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地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信風帶形成的原因
1、 赤道低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赤道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附近太陽高度角大,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氣流強烈對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上升過程中降溫冷卻,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雲致雨,高溫多雨。
2、 極低高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極低(90ºN/90ºS)附近
形成原因:極低地區,太陽高度角小,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氣溫較低。氣體遇冷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極地高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下沉增溫,大氣中的水汽不能凝結,干(燥)嚴寒
3、 副熱帶高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30ºN/30ºS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地區上升氣流,源源不斷流向高緯,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在30ºN/30ºS附近堆積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增溫,高溫乾燥
4、 副極地低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60ºN/60ºS附近
形成原因:從極地吹來的冷而重的東風與從副熱帶高氣壓地區吹來的暖而輕的盛行西風在60ºN/60ºS附近相遇,暖而輕的氣流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寒冷濕潤
二、 六個風帶
1、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帶;南半球——東南信風帶)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高緯(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低緯(赤道低氣壓帶),氣流逐漸升溫,難以凝結致雨
氣候特徵:高溫乾燥
2、盛行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南半球——西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低緯(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較高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逐漸降溫,冷卻致雨
氣候特徵:濕潤溫和
3、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北風;南半球——東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極低東風帶吹向低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難以致雨
氣候特徵:嚴寒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