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遺跡有哪些
1、隆興寺,在清河古貝州城西南,始建於隋朝。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發跡時,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蔭之,老僧知其異,獻茶啜飲。」太祖即位後,建隆二年(962年)勑令重修隆興寺,並賜御匾。後幾經戰亂,整座寺院已毀損無存。 2014年10月20日,有1千多年歷史的清河縣隆興寺經過近2年的重建後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2、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3、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
4、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5、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卧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擴展材料: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Ⅱ 人文旅遊資源中的遺址 遺跡又可以分為什麼活動場所
我們在旅遊當中遇到的這些遺址和遺跡可以分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所,還有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古代的人們也是有娛樂活動的。
Ⅲ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包含哪些內容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
(1)歷史遺址類資源開發的原則
①依法保護的原則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利用首先應該是建立在遺址得到充分保護的基礎之上的,任何不利於保護而損害遺址的利用措施都是不允許的。在開發過程中,應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等文物保護法規,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加強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護方針。切實做好遺址的保護工作,完善各項保護措施,保證旅遊資源的持續利用。
②系統規劃、科學開發的原則
總攬全局,統籌兼顧,適度超前,服從於省、市、區的總體規劃,與鄰近地區相呼應,兼顧社會效益與民生工程。實行遺址區保護與旅遊開發相結合、全面保護與局部開發相結合、遺址開發管理措施與旅遊景觀建設技術措施相結合、非物質文化旅遊開發與生態旅遊開發相結合、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組合與遺址區整體經濟發展相結合、近期開發與遠期開發相結合。重點突出近期實施項目,合理規劃中遠期項目。搞好重點景區景點的配套,提高綜合接待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實現對歷史遺址的系統開發、科學開發和動態連續性開發,促進區域旅遊開發建設的滾動發展。
③恢復原有人文環境的原則
依據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將遺址本體保護、歷史環境修復、生態環境建設融為一體。在不幹涉遺址遺跡本體的前提下,保證原真性及完整性,要盡可能減少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本體的干預,保護文物本體的真實性,保護文物及其環境的完整性。營建改善與遺址類旅遊資源相協調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景觀,保存和恢復遺址原有的歷史人文環境和自然風貌,充分發掘歷史遺址的內涵,最大限度地展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所蘊藏著的歷史人文價值,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④區別對待,因地制宜的原則
我國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類型各異,既有居住遺址、工業遺址、軍事商貿遺址,又有水利工程及近代革命遺址。從發展來看也很不平衡,有的發展得比較早,有的仍處於起步甚至完全的保護階段。類型不一樣,開發所展示的文化內涵、外在表現就不盡相同;所處的階段不同,開發的目標和任務也不同。開發過程中,在充分考慮各類遺址及遺跡的分布、保存現狀及文化屬性的基礎上,對於起步階段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吸引更多的遊人來觀光消費;對發展較早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提高展示效果完善形象品牌塑造宣傳及管理措施。
⑤體驗旅遊開發原則
體驗旅遊是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在現代社會高度發展、人們學識層次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對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不應僅僅停留在建博物館、導游解說的層次上,而應通過發掘遺址文化內涵,使遊客融入遺址,增加遊客參與的程度,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如河北冉庄地道戰遺址,在新的保護規劃方案中,將建成以展示地道戰革命歷史文化為主題,綜合參觀、體驗活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綜合活動區。遊客們在這里可以看展覽,了解地道戰的歷史;鑽地道,參觀抗戰民居,吃抗戰飯,看抗戰電影,甚至可以親自打一場「地道戰」,真實體驗抗戰時期的戰斗生活。而在工業遺址或作坊遺址開發中,可以讓遊客親自體驗製作產品的過程。
(2)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理念
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是當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應遵從的主要觀念之一。其含義不僅僅是要在利用時保護歷史遺址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在利用中如何實現一種可持續的、動態的保護模式。其動態保護就是將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納入當地的生態保護系統、文化旅遊開發系統以及文物保護系統;把歷史、現實、自然、人文等多種因素進行整合,從全局的觀念去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而不是孤立靜止地看待歷史遺產。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保護的可持續性包含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歷史遺址本體及其載體的可持續性保護;一是歷史遺址所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既包括實體的可持續保護,也包括價值觀的再認識。
②「生態博物館」理論
生態博物館是指在原來的地理和社會、文化條件下保存人類群體遺存及生存狀態的博物館。即歷史遺址應原狀地、動態地保護和保存在其所屬環境中,某種意義上講,遺產環境等同於「博物館」的建築面積。換言之,在生態博物館中,人們將不再從博物架上看結果,而是在房前屋後觀過程———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建築、可移動實物、傳統風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義。生態博物館的觀念是法國人雷佛首先在 70 年代提出的觀念,他主張將一個完整地域以博物館的觀念來思考,將自然生態與歷史古跡統合在現代人的生活整體環境中,整體的展現出來達到自然環境、歷史古跡保存與增進現代人生活整體環境的目的。它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現代環境意識和現代生態意識不斷覺醒的反映。在生態博物館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區域保護的原則,以及將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在同一環境中保存的基本理念,這完全符合《西安宣言》的要求。對於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我們可以通過採用「生態博物館」的模式對其加以開發利用。將遺址所處的環境、自然景觀、遺存等動態的保護與展示給公眾,用全局的觀念去開發和保護[1]。
(3)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模式
目前,國內關於遺址保護開發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四種:
①遺址公園
就是將整個遺址區建成遺址公園,這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一種方式,不僅使遺址得到了較好保護,也通過公園的建設改善了當地環境,為居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展示優秀歷史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我國現階段的遺址公園有三種不同類型:第一類在公園內是有所保留的遺址,成為公園景觀的一部分,如西湖公園的雷鋒塔、成都望江公園的崇麗閣等;第二類是遺址本身可以成為公園,如圓明園遺址公園;第三類是考古型的遺址公園,它強調的是對文物遺存有所展示,並強調文物的真實性展示,如大明宮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
②旅遊景區
許多遺址處在風景名勝區之中,在風景區開發的過程中,將遺址作為旅遊景區的一個景點,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展示性開發。如樂山大佛旅遊區內的蘇軾故居,張良廟-紫柏山旅遊區內的張良廟、青島的琅琊台遺址,重慶的合川釣魚城等,擁有豐富的古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利用自然、人文資源綜合開發旅遊產品,形成集歷史文化、山水風光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③遺址博物館
遺址博物館是指在由於自然或人為活動的原因形成的遺存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館,包括具有博物館功能的紀念館和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源遠流長,無論地上或地下都保存著大量的遺址、遺跡和遺物。為了在保護歷史遺址的同時傳播歷史文化我國對歷史遺址採取通過興建博物館的模式來保護展示宣傳其文化內涵。遺址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是建立在由於自然原因或人類活動形成的原址上,它所處的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等都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是自然或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通過展示遺址本身的形成和變遷遺址博物館使公眾了解過去,成為鏈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環節。如1925年我國第一座遺址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1958年建立了第一座在考古發掘原址上的遺址博物館——陝西半坡博物館。再到今天遍布全國各地數百家遺址博物館,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國遺址博物館經歷了一個迅猛的發展過程,並因為其自身獨特的文化特性及外在表現成為重要的參觀游覽地。
④遺址歷史文化農業園區
中國有許多遺址面積大,遺址區內居民眾多,國家目前難以像發達國家那樣,撥出大量資金,清空區內人口,對遺址資源實施保護。因此在遺址區建設歷史文化農業園區是一種比較現實的做法。比如漢長安城面積巨大,居民5萬多人,主要以農業經營為主,為了有效保護遺址,可在遺址區內發展都市農業,建設觀光農園、市民休閑體驗農園、現代高科技農業園區等。
Ⅳ 安徽有哪些文化古跡
簡稱:皖
位置:地處華東地區,跨長江、淮河流域,是國內南北地理交匯過渡地帶。距東海約300公里,屬近海內陸地區。周邊與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東等省接壤。
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
人口:6461萬
省會:合肥
區劃:全省設17個省轄市,下轄5個縣級市、56縣,45個市轄區。
「兩根筷子夾著碗,屏障在西也在南,東面不平北邊平,黃山勝過九華山。」這首民謠形象地概括了安徽省的旅遊地理面貌。兩條江河(長江和淮河)像兩根筷子,巢湖如碗,西面的大別山和東南面的天目山如屏,北邊是一馬平川的江淮大平原。而皖南的黃山、九華山則是安徽最有名的風景名勝區。
安徽建省始於清康熙初年,取舊時的安慶、徽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安徽以長江為界,形成了皖北和皖南兩大地域: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陽、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安慶、六安11市在皖北;黃山、池州、銅陵、宣城、蕪湖、馬鞍山6市在皖南。
安徽大地錦綉多姿,文化古跡甚多,是中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現有5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其中黃山為安徽山水典範,區內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堪稱「四絕」,199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令世人矚目;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現存78座古寺廟,以佛教殿堂與皖南民居相結合而獨樹一幟;著名的道教聖地齊雲山,摩崖石刻、道教遺存和別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矚目;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嶽」的天柱山,雄奇靈秀兼備,有45峰、86怪石、18瀑等勝景;琅琊山以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名揚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為特色。除國家級景區外,還有19處省級風景名勝區。
安徽文化遺存豐富而別具特色,歙縣、壽縣、亳州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是歷史上的徽州府所在地,新安畫派、新安醫學、歙派篆刻、徽派版畫、徽派園林建築、徽菜和徽劇的發祥地就在於此。集中在歙縣、黟縣境內的明清民居、祠堂和石舫,數以千計,歷經滄桑而古貌猶存,其數量之多,構思之奇巧,石、木、磚雕之精美,舉國罕見,是民間建築的傑作,成為安徽民俗旅遊的必游之地。省內還有4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安慶、黟縣、桐城、鳳陽。
最佳旅遊時間
四季均可出行。夏季一般沒有南方那麼熱,冬季也沒有北方那麼冷,但是如果你在冬季旅行時趕上雨季,那種陰冷的感覺簡直無處不在。而且很多價格低廉的旅社都沒有供暖設施,大部分的選擇就是開空調,若想取暖就意味著你的支出要高於其他季節。
最美麗的出行季節是繁華似錦的春季與層林盡染的秋季,即4�9�16月和10�9�111月。7�9�18月是多雨季節,相對來說不太方便。出行前最好關注一下安徽省的天氣預報,氣候規律也時常會被打破,雨季出現大面積乾旱的時候也有。
特色餐飲
本土各式各樣的小吃,馳名中外的徽菜,外加處於960萬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中心地帶的地理位置,融匯了東南西北的各種風味餐飲,安徽實在是個美食者的天堂!
豪華型餐飲自不必提,各大城市中都有中西餐廳;地區級的縣、鎮、鄉也各有餐廳。一般在鄉鎮地區沒有很大型設施齊全的餐飲設備,只有小餐館、家庭飯館之類的提供餐飲。
夜市和大排檔在全省范圍內都有跡可尋,而且品種豐富,價格便宜,一般10元左右/人就可以享受到一頓美味。
安徽省的地方小吃異常豐富,由北到南,由東到西都不會虧待你的嘴巴。亳州的牛肉饃味道絕佳,牛肉湯分量大且味道鮮美;皖西地區的迎江寺素菜、大別山野菜,皖南的燒餅、毛豆腐、鱖魚,皖中的廬州小吃、巢湖水產都是必品的佳餚。
如果你酷愛水果,在安徽可以滿足你的恐怕只有皖南新安江一帶的枇杷和橘子了,而且價格非常便宜:橘子最低時0.2元/斤,枇杷的價格也低於很多大城市。至於其他土產像竹筍、蜜棗、榛子、香菇等山區特產品類繁多。皖南山區還盛產一種名為香榧的堅果,為三年生長,即一年開花、一年生果、一年成熟;果實顆粒小的是最好的成果,價格相對貴一些,一般在10�9�118元/斤,低於城市價格的2/3。
購物
宣筆、徽墨、宣紙、歙硯是我國文房四寶中的珍品,從唐、五代時就名噪藝林,一直享譽至今,人稱「安徽文房四寶」。 此外,蕪湖鐵畫、舒城涼席、古井貢酒、名茶祁紅、屯綠也是饋贈佳品。
特色活動
安徽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文化與特產以及飲食都成為近幾年大力宣傳的對象,也因此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旅遊文化活動
Ⅳ 中國的古代遺址都有哪些分布在什麼地方
中國古代遺址非常多,數量巨大而分散,因此只列舉10個最著名的作為代表。
北京故宮。明清兩代皇朝的故居,已有1000年以上歷史。
西安秦始皇陵。中國第一代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市,原為清朝皇家園林,八國聯軍侵華時被焚毀。
西漢南越王陵。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昧之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國少數民族政權「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國少數民族吐蕃人所建造的宮殿,距今已超過1000年歷史,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高句麗皇城及貴族墓葬。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北方游牧民族高句麗所建立的政權,至今已有500年歷史。
馬王堆。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女屍歷經2000餘年,屍身不腐,被譽為「考古界的奇跡」。(馬王堆並非干屍)
湖南大學。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大學前身為嶽麓書院,建於公元976年,是中國惟一具有1000年歷史的學府。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始建於公元493年,集合歷代皇朝的佛像和書法摹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Ⅵ 旅遊地理:古建築限流的原因
主要應該是為了保護文物。人多會難管理,而文物因為存在時間長及易損壞,所以古建築限流應該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
(以上為個人理解)
Ⅶ 歷史遺跡有哪些
歷史遺跡:一般地說,遺跡是經過人類有意識加工的,因而能夠反映當時人類的活動。遺跡是考古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古代居址能夠提供關於研究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生活狀況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資料,據此可以闡明這一遺址當時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的特徵和內容。發掘古代墓葬,可以研究不同種族的體質特徵,了解古代埋葬風俗及墓葬形制;同時通過隨葬品可以了解古代工藝水平及社會經濟生活與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情況。通過各種遺跡及遺物的綜合研究,對於了解古代社會的發展史有很大幫助。
遺跡包括遺址、墓葬、灰坑、岩畫、窯藏及游牧民族所遺留下的活動痕跡等。其中遺址又可細分為城堡廢墟、宮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廟址等,還包括當時的一些經濟性的建築遺存,如山地礦穴、採石坑、窯穴、倉庫、水渠、水井、窯址等;防衛性的設施如壕溝、柵欄、圍牆、邊塞烽燧、長城、界壕及屯戍遺存等也屬此類。
世界10大神秘歷史遺跡
1、墨西哥的奇琴伊察遺址
你還記得讀過古老的瑪雅文明因為預測了世界末日而聞名於世,而且據他們所說2012年世界末日會到來。奇琴伊察遺址是瑪雅人建造的考古學遺址之一。在這個遺址上有幾個巨大的岩石建築而且其中更加著名的一個是庫庫爾干金字塔,另一個被稱為武士神殿。最有趣的事情是在這些建築物上有一個雨神的雕像,而且據說瑪雅人過去常常在他們所擁有的某種宗教儀式中使用心臟(順便說一下是仍然跳到的心臟)並且放在雨神面前。奇琴伊察過去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且是由瑪雅文明的伊查人建築。
2、日本的水下遺址
1995年在日本沖繩縣一位游泳者和一位運動潛水員莫名其妙的游到了距離海岸更遠的地方,而且發現了水下的遺址。這些遺址似乎有8000年的歷史,而且最初許多人都認為這些遺址不過是流水雕刻的地理結構,但是經過水下探索之後,證實它事實上是人造的。最顯著的線索是這些台階成形的方式,而且很顯然流水是無法形成台階的。
3、智利的復活節島
這個地方讓智利以其現存的巨石陣而聞名於世。據人們推測,這些被稱為摩艾的石雕像是島上古老祭拜儀式的一部分。它們製成於公元1250年至1500年間。這些石制雕像中重量最重的大約有86噸。
4、秘魯的納斯卡線遺址
許多人都聽說過秘魯納斯卡線,它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神秘之地。事實上也有許多人在質疑這樣龐大的線是如何刻到了地球的表面,因為它們肯定不像是一個普通人類能夠完成的事情。納斯卡線是世界上最龐大也是最不同尋常的化石遺跡之一。它恰巧位於彭巴草原沙漠中而且大約有300個圖案是用直線刻畫在沙漠中的。迄今為止到過那裡的所有遊客對於這些線的存在都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包含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宇航員、外星人以及流行藝術,但是任何解釋都無法完全解答這個值得見證的景象!
5、英國的巨石陣
它是那些總是吸引我想要在畢生之年至少參觀一次的遺跡之一。巨石陣位於英格蘭的維爾特郡的附近。它建成於公元前2500年,這就使它被改造的相當古老而且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造。沒人了解它存在的目的,但是它卻是一處最著名的史前歷史遺跡。
6、黎巴嫩的巴爾貝克
羅馬人在公元前16年建造了三座紀念碑似的神廟。這三座神廟擁有三個院子,周圍有牆環繞著它們。圍牆使用了一些人類曾經精心製作的最龐大石塊建成。最大的石塊重量達到了1000噸並且以孕婦石而聞名。
7、玻利維亞的蒂亞瓦納科遺址
它位於玻利維亞而且也因蒂亞瓦納科文明而聞名。這個地方引起人類好奇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它接近17000年的歷史事實。人們相信某些奇特的技術被用在了這個不復存在的遺址上。盡管這樣,但在當時這個地方被用作宗教儀式的中心諸如此類的作用是非常清楚的。同樣明顯的是它在過去也是那個地區的文化中心。讓人困惑的是這樣的建築如何能夠保持完整。古代人同樣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古老的金字塔,那就是著名的亞卡帕納金字塔。
8、秘魯的馬丘比丘古城
對於印加帝國的城市而言,秘魯的馬丘比丘古城是已知保存最好並且得到了細心的關照,它也是世界各地旅行團所關注的焦點。它曾一度被人們所遺忘,而在某種程度上是在1911年被一位名為海勒姆-賓漢姆的考古學家再次發現。經過現代考古技術分析,這座遺址大約建成於公元1450年並且事實上是印加統治者的一個庇護所。
9、哥斯大黎加的石球遺址
哥斯大黎加的石球遺址是地球上另外一個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它也引發了眾多的猜測。就技術方面而言,這是眾多發現中最神秘的。奇怪的石球隨意擺放的現象自從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存在,而且當時也被報道過。它們的尺寸從小到大而且直徑范圍從幾厘米到兩米都有。用於製作這些石球的岩石(一些石球重達16噸,這些人工製品相當的令人驚奇)是一種名為花崗閃長岩的火成岩。
10、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有那麼一段時間埃及金字塔完全是眾人注意的焦點。事實上它們被用於埋葬法老以及不是很出名的東西。這些不出名的東西包括歷史年代、建築方法學以及它們扮演的邏輯學象徵。這就為這些金字塔增添了美麗和魅力。人們提出無數的理論來試圖解釋它們的神秘,但是沒有理論能夠完全解答而且每一個理論都有漏洞。
您可能關心的頁面:
Ⅷ 十三朝古都西安都有哪些歷史遺跡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全國文明城市之一,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常識地理篇。
Ⅸ 歷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歷史遺跡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廟、夫子廟、雞鳴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後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後鍾氏的順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於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唐二陵相距約100米,均依山為陵,岡阜環抱,形勢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盜掘,但陵墓建築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後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3、六合文廟
六合文廟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又名學宮,始建於唐咸通年間,規模居中國第五。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
另外還有奎星亭、照壁、泮池、靈欞門、戟門、東西廡、崇聖堂、明倫堂等古建築,總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積淀。
4、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說。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5、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後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佔地達百餘畝。後來古寺毀於咸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制,雞鳴寺逐步恢復並對外開放,成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因當時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來到南京古雞鳴寺借用葯師佛塔來拍雷峰塔相關劇目。
Ⅹ 中國的古代遺址都有哪些
中國古代遺址非常多,數量巨大而分散,因此只列舉10個最著名的作為代表。
北京故宮。明清兩代皇朝的故居,已有1000年以上歷史。
西安秦始皇陵。中國第一代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市,原為清朝皇家園林,八國聯軍侵華時被焚毀。
西漢南越王陵。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昧之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國少數民族政權「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國少數民族吐蕃人所建造的宮殿,距今已超過1000年歷史,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高句麗皇城及貴族墓葬。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北方游牧民族高句麗所建立的政權,至今已有500年歷史。
馬王堆。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女屍歷經2000餘年,屍身不腐,被譽為「考古界的奇跡」。(馬王堆並非干屍)
湖南大學。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大學前身為嶽麓書院,建於公元976年,是中國惟一具有1000年歷史的學府。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始建於公元493年,集合歷代皇朝的佛像和書法摹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國家重點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