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寧波大學有哪些學院
寧波大學有商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體育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寧波大學昂熱大學聯合學院、外國語學院、潘天壽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音樂學院、古陶瓷藝術學院,
㈡ 急求寧波大學各方面資料
學校名稱:寧波大學
中文簡稱:寧大
英文名:Ningbo University 英文縮寫NBU
成立時間:1986年
學校網址:http://www.nbu.e.cn/
寧波大學是一所在改革開放中崛起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由浙江省和寧波市共建共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高起點地開始辦學歷程。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范學院和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三校合並,組建新的寧波大學。2000年後,又有寧波海洋學校、寧波林業學校、寧波師范學校等陸續並入。學校於1992年被列為全國高校招生第一批錄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建設大學,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等級,2005年碩士點突破50個,科研經費突破1億元,2006年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國家精品課程2門,2007年被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工程力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和水產養殖等3個學科專業被列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寧波大學位於寧波高教園區北區,佔地2700餘畝,校舍總建築面積近72萬平方米。學校各類設施齊備,辦學條件優良,建有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圖書館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數字資源中心寧波分中心,現有藏書26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42萬冊,電子圖書123萬冊。學校地勢開闊,甬江蜿蜒,樹木蔥蘢,樓宇雋永,是求學治學的極佳場所。
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包玉剛、邵逸夫、包玉書、曹光彪、李達三、趙安中、湯於翰、顧國華、包陪慶、朱英龍等海內外「寧波幫」人士和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等給予了大量捐助和廣泛支持。二十年來,60多位寧波幫人士捐資近4億元人民幣,幫助學校建設了一批教學和科研大樓、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為學校高起點辦學、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和支持。如今,「寧波幫」人士對學校的關心和幫助已從一個家族到一個群體,從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已成為他們表達和弘揚愛國愛鄉、造福桑梓偉大激情的一個重要載體。眾多「寧波幫」的捐資助學也已成為學校的一大辦學優勢,同時,他們重教興學、造福桑梓的精神極大地豐富了學校校園文化的獨特內涵。1993年,寧波大學還首開海峽兩岸學生組團交流的先河,大學生互訪至今已達12次。
學校積極倡導浙東學派「實事求是、經世致用」的治學精神,全面實施了基於「平台+模塊」課程結構體系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並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之一。學校注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和英語、體育等專業技能競賽中屢獲佳績,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抽檢多次名列浙江省高校前茅。學校成立了學生幫困助學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學習指導中心、創業指導中心、學生事務申訴中心等6個中心,制訂並實施了學生非學業因素評價辦法,創立了「做人、做事、做學問」名家系列講座、「講述寧大人自己的故事」、「經濟社會發展論壇」等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學生的服務與指導工作在創新中不斷加強,校園文明和校園文化活動日益豐富,並逐漸形成學校特色。
作為一所由城市名稱直接命名的大學,學校牢固確立了為地方服務的理念,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重點,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為途徑,大力提高學科建設水平;以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為指導,積極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以科技創新平台為載體,著力開辟產學研工作新渠道;以政策措施為保障,以與各縣市區的科技合作項目為載體,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服務地方,增強學校服務地方的總體實力,於地方求發展,從綜合找優勢,以特色創一流。
學校自建校以來一直倡導開放式的辦學理念,重視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至今已與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瑞典、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擁有國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國政府獎學金公派來華留學生的招生資格;每年向國外知名高校派遣優秀留學生,攻讀碩士學位,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開設了中加合作商務管理、中澳MBA、來華留學等多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得了良好的國際影響。同時,學校與港澳台地區的聯絡與溝通非常頻繁,目前已與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等7所院校簽訂了學術交流合作協議。
「十一五」期間,學校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發展全局,積極構建和諧校園,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堅持以內涵建設為主,努力提高知識創新能力。秉承「兼容並包、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與時偕行」的寧大精神,加快發展,銳意創新,提高質量,培育特色,融入地方,爭創一流,力爭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1984年底——包玉剛先生決定出資興建寧波大學。
1985年9月25日——鄧小平為寧波大學題寫校名。
1985年10月29日——寧波大學奠基。
1986年——建校並招收首批本科生
1990年——開始與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
1992年——被列入全國第一批招生院校
1995年——首批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范學院、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三校合並組建新的寧波大學
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被省政府列為省重點建設大學
2003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級
2005年——碩士點突破50個,科研經費突破億元
2006年——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另有一項科研成果獲教育部自然科學成果一等獎
2007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和三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程剛
校長、黨委副書記聶秋華
黨委副書記劉劍虹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唐紹祥,
黨委委員,副校長鄭孟狀,
黨委委員,副校長趙伐,
黨委委員,副校長唐紹祥
黨委委員,副校長馮志敏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徐茵
黨委委員,校長助理王文斌
黨委委員,黨辦主任鄒日強
黨委委員,組織部長馮傑
一、歷任校長
1、朱兆祥 1985年9月---1988年9月
2、朱自強 1988年9月---1992年12月
3、吳心平 1992年12月---1997年1月
4、張鈞澄 1997年1月---1999年10月
5、嚴陸光 (中科院院士,現名譽校長)1999年10月---2004年5月
6、聶秋華 2004年5月---
二、院系設置
【商學院 】
◇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 金融學系 ◇ 會計系 ◇ 工商管理系 ◇ 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法學院 】
◇ 法學系 ◇ 公共管理系 ◇ 政治學系 ◇ 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教師教育學院】
◇ 教育技術學系 ◇ 教育學系 ◇ 心理學系 ◇ 小學教育系 ◇ 學前教育系 ◇ 公共理論部
【體育學院 】
◇ 體育學系 ◇ 運動系 ◇ 公共體育部、競賽訓練部
【文學院 】
◇ 中文系 ◇ 歷史系 ◇ 旅遊系
【外語學院 】
◇ 英語系 ◇ 日語系 ◇ 大學英語教學部
【藝術與傳媒學院】
◇ 藝術設計系 ◇ 美育教學部 ◇ 傳播系
【理學院 】
◇ 數學系 ◇ 高等數學教學部 ◇ 物理系 ◇ 大學物理教學部
【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 教學由學院管理,只設研究所,不設系(部)
【工學院 】
◇ 機械工程系 ◇ 力學與工程科學系 ◇ 工業工程系和工業設計系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電子與電氣工程系
【建築工程與環境學院 】
◇ 土木工程系 ◇ 建築學系 ◇ 城市科學系 ◇ 環境工程系
【海運學院 】
◇ 航海系 ◇ 輪機系 ◇ 物流系
【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 水產養殖系 ◇ 資源與環境系 ◇ 生物工程系 ◇ 食品科學與工程系 ◇ 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醫學院】 【 附屬醫院 】
◇ 教學由學院管理,只設研究所,不設系(部)
【成人教育學院】 【女子學院】 【自考學院】
【科學技術學院 】
◇ 人文學院
◇ 法商學院
◇ 理工學院
◇ 生命醫學學院
【國際交流學院 】
【陽明學院 】
三、師資
學校現有教職工2400多名,其中專任教師1350餘名,含共享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55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國家和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4人,浙江省教學名師2人,浙江省「151」人才31人,正高職稱人員201名,副高職稱人員614名,博士生導師30名。
四、學科建設
學校設有19個學院,3個博士點,56個碩士點,5個專業碩士點,68個本科專業。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000餘名,研究生1074名,外國留學生170餘名。佔地近3000畝,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各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高新技術開發中心5個,國家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6門,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省重點學科10個,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市重點學科10個,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新技術開發中心2個,市重點實驗室10個,市工程技術中心3個,科研機構83個。已基本建成了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建設體系和具有優勢特色的學科群。
㈢ 與地理有關的大學專業有哪些
地理方面的專業主要就是地理科學,開設地理科學的大學有:
排名不分先後:
襄樊學院
青島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重慶師范學院
濟南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雲南師范大學
西藏大學
西安聯合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青海師范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新疆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山西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吉林師范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徐州師范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聊城大學
魯東大學
河南大學
湖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師范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佳木斯大學
渭南師范學院
蘭州大學
寶雞文理學院
太原師范學院
忻州師范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
哈爾濱學院
南通大學皖西學院
上饒師范學院
濟南大學
臨沂師范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
武漢大學
咸寧學院
嘉應學院
內江師范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
唐山師范學
院 泰山學院 許昌學院
綿陽師范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
衡陽師范學院
四川師范大學
西南大學
襄樊學院
惠州學院
韶關學院
贛南師范學院
㈣ 地理科學的專業開設院校
排名不分先後: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 湛江師范學院 欽州學院
湖北文理學院 青島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重慶師范學院 濟南大學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 湖北科技學院(原咸寧學院)
西華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雲南師范大學
西藏大學 西安聯合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青海師范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新疆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山西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吉林師范大學 長春師范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聊城大學 魯東大學
河南大學 湖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師范學 院 中國地質大學
韓山師范學院 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佳木斯大學
渭南師范學院 蘭州大學 寶雞文理學院
太原師范學院 忻州師范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
哈爾濱學院 南通大學 皖西學院 上饒師范學院
濟南大學 臨沂師范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平頂山學院
武漢大學 咸寧學院 嘉應學院 內江師范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 唐山師范學院 泰山學院
許昌學院 綿陽師范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
衡陽師范學院 四川師范大學 西南大學
惠州學院 韶關學院 嘉應學院
贛南師范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通化師范學院
楚雄師范學院,玉溪師范學院,曲靖師范學院,雲南師范大學,牡丹江師范學院
㈤ 與地理有關的大學和專業
地理方面的專業主要就是地理科學,開設地理科學的大學有:
排名不分先後:
襄樊學院
青島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重慶師范學院
濟南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雲南師范大學
西藏大學
西安聯合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青海師范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新疆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山西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吉林師范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徐州師范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聊城大學
魯東大學
河南大學
湖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師范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佳木斯大學
渭南師范學院
蘭州大學
寶雞文理學院
太原師范學院
忻州師范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
哈爾濱學院
南通大學皖西學院
上饒師范學院
濟南大學
臨沂師范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
武漢大學
咸寧學院
嘉應學院
內江師范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
唐山師范學
院 泰山學院 許昌學院
綿陽師范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
衡陽師范學院
四川師范大學
西南大學
襄樊學院
惠州學院
韶關學院
贛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