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區域地理學
定義:研究地球表層某一地域地理環境的形成、結構、特徵、演化過程以及區域分異規律,是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
特徵
研究某一特定地區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發展變化,以及區域分異和區際聯 區域地理學
系的學科。它是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強調對人地關系的研究,不僅揭示地理環境本身的自然特徵,而且考慮社會、經濟、歷史因素,研究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其研究成果對於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解決區域生態環境、人口等問題有重要意義。
B. 高中區域地理學什麼
就是各個區域的位置,范圍,氣候,地形,農業,工業,等等。
C. 什麼是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學(regional geography)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區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發展變化,以及區域分異和區際聯系的學科,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之一。不僅揭示特定區域的自然特徵,而且區域的社會、經濟、歷史等因素,研究人類活動對區域環境的影響。為人們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等提供理論依據。
區域地理研究內容:
人地研究:把特定區的人與地理環境看作的一整體,研究環境對人和人對環境的相互影響。
景觀研究:研究區域地理景觀的特徵及其歷史發展。
區域地理調查、區劃和規劃:對區域的地理環境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考察,評估自然條件和資源基礎,進行區域特徵和區域分異的研究。
專題性區域研究:研究某一區域的生態、環境、資源、人口等問題。
區域綜合研究:對某一區域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進行綜合研究,結全實際情況,提出區域開發、利用和改造的措施和途徑。
D. 大學地理專業學什麼
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學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大學地理科學專業主幹學科為地理學,主要課程有地圖與遙感、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地理教學論、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
E. 區域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按照研究內容,區域地理可以分為區域自然地理和區域人文地理;按照研究的區域,可以分為中國區域地理和外國區域地理等。中國區域地理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境(含陸地、島嶼、海洋、領空)為對象,研究其位置在全球環境中的區位,闡明全球地理分異規律下的中國地理分異規律、全部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環境特徵,各類自然資源構成及綜合資源的區域分布,人口、民族與社會、經濟發展以及與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尋求人—地關系相互協調、和諧發展的自然—社會—經濟基本規律。本國范圍以外的地理稱為外國地理。對中國而言,外國地理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領海、領空以外范圍的地理。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安全,都脫離不了對全球和對其他國家地理的研究。外國地理的研究著重從戰略高度研究各國的地理環境及其相關的政治地理、資源地理和經濟地理。外國地理研究的重點,一是從自然環境方面研究全球的、各大洲的、各國的、各區域的地理要素特徵及綜合環境的現狀、過去和歷史時期的變化與未來發展的預測;二是從人文地理方面研究各種人文的、社會的、經濟的現狀、特徵、變化與擴展態勢,為國家制定發展戰略和確保國家安全提供地理科學的依據。中國倡導世界必須和平共處、和諧發展,中國重視外國地理研究,尊重各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開展國際合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服務。
F. 高中地理學什麼內容
高中地理學習內容:必修科目: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冊)、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選修科目: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冊和選修教材一)和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
G. 區域地理學的分科
區域地理學按內容,可分為區域自然地理學和區域人文地理學。 區域自然地理學著重研究區域各個自然地理成分的相互關系、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形成和演化過程。
區域人文地理學著重研究區域人地關系,探討區域中各種人文現象的分布、變化、擴散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空間形式和結構。
區域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之一──區域經濟地理學研究區域生產布局和結構、地域生產綜合體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以及區域間的經濟聯系等。
現代區域地理學強調自然與人文的統一,注重對區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區域綜合和空間聯系的研究。
H. 區域地理怎麼學
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總結
一、區域地理識記方法
1、 區域地理識記內容:
《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項是地理識記能力。地理識記能力是指:(1)識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2)識記重要地理數據;(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時事。例如:區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脈、河流、地形區等自然地理事物,國際組織、國家、政區、城市交通線、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的礦產等的名稱、空間位置和相對位置。地理數據分絕對數據(面積、長度、人口數量等)、比例數據即兩種或多種地理事物間的對比關系的數據(人口自然增長率、礦產的品位、能源消費構成等)、順序數據即同類地理事物的排序數據(我國面積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亞羊毛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見諸重要報紙,具有全國或世界意義,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現象等。
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
例1 下列各組港口,位於太平洋沿岸的一組是
A、聖弗朗西斯科、 孟買、橫濱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
C、新加坡、落杉磯、巴拿馬城 D、開普敦、里約熱內盧、波士頓
例2 在我國既不臨海、又不與陸上鄰國接壤的省中,相鄰省級單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別是
A、隴和寧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
例3 人口超億的亞洲國家共有
A、6個 B、5個 C、7個 D、4個
例4 摩洛哥、幾內亞、波札那、尚比亞、南非五國的最主要出口礦產依次是
A、 磷酸鹽、鋁土礦、黃金、銅、金剛石 B、 磷酸鹽、鋁土礦、金剛石、銅、黃金
C、、鋁土礦磷酸鹽、黃金、銅、金剛石 D、 磷酸鹽、鋁土礦、銅、金剛石、黃金
例5、1996年,美國、俄羅斯、巴西的人口分別為2。7億、1。5億和1。6億,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為
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
3、識記方法
考查區域記憶能力的試題多為選擇題,難度不大,記憶的內容多是感性知識,如地理名稱、地理分布、地理數據、地理事物的演變等,故必須熟記,但不能只採取「背」的簡單方法,對感性知識記憶可參考下面幾種方法:分類記憶;排序記憶;類比記憶;形象記憶;聯想記憶等。
二、區域地理特徵的掌握方法
1、區域地理考查內容:
《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項是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國區域地理特徵及差異;(2)掌握考試內容範圍內規定的世界區域和國家的地理特徵。
區域地理特徵就是指某特定區域內各種自然(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資源等)和人文(經濟、人口、城市等)要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區綜合地理特徵。既有區域內地理事象的描述,還有對其的解釋。區域地理的中心課題是人地關系。
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
例6、我國西部地區的地理差異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陝甘寧地勢低平,雲貴川地形崎嶇
C、新疆的河流皆為內流河,西藏的河流皆為外流河 D、青海高寒乾旱,甘肅溫暖濕潤
例7、歐洲西部區域的地理特徵是
A、冰川地貌分布較為廣泛 B、氣候南北差異大,東西差異不明顯
C、河網密布,水量充沛且穩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東銳減
例8、讀圖,填下表
北美、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共
同
特
點 主
要
原
因
不
同
特
點 主
要
原
因
3、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方法
主要採取綜合的方法與比較的方法。
綜合的方法,即從整體認識和分析該區域地理突出特徵。區域特徵是通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而形成,故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方面來認識。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例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區的其他自然(地勢高,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等)和人文(無常住居民)。
比較的方法,就是通過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對照、比較和分析,找出他們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區域地理特徵。多採取列表法。例如:
我國秦嶺—淮河南北的比較
主要地形區 冬季氣溫 年降水 溫度帶 干濕區 植被 耕地性質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是綜合的方法和比較的方法結合、配合使用。
4、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注意:
(1) 首先弄清區域范圍和位置,這是分析區域特徵的前提,也是區域特徵重要成因。
(2) 充分利用地圖,樹立明確的空間觀念,利於區域特徵的掌握和成因分析。
(3) 學會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前景。
I. 區域地理學的介紹
區域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她研究地球上不同大小的區域。區域地理學研究的側重點是以地球表層某一特定區域為實體,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在該區域相互作用以及與人文地理各要素的關系,綜合揭示區域自然環境特徵、區位分析、發展變化以及區域發展規律。區域地理學在協調人-地關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上起著重要作用。
J. 怎樣學習區域地理
記住基礎知識,對你非常有用
一、東亞
(一)概述
1.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
2.國家: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徵: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和島嶼;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島、島嶼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東注入太平洋
4.氣候特徵:(1)季風氣候顯著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類型: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2)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中國西北部、蒙古 特點: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乾燥少雨 (3)東西部氣候差異:東部氣候海洋性明顯,向西大陸性增強。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於沿海平原 居民:大多數為黃色人種 民族6.經濟:東西部差異顯著,東部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發達,西部氣候乾旱,牧業為主
(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徵(:1)位置及領土組成: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周圍小島組成 (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3/4,平原狹小。(3)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 (4)資源:森林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貧乏
2.發達的經濟 (1)條件:有利→豐富勞力資源,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礦產資源缺乏,需從國外進口 (2)經濟特徵:外向型經濟 (3)地位: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部門齊全 (4)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美國,其次為亞洲和西歐 最大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3.太平洋沿岸的工業 四大工業區:東京—橫濱、大阪—神戶、名古層、北九州
4.漁業發達,農業單產高
二、東南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位置和范圍: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主要國家:內陸國—寮國,面積最大國—印度尼西亞
3.重要地理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通道,東方「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
4.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
5.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絕大部分屬黃色人種 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 (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 (3)華人、華僑最集中地區
2.經濟:(1)主要農產和礦產 農產品:水稻、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礦產資源:錫、石油最為著名 (2)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 加工工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發展快 (三)新加坡
1.城市島國 馬來半島南面,領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島組成處馬六甲海峽東口,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上 華人佔34
2.新興工業國:(1)利用優越地理位置、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 (2)出口加工工業發展迅速 (3)利用本國優勢發展旅遊業3.花園城市 注意:環保和美化城市
三、南亞
(一)概述
1.歷史和宗教 人類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發源地
2.位置和范圍 (1)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亞洲部分,包括南亞次大陸和印度洋上的許多島嶼
(2)主要國家:內陸山國:尼泊爾、錫金、不丹;臨海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3.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於我國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恆河:源於喜馬拉雅山區,注入孟加拉灣,河口有恆河三角洲
5.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西南季風與農業生產:西南季風早晚強弱造成旱澇災害影響農業生產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國 南亞面積最大國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農業:亞洲耕地面積最大國家,主要農產品:水稻、小麥、棉花、茶、黃麻等3.工業:礦產: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東北部
工業:電力、鋼鐵、機械較發達,核能、電子航空、航天發展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最多城市加爾各答,最大港口:孟買
四、中亞
(一)位置:范圍
1.位置:地處內陸,距海較遠,「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
2.范圍:包括五個國家,與我國相鄰的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主要平原為圖蘭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
2.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溫帶大陸性氣候
3.河流湖泊河流多內流河,內流河有阿姆河、錫爾河、外流河→額爾齊斯河湖泊多為內流湖,有世界最大的湖泊裏海。
作用:這些河流為中亞的工、農牧業生產發展提供水源
(三)經濟
1.農業:分布:西部、北部灌溉農業為主,中部、南部畜牧業為主
主要農產品:棉花僅次於中國、美國、畜牧業→細毛羊、羔皮羊為主
2.工業:采礦業、加工工業、冶金、軍事工業較發達
五、西亞和北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重要的交通位置:兩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亞、歐、非) 五海(地中海、紅海、黑海、阿拉伯海、裏海)之地
2.地形:高原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
3.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旱。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
4.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地下石油資源豐富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白色人種為主 民族、語言:阿拉伯人為主,通用阿拉伯語
宗教: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發祥地
2.世界石油庫和磷礦庫:西亞石油以波斯灣為中心,主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成特、伊拉克。北非盛產石油及磷礦石,摩洛哥磷礦石產量佔世界3/4
3.畜牧業和灌溉農業(1)畜牧業較發達,以游牧為主(2)灌溉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綠洲,綠洲農業代表植物:棗椰(3)地中海沿岸水果產區
(三)埃及
1.位置:非洲東北部,及亞洲境內西奈半島
2.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灌溉水源
3.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4.經濟:重要的傳統出口商品———長絨棉 主要經濟支柱:石油、運河、僑匯、旅遊業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環境
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氣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及成因
2.河流、湖泊:水力資源最豐富河流—剛果河 最深湖—坦噶尼喀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