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國家地理都講什麼

國家地理都講什麼

發布時間:2023-08-02 15:15:11

Ⅰ 中國國家地理講的主要是哪裡

中國國家地理主要講中國典型地貌特徵的地方,如雲南貴州的喀斯特地貌,也講人文地理,比如有一期就是講黃河流域的環境污染的,還有一期專門講中國的油菜種植分布的。如果想看國外的,也有美國國家地理,專門講美國的地理、人文的。

Ⅱ 國家地理是什麼啊 怎麼有雜志 還有紀錄片 還有別的產品嗎

《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志,在國家地理學會1888年創辦的九個月後即開始發行。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志,其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注冊商標。雜志每年發行12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雜志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准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也使得該刊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紀初期,國家地理雜志即已經開始使用一些當時罕見的彩色照片。2013年10月,《國家地理》迎來了創刊125周年紀念,10月號為特別紀念號。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從1950年創刊開始,一直是以傳播基本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己任,這一定位在當時來說是合理的,也曾有過鼎盛時期。但從1982年開始,在讀者市場分化以後,《地理知識》與其他老牌紙媒一樣,面臨相同的命運轉變。李栓科說:「我們的選題,就是要向讀者傳遞真正的科學知識。比如沙塵暴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多媒體是在妖魔化沙塵暴。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沙塵暴還能減輕酸雨的危害。這是因為沙塵暴裡面的氣溶膠物質顆粒,中和了酸雨當中的絕大部分東西。」「而這些也就是我們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學的態度去解讀熱點問題。把這些內容做好了,發行和廣告自然就很輕鬆了。」李栓科說,「最關鍵還是內容,獨家視角的內容才是王。我們80%的精力、物力和財力,都是用在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Ⅲ 國家地理雜志是講什麼內容的

《國家地理》雜志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由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創辦,由於內容質量非常高而被公眾廣泛推崇。

Ⅳ 中國國家地理

一、《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中國國家地理》是一本關於地理的期刊,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另外,該刊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現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為李栓科(1997年至今),執行總編為單之薔。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於2003年榮獲第七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的稱號。
[編輯本段]二、《中國國家地理》發展史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表披露中國國內的工業地理文章,被中國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但不久後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容繼續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行量達到了2萬冊。 中國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行很不穩定,時斷時續,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1998年,該雜志全面改版,頁數增至84頁,翌年增至100頁。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隨後亦在台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增至148頁,並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中國」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了部分地區的書報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編輯本段]三、《中國國家地理》發展思路
1929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記者梅納德·威廉斯在給主編的信中說:「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能夠通過照片和文字,帶領125萬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員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這段話,成了《國家地理》雜志所有記者為之驕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國,《中國國家地理》的記者們也帶著類似的激情跋涉於祖國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號雜志以「318國道——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為主打,其主辦者稱發行量突破100萬冊。 在雜志社社長李栓科看來,這是他們在互聯網時代的夾縫中,雜志發展再一次強力突圍。
內容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辦公室內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其辦公室靠著經營部門,編輯部則在另一棟樓辦公。「編輯部和經營部門是完全獨立的,還是那句老話,內容為王。我們很少就一個內容去進行營銷,而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我們的銷售。」李栓科說。 「景觀大道」專輯帶來的成功,印證了李栓科的話。而用編輯們的話來說,為了這個計劃中的發行量,整個9月,他們就跟上了發條一樣。 說及「景觀大道」的策劃,李栓科介紹:「我們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國遼闊國土、壯麗山河的象徵物,而尋找的結果是,發現大致沿著北緯30度線延伸的長達5000多公里的318國道是最佳選擇。」而為了這個發現,雜志社不但派出了專門的考察隊,還邀請了眾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分頭探訪。 「對於一本雜志來講,最重要的是編輯部,包括背後的專家支持。如果沒有打不爛、揉不碎的編輯部,市場運營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隨著內容的提升,是發行量和廣告價格的增長。 這一路走來,不能不提及去年雜志創刊55周年之際,持續一年之久的「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與報道。「其影響力遠超我們的預想。」回顧那段經歷,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據介紹,雜志社首先組織了一個專家協會組、一個媒體組。專家協會組負責制定詳盡的評選標准,跟媒體的合作則是希望在每一個省市都進行評選,「比如廣東的一些媒體,組織當地的專家合作,並調動讀者參與評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學的真實
雜志在近幾年獲得高速成長,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時地利人和有關」,「改革開放使國力增強,中國人對未知世界有發現的慾望,同時對已知世界也有再發現的願望。《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據了解,《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從1950年創刊開始,一直是以傳播基本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己任,這一定位在當時來說是合理的,也曾有過鼎盛時期。但從1982年開始,在讀者市場分化以後,《地理知識》與其他老牌紙媒一樣,面臨相同的命運轉變。 1998年,《地理知識》變身為《中國國家地理》。在改版後的幾年時間里,雜志發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繁體版在中國台灣創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說:「我們的選題,就是要向讀者傳遞真正的科學知識。比如沙塵暴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多媒體是在妖魔化沙塵暴。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沙塵暴還能減輕酸雨的危害。這是因為沙塵暴裡面的氣溶膠物質顆粒,中和了酸雨當中的絕大部分東西。」 「另外像全球變暖,正是因為有了沙塵暴的作用,從而大大減緩了全球變暖的步伐。對於沙塵暴來講,靠植樹造林來解決更是一個謊話。因為沙塵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氣層輸送,帶到很遠的地方。」 「而這些也就是我們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學的態度去解讀熱點問題。把這些內容做好了,發行和廣告自然就很輕鬆了。」李栓科告訴記者,「最關鍵還是內容,獨家視角的內容才是王。我們80%的精力、物力和財力,都是用在編輯部。」
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
能否被公眾認可和接受是決定傳媒存亡興衰的關鍵,而這又要以獲得關注為前提。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是創刊於1950年的《地理知識》,1997年月發行量約為1萬冊。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現名,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根據該刊總編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釋,這是因為他們始終踐行了「內容為王」的原則,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銷售。 這一思路還大有進一步具體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內容都要經過被關注、認知和解讀,其內在價值才能被受眾所認識和接受。而受眾會注意什麼又受到他們既有認識的影響。媒體傳遞的內容如果既可以歸屬到他們所熟悉的領域,同時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們的關注。 受眾的既有認識是諸多觀念的有機結合,各種各樣的常識是他們構建自己觀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實常識原本就是既為公眾普遍知曉,又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所謂重構常識也就是用新的觀念來替代既有觀念的常識地位。由於常識在公眾知識的體系架構中具有這樣的獨特地位,使得對它的重構嘗試必然會同時遇到雙重境遇:在引來關注的同時也會遭來質疑。重構必然意味著要有所顛覆,而公開地試圖對既有常識加以顛覆,本身就足以引來公眾的關注。 對於《中國國家地理》而言,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是它的常規戰術。例如在它隆重舉薦的「中國十大最美名山」中,不僅五嶽有四座落選,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頭並不是特別響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專號明確表示峨嵋青城並非是典型的蜀山;它們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當期銷量明顯上升。

Ⅳ 有關國家地理的書籍有哪些

1、《北美大地》

Discovery頻道第一個獨立自製的系列節目,製作過程耗時3年,橫跨北美洲各地,從零下低溫的加拿大凍原一路到巴拿馬的熱帶雨林,展現在險惡地勢和惡劣氣候下,適者生存才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

Ⅵ 國家地理小知識

1.中國地理常識
首都

北京

地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各類地形佔全國明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

島嶼

在中國海域上分布著5400個島嶼。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島(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

山脈

喜馬拉雅山

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國境內和國境線上的就有7座,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著許多高大山脈。喜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米。它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最長的河流

長江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激橋猛6300公里,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為世界第三長河。黃河系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

最大的峽谷

*** 高原的雅魯藏布江上,有全長504.6公里、深6009米的大峽谷,它是世界第一大峽谷。

最長的人工河

京杭大運河,全長1801公里,始鑿於公元前五世紀,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

湖泊

鄱陽湖

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面積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面積4583平方公里。

氣候

中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和亞熱帶,南部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北部部分地區則靠近寒帶。

地理位置

中國位於東半球,亞洲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國土面積

96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最大的城市

上海
2.二十條地理常識
中國的地理常識

太陽東升西落;

冬季日出東北日落西北;

正午太陽總是在正南方;

冬季晝短,夏季晝長;

冬季日出晚,夏季日出早;

冬季日落早,夏季日落晚;

夏季河流水量大,冬季河流水量小;

夏季多南風,冬季多北風;

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其他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中國、尼泊爾邊界)海拔8848米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國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萬平方千米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非洲)6671千米

流量最大的河流:亞巴遜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萬立方米,佔全球入海流量的1/5

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南美洲)700萬立方千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中國)37千克/立方米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美國、加拿大邊界)8.24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鹹水湖:裏海(歐洲)37.1萬平方千米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1620米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爾瀑布(委內瑞拉)979米

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南美洲)560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半島: *** 半島(亞洲)300萬平方千米

陸地最低點:死海(亞洲西部)-392米

1.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海拔最低的洲——歐洲,平均海拔300m;最大的洲——亞洲,面積4 400萬km2;最小的洲——大洋洲,900萬km2.

2.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m,是地球之巔,「世界屋脊」;最長的山脈——南美安第斯山,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樑」,南北縱長9000km.

3.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死海,湖面海拔-400m.

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最深處1 600m;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的蘇必利爾湖;世界最大的內流湖(鹹水湖)——裏海.

5.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南美亞馬孫河,長度6 400km,僅次於尼羅河,居世界第二,水流量是尼羅河的50倍以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京杭運河.

6.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

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8.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約770萬km2.

9.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1 700萬km2;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不到0.5km2.

10.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

11.世界上惟一消攜的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

12.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

1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拉丁美洲亞馬孫平原上的熱帶雨林區.

14.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素有「千島之國」之稱,印尼又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15.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南非.

16.世界上生產白銀最多的國家——墨西哥.

17.世界上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幾內亞.

18.世界上進口石油最多的國家——美國.

19.界上輸出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國家——美國.

20.界上生產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國家——象牙海岸.
3.求一些短小的地理小知識
南船北馬我國古代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南方以船為主,北方以馬為主。

其原因是南方氣候濕潤,降水豐富,地表河網密布,因此為適應「水鄉」的船舶運輸便應運而生。而北方多乾旱、半乾旱氣候,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馬匹除了提供乳肉產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馴化為代步工具,成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南米北面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愛米飯,北方人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

我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干耐寒的小麥生長。

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學特徵而言,我國南方人矮,北方人高。

據統計,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93米,雲貴川地區則是1.647米。從南北方的氣溫差異來講,由於南方氣候炎熱,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生殖器官發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

而北方由於氣候寒冷,影響了體內酶的活性,新陳代謝慢,生命周期長;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長而寒冷,人們的戶外活動少,體內營養物質積累多,因而長得「人高馬大」些。 南輕北重:由於受到資源和區位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徵,即我國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北方煤炭、石油、鐵礦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因而逐漸形成以采礦、冶金、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而東南沿海地區資源貧乏,但是交通便捷,資金技術力量雄厚,所以便揚長避短,發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業類型,因而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南經北政:從總體上看,我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歷來是我國的政治中心,秦、漢、唐定都長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更確定了北方在全國的政治地位。

到了近現代,由於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從我國東南沿海傳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得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不斷加強。因而「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兩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南繁北齊:我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直線距離3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

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

一則我國北方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二則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於人們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話」。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通風散熱。

北方由於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築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另外,我國南方的園林建築,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蘇州的拙政園是其典型代表。

北方園林建築則平緩嚴謹,粗壯質朴,內外空間界限分明。我國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做出總結:「南方為棚,多出口。

北方為窩,多封閉。」可見,從適應環境、居住舒適出發,南方建築注重台風散熱,北方建築利於保溫保暖。

南澇北旱:我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現洪澇災害。

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為此黨中央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以調節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矛盾,這樣既可緩解南方的水急,又可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危機。

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異的詞彙還有南拳北腿、南腔北調、南柔北剛、南甜北咸等等。總之,南北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復雜,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4.我想求關於中國地理知識的100條知識點用途是——這是老師的作業
華人主要分布在 東南亞. 87、中國 *** 把控制人口數量 增長,提高人口 素質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88、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 89、在中國各民族中, 漢族人口最多,約占總人口的92%. 90、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壯族,約有1600萬人. 91、中國各民族分布狀況是: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等邊疆等地區. 92、漢族與其他的少數民族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93、中國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94、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人口約481萬,喜愛賽馬、射箭、摔跤.「蒙古包」是他們居住的房子. 95、藏族主要分布在 *** 、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地區,人口約459萬. 左圖為現代 *** . 96、白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人口有160多萬.主要節日有「三月街」和「火把節」. 97、傣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人口有100多萬.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 101、同一省區里居住民族最多的是雲南省. 107、喜馬拉雅山位於中國 *** 同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主脈平均海拔超過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108、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瑪峰聳立在中國與尼泊爾邊境上,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109、中國有四高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11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體水庫」之稱. 111、 *** 有三大特產:藏羊、氂牛(右圖)和酥油草,統稱「藏北三寶」. 112、內蒙古高原是中國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113、因覆蓋著厚厚的黃土而得名的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114、雲貴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勢比較平坦的山間小盆地,被當地人稱之為「壩子」. 115、雲貴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廣泛,形成奇異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聞名的雲南路南石林和貴州的龍宮、打雞洞等. 116、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境內,在天山以南,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117、塔克拉馬干沙漠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 118、准噶爾盆地位於新疆境內,在 天山以北.由於降水較多,農牧業發達,被譽為「塞北江南」. 119、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盆地里鹽礦豐富,據初步估計,足夠全世界的人食用1萬年. 120、成都平原在 四川盆地西部,因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農業發達,農產品豐 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121、東北平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122、黑龍江省的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的油田.。

Ⅶ 國家地理講了什麼

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學會成立於1888年,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學會資助了對世界最遠的角落的探索,同時還發行了數百種獲獎的出版物,包括它的旗艦出版物-《國家地理》雜志

Ⅷ 《國家地理》這部片子共有多少集

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簡稱NGC)
公司總部:華盛頓特區
國家地理頻道秉承了國家地理學會的核心價值,致力於探索歷險、保護環境及教育方面的推廣工作,並將國家地理豐富的資訊及精煉的內容,包括歷險探索、自然歷史、科學、野生世界及人類。國家地理頻道以27種語言轉播至全球153個國家,擁有逾1.7億收視用戶。

國家地理頻道歷史
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節目的其中之一為實現探究世界、分享知識和保護環境等崇高目標,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國家地理學會於1997年建立起雜志、書籍以外的另一條傳播渠道,那就是由國家地理電視與福克斯娛樂集團合資設立的國家地理頻道。 在國家地理頻道誕生之前,梅爾維爾•貝爾•格羅夫納就預感到,可以利用彩色電視機向全國觀眾播放國家地理學會製作的電影。1965年9月10日,學會播放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專題節目《美國人在珠峰》,影響巨大,創造了當時紀錄片的最高收視率。很快,學會每年的四部專題片不僅促進了行業標準的提升,也吸引了大量觀眾。1968年的《亞馬遜》擁有3500萬觀眾,兩周內的收視率比其他任何電視節目都高。 1997年9月,國家地理頻道首先在歐洲成立,而後陸續在亞洲、拉丁美洲和美國開播。短短數年,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已經用34種語言在166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包括探險發現、環保教育、科學新知、人文風俗等主題,憑借無與倫比的視覺品質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榮獲過1000多項業界大獎和126座艾美獎。
[編輯本段]國家地理頻道在中國
2000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獲准通過衛星向中國內地的各電視台傳送節目素材,使億萬中國觀眾能夠更快捷地欣賞到國家地理頻道節目。國家地理頻道已經與20多家地方電視台合作推出了《寰宇地理》欄目,每周7天,每天1小時,把全球最尖端的科技、最驚奇的自然畫面展示給中國的電視觀眾。《彩繪非洲》、《珍珠港戰爭的烙印》、《大地脈動》等精彩節目感染並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內地觀眾。 國家地理頻道還為中國觀眾帶來以國家地理攝影師的視角拍攝的中國主題故事,在《寰宇地理》中播出。如《魅力中國》主題系列、揭示神秘大熊貓生活的《國寶大熊貓》以及講述秦始皇如何一統江山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的《秦始皇的秘密》。 2002年6月,國家地理頻道地兩部紀錄片《長牙巨獸》和《空中獵手》在第九屆上海電影節上分別榮獲白玉蘭獎最佳自然類紀錄片攝影獎和評委會特別獎。這是國家地理紀錄片1998年以來再獲中國業界殊榮。 2002年9月,國家地理頻道與中央電視台聯袂合作,首次跨國直播《埃及古墓揭秘》現場考古特別節目,使千百萬中國內地觀眾通過央視一套和十套與全球數億觀眾同步共享這一考古盛事。2006年,國家地理頻道再次聯手央視,推出《故宮》國際版,通過國家地理頻道全球播出網路為世界觀眾展現古老悠久的中國文化。讓中國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國家地理頻道無疑是連接兩者的最佳渠道之一。

國家地理頻道於1998年在亞洲成功開播後,業績卓著,日新月異。時至今日,其24小時收視戶已突破3900萬,成為亞洲有線電視發展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頻道之一。 在中國內地,國家地理頻道與國內40多家地方電視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兩檔節目,這些節目均為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節目中的精華製作,他們以其卓越的品牌質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感染並吸引數以萬計的內地觀眾。 集合國家地理電視的精華之作,國家地理頻道將國家地理深造廣博的資源,無與倫比的質量和真正的英雄帶給全世界。其黃色長框標識己成為探險發現的代名詞,深入千家萬戶。迄今為止,該頻道的節目已用25種語言、在144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閱讀全文

與國家地理都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