清晰。
三、救生盒
在野外考察時可以攜帶自製的旅行救生盒。攜帶者要定期檢查救生盒裡的各類物品,當發覺哪些小東西失效時(比如火柴和葯片),要及時更換。火種對於生存來說至關重要,盒中有4類小東西是為生火准備的:火柴、蠟燭、打火石和放大鏡。盒中的葯品應標明用法、用量和有效期。盒內餘下的空隙用棉絨塞滿,應急時可用來點火,同時又可防止各類小東西相互碰撞。為了防水應將救生盒封好口,並用狹長膠帶封緊。
四、葯品
野外考察必須攜帶一定量、一定種類的葯品。救生盒中的葯品一般要留到最後使用,而考察隊公用葯品一般為突發嚴重事故准備。所以,除了救生盒中葯品和小組公用葯品外,考察隊員要自己攜帶部分葯品。
個人攜帶的葯品清單推薦如下:
(1)外傷用葯,可攜帶消毒濕紙巾數包(同時可擦手臉、器具消毒等)、創可貼、綳帶、外用消腫止痛擦劑、眼葯水或眼葯膏;
(2)日用葯,如感冒葯、退燒葯、消炎葯、止瀉葯;
(3)止痛葯、抗過敏葯;
(4)在夏季或熱帶地區攜帶清涼油、蟲咬水、藿香正氣膠囊或其他消暑葯適量;
(5)另外還要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和醫生囑咐,攜帶必備葯品。在毒蛇比較多的地區,要攜帶蛇葯。最好帶上一定量的復合維生素片。
自製救生盒:
用一個方形的不銹鋼或鋁制飯盒做急救盒,必要時可用來化雪煮水或蒸餾取水。盒蓋光亮的內側面可作為陽光的反光板發信號求救。盒中的物品有以下內容:
一個薄而結實的塑料袋:大到剛好可以把你的身體放進去。緊急時,你可以鑽進去保持體溫,防止熱量或身體水分散失過快。鋪在地上可以隔潮,下雨時可作棚布。關鍵時還可以用來取水。
火種:一盒防水火柴,一塊打火石和一個放大鏡。火種一定要好好保護.火柴頭上可以包上蠟,裝在裝膠卷的小盒裡。
幾段蠟燭:最好把它們削成長方形的小塊,易於擺放.而且可以避免不慎一次用完。
一把多用途小刀:作為野外生存必備物品,在救生盒裡留下一柄小刀以防萬一。
一個小指南針。
一隻小哨:可以用來求救,或是驚擾猛獸。
一小袋鹽,一些糖果,一小瓶復合維生素,在關鍵時刻可幫你保持體能。
抗生索,抗過敏葯,鎮靜劑,退燒葯,抗瘧疾葯,高錳酸鉀,漂白粉各一小瓶。
細而結實的尼龍繩:比如釣魚線,5~10m。
膠布:可作補丁和緊急綳帶。
針線包,針可以用來挑去扎在身上的異物,補綴衣褲。
五、應急食物
食物和飲水供應有時可以決定野外考察的成敗,也是野外生存的重要項目。野外考察與冒險旅遊的目的不同。後者有時為追求野趣,故意安排在野外生火做飯,所以食物和飲水的准備通常很充分。而多數情況下的野外考察,會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沿著預先選擇的路線行進。除了攜帶白天的飲食外,其它時候會考慮在營地或民居進餐。而且,由於考察時必須攜帶採集工具和採得的樣品,背包中也不可能有足夠的空間裝太多食品和大量水。因此,考察隊在設計線路和安排行程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如果不能在民居中借宿,營地中的留守人員必然要負責所有飲食供應。在沒有固定營地時,考察隊必須根據考察計劃由專人管理,專門的運輸工具攜帶足夠甚至是稍過量的食物和飲水。
考察隊選擇所攜帶的食物時有一定的條件:如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容易清洗,烹飪;不輕易變質,容易保存、攜帶或收藏;盡量不要帶海鮮,可帶根莖類和瓜類蔬菜,如紅薯、蘿卜;選擇的食物要適合多數人的口味;價錢合理,不要超出預算金額。另外食物要視季節和行程長短安排,盡量選購新鮮食物。
出行前對食物要做些處理。食物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在肉類外表擦一層食鹽有利於肉類的保存;寒冷地區可以用冰雪冷凍保存,到達營地後,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被野生動物破壞。
在進入深山或荒漠時,除了考察隊要攜帶足夠飲食外,考察隊員仍要自備部分應急食物,以備不測。如果你的救生盒中尚有足夠空間,最好把這些備用食物放在裡面。
應急食物裝備清單主要包括:
(1)首先必須帶上鹽,簡單的可以攜帶鹽塊,或選更好的含有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其他礦物質的電解鹽粉。在葯店中可以買到袋裝的生理鹽,也是很好的選擇。
(2)然後是袋裝茶葉,喝杯茶鎮靜一下可以仔細考慮求生的方法。
(3)巧克力無疑是好東西,但須小心在炎熱的地方易融化、變質。
(4)壓縮餅干,脫水蔬菜和肉類依據情況而定。
所有裝備在裝入旅行包時要注意一些要點。應把常用物品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接近開口處,怕壓的物品盡量防在上面。背在肩上的包重心要高,行走起來會感覺輕便,所以輕、軟的物品防在背包的底部,重物放在背包上部。小的救生盒最好貼身放,地圖、考察計劃書放在衣服的內側口袋中,最好用塑料袋包起來,以防不慎入水而損壞。
4. 進行地理考察,一般要准備好什麼比如指南針……急呀
你這個問題很大,地理考察包括的范圍太廣了,是地質還是土壤還是生物還是地貌,還是人文地理的文化部分考察,問題細化一下好嗎,如果是自然地理考察,一般要有地質錘,鹽酸,PH值試紙,放大鏡,小刀,瓷板,羅盤,海拔儀,游標卡尺等等
5. 學習地理的工具是什麼
讀圖與繪圖、地圖是地理學習的基本工具。
學好地理需要的輔助工具:
1、中國政區圖。(了解中國省份分布位置及省會、簡稱等。)
2、中國地形地貌圖。(記住5大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在中國的分布,以及它們的名稱,意義,影響等。)
3、世界地圖。(弄清楚世界7大洲4大洋6大板塊分部,范圍,作用,影響。主要國家分布,首都,氣候類型,文化。)
4、世界地形地貌圖。(同中國地形地貌一樣來記住就行了。)
5、地球儀一個。
怎樣學好地理: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
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做則岩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純御能得到局部直觀,地盯悶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