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太平天國定都在哪裡
太平天國定都在天京,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太平天國運動自1851年在廣西金田村爆發後,一路北上,攻城略地,連戰連捷,於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革命政權。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1872年,最後一支太平軍部隊,翼王石達開余部李文採在貴州敗亡,太平天國終結。
重要影響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也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太平天國堅持了14年,勢力發展到18個省,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佔領長江中下游富庶地區多年,戰事波及半個中國,使清廷國力大傷。
太平天國的事跡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張,對日後反清革命有一定影響。由於它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後這樣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時代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義,即在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同時太平天國的一些領袖主張學習西方,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種主張在當時是先進的。
Ⅱ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運動於哪裡開始爆發的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國運動於廣西桂平縣(今廣西貴港市桂平市)金田村正式開始;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有西方列強從政治、經濟各方面大肆侵華;內有清政府為了支付高額的戰爭賠款和贖城費,彌補由於鴉片大量輸入而造成的財政虧空,加緊橫征暴斂。
兼之外國工業品大量傾銷,使中國城鄉手工業受到摧殘,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地主階級乘機兼並土地,加重剝削。
民族矛盾的加劇促進了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廣大農民飢寒交迫,紛紛揭竿而起,鴉片戰爭後十年間,各族人民自發的反清起義達100多次。
1843年,洪秀全、馮雲山在廣東花縣創拜上帝教,次年春入廣西傳教。隨後,洪秀全回廣東家鄉從事宗教理論創作,馮雲山則留廣西深入紫荊山地區,宣傳組織群眾,建立拜上帝會,開辟基地,吸收楊秀清、蕭朝貴等人,形成起義領導核心。
1849年前後,廣西連年鬧災,各地民眾紛紛起義,因此洪秀全、馮雲山等人覺得舉行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
1850年夏,洪秀全、馮雲山二人下達團營令,要求各地拜上帝會成員到桂平縣金田村集中,團營指揮部設在金田村,由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主持。
在金田、花洲、奇石、陸茵等處秘密打造武器。韋昌輝、胡以晃、石達開、周勝坤、余廷樟等獻出全部家資充起義經費。先後匯集在金田村的拜上帝會成員共計2萬餘人,積極進行軍事訓練,准備武裝起義。
不久事泄,清廷派軍前來鎮壓,他們在思旺圩和蔡江村,先後擊潰前來鎮壓團營的清軍。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8歲生日,舉行隆重的祝壽慶典,萬眾齊集犀牛嶺,誓師起義,向清廷宣戰。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為太平軍,封五軍主將(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1月13日太平軍全體將士蓄發易服,頭裹紅巾,從金田東山大湟江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清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