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什麼河流和什麼等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什麼河流和什麼等

發布時間:2023-08-04 10:40:30

㈠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的什麼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㈡ 亞洲地理位置和范圍

亞洲的地理位置:

亞洲地理經緯度位置

1、緯度位置

亞洲最北端的北地群島,地處北緯80。最南端努沙登加拉群島,地處南緯10°,南北跨緯度約90°,且跨寒、溫、熱帶。

2、經度位置

亞洲最東端白令海峽,地處西經170。,最西端地中海海濱,地處東經25°東西跨度165°左右。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亞洲地理海陸位置

1、相鄰的大洋:亞洲東臨太平洋,北f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洋洲相望。

亞洲地理半球位置

主要分布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亞洲地理范圍: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

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

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2)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什麼河流和什麼等擴展閱讀

亞洲的面積和地區劃分

亞洲地理面積

亞洲的面積4 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亞洲地理地區劃分

按地理方位,可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弧和中業6個地區。中困位於東亞,其他的東業國家還有蒙古、朝鮮、韓國和日本四圍。中國北鄰北業,西臨中業和西亞,西南有南業,南臨東南亞。

㈢ 七大洲的地理范圍、地形特徵、河流分布、氣候特徵

1、亞洲

地理范圍: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地形:

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邊緣地區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又有世界最低的窪地死海和遼闊的平原。

河流:

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葉尼塞河、勒拿河等。

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氣候: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

2、非洲

地理范圍: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維德角,北至吉蘭角。

地形: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稱為「高原大陸」。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

河流: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

氣候: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

3、歐洲

地理范圍:

歐洲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地形:

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佔全洲總面積的2/3,主要平原有東歐平原、中歐平原(波德平原)、西歐平原;地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冰川地形廣布;山脈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河流:

歐洲流經數國的大河有萊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奧德河等。此外主要河流還有法國境內的塞納河、盧瓦爾河、加隆河等、俄國境內的窩瓦河、第聶伯河、烏拉爾河、英國境內的泰晤士河、義大利境內的波河等。

氣候:

歐洲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也有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歐洲是世界面積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積為1017萬平方公里。

4、北美洲

地理范圍:

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東北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地理位置優越。

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南至馬里亞托角,西至威爾士王子角,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

地形:

北美洲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為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河流:

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內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

氣候: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

5、南美洲

地理范圍:

南美洲東至布朗庫角,南至弗羅厄德角,西至帕里尼亞斯角,北至加伊納斯角。面積約1784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地形:

南美洲地勢西高東低,也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為高大山系,東部是廣闊的沖積平原和波狀起伏的高原(呈相間交錯分布)。

河流: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於大西洋水系以及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

氣候: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佔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

南美洲西部則有呈帶狀分布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安第斯山脈則為高山氣候,在南美洲東南部則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6、大洋洲

地理范圍:

大洋洲跨南北兩半球,從南緯47°到北緯30°,橫跨東西半球,從東經110°到西經160°,東西距離1萬多千米,南北距離8000多千米

地形:

澳大利亞大陸也可分為三個地形區:東部山地,大分水嶺縱貫南北,海拔約800~1000米,東坡較陡,西坡平緩;西部高原,是一片低矮廣闊的高原;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河流:

大洋洲河流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且水量較少,雨季水量暴漲,旱季有時會斷流,大多不利於航行。主要河流有澳大利亞的墨累河及支流達令河和馬蘭比吉河、羅珀河、吉爾伯特河、弗林德斯河、紐西蘭的克魯薩河、曼伯拉莫河等。

氣候:

大洋洲陸地面積不大,但有眾多的島嶼,散布在遼闊的太平洋海域上,南北所跨緯度因而各地氣候差異明顯,類型多樣。

7、南極洲

地理范圍:

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極洲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後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南極點。

地形:

第一,南極洲是世界上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350米;第二,地表大部分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層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第三,冰層下面有各種不同地形,在羅斯海與威德爾海之間有一條低地,把大陸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是高原,西部分布著一系列褶皺山脈。

氣候:

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烈風、降水稀少。南極洲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幾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

(3)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什麼河流和什麼等擴展閱讀

七大洲的人文情況為:

1、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人口 41.64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2、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人口10.325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3、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5.287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4、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5、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6、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7、大洋洲: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29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

㈣ 請告訴我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國家的概況

1、地理位置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2、地形

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

3、氣候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以上濕潤季風區與內陸乾旱區之間,以及北亞的大部分為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4、河流

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

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5、人口和國家

截至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自然增長率位於世界第三,僅次於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

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

亞洲國家的政體非常復雜,幾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形式的政府結構,也是世界熱點地區。區域合作在亞洲正在方興未艾,區域合作最有希望的地方是東南亞,東南亞國家聯盟有10成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總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12億。

(4)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什麼河流和什麼等擴展閱讀:

亞洲經濟

亞洲各國中,除日本,新加坡,韓國為發達國家外,其餘均是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都有一定的發展。許多國家發揮其。佔世界年產量的27%~30%:天然氣年總產量約100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年總產量的6%以上;煤年產量約10億噸,佔世界年總產量的22%以上。

年發電量約一萬億度,約佔世界年發電量的13%;鋼產量年約1.7億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4%;錫精礦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左右,其中馬來西亞的錫精礦產量佔世界各國中第一位。鎢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45%。

㈤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的什麼

首先是水流,古語「海納百川」並不單單是指海的包容性,更顯示了地形與水流流向的關系。從地形來看,亞洲是典型的的四周低,中間高的地貌,因而也就決定了河流大多數是從大陸中心圈起源,流向大海,
太平洋流域: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向與地形方向一致,多東流入海,主要屬於降雨補給的季風型河流;
印度洋流域:主要河流有發源於青藏高原南側的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爾溫江、 伊洛瓦底江以及發源於安納托利亞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前者為熱帶季風型河流,後者屬於融雪水和雨水補給型河流;
北冰洋流域:主要河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河水補給主要靠冰雪融水。因處高緯度地區,結冰期長,春季經常導致凌訊,形成廣大沼澤地帶。
內陸流域: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大部分發源於中亞高山,以冰雪融水為主要水源。綜合以上流域河流,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河流起源於高山,與地形作比較可以得出亞洲河流屬於「中間突出、四周開花」的特點。即從中心流向四周,從高海拔流向低海拔。
其次是氣候,
亞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是極為顯著的,最明顯的表現是在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和其它高山地區形成隨地勢高低而呈垂直變化的山地氣候類型。
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也表現在山脈走向對氣流運行的加強和阻礙作用上,從而影響氣溫、風向、風速、降水等。如因秦嶺和大巴山對冬季風侵襲的阻擋,使四川盆地冬季溫暖,大部分樹木冬季不落葉,而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地區因冬季風的侵襲,寒冷乾燥,且大部分樹木落葉,這樣秦嶺本身也成為溫帶和亞熱帶的天然分界線。青藏高原因其屏障作用,阻礙南北冷暖氣流的交換,冬季使印緬一帶較溫暖,夏季使甘新地區相當乾旱等。
亞洲中部的山脈高原還常常成為冷暖氣團的源地和高低氣壓中心,如冬季蒙古高壓發源於薩彥嶺一帶。同時薩彥嶺一帶也是極地氣團的源地,並由此形成亞洲冬季的主要大氣環流系流。而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表現得更為明顯。不僅形成特有的青藏高原環流系統,而且影響高原周圍地區的天氣和氣候,如青藏高原夏季為一熱源,加強了印度低氣壓,冬季為一冷源,加強了西伯利亞高壓,使亞洲季風異常強大。可以說,沒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現今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可能是一片亞熱帶沙漠,我國的新疆地區也不會如此乾旱。青藏高原的存在,不僅加強了亞洲的季風環流,而且阻擋了源於印度洋的盟暖濕氣流向亞洲內陸的輸送,並在高原北側形成下沉氣流,對亞洲內陸乾旱化的過程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個深入到大氣層中的火爐,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氣受熱上升,同時拉動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前來補充,由此而帶來豐沛的季風降雨;冬季情況正好相反,高原彷彿一個巨大的冷流,將其上方的空氣冷卻,從高原湧向印度洋,這就導致北方的冷空氣頻頻南下,從而形成強大的冬季風

閱讀全文

與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什麼河流和什麼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