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提升學生的地理審題能力

如何提升學生的地理審題能力

發布時間:2023-08-06 21:30:33

㈠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1、高中地理學習,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要學會高效聽課。
①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②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③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④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

2、學會整合知識點,提高知識理解和記憶能力。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這樣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3、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記憶是學習的根本。
提高記憶力,可以專門的訓練一下。這一類的訓練比較多,比如我比較熟悉的:速讀記憶、編碼記憶、思維導圖記憶。速讀記憶是一種快速閱讀之後的重點記憶和理解記憶;編碼記憶是一種將編碼信息與恰當的線索聯系起來的個性化記憶;思維導圖記憶是一種將所需記憶內容整合成關鍵詞句後的思維記憶。以上三種記憶,是我個人用下來比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統的訓練,具體比較多,就不一一詳細講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軟體中對我上述的三種訓練都有具體的講解和訓練。

4、高效復習,溫故而知新。
①制定階段性的復習目標,合理規劃自己每一天的學習復習任務。什麼時候復習什麼科目,什麼時候做題訓練,什麼時候看書背誦,什麼時候查缺補漏等等,都一一明確下來。
②復習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只復習一科,也不要頻繁的更換復習科目。每一個時段的復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復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復習。
③自己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最好就保持同步進行。如果你掌握的很好,可以快於老師的安排,但不能被老師遠遠落下。
④每一小階段的復習之後,要檢查掌握情況。可以自己一個人進行:合起書本,回憶一下這一階段都學習復習了哪些知識,哪些知識是已經掌握了的,哪些是比較模糊的、還沒有掌握的、有疑問的,針對有問題的要趁熱打鐵,折回去快速溫習鞏固。也可以找你的夥伴一起進行,相互檢查、考校。

5、認真做題和面對每一次考試。
做題的時候:①要仔細審題,而且要審准、審透,提煉出有效信息。②要講究效率,會的就過(一定是要真的會,而不是感覺會),把時間放在不會的上。③不要動不動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題會讓你覺得題目很簡單,但實際做題的時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筆了。④適當進行題海戰術,掌握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
認真面對每一次考試。考試除了是檢驗你學習效果的方式,同時也是你積累經驗的過程,比如:①學會如何分配和把控時間;②掌握作答中各種細節的處理技巧;③磨練考試心態;④幫助自己認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復習提升。

㈡ 怎樣有效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一)動口朗讀是審題清晰的基礎
讀題是培養審題能力的第一步。通過讀題,使學生明確題意,為進一步思考。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讀題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確的規定,中高年級學生如可以大聲讀、、默讀,要讀通句子、不添字等,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讀題方法的指導。
1、認真仔細,讀准確。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經常會用眼睛掃一遍,就急於動筆了,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司空見慣的問題。而事實上題目並不是他們「經驗」里的樣子,題目的意思已經發生改變。
2、咬文嚼字,讀懂題。咬文嚼字就是要善於抓住閱讀題、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中的關鍵字、詞或句,准確理解其表達的意義。以我要求學生要分三步讀:第一遍閱讀要解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為流利閱讀掃平障礙,第二遍,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畫出重點詞語。第三遍,仔細推敲字、句的准確含義,已達到理解題意。
3.強化訓練,及時鼓勵。在教給審題方法的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審題訓練及熱情鼓勵,以培養他們認真審題的習慣和提高審題的能力。
(二)悉心觀察是審題全面的保證
對題目意思能正確領會,還需要對題目進行正確、全面的觀察。心理學認為,觀察是人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它是知覺的高級形式。
1.觀察要有順序地進行
比如,出示一道例題圖,學生總是雜亂無章地觀察著,還有的孩子重復著回答別人已經回答過的數學信息,這種現象我們經常會遇到。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往往被情景圖中艷麗的色彩、可愛的形象所吸引。
2、觀察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里,生活經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資源,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經驗的激活、利用、的過程,是自己對生活現象的解讀。

(三)重視學生的認知基礎
不同學生的認知基礎大不相同,這不僅與他們的年齡有關,還與他們的生活背景有關。也有著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一些較為復雜的題目也能自己審題分析並有序地做下去。

(四)、作業講評
作業講評是學生獲得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學生中的作業錯誤,都是由於審題的不仔細所造成的。通過作業的講評,分析解題中造成的錯誤原因,有益於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努力把一些審題中出現的不好的審題習慣扼制住。學生經過了嘗試,才會有體會和感受,才會更深刻地理解教師的分析、指導,而教師的包辦代替只能扼殺學生的思想。

㈢ 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一、轉變教育理念,適應新課程新形勢下的教學需要,做到「與時俱進」。
新課程的實施帶來教學理念的新發展,也帶來考試理念的巨大變化。以至於在許多老師和學生的眼裡「只要背背就能取得好成績」的地理學科會考也似乎變得難以捉摸。為此我們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潛心研究新的教學綱要,改變過去「劃、拉、背」的教學方法,依據「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的教育理論」,構建了「學生先自學,教師後點撥」的教學模式,創設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二、團結協作,群策群力,發揚團隊精神,共創佳績。

團結就是力量,拼搏就有戰鬥力。我們地理學科組的成員,既有富有經驗的老教師也有剛剛改行的新手,新教師經常羨慕老教師的豐富經驗,老教師則欣賞新教師們的干勁十足,平日教學中老教師把關定舵,把握住知識的深度、廣度、教學方向,把教學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新教師。新教師廣泛的查閱資料、搜集試題、有價值的實例,共同研究,確定方案,學科組的全體教師都能做到團結友愛,坦誠交流,大公無私,從不計較得失,從不保守,協作共進,發揮集體的智慧,去打整體戰,避免了單兵作戰和個人英雄主義。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一支「肯吃苦、會共事、能戰斗」的戰斗集體,建立了一支團結的、效率高的團隊。 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不斷查閱資料,充分進行討論,然後進行實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還經常了解教學的新觀點,積極探討新課程的教學設計,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學科組時時刻刻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修正、提高、完善我們的計劃和目標,並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努力,發揮了集體和個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學科組教師不放過任何一次外出聽課、學習、交流的機會,並能將所學、所得進行反思和總結,在全學科組中進行交流,將一些好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三、精研教法,抓住課堂,向課堂要效率。

「希望在每一個學生,成功在每一節課」不能依賴「大運動量」的補課和題海戰術,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成績的關鍵如何在授課中實施「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為了上好一節課,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切實做到「教師少說學生多說,老師少講學生多思,」達到變教師教學生學為學生自己會學的較高境界。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節課都達到「高效、有效」。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的內在聯系,指導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去審視、理解、比較,解決從生活實際中抽出來的地理問題,使學到的知識「活」起來,形成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我們主要有以下做法。

1、堂堂清,夯實基礎。避免「上課鬆鬆垮垮,課後作業一大堆」,課堂上每一環節、每一步驟,都布置「定時定量」的任務,讓學生時刻有事做,該識記的識記、該討論的討論、該拓展的拓展,切實做到抓住基礎,以便提高能力 。

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學習地理,需要記憶大量的地理知識和地理規律,如果純粹去識記,知識就會變的乏味,缺乏生氣,既不利於理解,也不利於牢固的掌握。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在課堂中盡量使用投影片,多媒體等素材創設認知情景,用形象的思維來促成教學。起到了增強感知,促進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體驗感悟;理清線索,構建知識結構等作用,同時有利於學生熟悉題型,提高考試技巧。

3、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地理學科植根於生活,回歸生活是新課改中地理學科追求的目標,也應該是地理學科的重要特色。在課堂中我們盡己所能的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已知自然知識、社會經驗、文化傳統相聯系,使學生學習終身有用的地理知識。

㈣ 作為老師該如何來提升學生們的審題能力呢

作為老師,需要教孩子怎麼審題,教孩子一些審題方法,可以找到題目中的關鍵信息,並且把他們標注出來。剛開始老師可以帶領孩子一起做題,帶著孩子一起分析題目,告訴孩子拿到這個題目,第一步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從題目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已知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告訴我們什麼,老師可以帶領著學生從頭來一遍,讓孩子圈住題目中的關鍵信息,並且學會分析一些關鍵信息,這樣慢慢地孩子就學會自己在題目中找關鍵信息了。

㈤ 高考地理如何審題(詳細點)

高考地理審圖、審題方法和行文策略

一、審圖

(一)地理的圖象特點:

地理形象材料表達方式有:點、線、面、箭頭、數、形象符號等,應認真閱讀圖例的文字說明。

1、「點」——常表示城市、港口、礦區、工廠、旅遊點 等的確切地理位置;或起點終點等時序;

2、「線」——有經緯線、等值線(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鹽度線)、交通線、生產網路線、要素相關線條等;

3、「面」——工業、農業區;氣候、地形、大洋區等。

4、 「箭頭」——

①自然要素運動方向。(河流流向、地球運動;洋流、大氣、生態物能、地殼物質等的循環);

② 區域生產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資本、技術、廉價勞力、產品、市場信息等);

③工藝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運動箭頭。

(二)地理的數量特點:

定量定性分析地理數理統計圖表。

(1)表格統計:以縱橫時空比較為主,應約算勿精算:

①一定的時間比較空間發展差異;

②一定的空間比較時代、時段差異;

③一定的區域以史為鑒頌今或警世結題;

④多區域以比較借鑒取經或突出特色結題;

(2)扇狀統計、三角坐標統計圖:表達為「以要素結構組成分析為主」。

①判斷要素主次序列;

②分析成因、評估及對策結題。

(3) 柱狀統計圖:以時序和空間對比分析為主:

①以揭示說明時空分布特色或時代進步的表現;

②說明時空差異原因結題。

(4) 等值線統計圖:以區域空間差異比較表達為主;

①從數形狀態分析區域特點:注意其稀密、平曲、開閉、趨向,數值標准及單位。相鄰兩根的線的關系是難點,應特別注意。

②分析成因及評價結題。

(5) 直角坐標統計:以兩要素相關特點分析為主:應從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標位置及變化趨勢;

②以分析成因、評介其影響結題。

(三)地圖的功能特徵:

地圖依功能劃分為

(1) 「區域分布圖」—區位分析為主。目標為

①識記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②分析要素空間區位聯系。

③從主題要求出發評價區位優勢或劣勢,說出對策結題。

(2) 「概念圖」—概念形象化:

①抓住線條和箭頭的含義。

②類比概念的相關聯系或本質差異結題;

(3)「原理圖」:說明地理事物成因。

①緊扣符號含義及要素間的聯系;扣其物質流和能量流。

②分析該事物的影響結題;

(4 )景觀圖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徵為主。

①描述事物的區位、季節變化、階段變化。

②分析外貌特色的形成的原因結題。

(5) 「統計圖」—說明地理事物時序發展狀態、空間演變規律、空間差異為主:(見前述)

(6) 「聯系圖」反映各種地理事物間的邏輯關系為主。

①抓住核心內容和根源等分析其關系。

②以整體性特點和意義分析結題。

(7)「流程圖」:反映生產工藝流程。

①熟悉工藝流程,認識該產品的上下游聯系。

②分析區域經濟結構特點及影響結題。

(8) 「漫畫圖」:環保為主。

①抓住與常規思維異常的形象、文字說明和主題。

②多為可持續發展類。

二、審文

審文字材料對高考地理的答題文字的組織十分重要。

1、審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題制宜,確定思路:

⑴看問題的主題——主題是命題的「眼睛」

⑵讀文字材料

⑶閱讀圖象材料。

要注意分析題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語」——確定題中主題,認定答題方向;

找「狀語」——鎖定季節(7月或1月份。鎖定空間位置(VS記憶母圖)。

找「定語」——鎖定概念內涵外延,限定的時刻季節月份和地理空間。

找「謂語」——確定主賓之間的關系。是、不是?包括、不包括?因、果?等

找「賓語」—---選擇題中的子項,成敗在此一舉。常用排除法,否定三項,找出目標項。客觀題就是用文字表達。

找「動詞」—— 動詞會告訴你:在材料中的「人物」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 在題中告訴你「要答什麼內容?」 組織文字、畫圖、選取字母等

找「連詞」——看看要你回答幾個問題?這也是常丟分的原因。

2、對圖象處理過程為:

①看圖名定主題 。

②看圖例鎖定區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間聯系.

④分析、歸納、綜合,推理出答案要點,羅列①、②、③或甲、乙、丙。

3、注意地理試題均有明確的時間、地點、主題要求、答題方向和提示條件。

三、應對審題能力薄弱環節

(一)學會審題

A、選擇題的審題步驟
排錯法:(1)題肢本身錯 (2)與事實不符 (3)與題干無關
排異法:(1)張冠李戴 (2)因果倒置 (3)二次推理
怎樣「排錯」「排異」:(1)審題干 (2)審要求 (3)審題枝
B、主觀性試題的審題步驟
主觀性試題的類型:

①判斷分析法 ②理解說明法 ③歸納演繹法 ④比較分析法 ⑤綜合分析法
審題過程及內容: ①審材料 ②審設問 ③審題分

1.定范圍— ——確定考的學科哪部分。
2.定方向———確定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問中的哪一問。
3.定中心—-——確定試題要求考什麼條目和考什麼熱點。
4.定性質———從分數分配上確定考有是簡答題,還是簡述題或論述題。
5.定方法———確定答題方法是歸納法還是演繹法。

C、材料論述類的解題方法
1、讀懂題目——否則答非所問,勞而無功
2、回歸教材——否則密密麻麻,答分甚少
3、立體思維——否則缺乏全面,難有創意
4、多法並用——否則不屬開放,背離改革
5、自然銜接——否則思路難清,高分無緣
D、漫畫審題方法
一審標題————抓住「畫眼」
二審畫面————顧及「邊角」
三審文字————找准「鑰匙」
四審誇張————弄清「外音」

(二)、研究設問 准確作答

1.意義類、利於類—--拓展思維,言之有理,說法不錯
2.反映類、概括類—--直接概括材料中蘊涵的教材觀點
3.啟示類、認識類—--聯系實際,重在說明自己怎麼做
4.說明類、理解類—--圍繞要求,三問三答,形成整體
5.辯析類、評析類—--正誤評價,闡明理由,表示態度
6.建議類、打算類—--廣泛代表,闡明理由,表示態度

高考地理審圖、審題方法和行文策略

一、審圖

(一)地理的圖象特點:

地理形象材料表達方式有:點、線、面、箭頭、數、形象符號等,應認真閱讀圖例的文字說明。

1、「點」——常表示城市、港口、礦區、工廠、旅遊點 等的確切地理位置;或起點終點等時序;

2、「線」——有經緯線、等值線(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鹽度線)、交通線、生產網路線、要素相關線條等;

3、「面」——工業、農業區;氣候、地形、大洋區等。

4、 「箭頭」——

①自然要素運動方向。(河流流向、地球運動;洋流、大氣、生態物能、地殼物質等的循環);

② 區域生產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資本、技術、廉價勞力、產品、市場信息等);

③工藝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運動箭頭。

(二)地理的數量特點:

定量定性分析地理數理統計圖表。

(1)表格統計:以縱橫時空比較為主,應約算勿精算:

①一定的時間比較空間發展差異;

②一定的空間比較時代、時段差異;

③一定的區域以史為鑒頌今或警世結題;

④多區域以比較借鑒取經或突出特色結題;

(2)扇狀統計、三角坐標統計圖:表達為「以要素結構組成分析為主」。

①判斷要素主次序列;

②分析成因、評估及對策結題。

(3) 柱狀統計圖:以時序和空間對比分析為主:

①以揭示說明時空分布特色或時代進步的表現;

②說明時空差異原因結題。

(4) 等值線統計圖:以區域空間差異比較表達為主;

①從數形狀態分析區域特點:注意其稀密、平曲、開閉、趨向,數值標准及單位。相鄰兩根的線的關系是難點,應特別注意。

②分析成因及評價結題。

(5) 直角坐標統計:以兩要素相關特點分析為主:應從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標位置及變化趨勢;

②以分析成因、評介其影響結題。

(三)地圖的功能特徵:

地圖依功能劃分為

(1) 「區域分布圖」—區位分析為主。目標為

①識記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②分析要素空間區位聯系。

③從主題要求出發評價區位優勢或劣勢,說出對策結題。

(2) 「概念圖」—概念形象化:

①抓住線條和箭頭的含義。

②類比概念的相關聯系或本質差異結題;

(3)「原理圖」:說明地理事物成因。

①緊扣符號含義及要素間的聯系;扣其物質流和能量流。

②分析該事物的影響結題;

(4 )景觀圖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徵為主。

①描述事物的區位、季節變化、階段變化。

②分析外貌特色的形成的原因結題。

(5) 「統計圖」—說明地理事物時序發展狀態、空間演變規律、空間差異為主:(見前述)

(6) 「聯系圖」反映各種地理事物間的邏輯關系為主。

①抓住核心內容和根源等分析其關系。

②以整體性特點和意義分析結題。

(7)「流程圖」:反映生產工藝流程。

①熟悉工藝流程,認識該產品的上下游聯系。

②分析區域經濟結構特點及影響結題。

(8) 「漫畫圖」:環保為主。

①抓住與常規思維異常的形象、文字說明和主題。

②多為可持續發展類。

二、審文

審文字材料對高考地理的答題文字的組織十分重要。

1、審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題制宜,確定思路:

⑴看問題的主題——主題是命題的「眼睛」

⑵讀文字材料

⑶閱讀圖象材料。

要注意分析題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語」——確定題中主題,認定答題方向;

找「狀語」——鎖定季節(7月或1月份。鎖定空間位置(VS記憶母圖)。

找「定語」——鎖定概念內涵外延,限定的時刻季節月份和地理空間。

找「謂語」——確定主賓之間的關系。是、不是?包括、不包括?因、果?等

找「賓語」—---選擇題中的子項,成敗在此一舉。常用排除法,否定三項,找出目標項。客觀題就是用文字表達。

找「動詞」—— 動詞會告訴你:在材料中的「人物」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 在題中告訴你「要答什麼內容?」 組織文字、畫圖、選取字母等

找「連詞」——看看要你回答幾個問題?這也是常丟分的原因。

2、對圖象處理過程為:

①看圖名定主題 。

②看圖例鎖定區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間聯系.

④分析、歸納、綜合,推理出答案要點,羅列①、②、③或甲、乙、丙。

3、注意地理試題均有明確的時間、地點、主題要求、答題方向和提示條件。

三、應對審題能力薄弱環節

(一)學會審題

A、選擇題的審題步驟
排錯法:(1)題肢本身錯 (2)與事實不符 (3)與題干無關
排異法:(1)張冠李戴 (2)因果倒置 (3)二次推理
怎樣「排錯」「排異」:(1)審題干 (2)審要求 (3)審題枝
B、主觀性試題的審題步驟
主觀性試題的類型:

①判斷分析法 ②理解說明法 ③歸納演繹法 ④比較分析法 ⑤綜合分析法
審題過程及內容: ①審材料 ②審設問 ③審題分

1.定范圍— ——確定考的學科哪部分。
2.定方向———確定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問中的哪一問。
3.定中心—-——確定試題要求考什麼條目和考什麼熱點。
4.定性質———從分數分配上確定考有是簡答題,還是簡述題或論述題。
5.定方法———確定答題方法是歸納法還是演繹法。

C、材料論述類的解題方法
1、讀懂題目——否則答非所問,勞而無功
2、回歸教材——否則密密麻麻,答分甚少
3、立體思維——否則缺乏全面,難有創意
4、多法並用——否則不屬開放,背離改革
5、自然銜接——否則思路難清,高分無緣
D、漫畫審題方法
一審標題————抓住「畫眼」
二審畫面————顧及「邊角」
三審文字————找准「鑰匙」
四審誇張————弄清「外音」

(二)、研究設問 准確作答

1.意義類、利於類—--拓展思維,言之有理,說法不錯
2.反映類、概括類—--直接概括材料中蘊涵的教材觀點
3.啟示類、認識類—--聯系實際,重在說明自己怎麼做
4.說明類、理解類—--圍繞要求,三問三答,形成整體
5.辯析類、評析類—--正誤評價,闡明理由,表示態度
6.建議類、打算類—--廣泛代表,闡明理由,表示態度

㈥ 如何培養學生地理解題技能

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地理數據、地理事實材料、圖表、地圖去闡述問題和分析問題,掌握閱讀和運用地圖、圖表的初步技能。」同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注意指導學生閱圖、用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和分析地理問題的一些方法。」可見,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通過本次小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發現要使學生真正提高地理圖形能力,在實際中,可以從讀圖、析圖、繪圖以及圖形整合、地圖要素的想像延伸與對比幾個環節來幫助學生逐步提高。本文將從以上幾個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與建議:

1.讀圖

地圖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歸結到圖中進行綜合歸納,條理化,能夠清晰地呈現出地理知識的規律性。因此,讀圖是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學會了從地圖中提煉基本信息,再針對相關題目進行拓展延伸,從地圖中挖掘出更多的地理信息,久而久之,學生的析圖能力便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1)一般圖形的讀圖步驟:①先讀圖名,圖名是一幅圖的主題。②熟悉圖例,圖例是對地理事物的形象簡化,是閱讀地圖的鑰匙。同時,熟悉圖例體現的是一種形象思維過程,學生通過熟悉圖例,懂得了地圖中各種符號或顏色的含義,實際上就初步完成了對地圖符號的形象思維過程。③讀出橫縱坐標的名稱,讀出地理事物分布等。學生掌握了讀圖的基本程序,學會有序、有目的地閱讀地圖,並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奠定了基礎。就為地圖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不同類型的圖形閱讀時解題思路不同。

學生要正確讀圖,不僅要掌握正確的讀圖順序,還要掌握圖形的特點。

①地理分布圖:地理分布圖是最常見的一類地圖,如:必修一中晝夜半球的分布,不同氣候類型的分布,洋流的分布,不同自然帶的分布,必修二中人口與城市的分布,工業與農業的分布,必修三中涉及到的不同區域等等。關鍵是先要熟記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

如讀「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區示意圖」,回答:在全球六大板塊中,圖中E地所屬的板塊是(單項選擇)A.非洲板塊B.太平洋板塊C.南極洲板塊D.美洲板塊。答案:D



(1)簡要說明B、D兩地區的地形差異及其成因。

(2)試分別評價甲、乙兩城市近郊農業發展的氣候條件。

(3)簡析A、C兩地所在地形區人口合理容量的差異及其原因。

答案:(1)B地:山地海拔高,崎嶇不平;由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河流對河谷的侵蝕作用。D地:平原地勢平坦.海拔較低;由於斷裂下陷,流水沉積而成。(2)甲地:有利條件是雨熱同期;不利條件是降水稀少;水資源貧乏。乙地:有利條件是水熱充足;不利條件是光照不足。(3)A地人口容量較小。原因是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等。c地人口容量較大。雖然人均土地資源有限,但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環境承載量較大。

解析:本題從圖中,可以讀出經緯度位置、等高線特徵,從而准確地判斷出甲圖所示區域為秦嶺及其以北的渭河平原、黃土高原.乙圖所示區域為四川盆地及其以西的高原山地。在此基礎之上,運用地圖要素的想像延伸與對比的方法,才能再進一步判定不同地區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在平時的訓練中,可利用地理圖冊加強地理知識的聯系與延伸,建立思維線索,引導學生將密切相關的、同一區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對地理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引申遷移,尋找問題中潛隱的聯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間分布上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等,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同時,要引導學生對同一地區、同一要素、不同時間的地圖進行對比閱讀分析,還可以了解地理事物的變化過程。例如,將不同時期同一城市圖放在一起閱讀,可以反映出該城市地域發展和空間結構的變化。

總之,讀圖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要靠日積月累,所以我們要做到多見多看、多畫多練、多思考、多總結。

㈦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地理綜合題解題思路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地理綜合題解題思路
地理綜合題一直是分值最大、得分率較低的一部分考題,綜合題的解題能力培養成為貫穿整個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從分析綜合題得分率低的原因、常見綜合題類型、解題能力的培養方法和具體答題技巧四個方面分析了提高綜合題解題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高考地理綜合題的得分率.關鍵字:地理綜合題答題技巧知識框架 研究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試卷不難發現,地理綜合題占的分值高,可以說「得綜合題者得天下」.地理綜合題都是以文字、圖表為背景,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創設問題新情境,多角度、多層次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有效信息、運用知識分析、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地理思維能力,這已成為地理學科的顯著特色.本文結合教學體會,從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綜合題的解題能力:一、綜合題得分率低的原因分析 (1)課本基礎知識不扎實;(2)空間定位能力的欠缺;(3)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差;(4)知識遷移的能力差,無法調動和運用知識;(5)描述、闡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差.二、常見的綜合題類型 綜合題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根據其提問的角度,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1)特徵描述類.設問形式一般有「說明」圖中水土流失多發區地表環境「特點」,「描述」圖示地區聚落的「分布狀況」,「簡述」圖中某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等.(2)原因類.本模塊常以區域圖為信息的載體,就區域內典型地理現象或地理事物進行設問,通常的設問形式有「試分析××地理現象的(自然或社會)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3)比較類.高考題中比較類試題的設問方式主要有:比較圖中×和×的差異(不同或異同),分析×和×的共同特點(問題),說明圖示×和×的自然條件和類型的差異等.(4)評價類.評價類設問詞一般有「評價」、「影響」、「分析利弊」等,常見問題有評價大型工程(如水庫建設、跨流域調水、能源跨區域調配等)帶來的影響,分析區域發展條件的優劣,評價工農業、城市區位等.(5)意義類.其命題的基本形式是針對某一地理事物來設問,設問形式一般有:「說明××在××方面的意義」「運用××知識(原理),分析××對××的意義」等.三、解題能力的培養 (1)提高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一是要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規律.二是要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框架.(2)提高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用綜合的觀點、地域差異的觀點來分析問題是答題的關鍵.(4)注重反思、提升能力.不能只注重講解而忽略反思.四、具體答題技巧 (1)認真審題、獲取關鍵信息 准確地審題是正確解題的第一步,包括審文字材料、各種類型的地理圖表等.要盡可能提取一切對解題有用的信息,用筆標注,這是解題的前提.對於文字材料要留意文字、數字、符號,尤其要注意那些關鍵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對於各種地理數據統計圖表,要首先看圖名、圖例,熟悉圖表的結構特徵,了解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還要研究該地理要素變化的趨勢.(2)准確將地理知識遷移到試題中 准確審題後,解題的關鍵是要完成知識的順利遷移應用.要能夠靈活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儲備,將所學知識與試題要求成功「對接」來解答試題.實現題干與問題的結合,最好能把知識框架先默在草稿紙上,再進行分析利用.(3)注重答案文字的錘煉、組織 一是要注意邏輯性就是將已知條件和所問問題,即事物的前因後果組成一條「知識鏈」,各知識點環環緊扣;「知識鏈」的起點是情景中的已知條件,終點是指向問題.二是要注意全面性,在確定了答題的方向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思考,確保答案全面、完整.三是要注意准確性,要求語言精練專業,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不說廢話,不離題.四是要注意書寫的規范性,條理清晰,層序分明.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升學生的地理審題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