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基於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
一、地理實踐力培養的基礎點
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基於學生主體性需求及自我認知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並通過地理教學中一系列實踐活動所獲得,課程標准對地理課程教學有指導性作用。因此,地理實踐力培養須以課程標准、學生需求為基礎,以提升學生地理實踐力。
1.以課程標准為基礎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其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闡述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編寫高中地理教材、指導高中地理課程教學及高考命題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指南。因此,地理實踐力培養必須以高中地理課程標准為基礎。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中將地理實踐力素養作為地理課程理念之一,並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建議等多個方面滲透了地理實踐力培養要求,即在考察、調查和模擬實驗等實踐活動中學生能夠搜集和處理各種地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具備科學精神;能夠獨立或合作設計地理實踐活動的方案和計劃;能夠設計不同的地理實踐活動目標,並選擇運用適當的地理工具[2]。課程標准中學業質量標准進一步對地理實踐力學科素養水平劃分為五個等級,便於地理實踐力培養更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層次性。
2.以學生需求為基礎
學生需求有希望成功成才的需求和表現自我的需求等深層次需求,也有希望輕松學習的淺層次需求。從需求本身看,有學生的內在實際發展需求,即在一個特定階段的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知識、思維、情感態度基礎上的最近發展區。還有課程總體目標、課程標准對學生提出能力發展的外在需求。地理實踐力培養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地理實踐力培養須遵循學生的需求。
地理實踐力培養應從學生興趣出發。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體會到實踐活動的樂趣,變被動為主動,才能更好地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地理實踐能力。所以,地理實踐力培養宜從學生興趣出發。同時,地理實踐力培養還應注意學生年齡特徵,高中階段學生相比初中階段已達到更高發展水平。其一,感知覺目的性和系統性增強,觀察力大有提升,並且趨向精確;其二,注意力更加穩定,思維表現出更高抽象概括水平。地理實踐活動設計和實施應遵循學生年齡特徵,體現出彈性和靈活性。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感受體驗,引導學生用地理視角觀察、行動、思考,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同時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
二、地理實踐力培養的結合點
地理實踐力培養不僅以課程標准、學生需求為基礎,還需更為真實的情景供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操作、觀察、探究實驗等活動,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體驗社會生活,其中充分結合校內外資源搭建實踐平台,是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的重要結合點。
1.充分結合校內資源
依據課程資源的空間分布可將其劃分為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地理校內資源指學校范圍內可作用於地理課程的資源,包括校內教材、設施、地理師生等。豐富多樣的地理校內資源,為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提供充足的條件。應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實踐活動,如模擬實驗、教具製作、氣象觀測與天氣預報、天文觀測等。
室內課程實施過程中,可通過儀器演示、音像圖片等促進學生地理實踐力提升,如在講授「晝夜交替和時差」時,視頻演示或地球儀演示,此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地理知識,還有助於提升地理觀察能力。通過學校地理實驗室、地理活動室,充分利用相關設備也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如「模擬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在借鑒各版本教材優勢基礎上整合教材,為學生構建基礎性模擬實驗活動。充分利用地理園等地理場館或校內自然環境也可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如結合氣象站觀測氣溫和降水,在地理園觀察自然或人文地理模型等,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生地理觀測能力,還有利於提升問題探究能力。
2.積極結合校外資源
校外資源即學校范圍外可作用於地理課程的資源,包括研究機構、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天文台、有關政府部門、工廠、農村等社會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等[3]。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外資源為學生的地理觀測、調查、考察等實踐活動提供廣闊平台,是培養學生實踐力的有效途徑。
利用課余時間到博物館、規劃館、科技館、研究機構參觀,如重慶市自然博物館參觀,可通過「山水都市」、「地球奧秘」、「生態家園」等場館線路,豐富學生地理知識同時促進學生觀察能力培養。利用國家地質公園、地方自然或人文資源環境供學生參觀學習,如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等考察,可彌補學校實踐場地不足,促使學生體驗學習、拓展思維、提升能力。利用到工業園區、農業園、科技園等參觀學習機會,引導學生在真實情景中獨立行動、主動思考、自主認知。如學習「工業的區位選擇」時,可到學校附近工廠實地考察,增強學生社會實踐體驗。學生將實踐中所獲得的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進而轉化為個人發展所需能力,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三、地理實踐力培養的落腳點
地理實踐力培養不僅應充分結合校內外課程資源,具體還要落實在地理野外考察、地理社會調查和地理模擬實驗等各項能力的提升中。
1.提升地理野外考察能力
地理野外考察主要是指學生對地理環境及其組成要素的直接觀察,一般包括地質地貌、氣象物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專項觀察與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綜合觀察;還包括農業、工業、環境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綜合觀察[1]。通過地理野外考察,可促進學生地理觀察觀測能力提升,培養學生獲取地理信息的意識及能力。如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學生能夠運用遙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術和其它地理工具,對地貌、土壤等自然要素和相關現象,進行觀察、識別、描述、解釋;能夠觀察比較不同區域的特點,掌握歸納區域特點的方法;能夠在野外觀察、測量和分析地質地貌基本形態,推斷其形成過程。
2.提升社會調查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到「社會即學校」,突出體現地理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社會調查就是通過參觀、訪問、查閱資料、展開調查等多種方式,對學校所在地或某一特定地區的地理環境以及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等,進行直接的、有計劃的、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深入分析研究的活動。社會調查能力是地理實踐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在「三峽庫區移民」問題調查中,學生自主合作性設計方案,搜尋該區域統計信息及發展規劃,進而參與調查,並對相關問題及成因作出簡要解釋,有理有據提出可行性策略。調查結束後,撰寫調查報告並展開交流評價。
3.提升地理模擬實驗能力
地理模擬實驗即使用一定實驗器材及設備,人為地把所要學習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及其變化過程表現出來,以獲得和驗證地理知識的方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探究性和實踐性。學生地理實驗能力的提升具體體現為能夠設計和實施地理模擬實驗並作出解釋;能夠解決高考地理試題中相關問題。如模擬實驗「模擬山前洪(沖)積扇的形成」,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實驗,利用白紙和細沙等實驗材料進行模擬,通過動手操作學生不僅理解其中科學道理,獲得地理知識,還能夠分析和解決問題,促進認知和情感等素養提升,發展地理實踐力。
『貳』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沒有地理學習興趣,就沒有地理學習氛圍,也就無從談起地理學習的效果。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吸引學生,進而由興趣帶動學生的求知慾望,由被動式學習逐漸改變為主動式學習,可能時間較長,所以老師要循序漸進,慢慢引導。
其次,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與體驗。人類生活在地理環境之中,地理知識源於生活,創造鮮活而生動的地理課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第三,深入實踐,感受理解地理的價值。
第四,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開拓視野,注重學科間的整合。隨著地理科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地理教學過程必然要信託現代信息技術平台實施教學。通過讓學生處理分析地理信息資料,有助於正確審視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學會地理思維,提高地理學習的效率,擴展知識視野,增強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五,多以地理學的視角來思考和分析問題。
第六,改革傳統的地理測評機制,促進知能情的協調和人的全面發展。
『叄』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1、高中地理學習,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要學會高效聽課。
①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②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③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④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
2、學會整合知識點,提高知識理解和記憶能力。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這樣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3、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記憶是學習的根本。
提高記憶力,可以專門的訓練一下。這一類的訓練比較多,比如我比較熟悉的:速讀記憶、編碼記憶、思維導圖記憶。速讀記憶是一種快速閱讀之後的重點記憶和理解記憶;編碼記憶是一種將編碼信息與恰當的線索聯系起來的個性化記憶;思維導圖記憶是一種將所需記憶內容整合成關鍵詞句後的思維記憶。以上三種記憶,是我個人用下來比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統的訓練,具體比較多,就不一一詳細講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軟體中對我上述的三種訓練都有具體的講解和訓練。
4、高效復習,溫故而知新。
①制定階段性的復習目標,合理規劃自己每一天的學習復習任務。什麼時候復習什麼科目,什麼時候做題訓練,什麼時候看書背誦,什麼時候查缺補漏等等,都一一明確下來。
②復習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只復習一科,也不要頻繁的更換復習科目。每一個時段的復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復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復習。
③自己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最好就保持同步進行。如果你掌握的很好,可以快於老師的安排,但不能被老師遠遠落下。
④每一小階段的復習之後,要檢查掌握情況。可以自己一個人進行:合起書本,回憶一下這一階段都學習復習了哪些知識,哪些知識是已經掌握了的,哪些是比較模糊的、還沒有掌握的、有疑問的,針對有問題的要趁熱打鐵,折回去快速溫習鞏固。也可以找你的夥伴一起進行,相互檢查、考校。
5、認真做題和面對每一次考試。
做題的時候:①要仔細審題,而且要審准、審透,提煉出有效信息。②要講究效率,會的就過(一定是要真的會,而不是感覺會),把時間放在不會的上。③不要動不動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題會讓你覺得題目很簡單,但實際做題的時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筆了。④適當進行題海戰術,掌握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
認真面對每一次考試。考試除了是檢驗你學習效果的方式,同時也是你積累經驗的過程,比如:①學會如何分配和把控時間;②掌握作答中各種細節的處理技巧;③磨練考試心態;④幫助自己認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復習提升。
『肆』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高中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綜合學科,且高中生的心智水平已接近成人,學習方法不再單一的死記硬背。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因材施教,抓住高中生的身心特點,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地理知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正確分析地理現象、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一、動手畫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興趣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許多知識點理論性很強、很抽象,需要學生藉助圖示等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像力。因此,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圖示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動手畫圖,學會看圖、畫圖、用圖,這樣才會使地理課具有實際性意義。例如,在學習高中地理必修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這一課時,學習熱力環流形成的具體過程及其原理。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小組合作閱讀課本,然後試著畫圖表現出其形成的過程。這樣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各抒己見。之後我並沒有講解自己課前准備好的圖示,而是讓小組代表來講解。再根據講解我指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高中生的心理漸漸成熟,勇於表現自己也是其特徵之一,因此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敢於表現自己,結果就是學生既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又掌握了相關知識。學生畫圖的過程就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需要把語言等抽象性的東西表現出來,需要把相關信息聯系起來,畫出示意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藉助多媒體,多角度帶動學生情緒,豐富教學內容
多媒體教學現已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多媒體教學打破了普通教學的單一性,豐富了教學內容,圖、文、聲、像並茂,可以從視覺、聽覺等多角度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地理是一門與大自然、與我們生活的環境最息息相關的學科,關於自然界的科普電子影像數不勝數,教師可以從中選擇適當的視頻或動畫資料,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相關內容,也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地理選修五《中國的地質災害》時,我們國家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之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教師在講解地震時,可以選一個經典的關於地震是如何形成的科普動畫視頻,通過多媒體播放,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地震形成的原因。另外,可以播放相關的地震類的電影或影像資料,通過影像資料,教師向學生指出地震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以及當我們遇到地震時,應該怎樣做?不能怎樣做?如何保護好自己?通過多媒體教學,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藉此講解影響地震形成的因素。視頻動畫生動的呈現比起教師的講述更加深入人心,學生更易理解,它能將地震形成的過程、因素、對生活帶來的影響、地震來臨時應該怎麼做等一系列內容都向學生表達出來。結合多媒體教學,教師的講解不再平淡,更加具體生動,學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識。
三、聯系當地地理環境教學,體驗教學,培養地理素養
人類擁有的情感很多,當然包括濃濃的家鄉情結,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所生活的土地而驕傲。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家鄉情結,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教學,這樣使學生能夠帶著強烈的情感去學習,更能集中精力學習,易於理解所學知識點。例如,教師在進行地理復習時,可以用學生生活的土地「寧夏石嘴山市」作為教學案例,教師帶領學生分析總結石嘴山市的自然環境特徵,包括:氣候環境特徵、地形地貌特徵、水文特徵;石嘴山市的自然資源,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等等。不僅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即分析形成此自然環境、此地形地貌的原因,以及在這種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中,產出的豐富自然資源,我們應該如何好好利用?怎樣保護自然環境?等等問題。學生對於自己生活的土地,都會帶著特殊的情緒來學習,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通過對一個地區的分析總結學習,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理清思路,在腦海中形成地理學習框架,而不是盲目地眉毛鬍子一把抓。又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分析一下自己生活的城市屬於什麼型的工業以及原因是什麼,對自己城市的工廠地理位置的選擇有什麼看法,會不會污染環境,應該選擇在什麼城市的位置更合適等等。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認真做一份城市規劃。這樣的教學,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靈活應用。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對知識點理解的基礎上輕松學習。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注重學生成績是一方面,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使學生真正感覺到學習地理是有趣的、有意義的。
『伍』 新學期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1.新學期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散腔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准備:備好課。
①仔細研讀新課程標准,以此為指引。新課標全面的分析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要達到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方向、考核的禪消內容及標准等。這讓我們老師心裡有了一個大的方向,對教材的理解也就上了一個層次。
②備教科書。在新課標的指示作用下,仔細研讀教材。對教材編寫的過程、信息和基本內容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理清教學思路、重難點。對於學生模糊的知識,通過預設與現實結合或者查閱資料等手段使學生理解並掌握。
③備學生。可採用查——找尋資料,了解學生的過去及現狀;談——找學生談話,了解學生學習和情感狀況;聊——找個別學生聊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及困惑;訪——做家訪,深入學生的生活了解其情況;察——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總結學生的學習狀況。上述五個方法可相結合,根據學情實施教學。同時還可以以學生平時的錯誤作為研究對象,這樣更能針對性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
(2)向課堂40分鍾要質量。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爭取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關注學生的反映,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力求學生掌握。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現在的高中學生還是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因為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
3、積極參與我們政史地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4、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對高二文科的課程傳賀掘知授就有以下不足:按照學校安排我外出高考閱卷耽誤了一星期的上課時間,回來後壓縮了教學內容,再加上平時練習時間不足,學生對選修六的知識掌握不足。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尤其是其他知識的傳授中加入這部分相關內容,便於讓學生鞏固和掌握。
2.新學期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新學期的工作計劃,緊緊圍繞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圍繞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可持續發展開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學以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主要為自然地理知識,應從認識人類生存環境的角度出發組織教學,加強綜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從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著眼,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關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高一新生雖然在初中學過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對世界的、中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於中考地理所佔分數低,對地理教學的觀念,也仍保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即認為地理是「副科」,故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可以說非常有限。
四、教學要求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中的內容與要求,深入鑽研教材,加快教學觀念的轉變。
2、在教學中要體現教育改革對當今教學的要求,即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3、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學習、調查及運用圖表和數據進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並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
4、在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進行章節過關的檢測。
5、教材中的圖和圖下小字以及活動部分的內容均作為課文正文處理,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組織安排好教學。
五、教學重點、難點
地球自轉、公轉的地理意義、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作用、全球氣壓帶和風帶、水循環、洋流分布規律、氣候類型分布、特點及判讀、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六、教學措施
首先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其次,積極響應新課程理念,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引導和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斷和推理。
七、課時計劃和安排
按新課程標准中規定的高中課程計劃,每周授課2課時。期中考試之前講完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部分),期末考試之前講完第三單元。
3.新學期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期高二地理教學將認真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遵照地理教學大綱要求,在學校、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的統一部署下,地理教學認真落實新課程計劃,「精心備好每一節課、精心上好每一節課、精心輔導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創新思維能力、實踐技能與終身學習能力,力爭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人文地理的人口、城市、文化、旅遊、世界政治經濟、中國地理的相關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力爭使學生掌握用基礎的地理知識去分析去解決學習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成為有強烈愛國情操又具有實事求是科學態度的中學生。
三、工作要求
1、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精心備好每一堂課,精心設計、選編好每一套復習試題。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在本期內向全校推出一至二堂高質量的公開課。
2、針對不同的的教學內容,選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形象直觀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指導學生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3、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設備,活躍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4、布置適量的課堂或課後練習,並及時批改和輔導,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便於老師有針對性教學與命題以期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加強研究性學習,指導學生撰寫研究性學習論文。力爭能在具有影響的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6、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的地理知識運用到生產生活中去。
4.新學期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新的學期,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地理教學任務,特對本學期的教學定如下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及部分區域地理內容,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紹人地環境的基礎知識、人文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要求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進行人文社會的分析和調查。選取了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社會經濟活動,探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特點及與社會因素、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從而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閱讀、分析、動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特別是能夠對城市與環境區域產業活動中涉及到現實生產、生活中地理現象、地理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二、學情分析
從上期期末考試情況看,四個班的成績都有較大提高,但學生的數學基礎還是參次不齊。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欠缺,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高一學生由於初中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說會存在較大困難。而且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三、教學措施
為更好落實學校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我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
(1)強調學習過程,培養良好習慣。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落實基本的學習過程及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後復習整理三個基本環節。
①課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礎知識梳理。發現問題,標記問題為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准備。
②上課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踴躍發言,使疑惑在分鍾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③課後再次通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致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測自評試題。
(2)落實活動實踐,激發學習興趣。
結合人教版教材的特點和我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將大力推進教材活動實踐。為此,將公布本學期的地理活動安排。學生分組做好活動項目的選擇、准備、實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指導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層面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關注身邊的地理現象,合作探究,積極思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使興趣更濃厚。
(3)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後,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復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路化體系,並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務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有效補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我會通過網路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5.新學期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一、提高教學質量,上好每一堂課。為了上好課,我課前做了下面的工作:
1、為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我堅持課前閱讀《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學》,《地理教育》等書籍。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鑽研新課標,根據教材的特點,如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
2、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二、重視課堂管理。
做為一名教師,我十分清楚課堂管理的重要性。我深知,有了一個科學的課堂管理,那教學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為此,我十分重視課堂管理,在課堂上向45分鍾要質量。一般我一進課堂,就以自身飽滿的情緒影響全體學生,使學生們也能以飽滿的,高漲的情緒來上的我課,然後抓緊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間把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完,把難點剖析清楚。接下來學生的精力開始渙散了,課堂秩序有些不穩定了,這時我來個地理小故事或小幽默,改變一下課堂氣氛,待學生精力又集中時,及時把重點,難點鞏固。至於簡單易懂的知識,我一般是讓學生相互討論來完成,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不錯。
三、虛心學習,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
一個教師最先被要求的往往是他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是做一個成功的教師,還是成了一個誤人子弟的教書匠?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多次的聽學校各位老師的公開課,讓我有了學習觀摩的機會,取其之長,補己之短;多次的組內教研活動,讓我有了檢查自己的時機;通過___老師,___老師的盡心指導,各位組員的大力幫助,改變自己,提高自己。要「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評好每一堂課;反思好每一堂課」成了我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途徑。
四、教學中注重培養、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這是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一個重大特點,我在教學中經常圍繞這一主題來展開教學,發揮地理教育的功能。如: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資源觀和人口觀等。比如在講到「西藏是我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時,以課本中的地圖為素材,進行探究,並對課本知識進行了拓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地理讀圖分析技能,又發展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又如:在講到「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時,著重教育學生:要珍惜和節約使用水資源,要保護水資源,以利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樹立學生科學的資源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五、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
中學的學生愛動、好玩,有些學生缺乏自控能力。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對學生微微笑,說說笑,或者說說他的優點。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六、真心真意抓「補弱」
首先通過談話、問卷、課堂提問、作業及檢測等方式明確弱情,找准弱點。理清是共性存在的問題,還是個別學生個體的問題,作到心中有數。把問題落到知識點的層面,不大而籠統,使學生在補弱的過程中真正能了解清楚、學得明白;其次,制定具體措施。先制定整體補弱計劃。根據所了解的弱情,作好具體分工,使每位老師明白自己所負責的具體知識內容,並先期著手准備,以利補弱工作的順利展開。指導組內教師制定個性補弱計劃,要落實到學生姓名、弱點、解決的措施、實現的目標。補弱時間,精講精練,有的放矢,按照既定的補弱計劃認真執行,在教學後及時反思,發現問題,快速調整,為下次補弱做准備。利用學科自習,指導學生復習預習,學會自主學習。
『陸』 高中地理教學方法
地理教學是培養學生地理素養和發展地理思維的重要途徑。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咐銷漏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加強課堂教衡爛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首先,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地理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科的魅力和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其次,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解、討論、實驗、觀察、模擬等,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課堂互動和學生參與,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發現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最後,教師還應該注重課外實踐活動斗戚的開展,如考察、實地考察、探究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和現實性,從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和技能。
『柒』 如何培養地理核心素養地理實踐能力
一、人地協調觀。
地理學是研究人地關系的學科,我們國家有很多能人,沒有人地協調觀,他的能力越強,造成的破壞越大。鋼鐵生產產能過剩,房地產庫存太大,因為企業主沒有人地協調觀,政府官員沒有人地協調觀,為了短期利益,大拆大建,幾百億的項目,只考慮經濟效益,不考慮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最終成了既危害人民健康,又無法收回投資的怪胎。
二、綜合思維
地理學具有綜合性的特徵。綜合思維是核心素養最關鍵最核心的一條。將地球表層或其一定地域作為統一整體,綜合研究其組成要素及其空間結構和演變過程。看到一個區域,先是整體掃描,說一說氣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人口礦產三大產業特點,然後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第二步是局部聚焦,該區域內部的差異性,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性,分析其原因。大體是遵循總--分---總的思路。
三,區域認知
地理學科具有區域性的特徵。
組織區域:使地球表層的無限多樣性變得井然有序
——教學取向:使學生具有將認識對象置於特定區域加以認識的意識與習慣。
認識區域:認識區域特徵、區域差異、區域聯系、區域發展等。
——教學取向:掌握和靈活運用認識區域的方法,評析相關的區域決策的得失。
四.地理實踐力。我認為,地理實踐力很重要,但為了安全,不讓學生走到大自然中去,不參與觀摩三大產業的生產,只是在學校里培養地理實踐力,有些蒼白。
我把這個視頻給學生播放了,學生反映,對於以後解答選擇題和問答題都有啟發,學會了用重要經緯度定位,學會了區域分析的方法,以新疆為例,從空間入手,解題思路要先整體掃描,然後局部聚焦,要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萬事都有因果。還學會了分析區域農業發展、工業發展,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更深了。
課標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模式也要做出改變,在文件正式傳達之前,好好學習吧.
『捌』 淺談怎樣加強地理課的實踐活動
一、轉變觀念,充分認識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恩格斯說過「從事實踐活動是能力發展的基本途徑」。地理實踐活動對正確理解地理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踐活動可以為課堂和書本上抽象孤立的知識提供極為生動形象的例證和解釋。通過實踐活動實現課程目標,變學科的「封閉型」為活動的「開放型」,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地理觀察能力,使用地圖、圖表的能力及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在信息時代中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及應用地理信息手段進行交流、表達的能力;為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揮提供舞台。因此,地理實踐活動是促進學生素質提高的配套工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巧妙設計,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活動
設計實踐活動方案,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取題,活動方式和目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能太難、太高,學生無法達到;也不能太簡單,學生沒有興趣。另外,實踐活動應以家庭、校園和社區為中心,以人地關系為主線,既與教學相關聯,又與生活聯系,只有這樣的方案才切實可行。
1.結合教材開展實踐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例如:在進行《地球的運動》教學時,我事先布置學生根據課本要求准備好製作地球,月球,太陽的工具、材料,在上課時,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對這些材料進行觀察、按照課本步驟製作三球儀。藉助這一活動,學生對地球經緯線、月球,太陽的形狀以及大小,相互運動等抽象的知識不僅理解得深刻、透徹,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還親手製作了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等教學用具,在教學中既發揮了積極作用,又彌補了教具不足的現狀。這樣,不但能夠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2.結合其他學科開展實踐活動
地理教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與其他學科的銜接,達到融會貫通。如與歷史相結合,開展「贊美家鄉」的班級討論會;與語文相結合,組織一次「地理知識」的辯論賽;與音樂相結合,探究「歌曲中的地理文化」等,多樣的實踐活動可以使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肯定,同時還可以使不同的學科有機地融為一體,綜合提高學生素質。
3.貼近生活開展實踐活動
把課堂知識巧妙地與生活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知道地理就在身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把地理知識與周圍可視、可觸的環境緊密聯系起來。如在學習工業「三廢」的危害及治理的內容後,帶領學生參觀新鋼公司的污水處理設備,聽取廠領導的有關介紹,讓學生對工業「三廢」的治理過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既增加感性知識,也深化了理性知識的學習。
(2)結合春遊,讓學生在大自然中體會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如去濕地公園、仰天崗春遊時,我就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思考討論:濕地公園、仰天崗旅遊資源的美在哪裡,怎麼欣賞?如何理解中國山水畫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等美德意識;建造江西自然博物館的實際意義等等。
(3)結合環境節日深入環保意識。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得到關注,聯合國確定了一些重大的環境節日,如3月12日植樹節、4月7日「世界無煙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11日「世界人口50億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每一個節日來臨,我要求學生思考由來,搜集資料,從搜集資料的實踐活動中體味環境的重要作用。
三、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1.在實踐活動中有很多時候是要走出課堂的,要注意學生的安全,要學生能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
2.在整個實踐活動期間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
3.不能過多。頻繁的實踐活動容易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厭倦而失去興趣,甚至會喧賓奪主,動搖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產生負面作用。
4.注意實踐活動結束時的評價工作。要找出活動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樹立下次參與實踐活動的信心。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客觀地分析活動中的不足之處,以利於下次活動的開展。
由此可見,地理實踐活動在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方面,有著特殊重要性,它能幫助學生在思維、感觀、言行等方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地理實踐活動,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