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黃河叫黃河
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黃河上游,有個黃家莊,一個叫「黃河」的姑娘被惡霸逼死了。她的親人聽說她是投河自盡的,便駕船沿河而下,尋找的她的屍體,一路走一路呼喚她的名字。「黃河」之名由此而來。 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事實上,在兩千多年以前,黃河只是叫「河」,沒有「黃」字。《詩經》中許多篇章都提到過。那時的黃河水還比較清亮。黃河上游及晉陝一代森林植被還比較多。在西安有「八水繞京城」一說,可見那時黃土高原上還草水豐茂。只是由於近千年來氣候變遷,以及戰爭、大興土木、濫砍森林,才導致環境惡化。黃土高原泥沙大量流失,注入黃河,黃河才變成今天這個渾濁黃湯般模樣,於是兩岸百姓逐漸稱呼其為「黃河」。 古人言,「黃河清,天下寧」,希望有一天經過不懈的治理,黃河再去掉那個「黃」字。
Ⅱ 黃河的地理知識
【自然特徵】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64公里, 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30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地理環境】
從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兩岸地形平緩排水不暢,形成大面積沼澤地,湖泊多;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為呂梁西波,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佔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沖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流域概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主要支流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主要湖泊
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Ⅲ 黃河為什麼叫黃河
事實上,在兩千多年以前,黃河只是叫「河」。那時的河水還很清亮。黃河上游以及晉陝一帶森林植被還比較多。在西安有「八水繞京城」一說,可見那時黃土高原上還草水豐茂。只是由於近千年來氣候變遷,以及戰爭、大興土木、濫砍森林,才導致環境惡化。黃土高原泥沙大量流失,注入黃河,才造成它今天這般混濁模樣,於是兩岸百姓逐漸稱呼其為「黃河」。 古人雲:「黃河清,天下寧」,希望有一天經過不懈的治理,黃河能再去掉那個「黃」字。
Ⅳ 關於黃河的地理知識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00千米。源頭是:約古宗列曲。(巴顏克拉山)黃河成幾字形,流經青藏高原、寧夏平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和山東丘陵。
Ⅳ 黃河長江的地理知識.急!!!!!!!!!!!
1、三門峽水壩
2、塞上江南
3、長江
4、都江堰
5、黃土高原 下游的華北平原
6、長江中下游 太湖 亂砍亂伐 降雨集中
Ⅵ 黃河為什麼叫做"黃河"
黃河名字的由來 古代的黃河,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時,她的名字並不叫黃河。我國最古老的字書《說文解字》中稱黃河為「河」,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中稱黃河為「河水」,《水經注》中稱「上河」,《漢書·西域傳》中稱「中國河」,《尚書》中稱「九河」,《史記》中稱「大河」。到了西漢,由於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稱她為「濁河」或「黃河」,但未被普遍認可,直到唐宋時期,黃河這一名稱才被廣泛使用。 唐宋以來的千餘年歷史中,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黃河的泥沙含量日漸增多,污染加劇,我們偉大的母親「患脖了,這就給黃土高原和中原大地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開封首當其沖,盡管世世代代的人民群眾為給母親「治療」,捨生忘死,前赴後繼,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最終還是迫使我們接受了一種不願接受的現實,那就是「懸河」和「城摞城」。災難有時也能轉化為財富,在開發黃河旅遊區的今天,「懸河」已成為舉世奇觀,「城摞城」也將成為探秘尋古的游覽勝地。我們開封人可以驕傲地向世人宣布:「請到開封來,感受『頭頂一條河,腳踩六座城』的獨特韻味!」
Ⅶ 黃河為什麼叫黃河 長江為什麼叫長江
古語里,河就是指黃河,江指出了黃河以外的所有江河,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黃河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樣子,黃河下游的河水因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關系,越來越混濁,就叫黃河了,至於長江我就不知道了
Ⅷ 地理知識!黃河!
利:
1)減少黃河徑流泥沙含量;2)增加「土壤水庫」庫容;3)改善流域生態環境;4)減緩水庫淤塞、延長攔河水庫壽命;5)改善流域水熱平衡。
弊:
1)短期內影響水沙平衡,可能導致河床、河岸坍塌,影響行洪安全;2)減緩河口區(山東東營)泥沙補給,倒不一定減少漁業資源,可能會影響到河口濕地穩定,甚至引起三角洲岸線侵蝕後退。
Ⅸ 為什麼稱黃河為母親河從地理角度分析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所以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既是一條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的自然河,又是一條孕育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母親河,母親二字本身就包含著豐厚的人文內涵。
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境內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奮斗和繁衍在黃河流域。在數千里的黃河流域,由於氣候溫和,水文條件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先民們便定居在
這里。中國文明初始階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後來的西漢、東漢、隋、唐、北宋等幾個強大的統一王朝,其核心地區也都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反映中華民族智慧的
許多古代經典文化著作,也產生於這一地區;標志古代文明的科學技術、發明創造、城市建設、文學藝術等也同樣產生在這里。所以,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哺
育了中華兒女,人們常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意義就在這里。
黃河名字的由來:古代的黃河,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水流
清澈,那時,她的名字並不叫黃河。我國最古老的字書《說文解字》中稱黃河為「河」,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中稱黃河為「河水」,《水經注》中稱「上
河」,《漢書·西域傳》中稱「中國河」,《尚書》中稱「九河」,《史記》中稱「大河」。到了西漢,由於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稱她為「濁河」或「黃
河」,但未被普遍認可,直到唐宋時期,黃河這一名稱才被廣泛使用。
Ⅹ 為什麼說黃河是濁流(地理知識)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據科學家研究,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於一年破壞耕地五百五十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更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入黃河。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