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怎麼寫地理反思200字

怎麼寫地理反思200字

發布時間:2023-08-21 14:34:10

❶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

一、反思是否具備新課程的教教育教學理念

近幾年,初中地理與其它課程一樣實施了新教材,我作為一名從教近20年的地理教師非常關心新教材的內容,拿到教材後,深感教材的難度明顯降低,但趣味性和實用性明顯提高,從而要求體現學生的主動學習,而新課標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識,更要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為此,我經過認真地反思,認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在地理教學中應從有利於學生「生活再現」和「終身發展」入手,建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作為一名教師應與時俱進,放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創造條件。以「34個省級行政區」(《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為例,該教材如果採用傳統教學法中的講述法組織教學則效果不佳,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嘗試以「快樂教學」中的巧用游戲法,採用多媒體技術製成「中國政區拼圖」,引導學生開展拼圖競賽活動,寓教於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化了課堂教學。同時,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通過網路、報刊雜志及其它媒體獲取地理信息,並適時的交流,給學生以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在交流信息的過程中,給予及時的指導和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反思教學中如何進一步強化地圖教學

翻開地理新教材,我們會發現文字篇幅有所減少,各種地理圖表去佔了近一半的篇幅,如地形圖、政區圖、氣候圖、人口分布圖、照片等,還有各種統計圖表,不僅具有形象、直觀、信息量大、空間性突出等特點,還可以形象、直觀、准確、趣味的表現地理事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課堂上面對課本里種類繁多的地圖,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我經常反思在地理教學中應怎樣充分發揮這些地圖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描圖、繪圖?怎樣將地圖變成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樣培養學生查閱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鑒於這種情況,我主要通過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和傳統教學方法(如掛圖等)相結合的方式,有意識地將地圖展示給學生,從地圖的三要素入手,教他們認識地圖信息,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們提高看圖的興趣,從而養成看圖的習慣。例如,在「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的教學時,首先出示「中國的地理位置圖」然後提出問題:「從東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國分別位於哪個半球,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看,中國的疆域對我國發展的作用?」並要求學生在圖中找出答案,然後讓學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與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學俄羅斯時,請同學看一看俄羅斯地跨哪兩個大洲、以什麼地形為主、有什麼特點,緯度位置怎樣,什麼是影響俄羅斯農業的主要原因......,使學生通過看圖感受到俄羅斯人口少卻要進口糧食的原因。從而養成讀圖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中,作為地理教師在上課時,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有用圖的意識,用圖導入深入,用圖突破教材重點,解析教材難點,給學生以直觀易懂的印象。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2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並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貼進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的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積極地不斷,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很注意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於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來積極思維與想像。如:每節課的開始,我總是對學生說:"這節課,讓我們來共同研究,一起探討有關……的問題。"我覺得過去經常講這節課學習或今天上第幾章……,總還有點居高臨下,我教你們跟我學的味。上課期間,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講出思想的火花;課堂提問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看?"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也經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會動腦筋!"等語氣來及時贊揚鼓勵。這樣做,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記得有天在初一(16)班上課時,一位男同學突然舉手問:"老師,你說海拔越高,氣溫就會越低,可我想,喜馬拉雅山的海拔那麼高,應該比別的地方離太陽更近,氣溫怎麼會低呢?"氣候一章已經上完,這個學生卻在幾天後提出疑問,說明他上課時認真聽、認真學,也認真想了,可總是解不開。在書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解答了這個問題,並當眾表揚他愛動腦筋,敢於提問。這件事提醒了我,書本沒有講到的知識,可能有的學生會去想,也可能有的學生心存疑問,苦苦思索又覺與書本無關,就算了。我很快在別的班級上課時舉出這個事例,並鼓勵同學們質疑問難。

每當空閑之時我還在:一些學生在上堂課的表現,思緒是否還游離在課堂之外?為什麼個別學生上課時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課經常不帶書?曾試著和他課後交談以示關愛,於是曾經,他聽課認真,不再干擾課堂,而一段時間後又恢復原樣……或許是因為沒有及時賞識他的各種變化?還是因為沒有滿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轉化還有哪些好對策?都值得在以後的教學中去思索、去探索。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3

新課程標准要求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傳統的地理教學偏重地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及時變革傳統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地理教學,努力創設貼近現實生活,切合學生實際,注重人文關懷的.全新地理教學。在教學中著眼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

一:解放學生認知習慣,培養學習興趣。

對於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能力,可以讓他們聯系身邊的事物來認識、獲取地理知識。例如結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頂,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頂的事實來加深理解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

二:解放學生的頭腦,培養創新思維。

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越俎代皰,不包辦代替,鼓勵學生大膽動腦,大膽創造。不怕出錯,不怕重復,讓學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增知長智。

三:解放學生的嘴,培養表達能力。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體會,得到能說會道的鍛煉,並能和老師、同學經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學中,通過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獨立提出問題。

四:解放學生的雙手,培養動手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動手,開展小論文、小製作、小調查、小發明等活動,讓學生得到勞動成果的樂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深入細致的作風。

五:解放學生的眼睛,塑造美的情操。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讓學生到大自然、大社會中開辟智能活動空間,增大手腦活動頻率。從中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感受。

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改造利用環境的同時,協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麼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4

地理教學是一個教學過程,有輸入與輸出。從備課到上課,從測驗到反饋,從批改到評講,從評估到發展,一環扣一環,環環扣緊,螺旋上升,形成循環。備課不但備教材更要備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起點、思維特點,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課要把知識講解得深刻透徹,更要設置活動,讓學生去發現、發明、發揮;作業習題要有知識梯度和能力維度,設置情景,蘊含信息,考察能力。教師與學生是教學兩個主體,教師占據傳統優勢,但不能居高臨下,而應該蹲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地交流,這叫心理輔導、心靈感應,雖然軟性,但極重要。教師上課以後、練習之後發現教學缺陷,通過輔導彌補缺陷。那麼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為此,我認為在初中階段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一、處理好新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觀的關系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環境,發揮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從以教材為主走向以學生發展為主;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疑問為主;從統一走向分散,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屏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把握每一個學生發展的契機。要參透新課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內蘊涵的深層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論事,按部就班,錯失「動態生成」的施教良機。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角色轉換的關系

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參與,上課是師生一起分享理解、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而再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必然使得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屏棄強制性的統一思想、統一語言、統一行動,淡化教師權威,允許多元思想並存。與學生真正建立一種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著精神交流與人格碰撞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平等的民主關系。

三、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關系

新課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即讓有閱讀能力的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書刊、網路等,實現自主學習,實現在教師指導下的自我學習。在設計教學活動中,縮減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討論、實驗、觀察及自主探究等等,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合作教學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合作交流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本質觀。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學氛圍,創設通過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多種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增加學生間的互動時間和形式等;或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主動提出課堂合作學習的形式,自由選擇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進」的合作觀念下,實現師——生、生——生的共同成長。

四、處理好學習活動與地理雙基的關系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實驗操作或深入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習,或者是從他人的經驗中通過再發現來學習。實踐證明,只有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條件地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自由發展。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融於有趣的活動中,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在「樂」中學。

五、處理好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關系

傳統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學生們主要是在「聽」中學和在「看」中學。即學生聽教師講解,看教師提供的教具、圖片或音像,在聽或看後思考、記憶,這是接受性學習。新課程倡導研究性學習,即教師暫不把現成的結論給學生,而是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討;進而自己發現問題、自我思考問題、自行解決問題。和以前相比,更加註重過程。實踐證明,不管是重結論輕過程,還是重過程輕結論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合乎課改的觀念。在學生經歷了研究性學習這一學習方式,還沒有得出規律性認識時,需要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講授。兩種學習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極端。

六、處理好創設寬松氛圍與學生自律的關系

新課程要求教師給學生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但所謂的「寬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課堂上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調控能力,將課堂調控藝術與學生自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演繹到最佳狀態。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隨時監控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律作用,及時提醒學生自覺遵守學習紀律,調整學習狀態,以飽和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多交流、討論有價值的或有意義的話題,達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亂」的效果。

七、處理好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關系

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師備課時設計教學的主要出發點。從這個角度說,所謂的備課,實際上就是備學生,就是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所謂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不同的學生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學習計劃、學習方式和學習進度。教學設計應該只是一個教學構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藍圖。即使教師深入調查,也無法完全弄清所有學生的情況。所以,新課程的教案應該是動態性的,靈活多變的。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改變甚至完全拋開事先寫好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憑借已有的經驗,在構想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課後要及時反思和總結,進而修訂和完善教案。

八、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系

新課程認為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人格構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範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是師生發展的平台」。要求教師應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用教材促進學生發展,教會學會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著眼,整合教材、教具、圖書、資料、網路、教師自身、學生等各種教學資源,以及教師的創造性和學生的創造性。對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針對性的設計,進行創造性的實施。從周圍地理環境和教材中優選整合教學策略,優選整合教學資源,從激發學生超越於知識之上的智慧、靈感、激情和創造性發面,來改善和優化整個教學流程。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體制發生重大變革的今天,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盡快轉變教學觀念,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5

大家知道,只有不斷學習、實踐、總結,才能提高。如何進一步發揮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課堂教學,是擺在我面前現實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些情況,自己有了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發揮學科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大陸漂移假說時,先讓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講季風氣候的形成時,我先讓學生回子顧一下自己身邊的風向變化的規律,再進行教學,不僅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且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探究地理問題。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范圍及其邊界,然後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充分利用課本中設計的「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材料收集和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合作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多變的天氣》教學時,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天氣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城市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天氣符號,還鍛煉了學生讀圖、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訣法:如記我國的主要山脈分布可用此方法: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中間橫,台灣山脈東分布。喜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訣簡潔而明了,方便記憶,在地理學習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許多學生對地圖心存畏懼,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並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做到以文析圖、圖文結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轉,中國的行政區劃等知識難點。

(3)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系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律等,要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為此,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教育,給予必要的關心、激勵、尊重和理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❷ 地理考試後的總結反思

地理考試後的總結反思 篇1

新課程標准實施以來我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原則,教是為了不教,教會科學知識不如培養科學素養,素養的形成我從培養興趣開始。

同學們帶著高昂的興趣迎接了期中考試。學習地理知識的目的在於應用,而且也只有通過應用地理知識,才能體會到地理知識的正確性與重要性。因為,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大多是未經實踐驗證的知識。在應用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還能加深理解,並鞏固、擴展知識,形成多種技能。也只有在應用地理知識中,才能真實地驗證學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知識。考試後我進行了試卷分析,然後後將試卷發到學生手中,我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這次考試你們有什麼遺憾嗎?情況種種,其中一道題有45%的同學同時舉手,遺憾都出在同一個問題上:綜合題。

地理學科由於它一定的難記性,為聰明學生所不以為然;又由於它的綜合性,為中下學生所畏難。這道題問題集中出現在平時各仿雀方面屬於中等層次的同學身上,他們表格內的內容填充的完全正確,而由於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質,沒有把問題理解完整,把本來會的知識而給忽略了,沒有填圖。這部分同學再次重申:「不是不會,是遺漏」。白失掉了應得的分數,他們感到非常的遺憾和內疚。也是由於我對於學生審題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造成的。反思後我有所得:

審題失誤在地理解題中是比較常見的。有的學生雖然具備答好題目的知識基礎,但由於不會審題,結果仍然答錯,或不切題、不規范乃至漏題。審題不清主要表現在問域不明和已知條件不明確兩個方面。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完成各種類型的練習,如回答問題、畫地形圖、分析圖表、「預報」天氣過程等等,這類練習必須緊密結合教學任務進行;另一種是解決實際問題,如在野外考察中對某一問題的探索,解決小范圍環境問題等。雖然應用地理知識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是在應用地理知識時,學生的心理過程是相同的。

經過期中考試我們各自有所思,有所獲,我們師生達成共識,期末考試見。我們看中的不是分數:讓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再一次接受考驗首先要認識學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覺地對待學習。我們要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不具備中國地理知識是不行的。試想一個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點不懂,何以動手去搞建設?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樣不行。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系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系,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環境有關系。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系,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例如時區的運算、土壤的改造、氣候和天氣都和其他學科知識有聯系,在初中階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識基礎打牢,才能更快的進步。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

地理考試後的總結反思 篇2

本次考試雖然難道較低,但是整體還是考得不好,從考試成績可以發現,班級的及枯陪格率不高,優秀率低,班級平均成備敗早績也不太理想啊,跟期望中有很大的差距,在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時,發現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注意:

存在問題:

每一塊試題中,一些平時上課認真的學生差不多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滿分,如選擇題20道,還有第24,25題能拿滿分也有許多,比較可惜的是在一些小題沒有仔細看題。

一、基礎不扎實,掌握知道不牢固,主意集中體現在選擇題方面如:1、5、6、10、16、17還有綜合題21四張圖,22黃河的發源地和流入海洋錯誤情況也較明顯。

二、考試態度問題不嚴謹,許多同學沒有認真對待考試,從其做題試卷表面就能體現出來,字跡了草隨便,做題答非所問,亂七八糟。思想品行差。

三、做題不仔細認真,粗枝大葉如:6、10選出錯誤的答案;21題讓你寫出序號;22題(2)標出河口孟津等。

四、應變能力差,思維擴展力不足。如選擇題1—4題,關於平和的;21題湖北的地圖輪廓不會跟其(3)聯想起來,23題(3)「正在興建的B是水電站」,這邊沒有畫一個下橫線學生就沒有做,全年級沒有一個學生這個有做。這說明學生的思想應變能力不足,沒有用心去做題,看題審題。

教育教學反思

1、創造性理解使用教材

認真研究課程標准,創造性理解使用教材。要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更新、調整、刪減和補充,對教材知識講授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學會自律學習,學會自覺學習,學會創意學習,要從課堂上課外生活上引導他們愛上地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多一絲關懷,少一分責難」「多一些探討,少一點講解」「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輸」。

3、培養學生看圖、識圖、解圖的綜合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行,地理圖形知識在地理新教材中所點的比例更加大,這就要求在進行地理圖形知識教學當中要加大對讀圖教學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讀圖訓練,重視探究活動,加強動手能力,平日強化訓練。

4、落實好基礎知識,培養遷移能力

在教學中應首先從雙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內涵,試題落點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原型。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一致是考查的重點。教師應關注教材中的實際問題、科普知識,對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重在理解、重在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嚴防死記硬背。

5、學以致用,聯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因盡量創設情景,寓基礎知識與生活、生產的實際問題之中,多讓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提高學生分析、解釋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6、因人施教,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素質教育教導教師對待學生學習情況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有個性的獨體,對待優秀學生更要嚴格要求,不能寵愛,對待中等學生要持之以恆,鼓勵表揚,鞏固其基礎知識前題下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和成績,而對差生更不能放棄,更要循循循善誘,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縮小學生之間三級分化,達到全面學習發展,建設好優秀向上的班級集休。

地理考試後的總結反思 篇3

期中考試是對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進行的一次檢測和總結,其意義在於查漏補缺和總結進取。考後總結主要可以下:

1、找出成績與目標的距離。很多進入新高一的同學都給自己制定了目標,考試之後,首先要看看是否達到了這個目標。達到了,總結一下經驗為以後的學習做准備,同時考慮自己的目標是否訂的過低而缺乏挑戰性。若達到不了,就應該格外反思自己這一階段的學習態度與方法等等,同時反省自己制定的目標是否脫離了實際。

2、總結學習方法的得失。高中階段有不同於初中階段的學習方法,具體每科還有不同於其它科目的方法。初中的學習仍然處於基礎階段,強調思維的規則性和良好的記憶力;高中階段則進入提高階段,強調思維的發散性和主動性。在此基礎上,學習方法不可避免的會有所轉變。考試一旦失利,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自己在該科的學習方法上是否存在缺陷,並做出相應的調整。成績十分理想,也應該找出原因所在以便今後「發揚光大」。

3、整理薄弱的知識點。各學科的內容都是由具體知識點構成的整體,每個知識點的缺失都會影響總體成績。期中考試就是幫助進行整理的最好途徑之一。考試進行之後,對試卷中耗時較多的題、搖擺不定的題、做錯的題均做出認真細致的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是公式掌握不牢,是該記住的沒有記住,是解題方法沒有掌握,還是思考方式運用不夠熟練?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學習。

考試後無論成績好壞,提高才是目的。期中考試之後,我們要認真總結,這一步的意義不低於考試本身。

地理考試後的總結反思 篇4

這次期中考試的考題內容較多,題目靈活多樣。注重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其中祖國風貌內容回答問題的題目是我所帶班錯誤最多的題型。這次考試基本上還可以,優秀率30%,及格率60%,不及格率10%。經過認真地分析、思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著重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改進。

一、認真備課,向四十分鍾要質量。

在教學中,以備課為主,真正落實新課程理念,以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益,從而達到以熟讀感悟、探究討論、專題活動等新型學習方式取代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廢止繁瑣的「發胖式分析」套路。備課時還要仔細分析學生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備。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應及時鼓勵他們展開,以真正實現「活動促發展」。

二、注重學生的學習。

1、注重預習。

注重預習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時圍繞思考練習自學。在預習中畫出重點,尋找出不理解之處,進行質疑,甚至可以提出對知識本身進行的懷疑、研究,這就能使學生產生查閱的動力,爭論的慾望,獲勝的信心。在預習中學生的質疑就能營造新的學習氛圍,為課堂上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2、認真閱讀、積累能力的培養。

良好的習慣對認圖、識圖、析圖能力來說尤為重要。常常有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說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於閱讀和積累。我們每一個人,單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了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範例的唯一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都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

三、激發興趣,樹立自信心。

地理課一向是讓老師和學生頭疼的課,要突破它,首先要讓學生找回學習的信心,這就需要靠激勵評價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如:對學生認圖、識圖、析圖的評價,不採用「說得不錯,很好」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要根據學生對地圖的認識、分析實際水平評價,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要採用鼓勵、引導、點撥、開竅。在學生回答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可採用「敢於積極發表意見,但思路要換一換」,「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也是一分貢獻,另一半,再想想,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想出來的。」還要特別注意鼓勵後進生主動發言,而且在發言的質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這樣來進行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態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以良好心態進入學習。

總之,我們要看到成績,要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知識水平,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成績。

地理考試後的總結反思 篇5

通過這次期末考試,我發現在我的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提高和加強的地方,但是我也看到三年的成長在我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許多的方法我再不斷地嘗試和總結之中,只要我能繼續堅持刻苦學習、積極探索方法、及時進行經驗總結,我相信我能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真正具有地理技能的人。下面將我的反思簡述如下:

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以前我總是希望學生能夠掌握書中的所有知識點,於是課前做非常精心地准備,把每一個知識點都畫出來,把重點的知識點圈出,然後要在課堂上重點講授。但是我發現學生變懶了,他們習慣於依賴我畫的知識點,依賴我的課件、板書,而他們自己的地理學習能力並沒有變強。現在我會把這一提前預習的工作交給學生,讓他們讀書發現本節課的重點,發現應該怎樣學習。其實有的時候地理學習的過程有點像是背單詞,最開始的時候都是死記硬背,根本就沒有方法可言,但是只有通過前期這樣艱苦的積累過程,才會在日後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背單詞的方法,如形象記憶、音標記憶、拼寫記憶、聯想記憶等等。如果我不讓學生走這段路,而是直接把方法告訴他,由於他沒有深厚的積累,他是很難體會和應用的。反觀地理教學,我提早的告訴學生做題、審題的方法,不如和他一起去做,在每一次預習、復習中發現問題,在每一張圖中分析問題,這種能力的培養要遠遠比知識本身重要得多。

2、興趣與能力並重

學習地理的興趣一定是非常關鍵的。地理這門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包羅萬象,天文、歷史、植物、動物都是我們會涉及到得知識,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學科的綜合性非常強,我們地理教師也要做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老師。一個學生也許會偏科,無論是偏文還是偏理,我認為他都不該不喜歡地理,因為地理擁有許多綜合性的知識,十分引人入勝。因此,在課外,我利用一切機會多讀書,我想無論什麼書都會跟地理取得一些聯系,而這每一點課外延伸的知識都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我並不認為這些知識會影響到學生對於考試知識點的記憶。現在的地理新課標的要求也在提,要學「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什麼是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一定是一個復雜的、觸類旁通的、綜合性的地理,而我們每講的一點課外知識,就是地理的一個「觸手」,它會指引學生逐步觸及到地理的本質,這個過程也是正在培養學生具有地理技能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地理興趣的培養。

3、生活中的地理就最後變為學生能力的那些內容

記得有一次聽一個講座,有一位專家問我們「你的教學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我們在底下竊竊私語,有的說是考試會的那些,有的說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那些,那位專家搖了搖頭,說道「學生最終學到的是當他有一天不再學習了,畢業了、工作了把該忘得都忘了,而最終記得的那些!」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子里。我反問我自己,之前我講的那麼多知識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學生淡忘,有多少會跟隨他們終生,而跟隨他們終生的,我就認為是「地理技能」了。想讓學生記住一個知識點很容易,但真讓他把所學地理知識轉化為地理技能卻並不容易。這也是我們新課標要求的最高境界「學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現在,我會刻意地帶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會讓他們在心中運用地理思維思考問題,雖然是剛剛開始,但是我發現,現在很少有學生會再用一次性餐具吃飯,每當學生廁所和水房泡水的時候同學們都會自覺地告訴老師或想辦法解決,這就是生活中的地理思維吧,是一種潛移默化可以指導終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地理的思維方式是通過每一次接觸培養出來的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每周真正與學生接觸的機會也就兩節課,這可大大地不夠用,要想讓學生掌握地理的技能一定要多於學生接觸,只有在不斷地接觸中,帶領學生共同思考、成長、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地理技能。因此,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參加到我所教各班的各種活動,班會、運動會上經常能看到我和他們在一起的身影。我相信,人是有人格魅力的,我希望我能夠做得更好,用自己帶有地理韻味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讓他們也熱愛上我所熱愛的學科——地理。

5、綜合評價每一位學生

通過本次考試,我發現了自己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沒有綜合評價每一位學生。其實地理是一門可以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科,最終的期末考試絕不能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我們平時的實踐活動、各種動手實驗都可以加入進來。現在地理的綜合實踐活動多為「定向越野」,但是在冬天,這一活動多由於氣候等原因而無法開展,但是北京的博物館資源這么豐富,自然博物館、地質博物館、天文館、甚至是各種玉石商店、商場、旅遊景點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探索地理知識的課堂,通過戶外的學習,我們能更好、更全面地觀察和評價每一位學生,同學也通過這些活動讓他們真正掌握地理技能。

其實我所寫的反思不光是這次考試給我帶來的,可以說它是我從教三年來的思考和體會,我的考試成績並不是最優秀的,可能都算不上中等;我的課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我堅信只要我堅持思考、探索、實踐、反思的道路,我會在地理的教學中越走越遠的!

地理考試後的總結反思 篇6

兩年時間很快,初二地理結業考試結束了。時間之快,讓我們不禁咂舌感慨。

通過這次結業考試我作為年輕教師我需要進行總結方法,改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受到吳秀菊老師和邢玉芳老師的言傳身教我學到了很多復習發方法,現在對這些方法做如下總結:

1.首先,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不能機械的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掌握技巧,才能學的輕松容易。

2.有目的,有計劃。當天為學生安排復習內容,一定要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而且復習過的,就一定得能看到效果。

3.每一節復習課都百分之百的認真對待,復習課可以說是復習的結晶。時間有限,而能在課上講的,也都是老師總結出來的最重要的知識點,所以要突出重難點。

4.多做練習是檢驗所學知識的一個捷徑,復習完,找適當的練習題做一做,不看書,規定好時間,把它當做一次小測驗,做完後領學生對照答案,結合所做的再加以鞏固講解,彌補缺差。

5.考前特別要告誡學生戒驕戒躁,在最後的時間做最後的努力,不能一味的亂翻書,而要找重點和不熟練的知識加以鞏固,切記不能浮躁,沉下心來,認真對待。更不能驕傲,總以為自己都掌握好了,不去復習,而去提前放鬆。

7.要求學生審題時要認真,有時會遇到自己見過類似的題,千萬不能太過於興奮而沉不下心來仔細做,即使自己見過也不會一樣,或許問法和內容不一樣,這就更要求認真審題,而不是粗略的掃過後直接答題。但如果考試時看到試卷比較難,也不能慌張,而要沉著冷靜的分析思考,順著做,不能在一道題上耽擱很長時間,如果真有不會的,隔過去,繼續往下做,等做完最後一道題之後再回過頭來想這道題。全部做完後不能太自以為很對了,而要重頭檢查一遍,以防在答題的過程中有差錯。

以上是我總結的復習策略,但是我發現在復習過程中仍然遇到一些問題需要及時改善。

1.感覺前段時間地理復習的速度較快了,光顧趕進度題目沒做多少,也沒搞幾次小測驗。有部分中下游同學跟不上進度掌握不好的。應對措施:以後不管是學新課也好,或者總復習階段,都應該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比如開始每一節課任務之前幾分鍾提問或者默寫,讓學生來批改糾錯如此長期下去,錯別字會越來越少至消失,知識點也會掌握的更牢固。不能怕浪費這點寫字的時間,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質量更重要。

2.再就是總復習方法我存在一些缺陷。在系統復習階段,有些知識和方法是需要教師詳細講解的,應該先把復習規律教給孩子,把學生領上路之後,除了必要的重難點需要教師講解外,其他的可以像以前那種學習方法,拿著一張或半張試卷背,然後再默寫,到復習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了,試一下再說吧。

❸ 地理考試反思二百字學生寫的

我叫xxx,在xx次地理考試中,我考了xx分,全班平均分是xx分,最高分是xx,我的分數比最高分差xx分,比平均分差xx分,在班裡位居xx名。綜合分析,此次地理考試中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思想不重視。認為這次考試是小考,沒有意義,對付對付就完了。但是正是我輕視的思想造成了此次考試不好的結果。平時我的語文成績不錯,在班裡居中上游。
第二:從此次考試中,發現自己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在基礎知識項目被扣xx分,佔全部被扣分數的xx%。原以為自己的基礎知識扎實,其實不然,給自己敲了警鍾。
第三:從考試中,發現自己上課沒有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課。因為很多老師講的內容出現在考試中,而自己沒有聽講,所以不會。

由以上幾點,我決定在今後的學習中,做到:
第一:重視每一次考試,當成練兵,積累自己的考試經驗;
第二:平時加強自身的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可滿足於現狀;
第三:上課注意聽講,認真記筆記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

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

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我保證,在以後的地理考試中,一定要提高自己跌地理成績,希望老師和同學們幫助我、監督我!次考得並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實力。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會努力的!

❹ 地理檢討書

寫檢討書,各人的情況不同,個別細節可以調整,大體套路便是這樣:

尊敬的地理老師:
在這次考試當中,我的地理成績全班倒數第一,距離全班倒數第二分數相差15分,我這樣差勁的成績嚴重地拖累了班級後腿。為此,盡管您沒有強行要求我寫,我還是特地寫了這樣一份檢討,向您反省我的錯誤。
總的來說,我地理考試不及格的情況發生,就充分說明我缺乏對於地理這門課程的重視,在地理學習方面沒有花足夠的精力、時間,才最終導致了地理成績不及格。然而,古往今來人類恰恰就是藉助著地理知識才最終開拓了視野,造就了今天的輝煌時代。
地理是一門學習地球的學科,簡單來說,我家裡住在哪裡我總要清楚,家裡附近都有哪些地方我總要清楚,家裡附近是什麼地形地貌,什麼樣的氣候,什麼樣的地理特點,是不是出於火山口上面我總要清楚。所以啊,地理涵蓋了這么多重要信息,是我應該重視的。
這次錯誤發生以後,現在,我經過深刻反省已經知道了自身錯誤的嚴重性。今後我要花大力氣、足夠時間、精力在地理學習上,萬不可讓地理老師再為我的成績而困擾擔憂了。

❺ 地理考試反思500字

在地理考試結束之後,做好相關的 反思 是很關鍵的。下面是我網路整理的地理考試反思500字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地理考試反思500字(一)

本次考試范圍為地理上冊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二章《陸地和海洋》。試卷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讀圖綜合題,此部分內容豐富,突出地理教學的特色,所有的題目都結合地圖展開。地圖是地理教學的基礎,學生只有充分理解地圖的含義,才能較好地掌握地理知識,才能充分發揮才智接替應答。

一、試卷分析

七年級均分:33。從考試結果觀察,選擇題中對經緯線的知識不熟練,得分率不高。後面讀圖題中,南北半球海路分布不能辨別,六大板塊不能分清,失分很多。總體來看,學生做題最大的困難在於讀圖,對圖的理解能力還有待加強,基礎知識不熟練,做題很生疏。

二、改進 措施

1.培養興趣,端正態度。剛學地理感覺它非常難,很枯燥。但是如果真的鑽進去了,會發現地理非常有趣,各種地理事物、風土人情、一些奇怪的地理現象、美麗的自然風光都深深地吸引著你。學好了地理,可以為生活各個方面、為生產建設、為經濟發展提供很好的幫助。所以我們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興趣,讓學生遨遊在地理的海洋中。

2.改進 方法 。重視教材中的圖片使用,培養學生讀圖、識圖,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盡量多的採用直觀教學法,多舉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例子,讓學生更好地接受一些地理原理及地理現象;盡量採用多媒體教學,因為多媒體能很方便地展示圖片及聲音,讓學生看的更直觀,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地理興趣。多提一些有建設性的問題,開發學生的地理思維。

通過本次考試,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嫻熟的掌握,並且有較好的能力應變,要解決在基礎知識之上的變化的題目,只有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才能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取得較好的成績。我的今後教學方向一定在這一方面多加努力。

地理考試反思500字(二)

地理是閉卷考試,需要學生背誦四本書的內容。怎樣讓學生即把所有內容背誦下來,又不枯燥的死記硬背。我採用了下面的方法:

第一環節 課代表課前提問。主要是對上節課復習內容的鞏固,尤其是對回家不復習的同學,又是一次強制性的復習。回家不備,但課堂的反復提問對他們來說也就是記憶的過程。

第二環節 在地圖上記憶地理知識。讀圖、識圖是地理課的主要特點,在考試中又佔三分之一的比例。因此我採用每節課前兩個小組畫中國輪廓圖,要求必須畫出要記憶的幾個關鍵點。課上檢查。畫圖本身就是個記憶的過程。全班同學在課上共同對點名的幾個同學在圖上記憶的主要知識進行提問。每節課都點不同的同學。

第五環節 先由一個組挑其他組的同學進行復習提問,在由被提問組的同學對沒被提問到的組來提問。如此循環。答對加分,答錯扣分。每組的6號同學如果答對加2分,這是對後進生的一種鼓勵也是防止同學間只提問好同學或只提問差生。因為要想自己組勝出,就要別的組同學出錯,這時他們就會只提問每組的最後一名,而不去提問別的同學,出現單一的局面,不能面向全班檢查。而每組的6號同學如果答對加2分,本組的同學認為6號一人可頂二人,所以在記憶過程中會注重本組的後幾名同學。最後統計分數,最高分的組在班級的量化分數上加2分。

最後教師教會學生所有的地理知識不過就是分成“自然”和“人文”兩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 “人文”方面主要有“工業、農業、交通、民居、主食等”。中國地理就是從“新疆、台灣、黃土高原等” 幾個區域來記住他們的自然和人文特點就可以。這樣化簡了同學們背誦的難題,否則同學們記憶的是大量的零散的內容,很容易忘記。

地理考試反思500字(三)

通過這次結業考試我作為年輕教師我需要進行 總結 方法,改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受到吳秀菊老師和邢玉芳老師的言傳身教我學到了很多復習發方法,現在對這些方法做如下總結:

1.首先,讓學生掌握 學習方法 ,不能機械的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掌握技巧,才能學的輕松容易。

2.有目的,有計劃。當天為學生安排復習內容,一定要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而且復習過的,就一定得能看到效果。

3.每一節復習課都百分之百的認真對待,復習課可以說是復習的結晶。時間有限,而能在課上講的,也都是老師總結出來的最重要的知識點,所以要突出重難點。

4.多做練習是檢驗所學知識的一個捷徑,復習完,找適當的練習題做一做,不看書,規定好時間,把它當做一次小測驗,做完後領學生對照答案,結合所做的再加以鞏固講解,彌補缺差。

5.考前特別要告誡學生戒驕戒躁,在最後的時間做最後的努力,不能一味的亂翻書,而要找重點和不熟練的知識加以鞏固,切記不能浮躁,沉下心來,認真對待。更不能驕傲,總以為自己都掌握好了,不去復習,而去提前放鬆。

6.要求學生審題時要認真,有時會遇到自己見過類似的題,千萬不能太過於興奮而沉不下心來仔細做,即使自己見過也不會一樣,或許問法和內容不一樣,這就更要求認真審題,而不是粗略的掃過後直接答題。但如果考試時看到試卷比較難,也不能慌張,而要沉著冷靜的分析思考,順著做,不能在一道題上耽擱很長時間,如果真有不會的,隔過去,繼續往下做,等做完最後一道題之後再回過頭來想這道題。全部做完後不能太自以為很對了,而要重頭檢查一遍,以防在答題的過程中有差錯。

地理考試反思500字相關 文章 :

1. 月考反思500字

2. 地理考試反思400字

❻ 地理教後反思

地理教後反思範文

地理教後反思範文1

1、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反思

在我們這小縣城,由於初中地理並非中考科目,也就是常說的副科,學生甚至很多地理教師並不重視,所以在地理教學中,絕大部分學生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覺得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並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例如:在上氣候一課時,我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並根據學生的意願進行分工備課,然後在課堂上讓學生來當教師,能夠提問,能夠補充,能夠自由發揮。學生的進取性很高,都做了充分准備,這從上課的情景就可看出。「學生教師」當的有模有樣,台下的同學也紛紛舉手發言,班級反應強烈。我故意坐在學生中間,如果覺得某個問題答案不確切或占時間太多,不必重復回答,就舉手站起來發言,以質疑的形式引入下一個話題。每個問題同學們都完成的很好。還有不少同學躍躍欲試,紛紛要求第三節「河流」一節還由他們自我上。

課後反思:其實學生天生就有一種有所作為,被人賞識的需要,他們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尊重;需要有對其他同學的生活產生影響的機會;需要得到我們的支持;需要做趣味並且有挑戰性的事情。關鍵在於教師能正確引導!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後細細反思分析一下,原因在於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所預想的作用。所以,教師應進取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適宜,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進取改善,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資料更是難中之難。如何將這些資料由抽象的理論和圖象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便對地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於是在教學設計時能夠試著編寫這樣一個案例,經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

地理教後反思範文2

區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主要發揮「平台」的作用,也就是要求學生熟悉各區域的區域特徵。在教學過程中我有以下體會:

1、樹立正確的區域地理的地理定位思想

在學習區域地理時,首先應給學生講清楚區域定位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如果對區域不能准確的定位,那麼分析的思路就會發生偏向,答案自然就不可能准確了。所以在學習之前一定要先讓學生明白區域地理的學習定位十分重要,並非簡單的機械式記憶那麼簡單。老師可以出示一些典型的高考題,讓學生體會自己去體會區域定位的重要性。我建議老師在區域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多穿插一些讀圖或畫圖的活動。

2、認識區域地理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結構,構建學習區域地理的知識體系

區域的研究內容和結構:

(1)地理位置:經緯網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及范圍等

(2)自然地理環境差異:地形地勢概況、氣候特徵及成因、河流湖泊、資源等

(3)人文地理環境差異:工業生產及區位分析、農業生產部門結構和優劣分析等、交通運輸與城市、經濟發展現狀與格局等

(4)綜合探究:結合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差異聯系實際和時事綜合分析、探索區域的發展方向和潛力,提出相應的發展舉措等

老師應以第一個區域為例,分析介紹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其它的區域則可以採用學案導學法,由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

3、充分運用比較法來學習區域地理

比較法是將各種類型的知識進行對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屬性和個別特徵。在學生的導學學案中,建議老師設計一些探究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區域特徵的比較,比如在學習南美洲時,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南美洲和非洲的氣候特徵,還可以比較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地形特徵等等。

地理教後反思範文3

實施新課程標准,要求課程的設置,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傳統的地理教學偏重地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及時變革傳統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地理教學,努力創設貼近現實生活,切合學生實際,注重人文關懷的全新地理教學。在教學中著眼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經過使用新教材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對高中地理必修的認知

湘教版的這套新教材,在教學資料的選擇上較舊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簡潔、生動,圖文並茂,呈現形式活潑多樣。與以往的教科書比較,新課程的名詞、概念出現得少了,結論性的敘述少了,「讀圖思考」「活動」「閱讀」和「案例」等問題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顯減少,圖幅數量增多,甚至許多地方採用以圖代文,使圖像成為課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新課程在設計上明顯增強了對學生的啟發性,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盡力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突顯新課程理念。在教材的展現方面,刻意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景,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精神。

轉變自我的主角

新課程不僅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並且要求教師的主角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我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很注意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構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於一種簡便愉快的心理狀態,來進取思維與想像。

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

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

1、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

2、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

3、尤其要注意贊賞那些智力一般,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這樣做,會有不少驚喜的發現。我們教師不要吝嗇你的表場,學生的心靈是純潔透明的,天真爛漫的,十分在乎教師那本來就不多的表揚,而悲痛於教師的批評與指責。我們要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努力作學生智能的催化劑。

注重培養學生研究有關地理問題的`本事

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照片、統計圖表、統計數據以及進行各種社會調查,課外觀察所得到的資料來進行分析、綜合、推理、確定,進而闡明和研究有關地理問題的本事。

人才的創造素質絕對不僅僅反映在知識和技能的佔有程度上,更突出的反映在知識的運用、技能的發揮和創新上。基於這點,在教學中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本事:經過課堂設疑提問,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經過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發現需要解決的地理問題;經過組織學生閱讀課內外材料,培養學生的閱讀本事;經過指導學生讀圖、填圖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本事;經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相關地理概念、地理圖表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等綜合本事;經過地理課堂教具演示、多媒體演示及課題研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本事及運用地理理論解決有關地理問題的本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地理課程中的課題研究資料以及學校開設的研究性學習課,對學生地理學習本事的培養和科學素養的提高十分有幫忙。例如高中地理必修模塊一第一章的課題研究《尋找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的證據》要求學生經過連續觀察、測量、記錄、六次(三周之內)某一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證實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及其變化規律。雖然該課題難度不大,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講要很好的完成,科學步驟必須完整,要有觀測、記錄、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環環相扣,對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科學道德、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都十分有益,甚至有本事較強的同學,在做該課題的同時,還會拓展研究資料,研究出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對日出日落方位的影響,加深對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規律的理解,同時又提高了科研本事;另外,這一課題的研究要求小組合作完成,這在學生學習方式上也是一種新的嘗試,既合作完成學習了知識,又學習了別的同學的優點,加深了同學之間的了解,增進了友誼,增添了地理學習的樂趣。還有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有許多對地理感興趣的同學自發組成小組,推選出組長,結合自我的興趣愛好,知識本事,主動探究提出問題,確定自我小組的研究課題,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合作開展調查研究。在這種自主學

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中,無論課題研究的結果怎樣,凡是積極參與的同學都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收獲,包括地理知識、地理學習本事、地理學習情感體驗等許多方面。

地理教後反思範文4

根據高中地理內容編排和知識的內在聯系,我們在高中課程教學中完成必修Ⅰ、Ⅱ之後增加區域地理內容教學。大致利用一個學期加兩個月的時間。區域地理部分教學一直是很大的問題,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區域地理是記憶量的教學內容,因為不同區域有自

己的自然、經濟、社會特點等,這些都需要記憶。但是區域地理就是單純記憶羅列知識點嗎?肯定不是。記憶是基礎,重點是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反過來說,如果連基礎都打不牢,又如何去運用呢?

第二,對於學生來說,區域地理部分需要記憶的內容成為很多學生學習過程中無法逾越的障礙,我們如何再去談讓他們融洽地區運用知識。

第三,所學知識、所掌握的知識與高考考核要求有一定差距,當考題創設全新情境,考察學生的地理分析應用能力時,學生對所學知識不能有效地反饋,往往梳理不清。

第四,區域地理復習不能停留在教材的層面上,因為初中的教材體系大部分只講分布和特徵,對成因不予探討。建立完善的中學地理知識結構就需要把高中的系統地理原理知識應用導區域地理的復習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初中的知識,初中的能力」而我們學生的現狀是初中幾乎沒有學過地理,我們現在的任務是既要補充知識,又要提升能力,真的有些困難。

如何帶著學生們學好區域地理?我也看過很多學好區域地理的方法,也不斷地傳授給學生,也在教學中嘗試過一些方法,但是成效都不是特別顯著。

上學期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針對學生空間定位不清,常見地名不熟,讀圖能力差等問題,加強了對學生識圖,記圖環節的監督和檢查,為了提高學生對區域地理的學習興趣,設置了每課一題的環節;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了繪圖競賽;建議學生每日一題講到地理時換成講解某一國家。可以說這一系列的教學舉措,加強了學生對於區域地理知識的掌握,成效比較明顯,但這距離高考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

上學期我們年級組共進行了三次考試,期末考試時我們的考查范圍是整本書,試題的綜合性比較強。學生在測試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不能有機結合,分析應用能力差,思維線索不完整,從地理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差,回答問題的語言存在能力差等等,這些因素嚴重製約學生成績的提高。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也不容忽視,有一部分同學地理基礎比較差,可到了高二也知道該好好學習了,他們很用心在跟著老師學習,也知道這部分知識需要記憶的部分多,便下定決心的去背,可是區域地理部分是綜合題的必然組成部分,是地理原理考察的空間載體,而這部分學生往往系統地理原理掌握較差,高考以及綜合性考題,這部分學生根本不可能考高分,可能會和沒有認真學時差不多,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狀態,沒有了動力和信心。

地理教後反思範文5

新課程教學呼喚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僅僅專業學識要較為豐富,並且還善於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有心理學家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

新課程的評價則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期望的是學生未來的發展,集中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比較新課程教學理念,我反思如下:

一、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盡量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明白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教學。可見我們教學中十分有必要根據地方特色、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知識背景來創設情境、設計案例。因為當新的知識被賦予鮮活的背景時,學生的興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強,使學生到達想學的境界。例如:我國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供給了有利條件。學生要理解這一知識點可能比較抽象,如果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說明可能易於理解,如我國北方和南方種植的農作物有明顯差別,北方適宜種植小麥、花生、甜菜,而南方適宜種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蘋果、梨,南方盛產柑橘、香蕉、菠蘿等。再如我國位置優越造就了我國豐富的旅遊資源,象海濱風光、內陸沙漠、北國冰雪、海南熱帶風光等等。

二、進一步改變地理學習方式

地理課程標准強調:「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資料,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的本事,鼓勵進取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構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習的活動真正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上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如學生學習過程的自我調控、學習目標的自我確定以及學習方法自我選擇。

在課堂的合作學習中,要合理分組,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要教給學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能夠相互間實現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並且能夠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如:學生小組展示交流問題時的合理評價。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過程是一種具備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這樣不僅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供給互相交流的機會、並且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的知識得以豐富。

三、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對新課程標準的一次再創造、再組織,教師要深入鑽研課程標准、教材、學生,找准三者的連接點,必要時對教材進行取捨、整合。如本節課學習中國的位置時,緯度位置就能夠和我國最南最所在的緯度,南北所跨近50個緯度整合在一齊。我國海陸兼備,教材從兩方面進行了闡述,首先簡明扼要地說明了我國海陸位置的特點,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我國瀕臨的海洋一段資料實際上是我國海陸位置的延伸,即我國東臨遼闊的海域。所以能夠將海陸兼備和我國瀕臨的海洋整合在一齊。再如:學習瀕臨的海洋時,教師應適當補充領土、領海、領空、內海的有關資料。

四、學生活動要有「質」

課堂的學生活動是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教學方式,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

設計要盡量貼合學生的經驗水平,情境的創設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才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動過程中多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慾望。本節課中我設計了很多學生活動,有些活動在「質」上需要再下工夫。如:鼓勵學生自編口訣或用自我的記憶方法,而後大家交流,這樣效果會更佳。

總之,一堂好課是經過師導生演,讓學生很好地融入到了課堂中去,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在簡便愉快中就完成教學。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想把握好這門藝術得付出巨大的努力。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今日,我們要想擁有教學創新的先進意識與本事,訣竅唯有兩個字「學習」。

地理教後反思範文6

教師的反思主要特徵,一是實踐性,是指教師教學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體的實踐操作中;二是針對性,是指教師對自我「現行的」行為觀念的解剖分析;三是反省性,是指教師對於自身實踐方式和情境,立足於自我以外的多視角、多層次的思考,是教師自覺意識和本事的體現;四是時效性,是指對當下存在的非理性行為、觀念的及時覺察、糾偏、矯正和完善,意即能夠縮短教師成長的周期;五是過程性,一方面指具體的反思是一個過程,要經過意識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師的整個職業成長要經過長期不懈的自我修煉,才能成為一個專家型教師。

回首本學期的工作,首先應感激領導的信任,感激教研組長的幫忙和支持。下頭,結合地理教學的實踐,談談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教學觀念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對教學有重要影響。長期以來,教師的教學的新觀念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構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本事的增強,其效果是很不夢想的。

所以,在目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學習,進取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並以此指導教學實踐。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樹立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的教學理念。

如台風對這一部分的教學,採用傳統展示錄象,分析台風的成因、危害、防禦從知識掌握方向也能夠到達目標。對培養學習自主學習本事意識方向、合作交流表達等本事則較欠缺。

我們採用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法,以整體設計的課程理念進行開放教學和延伸教學嘗試,先讓學生觀看或回顧台風災害,然後鼓勵學生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學習問題,再引導他們充分利用教材、圖書、互聯網等多種渠道的自主探究,構成獨特見解,並將自我的認識與觀點進行整理後,大膽地與同學進行交流與分享,最終使自我建構起對台風的全面認知。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實踐教學時,有時會發覺教學過程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原因在於設計教學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我們所預想的作用。

所以,教師應進取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適宜,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進取改善,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農業的區位選擇》一節資料理論性較強,需要運用事例幫忙學生理解。有些事例離學生生活太遠,學生理解不深刻。在第二次教學時我用了下列本地農業生產案例材料引導學生分析農業區位的影響因素。學習的效果比原先好些。(資料略)

在復習地中海氣候的構成原因時,在第一個班教學時,我讓學生把氣壓帶風帶圖畫在左邊,世界輪廓圖在右邊,可是學生理解的不是很好。

在第二個班時我調整了教學設計,我讓學生把氣壓帶和風帶畫在世界輪廓圖上,這樣的調整更利於學生的理解。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師的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本事是否提高等情景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本事得到提高。

地球運動地理意義(二)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難點。知識往往講過多遍,學生仍然不明白,處於一種好象聽明白了,但做題又是稀里糊塗了。

去年我校把多媒體設備引入課堂,上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效果比原先教師拿一個地球儀在黑板前演示大有改變,但仍不是十分夢想。對此我們進行改革,在觀看多媒體課件基礎上採用學生分組討論活動的方法。

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弄,操縱教師所供給的特定的實物材料,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去尋找、體驗活動中得到的概念,獲得事物的感性認識;教師在學生經過探索、獲得經歷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從而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從課後的練習來看這樣做的效果比以前有較大的提高。

4、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經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本事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

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資料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知識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所以在講解練習時往往不是要求學生講出答案,而是學生要求把他的思維的過程講出來。一方面可確定是否真的已學會,另一方面也可培養思維本事。

講例題時尤其是高考題要:分析出題本事要求,如何從題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題的思維過程,以及相關的知識鏈接等方面的資料。

經過例題分析讓學生明白在學習中如何去掌握課本主幹知識,關注自我解題本事的培養,而不是一味的只明白做題。在高三後階段試題講評時要做到

①側重錯誤原因的講評分析。教師應引導學生總結失分的原因,是知識欠缺(如答不出或答錯),還是本事欠缺(如分析不透或表述不清);是審題失誤(未看清題意和答題要求),還是技術性失分(如錯別字或筆誤等)。經過錯誤原因分析使學生明確自我的主要缺陷和今後的努力方向。

②側重地理本事的講評分析。地理教學最終階段應由重視基礎知識轉移到綜合本事訓練上來。對試卷資料的分析也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點上,要從地理學科的本事角度進行試題分析,對於學生本事結構的欠缺點加以重點分析和指導。

③側重解題技巧的講評分析。在試卷講評時,不僅僅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並且應重視學習本事、解題本事的培養,重視解題技巧的指導。

❼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範文

教學 反思 促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發展更為積極的一種手段和工具,對改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範文 ,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範文一

在現代的教學中,我覺得現在我體驗最深的一條是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嘗試創新的 教育 理論,做到教、 學、 做合一的教學,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的標志性體現。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人從事地理教育教學近12年,經歷了幾次的課改,這次的課改,讓我感受很多,下面僅從地理教學方式上進行反思。

一、 注重雙方交流溝通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 經驗 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本人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著

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視課本地圖的使用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並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有趣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積極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

三、啟發學生「多問」

學習的興趣和願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 學習態度 和學習成績。學生具有好奇心,這正是追求知識的原始動力,是求知慾的嫩芽。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會對某一事物特別感興趣,並由興趣發展為熱愛,由熱愛進一步發展為對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會提出各種各樣看似無稽實有深意的問題。這時,作為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心理,正確地引導他們多問的習慣,教師可作饒有風趣的講解,並以豐富的感情色彩去組織學生的探索活動。切不可因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符合教師的意圖或教師一時難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壓制。

四、引導學生「好動」

九年制義務教育教學大綱提出的「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其實也就在於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讓學生「聽」科學。片面追求升學率,追求高分,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只能束縛學生的行動。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實際中去加以應用和發展,這樣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創造力呢?明科此理,身為人師者,切莫把「好動」視為缺點,就把學生從「靜」中解放出來,並熱情鼓勵,耐心引導他們動手,使他們在「動」中去增長知識,去形成能力。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理論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學生心理動態的發展,是否想探究構建適應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範文二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壓,肩上擔子的沉重。高度的責任感,使我認真踏實地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回首一年來的工作,首先應感謝領導的信任,感謝教研組長的幫助和支持。面對今年高考「文綜」的成績,既有喜悅又有失落。下面,結合 高三地理 復習課教學的實踐,談談地理復習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虛心好學,不斷提高地理教育教學水平

高三地理教學任務繁重,時間很緊張。而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狀態不一,如何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呢?

1、認真備課

第一次教高三,拜李泉福老師為師傅。通過師徒培訓活動,虛心地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很有人格魅力。他講課時的幽默風格、知識的嚴謹都深深地影響著我,讓我回味無窮。

認真參加高三教師新教材培訓、及市、區、校級教科研等繼教活動;與李老師認真研討近幾年高考文綜卷「地理部分試題」,使高三地理組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了解學生。針對a、b班的學生實際,如學習地理的基礎和興趣;高三入學摸底考試、聯考、摸底、文綜考試的成績及試卷分析;學生學習地理的心態和 方法 等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有針對性確定教學內容和 教學方法 ,提高地理課的教學質量。

認真做好反思工作。如反思每一次考試成績的緣由(從自身和學生方面),並找到好的解決方法。

可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是上好每一節地理課的最基本的前提。

2、精選習題

首先,讓學生每人准備好「地理改錯本」,教會並督促學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識的查漏補缺和地理解題方法的積累。

從復習資料《三尺講台》中,挑好課堂的同步訓練題,當堂鞏固每節課的地理知識點。

其次,精選單元檢測題。選題范圍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擬》、《中學地理教參》、《北京四中的地理題》中為學生挑選習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為「培優班」的學生選好練習題,做好「培優輔導」工作。

可見,選好地理練習題,並訓練學生,是夯實地理基礎知識,培養能力,提高地理成績的`一個途徑。

3、用專題教學教會學生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方法

首先,向學生講明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重要意義。即,從文綜的考核目標和要求看,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強調對歷史、地理、政治各學科知識的整體、綜合把握。

從高考試題的命題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重在知識的遷移和重組。而結構性的知識易於遷移和重組。

其次,用實例教學教會學生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基本思路。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復習。

4、答題訓練

在此環節,需要訓練學生答題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丟分現象。如: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審題、做題、反思與 總結 );在答題技能與技巧上,訓練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技能與技巧,訓練學生熟練簡答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題的基本模式(思維、應用、語言);同時,要學會使用標准答案。

5、做好考前沖刺階段的工作:

考前沖刺階段,「文綜」進行了有重要意義的幾次測試。老師及時地從綜合的角度、學法輔導等方面,進行查漏補缺的工作。另外,此時期,學生的學習狀態極不穩定。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有空或發現問題就要及時溝通,幫學生調節好狀態,迎接高考。

綜上所述,只有學習,總結,地理教師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高考要求,才能不斷提高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才能使地理高考成績逐步得到提高。

二、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需要轉化為興趣並上升為動機則是提高地理成績的著眼點。

1、教師要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心理上的相容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對象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朋友式關系,才能讓學生真正接受你指導的 學習方法 ,提高指導的有效性。

2、地理教學的困難和挑戰。

高三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狀態差異很大,基礎參差不齊。_ 年的高考試題地理首次達到100分,與歷史、政治平分天下。地理教師遇到了機遇和挑戰。如何讓學生愛學地理呢?本人只有不成熟的點滴做法,願意與感興趣的同行一起探討。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範文三

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體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徵,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具體而言,我主要採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為此我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准、課程內容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力爭改變過去「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努力做到轉變自己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變為學生共同學習。

3、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體做法有:①課堂提問、討論發言,一段時期內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機會;②組織討論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此外,備課時還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的差異,分別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在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在作業布置、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學習評價等各方面使用差異性標准,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

4、進行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力量。加強信息收集,多與外校教師進行教學上的交流與探討。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取長補短,通過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總之,目前的新課改處於探索階段,我將繼續努力學習,突破舊的 思維方式 ,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範文四

通過多年的 高二地理 教學實踐,我覺得應從高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學活動,不斷探索改進,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襲著「死背書,多做題,拼時間,低效率」的老路。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們應該從單純復習知識轉向「知識+方法=能力」,優化復習活動,教師講解多啟發多聯系多分析,學生多思考(分析、比較、概括)、多動手(繪圖,列表)、多動口(提問,討論,交流)、多總結。例如在復習「影響工業布局的區位因素」的相關內容時,我首先以魯爾鋼鐵工業區為例,讓學生回憶影響該工業區產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區位因素,從而了解到工業布局是多種區位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作用因素對工業布局的影響會隨著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說明影響工業區發展的因素是發展變化的。然後以上海寶鋼為例,了解影響其布局的區位因素又是什麼,並分析它與魯爾鋼鐵工業區的布局有什麼不同,並分析原因,從而說明某種工業部門是什麼指向型工業,只是針對某一特定時期、某一特定地點而言。同時指導學生分析影響鋼鐵工業布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種變化的總體趨勢又該是怎樣的?最後請同學分析比較長江沿線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並說出它們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高二地理教學復習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發覺由於學生對所有基礎知識已經學習過,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一定的新意和難度,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像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幹知識的復習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果還像講授新課那樣復習,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生也提不起興趣。於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准備,試著編寫了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赤壁之戰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營精心准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准確的天氣預報而已。

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1)赤壁位於我國哪一個省?試分析當地的氣候類型。

(2)為什麼東亞能成為世界最為典型季風氣候區?

(3)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

(4)這個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欠東風」的現象?

(5)孔明為什麼又能夠借來東風?

(6)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這樣不僅復習了天氣、氣候、季風等知識,並了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現在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的,學生學習也更多的是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從近幾年高考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准來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采分點幾乎沒有,需要記憶的觀點和方法論知識所佔的分值和比例越來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結合材料的分析和應用上。記得有一年高考中就有讓學生分析蘭州化工廠布局是否合理的題目,當時就有同學只是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對化工廠的布局進行分析,忽視了環境效益對工業布局的影響,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與標准答案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會選擇一些有關材料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復習有關廠址選擇的問題。我在給出了大量有關「食鹽」及「食鹽化工」等背景資料(略)之後,提出:某公司正考慮在某鎮附近建一新的食鹽及食鹽化工廠,給出了某鎮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請同學對照地圖和資料,討論:圖中「公司提出的地點」和「議會提出的地點」相比,哪一個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角色: 公司法 人代表、工廠管理人員、議會代表和社區代表。討論之後進行大組匯報。同時強調:(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2)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優選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採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度和方法。

在隨後進行的大組匯報中,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學,從工廠經營必須取得更大利潤的角度,希望工廠建在距原工業區較近的地點;扮演工廠管理人員的學生,從方便原料采購和產品銷售的角度,建議工廠建在距交通線較近的地點;扮演議會代表的學生,從保護綠化的角度,呼籲新建工廠不能破壞樹木,工廠應建在沼澤地;扮演社區代表的學生,從維護社區環境的角度,要求工廠建在與常年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後,在自由發言時間,學生們比較了上述意見的利弊得失,一致認為,雖然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綜合大家的意見,從整體、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是公司提出的地點比較合適。

4、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 想像力 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一節教學中,有一位學生提出:「我認為植樹造林並不一定能解決荒漠化的問題,因為樹木生長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從而會造成進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變少,反面會導致荒漠化的加劇。」這個觀點與教材相反,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後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其實學生的思路也不是一點也沒有道理。於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了自我批評,並在後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

這就是說作為老師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既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但也要給予及時適當的匡正。

5、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與同學個別溝通,了解他們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平時上課也多從他們的能力角度講解,以求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範文相關 文章 :

1. 高一地理老師教學反思範文

2. 高中地理教師教學反思範文

3. 高中地理課後教學反思

4. 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學反思

5.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總結

6. 高中地理教學課後反思

7.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8.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隨筆

9. 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反思

10. 高中地理教師教學反思

❽ 初中地理考後反思

初中物理是物理學科的入門學習課程,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需要藉助生活 經驗 但又要克服生活中形成的錯誤前概念,尤其在考試後,那麼關於初中地理考後的 反思 要怎麼寫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初中地理考後反思,歡迎參考。

初中地理考後反思篇一

一、從時空上看應是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效果;

二、從成果看應是高效益,即教學結果能使學生有較多的得益;

三、從關系看應是高效應,即通過教學在師生之間的心理、人格、思維、情感等方面能產生高效應,換句話說, 有效教學 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後,教師幫助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獲得預期的進步和發展,實現了教學目標。其中的發展,包括:三維目標中三個維度的發展;學生智慧的發展;生成性的發展;即時發展和面向未來的發展;有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所以,檢查教學是否有效的標准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生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應有的進步和發展。我們可從以 學 為中心的學習設計和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行為兩方面來分析,確定 有效教學 的若干實施要點,它們分別是:

1.用好教材資源是 有效教學 的基本點:靈活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學習資源(包括媒體資源)是 有效教學 的基本要求。

2.了解學情是 有效教學 的立足點:要了解學情,才能以學定教,以學定教是 有效教學 的立足點。

3.設計適切目標是 有效教學 的落腳點:學習目標是學生通過學習活動要達到的預期的學習結果,也是教師教學最後要落實的結果。目標過高,難以通過教學達到:目標過低,在教學中學生感到沒味道。所以,目標的設計要適切,要切合學生的實際。

4.改變學習方式是 有效教學 的著力點:改變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實現 有效教學 的重要任務之一。要改變學習方式,關鍵是改變教學方式,改變教學觀念。

5.優化 講練 策略是 有效教學 的效益點:所謂 講練 策略就是 精講精練 策略,它是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教學策略。

6.引導幫助學生是 有效教學 的支撐點:在教學關繫上,師生互動中的教學行為應主要表現為:引導與幫助。用 引導 與 幫助 的有效互動,來支撐學生的學習,使之實現 有效教學 。

7.教與學的和諧是 有效教學 的關健點:教與學的和諧,主要的是師生之間的和諧,教師尊重與贊賞學生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

8.堅持教學反思是 有效教學 的生長點:教師自己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質疑自己的教學,找出教學低效或無效的問題,進行研究,最終可生長出新觀念、新教法、新 措施 ,使原來的教學走向 有效教學

初中地理考後反思篇二

本次期末試題,總體難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同學們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題型分二大部分,選擇題佔40%,綜合題佔60%(包括填空、連線、讀圖分析等)。從考試成績可以發現,有的班級考的很好,例如4班總評第一,3班也考得不錯,但有的班級的及格率不高,優秀率低,班級平均成績也不太理想啊,跟期望中有很大的差距,在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時,發現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注意:

存在問題:每一塊試題中,一些平時上課認真的學生差不多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滿分,如選擇題20道,還有第24,25題能拿滿分也有許多,比較可惜的是在一些小題沒有仔細看題。

一、基礎不扎實,掌握知道不牢固,主意集中體現在選擇題方面如:1、5、6、10、16、17還有綜合題經緯網圖錯誤情況也較明顯。

二、考試態度問題不嚴謹,許多同學沒有認真對待考試,從其做題試卷表面就能體現出來,字跡了草隨便,做題答非所問,亂七八糟。思想品行差。

三、做題不仔細認真,粗枝大葉如:6、10選出錯誤的答案;21題讓你寫出序號等。

四、不會讀圖。試卷上的圖和書上的圖內容完全一樣,就是圖幅大小不一樣,結果有些同學就不會對照書上相應的圖填寫正確的答案。

教育 教學反思

1.創造性理解使用教材

認真研究課程標准,創造性理解使用教材。要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更新、調整、刪減和補充,對教材知識講授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學會自律學習,學會自覺學習,學會創意學習,要從課堂上課外生活上引導他們愛上地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多一絲關懷,少一分責難」「多一些探討,少一點講解」「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輸」。

3.培養學生看圖、識圖、解圖的綜合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行,地理圖形知識在地理新教材中所點的比例更加大,這就要求在進行地理圖形知識教學當中要加大對讀圖教學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讀圖訓練,重視探究活動,加強動手能力,平日強化訓練。

4.落實好基礎知識,培養遷移能力

在教學中應首先從雙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內涵,試題落點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原型。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一致是考查的重點。教師應關注教材中的實際問題、 科普知識 ,對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重在理解、重在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嚴防死記硬背。

5.學以致用,聯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因盡量創設情景,寓基礎知識與生活、生產的實際問題之中,多讓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提高學生分析、解釋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6、因人施教,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素質教育教導教師對待學生學習情況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有個性的獨體,對待優秀學生更要嚴格要求,不能寵愛,對待中等學生要持之以恆,鼓勵表揚,鞏固其基礎知識前題下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和成績,而對差生更不能放棄,更要循循循善誘,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縮小學生之間三級分化,達到全面學習發展,建設好優秀向上的班級集休。

初中地理考後反思篇三

一、抓好兩個研究,把握教學方向。

(一)研究學情考情。目前的備考形勢是:1、初三地理復習內容多,任務重,課時緊。考試范圍包括初中四冊地理課本中的大部分章節及荊州鄉土地理的內容,每周僅有兩節地理課,要很好地完成中考復習任務是有很大壓力和困難的。2、通過平時的作業和荊州市質檢,看出我校學生的學情是:①學習習慣較差。在答卷中有些考生審題不認真、不仔細,答非所問造成失分。語言表達不規范、書寫不認真(字跡潦草、筆誤、別字)等。②缺乏對知識的系統掌握。考生對綜合題的主觀試題部分因回答不全面,語言不規范、不條理,失分現象較多。主要原因是在復習過程中缺少知識系統梳理這一環節。③基礎知識掌握不牢。主要表現在:基本的地理原理、事實和地理現象不清楚,不理解,還停留在對知識的死記硬背上。④讀圖能力差。主要問題是一些考生沒有對圖認真分析,而是憑自己的感覺去答題,這樣導致寫的結果是答非所問。⑤對圖中的區域判斷不準。區域特徵不清楚,基礎知識不扎實。 明確了學情考情,我們的教學才能有張有弛,有的放失。

(二)研究中考試題。我們認為:教師除了要埋頭拉車,更要注意抬頭看路,即把握正確的中考方向,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學校規定初三教師每周做一份中考試卷,這對教師了解各地信息是一個很大的幫助。通過對近幾年荊州市中考地理試題及其他地方試題的研究,我們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1、每套試卷都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與地圖有關知識的考查(含無圖考圖題)占的比重愈來愈大。

2、注重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貼近初中教學實際

地球和地圖知識、位置、地形、河流、氣候、交通、城市、經濟發展等是構成地理知識的基本要素,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中考題中往往將上述內容作為重點考查對象。近幾年的中考地理試題題量適中,難易適度,減少了過難的題目,加大了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別是在綜合題中適當增加綜合性、開放性的題目,並注重考查過程與 方法 ,符合初中教學的實際,既關注成績偏下的學生,又給優秀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發揮空間。

3、試題注重在一定情景中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分類、匯總和整合能力

無論是選擇題還是綜合題,都是前面一段背景材料,或者是地圖,或者是與試題有關的一段優美文字,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命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聯系和靈活運用能力。特別是選擇題會改變過去試題間沒有聯系的特點,不再是單獨的考查某一個知識點,而是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相關的知識進行分類,進行聯合考查。

4、試題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從而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在我們的初中地理中與現實生活聯系比較密切的知識點很多,如:地球、地圖部分中的利用經緯網判斷某一地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晝夜長短的變化;各種地圖的應用、比例尺的換算等。中國地理中民族風情、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各種資源的分布、主要城市的分布等等。我想今年的中考題中也會體現這一特點。

5、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地理圖表資料的解讀和運用能力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是考查地理知識的載體。連續三年的中考試卷都是圖文並茂,既有地理區域圖、等值線圖,也有地理景觀圖、示意圖,不僅綜合題要考查圖,而且單項選擇題也大量考圖,也有些題目表面上沒有圖而實際上是考查圖的基本內容。整套試卷中讀圖的分值要佔到60%~70%。

6、圍繞社會焦點、 熱點 問題,藉助所給材料,獲取地理信息並進行綜合分析,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7、今年中考的信息是題目難度加大,綜合性、靈活性與開放性都會加強(吳利明老師中考會議)。特別提到:不單考某一幅地圖,注意前後知識的連貫;用好《學在荊州》等。那麼在哪些方面會提高難度?哪些知識有提高難度的空間?學生認為哪些是難題?這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8、中考試題愛打「擦邊球」,即與考試范圍沾邊的非考內容。兩年的中考試卷和今年的質檢卷都有這些嫌疑。老實說,干擾了我們備考。

概括的說,試卷涉及了「地圖、基礎知識、整合能力、熱點問題、鄉土地理」了解這些特點那麼組織復習備考的思路就明晰了。下面談一點 復習方法 :

二、進行合理安排,提升考試成績

1、構建合理的復習框架

地理學科的課時少,內容多,分數少,學生不夠重視等因素,都會干擾地理教學。因此教師必須擬訂一份操作性強的教學計劃,將考試范圍內的知識既全部覆蓋,又不平均用力。

我們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確立了復習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三開學——三月底):復習教材與落實基礎;

第二階段(四——五月中旬):背誦提綱與做《學在荊州》;

第三階段(五月中旬——六月中旬):專題突破與模擬訓練。

關於落實基礎。通過「死記硬背」落實基礎知識。最近幾年中考的試題中所有題目涉及的知識點,也都屬於課程標准中的基礎知識。因此,使學生具有厚實的知識、技能基礎,理應成為日常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把四本書的知識編印成提綱,利用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記憶。當然對基本概念,原理,規律的掌握,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了」,「記住了」的水平上,那樣,學生只能「依葫蘆畫瓢」,必須使得學生從一開始就做到真正「弄懂了」,「情況變了也會用」。那麼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力做到: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追根求底」式地剖析和聯系實際的應用。

關於專題突破。為了鞏固知識,提升答題能力,我們對難點問題組遍了幾個專題。如「地球和地圖」、「天氣和氣候」、「區域地理讀圖」、「選擇題訓練」等專題。以讀圖專題為例,我們的做法是:①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圖,通過讀圖把問題引向深入。提出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習,有利於知識的傳授。引導讀圖,通過讀圖找出新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地圖的能力。②緊緊結合教材內容讀圖,必須選擇能准確反映教材內容的圖,指導學生從確定的某一方面去讀圖,使讀圖具有針對性。我認為要重點掌握的幾幅圖片是:經緯網、等溫線圖、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降水分配柱狀圖、亞洲地形、氣候圖、東南亞圖、幾個重點國家圖、中國地形、氣候圖、長江和黃河圖、中國四個地理分區圖等等。

關於綜合訓練。參考歷年的中考試題、中考模擬試題,以及其他地區的中考題,然後自編模擬卷,讓學生多練一練,既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也可以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關於使用《學在荊州》。可不做的題一律不做,如復雜而煩瑣的題,偏難偏怪題;重點題除了做,還要「記」,如解釋人地關系的小論述題。

2、教給學生必備的答題技巧

①認真審題,讀懂題意。審題實際上是一個審視題意,分析解題條件的思維活動過程,考生應具備從文字和圖表、數據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並能夠對提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運用,解決試題中提出的問題。如:分析題中所給的解題條件,明示條件、潛在條件、轉換條件等,進而確定如何利用這些條件來解題,注意題中有無附加的特殊規定(例如從土地利用類型,填字母,或者填代號回答)如果不注意就會失分;考慮從大腦知識庫中提取哪些有效知識,緊扣哪些得分點,考慮好先答什麼,後答什麼。

② 仔細讀圖,看清圖示。在答題時認真看清圖像。圖表中所表現的內容,圖中的組成要素,圖中的有用條件和迷惑條件,特別是圖中有無指向標,圖例和注記等容易忽略的內容,做到准確、全面而有效地從圖示材料中提取顯性的和隱性的信息,尤其是學生容易忘記動手繪圖的題目(如2009年中考試題在圖中填代號A B,畫航線;2010年試題畫西南季風;很多學生就漏題了)。

③提高語言表述的准確性。在答題時要注意對答案進行構思,並能用准確的地理語言將答案表述清楚,特別是關鍵詞一定要准確,這也是考試中的重要環節,不少同學在平時復習時,這個方面訓練不夠,往往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因此,考生在最後階段中,應該把語言表述能力的訓練放在重要的位置。


初中地理考後反思相關 文章 :

★ 初中地理考後反思

★ 初中地理考試反思

★ 初中地理考試後反思

★ 地理考試反思500字

★ 初中地理反思200字

★ 2020初中地理教師工作總結

★ 初中地理教師教育教學反思範文

★ 800字地理考試不好反思

★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集

★ 初中地理反思

閱讀全文

與怎麼寫地理反思2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0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