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對外貿易的地理方向也叫對外貿易的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時期內世界上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商品在某一個國家對外貿易中所佔有的位,一般是以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商品在該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來表示.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既標明了一國出口商品的去向,也標明了該國進口商品的來源,從而反映著該國進出口貿易的國別分布,表明著它同世界各國或地區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也叫國際貿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時期內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國經濟集團的對外商品貿易在整個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觀察和研究不同時期的國際貿易地理方向,對於我們掌握市場行情的發變化,認識世界各國間的經濟交換關系及密切程度,開拓新的國外市場,均有重要的意義.
Ⅱ 國際之間的往來貿易與各種地理學科有什麼關系
要:國際貿易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際友好交往的重要紐帶。國際范圍的商品生產與交換活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地理環境是制約因素之一。 人類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人地之間的相互作用越來越大。本文論述了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氣候條件等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地理環境(包括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市場潛力、環境質量及其他人文地理要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國地理位置的優劣不僅關繫到該國對外貿易的便利程度,而且對於該國的貿易意識和貿易傾向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目前世界上共有190 多個國家,其中有140多個國家為沿海國,其餘為內陸國。由於海運是世界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因此與內陸國相比,沿海國佔有明顯的位置優勢。如中緯度地區的島國日本,氣候適中、海運便利,這些成為其發展貿易的有利條件,但其國土狹窄、山地丘陵為主地地形、極其貧乏的礦產資源,又是制約其工農業的不利因素,權衡利弊,日本人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就制定了「教育、科技、貿易」這一立國的基本國策。特別是在二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揚長避短,執行了一條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政策,利用其便利的海運,形成「臨海型」的工業布局。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等初級產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業製成品,使其「出口主導型」的經貿戰略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相反,在高緯度和低緯度的內陸山區,因氣候惡劣,交通閉塞,往往造成經貿的長期落後。如:橫跨赤道的非洲大國扎伊爾和緯度偏高的亞洲國家蒙古,雖然面積廣闊,資源豐富,但經濟卻長期落後;中亞五國地域遼闊,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但因交通不暢,使經濟難以發展。此外,沿海國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對外貿易的意識較為強烈,而內陸國則較為淡漠。地球上有20多個內陸國家,除歐洲的8個屬於發達國家外,其餘都是發展中國家。早期西方的海洋文明誕生於希臘,後轉移至波羅的海沿岸,其本質是一種貿易文明。近代以來的英、法、西、葡、德、意、荷、美以及二次大戰以後的日、澳、加、新等國之所以能在短期內成為舉世矚目的貿易大國,除了一系列其他因素之外,由地理位置誘發的強烈的貿易意識和貿易傾向無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自然資源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所謂資源,內涵廣泛,這里著重論述礦產資源對經貿活動的影響。礦產資源是寶貴的物質財富,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和活躍貿易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質,且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其消耗量與日俱增。因此,礦產資源的賦存儲量、規格品種、組合結構、品位狀況、地理分布以及新礦產、新礦點的發現等,不僅嚴重影響著一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而且強烈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國際分工、商品交往、貨物流向、貿易格局和貿易運輸等。
國際貿易活動是離不開一定的地理環境的,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有明顯的影響。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國際地域分工日益廣泛和深化、國際間的競爭愈益激烈的今天,地理環境各因素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比過去任何時候更加激烈和深刻。積極開展地理環境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及其規律性的探索研究,對預測國際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國際貿易變化和做好對外經援工作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國際貿易是一種跨越國界的商品交換活動。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國際貿易量的大小不僅已成為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而且事關一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任何國家間的雙邊或多邊貿易都是在具體、特定的地理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十分密切,它不僅直接制約著貿易產品的數量與種類,而且直接影響著對外貿易的成本與利潤。就這個意義來講,研究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大類。
1 自然地理與國際貿易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一個國家和地區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特徵、氣候條件、水文狀況、自然資源的豐歉與分布等。這些因素的綜合,對一個國家和地區長期貿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貿易行為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Ⅲ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的介紹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亦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 它是反映國際貿易地區分布和商品流向的指標,指各個國家(地區)在國際貿易中所處的地位,通常以它們的出口額(進口額)佔世界出口額(進口額)的比重來表示。
Ⅳ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的意義
計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
由於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貿易地理方向劃分國際貿易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和對外貿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Ⅳ 在國際貿易地理課程中我們能學到哪些內容
一、課程性質與目的
國際貿易地理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教育選修課程。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地理基本理論和知識,為其它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背景知識,進而使學生掌握從事外貿工作所必須的貿易地理理論和知識。
二、課程簡介
國際貿易地理是介於國際貿易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該門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各國(地區)對外貿易活動的地域分工以及地域組合的空間特徵;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點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方式、航線和港口等;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當前經濟的特點、產業部門的構成及其分布、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和地區結構。
通過學習,學生應理解當今國際貿易地理新格局及發展方向;掌握國際貿易運輸網路和國際運輸發展的新動態;了解世界各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作用;掌握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基本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貿易特徵、貿易地位等知識。
Ⅵ 國際經貿地理難嗎
國際經濟貿易地理不難,需要背的內容多一點,女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不難。
《國際經濟貿易地理》是200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坤一。採用地理學的觀點,系統介紹了世界經濟貿易格局及其發展變化規律;世界主要貿易國和地區的經濟特徵以及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聯系;國際貿易運輸等方面的知識。
《國際經濟貿易地理》可作為外經貿中專國際商務專業國際貿易地理課的教材,也可作為外經貿類成人大專地理課教材,外銷員資格考試培訓以及從事外經貿的有關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在編寫時主要依據教育部2002年新頒布的「國際商務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突出實用性,結構嚴謹,語言通谷易懂,力求採用最新資料。尤其突破了以前的中專或大專同類教材沒有地圖的缺陷,採用了多幅專業地圖和區域地圖,增加了教材的直觀性。另外,書後附錄世界經貿方面的主要數據和世界主要港口資料便於讀者查閱。 [1]
採用地理學的觀點,系統介紹了世界經濟貿易格局及其發展變化規律;世界主要貿易國和地區的經濟特徵以及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聯系;國際貿易運輸等方面的知識。本書可作為外經貿中專國際商務專業國際貿易地理課的教材,也可作為外經貿類成人大專地理課教材,外銷員資格考試培訓以及從事外經貿的有關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Ⅶ 為什麼說國際貿易地理學是邊緣學科
國際貿易地理學 顯然是 國際貿易學 和 地理學 的交叉學科,既是 國際貿易學 的分支,又是 地理學 的分支,處於兩個學科的邊緣,所以是邊緣學科。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