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地理的東西南北是如何劃分的。具體依據又是什麼
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是按照氣候來劃分的,一般上是以秦嶺、淮河一線來分的,線南是南方,線北是北方。
東西部主要是按照經濟發展來分的,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而西部地區發展較慢.但由於經濟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造成東西部的劃分總在變化之中。
『貳』 中國南北方是以什麼為分界線的
中國南北方劃分就是以秦嶺——淮河為界。
在中國中部橫亘著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它就象一堵「擋風牆」阻止冬季冷空氣南下,攔截夏季東南季風的北上。
自古以來,因秦嶺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因此而帶來的秦嶺南北氣候變化,人文景觀、生活習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稱為我國南北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1、從氣候特點看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每當冬季來臨,北風呼嘯,大部分的樹會落葉,不落葉的樹葉多呈針狀,叫做針葉樹。
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2、農業及風俗
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南方注重建設河網排蓄洪水,進行水土保持,暴雨不會淹,一百天不下雨不會乾旱的旱澇保收農業,所以農業單位產量高,工農業生產都能夠得到保障,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
北方沒有給水留出空間,容易發生自然災害,暴雨容易淹,不下雨容易乾旱,對工農業生產、城市供水造成了不穩定。
淮河位於中國東部,介於長江與黃河之間,是中國七大河之一。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四瀆」,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淮河幹流可以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長1000公里,總落差200米。
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積3.06萬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長150公里,三江營以上流域面積為16.46萬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和山東五省,流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里,以廢黃河為界,整個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里和8萬平方公里。
『叄』 南北之分以什麼為界
南北之分以秦嶺淮河為界。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及人民生活習俗,都有明顯不同。北方耕地為旱地,南方則主要是水田。
南北分界線的劃分1、中國南北方劃分就是以秦嶺淮河為界,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2、從氣候特點看: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3、農業及風俗: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茶葉等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肆』 中國以什麼分界南方和北方
中國以秦嶺—淮河一線分界南方和北方。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不同。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農業方面
1、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田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旱地為主。
2、糧食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稻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小麥為主。
3、油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花生、桐油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油菜、大豆為主。
4、糖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甘蔗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甜菜為主。
5、作物熟制:秦嶺—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嶺—淮河以北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北分界線,網路—秦嶺—淮河一線
『伍』 南北方怎樣劃分以長江還是黃河
關於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劃分,有很多種說法,按照地理區劃劃分,有幾種劃分方式:
1、四大地理區劃: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區;2、六大地理區劃: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3、七大地理區劃:東北、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由於中國疆域寬廣,不同地區的氣候、地形、人文、經濟等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相比而言七大地理區劃應用的更為多多一些,相比而言反映各地域的特點更為細致!
按照自然地理環境劃分,是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即「兩線三區」,其中一條線是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自然界線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另一條線是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為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連線。
按照傳統的飲食習慣劃分,由於中國的主要主食為大米和麵粉,因此又將以麵食為主的地方稱為「北方」,將米飯為主食的地方稱為「南方」,即「北面南米」。但是,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也在隨之發生變化,因此不能純粹按照飲食習慣來劃分南北方。
一般而言,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是將中國東部季風區分為「南」和「北」,即「北方」是東部季風區的北部,「南方」是東部季風區的南部,它主要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分割線,將秦嶺-淮河以北劃為北方,將秦嶺-淮河以南劃為南方。比較巧合的是,秦嶺-淮河一線大致是中國一月份時的0度等溫線通過的區域,也是800毫米等降水線分布的區域,同時它還是中國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以及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因此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