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地理特點是什麼
中國地理的特徵
1,地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2,人口: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中國的地理特徵
1,地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類地形佔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
2,地貌:中國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
3,自然資源: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
(1)中國戰略的地理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自然災害狀況:
中國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其中氣象災害包括旱澇、台風、寒潮,而地質災害包括海嘯、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㈡ 中國戰略地理的特點是既是一個陸上大國又是一個
中國戰略地理的特點是既是一個陸上大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
我國陸地幅員遼闊,大陸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是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㈢ 中國戰略地理的特點是什麼
我國戰略地理的特點是:疆域海陸兼備,既是一個陸地大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
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大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鄰國有14個,陸上國界線長20000多千米,說明我國是個陸地大國,我國東部瀕臨4海1洋(黃海、東海、渤海、南海和太平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是一個海洋大國。
我國陸上國界長達2萬多千米,共有14個陸上鄰國,從鴨綠江口開始到北侖河口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中國地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4萬平方公里,島嶼海岸線1.4萬平方公里,內陸和沿海水域470萬平方公里。
海洋中有島嶼7600個,其中最大的是台灣島,面積約35989.76平方公里。省級行政區域分為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以北京為首都。
㈣ 我國地理位置的特點是什麼
我國的地緣環境特點:
1、三面陸地,東面海洋。陸地三面北邊是荒原和冰凍之地,西邊是戈壁、沙漠,南邊是崇山峻嶺、大河和熱帶雨林,在歷史上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2、陸海兼備,陸地邊界和海岸線漫長。陸地邊界全長約2.2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長1.84萬公里,另有島岸1.4萬余公里,海岸線總長超過3.2萬公里。
3、地緣戰略地位重要。現在社會隨著海陸交通的發達,東面和西面已經分別成為中國經濟和能源的戰略要地,處於對外交流的前沿。
4、大國眾多。三面陸地、一面海洋面對十幾個鄰國,其中日本、俄國、印度、韓國等均為世界大國或中等強國,與我國存在各種領土、領海和資源明確或潛在的爭端,整體地緣環境不容樂觀。
中國區域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㈤ 中國的海洋地緣戰略環境有哪些特點
中國的海洋地緣戰略環境特點是:復雜多邊性、危機機遇性。
中國的近海地緣狀況。黃海水域,中國與周邊國家沒有嚴重的劃界爭端,但是朝鮮半島的不穩定以及隨之帶來的朝韓兩國頻頻發生的海上沖突使我國不可忽視的安全因素。再往南,到了東海,除了台灣問題,中國與日本之間存在釣魚島問題及東海大陸架劃界問題,至今中日還沒有達成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台灣問題雖然是中國的內部問題,但是其中暗含的大國因素往往把問題復雜化,所以要解決兩岸統一問題不僅僅是大陸和台灣之間的事,還要處理好相關大國因素。中國南海隨著全球油氣資源的緊缺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東南亞諸國利用地緣優勢占據了南海島嶼中的大多數。
中國的遠洋地緣狀況。美國是首當其沖要考慮的因素。在太平洋,美國構築了三道島鏈,這成為中國走向深海的一大阻礙。早在冷戰期間,美國就構築起圍堵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島鏈戰略,限制這些國家的戰略空間。蘇聯解體後美國更加重視亞太地區的戰略意義,用島鏈圍堵中國是是其構建島鏈的主要目的之一。島鏈它既有政治和軍事上的內涵,也有封鎖海上運輸線,用以控制中國國際貿易的物資交流,特別是對石油命脈的控制,如一條看不見的絞索,鎖住中國的海域,以達到制約中國經濟發展和安全的目的。
第一島鏈指北起日本列島,琉球群島,沖繩島,接到我國台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第二條島鏈指北起日本列島,經小笠群島,直至馬里亞納海溝(包括關島)。美國認為,中國台灣是其「島鏈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在整個「島鏈」中具有中間樞紐作用。美國一些國際政治戰略專家還認為,台灣事關中國的統一,中國一日不統一,就難以談得上真正的崛起。攤開世界地圖,可以清楚地發現,一旦台灣回到祖國懷抱,中國東出太平洋的態勢便豁然開朗。正是基於此,美國長期把台灣視為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隨著中國海外貿易和海外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海洋權益的現狀,中國逐漸感受到島鏈對中國國家安全和海洋權益的潛在與現實影響。從地緣戰略角度看,兩條島嶼帶上的1.2萬個島嶼,絕大多數島嶼由其他國家控制,只有台灣是中國領土,這種地理特性使我國海區具有半封閉性質,台灣就成為中國通向太平洋的惟一戰略出海口。從中國海洋權益和海上安全態勢看,台灣問題、南海權益問題以及釣魚島、海區劃界等問題都處於第一島鏈內及其附近海域;歷史也表明,近代以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有75%是跨越島鏈從海上入侵的。
中國現階段的地緣政治狀況以及中國的核心利益的變化,中國地緣政治的舞台由內亞陸疆向沿海和海洋轉移,這一地緣政治轉型過程始於19世紀,在改革開放和後冷戰時期全面加速。所以說海域對一個日益開放的中國比對一個封閉的中國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中國海軍要走向深海,沖出美國的包圍圈,最根本的就是增強自身力量。「近海防禦」是我海軍的戰略指導思想,是與國家的性質和外交政策緊密相連的。但防禦性質的海軍不是一支處處被動防守的海軍,防禦應該是主動的、積極的防禦。提升遠洋作戰能力為目標,要加快海軍力量的建設速度。
㈥ 中國戰略地理的特點是什麼
既是一個陸上大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大國。
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備,東部自北向南瀕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海岸線達18000多千米,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多千米,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中國地域位置介紹:
中國居於陸地最大,國家最多,戰略力量相對集中的地區之中。從全球的海陸分布看,中國所處的亞歐大陸面積最大,有5418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還多。
中國陸上與14個國家毗連,東鄰朝鮮,南接越南、寮國、緬甸,西南和西部同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
西北和東北有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俄羅斯,北面是蒙古。海上,向東有日本,東南和西南有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與中國隔海相望。
㈦ 中國地理位置具有什麼樣的特點這種特點具有什麼優越性
中國地勢由西向東逐漸降低,有利於東面海洋的水汽進入內陸。
中國東南多平原,水分充足,有利於農業種植。
中國西高東低,河水自西向東流,有利於溝通東西,加強交流。
中國地形多種多樣,有利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需要。
中國海岸線較長,有利於對外溝通交流和海洋漁業的發展。
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江河眾多,水資源尚可.經緯跨度大,三級落差明顯,氣候基本齊全
臨海靠山,戰略地理優勢突出
海岸線綿長,專屬開發區廣闊,海底資源豐富,漁業資源豐富
西北西南內陸多山,森林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
北部海拔高,地勢平坦,適宜畜牧業
南方地勢低窪,多丘陵,種植業優勢突出。
㈧ 中國戰略地理的特點是
中國戰略地理的特點是:既是一個陸地大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大國。中國的陸地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
中國戰略地理的特點是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東部和南部的大陸海岸線約為1.8萬多公里。
中國的海域分布著7600多個大小島嶼,其中台灣島的面積最大,約為35798平方公里。
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總人口數約為14117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