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地理1的字數
長江嘉陵江交匯處——朝天門重慶市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部邊緣,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界東臨湖北、湖南,南接貴州,西靠四川,北連陝西。轄區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轄區總面積8.24萬平方公里,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總面積的2.39倍,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區建成面積為647.78平方公里。
重慶市中心城區(主城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山,江水回繞,城市傍水依山,層疊而上,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然而最具特色的,還要數山城夜景。憑高眺遠,萬家燈火起伏錯落,銀霞明滅,與兩江粼粼的波光、滿天閃爍的星斗交相輝映,其景奇麗醉人。
氣候
重慶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較熱,七月八月日最高氣溫均在35度以上,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有山水園林之風光。
地貌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
河流
流經重慶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該峽位於湖北省境內),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嘉陵江穿過重慶市的主城區。
2. 中國地理知識摘要50字
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2、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3. 中國地理
樓上的建議就是不錯的,王樹生的地理圖冊都挺不錯,很多高中學生都在使用。鑒於你的情況,我推薦一本地理圖冊——《中學地理 圖文詳解 指導地圖冊》 是山東地圖出版社的,這本地圖冊既有很多地圖:降水圖、地形圖、自然帶圖、行政區劃圖、、、都有,而且有很多文字講述,比較簡單易懂,又絕非一般常識。難易適當,很容易入手,很好用的。相信我,我高中就用這一本圖冊,高考地理全市前三名。
以上這一本是既有中國地理,又有世界地理。但缺陷在於,它是一本從地理課本中提煉出來的,如果你沒有對課本的熟悉度,那麼在人文地理上你肯定會覺得書上的太少了,你學不到什麼。所以我建議,看看初中的地理課本——人文地理的部分。地理書的種類很多,而且名字不是很好記,所以我只能推薦以上一本地圖冊,初中地理書和以下幾個出版社了:
中國地圖出版社、山東地圖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你去你們學校的圖書館看看,應該有很多書的。選那些上面寫、、、地理簡介,、、、地理常識,、、、地理通識之類的。記得好像有一本書叫做《中國地理》,是一本很小但蠻厚的一本書,很好的,地理知識很多的。
4. 一本中國國家地理多少字
你是說一整本書里有多少字嗎?還是一本多少錢?
5. 中國地理介紹
中國位於北溫帶亞歐大陸東邊,與西太平洋接壤,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顯著。中國西部大多是高原,著名的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昆侖山脈等。東部以平原為主,著名的有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流平原。但中間也夾雜著一些山脈。如大別山。東北以平原,山地為主,有東北平原(中國最大的平原),大小興安嶺。東南以丘陵為主,總稱東南丘陵。中國的海域面積有400多萬平方公里,管轄的海域有南海(世界三大邊緣海之一),東海,黃海,遼海(中國唯一的內陸海)。南海有眾多群島,如西沙,南沙,中沙,東沙,和一些小島,屬海南省管轄,中國最大島台灣島。(註:7月14日9點27分發表的答案有許多錯誤,我指給你看,千萬不能採納那個人的答案:1海洋性氣候,中國乃至亞洲都沒有海洋性氣候,2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大陸的西邊,中國處在東邊。3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和他說正好相反,4阿爾卑斯山在歐洲的中部,而中國屬於亞洲,兩者並不相連5富士山在日本,要說東部有富士山的話,前面必須加上一個亞洲6抱歉,我沒聽說過格拉丹東峰,所以無法給你判斷這條信息的正確與否
6. 中國地理小百科一共有多少字
《中國地理小網路》共20000萬字,書籍分為上下兩冊,版本分為很多種,購買的書籍如果不一樣,那麼版本肯定字數也不一樣。
商品描述:
在中國壯麗而廣闊的大地上,大自然賜予我們奇峰怪石、雲海松濤;在人類靈巧的雙手之間,有著多少巧奪天工的輝煌建築;在我們的視覺世界和記憶世界裡,又留下了多少春花秋實、楓丹白露……《中國地理小網路》對祖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細致描述,帶你走進浩瀚的知識海洋,無論是山,是水,是人,是物,都將是一種學海泛舟,一種視野的開闊,一種美的享受。
7. 中國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位置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背陸面海,海陸兼備。中國幅員遼闊,北起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北緯550多),南至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00附近),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東經1350多),西至新疆帕米爾高原(東經730附近),東西相距約5000公里。
國土面積中國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約占亞洲陸地面積的1/4,約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1/15,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貌中國地形多樣,類型齊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無不典型壯觀。地形分布的規律是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自西而東,逐級下降。中國平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差懸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約占總面積的66%,平地約佔34%。全國近70%的縣區分布於山區。山地和高原多集中於西部地區。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區僅佔全國面積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達65%。全球高於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國就有7座。中國和尼泊爾接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國陸地正負比差超過9000米,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國西高東低三級階梯地勢的最高台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許多高山峻嶺,號稱「世界屋脊」。最高台階邊緣是昆侖山-祁連山-龍門山-大涼山。越過邊緣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級台階,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組成。越過中級台階的東緣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級台階,由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閩粵丘陵組成。低級台階的東南邊緣多屬水深小於200米的淺海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國地形格局多以山脈為基線,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脈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全國可分為三大自然區:①以流水作用為主的東部季風濕潤地貌區;②以風蝕、冰蝕與流水作用混營的西北乾旱地貌區;③以冰凍、風蝕作用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區。
疆界與四鄰中國陸地邊界長約2.28萬公里,中國陸上疆界長2萬多公里,東有朝鮮,東北有俄羅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羅斯、哈薩克,西有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南有緬甸、寮國、越南。中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環繞大陸邊緣的海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與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島嶼與海峽中國遼闊的海域上分布著5000多個島嶼,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次之,面積約3.35萬平方公里。這兩個島各為中國的一個省。崇明島位居第三,面積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長山列島、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釣魚島列島以及南海中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都是中國的重要島嶼。這些島嶼及其所屬各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的海峽自北起有渤海海峽、台灣海峽、巴士海峽、瓊州海峽。
沿海海域中國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等5大海區。其中,渤海是中國內海。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島西南部的先島群島,南至巴士海峽。這片海區劃分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從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單元完整齊備。
中國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12海里。領海基線採用直線基線法劃定,由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組成;領海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12海里的線。
中國的毗連海域為領海以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毗連區的寬度為12海里。毗連海域的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24海里的線。
中國大地的地勢象四級階梯,自西向東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最高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許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侖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等。
第二級階梯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構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第三級階梯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海岸,地勢下降到海拔500~1000米以下。這里自北而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這些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
第四級階梯就是再向東的中國大陸架淺海區。這里水深大都不超過200米,堆積著河流入海帶來的大量泥沙。
中國河流的總長度約22萬公里,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500多條。全國徑流總量達27115億立方米,幾乎與歐洲的徑流總量相等。主要河流多發源於青藏高原,落差很大,因此中國的水力資源非常豐富,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的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內河運輸的大動脈。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為75.2萬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地上地下有著許許多多的古跡文物。
中國還有一條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的大運河。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最早開鑿於公元前五世紀的秦代,後來經過多次開鑿疏通,成為歷朝歷代的漕運要道。在古代,南方的物資經由這條河被運往北方。而生活在北方的皇帝,也是通過這條河去美麗的江南遊覽。現在南方河段仍可通航。
中國有眾多的湖泊,多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江南的鄱陽湖,面積3583平方公里;最大的鹹水湖是西部的青海湖,面積4583平方公里。
8. 中國地理問題
陝或秦
★陝西省陝或秦位於黃河中游,宋代以後稱陜西路而得名,簡稱陜,古代時是秦國領土,又簡稱秦;
以下是我們地理老師寫的,很有價值的:
中國各省簡稱的由來
各省簡稱怎麼來的大致上分幾種:1.古國或九州名:山西省,春秋時屬晉地,故簡稱晉。2.取全稱中一字.像北京(京),天津(津)。3.地理因素.像湖南(湘),就是因為湘江;江西(贛),贛江貫穿全境。
★北京市戰國時期稱薊,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
★天津市簡稱津,意為天子渡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
★上海市滬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編成,插在水中),後來邕改為滬,所以上海簡稱滬
★重慶市渝因在此入長江的嘉陵江古稱渝水,隋文帝楊堅遂於開皇三年(583年)在這里設置了渝州,是為重慶簡稱「渝」的由來;
★河北省冀 古為冀州;
★山西省晉 春秋時屬晉地,故簡稱晉;
★遼寧省遼 位於中國東北遼河下游,因遼河南得名,簡稱遼省;
★吉林省吉位於松花江上游,滿州語稱「沿江」為「吉林烏拉」,即沿松花江的意思,故簡稱吉省;
★黑龍江省黑 北部有名河黑龍江而得名,簡稱黑省;
★江蘇省蘇位於長江下游,舊稱江寧、蘇州二府,現取二府首字為名,而簡稱蘇省;
★浙江省浙位於中國東南部、屬沿海省份之一,浙江省因最大河流浙江而得名,浙江就是富春江,簡稱浙省;
★安徽省皖位於長江下游,舊稱安慶、徽州二府,今以二府首字合稱,安徽省內有皖山,而在春秋時該地曾為皖國,故簡稱皖省;
★福建省閩 秦代時劃為閩中郡,五代時屬閩國地,簡稱閩省;
★江西省贛 贛江貫穿全境;
★山東省魯 春秋齊國和魯國所在地;
★河南省豫 古時為豫州;
★湖北省鄂古代時為楚、鄂王封地,簡稱鄂,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
★湖南省湘 就是因為湘江;
★廣東省粵 春秋時屬百粵地,今簡稱粵省;
★海南省瓊唐朝貞觀五年(西元631年)增設瓊州,海南簡稱「瓊」即據此而來;
★四川省川、蜀 古巴蜀國所在地;
★貴州省黔或貴 秦時為黔中郡,亦稱黔省;
★雲南省滇或雲因為在雲嶺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時有人在白崖看見彩雲,派人追彩雲到這里,因為設立的縣在彩雲的邊,所以叫雲南,簡稱雲。因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
★陝西省陝或秦位於黃河中游,宋代以後稱陜西路而得名,簡稱陜,古代時是秦國領土,又簡稱秦;
★甘肅省甘或隴位於黃河上游。舊日為甘州、肅州二府在地,今稱由二府差首字而來。因此處隴山之西,又稱隴省。(甘、肅二府為今之張掖、酒泉);
★青海省青 以青海湖得名;
★西藏自治區藏元朝、明朝稱西藏地區為烏斯藏,「烏斯」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因為它在中國西部,稱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簡稱桂;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清朝時,為區別外蒙古,習慣上稱為內蒙古。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取夏地安寧的意思,因此叫寧夏。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公元前一世紀起,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因為是新開辟的疆土,習慣上稱新疆。解放後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 簡稱「港」。因它原就是一個漁港及香料進出口港, 因而得名;
★澳門特別行政區 簡稱澳,最早記載於明朝史書,叫做「蚝鏡」(濠鏡),此後還有「濠江」、「海鏡」、「鏡湖」等多個別名。約四、五百年前,澳門蚝產豐富,南北兩海灣,水靜灣圓,有如明鏡。後來澳門又稱作澳,即「泊囗,外國船隻停航寄泊的地方」。各諸侯國認為「蚝鏡」就是「澳」,所以又把澳門稱作「蚝鏡澳」,又因為當時澳門地屬香山縣,也稱為「香山澳」。
★台灣省台 因南部台地中的番社大灣而得名,簡稱台。
9. 中國所有地理資料
鏈接:
探秘華夏地理
10.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有多少個字
你好,一共有6個字。希望我的回答對你幫助。