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試述如何有效地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試述如何有效地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23-08-05 16:10:54

『壹』 如何建立地理高效課堂

如何實現地理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就是以發展思維為目標的課堂,就是從教到不教的課堂。以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教育形式了,而當前的高效課堂正是我們中學階段所大力倡導的教學新模式。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要實現地理高效課堂,就要努力做到:積極主動,目標達成,注重生成,合作學習,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高效學習。下面我就結合近期學習及個人教學實際,談一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備課
要上好一節課,實現地理教學高效的基礎就是我們老師要精心備課。備課不但要備課本,備學生,還要備教學設計(包括教學案設計和課堂設計),這是一項很復雜很勞累的工作,需要我們老師花費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平常我在備課中努力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把課本讀「厚」。我通過上網等各種途徑去查閱大量資料來解決本部分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這個過程的任務最重,尤其是遇到知識點較多的章節時,這一步就顯得更繁雜了,在如山如海的知識資料中,我要精心篩選出與本節課內容相符的材料,然後再按照知識系統循序漸進地整理出來。二是把課本讀「薄」。我在熟悉了課本內容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法和學法,努力把課本上的文字變成自己的獨具特色的、具有吸引力的課堂語言。基於這兩點,我先把我的教學思路以教學案的形式設計成文字形式,也就是預習交流-互動探究-當堂達標-質疑反思。 1、「預習交流」

這一環節先列出這節課的知識結構,下面給出適量的思考探究題目,或以填空形式或是簡答形式,目的是引導學生先自學,自主掌握本節的大部分簡單的知識點,也為下一環節節省時間。 2、「互動探究」
這一環節是一節課的最重要的一步,我在教學案上,常常分條理、循序漸進地列出這節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發給學生先自主探究,等到上課的時候,我就指導學生逐一解決這些問題,遇到比較難懂的問題就適當展開講解,當然一節課不會有太多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這一過程,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認識與理解,多以小組討論、組內達成共識、組與組之間歸納出結論的形式進行。在這一環節上,你若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了,你就會驚喜地發現學生們的思維原來是那麼的活躍,那麼的有見解,很多學生都能夠一語中的地說出問題的實質。我想這種驚喜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學習效果吧。這一環節是課堂的主要部分,用時約25分鍾,視具體章節而定。 3、「當堂達標」
這一環節就是我搜集了適量的極具典型性的題目,定時讓學生當堂做完,當堂反饋自己的學習效果,當堂檢測自己的學習效率。這部分題目是我花大功夫大精力在眾多的題目中精挑細選篩選出來的,通過上課來看,當堂鞏固效果良好。經過一段時間後,我越來越感覺茫茫題海,只要你下功夫花心思去找,總會找到好題的。 4、「質疑反思」
這一環節是留給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及對本節內容的掌握程度

自主進行質疑反思,有疑問的,或小組內討論解決,或向老師請教解決。我還會指導他們寫寫學後反思,試著寫一寫這節課的心得體會,或是新的認識等等。這部分在教學案上都是以鼓勵語的形式出現。如:「學貴有疑,問題是思考的產物,你的問題提得很好,很有分量,這就是善於思考的結果」等等。 二、用心上課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實現地理高效課堂的最重要途徑。下面我就從上課的幾個主要環節來說一說我的做法。 1、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是地理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整節課堂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導入往往是教學的一個良好開端。所以地理課的導入要以趣激趣,用生動誘人、精煉點題、設有懸念且探究性強的語言去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熱情。我認為好的新課導入應該是畫龍點睛之筆。例如,在教學天氣變化時,我就引用了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兵困上方谷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具體理解諸葛亮的一把大火燒得司馬懿正欲兵敗時卻下起了瓢潑大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的學習才有效果。 2、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是課堂的精髓所在,一節好課,應該有好的學習過程。 首先,課堂上的「講」和「學」。
①課堂上的「講」
課堂不是講堂,老師得先明白這節課「該講什麼、怎樣講」。「該講什

么」就是核心問題必講,思路方法必講,疑難問題必講;「怎樣講」就是講的時間不能過長,內容不能過多,節奏不能過快,提倡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課堂上「講」的境界就是要追求精確、精煉和精彩。
②課堂上的「學」
新課程倡導學生要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就是「我要學」;探究學習就是「我會學」;合作學習就是「我樂學」。這三種學習方式要因時因情況而用。 其次,課堂上的「討論」。
地理高效課堂是建立在課堂上的有效討論學習基礎上的,所以有效的課堂討論就要建立在學生個體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的,因此老師要根據問題的難度和廣度,給學生足夠的談論時間,而不是急於走形式,簡單化、隨意化。 最後,課堂上的「提問」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可以使老師將關注的焦點從課堂轉移到學生身上。好的課堂提問應該能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疏通學生的思考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 3、課堂小結
凡是都要善始善終,地理課堂也不例外,也應該有課堂總結。老師在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進一步鞏固強化,而且也能引導學生在課下主動收集資料解決疑難問題,力求把學習的最佳效果從課堂輻射延伸到課下。

三、細心批改作業
細心改作業,耐心輔導都是日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與工作。通過改作業,你會發現不少課堂上你沒注意到的問題,發現了問題才能鞏固強化所學,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通過耐心輔導,不僅能夠解決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還可以拉近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於更好地完成教學。 四、專心抓落實
「再好的教學如果不落實到學生身上,都是無效教學。」因此老師要在學生落實所學上常抓不懈,絕不放鬆。課堂上要將所學落實到課本上、學案上、筆記上;課下要落實到作業上,不僅要按時獨立完成,而且要保質保量完成。對於那些做不完或完成不好的學生一定別放過,要及時監督、督促做完。我深感「抓落實」的重要性,的確,學生的「學」要比老師的「教」更重要呀。
教學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與研究;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立教於學;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講究技巧方法。實現地理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是我們不懈追求的教學模式,讓我們共同努力吧,以期讓我們的地理課堂更精彩、更高效!加油!

『貳』 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課堂

一、高效地理課堂應注重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是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一個手勢,一句話,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揚,甚至一個微笑,都能給學生一個奇跡。學生的心理世界是豐富的,是可以開發的,我們教師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幫助學生渡過難關是必要的,但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要不斷傳遞滲透地理思想,要讓學生自己體驗和感受地理思想的微妙,不斷開發思維潛能。這中間老師是支持者,是引導者,是夥伴,是地理思維火花的點燃者。教師也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創設地理場景。所以教師在講地理課時,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去滲透地理思想,培養學生的地理興趣和地理思維,不斷挖掘和開發各種資源,為學生學好地理打下一劑強心針。
成功的地理教師都十分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靈活選用故事、做游戲、猜謎語、舉實例、編口訣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008年我國汶川大地震後,我及時組織學生結合在學校討論如何避震,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他們學到了有用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中國水資源」這一內容時,我要求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查家鄉的水資源利用情況:(1)當地用水資源有哪幾種類型?(2)當地用水分為幾類?等等。然後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組指定一名學生作為課題負責人,各小組帶著自己的課題進行探究活動,最後全班匯總。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知道家鄉水資源利用的類型,並提出一些節水的建議和措施。如果每個地理老師都能巧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氛圍,構建多彩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思想,追求導入新課的有效性、問題探究的有效性、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激發興趣的有效性,那麼教學效果的「立竿見影」,高效課堂就打造成功了。
教學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是貫穿教學過程的主線。問題情境設計應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設計的問題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二是提出的問題要注意難易適中,使學生「跳一跳夠得著」;三是對於難度大的問題,設計上要呈現梯度,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解決問題,感受在探究中獲取知識的喜悅。例如在學習《世界人口》這節課時,我設計了「世界人口增長的快慢對當今社會有何影響?」「正確的人口政策是怎樣的?」等問題,讓學生小組進行討論,互相啟發,集思廣益,開闊思路;也可以抓住中心和關鍵,全班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通過對問題的引領,使學生理解人口增長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在這個環節里,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爭論等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教師的適時引導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地理課堂中多媒體的使用必不可少。
地理課程標准提出:「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在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學評價中,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通過製作PPT課件、瀏覽互聯網網頁、建設專題學習網站、觀看錄像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增加地理教學素材,使教學更手段富有實效。
近幾年來,我校電子白板和一體機的配置後,突然間課堂教學變得有滋有味了,大量的有關圖片插入、動畫、聲音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不僅使同學們學習地理數學的興趣提高了,而且有些地理知識更加容易掌握了。課堂既能展示大量的地理信息,又能進行大量課堂反饋練習,還能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問題。很多地理概念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自然完成,多媒體為高效課堂提供了平台,學習、探索、歸納、總結、結果展示一氣呵成,再加上圖文並茂的效果,使學生多方位、立體型感知,教學效果很好,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在閱讀「我國東部雨帶的移動示意圖」和「鋒面雨形成示意圖」時,如果讓學生看這些靜態的地圖,學生很難掌握雨帶移動的規律和鋒面雨的形成過程。但用Flash 軟體把它們設置為動態,即在不同的時間顯示雨帶移動的地區,動態顯示冷暖氣流相遇交鋒的過程,即使教師不再說明,學生也可以明白圖的意思,並且在其頭腦中留下雨帶移動和鋒面雨形成的情境。這樣,就把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了,從而有了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教師的情緒會時刻影響高效的地理課堂。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是精神飽滿,情緒控制適當,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來,眼睛、微笑,一個手勢有時能給學生以無窮的力量,幫他們樹立信心。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影響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產生。一次偶然的失誤回答,如遭到大聲呵斥,可能會給剛剛起步的人生,畫上句號。面帶微笑的教師在站上講台的那一瞬間,這種和藹可親的教態便可將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學拉回到課堂中。整個課堂學生能看到,能被無形地感染。學生的回答、積極思索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來,能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學生的自信心在不斷增強,並且思維更加積極,學習成為一個自發主動的過程,從而引導大部分學生也積極參與進來,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四、創新能力的培養應是地理高效課堂的一部分。
地理課堂要注意設置一些有助於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題目。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部分,創造性思維的實質就是求新、求異、求變,創新是教與學的靈魂,是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善於從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在反饋中多問幾個能不能這樣想,或者那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解法等等,讓學生不僅僅只把題目做完,而且去考慮這個題之外更多的東西,培養學生全方位立體性思維。一堂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本課內容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讓地理課堂真正鍛煉學生的地理思維,達到高效課堂。
在教學《地圖》這節課的「不同的山體形態」知識點時,我請同學們伸出自己的一隻手,拇指放於掌內握成拳,假設它是一個山體模型,然後找出山體模型有哪些地形。手背部關節突起的部位相當於山頂,關節間的部位相當於鞍部,而4個手指從根部起的第一節的背部相當於山脊,手指間縫相當於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順著指縫向下流,說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為河流的發源地。手的小指的外側相當於陡崖,即平時人們所說的懸崖。在進行形象演示的同時,師生共同參與,積極展開討論,發揮學生的思考和想像能力。
五、高效課堂應注重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
我在地理教學中時常發現一些學生,教師布置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沒有自主去看書學習的習慣,依賴性很強。一遇到難題,不專心思考,總想問別人。結果時間一長,養成不能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習質量自然上不去。這種學生平常學習可能給老師的感覺還可以,可是到了考試的時候,很多題不能獨立完成。地理有效教學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教師只是扮演「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為學生創設一種有利於地理有效教學活動的情境和途徑。學生從始至終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1)選題的自主性:地理有效教學尊重學生對研究課題或項目的自由選擇,鼓勵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所熟悉的社會生活中去選擇課題或項目的內容並做出最後的決定。只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的內容,才能使學生傾注全部熱情,認真地進行學習,有效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2)課題組成員組合的自由性:興趣相同的學生自由組合成課題組,有利於全員參與和開展學習研究。(3)學習過程的自覺性:因為有效教學不是教師強迫學生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學習的積極性必然提高,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嘗試,去謀求個體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使學生能主動接觸社會生活實際,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剖析地理原理,指導學法
自主學習不同於自學。自學是沒有老師指導,自己獨立學習。而自主學習有賴於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需要教師經常組織、啟發、點撥、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只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逐步培養起來。
高中地理有關地理規律的內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分布規律、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日變化、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規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海水溫度和鹽度分布規律、洋流分布規律、陸地自然帶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地質演變規律、城市演變規律等。如果能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進行空間分布、時間分布或演變方面的規律提煉,則有助於學生歸納能力的提高,也有助於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其次,要善於對習題進行歸類分析,細心揣摩答題思路,精心總結解題規律,認真解剖思維障礙,從而能夠得出每一類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從中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超越。
例如,日照圖圖形變化多,情境變化大,知識跨度廣,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其實如果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方法提煉和實際應用,則日照圖也是不難的。因此在課堂中可以通過能力立意型習題的解答和反思,讓學生思考和討論:自己所用的解題方法是否科學,與其他同學的解法對比,誰的解法更靈活和更有創意,哪種解法更具有簡潔性和技巧性;如果習題的情境和解題條件變了,應該如何進行解答;日照圖的判讀是否有規律可尋等。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後歸納出日照圖解題時應該抓住的規律。
七、教師應了解一些學生的認知規律
上好一節地理課不容易,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竭盡全力,而且要堅持不懈,要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我們是教會學生去學會學習,我們的想法和學生的想法有時不能一下子進行溝通,這是正常的。我們要沉住氣,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時間,我們的方法和做法應該是合理的,不要動不動說學生真笨,這么容易就不會做等之類的話,這樣做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一句話,不要把我們的思維強加到學生的身上,而時刻為學生著想,使我們的課堂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八、師生和諧互動,獲得生成性知識。
芝加哥大學教授萊恩·艾斯奎斯認為,教學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雙邊活動,不僅要看結果,更要看過程。課堂教學要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形成和諧、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這樣學生就會在滿意、愉快、合作、互動和互助的積極情感狀態中學習。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學生的聲音就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例如,在教學「青藏高原的湖泊」時,教材里只說到青藏高原的湖泊是以鹹水湖為主,為什麼是鹹水湖卻沒有涉及,於是我鼓勵學生探討這個問題。有的學生說是因為當地氣候問題;有的說是因為青藏高原有豐富的鉀鹽,所以湖水咸了;有的認為是當地雨水少,蒸發量大的緣故。對學生提出的每個答案大家都可以爭論,發表不同的見解,同時我都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學生受到鼓舞,士氣很高。

『叄』 如何有效地進行地理教學

如何有效地進行地理教學

一、教學目標精確恰當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精確恰當,全面貫穿新課程理念。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控制、評價等功能,有效的教學始於認清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充分發揮目標的各種功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課堂的40分鍾里要教什麼內容?哪些知識點是重點和難點?通過課堂的學習,要實現怎樣的目標要求?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前,我們要注重對課程標準的分析,以此來明確教學目標和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時,課標要求為「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湘教版教材選擇了「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作為例子,如果教師只把課堂重點放在田納西河,那是絕對不能「達標」的。通過解讀課標可知,課標並沒有明確要求具體掌握哪一條河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在學習田納西河流域後,總結出流域開發的一般思路。然後,讓學生利用分析流域的思路,對伏爾加河流域以及我國長江、黃河、珠江等流域開發的異同進行分析,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

二、選擇有效且高效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

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我們不可能把全部的內容教給學生,必須選擇有效並且高效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得出規律,掌握方法。教學內容組織得精確得當與否決定了一堂課的成敗,決定了教學是否有效。新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具有科學性、思想性和系統性。要緊密圍繞新課程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加工處理,把知識結構變成教學結構,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有序、有效。

在高中地理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標多本」的情況。在統一的課程標准下,各地分別使用人教版、湘教版等四個版本的教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增加、刪減和替換,來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上面提到,在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時我們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掌握流域開發的總體分析思路。在時間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可能讓學生把每一條河流都詳細進行學習和探討。因此,我們要選擇一個有效且高效的案例進行詳細的分析。由於學生的世界區域地理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對美國的田納西河較為陌生,我在實際教學中就曾用長江這一學生較為熟悉的案例替換田納西河的案例。學生通過分析長江各河段的地理特徵,得出河流各河段開發利用的一般規律。

『肆』 如何打造高效地理課堂教學

(一)改變教學方式。
以前的地理課教學,教師在課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畫、背,純粹是灌輸式教學,課堂無滋無味,死氣沉沉。地理是一門常識課,應根據內容的需要適當選取自學式、引導點撥式、動手動腦操作式、學案導學式等方法進行教學。我平時用學案式較多。學案不同於教案,教案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於教師講什麼和怎麼講,而學案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於開啟學生智慧,調動學生積極性,發展學生知識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後者重在學;前者以教師為中心,後者以學生為中心;前者強調「給予」,後者強調「拿來」;前者側重「學會」,後者側重「會學」;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諄諄教誨,誨人不倦」,後者追求的目標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二者雖密切相連,最終目標一致,但在課堂角色、教育觀念、課堂結構、教學方法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在用學案進行教學時,我努力做到新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究,課本讓學生自主閱讀,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讓學生概括。學生根據「學案」進行自主學習,將學習成果在課堂上與教師探討,與同學交流,實現一種「探索,質疑,學習,應用」的這種層層推進。學案導學使學生自學目標步驟清晰,可避免學習的盲目性,他們可以根據「學案」,初步理清教材內容,記錄學習中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二)熟練運用教具使課堂生機盎然。
地球儀、地圖等教具地理課必不可少,而新教具多媒體、展台的應用更能把課堂容量增大,同時使一些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再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知識的探索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製作合理化、便於操作的實用的多媒體課件,並適時引用,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強勁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高效課堂的生成。如:我在講我國的降水分布規律時,我使用了多媒體課件,我分別將降水在1600毫米以上、800毫米——4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的區域依次進行閃爍,展示在學生面前,並將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加粗依次閃爍,等降水量線經過的主要地名依次閃現。而後我在課件中畫出一條帶箭頭的線,此線從沿海指向內陸。有的教師讓學生沿箭頭所指方向觀察降水的分布,學生們很快就說出了我國降水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降水分布不均的規律。直觀、形象,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從教學而言
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思維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我認為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思維有以下幾點做法:
(一)提出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
學生盲目的學習,效率必然很低,學生知道學習的目標,是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和調節學生學習行為的一種好方法。每一節課教師要展示本節的學習目標,學生根據展示的學習目標,進行自學,研讀教材和地圖,尋求問題的答案。自學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繼續尋求答案,仍然無法解決的,做好標記,教師巡視過程中提交,個性問題及時分析解答,共性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後分析講解。這樣堅持一貫,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教材的可讀性,增強自學的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受益一生。
(二)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創造合作進取的學習氛圍。
在利用學習小組學習的時候,應該注意的是:一是分好學習小組。在分學習小組時,要把學生按學習狀況的上中下搭配成小組,還應指定一個組織能力強,責任心強,學習較好的學生任組長。二是注意不要放任自流,讓學生無目的無頭緒地亂哄哄,必須使學生說有內容,議有目標,查有依據。此外,還要注意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小組活動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在活動中,教師要進行抽查,個別輔導等。
小組合作學習,既能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學習中,集思廣益,各抒己見,積極思考,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讓學生積極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用激情影響學生,使學生課上處於主動學習的狀態。
「激情」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呈現的表情、聲音和情緒等。這些因素將直接給學生以知覺刺激,對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產生直接影響。它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高漲的學習熱情,能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能讓學生保持旺盛的精力,使學習活動進入高效的快車道;相反,也會使學生情緒低落,學習被動,甚至產生抵觸情緒或開小差,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也根本談不上有效的師生互動。

『伍』 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認真鑽研精心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課標。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認真鑽研教材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教師必須依據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三維目標進行科學定位。
其次,要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與方法,要符合知識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實際,不能千篇一律選擇某種固定的教學方式,更不能依葫蘆畫瓢,照搬別人的教學方式。提倡那些依照教學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
第三,要認真設計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所提的問題,既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又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既能引發學生對知識沖突的興趣,又有利於學生思維活動的充分展開。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想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必須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穩定的持久的興趣能使認識過程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能使觀察更加敏銳,記憶得到加強,想像力更加豐富,使智力活動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了興趣就會主動探尋,深入研究。
吸引學生產生興趣的方法多樣,一次充滿激情導入、一個耐人尋味的提問、一串形象生動的比喻,甚至老師幽默風趣課堂語言等等,老師應盡可發揮個人特長,大膽創新,積極嘗試。
誘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學效果自然與眾不同。 興趣是學生求知的不竭動力,只有在興趣的動因之下,學生才會認真地去思考去學習,從而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挖掘和探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學習當中,既掌握了知識,培養了情感,還陶冶了情操。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手段
一節課45分鍾,教師必須精心籌劃、合理安排。
首先做好課前五分鍾的展示秀:九年級地理課一星期只有一節課,學生要學第二課時的時候可能把第一課時的內容給忘了,因此在每節課的前五分鍾完全放手交給學生取名叫「課前五分鍾,秀出你自己」。或要求學生結合將要學習話題,展示與話題相關的課外搜集。
其次應預留課內的作業時間:在教學中一定要精講、少講,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去完成作業。老師要根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梯度地制定相應的練習,練習要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場完成,對於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可當場進行輔導。
第三應做好課後的總結記憶:學習完一節課的內容之後,教師適時進行歸納總結記憶是十分必要的。對於要記住的重點內容,要讓學生在書上進行標記,有的在書上畫出,有的記下筆記。有些需要背記的知識內容,要盡可能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場記住。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
課後反思有助於教師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我,課會越上越好。教學貴在反思,反思貴在堅持。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記錄教學過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以反思促教學,這樣就能不斷提升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本領,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有效性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課前認真鑽研精心備課,離不開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教學時間的合理安排,更離不開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

『陸』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

何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我們在地理課堂中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培養讀圖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並且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法指導,促進其有效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很有趣味性的學科,地理知識豐富而精彩。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研究學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以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火山地震帶及其分布」為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地球」「地震破壞」的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短片回顧我國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場景,把學生帶入教學情景中,讓學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激發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從而調動了學生探索地震相關知識的極大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師的有效性。

二、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除了用常規的文字語言來對地理知識的描述外,還有另外一種語

言,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圖語言。對初中學生而言,教會他們讀圖、用圖,不僅能幫助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讀圖、析圖、用圖、畫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盡量把地理知識融入到地圖中去理解,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自然就養成了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例如我採用形象比喻法來教育學生記住一些圖形的輪廓形狀:黑龍江的輪廓像一隻美麗的天鵝,湖南的輪廓像美人頭,英國的輪廓像一隻正在吃一堆青草的兔子,義大利的輪廓像一隻女士的靴子等等;又如,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觀察地勢起伏時我採用剖面觀察法等等。
此外,地理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繪制各種圖表的方法,適當的統計分析知識以及地理問題的歸納方法等,然後指導學生通過資料的表達,地圖、各種圖表對地理信息進行全面、深入的歸類整理和分析。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去引導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信息的聯系、差異,力圖發現新的更有價值的地理信息。

三、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實施探索性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於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意識十分淡薄,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狀態,教學質量和學生聽課質量難以提高,而探索性地理教學就是主張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掌握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科學方法,探究性的獲得科學概念,並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例如,在「海陸變遷」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的一系列圖片,並進行分析:喜馬拉雅山在地質年代是怎樣的地理環境?我們利用科學史來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及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具有很高的價值。此外,地圖的運用在地理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略圖的運用尤為重要。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地理略圖,加強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習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七大洲、四大洋」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七大洲、四大洋」簡圖的繪制;又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行政區劃」時,學生也可以參與到每個省級行政區輪廓的繪畫中來,在這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

地掌握了它們的相對地理位置。地理略圖不僅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聯系,還能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地理略圖的運用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進行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評價方式,其中包括學生個人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覺思考的習慣,同伴的評價和教師評價有助於學生進行反思,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新課程倡導賞識教育,無論學生的成就大小,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教師的鼓舞和信任,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極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提高課堂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就是提出了「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地理教學只有做到「三維目標」的統一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可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從而使地理課堂有效性大打折扣。我們有時拘泥於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強調記憶,缺乏地理情趣,又或者過於嚴謹而使課堂不生動活潑。其實我們應該要更多地考慮如何更好的適應學生,如何與學生產生「共鳴」。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要善於欣賞學生,善於換位思考,善於與學生溝通,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甜美的微笑、和藹可親地與學生平等友好般的相處,就能贏取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就能創造一個和諧的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從教多年的地理教師,筆者雖然對地理教材已經比較熟悉,但是我們仍然需要精心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改好每一次作業。要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質疑自己的教學,找出自己教學中低效的問題進行研究,最終可生長出新的思想、新的教法,從而使地理教學更有效。

『柒』 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如何打造地理 高效課堂 是老師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下面是我整理的 ,希望對您有用。

地理高效課堂模式一

1 充分了解學生需要,科學運用 教學 方法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學生由於每個個體的不同,他們的 思維方式 和思維能力也大不一樣,他們的行為是不以教師的意識而轉移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要的基礎上,對症下葯,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當前,地理教師一般都需要同時教學幾個班,每一個班級都有每一個班級的特點,每一個學生間也都存在著差異性,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這種差異,只是單純的按照教案在每個教學班重復教學,那麼地理課堂就會逐漸成為“一潭死水”,不僅教師的教學失去了激情,學生也慢慢失去了聽課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首要的就是要了解學生需要,科學運用教學方法。

例如,在講授“多民族的家庭”這一課之前,筆者就針對不同的班級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對於所教的一個總體成績較好、學生較活躍的班級,筆者利用課下的一點時間,直接與學生展開對話,了解學生們對少數民族的熟悉程度,從而根據交流情況了解學生對這一課的學習有哪些額外的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前准備。而對於所任教的另一個班級,由於這個班的學生在上課時較為沉悶,於是筆者採取了問卷調查的方式,設計了諸如你所屬的民族是哪個?你對你所屬的民族有哪些認識?你還對哪些少數民族有了解等問題。通過學生的反饋筆者很好地掌握了學生的情況,從而為有效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合理整合教材內容,促進學生對知識認識的深化

初中地理教材沒有採用傳統的面面俱到的敘述方法,而採用的是專題式的表述,突出了區域特徵,這種編排方式有一定的優點,但同時又讓知識點顯得有些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性,並不利於學生形成學科知識體系。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既要突出專題所體現的區域特徵,又要能挖掘出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緊密的學科知識體系。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現有的教材內容作一定的取捨,合理利用教材。教材並不是教師的唯一課程資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情和教學目標,進一步的開發、利用、整合課程資源,使其更好地為己所用,並為學生所理解接受。

地理高效課堂模式二

一、充分的課前准備──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首要前提

構建高效中學地理課堂,要充分利用好課堂四十五分鍾,充分的課前准備是至關重要的。這包含了兩層含義:老師的課前准備和學生的課前准備。

(一)教師課前准備

就老師而言,要認真研讀《課程標准》,制定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能面面俱到。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要廣泛搜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比如地理文獻、地理現象視頻、影視劇、圖片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並精心設計導學案。

(二)學生課前准備

學生的課前准備主要是各個學習小組根據學案導學預習課本知識,形成對課本知識的基本認識,同時結合導學案,通過小組內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問,以便在課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課堂。

二、最佳的課堂環境──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

創設情境,可以理解為導入新課。常言道:施教之功,貴在引導。課堂教學導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導入時間一般應控制在5分鍾之內。同時,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創設能讓學生引起興趣、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相吻合的情境,並為本節課的研究課題服務。導入要目標明確,激發學生興趣。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

自主是培養能力的第一步,應始終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領悟。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課堂上要注意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各個學習小組明確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關任務,從不同的信息源中尋找相關信息,充分發揮每個組員的作用。讓學生根據導學案或在

教師的指導下,在和同學們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識,經歷體驗、感知、探索、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況等動手操作活動和思維操作活動,啟發和誘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思考,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這種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也具有最好的學習效果。

在學校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實施自主學習時教師應做到:①創建積極良好的課堂環境;②使學生認同學習目標;③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包括學習內容選擇權、學習時間支配權;④多種 學習方法 的靈活運用;⑤學生參與學習結果評價,並優化學習方法;⑥讓學生參與課堂管理。

在地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一般是通過學生小組的形式,其基本操作要領是:提出問題→形成學習小組→分解學習任務→團結互助、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小組學習成果→對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評價。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因此需要教師角色轉變,由“教”變“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因時、因地、因人、因學習內容而宜,教師應根據學校和自身的條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和探索小組合作學習。

四、精講細撥,指點迷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自主學習探究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課堂點撥、答疑解難則是體現老師教學智慧的有效教學之舉,更是教師主導作用最直接的體現。因此老師精講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學生疑難問題能否解決,教學目標能否達成,是課堂效益高低的關鍵之舉。精講就是講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這要求老師從學生做的教學案題目中發現的疑難之處,從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發現的疑難之處入手,重點講解;老師要授生以“漁”,給學生講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科學指導,全面評價──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補充

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當學生展示問題時,為了使學生對問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不能一味的鼓勵,要針對問題在鼓勵優點的同時,適當指明不足,在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是非觀。基於以上情況,在課堂評價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問題卡殼時,給予啟發式指導

2.問題偏向時,給予規范性指導

3.問題錯誤時,給予科學性指導

4.問題混亂時,給予點撥性指導

5.問題深入時,給予遞進式、發展性指導

地理高效課堂模式三

1.一個主題:“先學後教,自主合作。”“先學後教,自主合作”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讓學生人人都會學,人人都學好,全面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所謂“先學”,是指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按照教學目標和要求,自己學習教材內容並嘗試回答有關的問題。所謂“後教”,是指教師針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適當的整理,評價並進行必要的補充。所謂“自主合作”,是指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將遇到的疑難問題分小組討論探究。這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雙向互動和內在結合。

2.四個板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釋疑點撥、歸納 總結 。(1)自主學習:包括 課前預習 和課中自學。課前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依據導學案進行有效預習;在課堂中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2)合作探究:包括師生合作探究和生生合作探究。學生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對問題進行探究。(3)釋疑點撥:包括答疑解惑和方法指導。重點講解學生的疑難點和易錯點,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4)歸納總結:包括階段性總結和整體性總結。根據課型和內容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同時做好整堂課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3.七個步驟

編寫學案—據案自學—交流討論—釋疑點撥—當堂檢測—反饋矯正—鞏固遷移。每個班級將學生經過優化組合,分成6~8個小組,每小組由學習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組成,各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組成員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具體來說,重點抓好如下環節:

1.自學前的指導。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他們需要自學什麼內容,怎樣進行自學,達到什麼要求等。學生自學前的指導一定要具體、明確,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心中有數,才能在自學的過程中增強針對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2.學生自學。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積極的閱讀思考或動手操作,嘗試通過獨立與合作方式理解課本知識,並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其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能動性,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同時讓教師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以便增強“教”的針對性,不致重復學生自己已經學會的內容。

3.釋疑點撥。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結合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在該階段要做到三個“明確”:一是要明確點撥的內容。點撥的內容主要是學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內容;二是要明確點撥的方式;三是要明確點撥的要求。

4.當堂檢測。當堂檢測就是指教師課堂上要留出不少於15分鍾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導學案上的當堂檢測題。其目的是檢測和鞏固本節課的所學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通過檢測把知識轉化為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這對於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是極為有利的。

5.反饋矯正。反饋矯正就是學生完成檢測後,教師公布答案,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後,將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所反饋的問題並結合巡堂時發現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糾正。其目的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結構,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捌』 地理教學方法有哪些

初中地理教學涉及眾多的地理現象以及地圖知識,傳統的教師單純講課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學生。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恰當使用現代技術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但同時又不能摒棄傳統優秀的教學方法,如課前預習。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地理教學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地理教學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實物展示、直觀教具(如模型)、示範性實驗等,使學生通過觀察而獲取感性知識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供展示的對象有很多,而且隨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演示的范圍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好。

2、地圖法。地圖法是指在地理教學中,老師運用各種地圖,使學生獲得地理知識、提高地理技能、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地圖成為地理學科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3、綱要法。綱要法,又可以稱為「思維導圖」法,是一種利用由字母、文字、數字或者其他符號組成的直觀性很強的教學輔助工具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夠簡單扼要地把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表現出來。

4、探究法。探究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觀察、思考、討論、歸納等途徑進行探索,發現並掌握相關原理或結論的教學方法。

5、生活教學法。活教學法是將教學活動置於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並使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地理教學感悟與看法

一、加強課前預習

  在地理教學中,提高效率意味著學生需要將教師上課所講內容完全吃透,不影響下一節課教師繼續講授內容。要做到這一點,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格外重要。比如在學習「世界的氣候」時,教師就可以有目的地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南北半球同一緯度同一經度但不同的氣候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這種氣候與別的氣候的不同之處是什麼?這個緯度其他地區的氣候是什麼?海洋在這種氣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麼作用等等。讓學生自己進行預習,自發尋找資料。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要留下自己的疑問,留待課堂上同教師、其他學生一起討論,最終合作解決。這樣的預習活動往往能顯著增強地理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課前預習是優秀的學習手段,所以想要切實提高地理教育教學的效率,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必不可少。

  二、加強教學多媒體的使用

  科技的發展給教學帶來了許多便利,多媒體便是其中的一種。多媒體能將圖片、語言、文字、聲音、圖形等直接表現出來,再加上課堂上教師與多媒體、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就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地理課上,教師對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課本知識。如「地球的地貌」這一節的知識點較為抽象、復雜,僅憑教師的口頭描述,學生無法全面地想像到地球的演變過程,此時多媒體的功能就體現出來了。教師可以用一個動圖來演示地球漫長的演變過程:海洋變成了大陸,綠樹成蔭演化成了戈壁荒漠……這樣的教學形象生動,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了課堂所學內容,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進行合理想像

  中學生正是想像力豐富的時候,在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加以合理的想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如在學習「中國的版圖」時,讓學生想像中國地圖的樣子像什麼,陝西省的輪廓像不像是一個坐著的兵馬俑,就像西安旅遊景點中秦兵馬俑坑中坐著的那個?內蒙古自治區的輪廓像不像一隻在內蒙古大草原展翅高飛的雄鷹?甘肅省的輪廓像不像一隻鍛煉身體的啞鈴?至於東南各省的輪廓並不怎麼分明,那樣就可以連起來想像,比如湖南和江西兩個省份像不像一對情侶在接吻等等。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下進行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和見解,教師進行糾正,這樣比讓學生死記硬背記憶得更加深刻。都說語文應進行合理想像,其實任何學科的知識都應該進行合理想像。

  四、創設問題情境

  學習歷史知識的時候學生會想,如果生活在某個朝代,那麼就可以完整地掌握那個朝代的整個歷史脈絡了。同理,學習地理知識時,學生也會想如果生活在那個地方,那麼就能清楚當地的氣候、當地的地理環境對自身生活狀態產生的影響。由於學生有這樣的訴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該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如在學習「世界的居民世界的聚落」時,教師可通過以下方法來教學:首先,向學生展示需要了解的聚落的相關圖片,如展示東南亞高腳屋的圖片,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了解。其次,設想東南亞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假如學生生活在潮濕悶熱的地方該如何生存?最後,教師可以講一個與東南亞聚落民居形成的原因與過程相關的故事來更好地展現這節課的內容。唐代杜牧有一首詩中寫道:「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這說明學習不能只顧著表面熱鬧,更要將知識內容融入進去,情境不應只是絢麗多彩的動態畫面或活潑多樣的操作活動,其必須暗含著學生必須明白的課堂知識,能激發學生思考,能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發展能力和智力。

地理教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與學生不能因為地理在中考中的地位不高就忽視地理知識的教學。初中是連接小學與高中的重要一環,這一環上任何一點的缺失都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及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教師與學生應當充分認識到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讓地理學習成為學生日後更好發展的奠基石。為此,地理教師應該潛心鑽研新課改所大力倡導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並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其進行恰當、靈活的實踐運用,相信每一個地理教師都會鑽研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

『玖』 地理課堂有效教學 談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獲得了進步或發展。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課堂教學內使學生有效地獲取知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筆者進行了實踐探索。

1、巧設新課導語,追求教學的有效性

地理教學中的新課導入藝術,是優化地理教學結構,提高授課效率的關鍵一環。導語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就像樂曲中的「引子」,戲劇中的「序幕」,起著醞釀情緒、激發興趣、滲透主題、創設情境的作用。恰當、簡潔、生動或風趣幽默的導語,會有效地吸引學生,使其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迅速形成教學高潮。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出新穎的導語,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導入新課的方法有以舊拓新式、承上啟下式、設疑提問式、聲像式、謎語式等多種形式。例如,在教學「秦嶺一淮河」這節內容時,我用多媒體展示南方、北方傳統房屋建築的圖像,讓學生找出它們的區別,然後遷移到我國南方、北方的差異從而導人新課。又如,在教學中國地理「南方地區」時,我通過復習舊知識導入:(1)討論秦嶺一淮河一線,除了是我國南北方地區的界限以外,還有哪些重要特徵;(2)討論秦嶺一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區在降水和氣溫(一月)、農作物熟制等自然條件的差異;(3)復習北方地區的鐵礦產地,全國最大的能源基地以及我國幾大油田;(4)復習北方農民的生活及愛好的體育運動。通過上述的復習,可達到兩個目的:一是為新課內容提供了知識准備,二是形成新舊知識的對比,有助於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再如,在教學「海洋資源」這節內容時,我讓學生從陸地上的不可再生資源話題切入,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開發海洋資源的意義。這樣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了良好的學習動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巧設問題情境,追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是貫穿教學過程的主線。恰當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願望,啟迪思維,進而對知識本身產生興趣。在教學中,問題設計是否新穎、是否具有啟發性、是否符合初中學生的好奇心理,關繫到學生能否有效地進行探究活動。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用心設計問題情境,為學生的有效探究鋪路。
問題情境設計應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設計的問題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二是提出的問題要注意難易適中,使學生「跳一跳夠得著」;三是對於難度大的問題,設計上要呈現梯度,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解決問題,感受在探究中獲取知識的喜悅。例如在學習「世界人口」這節課時,我設計了「世界人口增長的快慢對當今社會有何影響?」「正確的人口政策是怎樣的?」等問題,讓學生可以與同桌進行討論,互相啟發;也可以在小組中進行討論,集思廣益,開闊思路;也可以抓住中心和關鍵,全班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認為:人口磨雹消自然增長率快對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國家有好處,人口自然增長率慢對人口增長過快的國家有好處。有的學生還提出:在發生天災人禍或戰爭而導致大量人員死亡的時候,人口自然增長率快會有好處等。這時我又引導學生去思考本節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什麼樣的人口政策才是正確的?通過對問題的引領,使學生理解人口增長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在這個環節里,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答辯、爭論等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教師的適時引導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巧用身體資源,追求教學的有效性

地球運動和經緯線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難點,極地地區的地理坐標的判定更是難中之難。教學中,瞎知我巧妙利用本指法解決極地地區的地理坐標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法是:握起右手成拳,大拇指在上為北方,四指所指的方向為地球自轉方向,這樣從北極看,為逆時針方向轉動;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方向轉動。這種方法非常簡便易懂,產生了很好的立體模仿效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運用起來方便易行。又如,在教學「地圖」這節課的「不同的山體形態」知識點時,我請同學們伸肆輪出自己的一隻手,拇指放於掌內握成拳,假設它是一個山體模型,然後找出山體模型有哪些地形。手背部關節突起的部位相當於山頂,關節間的部位相當於鞍部,而4個手指從根部起的第一節的背部相當於山脊,手指間縫相當於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順著指縫向下流,說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為河流的發源地。手的小指的外側相當於陡崖,即平時人們所說的懸崖。在進行形象演示的同時,師生共同參與,積極展開討論,發揮學生的思考和想像能力。

4、師生和諧互動,追求教學的有效性

芝加哥大學教授萊恩・艾斯奎斯認為,教學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雙邊活動,不僅要看結果,更要看過程。課堂氣氛是師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情感狀態,是師生在課堂上共同創造的心理和社會氛圍。課堂氣氛會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中的行為態度,課堂教學要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形成和諧、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這樣學生就會在滿意、愉快、合作、互動和互助的積極情感狀態中學習。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學生的聲音就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例如,在教學「青藏高原的湖泊」時,教材里只說到青藏高原的湖泊是以鹹水湖為主,為什麼是鹹水湖卻沒有涉及,於是我鼓勵學生探討這個問題。有的學生說是因為當地氣候問題;有的說是因為青藏高原有豐富的鉀鹽,所以湖水咸了;有的認為是當地雨水少,蒸發量大的緣故。對學生提出的每個答案大家都可以爭論,發表不同的見解,同時我都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學生受到鼓舞,士氣很高。

5、構建多彩課堂,追求教學的有效性

「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動力。」成功的地理教師都十分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靈活選用講故事、做游戲、猜謎語、舉實例、展郵票、編歌謠、搞競賽、析案例、搞辯論、研課題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008年我國汶川大地震後,我及時組織學生討論在學校、家庭等場所如何避震,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他們學到了有用的東西。
我國「神七」飛天,我開展了「宇宙星空探索」的知識講座,從宇宙的起源,到各種天體的產生、發展、最終滅亡,來揭示宇宙發展的內在規律,提出「地球上的人類向何處去?」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真理的熱情。
探究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探究性學習注重學生主體的參與性,有利於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學習個性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這些品質都是終身學習社會所必需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中國水資源」這一內容時,我要求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查家鄉的水資源利用情況:(1)當地用水資源有哪幾種類型?(2)當地用水分為幾類?(3)當地以哪種灌溉方式為主?(4)當地種植的農作物與水資源是否適合?等等。然後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組指定一名學生作為課題負責人,各小組帶著自己的課題進行探究活動,最後全班匯總。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知道家鄉水資源利用的類型,並提出一些節水的建議和措施。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是學習地理知識的主陣地。如果每個地理老師都能巧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氛圍,構建多彩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思想,追求導入新課的有效性、問題探究的有效性、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激發興趣的有效性,那麼教學效果的「立竿見影」,就不會再是神話。

閱讀全文

與試述如何有效地進行地理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