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讓地理課課堂更為高效
學習不僅是老師教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的過程。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個有利於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過多地強調知識的記憶、模仿,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童心和靈性,缺乏生命活力。那麼面對新課改的挑戰,如何讓我們的地理課堂真正活起來呢?
一、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即學生對於自己學習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而要喚醒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營造平等、民主和和諧的課堂氣氛。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必須用「情感」為教學開道。夏丐尊曾經說過:「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教師首先要愛生,這種愛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更有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而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講台不是舞台,我們要改變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問題,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學寫出。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三、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教材中有大量的圖文,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讀圖,分析圖,解讀圖,畫圖、等,結合教學內容並輔以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讀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地理就在我們身邊,地理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造合適的情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習由淺入深使學生不斷產生興趣。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利用畫圖,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從中體會學地理的樂趣。 。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地理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課堂上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春光燦爛,精彩。
『貳』 如何建立地理高效課堂
如何實現地理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就是以發展思維為目標的課堂,就是從教到不教的課堂。以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教育形式了,而當前的高效課堂正是我們中學階段所大力倡導的教學新模式。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要實現地理高效課堂,就要努力做到:積極主動,目標達成,注重生成,合作學習,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高效學習。下面我就結合近期學習及個人教學實際,談一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備課
要上好一節課,實現地理教學高效的基礎就是我們老師要精心備課。備課不但要備課本,備學生,還要備教學設計(包括教學案設計和課堂設計),這是一項很復雜很勞累的工作,需要我們老師花費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平常我在備課中努力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把課本讀「厚」。我通過上網等各種途徑去查閱大量資料來解決本部分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這個過程的任務最重,尤其是遇到知識點較多的章節時,這一步就顯得更繁雜了,在如山如海的知識資料中,我要精心篩選出與本節課內容相符的材料,然後再按照知識系統循序漸進地整理出來。二是把課本讀「薄」。我在熟悉了課本內容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法和學法,努力把課本上的文字變成自己的獨具特色的、具有吸引力的課堂語言。基於這兩點,我先把我的教學思路以教學案的形式設計成文字形式,也就是預習交流-互動探究-當堂達標-質疑反思。 1、「預習交流」
這一環節先列出這節課的知識結構,下面給出適量的思考探究題目,或以填空形式或是簡答形式,目的是引導學生先自學,自主掌握本節的大部分簡單的知識點,也為下一環節節省時間。 2、「互動探究」
這一環節是一節課的最重要的一步,我在教學案上,常常分條理、循序漸進地列出這節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發給學生先自主探究,等到上課的時候,我就指導學生逐一解決這些問題,遇到比較難懂的問題就適當展開講解,當然一節課不會有太多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這一過程,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認識與理解,多以小組討論、組內達成共識、組與組之間歸納出結論的形式進行。在這一環節上,你若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了,你就會驚喜地發現學生們的思維原來是那麼的活躍,那麼的有見解,很多學生都能夠一語中的地說出問題的實質。我想這種驚喜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學習效果吧。這一環節是課堂的主要部分,用時約25分鍾,視具體章節而定。 3、「當堂達標」
這一環節就是我搜集了適量的極具典型性的題目,定時讓學生當堂做完,當堂反饋自己的學習效果,當堂檢測自己的學習效率。這部分題目是我花大功夫大精力在眾多的題目中精挑細選篩選出來的,通過上課來看,當堂鞏固效果良好。經過一段時間後,我越來越感覺茫茫題海,只要你下功夫花心思去找,總會找到好題的。 4、「質疑反思」
這一環節是留給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及對本節內容的掌握程度
自主進行質疑反思,有疑問的,或小組內討論解決,或向老師請教解決。我還會指導他們寫寫學後反思,試著寫一寫這節課的心得體會,或是新的認識等等。這部分在教學案上都是以鼓勵語的形式出現。如:「學貴有疑,問題是思考的產物,你的問題提得很好,很有分量,這就是善於思考的結果」等等。 二、用心上課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實現地理高效課堂的最重要途徑。下面我就從上課的幾個主要環節來說一說我的做法。 1、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是地理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整節課堂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導入往往是教學的一個良好開端。所以地理課的導入要以趣激趣,用生動誘人、精煉點題、設有懸念且探究性強的語言去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熱情。我認為好的新課導入應該是畫龍點睛之筆。例如,在教學天氣變化時,我就引用了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兵困上方谷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具體理解諸葛亮的一把大火燒得司馬懿正欲兵敗時卻下起了瓢潑大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的學習才有效果。 2、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是課堂的精髓所在,一節好課,應該有好的學習過程。 首先,課堂上的「講」和「學」。
①課堂上的「講」
課堂不是講堂,老師得先明白這節課「該講什麼、怎樣講」。「該講什
么」就是核心問題必講,思路方法必講,疑難問題必講;「怎樣講」就是講的時間不能過長,內容不能過多,節奏不能過快,提倡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課堂上「講」的境界就是要追求精確、精煉和精彩。
②課堂上的「學」
新課程倡導學生要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就是「我要學」;探究學習就是「我會學」;合作學習就是「我樂學」。這三種學習方式要因時因情況而用。 其次,課堂上的「討論」。
地理高效課堂是建立在課堂上的有效討論學習基礎上的,所以有效的課堂討論就要建立在學生個體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的,因此老師要根據問題的難度和廣度,給學生足夠的談論時間,而不是急於走形式,簡單化、隨意化。 最後,課堂上的「提問」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可以使老師將關注的焦點從課堂轉移到學生身上。好的課堂提問應該能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疏通學生的思考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 3、課堂小結
凡是都要善始善終,地理課堂也不例外,也應該有課堂總結。老師在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進一步鞏固強化,而且也能引導學生在課下主動收集資料解決疑難問題,力求把學習的最佳效果從課堂輻射延伸到課下。
三、細心批改作業
細心改作業,耐心輔導都是日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與工作。通過改作業,你會發現不少課堂上你沒注意到的問題,發現了問題才能鞏固強化所學,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通過耐心輔導,不僅能夠解決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還可以拉近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於更好地完成教學。 四、專心抓落實
「再好的教學如果不落實到學生身上,都是無效教學。」因此老師要在學生落實所學上常抓不懈,絕不放鬆。課堂上要將所學落實到課本上、學案上、筆記上;課下要落實到作業上,不僅要按時獨立完成,而且要保質保量完成。對於那些做不完或完成不好的學生一定別放過,要及時監督、督促做完。我深感「抓落實」的重要性,的確,學生的「學」要比老師的「教」更重要呀。
教學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與研究;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立教於學;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講究技巧方法。實現地理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是我們不懈追求的教學模式,讓我們共同努力吧,以期讓我們的地理課堂更精彩、更高效!加油!
『叄』 如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肆』 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課堂
一、高效地理課堂應注重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是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一個手勢,一句話,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揚,甚至一個微笑,都能給學生一個奇跡。學生的心理世界是豐富的,是可以開發的,我們教師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幫助學生渡過難關是必要的,但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要不斷傳遞滲透地理思想,要讓學生自己體驗和感受地理思想的微妙,不斷開發思維潛能。這中間老師是支持者,是引導者,是夥伴,是地理思維火花的點燃者。教師也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創設地理場景。所以教師在講地理課時,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去滲透地理思想,培養學生的地理興趣和地理思維,不斷挖掘和開發各種資源,為學生學好地理打下一劑強心針。
成功的地理教師都十分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靈活選用故事、做游戲、猜謎語、舉實例、編口訣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008年我國汶川大地震後,我及時組織學生結合在學校討論如何避震,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他們學到了有用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中國水資源」這一內容時,我要求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查家鄉的水資源利用情況:(1)當地用水資源有哪幾種類型?(2)當地用水分為幾類?等等。然後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組指定一名學生作為課題負責人,各小組帶著自己的課題進行探究活動,最後全班匯總。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知道家鄉水資源利用的類型,並提出一些節水的建議和措施。如果每個地理老師都能巧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氛圍,構建多彩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思想,追求導入新課的有效性、問題探究的有效性、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激發興趣的有效性,那麼教學效果的「立竿見影」,高效課堂就打造成功了。
教學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是貫穿教學過程的主線。問題情境設計應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設計的問題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二是提出的問題要注意難易適中,使學生「跳一跳夠得著」;三是對於難度大的問題,設計上要呈現梯度,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解決問題,感受在探究中獲取知識的喜悅。例如在學習《世界人口》這節課時,我設計了「世界人口增長的快慢對當今社會有何影響?」「正確的人口政策是怎樣的?」等問題,讓學生小組進行討論,互相啟發,集思廣益,開闊思路;也可以抓住中心和關鍵,全班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通過對問題的引領,使學生理解人口增長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在這個環節里,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爭論等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教師的適時引導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地理課堂中多媒體的使用必不可少。
地理課程標准提出:「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在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學評價中,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通過製作PPT課件、瀏覽互聯網網頁、建設專題學習網站、觀看錄像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增加地理教學素材,使教學更手段富有實效。
近幾年來,我校電子白板和一體機的配置後,突然間課堂教學變得有滋有味了,大量的有關圖片插入、動畫、聲音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不僅使同學們學習地理數學的興趣提高了,而且有些地理知識更加容易掌握了。課堂既能展示大量的地理信息,又能進行大量課堂反饋練習,還能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問題。很多地理概念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自然完成,多媒體為高效課堂提供了平台,學習、探索、歸納、總結、結果展示一氣呵成,再加上圖文並茂的效果,使學生多方位、立體型感知,教學效果很好,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在閱讀「我國東部雨帶的移動示意圖」和「鋒面雨形成示意圖」時,如果讓學生看這些靜態的地圖,學生很難掌握雨帶移動的規律和鋒面雨的形成過程。但用Flash 軟體把它們設置為動態,即在不同的時間顯示雨帶移動的地區,動態顯示冷暖氣流相遇交鋒的過程,即使教師不再說明,學生也可以明白圖的意思,並且在其頭腦中留下雨帶移動和鋒面雨形成的情境。這樣,就把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了,從而有了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教師的情緒會時刻影響高效的地理課堂。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是精神飽滿,情緒控制適當,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來,眼睛、微笑,一個手勢有時能給學生以無窮的力量,幫他們樹立信心。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影響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產生。一次偶然的失誤回答,如遭到大聲呵斥,可能會給剛剛起步的人生,畫上句號。面帶微笑的教師在站上講台的那一瞬間,這種和藹可親的教態便可將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學拉回到課堂中。整個課堂學生能看到,能被無形地感染。學生的回答、積極思索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來,能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學生的自信心在不斷增強,並且思維更加積極,學習成為一個自發主動的過程,從而引導大部分學生也積極參與進來,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四、創新能力的培養應是地理高效課堂的一部分。
地理課堂要注意設置一些有助於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題目。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部分,創造性思維的實質就是求新、求異、求變,創新是教與學的靈魂,是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善於從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在反饋中多問幾個能不能這樣想,或者那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解法等等,讓學生不僅僅只把題目做完,而且去考慮這個題之外更多的東西,培養學生全方位立體性思維。一堂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本課內容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讓地理課堂真正鍛煉學生的地理思維,達到高效課堂。
在教學《地圖》這節課的「不同的山體形態」知識點時,我請同學們伸出自己的一隻手,拇指放於掌內握成拳,假設它是一個山體模型,然後找出山體模型有哪些地形。手背部關節突起的部位相當於山頂,關節間的部位相當於鞍部,而4個手指從根部起的第一節的背部相當於山脊,手指間縫相當於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順著指縫向下流,說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為河流的發源地。手的小指的外側相當於陡崖,即平時人們所說的懸崖。在進行形象演示的同時,師生共同參與,積極展開討論,發揮學生的思考和想像能力。
五、高效課堂應注重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
我在地理教學中時常發現一些學生,教師布置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沒有自主去看書學習的習慣,依賴性很強。一遇到難題,不專心思考,總想問別人。結果時間一長,養成不能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習質量自然上不去。這種學生平常學習可能給老師的感覺還可以,可是到了考試的時候,很多題不能獨立完成。地理有效教學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教師只是扮演「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為學生創設一種有利於地理有效教學活動的情境和途徑。學生從始至終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1)選題的自主性:地理有效教學尊重學生對研究課題或項目的自由選擇,鼓勵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所熟悉的社會生活中去選擇課題或項目的內容並做出最後的決定。只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的內容,才能使學生傾注全部熱情,認真地進行學習,有效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2)課題組成員組合的自由性:興趣相同的學生自由組合成課題組,有利於全員參與和開展學習研究。(3)學習過程的自覺性:因為有效教學不是教師強迫學生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學習的積極性必然提高,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嘗試,去謀求個體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使學生能主動接觸社會生活實際,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剖析地理原理,指導學法
自主學習不同於自學。自學是沒有老師指導,自己獨立學習。而自主學習有賴於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需要教師經常組織、啟發、點撥、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只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逐步培養起來。
高中地理有關地理規律的內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分布規律、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日變化、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規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海水溫度和鹽度分布規律、洋流分布規律、陸地自然帶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地質演變規律、城市演變規律等。如果能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進行空間分布、時間分布或演變方面的規律提煉,則有助於學生歸納能力的提高,也有助於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其次,要善於對習題進行歸類分析,細心揣摩答題思路,精心總結解題規律,認真解剖思維障礙,從而能夠得出每一類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從中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超越。
例如,日照圖圖形變化多,情境變化大,知識跨度廣,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其實如果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方法提煉和實際應用,則日照圖也是不難的。因此在課堂中可以通過能力立意型習題的解答和反思,讓學生思考和討論:自己所用的解題方法是否科學,與其他同學的解法對比,誰的解法更靈活和更有創意,哪種解法更具有簡潔性和技巧性;如果習題的情境和解題條件變了,應該如何進行解答;日照圖的判讀是否有規律可尋等。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後歸納出日照圖解題時應該抓住的規律。
七、教師應了解一些學生的認知規律
上好一節地理課不容易,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竭盡全力,而且要堅持不懈,要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我們是教會學生去學會學習,我們的想法和學生的想法有時不能一下子進行溝通,這是正常的。我們要沉住氣,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時間,我們的方法和做法應該是合理的,不要動不動說學生真笨,這么容易就不會做等之類的話,這樣做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一句話,不要把我們的思維強加到學生的身上,而時刻為學生著想,使我們的課堂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八、師生和諧互動,獲得生成性知識。
芝加哥大學教授萊恩·艾斯奎斯認為,教學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雙邊活動,不僅要看結果,更要看過程。課堂教學要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形成和諧、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這樣學生就會在滿意、愉快、合作、互動和互助的積極情感狀態中學習。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學生的聲音就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例如,在教學「青藏高原的湖泊」時,教材里只說到青藏高原的湖泊是以鹹水湖為主,為什麼是鹹水湖卻沒有涉及,於是我鼓勵學生探討這個問題。有的學生說是因為當地氣候問題;有的說是因為青藏高原有豐富的鉀鹽,所以湖水咸了;有的認為是當地雨水少,蒸發量大的緣故。對學生提出的每個答案大家都可以爭論,發表不同的見解,同時我都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學生受到鼓舞,士氣很高。
『伍』 如何構建地理高效課堂
一、課前
有效備課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這包含了老師的課前准備和學生的課前准備。教師課前准備包含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和備學法,備教材就是認真研讀《課程標准》,制定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能面面俱到。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要廣泛搜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備學生,教師首先要要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觀念」。其次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知識水平、理解力來設計課前的預習提綱、課堂中的探究題、課後的鞏固題等,並且充分考慮為學生學習提供必要的時間、空間和資源,從而實現教學過程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生課前准備。學生的課前准備主要是各個學習小組根據學案導學預習課本知識,形成對課本知識的基本認識,同時通過小組內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問,以便在課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課堂。備教法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考慮教學的思想性,基礎性,啟發性,活躍而又充實整個教學過程。為了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二、課中
1.精心設計導語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新課時如果能夠利用導語吸引學生做好上課的心理准備,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就能引起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地理教師應注重新課導言的藝術性,善於利用情景教學法,巧妙地選擇地理知識的結合點,用生動的描繪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之進入最佳求知慾狀態。導入新課的方法有以舊拓新式、承上啟下式、設疑提問式、聲像式、小故事、謎語式、歌曲、實物等多種形式。如學習「時區和日界線」時,我便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4月10日9點多,一位老太太憑著一張中獎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花旗銀行要求兌現,遭到銀行拒絕。因為按票面規定,中獎領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這時一位中年人對老太太說:「這張廢票3000美元賣給我吧」。老太太心裡想,這張廢票反正無用處,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著廢票馬上乘飛機從馬紹爾機場飛往檀香山,1小時後飛機降落在檀香山機場,這時當地時間是4月9日11時。中年人以 3000美元買到的中獎彩票一下飛機就向檀香山花旗銀行領取8000美元。死票復活,這是怎麼回事?上飛機明明是4月10日,怎麼下飛機變成了4月9日,難道時光可以逆轉?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要揭開這個奧秘。經過這樣的導入,馬上就誘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2.關注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
運用有效手段,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通過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達成目標。自主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閱讀、思考,去領悟新知。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利用已有的知識,經歷、體驗、感知、探索、比較、分析等活動,啟發和誘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與思考,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自學的方法可以靈活多樣,教師要精心設計自學思考題,思考題要求要明確具體,富有啟發性,便於學生理解新知識,找到規律,能夠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地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一般是通過學生小組的形式,是學生真正獲取知識和學會尋找知識的重要環節。合作時要教育學生善於傾聽同學的意見和觀點,做到求同存異,不斷解決自己的問題,通過自探、組內互探形成共識,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善於聽取其他組的解決辦法,學生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再由教師點撥後再探,從而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明確肯定學生的合作成果,並給予表揚鼓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3.精講點撥(教)
教是創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教主要是指學生自學後「兵教兵」,通過更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學生教會不會的學生,這一環節是幫助後進生解決基本問題,但是在自主
學習與合作學習中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老師的課堂點撥、答疑解難是教師主導作用最直接的體現。因此教師精講點撥的效果如何,直接關系教學目標能否達成,是課堂效益高低的關鍵之舉。精講要講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主要是學生自學後還不能掌握的內容,重點講解;點撥就是老師要引導學生尋找出規律,給學生傳授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4.活躍的課堂氣氛
培養學生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必須要有活躍的課堂氣氛。在教學中可採用多種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如把競賽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同時,進行小組競賽。這樣會促使每個學生認真看書、積極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大大增加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課堂上要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
①.採用多種語言方式使教學內容具有趣味性。
(1)巧借古詩名句教學。把古詩名句中優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感,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如講氣候時,可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
(2)運用歌謠諺語教學。地理教學中恰當引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並且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3)使用成語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成語,頓時會使課堂生輝,助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到南極洲水雪覆蓋的大陸時,引用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說明南極洲厚厚冰層的形成原因。
②.有效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地理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僅憑表象的刺激,而是要不斷提出問題,在好學深思中發展深化。學習中最活躍的成份是求知慾。即對學習課題產生認識上的興趣。通過問題,使學生頓時產生一種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的沖動。學生想要知道答案,就必須認真看書、聽課、積極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十分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設置問題時,難度要適當,讓學生跨越一定的障礙獲得知識,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自信心,激發思考興趣和學習興趣。
③.使用多種教學手段使教授內容具有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教學中可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更豐富,更全面。採用集圖、文、聲、像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優化教學過程。
6.當堂訓練
當堂訓練是指在學和教之後進行的,是指當堂完成課堂作業,這是高效課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練習要以質勝量,學生完成教師提供的練習題,主動鞏固和運用學到的知識,有利於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教師可設計形式多樣的有層次的訓練題,通過當堂反饋。檢測出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三、課後
課後反思問題,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因為課堂教學反思是一個深層次認識過程,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所以地理教師要善於課後反思,經過當堂課的課後反思,找出當堂課的不足,如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與學生、其他教師、教研人員進行探討、交流,不斷完善高效課堂的各個環節,為今後構建高效課堂積累經驗。
總之,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閱讀、提問、討論,引導他們,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形成疑點,教師集中講授;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習慣,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實現高效的地理課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最終「會學地理」。
『陸』 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如何打造地理 高效課堂 是老師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下面是我整理的 ,希望對您有用。
地理高效課堂模式一
1 充分了解學生需要,科學運用 教學 方法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學生由於每個個體的不同,他們的 思維方式 和思維能力也大不一樣,他們的行為是不以教師的意識而轉移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要的基礎上,對症下葯,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當前,地理教師一般都需要同時教學幾個班,每一個班級都有每一個班級的特點,每一個學生間也都存在著差異性,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這種差異,只是單純的按照教案在每個教學班重復教學,那麼地理課堂就會逐漸成為“一潭死水”,不僅教師的教學失去了激情,學生也慢慢失去了聽課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首要的就是要了解學生需要,科學運用教學方法。
例如,在講授“多民族的家庭”這一課之前,筆者就針對不同的班級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對於所教的一個總體成績較好、學生較活躍的班級,筆者利用課下的一點時間,直接與學生展開對話,了解學生們對少數民族的熟悉程度,從而根據交流情況了解學生對這一課的學習有哪些額外的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前准備。而對於所任教的另一個班級,由於這個班的學生在上課時較為沉悶,於是筆者採取了問卷調查的方式,設計了諸如你所屬的民族是哪個?你對你所屬的民族有哪些認識?你還對哪些少數民族有了解等問題。通過學生的反饋筆者很好地掌握了學生的情況,從而為有效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合理整合教材內容,促進學生對知識認識的深化
初中地理教材沒有採用傳統的面面俱到的敘述方法,而採用的是專題式的表述,突出了區域特徵,這種編排方式有一定的優點,但同時又讓知識點顯得有些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性,並不利於學生形成學科知識體系。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既要突出專題所體現的區域特徵,又要能挖掘出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緊密的學科知識體系。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現有的教材內容作一定的取捨,合理利用教材。教材並不是教師的唯一課程資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情和教學目標,進一步的開發、利用、整合課程資源,使其更好地為己所用,並為學生所理解接受。
地理高效課堂模式二
一、充分的課前准備──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首要前提
構建高效中學地理課堂,要充分利用好課堂四十五分鍾,充分的課前准備是至關重要的。這包含了兩層含義:老師的課前准備和學生的課前准備。
(一)教師課前准備
就老師而言,要認真研讀《課程標准》,制定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能面面俱到。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要廣泛搜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比如地理文獻、地理現象視頻、影視劇、圖片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並精心設計導學案。
(二)學生課前准備
學生的課前准備主要是各個學習小組根據學案導學預習課本知識,形成對課本知識的基本認識,同時結合導學案,通過小組內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問,以便在課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課堂。
二、最佳的課堂環境──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
創設情境,可以理解為導入新課。常言道:施教之功,貴在引導。課堂教學導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導入時間一般應控制在5分鍾之內。同時,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創設能讓學生引起興趣、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相吻合的情境,並為本節課的研究課題服務。導入要目標明確,激發學生興趣。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
自主是培養能力的第一步,應始終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領悟。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課堂上要注意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各個學習小組明確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關任務,從不同的信息源中尋找相關信息,充分發揮每個組員的作用。讓學生根據導學案或在
教師的指導下,在和同學們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識,經歷體驗、感知、探索、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況等動手操作活動和思維操作活動,啟發和誘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思考,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這種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也具有最好的學習效果。
在學校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實施自主學習時教師應做到:①創建積極良好的課堂環境;②使學生認同學習目標;③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包括學習內容選擇權、學習時間支配權;④多種 學習方法 的靈活運用;⑤學生參與學習結果評價,並優化學習方法;⑥讓學生參與課堂管理。
在地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一般是通過學生小組的形式,其基本操作要領是:提出問題→形成學習小組→分解學習任務→團結互助、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小組學習成果→對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評價。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因此需要教師角色轉變,由“教”變“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因時、因地、因人、因學習內容而宜,教師應根據學校和自身的條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和探索小組合作學習。
四、精講細撥,指點迷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自主學習探究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課堂點撥、答疑解難則是體現老師教學智慧的有效教學之舉,更是教師主導作用最直接的體現。因此老師精講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學生疑難問題能否解決,教學目標能否達成,是課堂效益高低的關鍵之舉。精講就是講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這要求老師從學生做的教學案題目中發現的疑難之處,從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發現的疑難之處入手,重點講解;老師要授生以“漁”,給學生講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科學指導,全面評價──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補充
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當學生展示問題時,為了使學生對問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不能一味的鼓勵,要針對問題在鼓勵優點的同時,適當指明不足,在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是非觀。基於以上情況,在課堂評價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問題卡殼時,給予啟發式指導
2.問題偏向時,給予規范性指導
3.問題錯誤時,給予科學性指導
4.問題混亂時,給予點撥性指導
5.問題深入時,給予遞進式、發展性指導
地理高效課堂模式三
1.一個主題:“先學後教,自主合作。”“先學後教,自主合作”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讓學生人人都會學,人人都學好,全面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所謂“先學”,是指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按照教學目標和要求,自己學習教材內容並嘗試回答有關的問題。所謂“後教”,是指教師針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適當的整理,評價並進行必要的補充。所謂“自主合作”,是指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將遇到的疑難問題分小組討論探究。這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雙向互動和內在結合。
2.四個板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釋疑點撥、歸納 總結 。(1)自主學習:包括 課前預習 和課中自學。課前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依據導學案進行有效預習;在課堂中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2)合作探究:包括師生合作探究和生生合作探究。學生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對問題進行探究。(3)釋疑點撥:包括答疑解惑和方法指導。重點講解學生的疑難點和易錯點,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4)歸納總結:包括階段性總結和整體性總結。根據課型和內容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同時做好整堂課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3.七個步驟
編寫學案—據案自學—交流討論—釋疑點撥—當堂檢測—反饋矯正—鞏固遷移。每個班級將學生經過優化組合,分成6~8個小組,每小組由學習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組成,各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組成員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具體來說,重點抓好如下環節:
1.自學前的指導。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他們需要自學什麼內容,怎樣進行自學,達到什麼要求等。學生自學前的指導一定要具體、明確,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心中有數,才能在自學的過程中增強針對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2.學生自學。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積極的閱讀思考或動手操作,嘗試通過獨立與合作方式理解課本知識,並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其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能動性,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同時讓教師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以便增強“教”的針對性,不致重復學生自己已經學會的內容。
3.釋疑點撥。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結合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在該階段要做到三個“明確”:一是要明確點撥的內容。點撥的內容主要是學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內容;二是要明確點撥的方式;三是要明確點撥的要求。
4.當堂檢測。當堂檢測就是指教師課堂上要留出不少於15分鍾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導學案上的當堂檢測題。其目的是檢測和鞏固本節課的所學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通過檢測把知識轉化為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這對於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是極為有利的。
5.反饋矯正。反饋矯正就是學生完成檢測後,教師公布答案,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後,將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所反饋的問題並結合巡堂時發現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糾正。其目的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結構,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柒』 如何落實地理高效課堂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課堂地位互換
之前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教師在課堂上不斷地向學生傳輸知識,沒有互動,只是教師一人一味地在那裡講課。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單向的,無法實現課堂的高效率,學生學習的高成效,教師佔主導地位。而當前的新型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占課堂的主體地位。兩者相比較而言,前者以教師為中心,後者以學生為中心;前者強調「給予」,後者強調「拿來」;前者側重「學會」,後者側重「會學」;而新的教學模式也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進行「行星地球」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組提前准備好內容,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的方法對於學生來說既可以將自己的風采進行展示,也可以做到對知識的充分准備。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對於這一學科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就會提高。
(二)進行鼓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鼓勵可以使學生不斷地提高學習自信,提高對於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曾說:「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贊美。」每個人都希望被贊美,在心理學意義上源自於個體渴望被尊重、被認可的精神需求。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適時地鼓勵學生。如在進行「地球上的水」這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採取讓學生自由言論的教學方式,如小組討論、分工合作和辯論賽等方式。
『捌』 如何高效推進地理教學
一、從教師而言
(一)改變教學方式。
以前的地理課教學,教師在課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畫、背,純粹是灌輸式教學,課堂無滋無味,死氣沉沉。地理是一門常識課,應根據內容的需要適當選取自學式、引導點撥式、動手動腦操作式、學案導學式等方法進行教學。
(二)熟練運用教具使課堂生機盎然。
地球儀、地圖等教具地理課必不可少,而新教具多媒體、展台的應用更能把課堂容量增大,同時使一些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再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知識的探索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製作合理化、便於操作的實用的多媒體課件,並適時引用,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強勁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高效課堂的生成。
二、從教學而言
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思維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我認為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
『玖』 如何構建高效地理課堂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師生雙邊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生在校時間的80%都是在學科課堂教學中度過的,因此,它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主陣地。
如何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密切師生關系,共建和諧課堂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感情是教學的催化劑,我們老師要注重用各種方式與學生聯絡感情。
我認為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初中地理對於十二、三歲的孩子來說是一門比較難的課程,它要求學它的人有敏捷的空間想像能力和嚴密的邏輯分析、表達能力。在地理課上,要耐心的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而這兩種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對其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指導、講解。學生如果一時犯錯,不要激動,給予其犯錯的機會,然後在教師的幫助下慢慢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地理當中慢慢成長。
隨著社會民主進程的加快,學生對平等的渴望遠遠甚於其它群體或組織,老師要從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做學生可以信賴的朋友。作為學生,理解老師,尊重老師,要
虛心的學,取老師之長補己之短。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都處在一種融洽和諧的氣氛中,相信這樣的課堂應該是高效率的。
二、協調學生關系,發展和諧課堂
人們常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而在很多外國人的眼中,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就是一條蟲。這說明什麼,說明中國人單打獨斗能力很強,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這與我們過去課堂中過於強調獨立思考有關。新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學生間的關系應體現:平等、互助、合作、競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這就要求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重點關注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在地理課堂上,我們總能發現部分優生是教師的「寵兒」,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反應靈敏,是教師「導演」下的學習的「主角」,而大部分學生則是學習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課上,天賦高的學生往往比天賦低的學生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假如這種「不和諧」充斥著我們的課堂,將影響大部分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能讓同學積極地互助學習,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使所有學生在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像創造,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興趣貫課堂,讓學生感到有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一活動有濃厚的興趣,那麼活動效率就較高,而且不易產生疲勞或負擔過重的感覺。興趣貫課堂是課堂上教師自始自終憑借課堂動態生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活動等有意義的信息或技能,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怎麼做呢?
(1)靈活的運用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富有啟發性,教師要千方百計創造情境,創造機會,引發學生求知慾,喚醒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以地理課為例,課的預習階段:可用疑問啟思、練習啟疑等方式激趣,使「課伊始,趣味生」;課的展示階段:可用任務分配、討論交流、親身示範、比較對照、舉一反三等方式激趣,使「課正行,趣正濃」;課的反饋階段:可用向他挑戰、質疑問難、討論延伸、系統提高等方式激趣,使「課已盡,趣猶存」。教師呈現信息技能有意義,學生對上課富有親切感,怎能不激起內心的漣漪,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
(2)多樣的教學手段。
地理課程有其特殊性,一堂課大部分時間是在讀圖,我也經常和同學們說:「學會了看圖,你就學會了地理。」抽象的地圖,對於十二、三歲的孩子來說,猶如一道鴻溝,而長時間的讀圖,也會產生審圖疲勞。因此,必須創設條件,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運用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學生上台表演地球的公轉、自轉;用橡皮泥或泥土製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形態示意圖;動手繪制七大洲的輪廓圖並剪下自己動手拼圖;充當天氣預報員,預報天氣;通過辯論,了解人口增長過快或出現負增長帶來的利與弊,從而認識看待事物需看到它的兩面性,這些都遠比讓學生對著那一張張呆板的平面圖來得形象、生動、有趣。
(3)幽默的教學表達
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常給人帶來歡樂,並給人以啟迪,其主要表現在老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適時地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活潑和有效。有時面對學生的差錯,也不必聲色俱厲,幽默地糾錯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
比如,在「地圖上的方向」這一內容的教學時,我發現學生總是把「東、西」說成「右、左」,把「南、北」說成「下、上」。有一次當學生說:「北京在益陽的上面,廣州在益陽的下面」時,我突然走出教室,然後回來跟同學們說:「老師剛才出去看了一下,發現我們這跟其他地方一樣,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全班鬨堂大笑。當下次再有學生說上面和下面時,全班竟然一起說: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這樣一來二去,終於使學生領悟到:上下左右與東西南北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4)學生的主動參與
現在的地理課堂應全方位交給學生。預習時,學生或閱讀,或沉思,或討論,或請教,找重點、析難點;展示時,學生或陳述,或補充,或歸納,或表演,即分工,又合作;反饋時,學生或提問,或反思,或挑戰,或總結,成系統,共提高。學生參與了,被肯定了,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空前高漲,大膽質疑、自主探究,孩子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學習也變得異常的快樂和輕松。
實驗研究表明,課堂教學在高興、愉快的情緒中進行,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比一般情緒下的學習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地理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就必須使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地理課程這三個因素協調相處,使之和諧。和諧,既是一種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一個動態的優化過程,更是我們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