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地理空間信息
地理空間數據包括空間數據(spatial data)和屬性數據(attribute data)。前者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幾何特性的數據(如:x,y,z。如果是矢量拓撲的還有拓撲數據)。後者描述空間要素特性的數據(如:一個點所代表的意義……)。說白了就是普通事物數據加上它的坐標。存儲於不同的資料庫或同一資料庫不同層的數據的總和。詳見地理信息系統教材。《introction to infromation systems》thrid edition很給力。看看就知道了
Ⅱ 如何理解地理學的觀察世界的兩個視角空間和環境
地 理 問 題 要 對 尺 度 大 小 進 行恰 當 選 擇 。 尺 度過 大 大 , 地 理空 間 尺 度 視 角 是 透 過 空 間 尺 度 的 透 鏡 觀 察 和 理 解 地 理事 象 分 析 解 決 地 理 問 題 的 觀 念 和 方 法 、 量細 節被 省 略 尺 度 過 小 陷 入局 部 而 不 能 窺 其 全 貌 。 這 一 視 角 對地 理 教學 的 指 向 性 要 求 為 教 師 應 根 據 教 學 : 里 主 要 介 紹 地理教 學 中 常 見 的 地 理 空 間 尺 度 劃 分視 角 地 理 空 間 尺 度 選 擇 視 角 和 地 理空 間 尺 度 變 換 視 角 幫 助 學 生 形 成 地 理 空 間 尺度 劃 分 的 視 角 。 需 要 選擇 恰 當 的 空 間 尺 度 開 展 地 理 教 學 以 引 導 學 生 用 正確 的 尺 度 觀 念 並 選 擇 恰 當 的 空 間 尺 度 來 看 待 地 理 事象 空間 尺 度 。
Ⅲ 怎樣理解地理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著重是空間關系。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中國國家政區: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城市 -- 城鎮 -- 村落。
怎樣學好地理?
世界政區:洲--國家--各國首都--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7、要結合圖表把地圖或是地形圖放在自己的床頭,每天觀察一到兩遍,老師講課要努力記住老師的要點,順便把一些不重要的文字也要掃一眼,最重要的還是你要有對地理學的興趣,這樣你會事半好幾成功倍!
Ⅳ 有關地理概念的理解與原理應用問題
“能力立意”始終是地理命題的核心,“能力”的基礎恰恰是建立在對地理概念的理解與原理應用上,概念和原理應是二輪復習的不容忽視的一點。地理概念是地理知識表述的詞彙,地理概念的理解是認識、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基礎;地理原理包括地理過程、地理規律、地理分布、地理因果等,是地理知識表述的語法。■答題中的常見問題
例1: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破壞會對環境造成哪些不利影響?
學生答:砍伐森林會造成頌輪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次生鹽鹼化,從而造成氣候變壞,環境惡化。
解析:回答中存在的問題:第一,植被主要包括森林和草原,學生把“植被”簡單地理解為“森林”,沒有把握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其次,學生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的次生鹽鹼化混答在一起是錯誤的。其實,這是在不同地區產生的不同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是指降水量較大、地形坡度也較大的地區植被破壞後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土地沙漠化”是指降水量較小、風力較大的地區植被破壞後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土地次生鹽鹼化”一般是由於較乾旱地區不合理灌溉造成的。
例2:法國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較英國優越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答:法國在英國的南面,氣溫高,光照強。
解析:回答中存在的誤區與漏洞是:用“氣溫高”來描述法國發展農業的氣候優勢不科學、不準確;緯度低不是光照強的原因。光照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海拔高度、天氣狀況、晝夜長短、大氣污染狀況。影響熱量的因素主要是太陽輻射(主要受緯度高低的影響)。
例3:大興安嶺西面是什麼地形區?北京國慶節時晝夜長短變化?
學生答:西側高原(或:地形平坦);北京晝短夜長。
解析:說明該學生不能區別地形類型、地形特點、地形區三個“地形”擴展概念。該學生也不能區別晝夜狀況、晝夜長短狀況、晝夜長短變化狀況三個概念。
例4:背斜構造為何地形倒置,在地貌上形成盆地或谷地?
學生答:背斜部分,由於受到拉力作用而使岩石破裂,容易被風、水、冰川等外部作用風化、侵蝕,再帶到其他的地方,從而形成谷地。
解析:“背斜部分”范圍太廣,不準確,應為“背斜頂部”;“岩層破碎”而非“岩石破碎”,岩層與岩石兩個概念在此不可通用;背斜構造是岩層受擠壓作用形成的,背斜頂部岩層受拉張作用,而非“背斜部分,受到拉力作用”;風化作用在這里不是主要的。
例5: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氣溫降低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答:太陽輻射把熱量傳給大地,大地再把熱能傳給大氣,所以離地面越遠得到地面的熱量越少,溫度越低。
解析:學生的回答中有以下不妥或錯誤:有的地方用“熱量”,有的地方用“熱能”,概念運用不當;太陽輻射把熱量傳遞給大氣的過程是:太陽輻射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溫,低層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後,再通過輻射、對流、湍流等方式將談襪熱量傳遞給高層大氣。此外,學生在此不必回答能量傳遞的過程。
■概念和原理應用問題
以上教學和考試中學生答題的表現反映出:前三例是對地理概念的認識不到位,一些知識點上存在誤區。後兩例是學生對基本原理含櫻激有一個大概理解,但回答問題時往往用生活語言代替地理學科語言,答得越多,越容易出現用詞不當、答非所問的現象。教材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表述是最精練、最簡潔、最准確。因此,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按照課本上的表述記憶是必須的,特別要注意理解性地記憶其中的關鍵詞。記住了概念和原理的教材表述,我們就掌握了地理術語。在描述某種地理現象或闡述有關問題時,才能運用地理學科語言簡明扼要地准確地答題。備考中應注意三點:1、准確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含義,理解重於死記硬背。2、學會運用地理學科語言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特徵。3、文字圖表相結合,變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為形象的聯系。
Ⅳ 地理怎麼理解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 -- 世界政區 -- 各國首都 -- 洲 -- 地區 -- 州 -- 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 地名 paz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 綜合性
o 綜合自然地理學
o 古地理學
* 部門性
o 地貌學
o 氣候學
o 水文地理學
o 土壤地理學
o 生物地理學
+ 植物地理學
+ 動物地理學
o 化學地理學
o 醫學地理學
o 冰川學
o 凍土學
o 物候學
o 火山學
o 地震學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更注重地理學中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 社會文化地理學
o 人種地理學
o 人口地理學
o 聚落地理學
o 社會地理學
o 文化地理學
o 宗教地理學
* 經濟地理學
o 農業地理學
o 工業地理學
o 商業地理學
o 交通運輸地理學
o 旅遊地理學
* 政治地理學
o 軍事地理學
* 城市地理學
其他分支學科
*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Ⅵ 創造性的地理空間 這個名詞怎麼解釋
蘇聯電影學者普多夫金拍攝了以下五個片段:
(一)一個青年男子從左向右走來。
(二)一個青年女子從右向左走來。
(三)他們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點著。
(四)一幢有寬闊台階的白色大建築物。
(五)兩個人走向台階。
這樣連接起來的片斷在觀眾眼中變成了一個不間斷的行動: 兩個青年在路上碰見了,男子請女子到附近一幢房子去。實際上, 每一個片斷都是在不同地點拍攝的。表現青年男子的那個片斷是在國營百貨大樓附近拍的,女人那個片斷則是在果戈里紀念碑附近拍的,而握手那個片斷是在大劇院附近拍的,那幢白色建築物卻是從美國影片上剪下來的(它就是白宮),走上台階那個片斷則是在救世主教堂拍的。
結果,雖然這些片斷是在不同的地方拍攝的, 可是在觀眾看來卻是一個整體,在銀幕上造成了所謂的 "創造性地理學"。 這里利用人們的錯覺把不同時空的片斷構成一個整體,蒙太奇的分解組合功能充分地體現了出來。
普多夫金的試驗證明了蒙太奇具有創造時間空間的功能,而長鏡頭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終於影片敘事時空。
Ⅶ 如何看待空間地理規律自然地理過程整體性
jdjxhcbskbdbdh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