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中學地理課程是怎樣設置的
我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
一、我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的演變
我國古代學校中沒有專門設置的地理課程,地理知識的傳授多分散在《四書》《五經》《尚書·禹貢》等書籍的學習之中。19世紀我國沿海城市的一些新式學校中開始有了地理課程,但中小學各年級正式設置地理課程是始於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之後。90多年來,我國中學地理課程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以下幾個主要階段。
(一)清末階段(1904~1912年)
1904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興辦學校,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實行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是我國最早制訂的、在全國范圍中小學普遍施行的含有地理學科的課程方案。當時中學學制5年,一、二年級安排地理概論、亞洲總論、中國地理等內容,三、四年級開設外國地理,五年級開設地文學。教學時數,除了二年級每周3學時外,其餘年級都是每周 2學時,總時數為每周 11學時。1909年後中學分文、實(理)兩科,文科在一、二年級開設中國地理,每周3學時,三、四、五年級開設外國地理,每周2學時,總時數為每周12學時;實科一、二、三年級開設中國地理,四、五年級開設外國地理,每周均為1學時,總時數為每周5學時。
在這一階段,地理課程的內容主要敘述中外各國的疆域、山川、城市、交通、物產等,課本的編寫具有地理志、地方誌的特點。
(二)辛亥革命後至新中國建立前階段(1912~1949年)
在這個階段的前期,地理課程變動較多,開設的課程主要為中國地理和外國地理,也曾在高年級開設過自然及人文地理概論;總時數也有變動,每周有8學時、6學時、9學時不等,並且也不是所有年級都開設地理課程。後期(1932年以後)則是歷史上開設地理課學時較多的時期之一,總時數達12學時,在初中和高中總共6個學年中,全部開設地理課程,每周均為2學時。課程內容,無論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學,基本上都是循環重復,從本國地理到外國地理,區別僅是內容的繁簡。
這一階段地理課本的編寫質量有了提高,打破了過去地方誌式的框框,並吸收了當時地理科學研究的一些成果。但課本中也存在一些錯誤的觀點,如地理環境決定論、優秀種族論等等。
(三)新中國建立以後至「文化大革命」階段(1949~1976年)
這一階段地理課程變動較大,整個學校地理教育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由興旺趨於萎縮的過程。解放初期,地理課程的體系基本上按照解放前的舊體系,但在內容上,刪除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等觀點,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1953年至1957年期間,主要參照蘇聯模式,課程體系由自然地理到經濟地理、由世界地理到中國地理,地理課時數總共達每周12學時,也是歷史上開設地理課學時較多的時期之一,在內容上相對比較系統、完整,但結合我國實際尚不夠。從1958年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地理課程基本上屬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削減的時期。這一時期地理課學時數削減幅度很大,從1957年每周的12學時,削減到1958年的8學時、1959~1962年的5學時,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時間全國大多數中學都停開地理課,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普遍下降。
(四)「文化大革命」以後階段(1976年~現在)
「文化大革命」以後,地理教育處於振興階段,地理課程逐步得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學地理課程設置概況一覽表(括弧內為學時數)到恢復,學時也由少到多,逐步得到增加。不僅在小學,而且在高中一年級(或高中二年級),以及高中三年級的文科班也開設了地理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初中階段開設區域地理(包括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鄉土地理),高中階段基本上講授系統地理。在指導思想上,逐步明確了以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地理教學內容的核心論題。在地理課本的編寫上,由以往「偏重提供事實材料」向「事實與原理相結合」方向轉變,區域地理內容的組織由條述法向特徵法轉變,課本的表述方法也由以往的文字表述為主向圖文並茂方向轉變。
在這一階段,我國各地雖曾編寫過一些不同版本的地理課本(包括各地的鄉土地理課本),但在大部分時期主要還是採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全國通用的統編教材。從1993年秋季開始,我國在全國范圍推廣使用多種不同版本的地理課本,這標志著我國的地理教材已由「一綱一本」(全國一個大綱,一種課本)走向「一綱多本」(一個大綱,多種課本)和「多綱多本」(不同的大綱,多種課本)的改革時期。
二、我國現行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
根據原國家教委(今教育部)1990年頒發的《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和1993年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試用)》,現行中學地理課程設置如下:
初一開設世界地理,每周3課時,課程內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和地圖初步知識,作為學習中、外區域地理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是世界概況,是對全球的總認識;第三部分是各大區地理特徵和一些國家地理知識;第四部分主要講時區、日界線和世界環境保護。
初二開設中國地理,每周2課時。四年制初中比三年制初中每周多一課時。教材按照中國地理總論→中國區域地理→中國在世界中,即總論→分論→總論的編排方式安排順序,最後學習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理和鄉土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每周3課時。高中地理共計十一章,前五章屬自然地理,主要講地球的宇宙環境和人類的自然環境。後六章屬於人文地理,講述當前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
高三地理(選修)每周4~6課時,屬文科選修,教材內容以中外區域地理為主。
1994年開始,原國家教委又組織有關方面人員編制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按照新高中地理課程方案的設計:高中一年級開設的地理為必修課,每周3課時,學習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有關的知識;高中二年級和高中三年級開設的地理為限定性選修課,高二每周1課時,高三每周2課時,主要學習人文地理知識。目前,新高中地理課程正在天津、山西、江西等省、直轄市試點,2000年起在全國推廣。
此外,上海市經國家教委(教育部)批准,在1988年也設計了一套初、高中地理課程設置方案,試點後已於1993年起在上海地區施行。此方案規定,6年級(9年義務教育一貫制)開設自然地理基礎(每周1課時),7年級開設世界地理(每周2課時),8年級開設中國地理(每周2課時),高中二年級開設必修地理課程(每周2課時),高中三年級開設文科班選修的地理課程(每周3課時)。
浙江省也經國家教委(教育部)批准,試行綜合課程方案,將初中階段地理課程的內容分設在自然和社會兩門課程之中。
三、台灣、香港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
(一)台灣地理課程設置
台灣中小學修業年限為12年:其中國民教育(即義務教育)為9年,前6年為國民小學,後3年為國民中學(即初級中學),合稱國民學校;3年普通高中,另稱高級中學。
近年來國民中學單獨設置地理課程。初中三個年級都開設地理課,周課時總量為5課時。第一、二學年每周2課時,第三學年每周1課時。在三年六個學期中,前四個學期主要講中國地理,後兩個學期主要講授外國地理。
高中三個年級也都開設地理課。高中地理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高一、二年級地理為必修課程,每周2課時,第一學年為地理通論,第二學年為外國地理和本國地理。高中地理選修課設在高三年級,分設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和地球科學三門。高三實行文理分科,理科可選地球科學,文科選人文地理或經濟地理。
(二)香港中學地理課程設置
目前香港的學制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稱中四、中五),大學預科一年或二年。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私立中學較多,後因經濟迅速發展,公立學校大大增加,到1985年已有70%的中學生在公立中學就讀。地理課程在香港普通教育中是受到重視的。一般中學從初一到高二年級都開設地理課。這一方面是由於香港在1997年回歸祖國以前的一百多年裡為英國佔領,深受英國的影響,繼承了英國重視地理教育的傳統;另一方面也與香港的環境條件有關。
香港地理課程的設置是:初一為香港本土地理,初二、初三為世界地理。不修讀地理的學生改念社會科。社會科是一門綜合了歷史、地理、經濟和公共事務的科目。地理和社會這兩門學科都是初中階段持續三年的必修課。
高中地理課程開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香港中學習慣把高中分為文、理、商三組,其中修讀地理的學生較多。
② 地理教學設計的要素有哪些,地理教學案例的設計與分析,這兩個問題是教師招考地理專業考綱上要求的,急需
地理教學設計的要素:
地理要素分為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土壤、水文、大氣、植被、地貌;
人文地理要素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幾大要素,細分的話應該有交通、政策、民俗、歷史,區位等要素。
地理教學案例的設計與分析:
地理新教材知識條理清晰,內容豐富詳實,是使學生們「獲得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目的的具體體現。因此,教學中應該避免照本宣科,讓地理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們通過積極參與來獲得知識和認識自然發展規律的一個平台。能夠反映地球運動的自然現象有很多,例如:晝夜現象、季節變化、極晝、極夜現象等等。我選擇了地球的公轉知識加以介紹。該部分知識的難度較大,同學們難以理解,但同學們很感興趣。
雖然學生們對地球的運動會對地球表面產生的各種現象司空見慣,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變化規律。如: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什麼時間在什麼位置,會有什麼現象。這一系列問題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識沒有文字說明。怎麼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住地球運動(地球公轉運動)所產生的現象呢?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我先後想到了兩個教學方法:
第一,圖表結合講解法。鑒於教材中的圖像和文字系統都是我們要掌握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可運用空間想像的思維方法,通過讀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使學生們加深對文字系統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空間結構和空間聯系。但是,本課的內容比較抽象。由於學生們在小學的地理知識比較薄弱,而且空間想像思維特別是女同學的空間想像思維比較差。如果只通過圖表結合的方法,憑借學生們的空間想像思維,將其儲存在大腦中,再經過加工、分析、比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來獲取新知識,對於他們來說那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用這種方法給他們有個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學器材來演示地球公轉示意圖。學校的地理教學器材不夠齊全。經過整理,我利用地球儀、電筒、在黑板上畫圖相結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運動的變化和直射點的位置、時間、產生的現象。
通過前面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地球的運動在地球表面所產生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稍留意就會發現,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直射點的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現象也不同。當我在演示時需要同學來當助手,他們都積極要求當助手,在演示時他們配合得相當好。
希望對你有用能幫到你!
③ 簡述中學地理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地理教學設計把教學過程視為一個由諸要素構成的系統,強調在遵循系統理論的基礎上應用系統方法,即需要用系統思想和方法對參與教學過程的各個要素及其相關關系做出分析、判斷、操作和評價。這里的系統方法是指教學設計從"教什麼"入手,對教學大綱或課程標准、教科書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後從"怎樣教"思考,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用恰當、經濟、實用的媒體,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並根據反饋信息並對設計實施的效果做出合理評價,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即地理教學的具體設計必須在通盤考慮的基礎上展開,而且盡可能將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考慮周全,以期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地理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媒體等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要求教學設計要圍繞目標的實現展開其他環節設計,保證目標、內容、策略、過程一致性,發揮各要素的整體效應。
二、可操作性原則
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形式的組織、教學活動的安排等不能僅從理論上的最優化出發,而應考慮到教師的自身的教學特點、能力水平、專業層次等其他的因素。例如,在教學媒體設計過程中,更多的是考慮學校的教學水平、實施媒體的條件和環境和課程資源的可利用性,而非簡單的選擇理論的最好。
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還應體現在教學設計的具體性上。教學設計必須圍繞學生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通過何種手段訓練地理技能和能力、如何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怎樣檢測學習效果等一系列具體問題必須具體考慮和設計。對教學策略的設計也是如此:教師需要考慮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教學順序的確定、教學形式的組織等,甚至還要考慮教學失敗的補救的方法和措施。在地理教學設計過程中,對具體的問題考慮的越是詳細、全面和具體,失誤就越少,但具體並非面面俱到。教學設計實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應該貫穿教學設計的始終。需要說明的是,教學設計要給教師課堂上創造性地實施教學留有發揮的餘地和空間。
三、科學性原則
地理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程度上擺脫了憑借主觀經驗進行教學設計的傾向,特別是其充分考慮了學習或者教學的背景及其導向,在教學和背景之間進行適當的調整。特別是其注重對學習者本身的細致且全面的分析,減少了教學過程充滿盲目性和隨意性。在地理教學設計中,學習需要的分析指出了學習者學習的目前狀況與所期望達到的狀況之間的差距。學習需要的分析目的在於找出「是什麼」與「應該是什麼」之間的差距,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主要的原因,為教學設計方案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在地理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的判斷學習需要是哪樣的一種類型,具體的表現在那些具體的方面。如:學習者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所採用的教學策略是否有效、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如何等。學習內容的分析是對學習者起點能力轉化為終點能力所需要的從屬知識、技能和態度等進行詳細闡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課程標准和教材確定學習內容的類型、學習內容的范圍和深度,揭示學習內容中各項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關系。如果缺乏對教學過程各個要素的分析,只憑借主觀意志進行安排,則無法設計出科學的方案。這樣必然給教學帶來失誤,給學習帶來困難,使教學過程充滿盲目性和隨意性。
四、開放性原則
地理教學設計過程的開放性是指教學的內容、過程、形式、方法、手段、時空、評價等方面的設計還需要採取開放式的策略,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運用多種感官,從多角度、多方位主動的創造性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如:教學內容的開放,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有利於信息的傳遞;教學過程的開放,創設動態發展適時變化的教學流程;教學形式的開放,實行小班、合作、對話等的教學形式;教學時空的開放,致力於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的開放,採取師評、生評、差異性評價等結合的策略。因此,在地理教學設計過程中,不要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一成不變的綱要和條目,而是應在開放的理念下,給教師和學生都留出相對的空間和餘地。
五、發展性原則
教學設計的動態性是指在地理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對教學設計的動態檢測和設計成果的評價反饋完善的過程。一個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要經過多次反復修改、綜合考慮、全面平衡的過程。比如,有時最初的考慮不夠全面周密,隨著設計的深入發現前面設計的不足和缺憾,這就需要進行修正,並提出步設計新的設想。在地理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考慮到已經出現或將會出現的各種情況,並設計動態的反饋信息體系。
教學設計本身的動態發展決定了地理教學設計也是一個日益完善的過程,因此,地理教學設計應時時抓住教學設計的新理論;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時刻貫穿地理教學的新理念。
當然,教學設計本身是在動態發展中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原則、靈活性原則、藝術性原則等,也許會在某些特定的環境和要求下成為主導原則。因此,不論是教學設計的理論學習還是教學設計的實施,都需要從不同角度,用動態的思維來評價教學設計。
④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什麼
一、課程性質和理念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高中地理課程是與初中地理課程相銜接的一門基礎性學科課程。
開設高中地理課程的終極目標是:「使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能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具備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提高學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
二、課程結構
基於核心素養的提出,新版課程標准對課程結構也做了較大的調整。高中地理課程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
三、課程內容
圍繞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地理課程內容選擇上變化幅度較大。總體而言,在設計思路上,必修內容「寬而淺」,不追求地理學科特定的系統性,在原有內容基礎上增加土壤地理、自然災害、地域文化、國家戰略、海洋權益等內容,但普遍降低了要求。
四、學業質量
地理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地理學科核心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
課程設計思路
1、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等。
2、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為重點,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為支撐,以培養國民現代文明素質為宗旨,從而全面體現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課程由共同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課程共6學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學分,36課時)三個模塊組成,涵蓋了現代地理學的基本內容,體現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聯系與融合。
⑤ 初中地理課程
A. 初中地理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什麼
初中地理課程的設計思路是:(1)7-9年級地理課程是基礎教育地理課程體系的有專機組成部分.7-9年級地理屬課程以區域地理學習為主,原則上不涉及較深層次的成因問題.(2)7-9年級地理課程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3)地理要素採用單獨列出和與區域地理結合兩種方式.(4)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的分區部分,只列出區域的基本要素和學習區域地理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以及必選區域的數量,而不再規定必須學習哪些區域.(5)提倡把鄉土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
故答案為:(1)7-9年級地理課程是基礎教育地理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7-9年級地理課程以區域地理學習為主,原則上不涉及較深層次的成因問題.(2)7-9年級地理課程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3)地理要素採用單獨列出和與區域地理結合兩種方式.(4)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的分區部分,只列出區域的基本要素和學習區域地理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以及必選區域的數量,而不再規定必須學習哪些區域.(5)提倡把鄉土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
B. 初中地理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途徑和方式有哪些
1.聯系實際,實現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轉化
提倡開發地理課程資源,並不是要摒棄作為地理教學主要依據的教科書.地理教科書是學生進行地理學習活動的範本,仍然是重要的地理課程資源.但是地理教科書的開發必需體現時代發展的要求,與生活、社會緊密融合、溝通,發揮其「地理教學基本工具」的功能.現在,新版的幾套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就更加註重凸顯現代教育新理念,在內容選擇、編排設計等方面不再過分追求地理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而是力求地理教學內容的融合.
教學不是教材內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別需要執教者的創造加工,將教材內容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變成發展學生文化素養的教育內容,賦材料以生命的活力.
2.信息整合,拓展現代課程媒體資源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與地理有關的多媒體課件、遠程教育中的地理課程等逐步被引入地理課堂.特別是互聯網提供的地理教育網站、地理資料資料庫和圖書館、天文館、氣象台、地震台網站等,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地理課程資源.
由於現代教學媒體不受時間、空間、宏觀、微觀限制,能將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情景、過程等,全部再現於課堂,圖文並茂地讓學生去獲得知識、認識世界.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能有效地將地理知識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整合,使抽象、深奧的地理概念、成因、分布、規律變得直觀形象,有利於激發地理學習的興趣.另外,由於地理科學發展迅猛,網路媒體中關於地理科學發展的信息很多.對於這些信息,教科書不能非常全面而及時地反映,這就需要師生利用網路資源,了解地理科學的新進展.
3.激活體驗,挖掘學生內生性地理課程資源
內生性資源,主要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所了解的地理科學信息.這些通過各種各樣途徑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無形課程資源,使地理課程與學生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強化學習動機.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質和生活環境,有自己的愛好和長處,也有自己不同的經歷和體驗,他們本身就是很好的資源.這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體驗和經驗,能使學生較容易接受所學習的地理知識,幫助他們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於學生的頭腦中,需要教師認真挖掘.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課後的交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從中尋求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集思廣益.
總之,地理課程資源豐富多采 無處不在,只有充分發揮地理課程資源的優勢,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
C. 初中有哪些課程
初中的課程: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歷史。
其中物理初二開始學、化學初三開始學。
D. 哪個網校有初中地理課程
中國才子教育網
E. 怎樣教好初中地理課
地理教學應是一種生動有趣的講課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從而真正體現新課程倡導的理念,落實新課程的精神。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
第一,課堂教學要大力開發校本課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學生對衣食住行、自然現象、現代農業發展等地理知識興趣特別濃厚,而現行地理課程在這些方面卻只有零散的一些簡介而已,因而教師講課時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素材進行更深層次的發掘,從而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知識儲備,促進他們能力的發展,可根據現行課程的編排,根據學生的需求、興趣,採用開發與之相適應的校本內容進行教學補充。此外,校本課程素材的發掘,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現行的國家課程的缺憾,更重要的是能夠把學生主體性集中在校本課程中進行細致有效的發揮,並留給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和相應的素材,讓學生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與發展,同時也為學校的特色建設提供了組件。
第二,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自主性和合作性。學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現為,在一堂課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定課題,諸如此堂課重點講述的內容、採用的方法、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的時間以及授課的時間安排等都由學生自己來定。可以認為,凡是與地理課堂教學有關的內容,都是學生說了算,讓學生樂於完成自己選擇的一切,教師只幫助學生確立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把握最基本的知識。事實上,地理課程中的某些教學內容並非一個學生能獨立完成,這些教學內容需要學生互相合作幫助才能完成。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考慮這一因素,盡量多設計些有利於人際溝通與合作的作業,使學生學會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不必局限於單獨完成,也可以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這樣才能較好地體現「自主合作教育」的教學思想。
第三,大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從地圖中獲取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之一。除了文字以外,尤其要重視圖像的系統學習。地理課本中的各種地圖構成了一個「圖像體系」。這些圖像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習這些圖像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第四,課後布置作業要科學合理。傳統的地理作業在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素質上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多為學生設計些開放性的地理作業。作業的內容、答題的形式以及問題的答案均是開放或半開放的,這就給學生提供了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機會,從而達到開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另外,作業的設計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師在布置地理作業時要注意照顧各個層次的學生,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在作業數量、難度和完成時間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地理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多給學生布置些實踐性作業,讓學生通過操作或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來完成作業。
總之,在新課程推進的今天,新課程的推進與開展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地理教學工作者應認清並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去學習和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方法,培養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培養大批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網路文庫。
F. 簡述中學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第一條基本理念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回高中地理課程,提供未來答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
第二條基本理念是「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第三條基本理念是「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
第四條基本理念是「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
G. 中學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第一條基本理念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高中內地理課程,提容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
第二條基本理念是「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第三條基本理念是「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
第四條基本理念是「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
H. 初中地理教學目標及要求
那你的目標就是考上好大學。
⑥ 怎樣運用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指導地理教學設計
怎樣運用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指導地理教學設計如下:
地理學科的基本構成要素及課程設計在實際開展地理教學工作時,相關教師應當能夠意識到地圖的思想、方法是最古老也最有用的地理學思想與方法之一。在實際進行地理教學時,必須要以地圖教學工作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方案。
探究法。探究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觀察、思考、討論、歸納等途謹數徑進行探索,發現並掌握相關原理或結論的教學方法。
生活教學法。活教學法是將教學活動置於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並使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⑦ 地理課程內容選擇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一、問題生活化
中國現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新課程標准》也明確指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並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瞄準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知識,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地理的快樂。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從而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如布魯納所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對於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已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識與生活經驗。如對於晝夜的更替,四季的變化,刮風下雨等諸多地理現象以及許多正在發生的地理事實和曾經鮮明的經歷過的地理事件,學生通過不同渠道,有所了解,但往往大多徒見其表,不見實質,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好追問、好探索。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客觀存在於學生生活之中的這些生動的、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同時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能,提高地理課的質量。如在學習《天氣對人類的影響》時提出,你能舉例說出天氣對你的生活的影響有哪些嗎?不僅利於激發學生參與話題討論,還利於引導學生注意在生活規劃中關注天氣,形成使用地理知識,技能指導生活、生產的意識。還如在進行《中國的行政區劃》一節教學中,指導對學生進行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查找識記,為避免枯燥機械,可以競賽的方式,提問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位於哪個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問題,不僅利於激發學生興趣,還利於拓展學生視野,感受到查圖、用圖的樂趣,增強學生地理學習意識。
再如鄉土地理材料就在學生周圍,既為學生所熟知,又為學生所喜愛,學生時常接觸,具有易懂、親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點。但是,學生對於這些客觀存在於他們周圍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要經教師點撥一下,便可言傳。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課,我結合當地學生實際和新農村建設,《在希望的田野》樂曲中引導學生通過收集身邊的資料,運用掌握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針對侯寨鄉農業布局規劃設計,進行以環境與發展問題為中心的探究性實踐活動。再如學習《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一課,構想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引導分析我鄉櫻桃節旅遊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建議。不僅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還能起到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有的放矢,滲透學以致用的意識。
二、問題多元化
提問是開啟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簡便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師藉以接受學生反饋信息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多變和不穩定性,不論是內容和手段都要講究多元化,讓學生總有新鮮感,具有挑戰性,學生樂於參與問題解決,並且能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享受到創造的快樂。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可聽、可看、可觸摸、可感受、可經歷、可操作的條件,讓學生直接感受鮮活的生活與事實。多層次、多渠道地觸及學生不同的智能潛能,不同形式的表現慾望、已有經驗。教師的智慧應該表現在能夠給抽象的結論、古老的事件、遙遠的對象注入生命的活力,使學生不僅有所記憶、有所理解,更有所體驗、有所感悟。也就是說,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既要考慮提問的目的和內容,又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徵,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手段,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各種感官的綜合應用,多元智能的開發和提高。
在提問內容上,不一定要很直白、直接提問教材內容,純粹為某種測試而准備,這樣容易造成學生感到缺乏情趣,感受不到所學內容的生活、生產價值,繼而造成學習興趣喪失。如果使用與教材出現的地理知識緊密聯系的生產、生活實際地理情景或現象提問,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所要探討內容離自己很近,而且感受到探討的內容可以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為自己未來的生活、生產服務,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從而引發學生萌生探究的慾望,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如在學習《東南亞》一節時,提問:「你知道我國現在人數最多的國外旅遊目的地是哪嗎,假如你要去,你該做怎樣的准備,計劃到那裡吃什麼樣的食品,購買什麼樣的產品,為什麼要這樣作呢?」再如學習《俄羅斯》一課時,提問:「假如你要與俄羅斯做邊境貿易或作為國家領導人要與俄羅斯簽署合作發展計劃,你會確定互相溝通哪些物品,為什麼?」還如學習《我國南北方的差異》時提問:「你知道為什麼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會以少勝多,戰勝人數遠大於自己的曹操大軍嗎?」還如學習《我國季風氣候顯著》時提問「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都是我的歌,不管是八百年,還是一萬年,都是我的歌,為什麼,反映出我國氣候有什麼特點?」學習《南極洲》時提問「你知道當地特有的動物是什麼,它有什麼特殊的生理特點,為什麼會形成這種特點?」等。根據不同內容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不僅充分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興趣特點,利於展開教學,還利於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主動思考身邊地理事件,應用地理知識、技能的習慣。
在提問的呈現方式上也要注意多元化,但不是一提多元化就是每節課都要用多媒體,都要製作多媒體課件,而是指在適當選用多媒體課件的基礎上,還可根據教學內容、個人實際、學校情況,選擇某一種利於操作、簡單實用的方式,如可以利用錄音機或MP3外接有源音箱播放一段錄音或一首歌曲,如學習《新疆》時播放《新疆好》,讓學生根據歌詞獲取信息,提出問題。可以用一幅漫畫、一段文字,如學習《印度》時出示印度同齡小孩芭比寫的日記和畫的畫,讓學生感知生動的案例,從而了解印度相關問題。可以用一種物品或一張地圖等,如學習《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時出示玩具福娃問學生:「你認為福娃在2008年奧運會上發言,應該說哪兩種語言,為什麼?」如學習《世界海陸的變遷》出示一幅重新整合、緊縮的世界拼圖,讓學生觀察,提問學生發現了什麼,在鼓勵中引導學生質疑,解惑。可以讓學生欣賞一段演講、一個節目或讓學生表演一個節目,利用戲劇化的沖突,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知節目中蘊涵的地理原理,進而引發反思,提出質疑。如學習《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中讓學生表演一個農民夢想家不切實際的規劃、種植,最後一無所成,面臨破產,從而有效地讓學生體驗到因地制宜的含義,既要考慮到當地的自然條件,還要考慮到當地的社會條件。還可以用一段新聞,一則趣事,如學習《中東》時播放有關中東的相關報導和當地人特有的生活習俗,使得學生直觀地了解當地地理情況,還使得教學更加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還由於多感官的應用,讓學生領略到地理內容的博大精深,無處不在,油然而生學好地理的使命感、自豪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和提升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問題情趣化
古人雲:教學未見情趣,必不樂學。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有學習的自信和積極的學習情感,以自主的方式去學習。富有情趣的教學,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課堂情境情趣化,就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情感因素、認知內需,為學習提供新穎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激活探究慾望,喚起學習動機,達到以趣激趣的作用。為了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備課時,教師要力求將所有的問題放在一定的生活或工作情景中,使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讓知識探究的過程變成活學活用的過程,學生所學的新知識則在反復遷移中鞏固、提高並不斷深化。這就要求教師課前要佔有豐富的相關背景資料,在廣闊的知識背景下設計課堂教學。如在學習《地球,水球?》時引導學生分組作一個盲人摸象游戲,統計用右手食指分別點到陸地和海洋的次數,看你能發現什麼,提出問題並嘗試分析。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還有機地組織了教學,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四、問題簡約化
在課堂教學中,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細的情況不時可見。一些老師認為,該講的都講了,怎麼考都問心無愧,不該講的還進行了拓展,怎麼說都盡心盡力了。而實際效果並不理想,一問學生,這節課怎麼樣,回答是很好;有什麼收獲,不知道。細細一想,其實,我們的教學目標是不是過高,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我們的教學內容是不是過多,使得學生吞食過多,消化不了。我們對考試的理解,是不是沒有看到越來越基礎、越來越平和,而是還在一味地加深加難,在所謂「全面撒網,重點捕魚」的觀念下加大包圍,偏離了課程標准要求,不知不覺間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如有些教師似乎總對學生缺乏信心,講課內容面面俱到,使用新教材授課,非得把老教材相應內容也加進去,無疑增加了學生負擔,另有一些教師由於對課程標准認識上的偏差,教學中注重生活問題的引入,重視活動開展,但不注意雙基的落實,課堂上學生氣氛活躍,生龍活虎,課下一頭霧水,能力培養如同緣木求魚。所以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實行簡約化教學,抓大放小,把主要的根本性的問題或內容抓住,其他的則讓學生自己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所謂「大匠授人以巧,而決不是授人以多!」特別是不能將簡單問題復雜化,瑣碎化,使學生本來就不濃厚的學習興趣弄得盪然無存。而是教師精心設計的一兩個問題,盡可能做到:「一個問題就能滌盪一顆心,一個問題就能激起一片情,一個問題就讓學生終身難忘」。一個問題貫穿課堂始終,涵蓋整節教學內容。如學習《黃土高原》一節不僅需要學生對黃土高原的位置予以了解,還要掌握黃土高原形成原因、存在問題、治理措施開發等多個方面問題,如果課前提出:「假如你是我國環保局長,你會怎樣開發和利用黃土高原資源,並保證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再如《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一節教學,在給學生提供一定材料的基礎上,提出:「假如你是西雙版納自治州州長,你認為當前當地應重點發展哪種產業,為什麼?」這樣的問題不僅利於學生將教材內容結構化,重新整合教學內容,還利於學生把握課程標准,內化學習要求,提高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應用所學處理生活、生產實際的意識,自然地滲透三觀教育,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地理素養。
五、問題平民化
傳統應試教育或僵化硬套的一些教學模式,均因應試這個終極目標的影響,許多教育行政部門乃至社會對學校、教師的評估、評價,都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標准,在這個標准支配下,課堂教學以追求認知結果為目標,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忽略學生個體生命的情感,價值的體驗與培養,抹殺了學生個性發展。而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更多關注的是「苗子」,即使對那些差生的管理,也是停留在維護正常課堂教學秩序的基礎上,以保障認知任務完成,而不是以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為目的。完全違背了我國基本辦學理念:「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基於此,我認為還要特別提出要關注課堂教學中的弱勢群體,體現新課程中的人文精神。在問題的提出與設置要分層次,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問題的分析與研究、學習與發展。如學習我國民族的構成時,提問「你知道我國的民族構成情況嗎?」就沒有提問「你知道我國有多少個民族?」易於更多學生接受和領悟。再如學習北京的城市職能時提問「你能舉例說出北京有哪些城市職能?」就沒有提問「你能舉例說出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相比其他城市有哪些突出作用?」易於學生理解和回答。學習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性時提問「你能歸納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性有哪些嗎?」就沒有提問「你能說出我國解放後為什麼會再次選擇定都北京嗎?」對學生更有吸引力和親和力,而不致部分學生由於對問題不理解或認知偏差造成無所適從,被無形之中排除在探究小組之外,造成成功感的缺失,喪失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也不利於課堂的組織與管理。
六、問題主題化
主題教學是從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認識並整體構建課堂教學。簡單地說,它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驗,通過多個文本間的碰撞交融,在強調過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實現課程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教學。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單一的內容和形式重新整合,然後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密度高,容量大,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資源的獲得,價值取向的形成,當然也包括知識以及能力的掌握與提高。使得教學有了思想,有了主線,也使得教學的深入化,不僅關注教學內容的生成,還關注到學生人格、地理素養的生成等。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一節課提問:「我們經過七年級的學習,可謂走遍世界各地,我們也會結交許多朋友,彼此會問,你來自哪裡?」同學們可謂異口同聲地說:「我來自中國!」接著發問:「我們來自中國,我們愛我們的祖國,愛中國就要了解中國,你對中國了解又有多少呢?」讓學生在《我家在中國》的VCD背景中展開聯想,進行述說,繼而找到認知盲點,我國怎樣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位置有什麼優越性,自然狀況、人文狀況如何?並輔以《家在中國》主題手抄報、多媒體課件等作品的製作、展示,交流,不僅有機地讓學生系統地學習了相關知識,還因為主題化的滲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愛國情感、民族自豪感,同時增強了學生民族憂患意識,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關注,還加深了學生關注我國時世動態,拓展視野。
再如學習《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一節,結合我國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設計成我幫福娃辦奧運,招募志願者活動,不僅使得教學組織不因教材的瑣碎而趨向一體化,還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學習熱情,感受到本節所學的價值,「為將來的生活交往做准備」,又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課下通過網路等手段的再學習,回歸教學的本質。
七、問題互動化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後者僅僅是方法和實驗的過程,而提出問題則要找到問題的關鍵要害。」一個學生能夠提出問題,說明他的思維是活躍的、積極的、主動的,反映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反之,一個不會提問的學生,說明他缺乏積極的思維和獨自判斷的能力。因此,學生在自行探索,主動求知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寓問題於情景中,或者製造一些矛盾,從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學生從無疑到質疑,從質疑到釋疑,指導學生逐步掌握探索的方法,探索的「序」。在導入新課時,教師應先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思考,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教師再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出幾個問題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帶著問題尋找方法,帶著問題尋找答案。如學習《黃河的治理》時採用破題法讓學生針對「黃河的治理」五個字提出問題,學生自然地提出:「黃河為什麼要治理,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治理?」等。不僅利於學生把握學習內容要點,還有機地培養了學生自學習慣,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還如學習《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時,先播放歌曲《飛鳥》,讓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提出:「飛鳥為什麼會哭,為什麼又不哭,我們到底是否要在乎,我們面臨的環境狀況如何,我們該怎樣做?」討論、分析,研究等活動很自然地在一種使命感、責任感意識中得以開展,不僅學生組織管理更加和諧,態度、價值觀的滲透因為體驗而更加到位,學生的感觸相應也深得多。再如進行反饋訓練時,不但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設置問題提問學生,學生也可以根據學習內容提出問題質疑教師或其他學生,每個學生都是參賽選手,又都是聯合對抗的主力軍,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主體參與性,有機地發揮自主合作學習的優勢,達到優勢互補,共創雙贏局面。
八、問題賞識化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的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稟賦是被賞識的渴望,每個人都有一種引起注意得到認可、獲得贊賞的天然欲求,他們在為滿足這種心理飢渴而孜孜以求。」煤深藏在地下,永遠不會發光發熱,需要人們去挖掘利用,它的光和熱才能釋放出來。學生自身也潛藏著無限的「光」和「熱」,如果教師不去發現、挖掘,就會造成「財富」的流失與浪費。而「賞識」可以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是學生進取的不竭的動力,也是學生突出的心理特點之一。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是地理學習的「主體」而不是「客體」。「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你永遠無法強迫馬飲水。」問題的提出、解決最終還要通過每一個學生的參與來實現,也要通過每一個學生的努力實現課程標准在教學中的落實。如果一個中學生毫無地理學習動機,在地理課上「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接受外界地理信息傳輸,那麼可以說,地理學習在這個學生身上並沒有發生。所以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開動思維,在學生不甚主動的情況下,老師絕不要指責學生,也盡量不去點名指定誰來回答,而是想辦法啟發他們的思維,或改變提問方式,或降低問題的難度。老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鼓勵他們表述自己的觀點,充分肯定學生回答問題,哪怕是細微的正確之處。學生回答不正確、不完整時,不要步步緊逼,也不要冷嘲熱諷,要寬容對待他們的錯誤,允許他們犯錯誤,從某種程度上說,錯誤反而能促使他們更快地進步成長。提出問題以後要留出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准備,不要馬上就提問,另外還可以提示一些思路方法等。當一個問題一個同學完不成時,多提幾個學生,答案總結起來往往比老師想像得還要好;如果學生的回答與老師預設的答案不符或相差甚遠時,應鼓勵學生說出理由,不要讓他們難堪。提問結束時要做出適當總結,對積極主動回答問題,哪怕是回答錯誤的同學也要表揚鼓勵,同學們應該感謝這些錯誤,它使我們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少走了彎路。回答不全面的要及時補充,不得法的要進行學法指導。總之,老師提問要態度和藹、耐心包容、鼓勵賞識,靈活鎮靜地處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合理使用提問方式和提問後評價。和學生一起反思,真正融入到學習當中,和學生一起感受、見證知識的生成,技能的提高。多用「咱們」「我們」等字眼,「地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並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機制。」「地理學習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過程,以及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