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數據名詞解釋
地理數據是以地球表面空間位置為參照,描述自然、社會和人文景觀的數據,它直接或間接關聯著相對於地球的某個地點的數據,是表示地理位置、分布特點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諸要素文豎念缺件,包括自然地理數據和社會經濟數據。
如土地覆蓋類型數據、地貌數據、土壤數據、水文數據、植被數據、居民地數據、河流數據、行政境界及社會經濟方面的數據等。
地理數據是各種地理特徵和現象間關系的符號化表示。
的數字、文字、圖像和圖形高皮等的總稱。包括空間位置、屬性特徵及時態特徵三部分 。
所謂的地理數據,就是用一定的測度方余辯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對象的有關矢量化標志。對於不同的地理實體、地理要素、地理現象、地理事件、地理過程,需要採用不同的測度方式和測度標准進行描述和衡量,這就產生了不同類型的地理數據。
2. 矢量數據和柵格數據是如何表示地理實體的
空間內部數據結構的類型有兩種:矢量結構和柵格結構。兩類結構都可用來描述地理實體的點、線、面三種基本類型。在矢量結構中,現實世界的物體或狀態用點、線、面表達,每一個實體的位置用它們在坐標參考系統中的空間位置定義。在柵格結構中,地理位置的實體和狀態用它們占據的柵格行列號來定義,柵格的值為柵格所表達內容的屬性值。
3. 什麼是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重要地理信息數據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內的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實體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位置信息和重要屬性信息數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包括:(一)國界、國家海岸線長度;(二)領土、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面積;(三)國家海岸灘塗面積、島礁數量和面積;(四)國家版圖的重要特徵點,地勢、地貌分區位置;(五)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實體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地理信息數據」。
4. 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結構包括哪些類型
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結構即數據組織的形式,是適合於計算機存儲、管理、處理的數據邏輯表達。
因此,包括以下類型:
1.矢量數據結構:又分為 (1)實體數據結構 (2)拓撲數據結構
2.柵格數據結構 又分為 (1)柵格矩陣結構 (2)游標編碼結構 (3)四叉樹結構
3.曲面數據結構 又分為 (1)TIN的曲面數據結構 (2)規則格網的曲面數據結構
地理信息系統使用空間數據結構來表現信息,組織數據,空間數據結構是地理信息系統溝通的橋梁,只有充分理解地理信息系統所採用的數據結構,才能有效使用GIS。
5. 空間數據和地理數據的區別
地理數據指與地理環境要素有關的分布特徵、聯系和規律等的數字、文字和圖像等的總
稱,它描述的是地理現象的空間特徵、屬性特徵和時間特徵,對應得到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和時態數據
6. 什麼是地理空間數據,它有哪些表現形式
地理空間數據,英文名稱:Geospatial data,定義:面向主題的、集成的、動態更新的、持久的空間數據集合。所屬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地理信息系統(二級學科)空間數據:是數據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指凡是帶有空間坐標的數據。地理空間數據:是空間數據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指帶有地理坐標的數據,包括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等領域的一切帶有地理坐標的數據,是地理實體的空間特徵和屬性特徵的數字描述。
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地理實體的空間特徵表現為地理實體的幾何(定位)特徵(地理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及其分布特徵)和實體間的空間關系。地理實體的屬性(定性)特徵表現為實體的數量特徵、質量特徵和時間特徵。定位是指一個坐標系裡空間實體都具有唯一的空間位置。定性是指有關空間實體的自然屬性,它伴隨著空間實體地理位置。時間特徵是指空間實體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7. 地理資料庫的數據分類
地理數據包括觀測數據、分析測定數據、遙感數據和統計調查數據。按內容分為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兩類數據。圖形數據經過數字化後,在計算機內將各要素數據按一定的數據結構建立地理資料庫,包括兩種基本數據類型:①描述地理實體屬性的數據。如土地利用類型、河流名稱、道路寬度和質量等;②描述地理實體空間分布的數據。如實體位置(X,Y坐標集合)、實體間相鄰關系等。這兩類數據的管理方式不同。對地理屬性數據可採用通用資料庫管理系統進行管理,而對地理空間數據則需採用專門的空間數據管理系統進行管理,並在兩者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結。地理資料庫是地理信息系統中最主要的數據基礎,應用於地理過程、地理環境分析評價與制圖。
8. 國家地理信息數據有哪些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是存儲和管理全國范圍多種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礎地理信息,
包括柵格地圖資料庫、矢量地形要素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資料庫、地名資料庫和正射影像資料庫等。
延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是以形成數字信息服務的產業化模式為目標,通過對各種不同技術手段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進行採集、編輯處理、存貯,建成多種類型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並建立數據傳輸網路體系,為國家和省(市、自治區)各部門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它是一個面向全社會各類用戶、應用面最廣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實用化的、長期穩定運行的信息系統實體。是我國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網路體系中的一個基礎子系統。
國家測繪局1994年建成了全國1:100萬地形資料庫(註:含地名)、數字高程模型資料庫, 1:400萬地形資料庫等;1998年完成全國1:25萬地形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和地名資料庫建設;1999年建設七大江河重點防範區1:1萬數字高程模型(DEM)資料庫和正射影像資料庫;2000年建成全國1:5萬數字柵格地圖資料庫;2002年建成全國1:5萬數字高程模型(DEM)資料庫,並更新了全國1:100萬和1:25萬地形資料庫;2003年建成1:5萬地名資料庫、土地覆蓋資料庫、 TM衛星影像資料庫。現正在建立 全國1:5萬矢量要素資料庫、正射影像資料庫等。各省正在建立本轄區1:1萬地形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DEM)資料庫、正射影像資料庫、數字柵格地圖資料庫等,並正在進行省、市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其資料庫的設計和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