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為什麼召開地理信息大會

為什麼召開地理信息大會

發布時間:2023-08-26 23:21:09

⑴ GIS中,空間數據共享的意義和方法

意義:GIS基礎軟體技術是地理信息領域軟體技術的制高點,是整個產業鏈條的關鍵。發展GIS基礎軟體對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和保證國家地理信息安全至關重要。

方法:大數據與GIS的結合正在改變傳統地理研究與分析方法,也在悄然改變GIS的服務形態。IT新技術的融入,不斷豐富和提升地理智慧的內核。而爆發式增長的市場需求,又為GIS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1)為什麼召開地理信息大會擴展閱讀

超圖集團正式對外發布了基於大數據架構的GIS基礎軟體產品SuperMap GIS 9D,其在大數據GIS技術、新一代三維GIS技術、雲端一體化GIS技術、跨平台GIS技術四大方面取得了全新進展和突破,

滿足大數據應用、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測繪等應用需求,解決了海量時空數據分布式管理、高性能、高可信分布式計算的新難題,以及傳統GIS復雜圖示制圖與空間分析的老問題,開創了GIS與大數據等技術融合發展和創新應用的新格局。

此次會議圍繞大數據領域的探索實踐、GIS與空間大數據融合、大數據時代的地理信息應用轉型升級、新一代三維GIS技術創新與應用、中國GIS的國際化探索等話題,測繪地信主管部門,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

超圖等GIS基礎軟體企業,相關科研機構,眾多海內外GIS用戶單位的相關專家在主題大會環節呈現了數十場精彩報告,共同探討大數據時代的GIS技術創新發展與應用落地。

⑵ 德清地理信息大會噴泉時間

每晚7:30——10:00。
從墨西哥城到鳳棲湖畔,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德清。今年11月19日,世界地理信息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在此揭幕。一座小縣城撬動地球,一個產業牽動聯合國的「心」,來自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餘名嘉賓齊聚德清,縱論地理信息技術發展大勢,共商地理信息新理念。

⑶ 與地理有關的時事新聞 ,,,

1.海地地震;2.台灣莫拉克台風;3.北方雪災;4.「雪龍號」南極考察;5.「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

⑷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詳細資料大全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是國土資源部管理的主管全國測繪事業的行政機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其前身是國家測繪局。

2011年5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文,國家測繪局更名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調整後,其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不變」。

2013年6月15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新版入口網站上線運行。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不再保留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基本介紹

機構職責,機構設定,內設機構,直屬機構,領導幹部,入口網站,

機構職責

(一)起草測繪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草案,擬定測繪事業發展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國基礎測繪規劃,擬訂測繪行業管理政策、技術標准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基礎測繪、國界線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籍測繪和其他全國性或重大測繪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和管理國家測繪基準和測量控制系統。 (三)擬訂地籍測繪規劃、技術標准和規范,確認地籍測繪成果。 (四)承擔規范測繪市場秩序的責任。負責測繪資質資格管理工作,監督管理測繪成果質量和地理信息獲取與套用等測繪活動,組織協調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工作,審批對外提供測繪成果和外國組織、個人來華測繪。組織查處全國性或重大測繪違法案件。 (五)承擔組織提供測繪公共服務和應急保障的責任。組織、指導基礎地理信息社會化服務,審核並根據授權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六)負責管理國家基礎測繪成果,指導、監督各類測繪成果的管理和全國測量標志的保護,擬訂測繪成果匯交制度並監督實施。 (七)承擔地圖管理的責任。監督管理地圖市場,管理地圖編制工作,審查向社會公開的地圖,管理並核准地名在地圖上的表示,與有關部門共同擬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國界線標准樣圖。 (八)負責測繪科技創新相關工作,指導測繪基礎研究、重大測繪科技攻關以及科技推廣和成果轉化,開展測繪對外合作與交流。 (九)承辦國務院及國土資源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設定

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主要職責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 承擔信息、保密、信訪、保衛、政策研究、政務公開、對外聯絡等工作; 承擔機關日常工作協調和督查督辦; 指導、協調測繪新聞宣傳工作; 協調機關電子政務及行政後勤管理工作。 二、規劃財務司主要職責 歸口管理測繪發展戰略研究和測繪規劃工作; 組織編制測繪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全國基礎測繪規劃、重點測繪項目規劃及測繪生產技術更新改造規劃; 擬訂全國基礎測繪年度計畫草案和國家測繪局固定資產投資計畫; 管理國家測繪事業費、專項資金等國家財政資金並監督檢查使用情況; 負責測繪部門預算、決算管理工作;承擔測繪部門 *** 采購、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指導測繪綜合統計工作。 三、國土測繪司主要職責 研究擬訂全國基礎測繪、測繪質量監督管理的政策和規章制度; 組織起草國家基礎測繪和國家航攝規劃,管理國家基礎測繪項目立項工作,組織編制國家基礎測繪、國家基礎航空攝影及航天遙感影像訂購年度計畫; 負責國家基礎測繪、國界線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籍測繪和其他全國性或重大測繪項目的組織和管理; 管理、維護國家測繪基準和測量控肢虛盯制系統,承擔採用國際坐標系統、建立獨立平面坐標系統的審批和監管工作;承辦民用測繪航空航天攝影與遙感的監督管理; 歸口負責測繪衛星數據獲取的管理工作; 監督指導全國測繪質量和測繪計量檢定工作; 負責局屬單位測繪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四、法規與行業管理司主要職責 負責編制測繪立法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組織起草測繪法律、法規和規章草案;承辦法律、法規和規章徵求意見反饋和立法協調工作; 擬訂測繪行業管理政策; 承辦全國測繪資質管理工作和甲級測繪資質行政許可; 擬譽帆訂測繪市場准入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測繪作業證的管理;指導測繪行政執法; 承辦全國性或重大測繪違法案件組織查處工作,指導地方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查處測繪違法案件; 負責測繪法制宣傳和普法工作;承辦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 五、地理信息與地圖司(測繪成果管理司)主要職責 研究擬訂地理信息產業、測繪成果及地圖管理的政策; 負責組織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及應急保障工作,指導地理信息套用服務; 承辦地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組織協調工作,審核重要地理信息數據,指導全國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審核公布與使用的管理工作; 組織協調地理信息安全的監督管理; 監督管理地理信息與地圖市場、測繪成果匯交及測量標志保護工作; 指導測繪檔案資料管理工作; 承辦地圖編制及地名在地圖上的表示等管理工作,核准向社會公開的地圖; 負責地圖統一監管和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擬訂國界線和行政區域界線的標准樣圖; 對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建設工程測繪項目立項提出意見; 承辦涉密測繪成果提供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拆遷、地圖審核及編制中國小教學地圖的審批。 六、科技與國際合作司主要職責 研究擬訂測繪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 指導測繪科技創新工作;組織、管理測繪基礎研究、重大測繪科技項目及測繪科技成果推廣套用;擬訂測繪與地理信息標准化規劃,管理全國測繪與地理信息標准化工作; 擬訂測繪外事管理規章制度、對外合作交流工作計畫和對外合作交流協定,組織管理對外雙邊合作項目,承擔對外合作與交流事宜;審核對外提供測繪成果和外國組織、個人來華測繪。 七、人事司主要職責 擬訂測繪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幹部人事管理有關政策和規章制度; 組織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承擔機關及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和機構編制管理有關工作; 承擔教育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的相關工作;指導測繪職業資格管理工作; 承擔社團管理和職稱改革的有關工作。 八、 直屬機關黨委(紀檢監察審計室) 主要職責 負責機關及在京直屬單位黨群工作;負責機關及直屬單位紀檢監察和內部審計工作;負責精神文明和測繪文化建設的有關工作,領導工會、共青團、婦女工作,協助做好統戰、僑務工作;承辦上級黨的機關和局黨組、黨組紀檢組交辦的事項。 九、離退休幹部辦公室職責 1、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離退休幹部工作的方針、政策,結合實際擬訂實施辦法。 2、組織機關離退休幹部閱讀、學習檔案和參加政治活動。協助離退休黨支部開展工作。承擔離退休幹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3、組織協調對離退休幹部的走訪慰問工作。 4、組織機關離退休幹部健康休養和外出考察。 5、承擔離退休幹部活動中心(站)的管理工作。 6、會同有關部門辦理離退休幹部的喪葬和善後處理事宜。??? 7、指導局所屬單位離退休幹部工作。 8、具體承擔局所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登記、信息統計工作。 9、承辦局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直屬機構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 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 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 海南測繪地理信息局 中國地圖出版社 測繪出版社 中華地圖學社(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上海地圖制印管理處)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套用中心 中國測繪宣傳中心(中國測繪報社)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管理信息中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地圖技術審查中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國家測繪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慶測繪院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機關服務中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北戴河休養院

領導幹部

庫熱西·買合蘇提:黨組書記、局長 王春峰: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李維森:黨組成員、副局長 宋超智:黨組成員、副局長 閔宜仁:黨組成員、副局長 於賢成: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李朋德:副局長 李志剛:總工程師

入口網站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新版入口網站是原國家測繪局入口網站的升級版。網站自1999年建成開通以來,已成為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發布政務信息、宣傳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服務社會公眾的重要視窗,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連續多年在全國 *** 網站績效評估中取得好成績。此次網站升級改版以增強 *** 網站的綜合服務能力為目標,以公眾需求為導向,依託功能較強的技術平台,採用網站群技術架構,進一步突出政務信息公開、線上辦事、公眾參與、特色服務以及測繪地理信息宣傳五大功能,對網站的功能分區、欄目設定、服務內容和表現形式等都做了較大幅度的調整。

⑸ 當代地理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有哪些

1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一、當代地理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

1.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研究

全球變化研究是20世紀80年代國際學術界為迎接人類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而設計和實施的研究計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超級科學計劃。研究學科涵蓋大氣、海洋、地理、地質、地球物理、環境、生物、生態、能源、人口、經濟等諸多學科,研究人員涉及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的科學家以及政府和企業界的管理人員,研究方法強調學科的交叉和理論的集成,並將地球系統科學作為其研究的新方法。全球變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生物多樣性計劃(DIVER SITAS)等4個正在執行的研究計劃組成,每個計劃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計劃和交叉計劃。為保障各項計劃的順利進行,相應地設計了一系列數據觀測與採集系統作為技術支撐,主要有:地球觀測系統(EOS)、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全球海洋觀測系統(GOOS)、全球陸地觀測系統(GTOS)、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全球環境調查系統(GOES)等。

全球變化研究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在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和國際全球變化人文因素的推動下,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涉及古地理環境演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減輕自然災害、典型區域環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的對策等眾多領域。我國的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區域和全球環境變化關系密切,正是地理學研究可以發揮特長、顯示才乾的領域。

2.陸地表層過程和格局的綜合研究

地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是發生在陸地表層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的空間分異和空間組織。認識這種分異和組織的規律,對於合理布局經濟活動,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避免和減輕自然災害有著重要的價值。然而,停留在經驗性、描述性范圍的空間格局研究,所能達到的視野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提供為認識和預測地理環境變化所必須的資料。因此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地理學界發展了地表熱量與水分平衡、地理環境中化學元素的遷移轉化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的交換等三個過程研究的方向,國內外地理學界也發展了用社會科學理論解釋空間格局的人文地理方向。在這些方向上,自然地理學研究注重野外定點觀測和室內的實驗研究,人文地理注重地理空間人流和物流的調查分析。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地理學者認識到,要推動地理學的發展,必須在格局與過程的相互作用方面加強研究,地理學家必須強調格局和過程及其間的關系。發生在各種類型和各種尺度的區域中的過程必然產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變化又會影響到自然、生態、社會發展的進程。這就產生了不同尺度區域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陸地表層系統包括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環境、資源和社會經濟在時空上的結構、演化、發展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層最復雜、最重要、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一個子系統。因此,對它的研究是地理科學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當前,人們日益關注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陸地表層環境的狀況和變化趨勢。從本質上看,陸地表層的環境變化是特定地域上地表過程的方式和強度在人為或自然因素作用下發生改變的結果。陸地過程的研究將朝微觀深化和宏觀綜合兩個方向發展,關鍵在於地理系統中界面過程的綜合研究。其主要意義在於:能有效地研究開放系統間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從而促進地理學向理論方面深入;界面過程研究實際上是系統間介面的研究,將促進發展地理學的綜合方法,導致跨學科、跨部門的相互滲透和相鄰學科成就的引進。

陸地表層系統具有空間分布不均勻的顯著特點,對全球問題的認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地域分異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度,將陸地表層劃分為不同的地域類型,研究不同地域類型的過程、結構和演化,比較其間的異同,是陸地表層格局研究的重要內容。在研究陸地表層過程中,也要關注海陸相互作用,特別是海洋對陸地過程的影響和作用。從全球環境變化領域、地球系統科學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看,也需要一個比較好的、便於應用的、兼顧自然和人文兩方面的區域框架,並根據客觀實際變化及時更新。我國幅員廣袤,東臨太平洋,西靠歐亞腹地,南北跨越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山地高原眾多,季風發達,既有濕潤的森林又有極端乾旱的荒漠,形成三大自然區並列的獨特格局。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為不同區域、類型和自然過程的比較研究提供了舞台。對地表過程和格局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將促進全球環境變化區域響應的研究,成為發展陸地表層系統科學的基礎理論
作者:159.226.115.* 2006-10-28 22:37 回復此發言 2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3.自然資源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研究

水資源、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地球人類家園支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上述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均衡,經濟高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加大。長期以來掠奪式的開發和不合理的經營管理,導致自然資源枯竭、環境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可持續發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協調的關系。

因此,應綜合研究我國各類自然資源的格局、過程和動態,從整體出發,研究各類自然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其組合特徵和演變規律。研究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之間,不同區域的資源與環境之間,特別是人類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自然資源的時空變化規律並評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效應,闡明人類經營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其調控機制和對策。土地退化生態環境惡化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要劃分不同的生態類型,對其成因機制、動態過程和發展趨勢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提出宏觀整治戰略及生態環境建設的途徑和措施。

4.區域可持續發展及人地系統的機理和調控研究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綱領《21世紀議程》。隨著《21世紀議程》在全球范圍內的貫徹實施,中國政府於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被納入全國、各省區和一些大城市的國民經濟計劃之中。隨著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的開展,地理學者也展開了對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

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手段,而人地關系的協調需要從全球、國家和地區等不同尺度和層次上進行。人口、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無不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內涵也不同。區域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地理學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

地球上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以人類和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為一方,以地球表層包括岩石、大氣、水、土壤、生物為主體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另一方,組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即人地系統。人地系統包括人對地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作用,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歷史經驗表明,人和地之間應保持和諧、協調的關系,人類應當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利用和改造「地」,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人地系統研究具有跨學科的特點,人地系統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為此要從空間結構、時間過程、組織序變、整體效應、協同互補等方面去認識和尋求全球的、全國的或區域的人地關系的整體優化、協調發展及系統調控的機理,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區域決策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系,重點研究人地系統的優化,並落實到區域可持續發展上。在人地關系協調中,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環境之間,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反饋作用並相互交織在一起。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有促進與抑控作用;人類對自然系統投入可控資源、治理自然災害、改善環境質量、開發各種資源,從而實現產出並予以優化。任何區域開發、區域規劃和區域管理都必須以改善區域人地相互作用結構、開發人地相互作用潛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統中的良性循環為目標。

5.地球信息科學、技術和「數字地球」研究

地球信息科學是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技術和信息科學等交叉、融合的產物。它以信息流為手段研究地球系統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人流的運動狀態和方式。由於地球信息科學的多學科性,它能夠為地球系統中許多研究領域的綜合、大型地學問題的解決和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至於全新的研究和解決方案。地球信息科學的形成和發展,標志著信息時代地球科學的研究方向,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
作者:159.226.115.* 2006-10-28 22:37 回復此發言 3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有能力對全球性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促進了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現代化和信息化。「數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手段,整體性地研究解決地球問題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它不僅為地球可視化提供平台,而且為地球科學實驗提供一個基本模型框架。利用這個框架,可以重演地球整體各圈層的演變與相互作用的歷史、評價現狀、預測未來。地球信息科學研究則為「數字地球」關鍵技術的解決奠定了科學基礎,其發展將有助於推動「數字地球戰略與中國對策」的研究。

二、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綜合

長期以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對立的二元論阻礙了地理學整體綜合研究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影響也愈加顯著。地理學應十分重視人文因素的影響及其反饋的研究,重視和發展與人文因素有關的分支學科,並促進其與自然地理學各學科間的滲透和融合。在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日益強烈的今天,人地關系更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並且擴展成為全球環境變化問題。自然地理研究不應該是純自然主義的,它也研究人對自然環境的作用及其反饋,人文地理研究也離不開自然系統和生態學的基礎。多數學者認為,無論從地理學發展史、地理思維和社會實踐看,統一的地理學或綜合地理學是客觀存在的,並且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這種綜合在地理學內部表現為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的相互滲透,重大的自然地理過程納入了人類活動因素的驅動力研究,而人文地理研究也將資源環境作為作用因素和決策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地理學外部則更多地強調地球4大圈層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成為新世紀地球系統科學的共同主題,表現在以人地協調發展為目標,以區域為主要研究對象,實現資源、人口、環境、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2.深化微觀研究,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變化機理

從發展趨勢看,微觀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現在由靜態、類型和結構的研究轉變向動態、過程和機理的研究以及進一步的動態監測、優勢調控和預測預報等。自然地理側重生物、化學和物理過程的研究,人文地理側重經濟、文化和社會過程的探討。

3.進一步拓展地理學的應用研究領域

地理學,尤其是中國的地理學,屬於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特別是在地理信息系統快速發展的最近20多年,地理學不僅在決策支持方面,在涉及區域和空間問題的管理方面也拓展了許多應用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前,地理學的決策支持研究在我國主要集中在農業發展、工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重大項目的選址、區劃和區域規劃領域。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災害防治、城市和農村發展等問題成為地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以GIS技術應用為龍頭的地理信息和3S技術應用產業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有力地增強了地理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4.研究方法和技術的現代化

地理學經歷了從個別地理知識的記載到地理現象的歸納解釋,從定性的文字描述到定量化揭示地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從最初的多元統計與線性規劃的應用,到後來系統科學、灰色描述、模擬實驗在人地相互關系、自然過程模擬、社會發展因子相關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到今天對地觀測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網路通訊技術的建立和應用,大大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質量。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也從點到面、由微觀到宏觀、由區域到全球。地理學研究技術手段的豐富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認為當代地理學也正在從經驗科學走向實驗科學。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召開地理信息大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6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