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些地理的基礎知識你都知道嗎地理小神教你如何學好地理!
眾所周知,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學者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個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實現人類的各種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下面我列舉一些地理人都應該知道的地理知識,看看你有哪些不知道,該動筆記一記啦!
一、世界七大洲分界線
1.亞洲歐洲大陸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2.亞洲非洲大陸分界線: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
3.亞洲北美洲大陸分界線:白令海峽
4.北美洲南美洲大陸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5.歐洲非洲大陸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6.南美洲南極洲大陸分界線:德雷克海峽
二、我國主要地形區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3.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三、我國地形區分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分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分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分界線:橫斷山脈
5.准葛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分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分界線:昆侖山脈
四、我國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2.第二、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五、重要地理數據
1.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
2.地球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3.地球最大周長約為4萬千米
4.海洋水約佔地球水體總量的96.53%
5.地球上海洋面積佔71%
6.地球上陸地面積佔29%
7.東西半球的界線為20°W和160°E
8.南北半球的界線為赤道
9.本初子午線指零度經線
經常會有同學問我該如何學好地理。首先,我要說的是,地理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很重要的,從我上的第一堂地理課開始,老師就跟我們強調了地圖的重要性,說要買一幅大號的地圖,掛在你卧室的牆壁上,隨時都可以看見的那種,但我從網上下單了一幅大號地圖後沒有發現這是一種夜光地圖(半夜會亮),以至於我晚上睡覺屋子裡跟放了一塊LED屏一樣。
如果覺得大圖在外打開不方便,我建議你可以買一張小點的,隨時帶在身邊,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打開多看看,也不需要你有多刻意的去背,多掃兩眼,看到那個名詞的時候在心裡多默念幾遍,然後找它附近的一些島嶼或河流,聯合記憶。
地球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買個中號的地球儀放在自己桌子上,沒事轉一轉,方法同上。
至於人文地理的話光看可就不夠了,你必須要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和邏輯性,可以通過旅遊等方式提升你的這方面能力,都有助於你學好地理。
其次就是地理做筆記我個人感覺還是比較重要的,便於你課後復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抄一遍印象會更深刻。
如果有其他學習方面的問題歡迎評論區提問哦!
B. 如何學好地理,我學地理非常困難,老師講的都聽不懂.請高手一定要幫助.
你是高一的吧,剛剛開始我也這樣的,要多看書,每天都要背,還有圖這類的要理解為主。俯檢視與側檢視有區別的。最主要的還是要多問老師,直到弄懂為止,否則,同樣的問題後面還會出現的。
1.興趣是學好的前提,學地理要先引起對地理的興趣,如對世界的地形風貌有興趣,對世界各種地名、人名、風景名盛有興趣等。2.上課認真聽,老師講的不好,但經驗擺在那兒,可以聽其精華,去其糟粕。3.課前預習、課後復習。對內容胸有成竹。
二項式定理就是純純代數 排列組合就五分 實在不會沒缺凳真的不用花太多時間得不償失^_^
嘿嘿,我也聽不懂,但是政治被就好,必修一多做點練習冊,哲學那理解就行,
地理么,必修一難了點但也行,做五三看解析,必修一應該多做題,剩下的就沒啥了,我也是高中生,剛高2,一起努力吧
怎樣學好地理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扮銷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絡,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資枯旅訊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
很高興為你解答
首先建議你不要理撰文..
理科比較容易提分。文科比較麻煩。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好。
學地理。首先不要有壓力感。地理不難學。上課把老師講得記住。最好買一本圖冊鞏固復習。
基礎知識是最重要的樹上的知識一定要理解明白。所有的題都是根據書來的。
多做題,於老師溝通。選擇適合自己的復習材料。
我相信你的地里一定會有提高
祝你早日金榜題名
可以隨時網路hi我
望採納
1.學地理要多看圖、記圖、識圖。
2.對地理概念要理解和與地理實際連結、遷移。
3.對於人文地理還要與政治、歷史有所結合。
4.要把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聯絡。其他各要素也要互相聯絡。
5.對於某些例項(如:溼地保護、流域治理等)要能類比和歸納。
6.還有的地理知識在生活中就有體現,可以注意注意。
當然,這些方法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效果,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你也可以用跟適合你的辦法,在學習中也要有方法的探索。祝你的地理水平能有提高!
我們班主任就是地理老師,所以我們班的地理都很好。其實學習地理很簡單,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了去背。記不住地圖可以嘗試自己動手畫一畫,不要有多精準,只要用心畫就行了,畫完後可以仔細看,這樣就把地圖記住了。記資料時,可以採用聯想記憶法,如:珠穆朗瑪峰的海拔8844,可以想像成「爬爬試試」意思就是爬爬試試你就知道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記地名,尤其是拗口的地名(什麼斯堪的納維亞,奧伊米亞康之類的),可以先多讀幾遍,或者像唱歌一樣唱一下,這樣印象就深了。考試時如果遇到材料分析題,盡量去材料中找答案,完了再加上相關的地理知識,和自己的理解,這樣容易拿高分,試試吧!不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課認真聽講哦~
多看看地圖!
建議你多看地圖 我覺得多看地圖對你的學習肯定有幫助的,所以建議你多看看地圖,因為這就是一門地域性的學科,然後結合生活去學習就輕松多了 祝你成功
C. 怎樣講好地理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在今年的地理教學中,深感許多教學環節沒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並千方百計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今年我執教八年級年級,反思以往教學上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思考今後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尤顯的緊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學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處和今後的對策,希望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不再走同樣的彎路,調整和改正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盡管我每次備課時在教學目標的設立,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諸方面都有自己的設計和安排,但是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採用的是教師教知識,學生記知識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生怕自己講的不夠多,有時一堂課下來,滿堂灌,原定的教學目標很難完全實現,教學目標無從談起。
對策: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並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教學目標的實施,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在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二、
現用的地理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指導下編寫的,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特別是強調了生活的地理和學習的實用性,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要求,但我教學過程當中仍然難棄傳統的思維和方式,乃至全搬教材,因此學生感到課堂空洞、乏味,久而久之產生了對地理學習的抑制情緒,影響了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調動。
對策: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三、
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我會說要因材施教。可實際教學中,我又用一樣的標准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地理成績的提高。
對策: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有餘力的學生要幫助他們要更高層次前進。平時布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後,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時,讓學習困難的學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後習題不在加做。
人無完人,隨著我教學工作時間的增長和時代的進步,將會出現更多的不足之處,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D. 如何學好地理,怎樣最容易記住地圖
其實地理知識也是很有規律的,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善於把握地理學習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直觀理解
初中地理相對比較簡單,主要還是記憶一些地名和地理現象就基本可以過關了。我的同學在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到了高中連長江、淮河和珠江哪個靠南哪個靠北都搞不清楚。也需要從這個層次開始補習。 這個層次的核心是要把地理知識和地圖對照起來,做到直觀理解。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世界地圖這三個地圖應該反復的看,當成課外書來細細品味。我在讀初中的時候我書桌旁邊的牆上,就有兩大幅地圖(中國政區圖 世界地圖),做題或看書累了,就湊過去看看,真的覺得很有意思(去過我家的同學們可能知道的),即使你不願意去看,你也可以看一看地圖上無關的東西,熟悉起來。我一直是覺得淺顯的地理書是可以當課外書來讀的,非常有趣。 在整個地理學習過程中,都要對書上出現的各種地圖徹底理解,做到看到圖就知道它在說什麼。心裡有圖,把地圖和地理知識(地形、氣候、人口分布、經濟發展等等)對照起來,這是學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這一點都還沒有做好的,需要理解回到課本,從頭開始梳理一些課本上的各種地圖。
第二個層次:把握地理規律。
到了高年級,自然地理的一些知識就會變得抽象起來。很多人地理學不走,就是這一關過不去。習慣了低年級背地名的學習方法之後,到了學習地理規律的時候會非常不適應。比如在學習在學「地球的運動」這一單元時,對「黃赤交角」這個概念的理解,就不是靠背地名能解決的了。這個層次,強調的不是背誦,而是理解。我們要把地理當成物理來學習,從最根本的地球運動的知識開始,逐步來理解「黃赤交角」這個概念。我們要相信地理是有規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變遷以及其它各種自然現象,都是在物理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的。把握好了這些規律,雜亂無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會變得清晰起來。我在剛上高中的這段時間里,地理堂上就基本沒聽過老師講,不是睡覺就是直接做題,只要把基本概念和生活常識聯系起來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在這個層次,向大家推薦一本書《系統學習完全工具》,裡面介紹的系統思維導圖就可以發揮威力了。通過畫圖的方式整理知識體系,把握知識之間內在的規律,可以加深理解、梳理出清晰的思路,而且也就讓知識變得很容易記憶。
能否從第一個層次過渡到第二個層次,是高年級同學能否學好地理的關鍵。一定要改變低年級地理靠「背誦」的習慣,轉為「理解」——徹底理解,我們才能真正學好高年級地理。
第三個層次:綜合運用
把自然地理的規律梳理清楚之後,再來結合地圖學習和理解人文地理的相關內容,就會變得舒服很多。有了地圖、有了地理規律,這個時候看什麼地理問題都可以很輕鬆了。 比如:在復習我國南、北方差異時,可從位置、范圍、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資源、農作物、農業基地、工業基地或地帶等方面列表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復習「美國、日本地理」,可從位置、范圍、自然條件、工農業發展狀況,首都和主要城市等方面列表進行綜合比較。這些東西,看起來很復雜,實際上分解開來之後,就是兩點:一是地圖上的空間關系,二是受地理規律影響的經濟社會關系——農作物的種類是由地形、氣候等決定的,首都和城市分布也和地形氣候等因素密切相關。
換句話說:第一個層次是以地圖學習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學習;第二個層次是以規律的理解為核心,適合低年級像高年級的過渡;第三個層次是把規律和地圖結合起來學習,是對高年級的要求。一次做好這三個層次,我們就一定能學好地理。 望採納 謝謝
E. 地理我總聽不懂,怎樣學好地理
一、培養空間概念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於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於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於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像。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二、綜合法
要學會梳理知識,認識地理特點的過程,絕大多數情況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徵和各部分聯系的基礎上加以綜合。
①教材對於同類知識的論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規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
②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三、思維能力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對中學生學好地理非常重要。
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發生發展都不是由單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這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兩個要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應當學會找出這一關鍵性的因素,並以此為線索,將其他的各要素聯系起來,從而正確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初中地理主要側重於區域地理的學習。一般來說,影響某區域的地理特徵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該區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區位因素),這一點從教材內容先後順序中就已經明顯地表現了出來。同時,在對每個區域的論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該地的地理位置,位於哪個半球?什麼緯度?海陸位置如何?有哪些鄰國?等等。所以思考問題時應抓住該地的地理位置,以此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徵。
四、比較法
它用於對同類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點的地理事物問,進行異同比較。比較總是根據一定目的,按確定標准作比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較法對理清知識很有幫助,例如學了七大洲的地形特點之後,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種類和分布立項作比較。
比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結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徵、規律和聯系。例如要認識我國東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變化規律,用比較法易理解。
五、科學記憶
許多同學反映「地理不難學,就是不好記」。的確,教材中有許多的地名、數據、物產,要把它們記住確實很不容易。這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分清課標中對這些地理事物的要求,是必須記住的,還是可記可不記的,還是只要理解不必記憶?在明確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就可以再來探討記憶的方法。
1.及時復習,重復記憶
如何記得又快又准,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事情。其實,克服遺忘、加強記憶的最好辦法,就是重復,這也是由人的生理結構所決定的。當天學過的內容當天復習,一周至10天左右再復習一遍,兩個月內再復習一遍,這對鞏固記憶非常有效。同學們想一想,這是不是也正好和老師、學校安排的單元檢測、期中或期末考試的周期是相吻合、相一致的。
2.增強記憶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由多種感官(眼看、耳聽、口誦、手寫、腦想)參加的學習活動,其記憶效果最好。這些感官是眼、耳、口、手、腦。在學習中,應當盡可能多地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和做一做並將其結合在一起就是有效的記憶方法。
3.趣味記憶
同學們在學習地理時除了進行重復記憶、感觀記憶之外,還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利用聯想、理解增強記憶。
在學習中國政區圖,記憶我國省區輪廓時,同學們可發揮自己的想像進行形象地記憶,把黑龍江形象地看成一隻美麗的天鵝,廣東像一頭大象的頭部,而台灣省又像一葉正在駛向祖國懷抱的小舟……等等,這樣記憶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
此外,在學習地理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和感受來學習和領會知識,加強記憶。例如:對於三大人種的體質特徵,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電視、畫報中不同膚色人們的觀察,就能夠比較容易地說出他們的膚色、頭發、面部等特徵。其它的象大量農村人口遷往城市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長過快所產生的社會問題等內容,我們不要去死記,而是依據我們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去理解地記憶。
4.對比記憶
抓住地理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似性進行記憶也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例如長江和黃河是我們著名的兩條大河,它們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差異,運用對比的方法去記憶關於長江和黃河的知識是比較合適的。
5.理解記憶
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這就決定了地理知識之間也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只要我們理解了知識之間的這種聯系,並把握住這些聯系,縱然知識是千頭萬緒,我們也會記憶的一清二楚。相反囫圇吞棗地死記硬背,一方面不能將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另一方面也容易丟三拉四,背了後面忘記了前面。地理學科知識紛繁復雜,千條萬緒。學會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記憶對於我們學好地理具有很大的益處。
六、聯系實際
要學好地理,不僅要學好書本知識,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特別注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將我們所學到的書本知識運用到社會生產和實踐活動中去,使所用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和深化,同時也可以增強你學習地理的興趣。
來源【地理學習方法】學習啦
F. 怎樣更好理解高考地理知識
一、自然地理--岩石圈的物質循環
岩石圈的物質循環作為自然地理模塊中重要的一個專題,在每年高考中均有題目與此專題相關。考生大多會記住岩石圈物質循環的「三進一出」圖,但往往對於三大類岩石屬性題目存在知識點「空白」。以往教學過程中僅僅通過文字描述告訴學生,花崗岩緻密、玄武岩疏鬆多孔、石灰岩和頁岩成層狀節理等等,或者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很快講過,課堂效果值得商榷。
根據北京考生對於生活的感知,結合往年三大類岩石考點出現的形式,新東方徐亞輝老師認為通過採集岩石樣本讓學生在課堂上直觀感受三大類岩石的外觀並做區別,以便更好的理解三大類岩石的屬性。例如:花崗岩可以選擇八達嶺長城腳下關溝地區的緻密花崗岩;玄武岩可以選擇《爸爸去哪兒》拍攝地門頭溝爨底村的疏鬆多孔玄武岩;頁岩可以選擇紫竹院公園綠道的層狀節理頁岩等等。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岩石辨別,不僅可以保證知識點的熟記,也可以提高考生學習地理興趣,更可以培養考生的地理素養,可謂是「一舉三得」。
二、人文地理--新工業區
該知識點屬於人文地理工業專題。近些年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考題多以綜合題的區位優勢分析和產業結構調整為主。傳統教學多採用課本實例--美國「矽谷」,進行區位分析,並將此分析方法應用到印度的班加羅爾工業區和中國的中關村工業區。從課堂效果上看,多數考生對於區位因子的含義理解不深刻,區分不明確,導致答題錯誤率較高。
通過分析近三年北京高考真題和各區模擬題考察此知識點的題目,新東方老師發現考題多以京津冀鄉土地理為背景對新工業區進行命題。因此,新東方老師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中關村高新工業區區位分析出發,融入北京鄉土地理知識,設計教學流程。例如:地租可以聯系西北三四環外房價;交通可以計算中關村的地鐵和公交線路數量;技術可以思考高等院校的分布等等。此種教學設計可以幫*****生理解工業區位因素的含義,大大提高區位分析題目的正確率。
三、區域地理--港澳特別行政區
區域地理是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考生在學習區域地理過程中往往由於沒有當地文化背景,使得理解當地知識存在偏差。在學習這部分的知識多出考試基本是「死記硬背」參加考試,題目稍稍變化就會出錯。在傳統的區域地理教學中,教師往往按照地理位置、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套路逐一展開,學生聽起來比較乏味,課堂效果有待提高。
針對這一問題新東方一對一徐亞輝老師以《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為例,從考生身邊「特」字頭公交車入手,抓住一個「特」字展開教學(下圖為我的教學設計)。通過課後學生反饋,此種教學設計考生更能接受,也能充分體現學科特點。
「凡教學地理,必須自己知至未知,自兒童日常所慣於見聞之物,而推至於未睹未聞,自個人所受環境之影響,而推廣及於社會全體,是故教學地理,開始必自本土地理著手。」竺可楨教授的這段話講解了認知的一般規律。如果沒有對周圍環境事物如山川、道路、天氣變化等感知,就難以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因此,在課堂中講解北京鄉土地理可以更好讓學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對於課堂效果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G. 世界地理如何講
世界地理隸屬於區域地理學,是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兩者相結合的角度,運用地理學一般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區域對比等方法,展示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概貌及其內部差異,並闡明世界主要城市和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點。
海洋和陸地是地球表面的第一級分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溝通,連為一體,包圍著6塊大陸:亞歐大陸(分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大洋洲的主體)。海洋總面積36100萬平方公里,陸地總面積14900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